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备

搜索文档
 万业企业更名先导基电 前三季度营收10.69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9:38
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10月29日晚间,上海先导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万业企业股份 有限公司,原简称"万业企业",以下简称"先导基电")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 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47.4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 246.8%。 公告显示,万业企业已完成变更公司名称、变更经营范围、变更法定代表人等,证券简称将按程序向上 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变更为"先导基电"。公司方面表示,在半导体产业变革与自主可控战略深入推进的背 景下,先导基电持续深化"半导体装备+新材料+零部件"多轮驱动发展定位,全力投身国家战略性新兴 产业主战场。 据悉,先导基电正加快建设从材料、零部件到设备、应用解决方案的一体化产业平台,持续推动产业链 生态整合:一方面,以离子注入机为核心,拓展半导体前道设备产品线;同时,深化铋材料及其他高端 电子材料的产能建设与客户导入,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今年,先导基电的铋材料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旗下安徽万导在铋化合物材料研发生产的关键工艺 上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形成从原材料到高端应用材料的多元产品矩阵,产品广泛应用于Mic ...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变革 价值创造路径渐明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05:09
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引领产业变革与价值创造的核心引擎。 10月29日,由中国证券报与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通举办,会上 以"新质生产力下的价值创造之路"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汇聚了来自锂电池材料、制药、半导体装备、医疗 器械及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五位上市公司董事长。他们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国际竞争,分享了企业 在实践中的思考与探索。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新质生产力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体现为组织能力、战略布局与产业生态 的系统性重构。在这场围绕"科技—创新—新质"链条的深度探讨中,如何以实效为导向推进创新、如何 在高速迭代中保持竞争力、又如何在高投入与长期价值之间取得平衡,成为贯穿讨论的核心议题。 ● 本报记者 杨梓岩 傅苏颖 从技术突破到系统能力构建 当前,技术的快速迭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深耕的当升科技董事 长陈彦彬对此感受尤为深刻。"产品迭代周期已缩短至一年半到两年。"他表示,当升科技通过不断开发 高性能钴酸锂、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等产品,不仅实现了70%的业务出口,更在制造工艺上持续精进, 使单位投资与物 ...
 万业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逾247% 拟更名为“先导基电”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8:56
10月29日晚,万业企业(600641)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 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47.4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246.8%,延续上半年高 速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万业企业已完成中文全称工商变更登记,正式更名为"上海先导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证券简称将按程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变更为"先导基电",具体以交易所审批及公司公告为 准。此次更名背后,是在半导体产业变革与自主可控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公司持续深化"半导体装 备+新材料+零部件"多轮驱动发展定位,全力投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战场。 2025年起,万业企业材料与设备领域的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合计收入占比近九成,已成为营收增长的核 心动力。其中,铋材料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上半年已贡献收入5.2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达 75.14%,该板块第三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依托控股股东先导科技集团在铋、铟等金属提纯技术的 领先优势,公司旗下安徽万导在铋化合物材料研发生产的关键工艺上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形成从原材料 到高端应用材料的多元产品矩阵,产品广泛应用于MicroTEC制 ...
 晶盛机电: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8:41
证券日报网讯晶盛机电(300316)10月2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受益于半导体行 业持续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快,公司半导体业务持续发展,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 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 ...
 CMP价值凸显、减薄出货行业龙头,华海清科乘势冲港股
 巨潮资讯· 2025-10-19 16:37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国内AI技术在算法架构、算力密度等核心维度持续突破,AI芯片设计范式革新与制造工艺迭代,为先进封装与芯片堆叠技术带来深层发展良机 [1]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中国本土设备商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7%攀升至2024年的19% [5] - 先进封装和化合物半导体市场前景明朗,带动减薄装备和划切装备需求逐步拉升 [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28%至19.50亿元 [1]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82%至5.05亿元 [1] - 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02%至4.60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17%至3.95亿元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7.97%至69.89亿元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化学机械抛光(CMP)装备拥有多款型号,全新抛光系统架构CMP机台Universal-H300已获批量重复订单并实现规模化出货 [5] - 新签CMP装备订单中先进制程订单已实现较大占比,部分先进制程CMP装备在国内多家头部客户完成全部工艺验证 [5] - 12英寸超精密晶圆减薄机Versatile-GP300订单量大幅增长,12英寸晶圆减薄贴膜一体机Versatile-GM300实现批量发货 [8] - 12英寸晶圆边缘切割装备发往多家客户验证,12英寸晶圆边缘抛光装备进入国内多家头部客户端验证 [11] - 全资子公司首台12英寸低温离子注入机发往国内逻辑芯片制造龙头企业,实现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各型号全覆盖 [11]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达722人,研发投入合计2.46亿元,同比增长40.44% [12][1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2.63%,同比提升0.91个百分点 [14] - 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2.92%至2.44亿元 [12]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00件,软件著作权39件,布局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4]   产能布局与战略规划 - 随着北京厂区正式启用,减薄等核心装备产能逐步释放 [11] - 晶圆再生扩产昆山项目落地,规划扩建总产能为40万片/月,首期建设产能为20万片/月,与天津厂区形成南北协同 [11] - 公司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优化资本结构并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14] - 公司基本实现"装备+服务"的平台化战略布局,产品线覆盖CMP、减薄、划切、离子注入、湿法装备及晶圆再生等服务 [5]
