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

搜索文档
海能技术20250715
2025-07-16 08:55
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能技术、华源证券、景博生物、益智魔芋、康比特、华普、伊力特、国科新瑞、SGS、华测、比亚迪、ABB - **行业**:科学仪器行业、北交所市场、特色消费行业、无人驾驶产业 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能技术业绩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收入增长超 35%,Q1 和 Q2 收入同比增长均超 30%,Q2 收入达 8100 多万元,同比增 30%以上,环比增 40%以上[2][5] - 上半年利润增长近 2000 万元,实现从去年亏损到盈利转变,业绩增速达 30%,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20%[2][7][9] 海能技术业绩增长原因 - 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超 15%,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可靠性,在进口替代背景下提高市场份额[2][7] - 2024 年行业需求不佳时保持市场和销售投入,提升各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企业端客户占比接近 50%[2] 海能技术产品进展 - 液相色谱仪国产化率达 70%,部分核心部件达通用级别且有备胎方案,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有挑战[2][22] - 有机元素分析仪器领域反攻进口品牌,凯氏定氮仪等新产品技术领先[12] - 白小白处于市场导入期,销售额一两百万至两三百万级别[26] 海能技术市场布局 - 海外收入 2024 年首超 1000 万美元,占总收入约 20%,2025 年预计达 1200 万美元[18][35] - 阴阳色谱设备下游客户中,医药行业占比 40%以上,高校约占 30%,其他行业 20% - 30%[19] 华源证券北交所市场活动 - 今年以来聚焦稀缺性投资和主题投资,组织多场会议,涉及优质稀缺标的、特色消费产业链、年报季报、科学仪器产业、无人驾驶产业等[3] - 7 月计划讨论有成长潜力公司,8 月中报季邀请 40 多家企业拆解业绩[4] 国产替代情况 - 国内色谱仪市场占有率低,台套数约 15%,金额约 10%,但有典型用户选国产产品[12] - 与 2018 年比,企业实力增强,需求端主动性提高[14] 行业环境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影响顶尖仪器,但不会大范围禁运基础科研工具,行业需摆脱对外依赖[15] - 国家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项目资金到位,预计 9 月及以后反映在营收上[11] 其他重要内容 - 海能技术全产业链布局,仪器整体可靠性高,股价相对较低,中国异样色谱仪市场未来将形成 3 - 4 家稳定竞争格局[14] - 海能技术在海关和海产品检测有投入,在市场监管采购有份额,滴定仪可用于海洋环境检测[23][25] - 实验室清洗机是刚需但普及率低,市场内卷,需建立品牌和降低成本[28] - 近红外光谱产品预计下半年推出并进入国际市场[30] - 海能技术无传统“在手订单”概念,关注潜在商业机会,订单系统到款即发货[31] - 海能技术历史上第三季度业绩通常优于第二季度,第四季度占全年收入 40%左右[32] - 海能技术全年预计利润 4000 - 5000 万左右,下半年销售增长 10%以上,全年利润率将优于 2023 年[33][34] - 海能技术过去五年至少分红四次,未来将继续股票回购和分红回馈股东[2][37][38] - 海能技术并购策略积极,心仪和 GAS 产品并购后取得增长,并购可实现指数型增长和产品协同效应[39][40]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716
天风证券· 2025-07-16 07:46
核心观点 - 对多个行业和公司进行研究,涵盖房地产、固收、电子、食品饮料等领域,分析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公司业绩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和参考 [3][18][41] 各报告总结 《策略|人民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房地产风向标系列》 - 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心为以人为本、分类施策及城市更新,实施相关行动凸显城市更新战略地位 [3] - 城市更新有新内涵,包括城市功能重塑、生活品质跃升和历史文化传承,建议关注相关领域 [3] 《策略|"对等关税"再临,TACO 面临考验——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 - 美国实施新一轮关税极限施压,三季度“对等关税”或再来袭,需关注相关节点 [3] - 权益方面,A股三大权益指数上周普遍上涨;固收方面,央行加大宽松力度,资金面恢复宽松;大宗商品方面,有色金属走低,原油小幅回升等;外汇方面,美元指数震荡走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3] - 7月以稳应变,谨防过热,预计财政和货币协同配合,政策或转向结构宽松 [3] 《固收|6月社融的"成色"几何?》 - 6月社融信贷超预期,总量上政府债券、信贷形成支撑,结构上企业短贷表现亮眼,低基数效应下M1同比高增 [5][7] - 信贷投放改善因6月为季末及稳增长政策发力,企业短贷改善或因季末冲量和政策逆周期发力 [5] - 债市三季度总体有利,长端利率预计窄幅震荡 [33] 《固收|6月出口超预期在哪儿?——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 6月出口对美修复,高新技术产品亮眼,进口由负转正,贸易顺差创新高 [9] - 上半年外贸稳健,下半年或面临压力,因关税不确定性等因素 [9] 《煤炭|反内卷专题——煤炭抓手或在于开工率》 - 2015年煤炭供给侧改革成果显著,煤矿数量缩减,单井规模提升 [11] - 当前煤炭行业或面临高开工、以量补价导致的内卷式竞争,抓手可能是控制开工率 [11] 《电子|周观点:半年报业绩预告期,重点关注各板块高增绩优标的》 - 3季度存储价格展望更新,DRAM预期全面涨价且涨幅超预期 [18] - 推荐江波龙,具备“周期+成长”双击逻辑,协同闪迪整合存储产品Foundry能力 [18]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乐观,建议关注设计板块等业绩弹性和国产替代 [18] 《电子|周观点:GB300启动出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 GB300服务器出货启动,叠加GB200放量驱动全球AI基建升级,带动1.6T光模块需求增长 [19] - AI - PCB受英伟达AI服务器和ASIC需求拉动持续增长 [19] - 面板行业整体需求放缓,7月价格小幅下跌,TCL科技半年度预报业务高增长 [19] 《百龙创园(605016):盈利水平持续提升,期待25H2国内阿洛酮糖成长》 - 25H1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盈利能力改善,25Q2业绩高增因项目投产和产品结构优化 [36] - 关税政策对业绩扰动小,期待下半年阿洛酮糖国内放量,预计25 - 27年公司收入和利润高增,维持“买入”评级 [37][38] 《煤炭开采:反内卷专题——煤炭抓手或在于开工率》 - 2016年煤炭产能利用率偏低,2022 - 2024年产量过高,部分区域存在内卷式竞争 [40] - 煤炭行业反内卷抓手可能是控制开工率 [40] 《食品饮料:食品饮料周报:茅台经营任务顺利达成,关注中报预告行情》 -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和沪深300涨跌幅相近,各子板块表现有差异 [41] - 酒水方面,茅台上半年经营任务达成,白酒需求有压力,啤酒和黄酒有亮点;大众品板块重视业绩预告期回调机会 [41][42][43] 《半导体:半年报业绩预告期,重点关注各板块高增绩优标的》 - 半年报业绩预告期,各板块高增绩优标的表现亮眼,存储板块需求复苏,盈利修复预期明确 [45] - 3季度存储价格DRAM预期全面涨价,NAND Flash预期结构性上涨 [46] - 推荐江波龙,具备“周期+成长”双击逻辑,存储板块及其他半导体领域后续展望乐观 [47][48] 《消费电子:GB300启动出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 折叠iPhone进入P1阶段,利好折叠屏产业链,蓝思科技港股上市表现亮眼 [50] - GB300服务器出货启动,叠加GB200放量驱动全球AI基建升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51] - AI - PCB受英伟达AI服务器和ASIC需求拉动增长,面板行业需求放缓,TCL科技业务高增长 [51][52]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润威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16 00:11
公司融资情况 - 润威科技完成由中肃资本领投、产业链上游重要合作伙伴联合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润威科技2023年成立于上海,专注航空涡轮发动机油、航空液压油、高端设备润滑防护材料及新型液冷技术 [3] - 公司已形成航空、航天、新能源、数据中心、风电、核电等多场景产品矩阵 [3] - 多款核心指标超越国际竞品的解决方案正进入头部客户验证阶段 [3] 融资用途 -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苏州研发中心扩建和山东万吨级生产基地建设 [4] - 加速航空润滑油脂、浸没式冷却液等拳头产品的产业化落地 [4] - 持续加码材料体系迭代与客户验证服务,构建覆盖研发、测试、量产的闭环能力 [4] 投资方观点 - 润威团队兼具材料科学积淀与工程化经验,已打通配方、工艺、验证、量产全链条,技术壁垒高 [5] - 在"国产替代+双碳"政策推动下,高端润滑与液冷市场空间快速扩张 [5] - 中肃资本看重其超越国际指标的产品力及头部客户验证进展 [5]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部委连续发布《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指南》,为高端润滑材料等"卡脖子"环节提供政策与资金双重加持 [6] - 润威科技半年内完成Pre-A融资并同步启动万吨级产能,体现对政策窗口的高效执行力 [6]
