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新规
搜索文档
黄金税收优惠没了,老铺黄金周大福们为何重挫?
搜狐财经· 2025-11-03 20:00
核心逻辑在于,新规实施后,生产非投资型黄金(如珠宝、电子产品用金)的企业,仅能抵扣6%的增值税,低于此前的13%。 花旗分析师Tiffany Feng等指出,在"最坏情况下",零售商成本将增加约7%,行业或整体提价以转嫁压力。 摩根士丹利进一步分析,品牌方大概率会通过提高零售价将成本转嫁至终端消费者,计重黄金饰品需求受冲击最大。 BullionVault研究主管Adrian Ash表示,虽然中国黄金需求在今年创纪录的牛市中作用有限,但作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中国的黄金交易税收变化将打击 全球黄金市场情绪。 新规要点:增值税抵扣大幅收紧 中国黄金增值税新规正式生效,零售珠宝商和非交易所会员企业首当其冲。 周一市场反应剧烈,老铺黄金港股盘中跌幅一度超过9%,周大福一度跌12%,周生生也下跌至少8%。现货黄金应声下跌,一度跌破4000美元关口至3970 美元/盎司。 | < W | 老铺黄金(6181) | | | | --- | --- | --- | --- | | | 11-03 14:56:24 通 | | | | | 630.500 额 11.5亿 股本 1.76亿 市盈'''' 32.2 | | 万得 ...
黄金税收优惠没了,老铺黄金周大福们为何重挫?
华尔街见闻· 2025-11-03 19:01
中国黄金增值税新规正式生效,零售珠宝商和非交易所会员企业首当其冲。 周一市场反应剧烈,老铺黄金港股盘中跌幅一度超过9%,周大福一度跌12%,周生生也下跌至少8%。现货黄金应声下跌,一度跌破4000美元关口至3970美 元/盎司。 | W | 老铺黄金(6181) | | | | | --- | --- | --- | --- | --- | | | 11-03 14:56:24 通 | | | | | 630.500 | 额 11.5亿 股本 1.76亿 | | 市图 | " 32.2 万得 | | -54.000 -7.89% 换 1.27% | 市值 1112亿 市净 13.24 | | | 盘口 | | 分时 五日 | 日K | 周K | 月K | 車 ミ (0) | | 叠加 | | 均价:632.558 | | 참口 成交 | | 749.000 | | | | 9.42% 卖10 635.000 2000(9) | | | | | | 卖9 634.500 300(2) 卖8 634.000 300(3) | | 684.500 | | | 0.00% | 卖7 633.500 100(1) 卖5 ...
二永新债定价主导权在谁?
国金证券· 2025-10-26 17: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国有大行发行的二永债展开,探讨其定价规律与机构行为关联,指出增值税新规使新老券税后收益分化,不同期限和类型的二永债在发行定价、新老券收益率之比等方面呈现不同特征,还给出了一些交易机会思路[2][42][6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银行次级新债的微妙线索 - 《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以8月8日为新老划断时点,此前发行债券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至到期,此后新券恢复征收,本文探讨国有大行二永债定价规律及与机构行为关联[11] - 增值税新规下,同一品种新老券税后收益分化,要使税后收益相同,新券票息应高于老券,一般金融机构适用税率下新老券税前收益之比约1.068,资管机构适用税率下为1.034 [2][14] - 8月8日后大行新发3只二永债,25农行二级资本债03A(BC)、03B(BC)和25中行永续债02BC,5+5年、10+5年二级资本债新券票面与估值之比为1.035、1.071,实际发行情况与此前估算相近[2][15] - 5+5年二级资本债首个活跃交易日,大行、城商行自营整体卖盘,股份行自营、基金及其他产品类为买盘;10+5年二级资本债首个活跃交易日,城商行、股份行及证券自营减持,保险、基金与其他产品类增持[18][24] - 10+5年大行二级债发行利率含更多税收成本补偿,因主要买盘对10年品种认购力度弱,税收成本更多由发行人承担;银行永续债新券发行定价税收成本补偿不显著,因银行自营博弈价差,发行不基于增值税成本定价,发行人承担成本偏低[3][32] 二永定价规律审视 - 现券市场新券定价逻辑由交易盘主导,5年大行二级资本债新老券收益率之比在1.03 - 1.04间且升高,因定价机制不成熟,投资者或更偏好老券,交易盘出清前新老券收益率之比环比下行[4][42] - 10年大行二级资本债新老券收益之比在1.028 - 1.038间且较上市初期下行,银行自营认购参与度大于二级市场,现券市场倾向5年期品种,节后新老券收益率之比回升,保险买盘指向超长二级债待企稳[4] - 