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政策
搜索文档
宏观深度:我们如何理解,国内“低通胀”?
中银国际· 2025-08-04 14:31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5.0%,与1-5月持平[1] - 2024-2025年6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速均值为4.1%,同期CPI同比增速均值仅为0.1%[1] - 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定为2.0%左右,较2024年下调1.0个百分点[12] 生产资料价格影响 - 生产资料价格对生活资料价格的传导滞后10个月,相关系数达0.7[1] - 2025年6月PPI生产资料同比下滑4.4%,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滑13.2%和5.5%[27] - 矿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28.7%,铜材和原油进口均价较2024年7月分别下滑281.6和112.3美元/吨[32] 行业影响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下滑53.0%、11.5%[3] - 采矿业及原材料加工业累计拖累工业企业盈利5.5个百分点[3] - 地产投资同比下滑11.2%,拖累建材需求[37] 利率与融资 - 6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1.66%,较2024年9月下行44BP,但实际利率上行12BP至2.84%[3] - 2025年上半年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扣除政府债券后仅增长6.1%[47] - 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降幅达19.9%[47] 风险因素 - 海外发达经济体通胀维持韧性可能延缓全球复苏[67] - 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化影响经济前景[68] - 房地产行业预期修复偏慢制约投资改善[69]
格隆汇·十大核心ETF年内跑赢沪深300超15%,港股创新药ETF领涨,A500ETF基金(512050)年内涨6%
格隆汇· 2025-08-01 14:41
市场表现 - A股7月整体表现强势,深成指、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分别涨5.2%、3.74%、3.54%和3.95% [1] - 美股科技表现亮眼,纳斯达克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分别涨3.73%和2.94% [1] - 港股涨幅紧随其后,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涨2.91%和2.83% [1] 行业表现 - A股的钢铁、医药生物、建筑材料、通信板块涨幅居前,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板块跌幅居前 [5] - 港股的恒生医疗保健业、恒生能源业、恒生地产建筑业7月涨幅居前,分别涨22.75%、9.72%和5.19% [9] ETF表现 - 格隆汇2025年"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ETF在7月全部收红,当月平均上涨6.68%,年内平均涨幅18.59% [12] - 7月表现最佳的是港股创新药ETF,月内上涨26.94%,创业板50ETF涨幅紧随其后上涨8.81% [12] - 今年表现最佳的依旧是港股创新药ETF,前7个月累计上涨98.9%,港股通互联网ETF涨幅紧随其后上涨33.24% [12] A500ETF基金 - A500ETF基金(512050)年内上涨6.11%,净值重回1 [13] - 受益于新经济板块发力: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成分股在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下业绩超预期 [15] - 中证A500指数的均衡配置属性成为优势,防御与成长兼顾 [15] - A500指数在编制时超配信息技术、通信服务、医药卫生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并减少金融地产权重 [15] 消费ETF - 消费ETF在7月微涨1.39%,年内仍收绿1.47% [16] - 消费ETF近期业绩承压主要受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影响 [18] -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回归理性和快乐生活两大趋势 [18] - 政府出台促消费政策,预计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将撬动6300亿元的增量销售额 [18]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市盈率(TTM)为18.82倍,估值低于历史99%以上的时间 [19] H股ETF - H股ETF7月上涨2.4%,今年累计涨幅涨超20% [20] - H股ETF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覆盖金融、科技、能源等多个行业 [22] -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日均成交额激增至2406亿港元 [22] - 南向资金持续活跃,年内累计流入7877亿港元 [22]
新疆:政策效应加速显现 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40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93.58亿元 同比增长7.5% [1] -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68.86亿元 同比增长9.7% [1] - 消费市场呈现多层次、立体化繁荣特征 从城市到乡村及实物到服务消费均实现增长 [12] 政策驱动效果 - 新疆实施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 通过消费券发放、以旧换新、专项补贴等组合拳推动市场活跃 [2] - 柯坪县开展消费券促消费活动 总发放金额50万元 覆盖商超和餐饮领域 [2]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大宗消费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激增137.2% 家用电器类增112.9% [3] - 乌鲁木齐天山万科广场通过补贴3C数码等品类 