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

搜索文档
降价的高端火锅:海底捞拓圈,巴奴慢慢来丨餐饮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21:01
餐饮市场现状 - 2024年用户人均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15.4%,但堂食平均单价同比下滑10.2% [1] - 47.8%的持续经营餐饮商户降低人均价位,其中百元以上餐厅降价比例超80% [1] - 2024年闭店数攀升至409万家,闭店率61.2%,均超2023年 [5] - 2025年1至5月全国餐饮总收入同比增长5%至2.28万亿元,但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仅4.5% [6] 上市公司表现 - 海底捞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1%至427.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至47.08亿元 [8] - 2024年海底捞整体店均客单价97.5元,同比下滑1.6% [1] - 2025年一季度九毛九旗下太二/怂火锅/九毛九客单价同比下滑1.37%/13.79%/1.75% [1] - 百胜中国旗下肯德基/必胜客客单价同比下滑4%/14% [1] - 呷哺呷哺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9.7%至47.55亿元,净亏损扩大至4亿元 [7] - 全聚德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2.09%至14.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3.15%至3413.09万元 [7] 海底捞战略 - 推出"红石榴计划"孵化11个新品牌共74家门店,2024年新品牌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 [8] - 对旗舰项目"焰请烤肉铺子"提供贷款额度上限提升至5亿元 [9] - 新品牌战略旨在整合供应链资源并拓展员工晋升空间 [8][11] - 截至2024年底海底捞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中国大陆自营餐厅1332家 [16] 巴奴战略 - 定位客单价120元以上品质火锅市场,与海底捞形成差异化 [1] - 坚持稳健拓展节奏,优先在一线城市建立品牌认知再向周边扩展 [12] - 2024年底在河南省拥有56家门店,实现郑州主要商圈全覆盖 [13] - 2025年一季度一线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20.7%,二线及以下城市达24.5% [14] - 河南省门店经营利润率最高达26.2% [15] - 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144家,营收23.07亿元,归母净利润1.23亿元 [16] 行业竞争格局 - 高端火锅市场分化,巴奴暗示与海底捞不在同一细分赛道 [1] - 海底捞客单价跌破百元,巴奴坚守120元以上价位 [1] - 巴奴现金及等价物从2023年2.69亿元收缩至2024年2.23亿元 [17] - 北京实地调研显示巴奴与海底捞上座率优于其他火锅品牌 [18]
比亚迪告别闪电战
芯世相· 2025-06-27 18:28
核心观点 - 比亚迪通过持续降价策略实现销量与利润双增长,2024年净利润达402.5亿元,毛利率升至21.02%,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100.38% [2] - 公司采取"以战养战"模式,通过价格战清库存、维持产能利用率并挤压对手,但面临高端化进展缓慢(腾势/仰望缺乏爆款车型)及经销商库存压力(库存深度达3.21个月)的挑战 [12][14][15] - 产业链垂直整合(弗迪系子公司)与资金周转策略(应付账款周转160天 vs 应收账款周转30.5天)构成成本优势,但新规要求账期缩短至60天将改变原有模式 [16][21][26]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前5月出口37.4万辆同比+112%),但需应对本地化生产压力(欧盟调查匈牙利工厂)及贸易壁垒 [33][38] 产能与扩张战略 - 2021-2024年乘用车产能从60万辆暴增至428万辆,员工从29万增至90万,固定资产净值增长380%至2622亿元 [9] - 2025年目标销量550万辆(国内470万辆),计划5年内将合资品牌份额从40%压缩至10% [8] - 机器设备折旧周期缩短导致2024年折旧摊销达756亿元,倒逼高产能利用率 [10] 供应链管理 - 弗迪电池外供客户从2017年4家增至2023年34家,外供业务补充整车降价空间 [17][18] - 取消供应代理商环节,2024年要求供应商降价10%,占用上下游资金近4000亿元(应付账款2507.7亿+其他应付款1434.7亿) [20][21][22] - "八合一"电驱系统比分散部件节省20%成本,海豹车型生产成本比Model 3低15% [16] 市场表现与竞争 - 2025年前5月国内销量同比减少3.2万辆,吉利星愿取代海鸥成为纯电销冠 [12][33] - 5月发起第三轮降价(最高降34%),秦PLUS DM-i降至6.38万元,智能电动车首次进入5万元区间 [2] - 2023-2024年出口量从24.3万辆增至43.3万辆,计划2026年海外产能达70-80万辆 [33][38] 战略转型 - 6月起调整经销商政策(单车激励666元),应对账期新规与反内卷倡议 [30][31] - 出海与高端化为未来三年核心,但方程豹推出13.38万起车型显示高端化承压 [14][33] - 全球布局滚装船(9200辆级"深圳号")及海外工厂(泰国/匈牙利/土耳其) [35][37]
一年亏光三年利,纸业为何自杀式内卷?