大行永续债新老券收益率之比在1.015 - 1.022间,因银行自营参与交易盘体量小、永续债流动性差,基金净买入新券时新老券收益率之比升高,卖盘增加时新券防御属性更好[5][57] 有关交易机会的二三事 - 5年大行二级资本债估值收益率围绕10年国债加点区间波动,突破上限反弹机会升高,突破下限回调概率上升,今年以来指示信号胜率高,但新券发行可能干扰有效性[64] - 可将新发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通过可比主体新老券收益之比换算调整后活跃券收益,但因可比券减少方法将失效;也可用5年二级资本债、10年国债新券构造新轮动信号,新券组合提示超跌反弹和超涨防御时机不同[68] - 增值税税率偏低的机构参与税收补偿更高的新券配置,相较老券可获超额税收补偿[68]
2025年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展望:新变局下的挑战,短端为盾票息为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5 14: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展望四季度,信用利差或延续震荡调整,长端潜在压力更大,建议继续控久期,采取中短端下沉和套息策略;金融债关注新券价格发现机会,二永交易难度上升;普信债以短久期为盾、票息为矛,寻找结构性机会 [7][141][17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Q3回顾:供给偏弱,信用跟调,短端更优 1.1 一级市场回顾 - 2025Q3传统信用债发行量和净融资环比均小幅下降,产业债发行和净融资环比回落,城投债发行环比上升、净融资环比回正 [15] - 2025Q3银行二永债发行量环比大幅下降、净融资转负,二级资本债发行环比下降、净融资环比转负,永续债发行、净融资均环比下降 [20] 1.2 二级市场回顾 - 三季度债市整体回调,信用债跟随利率债调整但未超调,短端表现优于长端 [25][28][32][36] - 收益率方面,除1Y AA - 级银行永续债外,收益率全面上行,中长端上行幅度更大 [28] - 信用利差方面,1Y期均收窄,中长端除部分弱资质中票、城投收窄外,其他品种普遍走阔 [28] - 等级利差方面,短端大多走阔、中长端收窄 [32] - 期限利差方面,除部分弱资质普信外,整体走阔,3 - 1年期和5 - 3年期走阔更明显 [32] - 持有期收益率方面,债市大幅调整下信用债资本利得损失较大,中长端票息收入难覆盖损失,仅1Y期维持正值,普信表现优于二永、短端优于中长端 [36] 1.3 总结 - 一级市场Q3传统信用债发行、净供给环比微降,二永债发行环比大幅下降、净融资转负 [37] - 二级市场Q3信用债跟调但未超调,短端表现优于长端 [37] 2. 增值税新规后如何看待各品种的利差定价? 2.1 关注增值税新规后,市场所用中债估值对各类利差计算的影响 - 2025年8月8日起恢复征收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增值税,不同机构受影响程度不同,金融机构自营>公募基金>其他资管产品>合格境外投资者 [43] - 增值税新规实施后中债债券估值和收益率曲线存在过渡时期编制安排,可能影响各品种信用利差和金融债期限利差测算结果 [47] 2.2 考虑国开债新券含增值税,普信债信用利差中枢或下移,与历史不可比 - 当国开债有新发时,基于中债收益率曲线测算的信用利差与历史不可比,普信债信用利差中枢或系统性下移,金融债情形更复杂 [51][54] - 可通过测算金融债新老券利差调整信用利差,普通债剔除增值税影响的信用利差 = 基于中债收益率曲线测算的信用利差 + 对应国开债新老券利差;金融债剔除增值税影响的信用利差 = 基于中债收益率曲线测算的信用利差 + 对应国开债新老券利差 / - 对应金融债新老券利差(关键期限皆有新发或皆无新发时无需调整) [54] 2.3 考虑金融债新券含增值税,期限利差短期内或上行且将维持一段时间 - 当金融债有新发时,基于中债收益率曲线测算的对应新发期限的期限利差中枢可能短时间内上行并维持,可通过测算金融债新老券利差调整期限利差,剔除增值税影响的期限利差 = 基于中债收益率曲线测算的期限利差 - 对应金融债新老券利差 [57][60][63] - 金融债新老券利差可能隐含新老券流动性差异 [63] 2.4 总结 - 增值税新规实施后中债债券估值和收益率曲线编制安排影响利差测算结果,信用利差方面普信债中枢或下移,期限利差方面短期内或上行并维持,可通过测算新老券利差调整利差,且新老券利差可能隐含流动性差异 [64] 3. 