 从新凯来看“中国芯”突围,深圳做对了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07:16
 新凯来技术突破 - 子公司启云方发布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填补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 [2] - 启云方EDA软件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约30%,硬件开发周期缩短40%,智能辅助设计首版成功率提升30% [3] - 子公司万里眼发布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达90GHz、采样率200GSa/s,性能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2][3] - 万里眼示波器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500%,其智能参数寻优功能可将数周测试工作缩短至10分钟 [5] - 美国对华禁运带宽60GHz及以上示波器,万里眼90GHz产品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4][5]   半导体产业生态与国产化进展 - 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15亿元,由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控股,产品涵盖扩散、薄膜、检测、量测等关键领域 [6] - 国内半导体产品国产替代率已达70%至80%,能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但光刻机等高端装备仍在攻关阶段 [6]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汇集超600家展商,其中至少115家为深圳半导体企业 [10]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024年达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10] - 深圳通过设立规模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及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10]   产业协同与发展模式 - 新凯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深圳完整的应用生态、政府支持、资本助力及人才技术积累 [7] - 产业从“单点开花”转向“抱团生长”,投资逻辑从投“一棵树”转向投“一片森林”,更看重企业在国产化生态中的角色 [9] - 深圳发展半导体产业呈现“设备先行”和“生态共建”两大特征,推动关键装备产业化并形成研发-验证-量产-服务闭环 [11] - 科研机构与装备企业的协同加速了国产半导体生态成熟,新凯来设备经一年验证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14]
 从新凯来看“中国芯”突围,深圳如何构建“芯”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09:20
 新凯来技术突破 - 子公司启云方发布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填补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 [1] - 启云方EDA软件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约30%,硬件开发周期缩短40%,智能辅助设计首版成功率提升30% [2] - 子公司万里眼发布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达90GHz、采样率200GSa/s,性能为国内可销售最高,打破西方60GHz以上设备对华禁运限制 [1][2][3] - 万里眼示波器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500%,其“智能参数寻优”功能可将数周测试工作缩短至10分钟 [3]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 - 国内半导体产品国产替代率在70%至80%之间,基础需求已能满足,但光刻机等更高端制程设备仍需攻关 [5] - 国产装备企业以整合速度快、技术攻关强的优势加速突破关键环节,客户采购更注重供应安全 [5] - 2024年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8] - 深圳产业发展路径呈现“设备先行”和“生态共建”两大特征,通过推动关键装备产业化带动全链条协同 [8]   深圳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深圳政府构建“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的“六个一”工作体系推动创新要素集聚 [7] - 深圳市设立一期规模50亿元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7] - 产业投资关注点从芯片设计下沉至设备、EDA和材料等产业链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标志着产业走向成熟 [5] - 企业间强调生态共建,从“单点开花”转向“抱团生长”,投资逻辑从投“一棵树”转向投“一片森林” [6]
 机器人:公司半导体装备业务直接服务的下游是半导体工艺设备厂商
 证券日报· 2025-09-29 16:09
证券日报网讯机器人9月2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半导体装备业务直接服务的下游 是半导体工艺设备厂商,具体合作客户请查阅、关注公司的定期报告。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VIP机会日报有色金属逆势活跃 栏目追踪行业动态 提及人气公司再度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26 16:58
 有色金属行业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反对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4] - 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矿区因泥石流事故停产并宣布不可抗力[4][5] - 事故矿区2024年占全球铜供应量4% 可能导致2026年全球铜供需短缺扩大至72.5万吨 约占总供给2.6%[5] - 精艺股份在9月26日收获涨停[5]   半导体行业 - 国内晶圆厂全球市占率有望从目前10%提升至30% 存在约3倍扩产空间[9]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目前20%提升到60%至100% 则有3至5倍增长空间[9] - 台积电2纳米制程价格拟提涨至少50% 国内模拟板块有望迎来拐点[9] - 赛微微电主营模拟芯片研发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安全芯片、电池计量芯片和充电管理芯片 截至9月26日收盘最高涨幅达14.19%[9] - 晶盛机电聚焦半导体装备国产化 在8-12英寸大硅片设备实现全环节覆盖且市占率领先[12][13] - 公司未完成合同超37亿元(截至2025年中) 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共振驱动成长[12][13] - 晶盛机电9月26日大幅拉升 2日最高涨12.87%[12][13] - 利和兴聚焦智能装备与电子元器件双主业 智能装备覆盖检测/制程类设备[14] - 公司MLCC坚持差异化策略 主攻高附加值中高压/高频微波产品 产能利用率高[14] - 与华为昇腾、海思深度合作 提供夹具/测试平台 参与折叠屏检测[14] - 投资机器人公司布局具身智能 募资1.675亿投向半导体精密零部件项目[14] - 利和兴9月26日大幅拉升 当日收涨9.1%[14]   风电行业 - 中国风电价值链通过行业自律实现反内卷 在2025年初实现价格和整体盈利能力转机[17] - 风电行业迎来实质性复苏 当前良性价格与利润环境有望贯穿2025年并延续至2026年及以后[17] - 风机中标均价较去年低点增长近30%[18] - 威力传动5日最高涨幅15.79% 今日涨幅19.99%[18] - 明阳智能5日最高涨幅17.21% 今日涨幅9.98%[18] - 日月股份5日最高涨幅14.66% 今日涨幅8.43%[18] - 东方电缆5日最高涨幅14.25% 今日涨幅5.46%[18] - 天顺风能5日最高涨幅10.19% 今日涨幅4.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