Workflow
文化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地方小剧种亮相国际大舞台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56
文化出海成绩 - 公司演出足迹遍布6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吸引观众500多万人次 [1] - 婺剧《白蛇传》作为"2025中国戏演出季暨中国戏国际展演"开幕大戏在匈牙利和奥地利上演,获得热烈反响 [1] 艺术特色与优势 - 婺剧具有"文戏武作"特色,通过形体动作外化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便于国外观众理解剧情 [1] - 唱腔高亢婉转,能引起观众共鸣 [1] -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出海挑战与创新 - 早期巡演时传统道具运输成本高昂,如"九狮图"龙杆运费达10余万元,往返耗时两个多月 [2] - 现已将道具改良为可折叠铝合金材料,几个手提箱即可携带 [2] - 出国演出人员从上百人精简为多面手演员团队,实现角色灵活切换 [2] 表演形式创新 - 在《三打白骨精》中加入旋子360度、空心前桥等高难度动作,丰富舞台表现力 [2] - 借鉴川剧变脸元素并创新,实现一分钟内3次变脸和变装 [2] - 为海外观众提供LED屏实时翻译唱词服务 [2] - 演员学习当地语言俏皮话增强互动效果 [2]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协作,提升演出宣介效果 [3] - 致力于让海外观众"听得进、看得懂",实现文化深度传播 [3]
2025年中国潮流玩具行业白皮书(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6-04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潮流玩具行业历经变革,从小众轻奢向大众平价转变,核心消费群体不断拓展,未来在技术革新、消费群体扩大和政策利好下有望有更广阔发展空间 [5] - 行业呈现分工精细化与全链条整合趋势,在Z世代消费力崛起与IP商业化加速驱动下,成为文化出海与产业振兴新兴高地,2024年市场规模达747亿元,增速远超文化及传统玩具行业 [6] - 行业竞争激烈呈“一超多强”格局,泡泡玛特营收领跑,TOPTOY凭借差异化策略高速增长,各梯队企业在细分赛道各具竞争优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潮流玩具定义与市场情况 - 潮玩起源于20世纪末中国香港,从早期小众艺术家或设计师玩具发展为大众潮玩,核心受众为14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融入潮流文化元素与时尚创意设计,中国潮玩市场消费热度高,预计有望成为全球潮玩核心消费市场之一,市场规模占全球比例将从2024年的23%增长至2029年的27% [10] - 潮玩与传统玩具在设计理念、价值属性、目标受众、主要类别等多维度存在差异,潮玩拥有独立设计及更高溢价 [11][12] 行业政策 - 中国政府近年来颁布一系列政策支持潮玩行业高质量发展,如《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这些政策通过健全IP授权制度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提振潮玩商品消费需求,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15] 行业产业链 - 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潮玩生产制造与IP创作孵化,中游为知名品牌商,下游涉及零售渠道与终端消费。头部品牌积极整合上下游实现全链条覆盖 [18] - 产业链上游IP运营方通过与多方合作将动漫作品商业化变现,IP资源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如泡泡玛特2024年自有IP营收占比达97.6% [25][26] - 潮玩生产环节门槛低,行业进入壁垒低,生产企业对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外包代工是主要生产方式,生产集中在广东等地 [28][32] - 线下零售店主要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且持续向下沉市场扩张,九木杂物社通过直营和加盟方式门店数量位于前列,TOPTOY集中在广东区域 [38] 市场规模 - 全球玩具行业在新兴市场消费红利、STEAM玩具热潮及AI智能化产品迭代驱动下稳健增长,近五年CAGR达5.6%,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破万亿,市场份额集中于北美、亚太及欧洲地区 [39] - 中国玩具市场是全球玩具产业重要增长引擎,玩具出口额保持上涨趋势,带动行业市场规模全球比重上移 [44] - 全球IP授权行业稳步增长,下游潮玩市场持续受益,中国潮玩行业预计未来延续高增长态势,推动文化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51] 消费者画像 - 20 - 39岁上班族为潮玩主要消费人群,女性玩家占主导,玩家主要集中于高线城市,以TOPTOY为代表的大众价位品牌更贴合该群体消费能力与情感需求 [52]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达119.9亿元领先,TOPTOY 2021 - 2024年营收与门店数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15.4%和45.8% [57] - 头部企业竞争力优势显著,泡泡玛特凭借三重护城河优势领跑,TOPTOY依托母公司资源崛起,布鲁可聚焦积木品类与儿童教育场景 [64] 品牌分析 - 泡泡玛特以自研IP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平台,近5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CAGR超50%,2024年营收超130亿元 [65] - TOPTOY凭借多种优势能力实现跨越式增长,2021 - 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70.5%,旗下有迪士尼公主系列等热门IP [69][74] - 52TOYS自营门店少,IP运营策略面临挑战,全球化扩张受阻,虽产品矩阵多元化但难以打造有影响力超级IP [76] 发展趋势 - 中国潮玩行业依托“盲盒直播 + 社媒种草”模式加速产销转化,盲盒直播提升产品转化复购率,社媒种草将流量转化为品牌资产,如泡泡玛特部分系列在小红书有高浏览量和讨论量 [79][83]
银行股与泡泡玛特:传统稳健与新经济爆发的投资逻辑解析
雪球· 2025-06-04 15:52
银行股上涨的底层逻辑与投资逻辑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股息率显著高于无风险利率 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73% 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达5.08% 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加速增配 2025年一季度中央汇金通过ETF增持银行股超10亿份 平安人寿加仓招商银行H股至11% [3] - 政策红利与风险缓释推动银行股表现 央行2025年5月降准0.5个百分点缓解净息差压力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房企"白名单"融资政策降低资产质量担忧 监管推动公募基金"被动化+低波化" 银行股在沪深300等核心指数中权重较高 形成增量资金支撑 [4] - 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市净率仅0.69倍 较历史均值折价30%以上 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达4.5% 盈利稳定性与估值性价比双优 若经济复苏预期强化 银行股有望从"防御"转向"进攻" [5] 泡泡玛特上涨的底层逻辑与投资逻辑 - Z世代消费趋势推动泡泡玛特业绩爆发 2025年一季度海外营收同比激增475%-480% 占总营收近四成 核心IP Labubu系列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30亿元 同比增7倍 限量款在二手市场溢价超10倍 成为Z世代"社交货币" [7] - 全球化布局与供应链优势显著 海外直营店单店年营收达国内1.5倍 2025年规划海外门店数增长80% 越南工厂投产使成本降低10% 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摩根士丹利预计三年内海外营收将突破200亿元 [8] - 资本市场给予"软实力"溢价 泡泡玛特市值已超越三丽鸥 登顶亚洲角色经济榜首 股价自2023年低点累计涨幅超22倍 反映资本市场对"文化出海"与"情绪价值消费"的认可 [9] 后市比较:银行股 vs 泡泡玛特 - 短期银行股更具投资价值 受益于政策红利、险资配置需求及估值修复逻辑 上涨动能充足 具备"抗跌"属性 经济复苏预期升温 银行资产质量改善 2024年不良率1.62% 政策托底下短期回调空间有限 [11] - 中长期泡泡玛特成长潜力突出 凭借IP创新与全球化扩张 有望成为"中国版迪士尼" 若Labubu等IP持续迭代 海外市场渗透率提升 盈利空间可进一步打开 但需警惕Z世代消费偏好易变及海外扩张受阻风险 [12]
2025浙江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端午国潮订单暴涨110%!卖家直呼:根本接不完
搜狐财经· 2025-06-02 13:01
这个周末,端午的粽叶飘香和六一小朋友的欢笑声撞了个满怀~跨境电商圈也跟着热闹到飞起。 当南北方人还在为"粽子吃甜的还是咸的"争论时,生产粽子的商家们已经为出口订单忙得不可开交。据深圳海关透露,今年以来,仅深圳关区出口的粽子就 超过134吨,同比增长112.5%;其中芒果粽、榴莲粽等创新口味成为东南亚、欧美市场的"网红单品" 。 从节令美食到文化符号 深圳一家粽子厂负责人表示,过去工厂生产的粽子大多出口港澳地区,但从去年开始,前来询单的海外客户越来越多。现在,工厂平均每天要生产1万个粽 子,出口量同比翻了一倍。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粽子出口大多面向海外华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品尝中国传统美食。在此过程中,国产工厂也因地制宜 调整粽子生产,让出口粽子更迎合海外消费者的口味。 可以说,从出口订单量到出口范围,粽子出口都迎来了崭新的局面。这背后是文化认同的力量——海外华人通过一枚粽子重温乡愁,外国消费者则借由美食 触摸中国传统。 TikTok粽子相关视频 图源:TikTok 国潮玩具的全球圈粉术 中国潮玩品牌对"收藏经济"的精准把握成功打破了玩具与潮品的边界,吸引了从儿童到成人的全年龄段收藏群 ...
