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经济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31 18:48
整体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经济呈现“挑战与亮点交织”态势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和国内需求偏弱带来压力 但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注入活力 [1][2] - 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4.3% 较去年全年大幅回落12.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 较去年有所提升 [2][15] - 美国关税政策从年初10%逐步提高至145% 直接冲击广东出口 对美出口同比下降5.9% 对东盟出口转为-4.9% [6][14] 工业生产结构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1.1% 民用无人机增长92.7%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核心企业数量过千 [3][17]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0.9%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65.0% 汽车仪器仪表增长109.7% 比亚迪一季度累计销量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 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31% [3][18][19] - 传统行业持续承压 纺织服装业同比下降4.6% 家具制造业下降1.4% 非金属矿产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上游材料行业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收缩延续下行趋势 [3][16] 区域发展差异 - 珠三角核心城市工业增速疲软 深圳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至2.6% 广州同比下降1.9% 佛山增速仅1.1% [4][21] - 粤西三市工业增加值均为负增长 阳江从去年5.5%转为-3% 茂名、湛江虽改善但仍未转正 [4][22] - 惠州工业增加值增速从去年9.7%升至12% 受益于电子和石化新材料产业 梅州增速从4.1%提升至12% 凭借烟草、电力和电子信息产业 [4][22] 投资与外资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1% 占工业投资比重升至36.9%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43.0% [5][29]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3.1亿元同比增长5.9% 远高于全国水平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4.5% [5][30]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8% 降幅收窄2.4个百分点 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0.5% 销售额同比增长7% [5][31] 消费市场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5.0% 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9.8% 网络零售保持8.1%增速 [5][14] - 非补贴类商品如服装、珠宝、化妆品等消费疲软 珠三角部分城市表现较好 珠海社零增速达3.4% 粤北的清远、梅州同比分别下降2.9%和2.0% [5][22] - 乡村消费增速首次低于城镇 农村消费潜力释放仍需政策加码 [5] 外贸结构 - 深圳出口同比下滑16.6% 受高基数和关税双重影响 但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显著 材料、生物领域出口分别增长71.7%和34.8% [7][14] - 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加征高额关税 使广东经东南亚的转口贸易受阻 [8] - 广东电动汽车出口总值增长119.5% 展现外贸韧性 [18]
走进冠军企业银河通用:今年重点落地零售场景
新京报· 2025-08-31 16:58
"这是您的商品。" 屏幕下单,从机器人Galbot G1手里取走商品,中关村大融城附近的银河通用太空舱模仿便利店开启 了"不打烊"模式。 近日,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贝壳财经承办的"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月度主题走访活动第 三期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新质先锋 未来北京"为主题,聚焦北京机器人产业开展线下集体采访,共 有15家市属新闻网站、财经类网站等媒体记者,以及财经领域网络大V等参与活动。 并且,数据采集耗时长。据银河通用测算,训练机器人快速掌握一项技能需要上亿条数据,而且在现有 技术条件下,一天能采集500到600条数据,全年大约能采集1000万条数据,"这已经算相对不错的水 平"。 "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解决机器人数据匮乏问题的方案,其中之一是通过视频学习。"曾辉说。但他认 为视频学习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从2D视频到3D世界的过程中数据出现损耗,对机器人来说这会降低数据 的质量。 这些企业在今年8月北京举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代表"北京队"狂揽15个冠军。其中,银河 通用是"医院场景-药品分拣技能竞技"金牌得主。 代表银河通用出征药品分拣场景赛的正是Galbot G1,它不仅可以在药房里 ...
