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战
icon
搜索文档
早报|大学生坠化粪池遇难副校长被免职;雷军说小米YU7不可能19万9;快手回应要求员工带薪刷视频;国乒男双50年来首次无缘4强
虎嗅APP· 2025-05-23 07:59
热点追踪 -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批评美国关税战逻辑,称美国"自己得病却要别人吃药",中国无意与美国战略竞争 [2] 科技与人工智能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智能眼镜,与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竞争,工程师正加紧研发并计划年底开始生产原型 [12] - Anthropic推出Claude 4大模型,分为Opus 4和Sonnet 4版本,Opus 4号称"世界上最好的编码模型",可连续工作7小时 [16]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谈DeepSeek和宇树科技,认为小公司也能颠覆技术,技术演进存在必然性 [13][14] - 美国司法部调查谷歌与Character.AI的AI技术使用协议是否违反反垄断法 [18] 半导体与芯片 - 台积电和英特尔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信,反对对半导体及相关设备加征关税,台积电称关税可能延误项目进度并增加成本 [19] 汽车行业 - 高合汽车回应"复活"传闻,称官方尚未公布复工复产信息,公司仍处于重整过程中 [20] - 理想汽车引入22级高管"张开元",向CTO谢炎汇报,加速芯片自研工作 [21] 互联网与消费 - 奈雪的茶调整广深地区早餐政策,原价9.9元的早餐需额外购买早餐卡,公司称旨在提供更高价值产品 [8] - 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约谈"京东外卖",要求整改商家经营场所不符、超范围经营等问题 [8][9] - 快手内部人士否认强制员工刷视频,称未与绩效挂钩 [10][11] 外事儿与国际动态 - 韩国大米价格仅为日本三分之一,日本游客大量购买韩国大米回国,韩国对日大米出口激增60倍 [26] - 美国众议院通过特朗普"美丽大法案",内容包括延长减税政策、增加边境资金等,但仍面临参议院挑战 [27][28][29]
交运视角看出口:航运行业访谈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运行业 - 公司:KMTC高力海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美贸易结构变化 - 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退居第三,对美贸易量占比从2018年超20%降至约10%,外贸多元化降低关税战直接冲击[1] 2025年与2018年关税战对比 - 2025年爆发突然,4月双方加征关税一度超100%致供应链暂停;2018年影响渐进,仅对部分商品加征较低关税;2025年中国外贸结构变化,对美贸易量占比降低[2] 美线需求情况 - 关税战停火后,短期内因补库存需求美线货量增长,但30%关税及供应链转移趋势致长期货量下降;美国商超库存消耗后补货,后续出货量将缓慢下降[1][4][5] 转口贸易情况 - 转口贸易需求持续存在,但操作复杂,需在东盟国家加工组装满足原产地证要求,企业在第三国建厂至少需半年,2025年以概念炒作为主,实际落地预计2026年[1][6] 东南亚航线情况 - 受益于产业链转移,中国对东盟出口持续增长,基建、厂房及半成品输出带动当地加工制造,亚洲区域内航线运价较高且稳定,预计2025年全年维持较高运价水平[1][7] 美线停航改线恢复时间 - 空单抛锚或修船一周内可重新配置,改线调往南北线需一到两周,印度线更长,欧洲线大西洋段约两三个月,整体恢复运营需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3][8] 其他航线向美线调动趋势 - 目前无明显趋势,若调动首选南北线,其次是大洋洲、印度、中东和地中海航线,欧洲航线受影响最小[9] 欧线运价及关税战情况 - 欧线运价下跌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关税战停火预计持续三个月,若重启7月中旬后出货量减少,贸易商6月上旬至7月中旬抢运货物,延期至年底概率60 - 70%,7月15日前抢运货物至美国是最佳选择[3][10] 未来一到两年各航线预期 - 2025年底前若关税延续暂停,美线下半年市场表现较好,旺季可能推迟;欧线需求变化不大,六七月份可能因集装箱短缺出现运价上涨;东南亚线路受益于产业链转移,运价和货运量将提升[11] 长期运价和货量趋势 - 中美关税提高后,中国发往欧美的定价不乐观,总量预计继续下降,东南亚及印度发往欧美的运价和货量相对较好[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线上常见船舶容量在8,000至15,000 TEU之间,有些甚至达到5,000至6,000 TEU[8] - KMTC高力海运计划于6月18日新开美线,从青岛上海到洛杉矶,准备时间约一个月[8]
