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赛道
搜索文档
谷雨斥资1000万入股元气兽,“洗脸吧”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南方都市报· 2025-11-07 15:47
谷雨的战略投资布局 - 广州本土护肤品牌谷雨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州芒种投资有限公司,斥资1000万元投资成都美肌之源美容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5%股权,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1][2] - 美肌之源旗下拥有轻美容连锁品牌“元气兽 洗脸吧”,该品牌2023年放开加盟,目前在全国已有超过300家门店 [2] - 谷雨旗下另一控股企业于10月22日投资了专注生物合成RNA技术的广州艾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2.5%,旨在完善科研布局和实力 [1][11] “元气兽 洗脸吧”品牌概况 - “元气兽 洗脸吧”品牌母公司美肌之源最初从事供应链业务,2020年启动品牌,2023年第一家直营店开业,同年放开加盟,每月拓店超过50家 [3][5] - 品牌定位“平价”,平均客单价为120元,洗脸服务价格区间为128元至328元,同时销售精华、面膜等产品,价格区间为89元至319元 [2] - 加盟一家“元气兽 洗脸吧”门店总投资约为10万元,店面面积要求20平方米即可,新手3天可上岗 [2][8] 线下“洗脸吧”行业特点 - “洗脸吧”作为传统美容院的细分赛道,主打“不推销”、“只洗脸,不卖货”,以改善服务体验,会员充值门槛低至500元,最高2000元,远低于传统美容院 [8] - 该业态门店面积小,轻资产运营,以解决传统美容院“重资产、高成本、强推销”的发展困局 [8] - 行业注重开发男性美容市场,“元气兽 洗脸吧”男性与女性客群比例为1:1,其他品牌如洗脸猫的男女客群占比分别为45%和55% [9] 市场竞争格局与加盟模式 - “元气兽 洗脸吧”与头部品牌规模差距较大,头部品牌如洗脸熊全国合作门店达3300家,洗脸猫超2000家,洁小白超800家 [10] - 品牌给加盟商的供货价格可低至一折,算上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加盟商的纯利润可达40%-50% [10] - 消费者对“洗脸吧”品牌忠诚度不高,门店覆盖范围是决胜关键因素之一 [10] 谷雨公司发展近况 - 谷雨品牌成立于2016年,2024年全年GMV达50亿元,并于今年3月与中信建投签署上市辅导协议,递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11]
新沃基金总经理半年空缺终结:两只债基撑起百亿元规模,权益基业绩叫好如何不再“袖珍”?
华夏时报· 2025-10-01 18:46
公司高管变动 - 新沃基金于2025年9月27日公告李曦自2025年9月26日起正式出任总经理 填补自2025年4月原总经理李钧离任后长达半年的职位空缺 [2] - 李曦是公司成立十年来的第六任总经理 近十年公司总经理职位更迭频繁 领导层稳定性面临考验 [3] - 自2015年起已有包括王靖飞、库三七、易勇、邢凯、李钧在内的多人先后出任总经理 多位总经理任期仅在1至3年之间 朱灿曾三度在不同时期担任代总经理 [3] - 李曦自2025年4月起加入新沃基金 担任董事、副总经理并代行总经理职责 其职业生涯横跨华创证券、恒泰证券、国联证券及国新证券等多家知名券商 长期在资产管理条线担任核心管理职务 [3][4] - 上一任总经理李钧于2023年11月17日任职 在2025年4月2日因个人原因离职 任期仅一年半 [5] 股权结构与规模 - 新沃基金由四大股东共同持有 新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出资9828万元持有63.01%的绝对控股权 新沃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7.01% 两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高达90.02% [6] - 公司引入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战略股东青岛金家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海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99%的股权 [6]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为127.64亿元 在全行业160余家公募机构中排名靠后 [6] - 公司管理规模从2015年底的22.47亿元起步 在2021年底达到54.05亿元的高点 完成第一轮规模扩张 [6] - 在创下2021年的高点后基金规模陷入长达两年的平台期 至2023年底始终在53亿元左右徘徊 增长陷入停滞 转机在2024年出现 规模从年初的52.63亿元猛增至年底的123.66亿元 [6][7] 产品结构与业绩 - 产品结构上债券型基金占据绝对主导 两只债基合计规模达114亿元 占比近九成 [6] - 权益类基金规模不足1亿元 3只主动权益产品近三年净值跌幅均超18% 其中新沃内需增长A自2021年成立以来累计下跌41.86% [6] - 在权益投资领域新沃内需增长混合近6个月回报率约29% 近1年回报率突破45% 新沃创新领航混合与新沃通盈灵活配置混合近1年回报率也分别达到34%和26% [8] - 不俗的业绩尚未转化为可观的管理规模 所有偏股型混合基金的总规模合计仅约0.52亿元 