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搜索文档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开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
证券日报网· 2025-11-26 09:28
本报记者 苏诗钰 见习记者 何成浩 与《通知》配套发布的《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到,示范基地包括园区 和企业两类。到2035年,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园区")、1000个左右企业类国家 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企业")。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示范基地能汇聚创新资源与产业要素,能促进新兴产业上下游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屏障,同时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让新兴产业从简单集聚转向生态化发展。长远来看,随着示范基地逐 步铺开并形成成熟经验,将带动全国形成梯次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既能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也能催生出更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能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打造国际竞争优势,推动我国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 在业内人士看来,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意在通过选树新兴产业发展示范标杆,引领带动我国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发展 新质生产力搭建更具支撑力的载体体系。 不过,要让示范基地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业界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三方面:一是把主导产业选准、选精;二是把公共服 务做实;三是把考核评价做严 ...
工信部提出,启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环球网· 2025-11-26 09:16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工信部近日印发通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智能网联 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低空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启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同期,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壮大,10月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 增长13.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无 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5%、41.7%和38.4%。 联合新闻网此前发文称,国务院在今年8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针对强化基础支撑能力 提出若干举措,包括提出到2027年要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到2030年,数字经济成为经济 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全面步入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发展新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马源认为,已被国外列入或可能被管控的环节或领域,仍需提升自主可控能 力,包括先进算力芯片、智算芯片配套领域、超大规模算力设施、基础大模型等。 ...
工信部: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创建示范基地
财经网· 2025-11-25 09:40
1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出, 示范基地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面向2035年和"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党中 央、国务院部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环 保、低空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到2035年,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 范基地、1000个左右企业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
我国将建百个园区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北京商报· 2025-11-24 23:52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24日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的通知》,启动国家新兴 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并提出到2035年,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1000个左右企业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基地创建将面向 2035年和"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智能 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低空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工作方案提出,示范基地包括园区和企业两类。示范园区着力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增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探索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 等。示范企业着力加强产品开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 动应用场景创新等。 据悉,示范基地创建期为2年。创建期满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一组织对创建对象进行评估验收,审 查创建工作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和考评指标目标完成情况,形成评估验收结果。 示范园区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为主导产业,在产 ...
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11-24 21:30
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启动 中新社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刘育英)记者24日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 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日前正式启动。 该工作坚持聚焦重点、因地制宜、央地联动的原则,面向2035年和"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聚焦新 兴产业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产业园区和企业,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发展 壮大新兴产业。 相关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基地创建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 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低空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重点 领域。 示范基地包括园区和企业两类。其中,示范园区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为主导 产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协同创新、产业生态优化、产业治理提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产业 园区;示范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为主营业务,在产 品开发、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管理效能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 工作方案提出,到2035年,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示范基地、1000个左右企业类示范基地,形成一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创建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新华社· 2025-11-24 17:38
据悉,示范基地创建期为2年。创建期满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一组织对创建对象进行评估验 收,审查创建工作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和考评指标目标完成情况,形成评估验收结果。 工作方案提出,示范基地包括园区和企业两类。示范园区着力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 展,增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探索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管理 方式等。示范企业着力加强产品开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发展新业态新模 式,推动应用场景创新等。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周圆)记者24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通知,启动国家新兴 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并提出到2035年,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1000个左右企业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基地创建将面向2035年和"十五五"时 期国家发展战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 色环保、低空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
工信部启动创建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中汽协会数据· 2025-11-24 17:13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旨在通过遴选和培育一批领先的产业园区和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并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示范基地创建坚持聚焦重点、因地制宜、央地联动的原则,面向2035年和“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战略 [1][6] - 到2035年计划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示范基地和1000个左右企业类示范基地,形成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引擎 [7][26] 总体要求与目标 -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25] - 示范基地创建坚持聚焦重点,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开展 [6] - 创建目标包括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显著提升,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显现 [7] 创建对象与领域 - 示范基地分为园区类和企业类两类,示范园区需在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创新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示范企业需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8][27][28] - 创建活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低空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8] - 创建领域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最新决策部署和新兴产业发展新趋势动态调整完善 [9] 示范任务 - 示范园区需着力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产业生态能级,完善产业治理能力 [10][30] - 示范企业需着力加强产品开发打造标志性产品,强化科技创新加大创新投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产业链价值链主导力 [11][32][33] 创建程序与管理机制 - 创建程序包括发布通知、推动创建、评估验收、公示认定、总结推广和辐射带动等环节,遵循总量控制、批次创建、有进有出原则,每2年组织一次申报 [14][15][16] - 创建期2年,期满后评估验收,评估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通过者予以认定命名并授牌 [13][16][38] - 示范基地认定后每3年开展一次成效评估,不合格或发生重大事故、严重失信等行为的将取消认定并摘牌 [18][19][42] 支持与保障措施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创建活动,支持示范基地申请承担部主管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并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设立专区组织融资对接 [20] - 推动金融机构升级特色金融产品,引导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加大对示范基地支持力度,在人才计划和培养中将其需求列为重点 [20]
工信部启动创建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2035年将培育“千企百园”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11-24 16:48
为保障创建工作落地,工信部将与地方建立央地联动机制,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在 资金支持上,将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设立示范基地专区,组织开展专业化融资对接。推动银行等金融机 构结合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升级和完善特色金融产品,支持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 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加大对示范基地的支持力度。 人才保障上,示范基地人才需求将纳入相关人才计划,部属高校将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在创新支撑上,支持示范基地申请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项目,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基 础公共服务平台和制造业中试平台等创新平台。 方案特别强调,创建工作将严守务实导向,不得向创建对象收取费用、不得要求地方配套资金或搞"花 架子"工程,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确保资源集中投向产业发展和创新突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的通知》,启动国家新 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旨在通过遴选标杆园区和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创建方案,示范基地分为园区类和企业类两大类型。其中,园区类示范基地将着力 ...
