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流动性收紧的风险有限 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平稳
新浪财经· 2025-10-13 08:00
中信证券发送的点评称,10月流动性缺口或弱于季节性,考虑到央行货币政策态度仍偏宽松,认为流动 性收紧的风险有限,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平稳。政府债供给压力趋缓,参考部分省市公布的地方债发行计 划以及国债发行规律,预计10月政府债整体净融资约6000亿元。完全排除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逆回 购到期的因素,测算10月流动性缺口大约在5000亿元,但财政支出时点靠后,月中部分时点或仍有扰 动。 ...
股指周报:中美关系再度复杂化股指受冲击回落-20251012
浙商期货· 2025-10-12 2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摩擦加深,短期影响股指走势,尤其是高估值科技股,股指预计迎来调整,但回调幅度或弱于四月份,中长期国内市场为流动性叙事,仍有上行动能 [3] - 国际形势复杂,中美摩擦影响风险偏好,美国降息利于人民币升值和外资回流,当前稳定资本市场政策积极,无风险利率降低利于中长期资金和居民入市,未来指数关注成交情况,建议配置半导体、AI算力等科技成长赛道,关注金融、证券、消费等低估值防御板块轮动配置价值 [9] 各目录总结 市场表现 - 本周国内股指冲高回落,科技股调整,全球部分指数有涨有跌,如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53%、标普500指数下跌2.43%,上证指数上涨0.37%等,申万一级32个行业指数走势分化,有色金属等行业上涨,传媒等板块跌幅居前 [12][16] 流动性 - 8月社融增速下降,新增社融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830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降至8.8%,主要因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融资少增;M1与M2“剪刀差”收窄,8月差值为2.8个百分点,体现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14][17] 交易数据及情绪 - 本周两市成交放量,高位股调整,一月至八月新开户数有波动,两市成交额(MA5)放量至2.5万亿上方,流动性宽裕支撑指数 [27][30] 指数估值 - 指数绝对估值低位,截至2025年10月10日,上证指数最新PB16.68,分位数83.21,全A最新PB为22.46,分位数87.81,主要股指估值分位数有差异 [34][35] 指数行业权重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证50银行、非银金融及食品饮料权重占比较高,沪深300权重分散,前三大为银行、非银金融及电子,中证500前三大为电子、医药生物、非银金融,中证1000前三大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 [44][45] 其他海内外政策跟踪 - 国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提出经济增长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5月7日国新办会议有降准降息等举措;9月22日会议为“十五五”金融改革定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美国即将再度进入降息周期,9月降息25BP,10月再度降息概率超80%,年内仍有两次降息 [50][52]
华金证券:十月慢牛趋势不变,风格难改
搜狐财经· 2025-10-12 11:45
历史表现影响因素 - 政策和外部事件是核心影响因素,在政策和外部事件偏积极的年份如上证综指在2010、2015、2020等"五年规划"落地的年份10月均上涨 [1][2] - 流动性是主要影响因素,流动性宽松如2010年美国QE2预期、2015年央行降准降息、2019年美联储降息等可能导致A股10月走强 [2] - 三季报对A股10月表现有较大影响 [2] 当前市场展望 - 10月积极的政策预期可能上升,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可能提升积极的政策预期 [3] - 10月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宽松,美联储10月大概率继续降息,国内央行可能加大逆回购力度,外资、融资和新发基金流入可能进一步上升 [3] - 10月经济可能延续弱修复,三季报盈利可能结构性回升,科技和周期等行业盈利增速可能回升 [3] 行业配置建议 - "十五五"规划相关的科技成长行业10月表现可能相对占优,可能重点强调科技创新和提振内需,与此相关的科技和消费可能表现占优 [4] - 10月三季报披露背景下,三季报盈利增速预期较高的是计算机、传媒、军工、电新、电子等科技成长行业和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周期行业 [4] - 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科技成长和部分周期行业可能相对占优,产业趋势上行或高景气的行业相对占优 [4] - 10月建议继续逢低配置通信、机械设备、电子、传媒、计算机、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以及电新、医药、食品、军工等基本面可能改善的行业 [4]
