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为开放的世界”,全球大咖云集!凤凰网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议程公布
凤凰网财经· 2025-06-11 22:11
中国企业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全球供应链面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碳壁垒、数据主权争端等新型贸易壁垒的挑战 [1] -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完成三次跨越:从"成本驱动型"商品出海到"资源整合型"跨国并购,再到"规则定义型"标准输出 [3] - 全球商业环境从"效率红利期"步入"规则重塑与合规成本上升期",区域化、近岸化、友岸外包趋势加速 [4]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的核心议程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破解出海难题,探寻生态化、可持续的出海新路径 [1] - 集结全球政界、商界、学界顶尖领袖,包括潘基文、姜增伟、龙永图等重量级嘉宾 [5] - 吉利、格力、TCL、群核科技等企业将分享全球化转型经验,探讨技术标准输出与品牌建设 [5] 国际资源与合作伙伴 - 论坛汇聚中东、东盟核心市场的顶级资源方阵,包括阿联酋哈利法经济区、阿曼主权基金、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等 [6] - 联动亚投行、沙特华商协会、越南总商会、俄中友好协会等构建跨境生态网络 [6] - 旨在打破信息孤岛,促成中国企业与国际资源方的高效、精准匹配 [6] 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 - 论坛发起成立"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打造常态化协作机制 [7] - 聚焦"硬技术突围、软文化浸润、全生态护航"等议题,助力企业抢占先机 [7] - 议题涵盖技术标准输出、合规与风险防控、文化融合与本地化创新等 [7] 论坛的战略意义 - 论坛在深圳举办,旨在构建政策制定者、产业领军者与智库领袖的思想碰撞平台 [8] - 强调全球化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技术创新普惠世界、文化交融温暖人心的航程 [8] - 向世界宣告中国坚持开放共赢的决心不动摇,中国企业拥抱全球化的信念更坚定 [8] 参会信息 - 大会参会报名平台已正式开启 [2] - 诚邀中国企业决策者、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及投资机构代表出席 [9]
“为开放的世界”,全球大咖云集!凤凰网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议程公布
凤凰网财经· 2025-06-11 22:05
中国企业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 全球供应链面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碳壁垒、数据主权争端等新型贸易壁垒的复杂挑战 [2] - 中国企业全球化经历三次跨越:从"成本驱动型"商品出海到"资源整合型"跨国并购,再到"规则定义型"技术标准输出 [4] - 当前全球化逻辑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可控",区域化、近岸化、友岸外包趋势加速,技术民族主义抬头 [5]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2] - 论坛将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参会报名平台已开启 [2][3] - 论坛汇聚全球政界、商界、学界顶尖领袖,包括潘基文、姜增伟、龙永图等重量级嘉宾 [6]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升级 - 出海战略需从单一市场拓展转向参与全球产业新秩序重构,适应多维度规则体系 [5] - 企业需具备全球合规架构、区域深耕策略、伙伴生态构建能力,并将ESG融入商业逻辑 [5] - 技术标准输出与产业升级、合规与风险防控、文化融合与本地化创新等成为关键议题 [8] 国际资源与生态网络 - 论坛汇聚中东、东盟等核心市场的顶级资源方阵,包括阿联酋哈利法经济区、阿曼主权基金、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等 [7] - 联动亚投行、沙特华商协会、越南总商会、欧洲投资巨头Tikehau Capital等构建跨境生态网络 [7] - 论坛旨在打破信息孤岛,促成中国企业与国际资源方的高效精准匹配 [7] 长效生态平台建设 - 论坛将发起成立"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打造常态化协作机制 [8] - 理事会聚焦"硬技术突围、软文化浸润、全生态护航"等议题,助力企业抢占先机 [8] - 旨在构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安全垫"与"加速器",提供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方位支持 [8] 论坛意义与愿景 - 论坛在深圳举办,象征中国坚持开放共赢的决心,展现中国企业拥抱全球化的坚定信念 [9] - 论坛不仅是思想盛宴,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全球化战略的升级 [9] - 旨在将"媒体势能"转化为"出海动能",助力中国企业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9]