机构行为的视角:关注筹码切换对信用债市场的影响 3.1 公募基金:场外债基负债端面临较大考验,信用债ETF扩容顺势而为 - 场外债基受大类资产比价和公募费率新规影响,负债端面临考验,资金可能分流,信用债需求结构或重塑 [69][72][75] - 债券ETF在政策推动下快速扩容,第二批科创债ETF落地后短期内扩容速度将放缓、增量资金减少,但长期发展是大势所趋 [77][83][92] - 结构性需求下成分券与非成分券利差或长期存在,但短期内利差可能回调 [95][99] 3.2 理财:平滑净值整改和资金分流的"危"与公募费率新规的"机" - 临近年底平滑净值整改监管时点,理财安全垫下降,估值波动可能加大,配债行为更谨慎,但流动性管理能力增强 [105] - 短期内理财规模扩容面临压力,配债增量资金有限,中长期来看公募费率新规可能有利于理财规模扩张 [108] 3.3 近期各类机构配置信用债的行为有何变化? - 近期市场调整下信用债筹码切换特征明显,交易盘中公募基金买盘力量减弱,理财成为稳定器;配置盘中保险需求支撑力度强,农商行更偏好普信债 [111][115] 3.4 筹码切换下,长信用可能面临重定价 - 7月以来超长信用债信用利差从"被动收窄"向"震荡走阔"演绎,筹码从交易盘切换到配置盘 [119][125] - 超长信用债面临估值性价比不高、流动性极弱、机构态度谨慎和筹码切换问题,未来可能重定价,信用债期限利差中枢可能上移 [129] 3.5 总结 - 公募基金场外债基负债端有考验,信用债ETF扩容短期放缓、长期向好 [130] - 理财面临平滑净值整改和资金分流问题,也有公募费率新规带来的机遇 [130] - 近期机构配置信用债行为有变化,筹码切换下长信用可能重定价 [130] 4. Q4展望:压力仍在,短端为盾票息为矛 4.1 市场展望:四季度信用利差可能延续震荡调整,且长端潜在压力更大 - 四季度债市短期回补年初行情透支,中期面临逻辑转变,流动性宽松力度有保障,但信用债增量资金可能减少,信用利差或延续震荡调整,长端潜在压力更大 [137][141] 4.2 信用策略:继续控久期,中短端下沉和套息策略占优 - 建议对信用债继续控久期,中短端下沉和套息加杠杆策略可能占优 [142] 4.2 金融债:关注新券价格发现中的参与机会,二永交易难度在上升 - 增值税新规后金融债新券或仍在价格发现中,银行金融债老券性价比或优于新券,可适度关注1 - 3年隐含AAA/AAA - 级券商普通债新券一级买二级卖机会 [148][152] - 四季度银行二永债供需两端或走弱,短期内面临"胜率低、赔率低、波动大"局面,交易难度上升,建议适度谨慎,控制仓位、快进快出 [157][160] 4.3 普信债:以短久期为盾、票息为矛,寻找结构性机会 - 关注一级市场3年内普信债发飞的参与机会,重点关注发行期限3年以内、发行票面在2.2 - 2.8%区间内,高估值10BP以内发行的普信债 [165] - 关注中短端城投债资质下沉的机会,重点1 - 3年隐含AA/AA(2)/AA - 级、收益率在2.2%以上的城投债,可关注山东、湖南、天津、四川等地区 [168] - 关注中短端偏高等级普信债品种下沉的机会,重点1 - 3年隐含AA + 及以上等级、收益率在2.2%以上的私募债或永续债,可关注福建、广东等地区城投债,以及交运、钢铁等行业央国企产业债 [171] - 基于信用债ETF的配置策略,非成分券关注此前未被超买、安全垫较高的银行间债券(1 - 3年隐含AA + 等级);成分券与非成分券利差或长期存在,但短期内利差可能回调,可结合扩容节奏关注潜在估值空间更大的成分券 [172] 4.4 总结 - 四季度信用利差或延续震荡调整,长端压力大,建议继续控久期,采取中短端下沉和套息策略 [176] - 金融债关注新券价格发现机会,二永交易难度上升;普信债以短久期为盾、票息为矛,寻找结构性机会 [176]
信用半月谈第二期:增值税新规实施月余,金融债新老券如何定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1 19:44
核心观点 - 增值税新规对金融债投资和定价产生显著影响 新券发行票面普遍高于可比老券 不同机构受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其中金融机构自营受影响最大 新老券利差呈现不同走势 银行金融债上市后利差多走阔 券商金融债上市后利差多收窄 当前新券仍处于价格发现阶段 建议关注1-3年AAA/AAA-级券商普通债新券的一二级套利机会 [2][7][8] 增值税新规对各类机构的影响 - 增值税新规自2025年8月8日起恢复征收金融债等利息收入增值税 采用新老划断方式 新发债券恢复征收 存续债券继续免征直至到期 [8][10] - 不同机构受影响程度排序为:金融机构自营(综合税率增幅4.75%)>公募基金(3.26%)>其他资管产品(2.45%)>合格境外投资者(0%) [8][9] - 金融机构自营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增值税及附加税率为6.34% 资管产品适用简易计税方法 税率为3.26% 合格境外投资者在2025年底前继续免征增值税 [8][11] 增值税新规的静态影响测算 - 以8月8日中债收益率曲线测算 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 各类机构持有金融债的税后收益率下降4-10BP 其中机构自营下降7-10BP 资管产品下降4-7BP [14] - 要达到相同税后收益率 