黄仁勋释怀了
虎嗅APP· 2025-07-15 22:45
英伟达H20芯片重新在中国开售 - 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英伟达即将推出RTX Pro GPU [2] - 此前因美国禁令,H20芯片一度暂停供应,导致英伟达25亿美元订单无法交付,积压库存和原材料采购产生45亿美元费用 [7][8] - H20芯片性能严重缩水,FP16稠密算力仅为H100芯片的15%左右 [8]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 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4] - 三大EDA厂商对华销售占比分别为:新思科技16%、楷登电子13%、西门子EDA12.7% [6]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通过H20芯片销售收入为46亿美元 [7] 国产替代的进展与挑战 - 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中,国产算力占比从2023年14%增长到2024年34.6% [15] - 国内厂商在完成向国产算力方案迁移后,不大可能再迁移回英伟达生态 [11] - 国产替代方案在CUDA生态易用性和能效比方面仍无法与英伟达竞争 [14] 半导体产业链的反应 - 国内晶圆代工厂商倾向于选择国产方案,即使寿命只有进口方案的三分之一 [17] - 美国政府对华半导体出口政策虽有松动,但BIS相关规定短期内不会松口 [18]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只能继续推出"特供版"产品,如RTX Pro GPU [19] RTX Pro GPU和B30芯片的预期 - RTX Pro系列定位于AI推理、边缘端深度学习训练等应用 [21] - 传闻中的B30芯片可能砍掉HBM3e显存,转用GDDR7,且不采用台积电先进封装技术 [22] - 英伟达需平衡特供版芯片的成本与竞争力 [22]
福达合金拟收购光达电子 构建电学材料产业新生态
财经网· 2025-07-15 21:45
收购交易概述 - 福达合金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浙江光达电子科技不低于51%股权,交易完成后光达电子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 - 此次收购标志着公司在电学金属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1] - 交易将使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新增导电银浆业务,进一步完善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 [1] 业务协同效应 - 光达电子的精细化银粉制造技术与福达合金形成互补,可开发不同粒径银粉掺杂产品 [1] - 双方在少银化研发领域存在协同,电接触材料与银浆均呈现少银化、贱金属替代趋势 [1] - 联合采购原材料可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 光达电子行业地位 - 光达电子实现光伏银浆核心原材料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的全产业链自研自产,打破国内银粉依赖进口局面 [2] - 公司背银浆料全球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前列,2024年全球光伏银浆市场占有率达4.6%,排名行业第五 [2] - 与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头部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2] 战略意义 - 收购将形成电接触材料与光伏银浆协同发展格局,完善电学金属产业链 [2] - 整合光达电子业务可丰富产品线,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2] - 通过收购实现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巩固传统优势同时布局新能源材料 [2] - 在"双碳"目标与国产替代背景下,战略布局有望推动公司向全球电学材料领军品牌迈进 [2]
石英纤维电子布产业链、需求与投资逻辑(附企业清单)
材料汇· 2025-07-15 21:31
电子布产业链概览 - 电子布是覆铜板(CCL)的重要增强材料,覆铜板由木浆纸或玻纤布等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并覆以铜箔热压而成,上游原材料包括铜箔、树脂和玻纤布等 [5] - 电子布的介电常数(Dk)和介电损耗(Df)是关键性能参数,直接影响信号传输速度和能量损耗,Dk值越低信号传播越快,Df值越低信号损耗越小 [7][9] - 覆铜板的介电性能由电子布和树脂基体共同决定,遵循混合法则,玻纤含量和编织结构会影响覆铜板的介电各向异性 [10][14] - 石英纤维在各类玻璃纤维中具有最优的介电性能(Dk=3.78,Df=0.0001)和热膨胀系数(0.54×10-6/℃),显著优于传统E玻纤(Dk=6.8-7.1,Df=0.0060) [12][15] 特种电子布需求情况 - 