智能化、全球化、绿色化三大趋势重塑可选消费板块竞争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1:11
市场表现 - 6月11日上证指数高开0.02%,创业板指涨0.34% [1] - 汽车配件、智慧农业、AI医疗概念股走强,种业、新消费题材走弱 [1] - 可选消费ETF(562580)早盘涨1.73%,成分股立中集团涨逾9%,老凤祥涨超7% [1] 政策支持 - 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资金规模翻倍至3000亿元,覆盖品类从8类扩展至12类 [1] - 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品类,首次纳入3C数码产品 [1] - 强调"线上线下平权",激活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1] - 五一假期家电换新销售突破5500万台,空调、扫地机器人等品类表现亮眼 [1] 消费趋势 - 一季度社零同比+19.3%,增速略逊于2024年四季度 [1] - 消费支出从食品、服装等向交通、医疗、消费电子等方向转变 [2] - 可选消费板块投资价值凸显,汽车和家电占比合计超78% [2] 行业转型 - 家电板块投资逻辑从"总量增长"转向"结构升级" [1] - 短期看内需换新政策托底,出口链风险逐步定价,板块估值进入合理区间 [1] - 长期智能化、全球化、绿色化三大趋势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1] 成分股构成 - 可选消费ETF前五大成分股包括美的集团、比亚迪、格力电器、海尔智家等消费龙头 [2]
魏建国:中国单边开放是世界近代史的奇迹一一在郑永年新作《论单边开放》国内首发式上讲话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17:41
中国单边开放的历史意义 - 中国的单边开放是对全球化逻辑和规则的创造性突破,打破了西方主导的"对等开放"原则,主动降低关税从15.3%降至7.4%,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 [1] - 中国累计吸引外资达3.3万亿美元,在华外资企业66万户,连续3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通过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成为全球外商投资"首选地" [1] - 单边开放是中国传统开放思想的延续和升华,继承了古代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开放精神,形成"自主性全球化的典范" [3] 单边开放的全球治理价值 - 破解"零和博弈"思维,通过本土市场开放带动亚洲产业链崛起,实现"增量共赢" [4] - 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等多边机制凝聚共识,推动区域合作和全球规则参与,助力联合国2035发展倡议 [4] - 在气候、能源、消除贫困等全球议题上提供公共产品,展现新兴大国的责任担当 [4] 未来开放路径升级方向 - 从"要素流动型"转向"规则引领型",在数字经济、绿色贸易、5G等领域构建中国标准 [5] - 从"经贸开放"扩展到"文明对话",通过文化和服务业开放提升软实力 [5] - 从"接纳国际规则"转向"贡献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包容公平方向发展 [5] 理论体系与战略定位 - 单边开放是基于百年发展战略需要的主动决策,展现对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 [2] - 21世纪全球化将由中国单边开放与多边协同共同定义,体现5000年文明的开放胸襟 [5][6] - 本质是对自身道路的自信和人类进步的信念,为人类发展探索新路径 [6]
不只是稀土,其实谈判的“天平”早已倾向北京,美国已经无法挽回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23
6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目前中国除了在稀土领域拥有主导地位外,在新型超强磁铁、电池、新型芯片等多项领域都拥有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已 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们也无能为力。 中国的底牌远不止稀土,特朗普政府后知后觉,终于发现天平朝中方倾斜,美国掀起关税战,不但没能逼中国低头,反而帮中国更了解自己的实力了。 国际观察家们已经注意到,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布局配合对美出口的适时管控,正成为影响中美贸易谈判走向的关键筹码,天平正逐渐向北京倾斜,中国 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牵动美国工业和科技敏感的神经。 特朗普政府并非没有尝试过其他方案:从其他国家采购,甚至考虑海底开采稀土,然而实践表明,即便获得矿石,缺乏中国的精炼技术也无济于事,正如外 国专家直言:"稀土调配完全由中国掌控"。 将视野放宽,中国的优势远不止于稀土,除了新型超强磁铁和电池,中国在高性能晶体管、特定软件领域,以及无人机、机器人、智能手机等热门产业,都 已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这一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即便某些技术环节尚有提升空间,整个系统仍能自主运转,不惧外部干扰,当美国政界意识到时,中国已在多个领域占据先机, 追赶将变得异常困难。 以华为芯 ...