【环球财经】美国商场货架一线观察:关税冲击下的民众“物价焦虑”
新华社· 2025-05-22 22:03
沃尔玛商品涨价现象 - 沃尔玛近期商品价格普遍上涨,部分商品涨幅显著,如中国产毛猴玩具从59美元涨至84美元(涨幅42%),星球大战乐高玩具从69.99美元涨至89.33美元(涨幅28%)[2] - 价格跟踪软件显示充气床垫从39.97美元涨至44.94美元,但实际货架价更高(46.38美元),显示价格变动滞后性[2] - 部分货架出现缺货现象,玩具、自行车和家用电器类商品空置率较高[2] 涨价原因及影响品类 - 沃尔玛高管表示约三分之一进口商品(主要来自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越南和印度)因美国关税政策面临调价[3] - 具体涨价品类包括香蕉(涨幅近10%)、牛油果、咖啡等食品,以及玩具、电子产品和汽车座椅(中国进口汽车座椅可能从350美元涨至450美元)[3] - 公司称零售利润微薄,难以完全消化关税成本,部分成本将传导至消费者[4][5] 消费者反馈与行业连锁反应 - 消费者反映物价上涨已影响日常生活,需精打细算,多子女家庭压力尤为突出[3][4] - 美国玩具价格普遍上涨,如塔吉特销售的芭比娃娃一周内涨价43%,任天堂Switch 2游戏机可能从450美元涨至600美元[5] - 亚马逊平台1T固态硬盘价格从48.99美元涨至55.99美元,显示电子产品亦受波及[5] 行业应对与库存策略 - 沃尔玛在关税实施前提前囤货以避免货架空置,但补货阶段可能面临价格压力[5] - 全美139家企业在4月10日至25日期间通过公开渠道表达对关税的担忧,包括塔吉特、Temu和希音等企业已上调部分商品价格[5]
澳大利亚被逼2选1,选中国还是美国?澳高官:中国比美国重要10倍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44
中美关税谈判进展 - 中美关税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双方已基本达成大幅度削减关税协议 剩余小问题将通过后续谈判解决 [1] - 美国在上月对全球发动关税战 给予90天暂缓期但期间以关税为武器威胁其他国家减少与中国经贸往来 [1] 澳大利亚的贸易立场 -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明确表示不会遵循美国要求排斥中国 强调对华贸易比对美贸易重要10倍 [3] - 澳大利亚政府高层共识认为必须基于国家利益做决策 已向美国提交修改草案表明立场 [3] - 澳大利亚出口数据显着偏向中国:2023-2024年度对华出口2120亿澳元 对美仅370亿澳元 中国市场规模是美国的5.7倍 [5] - 中国长期作为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市场 占其出口总额约三分之一 [5] 中澳经贸关系重要性 - 澳大利亚出口支柱产品包括牛肉、葡萄酒、龙虾等 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5] - 历史教训显示反华政策导致严重经济损失:中方制裁使澳葡萄酒在华市场规模从11亿美元暴跌至2460万澳元 降幅达99% [7] - 贸易限制造成澳大利亚数百亿澳元损失 美国趁机抢占澳在华市场份额 [7] 澳大利亚政策转向 - 2022年政府更迭后采取对华缓和政策 2023年成为中澳关系改善之年 [9] - 煤炭禁令解除后对华贸易贡献澳大利亚对外贸易顺差的近80% [9] - 澳大利亚明确表示不愿重蹈覆辙 将维持与中国经贸合作 [9]
熬不住了!美国人疯买中国
商业洞察· 2025-05-22 17:25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 .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作者: 张静波 来源:华商韬略( ID:hstl8888) 又是一场大反转!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一个月前,当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后,美国长滩港来自中国的货轮,几乎一夜之间归 零。 短短几十天后,中美航线却戏剧性反转: 订单飙升,一舱难求。 01 全国大爆单 忙不过来,根本忙不过来。 "我今天对讲机都用掉两块电池了!" 深圳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值班经理林日生,忙得热火朝天,由于频繁沟通岸吊司机,声音都 有些沙哑。 事实上,5月底之前,美线舱位已全部售罄。 突如其来的一夜爆单,让很多外贸企业喜上眉梢的同时,也不得不连夜加班赶工。 5月12日,中美签署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消息一发布,美国采购商闻风而动,迅速行动起来,连夜向中国发邮件、打电话,着急催发货。 林日生工作的盐田港,是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节点,承担了中国对美出口超过1/4的货运量。 不止盐田港。 中美关税调整后,全国多地港口发往美国的集装箱爆仓,外贸圈都沸腾了。 "声明发布不到24小时,美线订舱出运量出现井喷式增长,箱量从个位数猛增至近4000箱。" 在 ...
