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
icon
搜索文档
“最会投”的保险公司长什么样?
搜狐财经· 2025-06-29 05:43
核心观点 - 万通保险与蚂蚁银行合作推出年化回报4.1%的短期储蓄险产品"稳得利保证回报储蓄计划",成为市场同类产品佼佼者 [1] - 合作打通香港少数App内全流程投保数字化路径,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1] - 万通保险凭借"收益领先"和"体验领先"双优势成为蚂蚁银行合作伙伴 [2] - 公司以"最懂投资"差异化定位重新定义保险长期价值 [2] 股东背景与投资能力 - 投资版图由美国万通人寿与霸菱双百年巨头协同支撑 [4] - 美国万通拥有近200年历史,为全球1300万客户提供多元金融服务,资产规模3532亿美元 [5] - 美国万通获标普AA+等国际A级及以上评级,为香港寿险市场母公司信贷评级最高保险公司 [7] - 霸菱拥有4426亿美元管理规模,覆盖全球固定收益、实物资产等领域,被誉为"保险资产最佳管家" [16] - 霸菱作为中国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管理人,获国家级机构认可 [17] - 股东结构独特:美国万通+霸菱+云锋金融,形成"中美双轮驱动"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21]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3年管理资产规模超800亿港元,过去5年平均年增速超15% [22] - 2024年个人寿险业务增长48%,香港地区业务增长57% [24] - 2024年偿付能力充足率超240%,远超行业基准 [26] - 80%底层资产及99%固定收益资产委托霸菱管理,固收组合中97%为投资级别以上 [28] - 2024年向全球400万保单持有人派发25亿美元分红,累计提供94亿美元福利保障 [10] 投资策略与产品创新 - 推出"Invesurance"概念,保险与投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保障与收益割裂 [30] - "1+N"双轨投资结构:固收打底+另类增强,历史年化回报达12% [33] - 利益分配承诺将不低于90%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远超行业70%-80%水平 [34] - 2024年主要产品最高分红实现率达101%,回报比肩行业第一梯队 [3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数字化合作使其成为香港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先锋 [1] - 资产配置能力突出,可共享美国万通过万亿固收资产的全球配置资源 [33] - 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公司穿越周期能力与全球视野成为核心竞争力 [38] - 构建"避险能力、长期收益、全球视野"三大核心标准,赢得高净值客户信任 [39]
基金经理研究系列报告之六十九:广发基金张雪:宏观视角驱动多资产投资,左侧布局把握景气拐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8 22: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发基金张雪证券从业 16.8 年,有 10 年公募基金投资经验,构建了“宏观配置 - 中观精选 - 微观选股”投资体系,所管“固收 +”基金业绩出色,呈现“权益进攻突出 + 债券防守稳健”特征,能兼顾波动控制与稳健超额收益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广发基金张雪:宏观视角驱动多资产投资,左侧布局把握景气拐点 1.1 基金经理简介:多年固收投资经验,重视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 - 张雪证券从业 16.8 年,有 10 年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经验,2021 年 12 月加入广发基金,现管 5 只固收 + 基金,总规模 41.94 亿元,近一年平均 calmar 比 3.09 倍、平均收益 7.59% [9] - 其在管产品权益仓位约束不同,近四个季度广发价值回报和广发恒通六个月持有 A 平均股票仓位较高,5 只中有 4 只可投港股且近四期港股平均仓位超 5%,转债配置少 [10][11] - 加入广发前,张雪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任职,管理固收产品业绩优异,所管产品累计获权威奖项 16 次 [13] - 张雪所管固收 + 产品整体业绩出色,2015/3/31 管理以来年化收益率 4.63%,正常情况最大回撤不超 3%,优于二级债基指数 [15] 1.2 投资框架:基于宏观视野与中观验证构建资产比价体系 - 张雪以宏观为基石,有近 7 年银行工作经验,培养了全球化宏观研究视角和投资大局观 [17] - 投资理念上,坚持稳健投资,追求单位风险下更高回报,自上而下确定资产性价比,分析投资品种风险与收益 [18][19] - 投资框架上,采取宏观视角资产配置策略,构建资产比价分析体系,倾向在市场拐点前布局,通过产业链数据交叉验证宏观判断 [19] - 固定投资方面,精细化管理,通过久期动态调整和信用利差趋势判断获取超额收益 [19] - 权益投资方面,自上而下研究基础上进行中观行业精选,偏好左侧交易,优选盈利质量稳定、赔率高的企业 [20] - 风险管理机制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估测风险损失,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 [20] 2. 