天风证券:维持布鲁可“买入”评级 5月新品密集发布
智通财经· 2025-06-10 15:57
公司盈利预测与评级 - 天风证券维持布鲁可"买入"评级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9 6亿元 14 8亿元 20 8亿元 PE分别为50 32 23 [1] - 公司"全人群 全价位 全球化"策略成效显著 已在东南亚 欧洲 北美 拉美等全球市场实现多点突破 [1][3] 产品与新品发布 - 5月上新9款产品 包括柯南 英雄无限 变形金刚 奥特曼等IP系列 预计Q2延续增长势头 [1] - 6月推出小黄人萌酷版新品 精准还原6大人气角色 实现全身11处可动设计 增加换装等互动玩法 [2] - 小黄人新品同步开启5个月6城巡展 设置BFC作品展示区 增强用户运营及品牌形象 [2] 全球化战略进展 - 5月30日亮相CCXPMexico展会 展出EVA 初音 漫威 圣斗士等全球知名IP产品 重点面向16岁以上粉丝群体 [3] - 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 通过创新研发 多元产品矩阵 精准营销策略实现全球市场突破 [1][3] BFC品牌与社区运营 - 截至5月15日在全国近120城落地近8000场BFC创作赛和速拼赛 第二季度参赛作品达15000件 较一季度精品率增长3倍 [4] - 2024年在国际展会设立BFC专属展区 2025年计划在全国150城落地近20000场线下BFC创作赛 分级布局一线与二三线城市赛事 [4]
布鲁可:新品密集发布,获纳入港股通提升流动性-20250610
天风证券· 2025-06-10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非必需性消费/家庭电器及用品 [5] - 6个月评级:买入(维持评级) [5] - 当前价格:193.3港元 [5] - 港股总股本:249.25百万股 [5] - 港股总市值:48,180.21百万港元 [5] - 每股净资产:-11.61港元 [5] - 资产负债率:199.66% [5] - 一年内最高/最低:198.00/73.50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布鲁可Q2延续增长势头,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9.6亿元、14.8亿元、20.8亿元,PE分别为50/32/23 [1][5] 各方面业务情况总结 新品发布 - 5月上新9款产品,包括柯南、英雄无限等多个系列,新品密集推出及迭代有望使Q2延续可观增长 [1] - 6月初首发小黄人萌酷版,集结6大人气角色,实现全身11处可动设计,增加“换装”等互动玩法,内置可爱骷髅架,同步开启5个月6城巡展并设置BFC作品展示区 [2] 全球布局 - 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5月30日亮相CCXPMexico,展出多个全球知名IP产品,引领BFC品牌文化渗透全球市场,将进一步深耕拉美市场 [3] 赛事活动 - 自3月公布BFC创作赛体系,截至5月15日在全国近120城落地近8000场赛事,二季度参赛作品近15000件,精品率较一季度3倍增长,BFC社区粘性及活力增加 [4] - 2024年已在多个国际展会设专属展区,2025年计划在全国150个城市落地近20,000场线下赛事,采用分级布局 [4]
对话Circle投资人雷鸣:连续斩获高倍回报项目背后,力争持续捕捉时代贝塔
IPO早知道· 2025-06-09 10:49
Circle上市与投资逻辑 - Circle以"CRCL"为股票代码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全球稳定币第一股,股价较发行价上涨247.42%,市值达240亿美元[2] - 公司IPO筹集11亿美元,获得超过25倍超额认购[2] - 早期投资者雷鸣的投资逻辑:区块链技术具备商业和社会价值,金融本质是牌照能力,Circle拥有最全牌照[4][19] 时代贝塔与投资策略 - 区块链是2017-2018年的时代贝塔,Circle的成功部分得益于美国与香港稳定币法案的推出[18][23] - 投资需抓住本质:技术变革、牌照能力、全球化视角、创始人信仰[20][21] - 95后人群是另一时代贝塔,得物等公司基于Z世代调研获得成功[25][27] 追创创投的定位与优势 - 追创创投定位为追觅生态基金,依托追觅的产业积累与孵化体系,投资AI、机器人和全球化领域[30][31] - 基金核心竞争力:优先投资追觅生态项目,确保高成长性;借助生态洞察拓展外部项目[8][33] - 已投资项目包括魔法原子、浪涌未来、千诀科技等,多个项目实现首年盈利与全球高端化[7][31] 全球化与基金运营 - 强调"China to Global"策略,利用中国供应链与研发能力实现全球布局[36][44] - 基金收益与生态协同并重,财务回报为第一导向,业务团队合作推动项目落地[38][39] - 2024年一期人民币基金超募,MOIC达2.5倍,项目估值均翻倍[9]
人福医药上市28年净利累增73倍 加速创新布局锚定年营收270亿
