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

搜索文档
异常惨烈!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跌至不足6万/吨,暴跌超过90%!跌跌不休的碳酸锂何时到底?各大锂矿企业恐怕还要继续厮杀
搜狐财经· 2025-05-29 16:56
金融界5月29日消息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历史首次跌破6万元/吨大关,距离60万元/吨历史高点,暴跌 超过90%! 29日,碳酸锂期货继续低迷走势,各大合约集体重挫,其中主力合约大跌超过2%,盘中最低报58460元/吨, 截止收盘报58860/吨。下跌2.23%,自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收盘价首次跌破6万元/吨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跌破部分企业的盈亏平衡线。业内通常将7万元/吨视作碳酸锂加工企业 的盈亏平衡线。近期,随着锂矿价格持续下跌,上游成本有所下调,但不足以弥补碳酸锂价格的跌幅。据富 宝锂电统计,当前碳酸锂的价格已跌破外采矿以及部分成本较高的自有矿企业提锂的成本线。 最近10年以来大起大落的碳酸锂价格,让人惊叹潮起潮落。 2015-2019年,碳酸锂价格从4.2万元/吨低点一路涨至18万元/吨的高点,随后在2019年底跌至4.8万元/吨。碳酸 锂价格在一路暴涨超过400%之后,跌回了原点。 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出现环比下滑。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52.8%。其 中三元电池装车量9.3GWh,占总装车量17.2%,环比下降7.0%,同比下降6.3 ...
“连续多日无人出价”,日债拍卖接连崩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22:27
作 者丨陈嘉玲 编 辑丨和佳 图 源 丨新华社 日本国债市场正处于风暴中心。 被视为全球最安全资产之一的日本国债,在近期连续两场关 键超长期国债拍卖中接连遭遇"滑铁卢",创下历史最差认购纪录 ,引发市场对"买方罢工"与 财政可持续性的剧烈担忧。 5月28日,日本财务省标售500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2065年3月到期的40年期国债。结果 显示,此次标售的最高中标利率为3.1350%,超出市场预期区间(3.070%~3.110%),为自 2007年11月该品种开始发行以来的最高水平。投标倍数为2.21,也创下自2024年7月以来的最 低。 而前一周, 日本20年期国债出现了自2012年以来的最差拍卖:投标倍数跌至2.5倍 ,尾差 (最低与平均中标价格差距)飙升至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 这场债券"灾难"引发日本长期国 债全线暴跌,30年期、40年期国债收益率双双飙升至历史新高,且连续多日无人出价。 市场将两次国债拍卖解读为投资者需求不足的"低迷"表现,引发对供需失衡的担忧。在40年 期日债标售结果出炉后,各期限日债收益率纷纷重新上涨,收窄了周二债市利好传闻下的跌 幅。 其中,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涨至3 ...
全球股市涨势暂歇,英伟达财报前夕、全球芯片股大涨,日债、美债继续下跌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14:59
股市表现 - 亚洲股市抹去早盘涨幅 恒生指数下跌0.6% 日经225指数早盘涨幅回落至收盘基本不变报37722.4点 [1] - 标普500期货下跌0.1% 欧洲斯托克50期货下跌0.2% [1][5] - 韩国首尔综合指数上涨2.1% 迈向8月末以来最高收盘水平 受芯片股上涨带动 [5] 债市动态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跳升10个基点至2.93% 4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创7月以来最弱 [1][2] - 美债10年期收益率上涨3个基点至4.47% 接近2007年以来高位 [5] - 日本央行缩减债券购买规模 寿险公司未能填补缺口导致超长期收益率持续上升 [2] 汇市与商品 - 美元指数上涨0.2% 欧元兑美元下跌0.2%至1.1304 [8] - 现货黄金基本持平 比特币下跌0.2% 以太坊下跌1.1% [9] - 螺纹钢价格跌至八年低点 上海螺纹钢合约交易价格约为2958元 今年迄今已下跌11% [12] 行业动态 - 全球芯片股普遍走高 英伟达隔夜收涨超3% 三星电子涨超3% 台积电和SK海力士涨超2% [1][5] - 微软、亚马逊和谷歌近期评论显示未来几个季度对英伟达芯片需求仍将强劲 [5] - 日本在贸易谈判中提议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半导体产品 [5]
美国银行:日本央行无意解决超长期国债供需失衡 购债缩减计划将延续
快讯· 2025-05-27 22:55
日本央行购债缩减计划 - 日本央行不太可能解决超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的供需失衡问题 [1] - 预计日本央行将在2026年3月前继续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购债规模 [1] - 从2026年4月起购债规模将进一步缩减至每季度3000亿日元 [1] 超长期国债市场动态 - 分析师判断日本央行不计划应对超长期国债的供应过剩问题 [1] - 供需失衡问题可能导致超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波动 [1]
日本政府大动作:密谋削减超长期债券发行量!
