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搜索文档
20cm速递|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上涨1.1%,绿电政策与储能扩张或提振光储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8-06 14:35
光伏产业链 - 产业链价格联动上涨 硅料价格稳中有涨 N型硅料涨幅收窄 [1] - 硅片和电池片价格延续上涨 组件价格小幅抬升 成本传导持续释放但终端博弈氛围仍存 [1] 储能行业 - 强制性国标生效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转型 [1] - 国内上半年储能采招数据维系高景气度 [1] - 欧洲大储招标超预期 户储需求持续复苏 [1] 氢能产业 - "制储输用"全链条纳入央行绿色金融支持目录 [1] - 盐穴储氢项目开工建设 制氢和储运环节受关注 [1] 风电领域 - 多地集中释放超GW级海风项目 [1] - 深远海布局加速推进 [1] 电池领域 - LG签下LFP电池供应大单 [1] - 碳酸锂价格回落 建议配置盈利稳定的电池环节 [1] 电网设备 - 微软和Meta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1] - AIDC电力设备板块机会显现 [1] 行业整体表现 - 新能源各细分领域呈现结构性增长 [1] - 政策与技术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指数产品特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创新能源指数(399266) 指数涨跌幅为20% [1] - 指数选取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代表性企业证券 [1] - 成分股具备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 体现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进步 [1]
20cm速递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涨超1.0%,技术路线多元化趋势显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4:21
光伏产业链 - 产业链价格稳中有涨 N型硅料涨幅收窄 硅片和电池片价格延续上涨 组件价格小幅抬升 成本传导持续 [1] 风电行业 - 多地集中释放超GW级项目 深远海布局加速推进 [1] 储能行业 - 国内上半年采招数据维系高景气度 欧洲大储招标超预期 户储需求持续复苏 [1] - 中国首个储能强制性国标生效 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转型 [1] 氢能产业 - "制储输用"全链条纳入央行绿色金融支持目录 盐穴储氢项目开工建设 行业发展加速 [1] 电网设备 - 微软和Meta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带动AIDC电力设备订单落地机会 [1] 电池环节 - LG签下LFP电池供应大单 磷酸铁锂需求受储能订单支撑保持增量 建议关注盈利稳定的电池和结构件环节 [1]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 - 跟踪创新能源指数(399266)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聚焦新能源及相关产业链 覆盖清洁能源生产 存储及应用等业务 [1] - 行业配置主要覆盖太阳能 风能 电动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链 [1]
看“氢”车如何上路
中国能源网· 2025-08-06 09:57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 万全综合能源站是河北省首座满足氢能全车系加氢的加氢站 日综合加氢能力达1200公斤 [1] - 加氢站采用双枪配置 服务范围从公交和物流车辆拓展至私家车领域 标志着氢能开发利用进入快车道 [1] - 加氢流程包括车辆巡视、静电接地检测、氢气泄漏检测和加注操作 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流程相似但效率更高 [1] 氢燃料电池汽车性能 - 乘用车最大加注量为3公斤 在35兆帕压力下5分钟完成加注 续航里程达380公里 [1] - 车辆具备优异静音效果 无传统引擎震动与噪音 动力响应直接且加速流畅 [2] - 试驾体验显示氢燃料电池汽车能提供酣畅淋漓的驾驶感受 [2] 绿氢生产与供应链 - 赤城制氢厂利用自建风电场提供绿电 通过水电解工艺生产纯度高达99.999%的氢气 [2] - 采用长管拖车运输氢气 每两天向万全综合能源站输送一次以满足车辆补给需求 [2] - 整个制氢过程仅产生水 实现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转化 [2]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 万全综合能源站采用"油氢电"三位一体模式 可同时满足燃油车、氢能车和电动车的能源补给需求 [2] - 该模式被评价为实用化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体现能源补给设施的集成化发展趋势 [2] - 从风电到电解制氢再到车辆驱动的完整链条 展示了未来清洁能源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 [2]
肯尼亚媒体:害怕中国,还是害怕错失中国
环球网资讯· 2025-08-06 06:51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正处于全面的工业和技术变革中,由清洁能源、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引领 [1] - 2025年中国工业生产增长超出市场预期,高科技制造业超越传统行业,机器人、电动汽车和3D打印等领域高速增长 [1] - 零售业反映出中国消费者的韧性,国内需求稳步复苏 [1]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 -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得益于对经济型智能电动汽车的积极推广,正在重写全球游戏规则 [1] - 在全球传统车企纷纷退守之际,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加速拓展全球版图 [1] 政策支持与结构性转变 - 北京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并稳定关键行业 [1] - 政府强调国内消费和创新而非出口,反映出结构性转变 [1] 技术优势与创新 - 中国培养了全球40%的理工科毕业生,推动了电动汽车、太阳能、5G和高速铁路等领域的创新 [2] - 中国在人才和制造方面具备无与伦比的规模,能够快速迭代和商业化创新 [2] - 中国企业已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外国投资也在回流 [2]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 中国的转变正以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规模和速度展开,从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到先进制造和平台经济 [2] - 中国太大了,太具创新力了,因而无法被忽视 [2]