长江商报· 2025-06-09 08:16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以上,产品综合毛利率提升至45%以上,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并强化核心业务竞争力[1] - 公司通过"归核聚焦"战略剥离非核心资产,显著改善经营质量,2024年资产负债率从44.49%降至43.32%[2] - 公司将持续强化市场营销、研发创新和国际化布局,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54.35亿元,同比增长3.71%,归母净利润13.30亿元[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1.37亿元,归母净利润5.40亿元,同比增长11.09%[1][4] - 2024年神经系统用药营业收入约75亿元,同比增长约11%[2] 核心业务优势 - 公司麻醉药品业务在行业中独占鳌头,被誉为"中国麻醉药领域龙头"[1] - 公司连续15年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并入选"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榜单[2] - 公司累计归母净利润从1997年的178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30亿元,累计增长7337.18%[1] 国际化进展 - 2024年海外收入32.35亿元,同比增长19.88%,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12.72%[5] - 美国仿制药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约20亿元,非洲市场收入约2.7亿元[5] - 公司在全球设立多个研发中心,海外授权专利74项,覆盖欧美日等地区[6]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6.3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41%[5] - 公司在研项目超过500个,其中1、2类新药超过60个,涵盖多个治疗领域[6] - 公司研发人员超过2000名,专注于创新药、创新制剂及高端仿制药研发[6] 行业地位与发展历程 - 公司从地方性医药企业发展为湖北省医药工业"领头羊",并跻身中国医药工业30强[1][7] - 公司通过28年发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加速向全球化与创新驱动转型[7]
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闭幕 车企抵制无序内卷 共建智慧生态布局海外市场
证券日报· 2025-06-09 01:0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正聚焦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方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主流车企及产业链企业高层共同探讨行业未来[1] - 行业共识认为需坚守长期主义、强化技术创新、抵制无序内卷,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驱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1] - 智能汽车变革被定义为30年的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需以技术敬畏之心锚定长期主义[5] 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 - 奇瑞控股集团强调严守安全品质底线,反对以降价为核心的无序竞争,将聚焦技术底座、品牌向上与全球化布局[2] - 吉利控股集团提出"车道、人道、天道"理念,通过全球并购构建覆盖高端至大众市场的品牌矩阵,宣布不再新建工厂以优化全球产能利用率[2] - 岚图汽车以30小时直播展示底盘耐久测试,推动用户从"接受者"转为"共创合伙人",构建全场景安全防护体系[2] - 蔚来汽车2025年将交付9款新车覆盖10万至80万元市场,量产5纳米车规芯片与全域操作系统,换电站已覆盖全国近半县级区域[3] - 理想汽车通过端到端语音交互技术将响应链路缩短80%,构建1500个智能体支持个性化服务,定位为硬件制造商、软件提供商与数据服务商三重角色[4] - 深蓝汽车投入5亿元研发的电池安全专利与脉冲加热技术向行业开源,计划明年推出体积功率密度提升3倍的多合一电驱系统[4] 全球化与产业链协作 - 零跑科技自研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获10余家外部客户定点,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发,强调"技术普惠"推动行业共赢[3][4] - 阿维塔科技在泰国市场售价达50万元起,单店单车型即可盈利,呼吁避免重蹈摩托车出海恶性竞争覆辙[3]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将城市NOA功能推广至海外市场,强调智能化是出海核心竞争力[4] - 芯驰科技提出中国芯片企业需与车企深度协同,以车规级芯片自主化支撑智能化落地[4] 产品与市场定位 - 长安汽车观察到年轻用户对中国新能源车的认同已形成文化现象,竞争将回归为用户创造情绪价值的产品本质[3] - 蔚来"世界模型"已实现主动防撞、跨楼层泊车等创新应用,7月底将贯通川藏线换电网络[3] - 深蓝汽车"智领2030"战略将AI融入电驱与底盘研发,布局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