“微短剧+”惊艳香江!集体“出海”!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21:47
微短剧+文旅融合 - 活动以"微短剧+文旅"为重点 发布国际合作传播优质项目 借助大湾区区位优势推动微短剧出海 [1] - 港澳影视力量推出"跟着电影游香港"文旅融合项目 联动湾区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 [3] - 广州市塱头村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 通过微短剧展现岭南传统村落之美 [4] 国际合作与文化传播 - "驼小驼Tuoxiaotuo"AI数字文化IP全球传播项目展示科技赋能文化输出 [2] - "That's Books"海外平台精选中国微短剧在阿拉伯地区上线 [2] - 国际影视团队参与构建AI数字动漫影像推优体系 助力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 [2] 经典IP创新开发 - 香港银都机构将《白发魔女传·天山雪》《72家房客·大院新生》改编为系列短剧 [3] - 港澳影视主创团队发布《爱·共生·逆世代:随机联盟》《欢迎入住半步多》等原创作品 [3] 多业态融合创新 - "微短剧+国际传播"跨越语言文化障碍传递各国故事 [5] - "微短剧+娱乐新消费"通过AI虚拟人物与真人互动打破次元壁 [5] - "微短剧+微综艺"以短剧形式讲述非遗传承故事 [5] 地域文化联动 - "百部精品微短剧城市共创"项目形成"一城多剧"特色模式 [6] - 陕西榆林、山西长治黎城通过微短剧推介当地旅游资源 [6] 科技赋能创作 - AI生成式技术成为活动焦点 科技赋能文化输出 [7] - 用AI技术还原黄崖洞保卫战 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8] 行业发展前景 - 微短剧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9] -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合作深化 微短剧有望成为文化出海创新引擎 [9]
卡游三国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POP群像展:卡牌赋能文化出海传统IP焕发时代新章
36氪· 2025-05-30 16:25
文化IP出海表现 - 《卡游三国》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POP群像展20大最具海外影响力的中国IP 该展览基于国际媒体 YouTube TikTok X Facebook和谷歌搜索6个维度的数据评选[1] - 2024年5月《卡游三国》亮相巴黎国际博览会及交流会 同年在乌镇互联网大会入选"2024年度数字文化十大IP" 国际传播指数仅次于《黑神话悟空》[6] - 公司产品在海外通过粉丝自发传播扩散 卡牌多次在ebay拍卖 去年下半年起在日本 美国和香港设立分公司拓展全球市场[8] 产品设计创新 - 《卡游三国》卡牌融合连环画 皮影 京剧等传统艺术元素 包含群英卡 章回卡 猛将卡 豪杰卡等卡种[3][5] - 章回卡以小人书形式重现"桃园结义"等经典故事 集齐全套可组成精简版三国演义小人书 皮影卡采用镂空光影设计 京剧卡融合戏曲脸谱与漫画风格[5] - 设计团队将《三国演义》120回原著剧情转化为可收藏的文化载体 通过流年卡等卡种展现历史人物成长轨迹[3][5] 传统文化IP开发战略 - 公司已获得《斗罗大陆》《叶罗丽》《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国产IP全球授权 推动国潮国漫IP出海[8] - 与国画家戴敦邦合作推出《红楼梦》《西游记》系列卡牌 正在推进四大名著系列 基于金庸小说开发"金庸侠客令"卡牌 已推出《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系列[9] - 计划与洛阳关林等文旅景区联动 推动线上IP与线下文旅融合共生[9] 行业影响与定位 - CPOP群像展显示中国IP正经历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出海的质变 20个现象级出海IP首次线下集体亮相[1] - 公司将卡牌定位为"跨越语言的中国故事讲述者" 通过收藏行为传播文化 使卡牌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11] - 在《王者荣耀》《繁花》等流行文化场景中 传统文化与现代载体实现完美融合[11]
数智技术加快文化出海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37
政策支持与文化出海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促进文化企业和产品、服务"出海" [1] - 政策引导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壮大经营主体推动更多中国特色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1]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在深圳举行,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1]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贸易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化,极大促进产业繁荣发展,为文化贸易提供广阔空间 [1] - 文化贸易是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AI时代全球文化共创共享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1] - 华强方特搭建内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平台,AI技术已应用于概念设计、角色场景设计、模型搭建等环节,提升内容创作质量和效率 [2] 企业实践案例 - 泡泡玛特门店进驻全球80余座核心城市地标,包括纽约时代广场和伦敦牛津街 [1] - 泡泡玛特将IP作为核心驱动力和连接全球消费者的情感纽带,国际扩张获得全球消费者对IP价值的高度认可 [1] - 华强方特将继续深耕文化旅游科技产业,深化数字应用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2]