上半年销售额与客流同比分别提升8%和11% [2] 商品类别表现 - 生活类商品展现韧性: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1% 粮油食品类增16.3% 日用品类增12.8% [2] - 升级类消费强势崛起: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增长97.9% 智能家用电器增59.1% 智能手机类增157.1% [11] - 汽车消费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7.9% 整体汽车类零售额增长8.8% [11] 新兴消费业态 - 线上消费引擎强劲: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77.09亿元 同比增长44.6% [5] - 阿克苏年货节吸引3000万人次观看 销售额438万元 [5] - 多元消费场景兴起:乌鲁木齐米东吾悦广场成为一站式生活圈 文旅+消费模式释放效应 [4] - 大型演唱会及体育赛事带动综合消费 跟着演出、赛事去旅行成热潮 [5] 区域与群体特征 - 乡村消费市场逆袭:年轻新农人成为消费升级主力军 节能家电与新能源车成消费主力 [10][11] - 住宿业增加值达22.8亿元 同比增长10.2% 餐饮业增加值77.56亿元 增长5.4% [5] - 阿克苏市浦东假日酒店入住率达90% 网络预订排至8月底 [5] - 哈密市清凉消费市场爆发式增长 智能空调销量同比增长近七成 [7]
武汉2025年上半年GDP突破1万亿 新质动能强劲释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7-28 07:34
经济总体表现 - 武汉市上半年GDP达10592.80亿元,同比增长5.5%,首次在上半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1] - 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消费市场强劲复苏、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关键驱动力 [1] 产业结构与增长 - 第一产业增加值193.3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488.0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6911.43亿元,增长6.3%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1%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6% [2] - 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8.9%、84.3%和77.3% [2]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4%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7.3% [3] - 工业投资增长12.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8.5% [3] - 民间投资(除房地产外)同比增长13.0% [3] 消费与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 [4]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7.4%,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6% [4] - 旅行社业务收入增长36.1%,休闲观光活动增长16.7%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9.97亿元,同比增长7.3% [4] - 商品零售额增长7.6%,餐饮收入增长2.7% [4] - 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1%、14.5%、19.2%和91.5% [4] - 家具类、家用电器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9.8%、40.5%、27.4% [4] 居民收入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66元,同比增长4.8% [4]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47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9元,增长6.0% [4]
2025年6月CPI、PPI数据点评——基数效应叠加外贸预期不稳,PPI降幅扩张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17:36
CPI表现 - 2025年6月CPI同比增长0.1%,较前月上涨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1%,较前月上涨0.1个百分点 [1][2] - 2025年上半年CPI同比增长-0.1%,较2024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品价格增速持续低位但显现触底反弹迹象 [1][2] - 核心CPI同比增速自2月震荡上涨,6月同比增长0.7%,较5月上涨0.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长0.4% [2] 食品价格 - 6月食品价格同比-0.3%,较前月上涨0.1个百分点,八大类同比分化(2涨6跌),蛋类跌幅最大(-7.7%) [3] - 食品环比增速-0.4%,较前月下降0.2个百分点,鲜果环比降幅显著(-3.3%),鲜菜同比变动最明显(7.9%) [3] - 猪肉价格同比较5月下降11.6个百分点,主要受2024年高基数效应影响 [3] 非食品价格 - 6月非食品价格同比+0.1%,较前月上涨0.1个百分点,七大类同比普涨(6涨1跌),其他用品及服务同比涨幅最大(8.1%) [4][5] - 非食品环比增速0.0%,较前月上涨0.2个百分点,受居住及能源价格上涨带动止跌,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由-3.7%转为+0.3% [5] PPI表现 - 2025年6月PPI同比-3.6%,降幅较前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0.4%,上半年同比-2.8% [1][6] - 高基数效应叠加外部环境压力(如美国高关税)导致工业品需求不足,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0.4% [6][7]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4.4%(采掘业-1.3%),生活资料同比-1.4%,耐用消费品同比-2.7%但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7] 行业分化 - 黑色金属冶炼业价格同比-11.3%,有色金属冶炼业同比+0.9%,反映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走势分化 [7] - 煤炭开采业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影响环比-3.4%,钢铁需求因高温雨水天气收缩 [6][7] 未来展望 - CPI或受促消费政策及低基数效应推动小幅上行,但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制约涨幅 [9] - PPI或随全球降息潮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改善,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仍存 [9]