流动性跟踪:资金利率或低位运行
华西证券· 2025-10-11 22:09
资金市场概况 - 国庆假期后首周资金面重回宽松,隔夜利率R001较节前下行21个基点至1.33%,7天利率R007下行13个基点至1.49%[1] - 节后首两日(10月9-10日)逆回购累计到期量高达2.66万亿元,成为主要扰动项[1] - 央行为缓解到期压力进行对冲操作,包括提前续作11000亿元3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及加大逆回购投放(9-10日分别投放6120亿、4090亿元)[1] 短期展望与流动性 - 税期前(10月27日前)资金面有望维持平稳,10月流动性考验集中在月末税期与跨月周重合时段[2] - 下周(10月13-17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仅为748亿元,对资金面扰动不大[2] - 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合计到期19710亿元,若央行如期续作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资金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7天利率预计在1.50%以下[2] 公开市场操作 - 10月9-11日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4263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投放11370亿元,到期17633亿元[3] - 10月13-17日逆回购到期1021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8000亿元,国库定存到期1500亿元[3] 票据与债券市场 - 月初票据利率显著下行,1个月期利率下行115个基点至0.90%,3个月期下行135个基点至0.30%[4] - 节后首日(10月9日)大行净买入票据478亿元,扭转9月末连续5日净卖出(合计680亿元)态势[4] - 10月13-17日政府债净缴款852亿元,较前一周的468亿元有所提升,主要受国债净缴款规模增加861亿元至1261亿元拉动[5] 同业存单市场 - 季初存单发行利率转为下行,加权发行利率为1.61%,较前一周下行5.7个基点[6] - 存单到期压力小幅回升,下周(10月13-17日)到期4936亿元,后续一周(10月20-24日)到期6167亿元[6]
当美联储遇上量化交易:一场不对称战争
搜狐财经· 2025-10-11 18:08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分析 - 候选人背景复杂,包括代表政策延续性的鲍曼、传统货币政策专家沃勒、带有华尔街烙印的里德以及可能意味着政治力量渗透的白宫经济顾问哈西特 [2] - 每次美联储权力交接都伴随货币政策重大转向,例如2006年伯南克开启QE、2014年耶伦启动加息、2018年鲍威尔暴力加息 [7] - 候选人对量化宽松态度存在分歧,沃什曾公开批评QE扭曲市场,而里德作为资管巨头高管更理解流动性的重要性 [7] A股市场行情特征 - 2025年4月以来上证指数上涨超过700点,但超过40%的个股跑输指数,呈现“双面耳光”行情 [2] - 行情本质是流动性驱动的“注水牛”,大资金占据最佳位置,散户最后进场可能成为“站岗者” [3] - 市场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普通投资者关注K线形态,而机构资金关注资金流向 [5][7] 量化交易与资金分析 - 机构资金的持续性至关重要,通过“机构库存”数据可判断大资金是否在下跌中持续布局 [5] - 量化数据能透视资金流动的微妙变化,帮助捕捉市场真实动向,而非仅依赖传统技术分析 [5][7] - 建立数据雷达系统是关键,优质量化工具可帮助投资者过滤市场噪音,识别资金持续流入的方向 [7]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者应建立应对任何政策结果的交易系统,而非预测具体人选 [7] - 需保持对流动性的敬畏,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和国内资金面变化,这些最终体现在流动性指标上 [7] - 资金流向决定一切,“水往低处流”是金融市场永恒真理,低处即资金持续流入的方向 [7][8]