收益风险特征:梯度化产品定位,追求性价比最大化 2.1 产品特征:中仓位产品更注重持有体验,高仓位产品追求性价比最大化 - 张雪在管“固收 +”基金分两类,中仓位产品注重持有体验,高仓位产品追求性价比最大化,两类产品业绩区分明显 [21] - 中仓位产品如广发集轩、广发集远进攻与防守兼顾,广发集轩近一年收益 6.58%,最大回撤 1.85%,calmar 比率领先超 90%中仓位“固收 +”基金 [25] - 高仓位产品如广发恒通六个月持有收益率表现出色,近三年收益率领先近 90%同仓位“固收 +”基金,年化波动率控制在 6%上下,近三年 sharpe 比领先近 90%同仓位固收 + 基金 [27][28] 2.2 赚钱效应:追求年度正收益,以高业绩标准平稳穿越不同市场 - 中仓位产品广发集轩投资者赚钱效应随持有时间拉长提升,持有 9 个月收益率均值超 5%,赚钱概率 98.56% [31] - 高仓位产品广发恒通六个月是市场上少数年度正收益保持者和年度收益维持在前 30%的高仓位“固收 +”基金 [35] 3. 投资风格:擅长多资产配置,把握结构性行情 3.1 资产配置:基于资产比价策略,动态调整股票仓位 - 资产配置策略上,灵活调整股票仓位,几乎不配置转债,积极捕捉港股机会,对 AH 股结构性行情把握精准 [37][38][41] - 短久期信用债策略上,以企业债配置为主,持债集中度低,2024 年采用短久期信用债策略获取稳健票息收益 [42] 3.2 权益投资:覆盖 A 股和港股,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 基于行情和性价比调整持仓,广发集轩股票端涉猎 AH 股,配置黄金、传媒等板块,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投资比例 [54] - 结合行业景气度适时切换,换手率 50% - 60%,必要时换仓,如 2024 年四季度向消费领域切换 [59] - 重仓股模拟组合持续较优,选股能力强,2024 年以来有色金属等行业收益贡献高,基金经理能抓 Beta 机会并增厚 Alpha 收益 [68][71] 3.3 大宗商品:具备敏锐的黄金周期识别能力 - 张雪是较早关注黄金资产配置价值的“固收 +”基金经理,自 2022 年末增持黄金股,2024 年年中权重达峰值 15.42% [75] - 2022 年 12 月至 2025 年 3 月,COMEX 黄金期货价格涨幅 72.89%,其精选的 5 只黄金股中山东国际涨幅 80% [78] 4. 能力圈分析:选股能力贡献超额收益,市场环境适应性强 4.1 股票投资能力突出,超越 96%的同类产品 - 与其他中仓位“固收 +”基金相比,广发集轩股票投资收益贡献靠前,债券投资收益处中位数水平,创造出领先 96%同类基金的股票投资收益 [84][85] 4.2 债券端践行积极管理策略,灵活操作获取稳健回报 - 张雪管理的广发恒通六个月持有和广发价值回报采用信用债为主的投资策略,会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券种结构配置比例 [86] - 两只产品重仓债券久期 0 - 12 年变化,杠杆率 100% - 140%灵活变化,过去三年债券资产年均收益贡献分别达 2.49%和 2.66% [88][92] 4.3 适应市场环境:权益市场无明显短板 - 通过分析基金在顺境月/逆境月累计收益率分位数水平评估投资能力,顺境月/逆境月根据指数当月收益率与过去三年中位数比较定义 [95] - 张雪在权益顺境/逆境以及转债顺境/逆境中无明显短板,能处市场前 1/2 分位 [97] 5. 总结 - 市场环境下传统股债配置策略有挑战,张雪所管 5 只“固收 +”基金近一年业绩前列,产品分中仓位和高仓位两类,对标不同客群 [100][101] - 张雪构建的“宏观配置 - 中观精选 - 微观选股”体系,使其能精准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波动控制与稳健超额收益 [102]
官宣!董方获聘招银理财总裁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21:37