美国人疯狂下单中国
投资界· 2025-05-22 16:04
中美贸易动态反转 - 中美航线订单在关税政策调整后出现戏剧性反转 从货轮归零到订单飙升 一舱难求[3] - 盐田港承担中国对美出口超1/4货运量 声明发布后美国采购商连夜催发货 港口运力紧张[5] - 宁波港美线订舱量24小时内从个位数猛增至近4000箱 多地港口集装箱爆仓[5] 航运与供应链现状 - 航运公司从东南亚 欧洲航线紧急调配船舶 但舱位缺口仍达30%[6] - 中美互降关税后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5月底前美线舱位已售罄[6] - 长滩港作为全美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当前进出港船舶稀疏零落 呈现萧条景象[8][11] 制造业生产响应 - 宁波慈溪韩电电器全自动冰箱车间满负荷生产 美国客户紧急排产发货[6] - 上海针织厂48小时内完成5万件积压成衣工序 30万件库存销售一空[6] - 深圳 义乌等地外贸企业订单同比激增 生产线连夜重启[6] 产业链替代困境 - 美国中小企业因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实现本土生产 波音公司长期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13] - 东南亚代工厂无法满足定制需求 原材料和产业链仍依赖中国 美国客户被迫回流[14] - 中国工厂通过拓展欧洲等市场降低对美国依赖 如明瑞集团欧美市场占比从七三开变为三七开[14] 全球贸易格局 - 义乌商户对美国关税政策表现淡定 通过转向欧洲 日韩 俄罗斯等市场维持业务[14] - 中国工厂调整策略 采取按订单生产模式避免囤货风险[14] - 历史案例显示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关税提至59% 反而加剧经济萧条[15]
《伟大的博弈》戈登对话刘俏:游戏应该公平,关税只是牌桌上的“筹码”
凤凰网财经· 2025-05-22 15:24
中美关税博弈进展 - 美方取消对中方91%的加征关税 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 [1] - 关税战降温标志着新一轮大博弈周期开启 市场情绪在狂热与恐慌间摇摆 [1] 历史周期与市场泡沫 - 人类每隔20年重复泡沫周期 源于对新技术的集体狂热与遗忘 [5][7] - 典型案例包括1927年航空股泡沫 90年代互联网泡沫及房地产泡沫 [5][6] - 自由市场本质是"正和游戏" 华尔街140年发展证明资本流动的经济活力 [8][9] 关税战对全球经济影响 - 高关税可能导致全球贸易萎缩 极端情况退回到封闭的本地市场 [10] - 特朗普关税策略本质是谈判筹码 旨在推动公平贸易规则 [11] 资本市场角色演变 - 华尔街历史上推动铁路普及 每英里建设成本3万美元 [13] - 当前资本聚焦AI等创新领域 中国需转向创新消费驱动型经济 [15] - 美国"星际之门"计划耗资5000亿美元 显示资本对前沿技术的支撑 [15] 全球化与投资机会 - 全球化提升股市流动性 促进跨市场投资组合多元化 [16] - AI与气候变化领域蕴藏巨大投资机会 将催生伟大公司 [17] 投资策略与市场规则 - 历史经验显示应避免追涨杀跌 巴菲特遵循价值投资积累1860亿美元财富 [18] - SEC通过提高保证金比例至40%-50%抑制市场波动 [20] - 需建立法治框架约束垄断 技术手段提升信息透明度 [22]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国70%金融资产通过机构持有 中国个人投资者占比80%但信息劣势明显 [23] - 中国股市将向机构主导转型 公募基金重要性提升 [23] 资本市场社会责任 - 政府需通过规则监督社会责任 ESG价值应纳入定价机制 [25]
全球瞭望丨英媒:贸易局势短暂缓和难改美国经济放缓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22 14:56
美国经济前景 - 美国经济面临"低增长、高通胀"风险,受财政赤字扩大、通胀居高不下和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1] - 高额进口关税暂停实施降低短期衰退可能性,但未改变经济下行趋势,第二季度预计增长1.5%,全年增速1.4%,显著低于去年2.8% [1] - 未来一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中位数从4月45%降至35% [1] -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反映市场对财政状况担忧,特朗普政府减税法案被指财政上不负责任 [1] - 实际关税税率升至13%,远高于年初约2%,政策不确定性高,衰退风险加剧 [1] 通胀与货币政策 - 经济学家预计2027年前通胀率持续高于美联储2%目标,消费者长期通胀预期处于数十年高位 [2] - 美联储认为关税政策加剧通胀恶化风险,不急于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0% [2] - 52位经济学家预计第三季度(最可能9月)降息,25人预计第四季度,18人预计今年不降息,8人预测6月降息 [2] - 美联储或推迟降息决策至第四季度甚至明年年初,以观察关税对通胀的直接影响 [2]
专家详解关税战下的财政数据,短期财政增量政策出台可能性小
第一财经· 2025-05-22 10:22