流动性缺口弱于季节性 10月资金面平稳可期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10月流动性状况 - 10月流动性缺口约5000亿元,预计月中部分时点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 [1] - 10月政府债净融资约6000亿元,政府存款预计增加约5000亿元,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总体可控 [1] - M0小幅回流、缴准压力减轻为资金面提供缓冲 [1] 货币政策操作 - 央行于10月9日开展1.1万亿元逆回购操作,缓解了1.3万亿元逆回购到期的压力 [2] - 6月以来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维持在3000亿元左右,若资金面趋紧央行或继续超额续作MLF [2] - 央行操作延续“前瞻性呵护”思路,通过加码14天逆回购及前置买断式逆回购投放平抑波动 [3] 资金面影响因素 - 10月非季末月资金跨月需求有限,银行冲贷款规模带来的准备金需求降低 [2] - 同业存单到期量从9月的3.5万亿元降至10月的1.8万亿元,续发压力明显缓解 [2] - 10月资金面或呈现“先松后紧”季节性特征,中旬后国债集中发行、税期走款等因素可能推高资金波动 [4] 市场利率与债市展望 - 市场利率中枢大概率维持在1.5%左右 [2] - 经济稳步复苏需要低利率环境支撑,货币政策预计将延续适度宽松取向 [3] - 若央行实施降息或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3] 投资策略建议 - 债券市场短期以防御策略为主,静待四季度政策与经济信号明朗 [1] - 短期可维持中性仓位,关注短端票息策略与杠杆策略空间 [3] - 债市的中长期逻辑仍具韧性,不宜过度悲观 [5]
央行加量续作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 “补水”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新京报· 2025-10-10 00:39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十一"长假前已对节后进行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的操作进行了公告,释放了 呵护流动性宽松的政策信号,有效地稳定了市场预期,避免了因假期因素引发的市场对流动性波动的担 忧。 10月9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 个月(91天),加量续作3000亿元。 "十一"长假后,银行间市场资金回笼压力明显加大。10月9日至10日,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量分别为 20633亿元和6000亿元,此外,10月还有8000亿元3个月期、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以及7000亿 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 四季度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四季度流动性到期量较大,货币政策加力必要性提升。9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当前正在加快推进 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预计后续会较大幅度地拉动配套贷款投放;当前股市强势运 行,10月居民存款"搬家"现象也会比较明显;另外,10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 来资金面收紧的效应。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谭逸鸣团队认为,10月资金面整体或有望延续"先松后紧"的季节性表现。10月上旬, 支撑主要在于 ...
黄金、基金和股票选哪个
北京商报· 2025-10-10 00:14
投资品种选择 - 追求流动性的投资者适合选择黄金,因其市场规模庞大,资金量巨大的投资者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开仓、平仓,流动性极强 [2] - 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投资者适合选择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的专业水平大概率高于中小投资者的平均水平,能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1][2] - 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适合选择股票,长期看普通股的预期投资回报率最高,买入并长期持有优质蓝筹股是最佳策略 [2] 股票投资 - 成功直接投资股市要求投资者了解宏观经济,深刻理解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并对上市公司所在行业发展有正确认知 [3] - 长期价值投资买入并持有股票是最佳策略,短期投机炒作需要承担更高风险且数学期望值很难达到正值 [3] 基金投资 - 投资者可分散投资于多家基金,或同时持有ETF基金和主动型股票基金,以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 [2] 黄金投资 - 相对专业的黄金投资者可选择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T+D或黄金期货进行交易,其交易费用更低 [2] - 金条现货或银行、黄金公司的投资品种交易手续费较高,不适合短线交易 [2]
博时宏观观点: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支撑有色与成长