2025百度云智大会·AI+机器人专题论坛圆满收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30 22:59
百度智能云AI基础设施升级 - 百度智能云全新升级百度百舸AI计算平台5.0和千帆企业级AI开发平台4.0 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部署和开发AI产品 [1] - 百度百舸AI计算平台全面适配主流开源具身VLA模型 将视觉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速度提升超1倍 单轮迭代时间缩短超50% [3] - 该平台已服务产业链超20家重点企业 并提供高效云端开发工具实现研发两倍提效 [3] 具身智能技术进展 - 构建具身快慢系统是具身智能迈向通用泛化的关键路径 包括大脑推理与小脑控制的分层快慢系统和VLA端到端快慢系统 [11] - 提出Robo4D方法 通过构建4D空间提升机器人操作泛化性 利用先验引导算法基于单一视角视频片段生成四维世界空间 [1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 由具身大脑和具身小脑构成 实现从任务理解到执行的全流程智能化 [20] 产业落地与实践 - 百度智能云明确在具身智能行业的核心工作为技术赋能与场景链接 技术层面推进训推AI算力、数据采标、大模型、语音交互等合作 [7] - 场景层面依托各行业AI落地经验链接资源 推动企业与场景方双向奔赴 共创可规模化的价值场景 [8] -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汽车产线完成多工位上下料、喷涂等全身操作 并测试商超取物等民生场景 [21][22] 数据与模型协同发展 - 智源研究院提出具身智能行业存在模型缺数据、数据缺本体、本体缺应用的循环悖论 需全行业协同突破 [23] - 构建本体-数据-模型三维评测体系 开发统一数据格式工具链 打造一站式数采平台 目前已接入多种机器人本体 [26] - 一星机器人聚焦真机数据 筹建国内外多个数据采集场 满负荷运转时月采数据可达500万条以上 [48] 企业产品与量产规划 - 维他动力计划年底量产机器人 已迭代20余版模型 将通过全国测试生产50台工程样机、连续试制300台测试机、招募3万私域种子用户推进量产 [28] - 维他动力端侧部署1B参数的VOA模型负责环境感知与本体控制 云端联动百度智能云处理自然语言 可拆解复杂任务指引机器人分步执行 [28] - 维他动力机器人采用高功率密度关节电机(0.4公斤重量达450瓦峰值功率)与600-700瓦时电池组 实现5小时以上续航 [28] 技术路线与投资展望 - 行业技术路线已收敛至VLA端到端训练 通过模仿人类行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快速进步 [32] - 百度风投表示具身智能领域当前投资并非过热而是过冷 该行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50] - 短期内工厂场景将率先实现机器人应用 中期物流、商场货架上货、酒店服务等服务业蕴含更大落地机会 长期愿景是机器人走进家庭 [32]
人形机器人“关节密码”之辩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30 22:59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 为稀土永磁材料带来广阔市场前景[1] - 稀土永磁材料凭借高磁能积 高温稳定性和轻量化特性 成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部件理想选择[1] - 钕铁硼永磁材料可应用于伺服电机等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1] 金力永磁布局 - 公司是全球稀土永磁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研发 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3] - 积极配合世界知名科技公司进行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研发和产能建设 并有小批量交付[3] - 将相关部门升级为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 规划建设先进生产线[3] - 2020年成为特斯拉重要供应商[3] 英斯特技术优势 - 主要从事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研发 生产和销售[5] - 产品已给人形机器人电机客户送样[5] - 构建较高技术壁垒 满足客户对产品精密化 小型化 轻薄化要求[5] 中科三环市场地位 - 是全球最大钕铁硼永磁体制造商之一 拥有烧结与粘结工艺核心技术[6] - 产品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多年 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7] - 成功制备超高性能磁体 无重稀土高矫顽力磁体等产品[7] 宁波韵升产能合作 - 是全球最大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 具备年产坯料21000吨生产能力[9] - 与智元机器人等头部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完成数个项目开发或交样[9] - 设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建立战略合作[9] 金田股份产品应用 - 电磁线产品与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 无框力矩电机等场景实现量产[12] - 致力于研发超高磁能积 超强内禀矫顽力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12] - 通过铜基新材料与稀土永磁材料协同驱动 为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提供助力[11][12] 行业企业生态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等15家[15] - 人形机器人企业涵盖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等24家[18]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含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等28家[19]
拓普集团(601689):2季度盈利环比改善 机器人及液冷业务将成为新增长点
新浪财经· 2025-08-30 20:3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5亿元同比增长5.8% 归母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减少11.1% 扣非归母净利润11.62亿元同比减少10.4%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1.67亿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24.3% 归母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减少10.0%环比增长29.0% 扣非归母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减少3.5%环比增长38.7% [1] - 利润端承压主要因前瞻性布局海外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业务导致折旧摊销及研发投入增加 [1] 汽车零部件业务 - 上半年国内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92.70亿元同比增长13.1% 海外业务收入29.06亿元同比下降11.2% [2] - 海外业务下滑受北美大客户部分车型销量影响 已与RIVIAN/福特/通用/Stellantis/宝马/奔驰等展开新能源合作 [2] - 墨西哥一期项目全部投产 波兰工厂二期筹划中 泰国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 实现全产品线境外布局 [2] 新兴业务布局 - 设立电驱事业部切入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已向客户送样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等产品 [3] - 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传感器/足部减震器/电子柔性皮肤等产品 产品覆盖度行业领先 [3] - 以汽车热管理技术拓展至液冷服务器/储能/机器人领域 当前取得订单15亿元 [3] - 液冷服务器产品包括液冷泵/温压传感器/流量控制阀等 已向华为/A客户/NVIDIA/META及数据中心提供商推广 [3]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91/42.16/51.53亿元(原预测35.38/42.86/51.17亿元) [4] - 维持可比公司2025年PE平均估值35倍 目标价68.25元 维持买入评级 [4]
人形机器人,需要多少算力?