呈现业绩叫好但规模叫座难的现状 [8] 行业挑战与破局 - 新沃基金的案例折射出中小公募机构在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背景下的生存挑战 包括产品同质化、投研资源有限、渠道议价能力弱等 [8] - 中小基金公司需要在细分的基金产品类型中聚焦细分赛道打造差异化产品 比如ETF、ESG、量化等方向形成自身定位和市场口碑 [9] - 持续提升投研效率 例如与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深入合作 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一体化投研平台 在保证投研效果的前提下提升投研效率 降低投研人员的成本支出 [9] - 通过持续的渠道拓展和数字化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和宣传 降低传统渠道费用 形成自身的产品销售和推广的营销优势 [9]
2025上半年美妆行业“变局”
36氪· 2025-09-28 19:48
全球及中国美妆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美妆行业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770亿美元 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 - 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保持温和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其中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2291亿元 同比增长2.9% [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达10738亿元 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国货品牌占比上升至55.2% [6] 国际美妆巨头中国市场表现 - 欧莱雅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861.9亿元 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392.77亿元 同比增长3.1% 中国市场销售额从第一季度同比微幅下滑逆转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3% [4] - 雅诗兰黛集团2025年1月至6月净销售额69.61亿美元 同比下降10.88% 净销售额跌至近5年来最低值 净收益和归母净收益连续5年下跌 [4] - 资生堂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4698.31亿日元 同比减少7.6% 核心营业利润233.72亿日元 同比增长21.3% 中国市场两极分化加剧 中产阶级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 零售商价格竞争激烈 [6] 国货美妆品牌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货美妆上市企业前十强总营收增长11.72% 珀莱雅 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稳居前三甲 [6] - 珀莱雅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 多品牌布局策略效果显现 [7] - 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1.13亿元 同比大涨22.5% 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 [8] - 毛戈平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 产品总数超400个SKU [8] - 贝泰妮H1营收23.72亿元 同比减少15.43%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减少49.01% [8] -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行为变化 - 美妆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 性价比成为核心选择 2025年上半年美妆护肤市场销售额2352.3亿元 同比增长10.1% 销量25.64亿件 同比增长5.5% 低价格段产品规模占比增长0.5% 护肤市场100元及以下价格段规模占比增长3.9% [12] - 抗衰老产品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654.9亿元 同比激增30.3% 需求群体从45+向全年龄段扩展 31-35岁消费者关注度提升 25+年轻群体抗衰意识觉醒 [13] - 男士美妆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男士彩妆同比增长120% 功能性护肤同比增长85% [13] - 抗衰老消费人群扩大 社交媒体上男士面部抗衰声量同比飙升83.7% 身体抗衰品类同比增幅高达283.9% [13] 企业战略与研发投入 - 头部国货企业构建多品牌矩阵 上美股份推出高端抗衰品牌Tazu 彩妆品牌Nan beauty和母婴品牌面包超人 贝泰妮拓展涵盖舒敏 抗老 祛痘等领域的品牌矩阵 [14] - 