各类金融债券的名义收益率需上行补偿5-15BP 其中机构自营需补偿11-15BP 资管产品需补偿5-7BP [14] - 对票息越高的金融债(长久期、次级债)负面影响更大 金融次级债税后收益率下降幅度和名义收益率补偿幅度均大于金融普通债 [16][18][19] 新老券定价差异分析 - 2025年8月8日至9月19日 各类金融债新发226只 规模7204亿元 其中券商普通债发行最多(157只/3099亿元) 商金债次之(40只/1313亿元) [20][21] - 银行金融债新券发行票面普遍高于可比老券二级估值收益率 利差多处于10BP以内 上市首日利差多数高于发行日利差 上市后利差大多继续走阔 [24][25] - 券商金融债新券发行票面普遍高于可比老券 利差多处于5-15BP 上市首日利差多数低于发行日利差 上市后利差涨跌互现但变动幅度不大 期限越长的新老券利差普遍更高 [36][37] 投资建议与市场表现 - 增值税新规后新券仍在价格发现中 银行金融债老券性价比优于新券 券商金融债新券上市后利差多收窄 尤其是1-3年品种 [2][36] - 建议关注1-3年AAA/AAA-级券商普通债新券一级买二级卖的参与机会 该类品种发行日新老券利差平均值为5.52BP(1Y)、9.28BP(2Y)和11.86BP(3Y) [2][36] - 目前有效可比样本偏少 新老券利差在各品种间未呈现显著规律 税收可能由发行人和投资人共同承担 实际影响可能小于静态测算结果 [17][24][25]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8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1 14:37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12%,近1个月上涨3.94%,近6个月上涨2.11% [1] - 深证综指下跌0.2%,近1个月上涨5.6%,近6个月上涨2.05% [1] - 小盘指数表现最弱,下跌0.48%,但近6个月涨幅达11.02% [1] 行业涨跌幅 - 水泥行业领涨,单日涨幅3.04%,近6个月累计上涨18.61% [1] - 风电设备工程行业单日上涨2.74%,近6个月涨幅19.59% [1] - 软件开发Ⅱ行业跌幅最大,单日下跌3.06%,近6个月仅微涨0.57% [1] 债券市场研究 - 增值税新规后国债期货隐含交易增值税率预计在0.9%-3.1%区间 [2][11] - 地方债发行定价的隐含增值税率预计为0.9-3.2% [2][11] - 国开债历史经验显示后续隐含增值税率可能在0.7%-3.1% [2][11] 重点公司分析 中山公用(000685) - 公司构建水务、固废、新能源三大主业,持有广发证券10.55%股权 [2][12] - 水务业务市占率达94%,水价若上调20-30%可增加净利润1.2-1.8亿元 [12] - 固废业务通过收购扩张,2025年垃圾焚烧产能将达6120吨/天 [12] 新藏铁路建设 -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全资持股 [3][14] - 项目全长约2000公里,预计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 [27] - 建设将带动工程机械、轨交设备需求,包括高原型专用设备和隧道掘进机械 [25][26] 行业深度研究 光伏行业 - 多晶硅环节成为光伏反内卷核心发力点,落后产能破产重整加速 [24] - 组件价格向下游传导具备可行性,终端电站业主将不再唯价格论 [24] - 建议关注协鑫科技、大全能源等核心受益标的 [24] 纺织服装行业 - 国际品牌供应链下单偏谨慎,华利集团25Q2净利润同比下降17.3% [28] - Adidas 25Q2营收同比增长2.2%,大中华区增长11% [28] - 推荐运动户外品牌如安踏体育、李宁等 [28] REITs市场 - 中金唯品会奥莱REIT基础资产为宁波杉井奥特莱斯,24年客流量1310万人 [20] - 项目22-24年联营扣率超13%,租售比达13-14% [20] - 预计25年资本化率6.22%-7.54%,25/26年分派率5.21%/5.65% [20] 电力行业 - 华能国际受益煤价下行,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19% [41][42] - 容量电价机制提升火电盈利稳定性,甘肃煤电机组补偿标准330元/千瓦/年 [42] - 25H1风电上网电量增11%,光伏增49%,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 [42]