创业邦· 2025-08-30 18:08
以下文章来源于锌产业 ,作者山竹 锌产业 . 用技术范式,给未来一个解释。 算力高达 2070TFLOPS的端侧算力Jetson T5000,专为人形机器人打造。 至此,造芯片的黄仁勋,又将人形机器人的端侧算力拉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个在不依赖云计算情况下,可以在本地执行更多AI推理计算和多模态传感器数据实时工作处理的高 度。 这意味着,模型侧和传感器上的最新产研成果,在人形机器人上有了更快落地的可能。 这是我们看到的,2000多T的端侧算力,能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带来的好处。 来源丨 锌产业 (ID:xinchanye2021 ) 作者丨山竹 图源丨Midjourney 作为人形机器人的铁粉,黄仁勋这两天又放了一个大招: 当然,这更多类似数学推导公式,是理论上的可行。 那么,实际上,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又需要多大的算力? 无人不喜机器人 作为几乎所有科技产品的终极形态,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在科技领域的地位是绝无仅有,也 让很多科技大佬神往。 这其中,有两位科技大佬对人形机器人的推崇,直接让原本处于边缘地带的人形机器人,飙升到了如 今科技领域的头牌。 一位是科技狂人马斯克,那个成功发射了商业运载火箭、搞出了卫星 ...
吴世春:创业缺人缺钱的真相,其实是战略不清晰
创业家· 2025-08-30 18:06
以下文章来源于i黑马 ,作者i黑马 i黑马 . 让创业者不再孤独@i黑马 很多创始人都说,我缺钱或者我缺人,其实这都是表象。 背后的原因,就是战略不清晰。 如果你的战略,能画出一个大饼,还能分好这个大饼,你是不会缺钱的。 所以,当你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你就能够找到足够的钱,找到足够的人,助你把事情做 好。 目前,我们管理着有好几个城市的钱, 基金规模超100亿。 此前,我们投资、陪跑的企业已有 600多家 ,并陪伴 13家企业 完成了上市。 下半年 , 我们预计要投出去的金额,应该不小于 15个亿。 这是实实在在的子弹,我们弹药还是很充足的。 吴世春 梅花创投合伙人、黑马加速导师 这里,认真给大家推荐一下: 9月21日-23日 , 我将亲自带队 100家企业家 , 去四川泸州线下游学 , 探 访 下沉创新 , 寻找增长新引擎。 你 在 创业路上遇到的问题和想法 , 都可以找我聊聊 。 中国的资本链条,是全世界最完整的。 中国的人才,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如果你是 优质的项目,我也会果断投 你 。 希望所有支持我的人 , 一如既往的相信我、支持我, 我们一起 加油! 活动详情如下 ↓↓↓ 吴世春导师亲自带队 ...