2024年头部美妆企业研发投入同比提升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4.66亿元 同比增长8.68%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8亿元 同比增长43% 巨子生物研发费用1.07亿元 同比增长42.1% 毛戈平研发费用0.32亿元 同比增长34.77% [15] - 珀莱雅自研原料燕麦发酵液支持新品上市 巨子生物推进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和临床申报 贝泰妮提升云南特色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制备与敏感肌肤护理领域研究 [16] 渠道营销变革 - 抖音巩固美妆行业增长引擎地位 截至2025年8月美妆视频日均播放量突破25亿 较年初增长27% 月活创作者数量超80万 半年增幅达25% [16] - 韩束 百雀羚 赫莲娜等品牌在抖音实现50%以上交易额增长 百雀羚增速高达384.04% [17] - 百雀羚采用自播矩阵+达人带货双轮驱动模式 直播带货渠道占据整体业绩83% [17] - 韩束深度聚焦品牌自营 8月在抖音实现交易额8.1亿元 同比增长67.22% 形成店铺矩阵规模效应 [18] - 线下渠道迎来回流 国际品牌加码布局 法国科兰黎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店 资生堂旗下醉象 华伦天奴美妆通过概念店和快闪店形式进入市场 [18]
工程机械企业要握紧高质量发展的四把“金钥匙”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13
行业增长周期 -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行业呈现产销飘红 场景拓宽 出口韧性增强的特点 [1] - 上市公司作为产业主力军正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需从新兴场景 海外市场 细分赛道 人才激励四个维度精准发力 [1] 新兴应用场景 - 新能源 农业 市政更新等新兴场景蕴含新机遇 需跳出传统基建舒适区挖掘新增长点 [2] - 企业需依托技术优势精准卡位 结合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找准技术适配点培育新引擎 [2] 海外市场本土化 - 海外本土化是实现从卖产品到扎下根的系统性转变 需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本地化 [2] - 企业应依据自身条件分阶段在成本优势地区设立研发中心 生产基地和服务团队 [2] 细分赛道竞争策略 - 细分市场要求挖掘被忽视的小众需求 以定制化产品构建专属竞争力 [3] - 细分市场并非小市场 通过做精产品可将小眾品做成大气候 [3] 人才激励机制 - 工程机械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需以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 [4] - 股权激励串联个人与集体 为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同频共振提供支撑 [4] 战略协同框架 - 新兴场景拓展 海外本土化 细分市场深耕 人才绑定四维构成相互支撑的组合拳 [4] - 这四把金钥匙将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推动行业在全球市场稳健前行 [4]
亚布力夏季年会闭幕,企业家探讨如何把握下一个消费浪潮
第一财经· 2025-09-14 21:21
运动产品细分赛道发展 - 运动产品领域细分赛道市场潜力显著 多个企业正尝试拓展运动手环 运动手表 游泳产品等新兴赛道[1][2] - 体育用品消费者专业化需求提升 从泛运动需求转向爱好者需求 品牌需从泛人群切入再延伸至专业领域[2] - 户外用品市场增速放缓但增长率仍可观 增量市场减少导致存量市场竞争加剧[2] 细分市场案例与趋势 - 越野跑鞋品类正在蚕食传统徒步鞋市场 传统徒步鞋全球销量数千万双 越野跑鞋目前占比很小但增量空间巨大[3] - 海外品牌快速加入越野跑市场 传统跑鞋品牌也在积极布局该细分领域[3] - 凯乐石海外市场占比下降 因国内市场增长超出预期[3] 消费需求升级趋势 - 消费需求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 再升级为心价比 产品需满足健康 优质 无公害原料等多维度需求[4] - 产品包装 品牌调性 情绪价值成为消费者决策关键因素[4] - 潮玩行业竞争本质是情绪共鸣能力 需通过IP传递情绪并打磨产品细节满足用户悦己需求[4] 供应链与渠道变革 - 销售渠道变革倒逼选品优化 传统超市改革推动经销商重新评估产品选择与价值链构建[5] - 宠物活体直播推动产业供应链升级 上游需加强健康管理保障 当前犬猫数量1.2亿只 预计5年内达3亿只[6] - 宠物行业上游基建亟待完善 需解决信息不透明 货不对板 健康保障等问题以支撑行业增长[6]
千亿市场待开拓,国货美妆在细分赛道竞逐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45