人事变动 - 招银理财正式聘任董方为公司总裁,董方此前为招商基金副总经理 [1][3] - 董方是24年"老招行",曾任职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财富管理部等,2023年8月加入招商基金 [3][5] - 董方接替钟文岳,钟文岳于2023年7月赴任招银理财总裁,2024年5月辞任后回归招商基金任总经理 [5] 高管背景 - 董方深度参与招商银行资管业务体系搭建与财富管理创新,具备公募基金行业经验 [5] - 董方曾任职深圳市赛格东方实业发展公司和交通银行深圳分行,2001年加入招商银行 [5] 公司战略 - 招银理财以"稳规模、调结构、提能力"为总体经营策略,2024年末非现金管理类新产品规模达1.43万亿元,占比57.89%,较上年末提升5.73个百分点 [7] - 公司聚焦"固收+"产品线,打造"短债三宝"、"稳安宝"等固收品牌,构建"全+福"八大含权策略体系 [7] - 持续夯实固收投资优势,同时坚持布局权益投资,发挥多资产、多策略优势 [7] 财务数据 - 招银理财2024年末总资产240.71亿元,净资产231.02亿元,净利润27.39亿元 [8] - 2024年末理财产品余额2.47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14%,但较当年三季度末有所增加 [8] - 2024年一季度末理财产品余额2.36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45%,规模居银行理财行业首位 [8][9] 股权结构 - 招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55.56亿元,招商银行和摩根资产管理分别持股90%和10% [8]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固收类产品依旧吸金
券商中国· 2025-06-27 12:36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底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74万亿元,较4月末增长0.62万亿元,环比增幅1.89%,续创历史新高 [1][3] - 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3] 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 - 货币基金规模增长4071.30亿元至14.40万亿元,环比增幅2.91% [2][4] - 债券基金规模增长2218.76亿元至6.78万亿元,环比增幅3.38% [2][4] - QDII基金规模增长102.54亿元至6542亿元,环比增幅1.59% [2][4] - 股票基金规模增长34.31亿元至4.58万亿元,环比增幅0.07% [2][4] - 混合基金规模下降0.38%,基金数量减少7只 [6] 权益类基金表现 - 5月A股主要指数普涨:上证指数涨2.09%,深成指涨1.42%,创业板指数涨2.32%,北证50指数涨4.72%,微盘股指数大涨10.20% [5] - 股票型基金份额环比减少1.32%,但因市场走强净值环比微增 [5] - ETF基金新发规模从1月340.14亿份缩减至5月110.68亿份 [5] - QDII基金受益于港股恒生指数涨4.45%和美股强劲反弹(道指涨3.94%,纳指涨9.56%,标普500涨6.15%) [7] 固收产品表现 - 5月新发20只债券型基金合计募集362.11亿份,占公募基金总发行份额55.07%,单只平均规模18.11亿份 [8] - 利率债、政策性金融债、中高等级信用债等低风险产品占比超八成 [8] - 债券基金成为机构客户避险首选,信用利差扩大增强债市吸引力 [9] - 纯债基金因票息"安全垫"特性有望获得持续向上回报 [9] 货币基金特点 - 货币基金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优势凸显,可配置短期高流动性资产如国债、同业存单等 [10] - 收益来源包括利息收入、回购交易收益和投资组合优化收益 [10]
平安瑞尚六个月持有混合基金经理唐煜:AI抓取海量数据、逻辑分析助力“固收+”投资
全景网· 2025-06-26 15:33
行业与公司研究总结 核心观点 - 在AI时代,数据与逻辑是投资决策的两大核心要素,定量数据利用AI编程抓取客观数据辅助投资,定性逻辑在客观数据基础上分析逻辑变化并做出决策 [1] - 债市短期震荡调整已结束,市场回到积极偏多趋势中,建议组合久期高于市场中性水平 [2] - 权益市场维持哑铃策略,布局低位科技板块,高股息等待回调买入机会 [2] 投资方法论 - 投资框架分为固收部分和权益部分 [1] - 固收部分深耕利率债以及商金、二永等类利率债品种投资交易,信用债投资较少 [1] - 权益部分擅长周期消费投资、小仓位参与科技行情,并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回撤 [1] 债市观点 - 中美接触谈判延续但不确定性仍存,叠加货币政策态度边际宽松、增量政策保持定力,市场偏积极的大方向未改 [2] - 目前收益率水平下赔率稍显不足,进一步空间打开需要资金上看到隔夜中枢进一步下移至1.5以下水平 [2] 权益市场策略 - 维持哑铃策略 [2] - 布局低位科技板块 [2] - 高股息等待回调买入机会 [2]
平安添润债券基金经理曾小丽:高股息类权益资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全景网· 2025-06-26 15:14
