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

搜索文档
中信保诚人寿举办“健康大会” 构建健康医疗服务生态链
人民网· 2025-06-15 20:02
公司动态 - 中信保诚人寿于6月15日举办"来自未来的好消息——健康篇"暨"诚信伙伴,成就未来"健康医疗产品服务体系发布会 [1] - 发布会汇聚健康领域专家、知名医生及头部机构,共同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和行动方案 [1] - 公司正式推出"保险+健康医疗"产品服务体系,构建"检、诊、护、康"四维一体服务矩阵 [3] - 推出28天"健康陪跑减重营",采用"三师共管"专业服务模式,实现从"千人一面"向"一人一策"升级 [4] - 与中国人寿再保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产品创新、健康管理服务资源融合等六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4] 产品服务体系 - "保险+健康医疗"体系通过深度融合,依托三甲医院精准诊断体系构建"名检+名诊"专业医疗通道 [3] - 通过智能化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康护管家+健康管家"全周期服务闭环 [3] - 以医学循证为基础,数字科技为纽带,延伸健康生活医疗服务半径至日常生活 [4] - 打造"早筛预防-疾病诊断-院后照护-健康干预"全链条闭环 [4] - 针对高净值客户推出专属服务权益,覆盖高端体检、海外就医、康复护理等领域 [5] 行业趋势 - 健康和长寿成为民众核心诉求,但健康风险日益复杂 [3] - 商业健康险从风险补偿为主转向聚焦健康管理发展 [3] - 行业需要改变片段式、碎片式健康管理服务现状 [3] - AI在医疗领域带来时间、空间、微观三维革命,如AI制药可缩短研发周期十年 [2] - 保险公司在健康预防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 [2] 专家观点 - 医学专家指出AI诊断技术、精准治疗方案和预防医学将成为未来医疗健康发展方向 [2] - 行业意见领袖强调健康管理应成为人生必修课 [2] - 专家认为未来可通过精准调控端粒长度延缓发病时间,延长人类健康寿命 [2]
东富龙申请用于微流体混合的单级混合器及多级混合器专利,提高了两相液体的混合效果
金融界· 2025-06-14 18:07
公司专利动态 - 东富龙生命科技与东富龙科技集团联合申请微流体混合器专利,公开号CN120132922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1] - 专利涉及制药工程技术领域,通过液面转换段改变液体边界顺序,提升两相液体混合效果及纳米颗粒形成质量 [1] - 专利技术包括分流段、汇流段和液面转换段,实现液体内外或上下翻转,增强混合效率 [1] 公司背景信息 - 东富龙生命科技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专注于医药制造业,拥有196条专利信息,对外投资4家企业 [2] - 东富龙科技集团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7.66亿人民币,主营专用设备制造业,持有1678条专利信息,对外投资22家企业 [2] - 东富龙生命科技参与62次招投标,东富龙科技集团参与722次招投标,显示活跃的市场参与度 [2]
53亿美元!14倍价差!中国创新药,正在重构国际化新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0:2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6月13日,本土创新药企接连宣布了两项重大举措,在全球医药创新的版图上标注了自己的位置。 一方面,阿斯利康宣布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双方将聚焦高优先级靶点,合作推进新型口服候 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这些药物有望治疗更多适应证疾病。 根据协议,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同意为多个靶点发现和开发具有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潜力的临床前候选药 物,包括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临床前小分子口服疗法。 事实上,在5月30日,石药集团就发布公告称,正与多家独立第三方就三项潜在授权合作进行深入磋 商,其中涉及核心产品EGFR-ADC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此次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正是此前预告的 三项合作中的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亿帆医药(002019)高调宣布,创新药Ryzneuta(通用名: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国内商品 名:亿立舒,海外商品名:Ryzneuta )在美国市场终端定价为4600美元/支。而在2023年,Ryzneuta 正 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在接受抗癌药物后出现的中性 粒细胞减少症。 公开信息显示,亿立舒在我国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定价为 ...