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
央视网· 2025-07-23 11:28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1] - 消费市场呈现新特点和新变化,汽车、服装、运动、演出等十个领域成为重点观察方向[1]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 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创历史同期新高[1] - 全国乘用车销量达1353.1万辆,同比增长13%[7] - 截至5月31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有效拉动内需[7] 新能源汽车销售表现 - 北京某新开业新能源门店周末客流量达40-50批/日,销量持续增长[3] - 重庆某车企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超14万辆,同比增幅超70%[5] 政策刺激措施 - 北京市年内新增6万个新能源指标(含5月增发2万个),全部面向无车家庭[5] - 车企配合政策推出多项购车优惠,如重庆车企实施全车系增换购补贴方案[5]
社服与消费视角点评6月国内宏观数据:经济表现稳步修复,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提振
中银国际· 2025-07-17 17: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经济整体平稳运行,部分促消费政策带动相关品类消费数据增长,但整体消费信心尚未明显改善 [3] - 25年H1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逐步增强,但消费信心仍处低景气度水平有待提升 [5] 各部分总结 宏观数据 - 6月社零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6月餐饮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0.9%;6月服务业PMI为50.1% [1] - 2025H1实现GDP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实际同比增长5.4%,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长5.3% [1] 经济增长情况 - 25年H1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6%、36.2%、60.2%,增长节奏符合全年5%增长目标 [5] 消费情况 - 2025H1社零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8pct;H1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较一季度提升0.3pct [5] - 以旧换新、国补等政策助力相关消费数据增长,2025H1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30.7%、25.4%、24.1%、22.9% [5] - H1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0%,拉动GDP增长2.8pct [5] 人均收入与消费 - 25H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40元,实际同比增长5.4%;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4309元,实际同比增长5.3% [5] - 消费类别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增幅较高,分别为9.0%、8.4%、11.8%、10.4% [5] 就业与消费信心 - 25H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pct,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 [5] - 6月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皆低于临界点,当前用工景气度偏弱 [5] - 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8.0,环比有所提升,但仍处低景气度水平,未来有待提升 [5] 投资建议 - 关注有望受旅游出行消费需求复苏而实现业绩加速恢复的旅游综合服务标的岭南控股、同程旅行,受益于商务和会展业复苏的米奥会展 [3] - 关注受益于商旅出行恢复的演艺、景区、酒店标的如天目湖、丽江股份、宋城演艺、中青旅、锦江酒店、君亭酒店、首旅酒店等 [3] - 关注本土餐饮消费代表同庆楼,演艺演出产业链优质标的锋尚文化、大丰实业,会议会展领域主要标的米奥会展、兰生股份 [3] - 关注受益于促就业政策的北京人力、科锐国际,免税消费相关的中国中免和王府井 [3]
“促消费”政策和新兴消费叠加利好 沪零售物业市场租赁需求边际改善
中国经营报· 2025-07-16 18:50