申万宏源研究晨会报告-202508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1 08:49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635点,1日跌0.12%,5日涨3.94%,1月涨2.11% [1] - 深证综指收盘2220点,1日跌0.2%,5日涨5.6%,1月涨2.05% [1] - 小盘指数近6个月涨幅达11.02%,表现优于大盘和中盘指数 [1] 行业涨跌幅 - 水泥行业近1个月涨幅16.01%,近6个月涨幅18.61% [1] - 风电设备Ⅱ行业近6个月涨幅19.59%,表现突出 [1] - 摩托车及特钢Ⅱ行业近6个月涨幅分别为23.05%和15.09% [1] - 软件开发Ⅱ行业昨日跌幅3.06%,数字媒体行业近6个月跌幅12.84% [1] 债券市场研究 - 债券利息增值税新规后隐含税率可能低于6% [2] - 国债期货隐含交易增值税率区间0.9%-3.1% [2] - 地方债发行定价隐含增值税率区间0.9-3.2% [2] - 货币政策短期有望延续宽松以配合增值税新规实施 [11] 重点公司分析 中山公用(000685) - 公司为中山国资委旗下公用事业平台,业务涵盖水务、固废、新能源三大板块 [12] - 持有广发证券10.55%股权,2024年投资收益占比达84% [12] - 水务业务市占率94%,水价调整有望增加净利润1.2-1.8亿元 [12] - 固废业务通过收购扩张,2025年产能将达6120吨/天 [12] - 新能源业务布局分布式光伏,并网及在建约500MWp [12] 广东宏大(002683) - 收购大连长之琳60%股权,军工板块进入成长期 [29] - 长之琳2024年营收7.31亿元,净利润1.56亿元 [31] - 布局一体化遥感探测卫星星座项目,总投资10亿元 [31] - 民爆业务工业炸药产能69.95万吨/年,位列行业第二 [31] 华利集团(300979) - 2025H1营收126.6亿元(+10.4%),归母净利润16.6亿元(-11.4%) [37] - 25H1销量1.15亿双(+6.1%),ASP同比提升4%至111元/双 [39] - 越南、印尼新工厂投产导致效率爬坡,净利率同比下降3.2pct [39] - 中期分红预案每股派现1元,分红比例高达70% [39] 重大工程项目 -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 [13] - 项目全长约2000公里,预计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 [27] - 建设将拉动工程机械、轨交设备等需求 [25] - 直接受益标的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工程企业 [14] 光伏行业 - 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链价格实质性上涨 [24] - 多晶硅环节成为反内卷核心发力点,产能出清有望年内完成 [24] - 组件价格向下游传导具备可行性 [24] - 建议关注协鑫科技、大全能源等核心受益标的 [24] 纺织服装行业 - 华利集团25H1利润率下滑反映品牌供应链下单偏谨慎 [28] - 健盛集团25H1营收11.7亿元(+0.2%),归母净利润1.42亿元(-14.5%) [40] - 行业推荐运动户外品牌安踏体育、李宁等 [28] 电力行业 - 华能国际25H1归母净利润95.78亿元(+23.19%) [41] - 受益煤价下跌,燃煤机组度电利润同比增加98% [41] - 容量电价政策提升盈利稳定性 [41] - 2024年分红股息率A股3.6%、H股5.32% [43]
主流券商债市观点汇总
2025-08-07 13:1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债券市场(国债、地方债、金融债、信用债)[1][2][3][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利率债市场展望 - 长端利率债(10年国债)短期或超跌反弹,但突破前低需降准降息催化,预计未来1-2个月运行区间为1.65%-1.80%[2] - 10年国债1.6%为底部位置,1.8%-1.9%为阶段性极限位置,短期触及1.8%难度较大[2] - 三四季度交际为风险窗口,政府债供给回落叠加反内卷效果验证期,基本面指标或扰动债市[2] - 债市高波动状态或延续,受政策预期、政府债供给、赎回因素及地缘政治等扰动[2] 增值税新规影响 - 新老券双轨定价:8月8日前发行的老券免征增值税,机构或加速囤积老券推动利率下行;新券票面利率或按1.05-1.06倍定价(银行实际税率5.6%)[3][5] - 新老利差或分三阶段演绎:阶段性收窄→走阔→趋势性收窄(因老券流动性下降及税收优惠到期)[5] - 信用债性价比提升(税收不变),信用利差或收窄[5] - 政策意图或为抑制债市过热,中期可能调整其他税收政策[3] 政策与流动性 - 8-9月政府债供给高峰,央行或配合流动性,若调整加剧可能重启买债[2] - 下半年政策重心或从财政转向货币政策,降息或抹平增值税影响并带动利率下行[2] - 央行买债及增值税调整或带来阶段性行情,但趋势性突破需等待催化剂(如央行买国债)[5] 市场情绪与策略 - 债市进入"hard模式",10年国债或小幅上台阶至1.65-1.75%区间,建议逢情绪好转换券止盈[3] - 修复行情或持续,10年和30年国债短期可能回到1.65%和1.85%前期水平[5] - 慢跌急涨成新常态,10年国债1.75%顶部接近探明,需耐心等待下行催化剂[5]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募基金节税优势明显,债券ETF或获资金流入支撑[3] - 权益市场对债市压制或阶段性结束,但需关注股债跷板效应[3][5] - 反内卷政策效果验证期或加剧基本面扰动[2][5]