虎嗅APP· 2025-06-27 17:4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低价电商平台的"唯价格论"流量导向导致行业恶性竞争,小型纸厂被迫持续降价,一年时间亏掉过去三年利润,最终关停撤店 [1] - 为追求极致低价,部分商家偷工减料,如湿纸巾从45克降至35克,甚至不在乎材质和用料安全 [1] -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被卷光,部分企业从四个工厂缩减至一个,2023年很多纸企产线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 [1] - 生活用纸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从2014年的88%降至2023年的60%以下,供大于求是内卷重要原因 [8][10] - 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头部CR4品牌份额长期保持30%-35%,中腰部白牌企业占据30%-45%市场份额 [10]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风险 - 电商平台生活用纸白牌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隐患,消费者投诉前三痛点为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和异物霉变 [4] - 实际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案例:宣称680张纸抽实际仅77抽,缺斤少量超过65% [6] - 使用安全问题突出:婴儿纸巾微生物严重超标,低价纸巾含荧光增白剂导致手部脱皮 [7] - 行业存在畸形生产方式:表层用合格原料,中间层使用回收纸或不合标原料,甚至有厂商添加工业废纸导致菌落总数超标20倍 [7] - 相关投诉量年增幅高达67%,商家对质量问题仅支持"仅退款"而不解决根本问题 [7] 行业发展历史与模式 - 2018年C2M模式兴起成为白牌孵化器,西南产业带最多时超2000家白牌企业,曾占据中腰部20%市场份额 [12] - 电商平台流量分发策略严重低价导向,最低价产品获得最大免费流量,商家为促销资源位拼命压价 [12] - 白牌商家陷入"自杀式内卷":从微利定价开始,被迫"每天降5毛",最终竞争对手推出20包装仅售8元的"大白包" [13] - 创新被低价扼杀案例:投入近千万元研发的竹纤维纸品被30%芦苇浆仿品以一半成本低价冲击,最终淡出市场 [16] - 2024年多家头部品牌毛利率达十年最低点,降低成本成为白牌商家唯一武器但陷入利润微薄和失去用户信任的恶性循环 [10][16] 转型探索与成功案例 - 维邦纸业坚持"产品为王"路线,与京喜自营合作后销售额达4000万,占线上渠道一半 [19][23] - 京喜自营模式特点:不以价格为导向分配流量,根据质量、评价、复购率等多维度指标,帮商家拆解成本并给出合理定价 [21] - 产品共创案例:"向日葵挂抽"从包装设计到工艺选择全程参与,已售超1000万提,年销量近千万成行业现象级爆款 [22] - 合作模式优势:商家节省推广成本转化为研发投入,正开发更厚实、柔软、湿水不易破的新品 [23] - 该模式为白牌商家提供差异化路径,让厂商专注于产品本身而非价格内卷 [23] 行业未来趋势 - 消费者安全意识觉醒,开始关注原生木浆含量、FDA认证等质量指标而非仅价格 [25] - 单纯依靠低价和促销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胜出者需基于供应链深度改造和持续创新,提供解决痛点的质价比产品 [25] - 行业开始回归本质:安全、舒适、可靠 [26]
“失控”的充电宝
经济观察报· 2025-06-27 14:32
充电宝安全危机事件概述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 - 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将3月一起国际航班火情源头指向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 [2] - 北京多所高校发布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禁用通知 称其自燃概率远超正常水平 [2] - 罗马仕公司召回约49万台产品 安克创新在中美市场召回超180万台产品 [2] - 绿联、倍思、小米等头部品牌3C认证被大面积暂停 [2] 危机根源分析 - 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降至2024年69元 逼近物料成本线 [3] - 优质电芯成本40-50元 完整充电宝物料成本至少50-60元 [3] - 供过于求导致厂商压价电芯采购 电芯厂为维持利润在用工用料上节约成本 [3] - 充电宝行业普遍使用B品电芯 存在轻微瑕疵 性能、可靠性和循环寿命不及A品 [4] - B品电芯内部结构不稳定 易在过充、过放或物理撞击下发生内部短路 [4] 原材料问题 - 罗马仕召回公告承认"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可能导致燃烧风险 [5] - 安克创新公告指出供应商部分批次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5] - 劣质隔膜易破损或熔化 被锂枝晶刺穿后会导致内部短路和热失控 [5] - 安克创新确认涉事供应商为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已终止合作 [6] - 安普瑞斯多个锂离子电池3C认证证书自6月14日起被密集暂停 [6] 行业监管与质量趋势 - 