特种电子布包括低介电(Low-DK)玻纤布、低膨胀(Low-CTE)玻纤布和石英纤维布等,主要应用于AI硬件、终端设备及芯片封装领域 [16][17] - 在AI服务器和800G交换机需求推动下,Low-DK二代玻纤布单价达120元/米(较一代提升243%),Low-CTE玻纤布单价达130元/米(较一代提升271%),净利率分别提升3pct和5pct [20][21] - 224G高速互联技术对PCB材料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介电常数更低(Dk<3.7)、介电损耗更小(Df<0.0015)的材料,石英玻璃纤维是理想选择 [25][26] - 全球AI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26.75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90.86亿美元,CAGR达59.75%,将带动高端PCB需求 [29][33] 全球PCB产业趋势 - 2024年全球PCB产值达735.65亿美元(+5.8%),预计2029年达946.61亿美元,CAGR为5.2%,其中18层及以上PCB板增速最快(CAGR=15.7%) [35][37][41] - 服务器/存储领域PCB产值2024年为109.16亿美元(+33.1%),预计2029年达189.21亿美元(CAGR=11.6%),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应用领域 [37][42] - 高端覆铜板市场增速高于行业整体,预计2026年占CCL总规模的35%以上,厂商扩产保守导致供需前景乐观 [43][50] 特种电子布竞争格局 - Low-DK二代玻纤布和石英纤维布产能严重不足,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日东纺、美国AGY、旭化成、宏和科技、泰山玻纤等 [54] - 中材科技(泰山玻纤)计划建设年产3500万米特种玻纤布项目,宏和科技拟募资9.95亿元扩产高性能玻纤纱1254吨/年 [54][67] - 菲利华通过收购中益新材切入石英纤维电子布领域,2024年营收1.31亿元(+6.49%),计划2025年推出第二代石英布,2030年产能达2000万米/年 [56][59][60] - 日本信越化学和菲利华是石英纤维布主要参与者,信越产品价格高于国内但产能不详,菲利华子公司中益新材已实现多规格石英布量产 [54][62] 技术壁垒与国产替代 - 石英纤维布生产依赖4N8级高纯石英砂(纯度99.998%),长期被美国尤尼明和挪威TQC垄断,国内仅石英股份实现量产 [101] - 石英纤维生产工艺复杂(熔融温度>1700℃、良率60-70%),客户认证周期长达6-12个月,中材科技通过台光电子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101][102] - 全球仅4家企业能量产石英布,中材科技和菲利华预计2026年合计占全球新增产能的70%,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102][103]
黄仁勋释怀了
虎嗅· 2025-07-15 21:24
美国政府政策调整 - 美国政府已批准英伟达H20芯片重新销往中国,同时英伟达即将推出RTX Pro GPU [1] - 特朗普政府启动的对华半导体限制措施近期出现松动,全球EDA三大巨头已恢复对华全功能工具供应 [1]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相关规定短期内不会松口,英伟达仍需推出"特供版"产品 [15][16] 英伟达市场与财务影响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通过H20芯片实现销售收入46亿美元,但因禁令导致25亿美元订单无法交付,库存积压和原材料采购承诺产生45亿美元费用 [4] -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未来两到三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00亿美元 [1] - H20芯片性能缩水严重,FP16稠密算力仅为H100芯片的15%,其他国家市场难以接盘 [4] 中国AI市场与国产替代 - 自H20断供后,部分中国厂商选择在海外搭建算力中心或向国产算力平台迁移 [5] - 昇腾、寒武纪等硬件公司正补全开发工具链、丰富算子库并推动主流框架适配,协助大模型公司完成迁移 [6] - 国产算力在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占比从2023年的14%暴增至2024年的34.6%,尽管H20供应未受限 [12] 英伟达产品策略与挑战 - RTX Pro GPU可能在国内开售时再次限缩显存位宽及容量 [19] - 传闻中的B30芯片可能砍掉HBM3e显存,转用GDDR7,且不采用台积电先进封装技术,硬件成本或大幅提升 [20] - 英伟达需平衡特供版产品的成本与竞争力,以应对中国市场的回归 [20] 行业情绪与长期趋势 -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对进口方案存在"杯弓蛇影"情绪,部分厂商优先选择国产方案,即使寿命仅为进口方案的三分之一 [13][14] - 国产替代长期方向不变,但H20回归后可能引发短期集中备货,影响国产替代方案厂商 [11] - 大模型厂商完成国产算力迁移后,不太可能再费力迁回英伟达生态 [7][8]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半导体高纯钽材,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7-15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半导体高纯钽材市场因半导体产业扩张、新能源与5G产业推动、军工与航空航天需求及政策支持而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增速快于全球市场 [4][5] - 高纯钽材产业链上游面临供应链风险,中游是价值增值核心,下游需求驱动产业发展,市场呈“高端引领、多元发展”格局 [22][35][40] - 中国半导体高纯钽材竞争格局集中度较高,未来国产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需求将改变格局,行业整合趋势明显 [53][55][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述 - 高纯钽材是具有独特性能的稀有难熔金属材料,纯度达99.995%及以上,在高科技产业中地位关键,需求将稳步增长 [6] - 按形态与加工工艺分为钽粉、钽丝、钽箔、钽锭、钽靶材等,适用于不同环节 [8] - 行业特征包括中国市场快速发展、价格有一定波动性、应用领域广泛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50 - 1980年):中国钽工业起步,905厂成立标志产业萌芽,技术落后,市场有限 [17] - 启动期(1981 - 2000年):改革开放后产业启动,引进技术提升质量,宁夏东方钽业成立推动发展 [18] - 高速发展期(2001 - 2025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国企业研发进步,产业规模扩大,形成完整产业链 [20] 产业链分析 上游环节 - 主要为原材料供应与提取工艺,全球钽矿资源分布不均,中国进口依赖度高,供应链中断风险存在 [21][22] - 资源供应与提取工艺复杂,钽矿类型与开采方式影响原料供应和成本,加工提纯是技术制高点 [28][30] 中游环节 - 是价值增值核心环节,承担钽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职能,产品体系多元化专业化 [35] - 提纯与成型技术是核心壁垒,制备沿冶金提纯和粉末冶金两条路线发展 [35] - 制造延伸包括钽零部件和钽高温合金等产品,市场毛利率不同 [36] 下游环节 - 是价值实现关键环节,涵盖众多高端应用领域,需求变化驱动产业发展 [40] - 应用市场呈“高端引领、多元发展”格局,半导体领域增长快附加值高,其他领域各有特点 [41] 行业规模 - 预计2025年全球钽锭市场规模为43.5亿元,中国占全球比例的30% [42] - 历史变化原因是全球半导体用钽靶材需求增长,中国半导体产业等多方面带动需求 [43][44] - 未来中国市场增速快于全球,原因包括下游需求增长、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国产替代 [45] 政策梳理 -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行业质和量增长,提升智能化和供给质量 [51] -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2022 - 2025年)》为超高纯金属材料建立标准体系 [51]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要求半导体超高纯金属国产化替代 [52] -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降低材料企业创新成本 [52] - 《关于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引导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52] 竞争格局 - 中国半导体高纯钽材竞争格局集中度较高,CR6超过75%,头部企业各有优势 [53] - 历史原因是政策引导和行业壁垒,促使格局形成 [53] - 未来国产技术进步将打破国外垄断,新兴产业需求吸引企业进入,行业整合趋势明显 [55][56] 上市公司速览 -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值7.8亿元,营收规模同比增长17.6%,毛利率未提及 [58] - 稀美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值6.7亿元,营收规模18.2亿元,同比增长29.9%,毛利率21.8% [58]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市值26.3亿元,营收规模同比增长30.0%,毛利率未提及 [59] 企业分析 上海同创普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企业存续,注册资本25230.8591万人民币,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推广等 [60] - 有天使轮、Pre - A轮、A轮融资信息,未披露金额 [61] 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 - 企业存续,注册资本23936万人民币,总部在清远,经营范围包括有色金属冶炼等 [62] - 有A轮融资信息,未披露金额 [65]
集体暴涨!黄仁勋送来了大惊喜!
