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出口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印尼如此贫穷落后?
虎嗅· 2025-10-01 09:42
殖民遗产与印尼的欠发达:一个全球南方的挑战 我不是全球南方的公民。6月11日,当我坐在印度尼西亚大学的会议室里时,这一认知尤为强烈。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中国以及几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代 表——当然,东道主印度尼西亚的代表也在其中。作为参会者中唯一一位来自全球北方的白人(基因上是苏格兰-维京混血),我感到有些格格不入。 这场名为"全球南方与东南亚"的会议,核心议题是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并非停留在空谈层面,而是已经在金砖国家集团(巴西、俄罗斯、印 度、中国、南非)这一形式得以体现,印度尼西亚现已加入该集团,尽管其合作方向尚不明确。 我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尤索夫·伊萨研究院的高级访问研究员,这或许能解释为何我的参会信息显示来自新加坡。但我所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 构,而是源自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印度尼西亚政治与经济的观察。或许有些讽刺:一个来自新加坡智库的白人在谈论印度尼西亚。 本次会议的主旨十分明确:回应全球南方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既存在于前殖民地国家,也存在于西方殖民国家的社会内部。尽管许多人期望建立某种多 极世界,但现实世界正日益两极分化而非多极化:一边是被压迫的全球南方,另一边是由美国主导的、通 ...
你的资产正被鲍威尔改变!不管炒不炒股 这份美国降息生存指南必看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14
不只是利率数字的变化,更是全球资本流动的重新布局 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成为全球市场焦点。许多人困惑不已:为什么美国加息被称为"收割全世界",现在降息又被说成"收割全世界"?这种简单化的阴 谋论往往让我们忽略了背后的经济逻辑。 事实上,货币政策变化对不同人群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今天我们将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帮助你看清美国降息背后的真实机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 策。 什么是货币政策?简而言之,任何会增加或减少货币数量的政策都属于货币政策范畴。这些政策由各国央行制定和执行,虽然新闻不会直接说"央行要增加 或减少货币",但会通过专业术语传达这些信息。 利率调整远不止影响存贷款成本,其核心目标是调节市场上的货币数量。当美联储宣布降息,实际上意味着他们要以更低利率向外投放更多美元。美联储凭 什么能决定降息?因为它掌握着几乎无限的美元供应能力,可以通过大量放贷迫使商业银行跟进降息。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同样影响货币供应。比如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银行就能将更多资金用于放贷,而且这些钱会通过银行系统的乘数效应放大,显著 增加市场流动性。 公开市场操作是另一个重要工具。当央行购买国债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出售国债时, ...
受非石油出口拉动 埃及2024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5%
新华财经· 2025-09-24 16:27
在所有进口商品中,中间品所占份额最大,为35.8%。中国、沙特、美国和俄罗斯是埃及主要进口来源 国。 出口增长主要由非石油商品出口拉动。数据显示,2024年埃及非石油商品出口额为399亿美元,同比增 长14.4%。在出口商品中,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占比分别是54.1%、23.2%和11.2%。增长幅度最大 的商品有黄金、塑料和成衣,分别同比增长77.7%、27.3和17.2%。从出口目的地看,沙特阿拉伯、土耳 其和阿联酋是进口埃及商品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占埃及出口总额的7.7%、7.6%和7.2%。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开罗9月24日电 埃及中央公众动员和统计局23日发布数据显示,埃及2024年出口总额增至453 亿美元,同比增长6.5%,进口总额为9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
投资策略研究|无惧市场波动,慢牛仍在进行——周观点20250922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5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分化态势,主要指数涨跌互现[4] - 市场风格表现为成长占优,以创业板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表现相对较强,而大金融、资源类等权重板块承压调整[4] - 市场分歧加剧导致周内和日内涨跌幅波动加大,部分资金在美联储降息后获利了结,另一些资金继续布局成长主线[4] 美联储降息影响 - 美联储于9月17日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为2025年首次降息[5] - 降息前市场提前反映预期,人工智能、半导体、固态电池等成长板块加速上涨,降息落地后因前期涨幅过快过高,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5] - 此次降息被解读为“风险管理式降息”,点阵图隐含2025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但年内的降息节奏和幅度仍存不确定性[5] 国内经济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经济数据稳中偏弱,结构分化,整体经济动能不足[6] - 工业生产有韧性但增速放缓,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增速,而消费品等传统行业增速较低[6] - 消费增长结构承压,服务消费边际回暖,“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的消费品类增速明显放缓[6] - 固定资产投资延续疲软,房地产拖累显著,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均放缓,进出口增速均回落[6] 慢牛行情驱动因素 - “存款搬家”是驱动慢牛行情的重要因素,资产荒驱使居民资金寻找更高收益投资产品[7] - 伴随行情正向反馈及外部风险趋缓,居民风险偏好明显上升,股市“赚钱效应”形成合力[7] - 8月A股成交金额前100、前30占比明显上升,市场交投情绪和主线集中,9月占比震荡但未明显下降,显示前期主线仍偏强[7] 重点投资方向 - 成长科技领域呈现“强者恒强”态势,AI算力、固态电池、机器人、生物科技等多点开花,行情有望从AI硬件扩散至其他细分领域[8] - 在自主可控战略背景下,国内存储芯片自给率亟待提升,为整个产业链带来发展机遇[8] - 港股行情因美联储降息周期和资金布局,流动性有望持续反弹,科技与周期板块共同领涨,消费板块受长假和政策预期提振可能有所表现[8]