充电宝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攀升至2023年44.4% [9] - 2022年国抽中9批次移动电源在热滥用试验中起火或爆炸 [9]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5月6日起调整认证程序 要求从生产现场抽样 [14] - 新规使企业无法用"特供"样品应付检测 品质问题更易暴露 [14] 市场影响与应对 - 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下架罗马仕充电宝产品 [10] - 顺丰等快递公司暂停揽收召回充电宝 需进行风险管控 [11] - 罗马仕要求用户将充电宝电量耗尽后用盐水浸泡24小时自行丢弃 [11] - 安克创新在美国市场召回115.8万件产品 涉及19起火灾和爆炸报告 [13] - 召回产品造成11起财产损失 总计超6.07万美元 [13] 行业反思 - 过度内卷和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动摇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 [14] - 头部企业面临生死危机 为行业敲响警钟 [14] - 供应链安全需靠规范管理 而非仅靠认证证书 [14] - 品牌方需改变供应商选择逻辑 不能仅以价格为核心 [14]
早报 | 特朗普:伊朗袭击美军基地经我批准;张勇等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雷军称坚决不打价格战;京东回应外卖骑手帮扔垃圾
虎嗅APP· 2025-06-27 08:11
大家早上好!这里是今天的早报,每天早上,我都会在这里跟你聊聊昨夜今晨发生了哪些大事儿。 本 栏目由虎嗅出品。 热点追踪 【特朗普:伊朗袭击美军基地经过我批准】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6月25日,在荷兰海牙出席北约峰会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伊朗在向美国在卡塔尔 的军事基地发动导弹袭击前,提前向美方发出了警告,并经过他本人批准。特朗普称赞伊朗此举"非常友好"。 按特朗普的说法,伊朗方面在袭击美军基地之前,与美方先沟通了打击计划,甚至和美方商量具体袭击时间。 "他们说,'我们要发射导弹,1点钟可以吗?'我说没问题。基地里所有人都撤离了。"特朗普称,得知消息的 美军提前疏散了基地人员,避免了伤亡,伊朗发射的导弹被全数拦截。 在谈及伊以冲突和停火时,特朗普作出矛盾表态。他表示,自己"非常确信"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军事冲突已经 结束。但他还说,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可能再次爆发,也许很快。特朗普说不认为伊朗会重新进行核计 划。 【"特马"决裂之后,贝索斯据悉趁机拉近与特朗普的关系】 据财联社,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世界首富马斯克决裂,一位潜在的赢家正在付出水面,那就是亚马逊创始人 贝索斯。 据网传截图,在外卖群中,有人发布信 ...
新能源汽车行业需将重心从价格战转向质量竞争—— 访君迪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6 17:48
行业现状与发展 - 新能源汽车行业当前仍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但价格战仅是市场竞争的手段而非目的 [1] - 行业未来需将重心从短期的价格与配置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和体验的价值竞争,以形成"创新—盈利—持续投入"的良性闭环 [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1000万辆,相比2014年的7.8万辆实现跨越式发展 [1] 质量与消费者体验 - 行业繁荣背后存在质量与消费者预期差距的问题,君迪研究的核心是"感知质量",即消费者预期与真实体验的差距 [2] - 中国消费者对车内异味问题更为敏感,这与其他国家市场的反馈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源于健康意识提升而非标准差异 [2] - 超半数高科技配置存在使用浪费情况,配置内卷需从"堆料"向"体验优化"进化 [2] 全球化与市场洞察 - 君迪的研究可帮助车企挖掘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反馈的差异,对计划推出全球化产品的车企至关重要 [2] - 基于中国市场的洞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极高价值,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2] 中长期发展建议 - "卷质量"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石,质量是用户体验的"1",没有质量则外观、智能化等都是"0" [2] - 车企应在产品立项阶段充分调研用户体验诉求,精准匹配产品核心卖点,并在上市后持续根据用户反馈迭代产品 [2]
欧洲工厂成片倒!中国七成市场吃独食!中企卷王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6-25 09:38