优必选、宇树、智元纷纷采购!H20对华出货尚未恢复,英伟达瞄准中国机器人市场
华夏时报· 2025-08-30 17:01
中国市场H20芯片销售情况 - 第二季度未向中国客户销售H20芯片 但向中国以外客户销售H20获得收入约6.5亿美元 受益于1.8亿美元库存释放[5] - 美国政府在8月允许向特定中国客户销售特定H20产品 但公司尚未基于许可证出货任何H20产品[5] - H20芯片因安全漏洞问题被国家网信办约谈 公司回应称芯片不存在后门[5]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芯片替代浪潮兴起 H20作为"阉割版"芯片优势减弱[5] - 华为、天数、摩尔等国产GPU产品可替代H20[6]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盈利超10亿元 营收同比暴涨4347.82%[6] 机器人业务发展 - 推出专为物理AI和机器人打造的Jetson Thor开发者套件和量产级模组 售价3499美元[8] - 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等公司已率先使用Jetson Thor产品[3][8] - 银河通用与英伟达在仿真、具身智能生态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8]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二财季收入467.43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环比增长6%[9] - 净利润264.22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环比增长41%[9] - 数据中心收入410.96亿美元同比增长56% 游戏业务收入42.87亿美元同比增长49%[9] 增长趋势变化 - 收入同比增幅创过去两年新低 增长态势趋于平缓[3] - 2025财年第二财季至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增速从122%逐步放缓至69%[10] - 预计下季度收入达到540亿美元 上下浮动2% 未计入对中国市场H20出货[10] 股价表现 - 8月28日股价下跌0.79%至180.17美元/股[3] - 市值4.38万亿美元 居全球第一[3]
东土科技(300353):业绩暂时承压 订单增长有望带动后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30 15: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90亿元,同比下降7.1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88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9313万元略有收窄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0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10亿元小幅改善 [1] - 第二季度营收2.50亿元,同比下降12.01%,但环比大幅增长78.50% [1] 分业务营收表现 - 工业网络通信业务营收2.69亿元,同比下降1.39%,毛利率下滑5.97个百分点,主因大客户定制类交换机收入占比提升 [2] - 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收入0.78亿元,同比下降22.99%,受部分订单交付延迟影响 [2] - 工业操作系统及软件服务收入0.43亿元,同比下降6.16%,但毛利率大幅提升11.56个百分点至78.21%,受益于授权费收入占比增加 [2] 订单与行业进展 - 半年度订单同比增长72.35%,为后续营收改善提供支撑 [2] - 在半导体、具身机器人、流程工业等关键领域取得合作进展 [2] - 工业AI产品在半导体、智能塔机、智能交通行业实现多个标杆案例落地 [4] 机器人领域突破 - 发布"鸿道"具身机器人操作系统,采用大脑与小脑融合方案,解决传统系统高功耗、短续航痛点 [3] - 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算力,以一体化架构替代分散堆叠,提升智能决策与运动控制协同性 [3] - 与海光信息合作推进芯片层到系统层全栈国产化方案,部分生态厂商已启动适配工作 [3] 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 - 聚焦海光、飞腾、瑞芯微等国产化CPU方案,完成MaVIEW控制软件开发平台适配升级 [4] - Intewell操作系统深度融合,推动Newpre5400、Newpre2310等核心产品落地应用 [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0.10/0.19/0.30元,下调幅度分别为23%/17%/9% [5] - 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稀缺性给予估值溢价,按2025年14倍PS测算,目标价调整为25.61元 [5]
BATJ密集出手,巨头真的回归了?丨投中嘉川
投中网· 2025-08-30 15:03
互联网巨头投资活动总体趋势 - 7家互联网头部企业2024年少数股权投资出手58次 较2023年同期49起上涨18.4% [8] - 仅蚂蚁集团和京东出现明显上涨 蚂蚁从5笔增至11笔(上涨1倍) 京东从2笔增至6笔(上涨2倍) [12] - 与2018年或2021年投资高峰相比 2024年出手数据最低不到巅峰时刻十分之一 [18] 各公司具体投资表现 - 百度出手14次 腾讯出手12次 蚂蚁集团出手11次 美团出手9次 京东出手6次 阿里巴巴出手5次 字节跳动出手1次 [9] - 京东6笔出手为2021年后历史新高 蚂蚁11次出手已与2023年全年持平 [12] - 美团9次出手和百度14次出手均接近各自2023年全年水平 [12] AI与机器人领域投资聚焦 - 互联网巨头超六成出手投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 累计36笔投资 [19][22] - 该数字远超2023年同期15笔 且已超过2023年全年33笔 [22] - 百度/阿里/京东在该方向投资数量占比超80% 蚂蚁/美团占比超60% [22] 京东机器人领域重点布局 - 2024年5-8月连续出手6家机器人企业 预估总投资至少3亿元人民币 [22] - 7月21日出资约2亿元领投众擎机器人10亿元规模A1轮 [23] - 同日战略领投逐际动力 并领投千寻智能6亿元规模Pre-A+轮 [23] 投资金额与策略变化 - 2024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投资金额约20.3亿元人民币 远低于2023年同期90.4亿元 [24] - 投资策略从争抢明星项目转向分散化押注多个初创项目 [24] - 腾讯2023年已开始布局头部企业 预估向月之暗面等公司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