文化出海“智”变:中国如何用数字力量重塑全球文化贸易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20:13
文化贸易总体情况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其中数字文化贸易(如网络游戏、网络视听)超3700亿元,占比25.8% [1] - 数字文化贸易成为新趋势,AI技术与文化结合为海外市场创造创新空间 [1][3] 数字内容出海 - 微短剧行业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约10-15亿美元,2025年预计达20-30亿美元 [2] - Crazy Maple Studio通过改编中国网文和探索跨国制作模式拓展海外市场 [2] - 阅文集团覆盖全产业链出海,海外平台吸引40万创作者,包括孟加拉、尼日利亚等地的女性作家 [2] AI技术赋能文化出海 - 武汉简视科技采用"AI+人工深度融合"解决翻译和配音难题,通过声线克隆复刻角色情绪 [3] - 北京生数科技的Vidu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2500万,视频生成成本低至每秒0.04元 [3] - 自贡彩灯产业60%设计由AI完成,效率提升40%,推出山海经、白蛇传等主题网红灯组 [5] 传统文化IP开发与出海 - 河南广播电视台《唐宫夜宴》海外传播量破1亿,部分节目改编为虚拟现实电影在俄罗斯上映 [4] - 黑焰联动科技通过精细采风和二创还原商周景观,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美术设计 [5] 品牌与文化结合 - 比亚迪王朝车系融入秦、汉、唐等传统文化元素,2024年海外销量42万台,2025年目标超80万台 [6]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咏春》合作,在海外展厅展示传统文化设计 [7] - 海底捞在14国开设123家门店,本地员工占比超70%,通过川剧变脸、甩面推广川味文化 [7][8] 国货潮品出海 - 名创优品布局全球112个市场,门店超7700家,与150+IP合作,计划推广《黑神话:悟空》《哪吒》等IP [8] - 蓝色光标出海业务占比超80%,收入480亿元,服务3000+头部品牌和80000+中小企业 [9]
三七互娱获评“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中证网· 2025-05-28 19:29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了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旨在培育国际竞争力强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并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1] - 三七互娱及其发行的游戏《叫我大掌柜》分别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 [1] - 名单首次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公布,网络游戏等"文化新三样"出海企业和项目占比较高 [1]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三七互娱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超过120款游戏,移动游戏最高月流水达23亿元 [2] - 2024年公司游戏出海收入57.22亿元,占总营收33%,位列行业出海第一梯队 [2] - 除美日韩等成熟市场外,公司正拓展巴西、俄罗斯等增量市场 [2] 产品与文化融合策略 - 《叫我大掌柜》通过古代商业题材和传统节日运营活动(如春节、端午、中秋)展现中国文化,成功入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2] - 公司采用版本联动(如广府文化版、南海丝路版)增强产品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文化与全球叙事的结合 [2] - 公司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例如游戏画面和玩法中体现的商业繁荣场景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以精品内容为核心,科技创新为驱动,开放生态为支撑,持续探索文化出海新模式 [3] - 目标是为全球玩家提供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游戏产品,强化文化输出使命 [3]
豫园灯会再次出海,6月27日起将在泰国曼谷亮灯
新浪财经· 2025-05-28 19:23
文化出口项目认定 - "山海有灵·豫园灯会"出海项目被商务部等四部委认定为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2] 泰国豫园灯会活动详情 - 泰国豫园灯会将于2025年6月27日至8月15日在曼谷ICONSIAM举行,为期50天 [2] - 活动作为中泰建交50周年献礼,主题延续"山海有灵",以《山海经》为创作蓝本,结合现代光影技术呈现沉浸式艺术体验 [2] - 灯会整体布局以岛为概念,打造湄南河水岸光影奇境,灯组设计融合牡丹花、金链花等中泰两国名花元素 [4] 豫园灯会历史与国际化 - 豫园灯会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园股份自1995年起连续举办30届 [2] - 2023年首次海外灯会在法国巴黎举办,吸引近20万游客,主题同样为"山海有灵" [3] - 2025年泰国灯会将结合本地风土人情,打造独特场景,并增设国潮文创周推动中国品牌出海 [3][4] 文化融合与商业价值 - 灯会开幕首周将举办国潮文创周,集结文化IP与头部国潮品牌,通过数字技术活化等形式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4] - 公司表示活动旨在以光影技术呈现中泰文化融合,强化两国友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