中国美妆行业清洁赛道发展态势 - 国货美妆在细分赛道呈现多元化和强劲发展态势 消费者需求趋向精细化和个性化 [1] - 肌肤清洁赛道具备巨大市场潜力 预计2026年中国肌肤清洁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 [1] - 面部清洁 洗护发 身体清洁三大细分领域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525亿元 703亿元和333亿元 [1] 国货品牌市场机遇与挑战 - 淘系平台热销品牌TOP10中外资品牌仍占优势 表明国货品牌存在显著发展空间 [1] - 中国消费者因皮脂分泌旺盛和皮肤屏障脆弱等特性 对"温和洁净"的清洁需求突出 [1] - 清洁赛道过去受客单低利润薄制约 如今随消费升级逐渐成为护肤关键步骤 [2] 红之品牌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品牌2020年创立并深耕清洁赛道 针对进阶需求推出高浓度氨基酸表活产品 [1][5] - 首款洁面产品"小亲净"含30%氨基酸表活 持续位居电商平台热卖榜好评榜回购榜 [5] - 橄榄酵萃卸妆油(小蛮腰)全渠道累计销量突破2700万件 构建完整清洁产品矩阵 [5] 大单品策略对国货品牌的价值 - 经典产品是品牌穿越周期核心引擎 如雅诗兰黛小棕瓶和SK-II神仙水等案例 [6] - 国货品牌通过大单品实现突破 完美日记动物眼影盘和珀莱雅红宝石精华验证该路径 [6] - 红之通过"小亲净"洁面乳和"不纠结"2.0卸妆油构建"科学清洁"品牌认知 [6] 国货美妆细分赛道创新趋势 - 功效性护肤赛道在抗衰老美白修复等领域涌现贝泰妮溪木源谷雨等品牌 [7] - 彩妆赛道在唇妆眼妆底妆等细分领域出现珂拉琪橘朵等创新品牌 [7] - 国货品牌通过植物提取物成分研究和色号质地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 [7] 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方向 - 卸妆产品需求从基础清洁转向"功效+体验+品牌"综合考量 [5] - 深层净卸与温和不伤肤的平衡成为核心诉求 当前市场满足进阶需求产品有限 [5] - 国货品牌聚焦适合国人肤质的成分研究 以温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形成差异化壁垒 [7]
润本股份(603193):积极拓展线下渠道期待青少年系列新品表现
华源证券· 2025-08-20 16:5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润本股份积极拓展线下渠道及青少年系列新品表现[5] - 公司通过非平台经销商开发合作线下渠道包括胖东来、永辉、大润发、沃尔玛等KA渠道以及WOW COLOUR等特通渠道[8] - 25H1新增与山姆渠道合作,持续提升品牌势能[8] - 25H1升级或新推出40余款单品,针对青少年推出控油祛痘系列产品[8]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H1实现总营业收入8.95亿元(+20.31%),归母净利润1.88亿元(+4.16%)[8] - 2025H1毛利率同比+0.4pct至59.0%,销售费用率同比+1.5pct至30.2%[8] - 2025H1归母净利率同比-3.2pct至20.9%[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1/4.9亿元,同比增速11%/23%/19%[8] - 2025E营业收入1,645百万元(+24.81%),归母净利润334百万元(+11.13%)[7] - 2025E每股收益0.82元/股,ROE 14.96%[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7/30/26倍[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收盘价30.79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价44.00/15.80元[3] - 总市值12,457.43百万元,流通市值3,181.73百万元[3] - 资产负债率6.98%,每股净资产5.38元/股[3] - 2025E P/E 37.35倍,P/S 7.57倍,P/B 5.59倍[10] 产品与渠道 - 电商平台(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保持高市占率[8] - 针对婴童及青少年推出防晒及控油祛痘系列产品[8] - 25H1加大品牌广宣力度,销售费用率提升[8]
一款早餐锅俘获年轻宝妈:苏泊尔如何在拼多多掘金炊具市场?
雷峰网· 2025-07-30 21:56
苏泊尔拼多多经营策略 - 新品炒锅上线拼多多一周内单日销量接近上千单 [2] - 拼多多平台新品孵化周期短于传统电商仅需半个月 覆盖用户群广泛使新品易成千万级爆品 [2] - 公司炊具产品过去三年在拼多多销售额增长近4倍 [2] - 拼多多"千亿扶持"政策通过专项团队全链路扶持国货品牌 百亿补贴频道加码消费券和流量倾斜助力炊具品牌 [2] - 平台减免+扶持举措为新品研发提供成本空间 2024年将推出旗舰新品"铁不粘"炒锅预计年销售额突破两千万元 [2] 细分赛道爆品方法论 - 2022年专供拼多多的蜂窝不锈钢炒锅年销售额达一千五百万元 2023年仍保持千万元年销 [4] - 针对小家庭开发的18cm-20cm小口径压力锅2023年成为千万级热销款 [4] - 多孔早餐锅满足一锅多用需求 增速达40%-50% 奶锅因多功能性受年轻家庭青睐 [5] - 细分赛道策略带动炊具产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6] - 公司策略明确为切入细分赛道 通过差异化新品引爆市场 [4] 平台资源与精准运营 - 拼多多用户结构覆盖县城至一二线城市 万人团/百亿补贴/多多视频等工具加速新品爆发 [8] - 爆品方法论:借营销工具提升日销至百亿补贴门槛 通过视频内容种草实现稳定销售 [9] - 蜂窝炒锅通过秒杀频道日销突破三万元后获万人团资源位 最终成为千万级爆款 [13] - 专项团队提供用户画像和趋势洞察 指导研发真不锈铁锅/多孔早餐锅等产品 专项活动后销售环比增长15%-20% [14] 行业竞争与产品创新 - 炊具行业消费分层明显 县城重性价比 一二线重健康智能化 互联网品牌跨界加剧同质化竞争 [16] - 2024年厨房小家电市场规模同比下滑0.8% 行业亟需增量市场 [16] - 拼多多"百亿减免"政策每年为公司节省数百万元推广费 转化为新品研发资金 [16] - "铁不粘"炒锅解决传统铁锅受热不均问题 构筑技术护城河并契合健康需求 有望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 [17][18]