关税战下的经济财政表现 - 4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同比增长1.9% 带动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缩窄至-0.4% [1] - 对美出口下降21% 但对东盟出口增长20.8% 通过"转出口"部分对冲关税影响 [2] - "两重""两新"政策支撑国内消费和投资 4月耐用品消费、设备投资、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速 [2] 财政收支与土地市场 - 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 同比下降0.4%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586亿元 同比下降6.7% [3]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 同比增长4.6%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136亿元 同比增长17.7% [6] - 4月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回升至4.3% 累计同比-11.4% 核心城市土地溢价率上升带动结构性分化 [6] 政策应对与展望 - 中美同意90天内大幅降低关税 短期财政加码概率下降 重点转向加快落实存量政策 [8][9] - 存量政策包括3万亿元待发地方专项债和1.5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二季度财政仍是经济重要支撑 [12] - 增量政策储备方向聚焦扩内需、稳就业、稳地产 可能通过增发政府债券或政策性金融工具实施 [12] 行业结构性变化 - 新质生产力生产和投资增速较高 对冲传统生产下行 [2] - 房地产市场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 一二线核心城市恢复较快 土地拍卖单价提升 [6] - 城市更新行动政策出台 预计到2030年将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 [7]
2025年4月经济数据解读:增长动能放缓
东证期货· 2025-05-22 1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走势评级为震荡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经济数据平淡,出口高增与内需低迷形成鲜明对照,国内政策发力“疲惫期”逐渐显现,政策支撑领域增速回落 [2][31] - 新质生产力领域增长有韧性,对应股市中北证50指数、小微盘指数风险偏好较高,但顺周期未发力、通胀低迷、居民信心偏弱制约股指,2025年企业盈利增长或仅3%左右 [2][31] - 今年前5个月股市上涨靠估值扩张,当前估值水平高,后续支撑估值扩张是难题,长周期看股指有空间,中短期需警惕估值回调压力 [2][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修复动能减弱,供给端好于需求端 - 4月作为关税战升级首月,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同比走弱,除工增外不及市场预期,反映国内经济压力显现 [1][9] - 4月工增、社零、固投季调环比增速分别为0.22%、0.24%、0.1%,处于历史季节性低位,修复力度偏弱,社零略好 [9] - 同比看,供给侧工业和服务业产出增速维持在6%以上,需求侧社零和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仅5.1%和3.5%,前4个月累计供给侧表现好于需求侧 [9] 供给侧:新质生产力成为稳健来源 - 工业和服务业同比增速回落,但新质生产力在结构上成为稳健来源 [11] - 4月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速10%,对关税战等外围冲击有韧性,增速高且回落幅度小,与内需相关的采矿和公用事业受需求低迷影响下滑 [11] - 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偏差大,出口交货值增速仅0.9%,受美国加征关税和去年高基数效应影响,4月出口强劲依赖原材料支撑 [12] - 服务业整体增速维持在6%,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业态有韧性,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行业供给收缩幅度大 [12] 消费增长不及预期,悦己消费增长较快 - 4月社零增速回落至5.1%不及预期,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仍在扩张,国内消费大体稳健 [18] - 餐饮收入同比增5.2%涨幅收窄,或存在低价内卷现象;商品零售中金银珠宝、文化办公、化妆品类产品增长,建筑装潢类零售增速由负转正,刚需消费品、汽车和通讯类产品增长放缓 [18] 投资端:房地产跌幅扩大 - 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制造业、广义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8.2%、9.6%、 -11.3%,制造业和基建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 [23] - 广义基建中电力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4.5%、4.1%、6.1%,较上月回落,中央财政发力边际放缓,地方财政受化债掣肘且项目缺乏 [23] - 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端双双走弱,新开工和竣工增速同比跌幅扩大,销售面积同比跌幅扩大,房价同比跌幅收窄但环比不乐观,一线城市二手房环比有止跌乏力迹象,居民缩表削弱促消费政策,政策应加大力度维稳房地产市场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