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 - 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低迷,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债券市场收益率进入"1%时代" [1] - 无风险利率下行,权益资产整体性价比提升,稳定价值或成长类优质公司具备投资价值 [2] 固收+产品投资策略 - 稳健"固收+"产品通过科学资产配置和灵活投资策略,能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收益 [1] - 纯债型产品预期收益难以达到年化2%,类债券的高股息权益资产如沪深300股息率3.45%和恒生央企股息率7.4%成为配置重点 [1] - "固收+"产品可通过股债资产配比、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三方面获取超额收益 [1] 债券市场展望 - 货币政策方向保持宽松,中期延续偏多趋势,资金利率较4月初实质性下移,预计下半年保持低位,拓宽杠杆套息空间 [1] 权益市场机会 - 市场预期相对理性,在波动中积极获取结构性机会,权益市场仍能提供增强收益机会 [2] - 沪深300和恒生央企等高股息资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收益特性相对稳定 [1] 转债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转债市场整体跟随正股,小微盘走强是核心催化力量,正股行情推动转债溢价率回落 [2] - 下半年底仓转债供给缺口加大,理论转债估值有支撑,但需优质新券补充,关注再融资新规是否放松及大规模底仓标的退出情况 [2]
短债策略产品增投中长债,杭银理财怎么想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9:57
纯固收理财产品表现 - 理财公司3个月以内人民币纯固收理财近六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07%,优于现金管理类产品,88.55%的产品每月均实现正收益 [5] - 杭银理财"幸福99增益固收(短债)日开型理财"以2.89%的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一,信银理财两款产品分别以2.8%和2.79%位列第二、第三 [5] - 杭银理财该产品规模7714.48万元,主要配置信用债,5月新增0%-50%中长债投资范围以捕捉交易机会 [5] "固收+期权"理财产品表现 - 理财公司公募"固收+期权"产品近六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21%,平均最大回撤1.37% [8] - 招银理财"招睿全球资产动量两年定开8号A"以1.91%的净值增长率居首,其十四月定开产品以1.55%次之,光大理财美债触发策略产品以1.25%位列第三 [8]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表现 - 人民币现金类理财近六月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62%,美元类产品达4.028% [11] - 苏银理财"启源现金5号J"和ESG主题货币产品分别以2.925%、2.626%包揽前二,渤银理财添金盈3号以2.286%排名第三 [11] 产品榜单数据 - 纯固收榜单中,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健三个月持有期17号M"以2.68%收益率居第四,民生理财两款短债产品分别以2.67%、2.57%位列第五、第六 [4] - "固收+期权"榜单显示,光大理财中证500联动产品以1.18%排名第四,平安理财灵活策略产品以0.76%位列第六 [7] - 现金管理类榜单中,徽银理财21号-D和招银理财日日金66号分别以2.23%、2.2%位列第四、第五 [10]
恒生前海恒锦裕利增聘张昆,开启多位基金经理管理模式!机构占比高达99.04%
新浪基金· 2025-06-25 15:11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6月24日,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恒生前海")的一则公告显示——恒生前海恒锦裕利产品 迎来新老交接——老将李维康因"业务调整"卸任,由债券投资领域中生代张昆接棒,与吕程共同管理。 这场看似寻常的人事变动,却因三位基金经理的履历交织、产品业绩与公司战略的叠加,成为观察基金 行业人才布局的样本。 公告显示,李维康自2019年3月管理恒锦裕利混合以来,任职总回报达21.36%,近三年最大回撤 仅-1.09%,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稳健。2024年年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高达99.04%。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变动仅涉及李维康卸任该基金,而非离开公司,其仍管理着公司旗下其他8只产 品,规模合计71.02亿元。 本次增聘的基金经理张昆,履历堪称厚积薄发。早年辗转于银泰证券、东吴基金等机构,从债券交易员 一步步成长为投资经理。 张昆于2022年加入恒生前海,目前共管理5只债券型基金,规模共计36.62亿元,均呈现了较好的业绩回 报,恒生前海恒裕、恒源丰利任职以来分别盈利11.31%、4.27%,恒荣纯债为张昆、吕程、李维康三人 共同管理,近一年盈利1.94%,而与吕程共同管理的恒源臻利, ...