价格优势 - 中国工厂将生产成本压缩至欧洲的1/3,人工成本占比从欧洲的45%降至8%,电费成本减半[4] - 采用机器人流水线和24小时生产的"黑灯车间"模式,生产效率远超欧洲的8小时工作制[4] - 供应链高度集中,浙江产业园内上下游100家零件厂协同生产,节省90%运费[4] 技术突破 - 中国2024年申请8万项工业专利,研发投入达4万亿元,实现技术反超[6] - AI设计+3D打印技术使深圳珠宝厂新品开发速度达1000款/天,价格比意大利传统工艺低60%[6] - 自研28纳米芯片设备价格仅为荷兰ASML同类产品的1/5,导致非洲客户流失[6] 欧洲政策制约 - 德国征收碳税使工业电价达0.4欧元/度(约3.2元人民币),是中国绿电成本的16倍[8] - 法国强制年减排10%的政策使工厂合规成本超过利润[8] - 意大利工会要求每年40天带薪假,西班牙汽车厂工人月薪2.3万欧元相当于中国5名技工+10台机器人的成本[8] 产业格局变化 - 中国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德国机械厂裁员50%,意大利珠宝商甩卖设备,法国代工厂转型[1][10] - 欧洲传统工艺被颠覆,瑞士手表齿轮加工时间从3天缩短至3分钟[4] - 德国车企采购中国电池,法国核电站使用中国阀门,形成技术反向输出[6]
专论 || 于德营:解决好从价格竞争到价值创造的四个矛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4 09:35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我国汽车工业历经70余年发展,实现从"蹒跚起步"到"全球领跑"的跨越,产销规模持续攀升,核心技术多点突破,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1] - 行业面临"价格战"等内卷式竞争问题,制约创新发展、冲击产业链、损害消费者权益,并可能破坏中国品牌海外形象 [1] - 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2557.7万辆,同比仅增长1.6%,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7] 价值创造驱动高质量发展 - 价值创造是构建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的底层逻辑,需通过技术高端化、生态协同化、发展可持续化实现突破 [2] - 推动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优化服务体验,塑造独特品牌形象 [2] - 消费需求从价格性能导向转向品质、智能科技、服务生态等多元价值维度,企业需精准捕捉需求变化 [2] 实现价值创造的三大路径 核心技术创新 - 高强度研发投入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华为智能驾驶全栈自研能力赋能车企开发智能车型 [3] - 人工智能优化自动驾驶算法,大数据与云计算驱动产品从"功能定义"向"场景定义"转型,如小鹏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3] 产业协同共进 - 产业链纵向协同打通研发设计到终端服务全链条,如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技术带动上下游同步发展 [3] - 产业链横向融通打破行业边界,如飞行汽车融合汽车制造与航空技术,催生新兴业态 [3] 拓展服务价值边界 - 共享出行、定制化租车等新业态推动行业从制造向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转变 [4] - 智能驾驶包订阅、车联网大数据服务等后市场新业态开辟价值创造新增长极 [5] 价值创造面临的四大矛盾 - 技术创新高投入与不确定性矛盾:L3及以上自动驾驶研发周期长,固态电池量产面临材料稳定性等挑战 [6] - 创新加速与"卡脖子"技术矛盾:汽车芯片自给率仅15%,高端计算芯片依赖进口,基础软件生态自主可控不足 [6] - 产业快速发展与法律政策滞后矛盾: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车联网数据协议等不完善,保险制度未覆盖新型风险 [7] - 竞争主体激增与市场增长缓慢矛盾:国内CR5仅53.1%,海外扩张受关税、碳壁垒等因素制约 [7] 强化价值创造的建议 - 政府推动产学研协同,构建市场应用场景;企业加强技术趋势研判,保持战略韧性 [8] - 靶向攻坚车规级芯片及自主操作系统,打造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 [8] -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前瞻制定自动驾驶发展路线图,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9] - 优化市场拓展机制,治理内卷式竞争,推动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 [10]
快递5月数据点评:顺丰增速继续领跑,价格竞争烈度维持较高水平
东兴证券· 2025-06-23 14: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行业件量增速下降,顺丰逆势高增长,通达系中仅圆通增速高于行业均值 [2][8][14] - 行业单票收入继续下探,价格竞争依旧激烈,“以价换量”效应减退,价格战进入中后期,短期内缓和概率不大 [3][4][9] - 电商件内部分化明显,行业变化倒逼企业重视服务质量,走向转型升级道路,建议关注服务品质领先的行业龙头中通和圆通 [7][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5月行业总览 - 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完成量173.18亿件,同比增长17.2%,行业件量增速3月以来缓慢下行,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 [2][8][10] - 2月以来顺丰业务量明显增长,5月增速达31.8%,高于其他通达系上市公司,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9pct [2][8][14] - 通达系中仅圆通增速高于行业均值,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5pct;申通增速略低,韵达4 - 5月增速偏低或与加盟网点被调查有关,预计后续恢复 [2][8][14] - 5月行业单票价格环比4月略有下降,同比降幅扩大至7.6%,通达系单票收入继续下探,价格竞争激烈 [3][9][24] - 顺丰5月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4.0%,环比下降2.7%,因拓展物流场景,电商件占比上升 [3][9][31] 快递业务量 - 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完成量173.18亿件,同比增长17.2%,同城件业务量同比增长10.4%,异地件业务量增长18.0% [2][10][14] - 2月以来顺丰业务量明显增长,5月增速达31.8%,高于其他通达系上市公司,承接更多高端电商件业务 [2][14][20] - 通达系中仅圆通增速高于行业均值,申通增速略低,韵达4 - 5月增速偏低或与加盟网点被调查有关,预计后续恢复 [2][14][18] 快递件均收入 - 5月行业单票价格环比4月略有下降,同比降幅扩大至7.6%,通达系单票收入继续下探,价格竞争激烈 [3][9][24] - 申通、韵达与圆通5月单票收入同比降幅分别为3.0%、5.4%和4.9% [3][27][36] - 申通、圆通5月单票收入环比下降0.02元,韵达环比提升0.01元,韵达和申通单票收入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附近,圆通降至22年以来最低水平 [3][9][31] - 顺丰5月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4.0%,环比下降2.7%,因拓展物流场景,电商件占比上升 [3][9][31] 结构性变化 - 5月行业CR8为86.7,较去年同期提升1.8,环比提升0.3 [35] - A股上市的4家公司5月市场份额合计50.9%,较去年同期的50.0%有所提升,主要系圆通对市场份额诉求提升以及顺丰业务量增速超预期 [35] 投资建议 - 电商件内部分化明显,中高端电商件对服务质量要求更高,行业变化倒逼企业重视服务质量,走向转型升级道路,“生存靠份额,赚钱靠服务”是行业趋势 [7][42] - 建议重点关注服务品质领先的行业龙头中通与圆通 [7][42]
“蓝海诱惑”与“红海激战”并存 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迈入深水区
证券时报· 2025-06-23 01:55
行业竞争格局 - 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头部厂商包括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智能、小米和追觅科技,前五名市场份额总计达89.2% [2] - 新入局者如大疆和美的正在进入市场,大疆凭借无人机技术优势和全球销售体系,美的则坚持布局扫地机器人业务 [3] - 行业呈现"红海激战"与"蓝海诱惑"并存的特点,市场渗透率仅为6%左右,需求远未饱和 [3] 市场表现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额达193.6亿元,同比增长41.1%,零售量为603.6万台,同比增长31.7% [3] - 今年前4个月,国内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与销售量分别同比激增67.0%、58.1% [3] - 高端市场由技术壁垒主导,5000元以上产品技术差异化明显 [6]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行业技术快速迭代,自动上下水、全基站、机械臂、底盘升降等新功能持续涌现 [6] - 追觅科技推出全球首款具备仿生机械臂技术的扫地机器人,引领行业"军备竞赛" [6] - 石头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达9.71亿元,占总营收8.13%,研发强度连续3年提升 [8] 价格战与毛利率 - "618"大促期间,扫地机器人价格从五六千元降至三四千元,价格战激烈 [2] - 石头科技2024年智能扫地机及配件毛利率为52.07%,比上年减少2.87个百分点 [8] - 行业毛利率仍然可观,降价旨在提升市场渗透率 [10] 海外市场拓展 - 石头科技2024年出货量和销售额首次超过iRobot,登顶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 [11] - 云鲸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近700% [11] - 追觅科技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在10余个国家市占率第一,部分国家超过60% [11] 行业战略转型 - 扫地机器人从单一清洁工具升级为家庭智能生态的核心枢纽 [9] - 行业正从"清洁工具"向"生态卡位"转变,成为全屋智能"入口"和"生态位"的争夺焦点 [10] - 企业战略重点转向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而非单纯价格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