固收|周度债市讨论会
2025-08-05 11:15
债券市场分析 **行业与公司** - 债券市场受政府债供给季节性影响 三季度7-9月净融资规模或达4 08万亿元[1][4] - 增值税新规影响债券市场 老券更受青睐 普通信用债、存单相对受益[11][25] - 国开行增发老券或致新券换券困难 未来国债首发或受市场谨慎态度影响[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6%为底部 1 8%-1 9%为极限位置 基本面未变、资金面平稳及央行友好态度构成支撑[1][6] - 三季度政府债供给偏高 对债券市场构成扰动压力 赎回风险、关税谈判、地缘政治及股市波动增加需求端不确定性[1][5] - 操作策略建议波段操作 灵活应对三季度波动性 中长期更倾向于关注股市[1][9] - 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7%以上可考虑增持 1 8%-1 9%积极配置 接近1 6%则需谨慎[1][10] **其他重要内容** - 增值税新规对资管产品和自营投资影响不同 资管产品适用3%增值税 自营投资适用6% 存在约五个基点的价差[26] - 信用债市场8月机会略大于风险 比价优势有所提升 理财和基金在调整期间表现不同[28] - 信用ETF在近期市场波动中表现分化 科创债ETF规模增长 基准做事型受赎回扰动但流动性较好[30][31] 股市与转债市场分析 **行业与公司** - 光伏、锂电、新能源等行业最需反内卷 以提升全球定价权[2][17] - 人形机器人、AI、军工、医药、新消费等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短期股市震荡对债市压力有限 中长期股市吸引力增强 应抛弃熊市思维[1][7] - 转债估值处于历史极端水平 后续表现依赖股市 建议通过低价转债加优质新券增加组合弹性[12][15] - 建议配置高股息资产、长久期资产及叙事张力强品种 采取非对称哑铃策略[13] **其他重要内容** - 反内卷政策通过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推进 节奏温和渐进 需避免过度炒作[2][16] - 近期政策和事件落地对市场形成中性合力 8月股市环境组合为风险偏好小幅降温但流动性充沛[12] 宏观经济与政策分析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三季度经济总量预计保持韧性 四季度需关注收入、内生需求传导及高基数效应[22][23] - 7月PPI或小幅向上修复至负3 2% 8-9月因基数较低或进一步修复 弹性仍需需求端配合[18] - 地方政府保护纠偏及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地方财政可能带来偏紧效应[19] - 232关税对半导体和原料药等行业影响有限 对欧洲和日韩影响更大[20] **其他重要内容** - 当前经济基本面总量韧性较强 但收入端表现不佳 企业利润仍处于负增长状态[21] - 稳增长政策紧迫性不高 但相机抉择思路明确 增量政策可能包括政策性金融发力和城市更新等领域[3] 信用债市场分析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信用债市场短期机会略大于风险 比价优势提升 配置需求旺盛[28][32] - 建议关注三年以内城投类品种 二永债可作为流动性较好的交易工具[32] **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主要扰动因素包括政策面、股市波动及重大事件 如9月阅兵、10月四中全会等[29]
国债等利息收入增值税新规点评:税收新规对债券定价的影响多大?