国常会:要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 让人民群众用药放心安心
快讯· 2025-06-13 19:17
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 - 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1] - 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支持医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 [1] - 加强对药品和耗材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扎实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科技“绝活”剧透未来 上交会助力建设创新高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6-13 04:48
上交会概况 - 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于6月11日至6月13日在上海举办 [1] - 本届上交会聚焦"硬科技"与未来产业,展区汇聚了脑机接口、具身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新赛道的多家企业,展示近百项突破性成果 [1] - 上交会展区"黑科技"云集,全球首创的声镊单细胞分选技术、全球首展自主研发的"月壤成纤"技术及装备等新技术和新产品集中亮相 [1] 自主创新成果 - 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全球首展"原位制备月壤纤维模块化装备",该成果被纳入中国月球基地建设方案 [2] - 团队利用"嫦娥五号"月壤成功模拟制备纤维,直接实现中国月球基地"原位取材原位建设",效率远超传统地月运输模式 [2] - 团队根据真实月壤的组分和特性自制模拟月壤,通过15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熔融,再借助真空牵引技术拉制成纤维材料 [2] - 未来团队计划系统推进月壤纤维的工程化应用研究,为我国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高可靠性、轻量化及环境适应性的创新材料技术保障 [2] 声镊单细胞分选技术 - 欧必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Soundpen CB系统采用非接触、无标记的声镊操控方式,能在纳米至毫米尺度精准操控细胞 [3] - 声镊是指用声音作为镊子,通过声波来操控微小颗粒,对细胞的损伤非常小,可以让后续的科研实验获得更多有用的活细胞 [3] 机器人技术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展台展示了一台从南极归来的六足机器人,负重能力达70公斤,脚掌设计在极寒天气更加防滑 [3] - 六足机器人将协助南极科考队员进行物资运输和冰雪采样,并走在队伍前面探测冰面裂缝,保障科考人员生命安全 [3] - 南京大学带来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模态交互桌宠机器人已量产,并通过亚马逊、自营店等渠道在北美地区售卖 [4] - 中国矿业大学展示的太空采矿机器人受节肢昆虫、啄木鸟攀附运动和折纸技术启发,设计出"移动-锚固-采样"一体化的太空采矿机器人 [4] 低空经济 - 峰飞航空科技展示5座载人航空器"盛世龙"的1:3缩比例模型,巡航速度最高达每小时200公里,适用航程200公里 [4] - "盛世龙"可搭载5人(1名飞行安全员+4名乘客),目前中国民航局正在推进其适航审定工作 [4] 脑机接口技术 - 上海术理智能展示的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系统通过高精度脑电信号解析算法实时解码患者运动意念,驱动模块化外骨骼执行机构 [5] - 该产品已投放到全国多地三甲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适用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儿科等相关科室 [5] - 上海阶梯医疗推出国内首款高通量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为瘫痪患者提供"脑控外部设备"的运动功能替代方案 [5] 生物医药与3D打印制药 - 三迭纪展示其熔融挤出沉积3D打印技术,开发了3D打印制药工艺和研发设备,实现3D打印药物产品的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6] - 三迭纪拥有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3D打印药物数字化生产中心,第一条连续化产线年产能可达7500万片至3亿片 [6] - 乐普心泰医疗带来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等3款产品,是全球唯一一款成功上市的可降解封堵器 [6] - 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实现了封堵器从金属材质到全降解材质的创造性跨越,临床植入近万例,并逐步走向世界 [6]
以色列临床生物制药公司乌龙制药ADR(URGN)股票恢复交易,目前涨63%。该公司专注于开发旨在改变泌尿系统病理学护理标准的新型疗法。
快讯· 2025-06-13 02:05
公司股价表现 - 以色列临床生物制药公司乌龙制药ADR(URGN)股票恢复交易后涨幅达63% [1] - 最新股价为11 25美元 较前一日上涨3 95美元(+54 11%) [3] - 当日最高价12 50美元 最低价6 92美元 振幅达76 44% [3] - 52周最高价20 70美元 52周最低价3 42美元 [3] - 总成交量197 01万股 换手率4 27% 成交额2000 63万美元 [3] 公司财务指标 - 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市盈率(TTM)和市盈率(静)均为亏损 [3] - 每股收益为-3 00美元 每股净资产为-1 01美元 [3] - 市净率为-11 52 市销率为3 66 [3] - 总市值5 35亿美元 总股本4610 7万股 [3] 公司业务定位 - 专注于开发新型泌尿系统病理学疗法 旨在改变该领域护理标准 [1] 交易数据细节 - 当日均价10 21美元 量比0 24 委比50 00% [3] - 盘中出现多笔大额成交 包括单笔2 69万股的交易 [3] - 货币单位为美元 最小价差0 01美元 每手股数为1 [3]
【公告全知道】谷子经济+多模态AI+短剧游戏+华为鸿蒙!公司多款谷子产品上线即售罄
财联社· 2025-06-12 22:31
公司动态 - 某公司获得多个国际知名IP在国内衍生品的部分品类授权,多款谷子产品上线即售罄,涉及谷子经济、多模态AI、短剧游戏、华为鸿蒙等领域 [1] - 某公司成功向客户交付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减速器轴承样件,涉及可控核聚变、固态电池、核能核电、人形机器人、国企改革等领域 [1] - 某公司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项目已进入剂量维持期,预计2026年中国申报上市,涉及创新药、减肥药、AI制药、华为等领域 [1] 行业热点 - 谷子经济、多模态AI、短剧游戏、华为鸿蒙等行业受到关注 [1] - 可控核聚变、固态电池、核能核电、人形机器人、国企改革等行业受到关注 [1] - 创新药、减肥药、AI制药、华为等行业受到关注 [1]