Linde Q2 EPS Up 6%
The Motley Fool· 2025-08-06 01:50
核心观点 - 林德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非GAAP每股收益达409美元 超出分析师共识403美元 [1] - 尽管欧洲和亚太地区工业终端市场持续疲软 公司通过定价策略和成本管理实现利润率提升 [1] - 公司保持健康项目储备 但对多地区工业疲软和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 [1] 业务概述 - 主营工业气体(氧气/氮气/氢气/特种气体)及工程业务 客户覆盖制造业/化工/医疗/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 [2] - 通过工程部门为客户提供交钥匙气体生产和加工工厂 [2] 战略优势 - 战略聚焦技术领先/能源成本管理/全球扩张/合同制收入流建设 [3] - 竞争优势包括广泛产品组合/清洁能源(氢能/碳捕集)投资/一体化分销网络 [3] - 长期稳定合同(特别是现场供气)支撑现金流 缓冲短期销量波动 [3] 财务表现 - Q2 2025非GAAP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0%至409美元 GAAP营收增长30%至849亿美元 [4] -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提升08个百分点至301% [4] - 美洲区营收增长4%至381亿美元 EMEA营收增长3%至216亿美元 亚太区营收持平于166亿美元 [5] - EMEA营业利润率提升24个百分点至361% [5] 运营亮点 - 全球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 各地区营业利润率均改善 [6] - 气体销售储备增至71亿美元 工程部门设备储备32亿美元 [6] - 部署超100个AI应用案例 30%生产力提升来自数字化方案 [7] - 清洁能源项目储备达80-100亿美元 已完成约半数 [7]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营业现金流同比增长15%至221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954亿美元 [8] - Q2通过股息和回购向股东返还181亿美元 季度股息提高8% 实现连续32年增长 [8] 未来展望 - Q3 2025调整后EPS指引410-420美元(同比增长4%-7%) [9] - 2025全年EPS指引1630-1650美元(同比增长5%-6%) [9] - 计划资本支出50-55亿美元支持项目储备 [9] - 预计中国和欧洲市场短期内不会复苏 但电子/医疗/食品饮料终端市场保持韧性 [10]
嘉化能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2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50.06亿元,同比增长8.3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1亿元,同比增长9.64%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亿元,同比下降57.75%,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支付增加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301元/股,同比增长12.5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2%,较上年同期提升0.35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分析 - 脂肪醇(酸)系列产品销售收入23.19亿元,同比增长60.21%,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及产品价格提升 [5] - 聚氯乙烯(氯乙烯)产品销售收入7.06亿元,同比下降15.90%,受宏观经济影响价格走低 [5] - 蒸汽业务销售收入8.49亿元,同比下降1.61%,因煤价下行联动售价下降 [5] - 烧碱(折百)业务销售收入4.07亿元,同比下降8.73% [5] -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销售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38.18%,受益于下游行业复苏及量价齐升 [5] 产能建设与项目进展 - 脂肪醇二期项目和PVC二期项目加快建设,预计下半年进入试生产阶段 [6] - 光伏产业发电量11,422.1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3.63%,受地面电站发电上网限制 [5] - 子公司美福码头通过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彰显专业化运营与创新能力 [7]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专利9项,获授权专利13项,累计授权专利达133项(发明专利34项) [7] - 与嘉兴大学共建"嘉兴市氢能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推动氢能技术研发 [6] - 联合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获批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加速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6] - 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包括《天然脂肪醇》《工业用液氯》等 [14] 循环经济与产业优势 - 以热电联产为核心,构建能源与化工高度互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10][12] - 所在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前十名 [11] - 园区形成环氧乙烷、聚碳酸酯等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通过公共管廊和集中供热发挥核心作用 [11] 氢能与清洁能源布局 - 利用副产氢优势布局氢能一体化产业,开展制氢装备、加氢、储氢及氢能发电应用 [4] - 申报国家能源局氢能实证实验平台及省级中试基地,提升氢能产业能级 [14] - 光伏电站稳定运行,氢能装备业务有序推进,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8]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1]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5.39亿元,2025年回购股份计划金额不低于4亿元且不高于6亿元 [9] - 报告期内注销回购股份3,416.57万股,增厚每股收益并提升投资者信心 [9][2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国家政策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循环经济,公司现有产品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15] -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行业洗牌加速,但高技术壁垒领域显现复苏势头 [4] - 嘉兴港区区位优势突出,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6]