上海商业地产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二季度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共录得23宗资产交易,总成交金额达82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成交金额为3.6亿元,较2024年全年均值5.6亿元及2025年一季度4.8亿元继续下降 [8] - 成交金额在1亿至3亿元的交易占市场成交宗数的61%,中小体量资产流动性增强 [8] - 高净值投资者及企业买家贡献总成交金额的88%,对街铺式商业资产的集中配置维持市场活跃度 [8] 办公楼市场 - 2025年二季度上海全市办公楼净吸纳量录得约5.73万平方米,非中央商务区净吸纳量录得约7.42万平方米,国有企业和第三方办公运营商构成需求主力 [3] - 中央商务区租金环比下降2.4%至6.9元/平方米/天,非中央商务区租金环比下降2.7%至4.5元/平方米/天 [4] - 二季度上海市七个甲级办公楼项目竣工交付,均位于非中央商务区,总建筑面积413700平方米,中央商务区空置率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6.9%,整体市场空置率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24.6% [4] 零售物业市场 - 在"促消费"政策推动下,上海零售物业市场租赁需求边际改善,核心商圈空置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9.6%,非核心区空置率环比微升0.3个百分点至14.1% [6] - 核心商圈首层平均租金环比下降1.1%至43.1元/平方米/天,非核心区域租金环比下降1.8%至15.0元/平方米/天 [7] - 头部奢侈品品牌、运动品牌、潮玩杂货及本土服饰品牌对核心商圈的旗舰店及概念店选址意愿显著增强 [6] 产业园区市场 -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仍是产业园区主要行业需求来源,科技互联网行业的游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租赁需求保持韧性 [5] - 二季度产业园区净吸纳量录得2.36万平方米,四个产业园区项目竣工交付,总建筑面积34.37万平方米 [5] - 上海产业园区整体空置率环比上升2.0个百分点至25.1%,租金环比下降5.0%至3.6元/平方米/天 [5] 物流地产市场 - 2025年上半年上海新增超过60万平方米物流面积,预计年内还将有四个项目完工,带来约39万平方米新增供应 [8] - 二季度物流市场净吸纳量录得6.2万平方米,空置率上升至28.7%,租金环比下降5.2%至1.27元/平方米/天 [7][8] 投资市场细分 - 办公资产以38%的成交金额占比稳居首位,长租公寓以27%占比跃居第二,零售物业占18% [9] - 零售物业以35%的成交宗数占比成为最活跃板块,1亿至3亿元的街铺式商业资产受青睐 [9] - 中环内项目贡献85%成交金额和78%成交宗数,核心区域资产集聚效应显著 [9]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贡献率过半,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陆续出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4:39
消费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 同比增长5% 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1] - 二季度消费增速达5.4% 较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 呈现逐季加速态势 [2]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成为主要拉动力量 [2] 商品消费结构 - 商品零售额上半年增长5.1%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12.3%)、体育娱乐用品类(+22.2%)、金银珠宝类(+11.3%)表现突出 [4] - 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家用电器(+30.7%)、文化办公用品(+25.4%)、通讯器材(+24.1%)、家具类(+22.9%)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4] - 5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达6.5% 受电商大促及政策刺激形成年度峰值 [4] 餐饮行业动态 - 上半年餐饮收入27480亿元 同比增长4.3% 但6月单月增速骤降至0.9% 创年度最低 [3][8][9] - 行业转型明显 部分餐厅家庭消费占比提升至70% 商务宴请占比下降 上海某高端餐厅6月营收同比下滑12.5% [11] - 市场竞争加剧 高性价比特色小店受追捧 部分餐厅通过降价20%策略吸引家庭客户 [11] 政策与趋势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效应 5月社零增速达6.4% 政策效果显著 [4] - 服务消费增速达5.3% 略高于商品消费 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被视作消费升级重点方向 [6][7] - 专家建议需通过稳就业、促增收改善消费预期 当前政策力度需进一步强化以形成良性循环 [6]
货币政策、汇率、促消费……央行回应金融领域热点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7-14 20:22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 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 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 4.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净投放现金363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同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 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结构方面,下阶段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聚焦科技创 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等方面,强化政策协同联动,用好用足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 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综合施策,货币信贷政策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邹澜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围绕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强化货币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施 策,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货币政策方面,坚持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