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给自足
icon
搜索文档
新加坡总统要中国放弃自给自足,走和美国,欧洲维持互依的关系,这段时间新加坡跳得很高,就是怕中国赶上美国,然后和美国脱钩
搜狐财经· 2025-10-22 00:02
你有没有发现,新加坡最近特别喜欢对中国指指点点。前几天,新加坡总统公开说,中国要"放弃自给自足",要继续和美国、欧洲"互相依赖"。我当时就愣 了一下,这话换谁说都算挑衅,偏偏是新加坡,一个弹丸小国,蹦得比谁都高。 我查了下资料,新加坡总统这个表态出现在一个国际论坛上,背景是全球供应链重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接近 32%,比美国和欧盟加起来还多一点。而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进口依赖中国的比重从2018年的21%降到了2023年的13%。这时候新加坡跳出来劝中 国"别脱钩",意思其实挺明显,就是希望中国继续维持那个"我生产、你消费、大家分红"的全球格局。 但问题是,现在中国根本不是当年的中国。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超过33%,新能源产业链出口全球占比超过60%(来源:中国商务部),从光伏到锂电到 汽车,已经是别人绕不开的玩家。你让这样的中国去"放弃自给自足",相当于让人把主动权再交回去,这不现实。 我理解新加坡的焦虑。这个国家从建国开始就靠"夹缝求生"。亚洲金融危机时靠美国稳汇率,金融危机后又靠中国贸易增长。根据新加坡贸工部的数据,中 国已经连续10年是新加坡最大贸易 ...
独立日讲话,莫迪号召加强自给自足
新浪财经· 2025-08-15 18:55
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 - 印度总理莫迪呼吁全国加强从化肥到喷气发动机等各类产品的自主制造能力[1] - 印度制造的半导体芯片将于2023年底上市 并致力于实现关键矿产自给自足[1] - 已在1200多个地点开展关键矿产勘探工作以支持自给自足目标[1] 税收政策调整 - 宣布自10月起下调商品和服务税 预计将提振国内消费需求[1] - 该政策调整是对美国加征印度输美商品高额关税的应对措施[1] 农业保护立场 - 明确将农民 渔民 养牛人列为国家首要关切群体[1] - 强调印度绝不会在保护农民利益问题上妥协[1] - 承诺坚决抵制任何威胁农民利益的政策[1] 国际贸易环境 -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预计将拖累印度经济增速[1] - 新德里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及贸易谈判破裂的双重压力[1] - 贸易分歧主要源于双方在进口美国农产品和乳制品问题上的立场差异[1]
多迪克称塞族共和国经济稳定,将提高养老金和退役军人补贴
商务部网站· 2025-08-12 21:21
核心经济数据 - 波黑塞族共和国去年GDP净增长超过15亿马克 [1] - 去年注册投资额达到28亿马克 [1] - 当前GDP绝对值约为180亿马克 [1] - 预计今年年底GDP可能达到190亿至200亿马克 [1] 经济发展状况 - 塞族共和国已实现经济自给自足 [1] - 地方社区层面存在行政禁令增多的问题 [1] - 需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对行政限制 [1]
高盛唱多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
新浪财经· 2025-06-16 13:58
中国民营十巨头 - 高盛列出中国"民营十巨头"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覆盖互动媒体、零售、科技硬件、汽车、餐饮、娱乐、家用耐用消费品、医药、酒店和纺织服装等多个子行业 [1] - "民营十巨头"占MSCI中国指数42%权重,日均交易额达110亿美元,市场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显著 [1] - 这些公司代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自给自足、全球化、服务消费及中国股东回报改善五大投资趋势 [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民营十巨头"未来两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3%,中值为12%,平均市盈率为16倍,前瞻性市盈增长比率为1.1倍 [2] - 相较于美股"七姐妹"28.5倍P/E和1.8倍fPEG,中国"民营十巨头"估值更具吸引力 [2] - 当前"民营十巨头"平均交易估值为13.9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较MSCI中国指数仅有22%估值溢价,远低于历史均值 [2] - 若中国民企获得类似美国43%的估值溢价,市场集中度将从11%升至13%,市值增加3130亿美元 [2] AI技术影响 - AI技术广泛应用预计未来十年每年推动中国企业盈利增长2.5%,民企在AI-科技宇宙中占比高达72% [3] - 民企主导的科技行业(如媒体、软件、IT服务和医疗)对AI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同行 [3] - 拥有庞大客户群和数据并拥抱AI技术的企业更可能成为长期赢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