百亿级增量资金,即将入市
天天基金网· 2025-06-25 13:03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3只成立,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1][3] - 东方红核心价值(19.91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17.04亿元)、平安价值优享(13.22亿元)位列前三 [3] - 银华成长智选等5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8亿元 [3] - 交银瑞安在未结束募集产品中规模突破15亿元 [5] 费率机制设计 - 采用分档计提规则:年化收益率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以上时管理费减半至0.6%,超额收益达6个百分点以上时上浮至1.5%,其他情况维持1.2%基准费率 [6] - 机制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1][6] 基金经理风格分布 - 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各占一半,部分为均衡稳健型 [6] - 成长风格侧重科技、数字经济、新兴消费等高景气赛道 [7] - 价值风格偏好金融地产、消费、周期、先进制造等低估值板块 [7] - 均衡型基金经理多具备"固收+"或保险资管绝对收益投资经验 [7] 投资策略方向 - 刘健维主张把握宏观产业趋势与估值水位的平衡 [10] - 何杰采用左侧价值投资原则,关注市场空间、竞争差异化、股东回报三大维度 [10] - 孙彬提出企业出海、创新药授权、行业DeepSeek时刻、国内环境稳定四大确定性方向 [11] - 建仓策略动态调整:市场亢奋时放缓,悲观时加速 [11] - 当前重点关注AI、医药等成长属性较强板块 [11] 机构自购情况 - 东方红资产管理及员工合计认购东方红核心价值2024万元 [4] - 天弘基金及员工合计认购天弘品质价值1434.35万元 [4] - 宏利基金及员工合计认购宏利睿智领航1033.27万元 [4]
鑫元基金曹建华:资产配置要稳中求进,“固收+”仍大有可为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20:04
全球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因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持续发酵而剧烈波动,AI、红利等板块轮动频繁,债市在宽松预期与情绪反复间震荡 [1] - 上证指数自2024年9月底上涨超20%,港股涨幅更高,市场情绪逐步修复 [2] - 2024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强化政策信心,2025年4月市场经受住贸易战考验,投资者信心显著提振 [2] 政策环境与市场影响 - 国家推出多样化增量政策工具,涵盖财政刺激(两重两新、消费补贴)、国企改革、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旨在稳定预期并提振信心 [2] - 政策对股市的短期效应为提振信心,长期效应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引导资金流向优质资产 [2] - 当前政策支持与货币宽松环境对股债市场均较友好,但基本面修复与新老动能切换仍需时间,市场难以快速走牛 [1] 资产配置策略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建议投资者在宽裕流动性环境下配置"固收+"产品,兼顾纯债稳定性与权益收益潜力 [2][3] - 权益类资产长期年化收益普遍高于纯固收资产,风险溢价可补偿波动,但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调整配置比例 [3][6] - 低风险偏好者可选择货币基金或现金类理财,中等风险偏好者可增配"固收+",高波动承受能力者可侧重优质权益类产品 [6] 债市与固收产品表现 - 2025年债基表现弱于往年,静态票息降低且资本利得有限,传统信用下沉、加杠杆、拉久期策略有效性下降 [5] - 固收基金经理调整策略:降低票息资产占比,挖掘中短久期信用资产,增配高流动性利率债及大行二级债,并通过转债增厚收益 [5] - 纯债基金按期限与资产类型分化明显,货币基金波动最小,长久期利率债进攻性强但波动大,信用类产品票息高但久期短 [7] 基金选择建议 - 避免盲目追高短期过热板块,应选择长期业绩稳健且与自身风险匹配的产品,关注锁定期、费用结构等条款 [8] - "固收+"产品需注意权益资产占比差异带来的波动特征变化,同一类型基金可能因权益配置不同而表现迥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