金十数据· 2025-05-27 14:08
日本国债发行调整计划 - 日本财务省考虑削减超长期债券发行量以缓解市场对财政状况恶化的担忧 [1] - 调整计划可能涉及20年期、30年期或40年期国债发行削减同时增加短期债券发行保持本财年总发行量172 3万亿日元(1 21万亿美元)不变 [3] - 财务省将在6月中下旬与市场参与者讨论后做出最终决定 [1] 市场反应与收益率变动 - 消息公布后日元走低美元兑日元汇率升至143上方 [1]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0个基点至2 835%创5月8日以来新低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一度跌至1 455% [1] 供需失衡与市场预期 - 法国兴业银行指出需采取措施纠正长期日本国债供需失衡问题市场预期财务省将主导解决 [3] - 日本寿险公司等传统买家需求持续减少导致超长期债券收益率近期飙升至历史新高 [1] 收益率曲线与政策影响 - 汇丰策略师Justin Heng认为缺乏日本央行支持可能导致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变陡 [3] - 7月参议院选举前财政措施(如生活补贴)或恶化财政状况寿险公司减持国债计划加剧曲线陡峭化风险 [3] - 未来几周财政政策明确性及日本央行购债计划对稳定长期收益率曲线至关重要 [3]
日本超长期国债止跌,但真正的考验在本周三
华尔街见闻· 2025-05-26 13:57
日本超长期国债市场动态 - 30年期和4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周一分别下跌7个基点 30年期收益率降至3 029% 技术性反弹源于美国国债走势及避险资金流入 [1] - 上周剧烈抛售已将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推至历史最高水平 市场结构性危机凸显 [4] 40年期国债拍卖的关键影响 - 周三4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将决定市场短期走向 需求疲软可能引发新一轮抛售潮 强劲需求或提供暂时稳定 [4][5] - 日本生命保险等传统买家未能填补央行缩减购债规模留下的缺口 上一财年国内债券投资未实现亏损增长两倍多 供需失衡问题加剧 [5] 市场参与者的观点与政策动向 - AXA投资管理公司指出超长期债券企稳但投资者保持谨慎 需日本央行或财务省介入解决供需失衡 [5]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未释放干预信号 政策不确定性放大市场波动性 [5] 收益率曲线与行业挑战 - 日本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程度远超全球其他市场 央行购债规模缩减与买家缺位形成巨大供需缺口 [5]
金信期货日刊-20250526
金信期货· 2025-05-26 09:28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ibaotu.com 热点聚焦 从供应端来看,国内煤矿生产持续高位运行,4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长3.8%,1 - 4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6.6% ,山西、内蒙古和陕西等主要产煤大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进口方面,虽海运煤进口利润 下降,但蒙古煤"五一"后日通过量仍维持高位,5月17日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开工,后续进口能力 还将提升,内蒙古288口岸库存高企,成交冷清,贸易商降价出货,进一步打压价格。 需求端同样表现疲软。钢铁行业作为焦煤主要消费领域,当前处于淡旺季转换阶段,上周247家钢厂 日均铁水产量环比减少0.87万吨,有见顶迹象,且在低利润背景下,钢厂采购谨慎,无集中补库需 求。而焦化厂面临钢厂连续压价,已历12轮提价,后续还有第13轮提价可能,市场情绪谨慎,采购 推迟,导致煤焦销售不畅,库存连续累积。 综合来看,除非国内煤矿大幅减产或需求端超预期反弹,否则焦煤价格仍将承压,短期内弱势格局 难改。 金信期货日刊 本刊由金信期货研究院撰 ...
银行可转债或将迎新一轮提前赎回潮
上海证券报· 2025-05-26 01:51
银行可转债市场动态 - 银行可转债可能迎来新一轮提前赎回潮,杭银转债距离触发提前赎回条款仅一步之遥[1] - 南银转债、齐鲁转债、重银转债、上银转债等价格均超过124元,逼近提前赎回线[1] - 银行可转债是中证可转债指数最大权重门类,权重近25%[3] 杭银转债具体情况 - 杭银转债发行规模150亿元,已14个交易日站上提前赎回价格14.76元/股,仅差1个交易日达标[2] - 杭州银行股价5月23日收报15.61元,高于提前赎回价14.76元/股[2] - 杭州银行基本面改善,预计2025年信贷投放增量好于2024年,今年息差降幅将小于2024年[2] 其他银行可转债情况 - 南银转债已步入提前赎回倒计时阶段,5月23日南京银行股价收报10.80元,高于提前赎回价[3] - 2024年中证银行指数涨幅高达44.84%,推动银行可转债普遍上涨[3] - 500亿元浦发转债即将到期,市场供给缺口会快速放大[3] 市场供需与配置 - 2024年新券发行规模仅170亿元,远低于退市规模,供需失衡状态持续[1] - 银行可转债存量规模或从1700亿元降至1000亿元左右,稀缺性凸显[5] - 公募基金正在改革绩效考核机制,预计银行配置比例将持续回暖[5] 行业策略与趋势 - 低价可转债策略面临挑战,银行可转债持续强势,大多已处于中高价区域[5] - 银行可转债抗跌性强,适合长期持有,但低波效果不能被其他行业个券弥补[5] - 高评级、低估值的银行可转债或存在超额收益机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