工信部:打造一批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智通财经网· 2025-11-24 15:29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的通知。其中 提到,要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产业园区和企业为载体,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遴选创建 一批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到2035年,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 称示范园区)、1000个左右企业类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企业),为塑造经济发展新动 能新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示范基地创建坚持聚焦重点,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围绕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开展示范基 地创建活动。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好领域和区域布局,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示范基地创建格局。 示范基地包括园区和企业两类。 示范园区。着力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吸引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引领、 中小企业汇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着力构建企业为主 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标准引领,增强关 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提升产业生态能级,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 业紧密协作, ...
2025年一季度“科技金融-战新产业指数”发布,同环比延续涨势
新华财经· 2025-11-04 16:24
指数总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数”值为193.79点,环比增长0.86%,同比增长6.56%,同环比均稳步提升 [1] - “分化”成为指数运行关键词,分指数得分、战新产业表现及城市群情况均呈现明显分化走势 [1] 分项指标表现 - 四项分指数环比走势分化,呈现“三增一降”格局:金融发展环比上涨2.03%,科技创新和产业成效涨幅低于1%,环境支持环比下降0.60% [2] - 金融发展分指数得分210.07点,同比增长9.21%,增长动力源于资本市场回暖和银行贷款增加 [4] - 环境支持分指数得分221.80点,同比增长10.86%,是唯一同比涨幅达两位数的分指数 [2][4] - 科技创新分指数得分151.76点,同比增长4.05%,科技产品出口额达8939.11亿美元,同比增长6.54% [5] - 产业成效分指数得分187.54点,同比增长2.01%,较2019-2024年间12.9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放缓 [6] 金融发展维度详情 - 资本市场活跃,A股新上市27家企业,科创板与创业板合计占比63%;科创债发行规模1042.93亿元,同比增长29.88% [4] - 银行贷款持续增加,获贷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18万家,获贷率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 [4] 环境支持维度详情 - 金融环境方面,科创主题基金规模环比下降3.06%,但同比增速高达42.26% [4] - 创新环境方面,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新增1405家,环比增长2.96% [4] 科技创新维度详情 - 科研人员总数增至787.98万人,环比增长1.74%,同比增长6.96% [5] 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 - 五大战新产业按增速划分为三档: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第一梯队;新材料和生物为第二梯队;新能源为第三梯队 [6][8][9][10] -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效得分206.13点,同环比增速领跑,一季度产销分别增长50.4%和47.1%,新车销量占比达41.2% [8]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效得分207.38点,产业平均营收率达12.38%,上市公司员工总数平稳增加 [8] - 新材料产业成效得分150.17点,企业平均营收增长率回升至9.19%,但产业纳税总额环比下降3.91% [9] - 生物产业成效得分161.77点,融资事件同比下滑,中国药企在创新药方面展现势头 [9] - 新能源产业成效得分172.56点,环比下降1.10%,同比下降6.15%,平均营收增长率从5.3%升至8.2% [10] 城市群表现 - 四大城市群产业成效指数:长三角168.38点,珠三角148.85点,京津冀138.59点,成渝115.18点 [10] - 长三角在五大产业中四项得分第一,综合实力突出;珠三角综合排名第二,但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存在短板 [11] - 从环比变化看,珠三角产业成效总体增长0.47%,成渝增长0.60%,而长三角下降0.19% [12][13]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四大城市群中得分普遍领先,生物产业得分排名末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