华源证券· 2025-08-03 16: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债市,建议 8 月做多 [3][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8 月 8 日后新发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增值税,新老划断,不涉及所得税和债券转让收入税收政策变更 [2][6] - 公募基金未来持有 8 月 8 日后新发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利息收入缴 3.26%增值税及附加税,买卖差价收入免征;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投资 8 月 8 日后新发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利息和买卖价差收入均缴 3.26%增值税及附加税;商业银行等法人机构自营持有 8 月 8 日后新发相关债券利息收入缴 6.34%增值税及附加税 [2][9][10] - 同业存单及同业存款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 [2][12] - 税收新规对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及短期业绩影响较小 [2][13] - 预计影响 8 月 8 日后新发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定价,新老券或现 5 - 10BP 利差;企业债券与新发金融债收益率将更接近 [2][14][19] 各部分总结 税收政策调整内容 - 2025 年 8 月 8 日后新发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增值税,此前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免征,一般金融机构按 6%税率、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按 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2][6][8] 不同投资主体税收变化 - 公募基金:8 月 8 日后新发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利息收入缴 3.26%增值税及附加税,买卖差价收入免征;之前发行并后续发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增值税;分红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未变 [2][9] - 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8 月 8 日后新发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利息和买卖价差收入均缴 3.26%增值税及附加税 [2][9] - 商业银行等法人机构自营:8 月 8 日后新发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利息收入缴 6.34%增值税及附加税,之前发行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至到期;买卖价差收入延续缴 6.34% [10] - 社保基金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府债券及金融债不受影响,依然免征增值税 [10] - 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投资环节税收政策不明确,目前不缴纳增值税,主要在领取环节缴纳个人所得税 [10] 贴现债券税收情况 - 8 月 8 日后贴现发行的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利息收入可能需缴增值税,银行自营按(债券票面金额 - 发行价格)*持有份数*6.34%缴纳,公募基金等资管产品按(债券票面金额 - 发行价格)*持有份数*3.26%缴纳 [11] 同业存单及存款税收情况 - 同业存单及同业存款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税收政策上同业存单不属于金融债 [2][12] 对商业银行影响 - 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 25Q1 余额 10.42 万亿元,占负债总额 2.9%,税收新规对负债成本和短期业绩影响较小 [2][13] 对债券定价影响 - 预计 8 月 8 日前与后发行的政府债券及金融债收益率出现 5 - 10BP 利差,社保基金等资金规模扩大可能压低利差 [2][14][15] - 2025 年 8 月 8 日后新发同期限同评级企业债券与金融债收益率将更接近,但银行自营投资者面临资本占用差异 [3][19][20] 8 月债市建议 - 债市做多是当前阻力最小方向,8 月 10Y 国债收益率或回 1.65%左右,5Y 国股二级到 1.9%以下;看多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及资本债、城投点心债及美元债,力推民生、渤海、恒丰银行永续债,关注天津银行等资本债机会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