格隆汇APP· 2025-07-15 17:45
英伟达H20芯片解禁及RTXProGPU发布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宣布H20芯片获美国批准将向中国发货,并推出新显卡RTXProGPU [6][7] - 该消息直接刺激A股英伟达概念板块集体大涨,CPO板块指数单日涨幅达6.44%,其中新易盛20CM涨停,中际旭创涨16%,天孚通信涨12% [1][2] - 港股AI概念股同步走强,云计算/AI大模型板块指数涨超3%,阿里巴巴港股罕见大涨6.7% [3][4] 市场反应与产业链影响 - 美股英伟达盘前涨幅达5.19%报172.58美元/股,台积电/AMD等芯片股夜盘普遍涨超2%,纳指夜盘涨0.6% [8][14] - H20复供将缓解国内推理算力短缺问题,直接利好服务器整机厂商(浪潮/新华三等)、数据中心及配套企业,年初新华三因客户急单导致库存耗尽 [21][22] - 国内互联网巨头已提前布局,字节/阿里/腾讯一季度订购价值超160亿美元的H20服务器芯片 [23] 中国AI芯片市场格局 - 2024年中国GPU市场规模达1073亿元,英伟达在AI芯片细分领域市占率达70%,华为昇腾以23%居次 [21] - 禁令前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12.5%(2024年170亿美元),H20虽性能较H100缩水但仍是中国市场顶流算力芯片 [21] - 禁令期间英伟达中国市占率从95%暴跌至50%,预计政策调整将挽回55亿美元损失 [11][13] 产业链企业业绩表现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27.68%-385.47%至37-42亿元,二季度市值翻倍创历史新高 [25] - PCB龙头胜宏科技年内涨幅近3倍,带动沪电股份/鹏鼎控股等PCB个股市值逼近年内新高 [23] - 港股金山云因发布政务AI一体机大涨16.81%,万国数据受益算力需求增长收涨12.19% [18] 行业中长期影响 - H20复供为国产算力链提供技术对标和产能释放缓冲期,需将短期输血转化为长期造血能力 [29][30] - 液冷电源/存储/网络接口卡等配套组件生产将同步受益,订单到业绩的传导需重新调整增速预期 [25][26] - 此次政策调整显示中美在核心技术领域寻求短期平衡点,通过合规性产品缓解产业链断裂风险 [14][17]
红墙股份(002809) - 红墙股份2025年7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5 17:38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7月11日10:00 - 12:00华夏基金卢疆啸、张越洋到公司会议室进行现场参观调研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裁、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唐苑昆和投资总监黄寅斌 [1] 外加剂业务 - 公司是混凝土外加剂领域专业供应商,采用产品 + 服务模式服务建筑行业,拥有从材料到外加剂成品完整产业链,有近千家客户,包括华润水泥、中国建材、上海建工等知名企业 [1] - 行业洗牌,中小企业退出,头部企业集中,公司已完成全国市场布局,设有二十多个生产基地,凭借技术研发实力稳健经营 [1] 各类产品生产情况 聚醚单体 - 公司年产聚醚单体15万吨,是外加剂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企业,自我供应聚醚单体可节约外加剂成本,其分子结构变化影响外加剂性能,能促进研发和技术,提升客户粘性 [1][2] 聚醚多元醇 - 公司年产聚醚多元醇2万吨,近期与中海壳牌签订五年合作框架协议,为其定制生产特种聚醚多元醇,华南地区家电行业发达,公司靠近下游客户有市场优势 [3] 表面活性剂 - 公司年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万吨,一条聚醚单体产线可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醚单体之间柔性切换,可定制产品,也能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4] 羟基酯 - 公司年产羟基酯4万吨,有4类产品,较受关注的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下游客户主要来自胶黏剂、树脂领域,公司将开拓高端应用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