*ST景峰: 关于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20:19
债务豁免情况 - 9家债券持有人豁免债务本金1.1亿元及利息违约金2.66亿元,剩余本金1.85亿元[6][7] - 债务形成于2016年发行的"16景峰01"公司债券,发行总额8亿元[1][2] - 5家基金管理人通过内部审批程序代表9家基金产品进行债务豁免,程序合规[2][4] - 债务豁免与预重整不互为前提,为单方面不可撤销豁免[5][6] 基金管理人情况 - 5家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1000万至1亿元不等,均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4] - 基金管理人与公司及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最终出资人信息因保密条款无法获取[3][4][12] - 基金产品规模信息未公开披露,部分产品最新规模显示为0[3][4] 财务及经营状况 -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仍为负,但营业收入4.11亿元超过退市标准[16][42] - 公司净资产由负转正至8179万元,符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42][43] - 存在三笔逾期债务合计2.24亿元,未来12个月到期债务1.27亿元[8][33] - 核心产品收入下降、研发费用增加及资产减值导致连续亏损[32][33] 重整进展 - 已进入预重整阶段,确定石药集团为牵头投资人[36][37] - 正在推进债权审查、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进入正式重整程序[37][38] - 若重整失败将面临破产风险,但现阶段生产经营正常[39][40] 资产处置 - "太湖之星"房产以6469万元出售,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基本持平[15][16] - 资产处置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符合会计准则规定[16][17] - 该交易消除了2023年审计保留意见涉及事项[17][18] 行业环境 - 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带量采购政策压缩仿制药利润空间[32][33] - 行业向创新药转型,公司计划通过一致性评价争取集采机会[32][33] - 石药集团提供销售支持与资金援助,助力业务转型[33][34]
未知机构:【机构龙虎榜解读】固态电池+氯虫苯甲酰胺,拟投建可应用于固态电池的新能源项目,布局2万吨 年LiFSI,开拓新能源材料第二赛道,将贡献6-8亿的-20250612
未知机构· 2025-06-12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能源、医药、农药、电线电缆、注塑、化肥、储能、医疗、桥梁部件、输配电、机器人、食品、区块链等 [1][3][4][6] - **公司**:昂利康、利民股份、尚纬股份、御银股份、均瑶健康、中超控股、中科磁业、美晨科技、兴业证券、中电鑫龙、金鹰股份、耀农股份、金时科技、惠力医疗、恒宝股份、新筑股份、顺钠股份、科恒股份、广康生化、元隆雅图、锦鸡股份、富春股份、英联股份、旭光电子、赛升药业、重要股份、万邦德、澳洋健康、康力源、南凌科技、滨海能源、浩欧博、百利电气、洛凯股份、跨境通 [1][2][6][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利民股份** - **核心观点**:公司是农药行业领军企业,开拓新能源材料第二赛道,有望贡献毛利增量 [1][3][4] - **论据**:公司从事农药、兽药研发生产销售,产品覆盖全球七十多国;加速合成生物布局,与多方合作开发生物农药并建AI+合成生物学平台;子公司拟投建新能源项目,产品可用于多种电池;与关士友技术团队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布局2万吨/年LiFSI,头部电池厂LiFSI添加比例提升,一期项目2025年投产,预计贡献6 - 8亿毛利增量 [3][4] - **昂利康** - **核心观点**:公司仿制药管线有增量,研发向改良型新药和创新药倾斜,开展宠物药业务 [4][5] - **论据**:过去几年研发投入后,仿制药管线约新上市50个品种;未来研发向改良型新药和创新药倾斜,改良型新药聚焦心血管、镇痛方向,创新药以肿瘤为尝试方向;2021年启动宠物药业务,在研项目用于宠物多种病症,涵盖化药、中兽药和宠物疫苗 [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表现**:当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指站上340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26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599亿,个股涨多跌少,稀土永磁、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可控核聚变、生物疫苗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机构动向**:机构参与度较昨日降低,净买卖额超1000万元个股共17只,净买入4只,净卖出13只,如净买入昂利康1.7亿、利民股份1.05亿等,净卖出御银股份1.15亿、均瑶健康6659万等 [2] - **昨日上榜个股今日表现**:昨日机构净买入的10股今日涨跌互现,无个股涨停,如锦鸡股份涨0.30%、中超控股跌10.03%等 [8][9]
多方面突围促“AI+医疗”有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6-12 01:13
不过,从技术演进维度审视,当前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工具赋能"的初级阶段,即提升工作效 率、辅助诊断等。笔者认为,进一步推动"AI+医疗"有序发展,还需迈过三道关,在数据获取、临床有 效性、商业化三方面持续突围。 以制药环节为例,AI能够对海量化合物分子进行筛选,对药物机制进行模拟,辅助设计临床试验,在 一定程度上缩短药物开发周期。但一款药物的成功上市需要经历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而目前全 球尚无一款AI主导设计的药物成功通过临床二期试验。这也意味着,"AI+制药"未来仍面临层层考验。 ■张敏 在诊疗环节,部分AI产生的逻辑不严谨、与临床实际不符,削弱了医生、患者对其信任度。未来,提 升算法的可解释性、严谨性,并通过严格的临床研究证实其真实获益,是AI医疗产品获得认可、走向 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政策红利与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AI(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医疗健康领域。从疾病预防、健康管 理,到辅助诊断、药物研发,AI的身影随处可见,"AI+医疗"展现出巨大潜力。 其三,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成熟的"AI+医疗"产品,除需证明临床价值外,还必须打通可持续的商业 模式,企业要回答好"谁来为'AI+医疗'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