“长不大”的消费需求,正在遍地开花
虎嗅· 2025-05-28 13:29
消费趋势转变 - 从追求规模经济转向寻找100个愿意每月消费10元的精准用户模式[2] - 小规模非标商业崛起,独立商店和手工制品需求增长[3] - 细分品类涌现:自然发酵调味品、四季果蔬食品、鞋底专卖、手机绳定制等[4] 细分赛道案例 - 食品领域:So Acai从线上小众品牌发展为线下实体,南食召推出新米年糕实体店[11] - 油浸小番茄从网络教程发展为一线城市西餐厅热门菜品[13] - 大码女装晶咕、内衣奶糖派从小众走向线下实体店[17] - 韩国大头贴品牌Haru Film和人生四格吸引二次元年轻群体[18] - 电子产品装饰文化兴起,涵盖耳机/手机/电子烟等配件个性化需求[19] 产品价值重构 - 细分产品聚焦生活幸福感而非单纯品质升级,如花朵护腰坐垫/STANLEY水杯[18][21] - 专业功能产品细分:MIYUKI FACTORY串珠店、IDENTITI火漆定制店覆盖百元至万元需求[22] - 户外领域细分:Vibram鞋底、PETZL攀岩装备、Ticket To The Moon边角料包受关注[22] 渠道与场景创新 - 蕉内/蕉下从垂类起步,通过购物中心背书实现规模化[25][26] - 传统服装品牌通过增设咖啡区塑造生活方式场景[29] - 社区店铺通过空间设计(植物/厨具/乒乓球台)触发非理性消费[31][32] - 品牌选址偏好非标场景(街道/公园/工厂)以筛选目标客群[35] 消费心理演变 - 消费者在从众与个性间寻找平衡,推动小众品牌分流[23] - 实体店体验促成需求发现,如改善睡眠的床垫消费[46][47] - 消费决策更关注主理人个性/包装审美/情感故事等非功能因素[38] 生活方式重构 - 慢生活趋势下,手工/环保/可持续产品受追捧[37][39] - 真实需求超越营销概念,如睡衣舒适度优于"松弛感"标签[43] - 消费成为生活探索方式,帮助用户明确偏好优先级[52]
2025年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探迹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5-23 01:27
行业发展概览 - 法律服务行业已形成全链条结构,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2024年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2025年预计达3200亿元,复合增长率14.3% [1] - 头部律所垄断高端市场,红圈律所营收占比17.1%,Top50律所承接超70%亿元以上案件,中小律所依赖低毛利业务,非诉讼业务占比提升至55% [1] - 全国有21万余家法律服务企业,68.77%为民营企业,地区分布失衡,北京、上海、深圳收入占全国57%,县域律所年均营收仅为一线城市同类律所的5% [2] - 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争夺,专业化成为趋势,数据合规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200亿元,出海、电商直播等领域成为新蓝海 [3] 企业分布与竞争格局 - 广东、山东、江苏、上海、河南企业数量居前,广东100名律师以上的规模所数量最多达到93家 [44][47] - 头部律所加速扩张,全国最大30家律所近年新设分支机构数量为93家,增速达26.4% [42][44] - 小微市场竞争充分,同质化导致低价竞争普遍,75.2%企业营业收入在100~500万区间 [51][52] - 专业化趋势明显,部分企业专注细分赛道如建筑工程、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 [51] 增量客群分析 - 近期开庭客群中被告占比57%,批发和零售、建筑、制造业涉案较多 [58][60] - 常法咨询客群中批发零售业需求旺盛,80.78%为50人以下中小企业,需求聚焦劳动纠纷预防等方面 [63][66] - 执行案件总规模超5万亿,终本案件占比40%+,广东住宿和餐饮行业申请量最多 [68][69] -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爆发式增长,平均标的额287万元,是普通民事案件的15倍,侵权纠纷占比83.75% [6] 市场业务变化 - 新《公司法》实施推动企业合规升级,中小微企业法律顾问渗透率从35%提升至48% [54] - 中国数据合规法律服务市场2023年规模达85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3% [54] - 从事出海的工贸型或贸易型有法律需求的企业超过10万,直播电商领域法律需求同样超过10万 [53] - 政策助推行业机会,数据跨境流动、生成式AI衍生法律服务市场规模超120亿元 [54] 技术应用与发展方向 - AI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响应速度、拓展服务半径,助力精准获客和专业服务 [8] - 法律科技公司市场份额扩大,倒逼传统律所让渡合同业务,AI获客成增长良药 [23][24] - 通过切割细分赛道建立专业壁垒,绑定高成长行业,打造新质销售力 [7] - 筛选政策红利型等四大黄金赛道打造产业基底,提升客单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