中国之城丨青海格尔木:昆仑文化 梦幻盐湖
新华社· 2025-08-05 21:48
盐湖资源开发历史 - 察尔汗盐湖总面积超过5800平方公里 是中国盐湖工业的起源地[1] - 1958年首批拓荒者开始开发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1] - 青藏公路开通推动格尔木城市形成与发展[1] 钾肥产业现状 - 察尔汗已成为全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3] - 青藏铁路专门用于钾肥运输[1] - 采用采盐船进行机械化开采作业[3] 清洁能源发展 - 光伏产业园形成"蓝色海洋"规模[3] - 风力发电设备被形容为"银翼卫士"[3] - 大漠环境中孕育清洁能源产业[3] 旅游产业特色 - 盐湖景观吸引游客前往观光[4] - 戈壁旷野美景成为旅游亮点[4] - "旱码头"夜市形成特色旅游体验[6] 城市发展转型 - 从戈壁荒原转变为工业新城[6] - 城市具有"文艺范"文化特色[4] - 特色雕塑和美食提升城市吸引力[6]
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新能源投产规模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科技日报· 2025-08-05 15:33
记者7月30日从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生产经营企稳向 好、重点项目迈出坚实步伐,获取新能源指标1439万千瓦,投产新能源911万千瓦、创历史同期最好水 平。 黄清表示,下半年,国家能源集团将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高标准制定科技 研发体系建设方案,加快研究总院和各产业研究机构建设,打造以我为主、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研发组 织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发展优质清洁能源,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方向,积极培 育"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开发一批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更加注重风电优质资源规模化开发,保持风 电装机领先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科学布局绿色氢氨醇、新型储能、CCUS、钍基熔盐 堆等产业。(陆成宽) 责任编辑:江蓬新 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生产经营持续改善向好,能源保供有力有效,自产煤保持月均5100万吨高位水 平,北方港下水煤市场占有率保持40%以上,煤电发电利用小时保持领先,疆煤出区量创历史新高,购 销两端电煤中长协签约率、兑现率均明显高于国家要求。"6月份以来,截至7月29日,国家能源集团自 产煤1.01亿吨,同比增长1.8%;发 ...
赌上国运的技术!中国核聚变突破403秒大关,全球能源洗牌倒计时!
搜狐财经· 2025-08-05 15:19
技术突破 - EAST实现403秒的等离子体磁约束持续时间 比真实太阳核心温度高七倍[2] - 该成果标志着可控核聚变向持续发电迈出关键一步 达到上亿度极端高温条件[3] - 突破400秒大关代表进入核心攻关阶段 下一步将挑战更长时间和更高功率目标[3] 技术原理 - 核聚变通过氘原子核融合释放能量 一升海水聚变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2] - 采用磁约束装置将上亿度等离子体悬浮于真空环境 避免材料熔毁问题[3] - 最终目标实现"燃烧等离子体"自持反应 达到能量自给自足的临界状态[3] 能源影响 - 核聚变能源具有近乎零污染特性 燃料来源于海水中取之不尽的氘元素[2] - 成功商业化将彻底改写能源成本结构 电力与燃油价格体系面临重构[5] - 该技术可能颠覆全球能源格局 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5] 战略意义 - 中国合肥成为国际核聚变研究焦点 EAST项目取得里程碑式进展[3] - 403秒突破是人类进入新能源纪元的标志性事件 开启可持续发展新赛道[5] - 技术成熟后海水将转化为"液体黄金" 传统化石能源开采将成为历史[5]
国金证券:雅下水电万亿工程重构能源版图 带动GIL/特高压等千亿级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5:15
项目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装机容量超60GW,建设周期约15年,投产后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1.2亿吨标准煤发电,减少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300万公顷森林固碳能力 [1] - 项目开工后有望联动周边5000万千瓦光伏及风电资源,西藏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1/4 [1] - 西藏电网自2015年外送电量仅160亿千瓦时,亟需提升与国网、南网互联互通能力 [1] 投资结构分析 - 项目土建/移民/设备类投资占比预计为60%/20%/20%,因隧洞引水方案降低移民需求,但高海拔、强紫外线、低温及复杂地质条件推高施工难度和设备环境适应性要求 [2] - 对比三峡工程投资结构:枢纽工程占比42%、移民资金41%、输变电工程17% [2] 建设时间规划 - 水电机组招标预计2027-2028年启动,招标后5-6年实现并网发电 [3] - 特高压直流项目建设周期约2年,比水电站早1-2年投运,大部分特高压线路集中于2031-2034年建设,GIL设备招标节奏与电站建设同步 [3] - 水电工程2035年后逐步投产 [3] 核心设备市场空间 - 特高压领域:需建设6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单条投资超200亿元)及至少2条交流特高压线路(单条投资超80亿元),总投资额超1500亿元,新增外送能力5000万千瓦 [4] - GIL领域:隧道管廊总长150-200公里,总回路数60-80回,折算单回GIL约1800公里,单价1.8万元/米,市场空间超300亿元 [4] - 特高压核心设备/GIL/水轮机组招标金额分别约550亿/320亿/400亿元 [5] 企业受益弹性 - 南瑞/平高/许继/西电/特变/保变/长高/安靠/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预计收入贡献分别为84亿/158亿/40亿/199亿/113亿/79亿/49亿/32亿/201亿/201亿元 [5] - 净利润贡献分别为20亿/35亿/9亿/36亿/21亿/11亿/10亿/6亿/24亿/20亿元,7年平均净利润对2024年利润弹性分别为4%/48%/11%/49%/7%/163%/55%/50%/12%/1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