新浪基金· 2025-10-09 19:09
宏观环境 - 市场中期性价比较高,盈利周期偏弱但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因子改善 [1] - 美联储降息落地利好金铜有色和成长风格 [1] - 9月中国制造业PMI边际回升至49.8%,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回落至50%,生产端改善强于需求侧 [1] - 市场风险偏好仍较高 [1] 海外市场 - 美国政府关门风波,美债利率先下后上 [1] - 日本拟任新首相倾向财政货币双宽 [1] - 全球主要股指上涨 [1] 国内市场策略 - 债券市场利率节前高位震荡,多空博弈激烈 [1] - 央行节后开展3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呵护流动性,但节前14天逆回购投放谨慎,资金面或维持相对宽松但难向下突破 [1] - 基本面和流动性环境整体利好债市,但四季度多项事件或形成扰动,预计短期债市维持震荡格局 [1] - A股指数下行风险可能较小,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带来新的内需增量政策 [1] - 科技成长在国内外AI产业催化下有望持续占优 [1] - 港股在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通常显现较强弹性 [2] 大宗商品 - 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看好中长期上涨趋势,短期受美国政府关门等事件推动上行 [1][4] - 原油表现偏弱,2025年需求偏弱且供给持续释放,压低油价中枢 [1][3]
经济前瞻指标小幅回升,因子选择略偏向均衡:——量化资产配置月报202510-2025100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9 19:0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经济前瞻指标在2025年10月出现底部拐点,预计未来3个月将小幅上行[12],宏观环境呈现经济好转、流动性偏弱和信用宽松的格局[8] - 因子选择策略略偏向均衡,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因子得分靠前,成长因子因经济指标转好而宏观得分略有下降,但结合动量后仍被选中[8] - 在大类资产配置上,黄金因动量强势获得顶格配置(权重20%),A股配置略有降低(权重59.36%),债券观点转弱[24] - 市场关注点正从流动性转向经济,9月末经济关注度已超越流动性[26] 宏观指标方向与资产配置观点 - 经济前瞻指标开始上升,2025年10月处于底部拐点,预计未来3个月小幅上行后进入平台期,此轮上行时间较上月预测有所延长[12][13] - 具体领先指标显示,2025年9月PMI为49.8,PMI新订单为49.7,均较上月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粗钢产量当月同比、挖掘机产量当月同比、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均处于上升周期中[13] - 流动性环境方面,9月利率继续回升,长端利率快速上升超过均线,短端利率略高于均线,信号转向偏紧;但货币净投放仍在0以上维持宽松信号,超储率1.22%高于历史同期,综合流动性指标维持略偏松[20][22] - 信用指标在2024年下半年偏弱后,2025年以来有所回升,但本月信用总量指标重新回落,信用结构偏弱,综合信用指标小幅正向[23] - 大类资产配置权重为:A股59.36%、黄金20%、国债10.64%、企业债10%,商品和美股配置为0[24] 因子选择策略 - 当前宏观各维度修正后方向为经济好转、流动性偏弱和信用宽松,因子选择策略侧重于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因子[8] - 在主要指数中,沪深300的成长因子仍为共振因子;中证500的因子选择结果相对转向均衡;中证1000中低波因子继续为共振因子[8] - 2025年10月因子选择结果显示,沪深300选中成长、低波动率、大市值、分析师预期因子;中证500选中成长、盈利、价值、低波动率、短期反转因子;中证1000选中成长、低波动率因子[9] 市场关注点变化 - 市场最受关注的变量发生变化,2023年以来信用和通胀关注度较高,近阶段尤其是2024年9月24日行情以来流动性持续为最受关注变量[26] - 经济和生产价格指数相关关注度近期持续回升,至2025年9月末,经济关注度已超越流动性,交替期当月无最受关注变量[26] 行业配置建议 - 基于经济上行、流动性偏紧、信用乐观的宏观背景,行业配置倾向于选择对经济敏感、对流动性不敏感、对信用敏感的行业[27] - 对经济最敏感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煤炭、综合;对流动性最不敏感的行业包括美容护理、银行、食品饮料;对信用最敏感的行业包括传媒、有色金属、家用电器[27] - 综合得分最高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美容护理、建筑材料、银行[27] - 本期行业选择的成长属性明显下降,防御属性和消费属性提升,均衡程度较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