贸易顺差扩大,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11:12
2025年8月进出口总体表现 - 8月出口总值3218.10亿美元 同比增4.40% 低于市场预期的5.92% [1][2] - 8月进口总值2194.80亿美元 同比增1.30% 增速较上月下行2.80个百分点 低于市场预期的3.26% [1][2] - 8月贸易顺差1023.30亿美元 同比增11.77% [1][2] - 前8个月贸易顺差同比增28% 超过2024年全年20.74%的增速 [1][2] 出口结构分析 - 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速4.5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核心支撑 [2] - 集成电路 汽车及汽车底盘 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和船舶四类商品对出口增速拉动作用较大 [2] - 肥料出口数量同比增超21% 均价同比增6.6% 呈现量价齐升 [3] - 集成电路出口同样量价齐升 [3] - 粮食出口数量同比增超16% [3] - 未锻造铝及铝材出口均价同比增4.5% 家用陶瓷器皿出口均价同比增1.7% [3] 分区域出口表现 - 8月对东盟出口拉动力为3.40% 对欧盟拉动力为1.58% 对非洲拉动力为1.24% [3] - 对美出口连续五个月同比为负 8月拉动力为-5.08% 为最低 [3] - 前8个月累计 东盟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金额4340.65亿美元 [3] - 欧盟为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金额3690.41亿美元 美国为第三大 金额2829.50亿美元 [3] - 前8个月累计 对非洲出口拉动力最高为0.52个百分点 对美出口拖累最大为-3.75个百分点 [3] 进出口数据影响因素 - 对美出口持续大幅下滑 主因中美关税暂缓期延长带来的"抢出口效应"消退及高关税 [4] - 进口疲软因出口增速放缓导致加工贸易关联进口需求减弱 反映内需修复尚不稳固 [4] - 出口结构优化转向非美市场 [4] 外贸趋势与挑战 - 对东盟 欧盟等市场出口增长强劲 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表现亮眼 展现外贸韧性和结构优化趋势 [3][5] - 美国维持40%关税壁垒 削弱产品价格竞争力 [5] - 美国通过出口管制 技术封锁构建排斥中国的供应链体系 推动全球产业链重组 [5] - 外贸面临从周期性波动向结构性挑战转变 对美依赖度较高行业受冲击最大 [5]
八月份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2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6日 01 版) 消费延续平稳增长。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前8月,服务零售额同比 增长5.1%;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外贸延续亮眼表现。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23035亿元,增长 4.8%;进口15709亿元,增长1.7%。前8月,货物进出口总额295696亿元,同比增长3.5%。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8月份,我国经济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 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超过10%,明显快于全部商品零售额增速。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 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4%、22.7%、14.4%。 (相关报道见第二版) ...
宏观经济宏观月报:8月经济超预期回落,政策加码窗口打开-20250915
国信证券· 2025-09-15 16:26
经济增长与生产端 - 8月月度GDP同比增速降至3.8%,较7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目标[2][1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7月回落0.5个百分点[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5.6%,连续3个月回落,建筑业拖累GDP约0.3个百分点[12][28] 需求端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3.4%,较7月回落0.3个百分点[1]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0.5%,较1-7月回落1.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后增4.2%[1] - 出口额3218.1亿美元,同比增4.4%,较7月下降2.8个百分点[40] 就业与政策风险 - 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逆季节性增长[1][16] - 政策窗口期需加码财政刺激,专项债发行、特别国债等工具有望推动需求回升[4][15] - 风险包括政策刺激力度减弱及海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4][64]
税务部门首次集中披露“逃逸式”注销偷税案件!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5 19:31
税务执法行动 - 税务部门首次集中曝光2起逃逸式注销偷税案件 包括上海悟瀚进出口有限公司和莒南县宇飞食品有限公司案件[1] - 不法分子利用注销登记便利 通过提交虚假材料或隐瞒关键事实快速完成注销 企图逃避纳税义务和法律责任[1] - 企业注销仅终止经营资格 但违法事实与纳税义务并不因登记注销而灭失[2] 法律依据与追责机制 -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 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追征税款和滞纳金不受期限限制[2] - 企业注销指引明确规定 提交虚假材料取得注销登记的 登记机关可依法撤销注销登记[2] - 税务部门将联合有关部门对通过注销偷逃税的纳税人依法恢复登记并严肃查处涉税违法行为[3] 行业影响与执法态度 - 逃逸式注销行为导致国家税款流失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破坏公平竞争环境[1] - 税务部门依法查处传递明确信号 诚信纳税是经营主体的法定义务而非选择题[2] - 资金流向可溯且违法痕迹可查 任何通过虚假注销规避责任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惩处[2][3]
美韩贸易协定代价显现 韩国8月出口增长恐放缓至三个月最低
智通财经· 2025-08-27 14:42
出口增速放缓 - 韩国8月出口预计同比增长3.0% 较7月5.8%的增幅回落且为三个月以来最低增速 [1] - 前20日出口同比增长7.6% 但全月日均出口数据将低于前20日数据 [1] 出口结构变化 - 半导体出口激增29.5% 支撑整体出口连续第三个月同比增长 [1] - 对美出口下降2.7% 主要受8月7日生效的15%关税影响(原税率10%) [1] 贸易协议影响 - 美韩贸易协议将关税税率定为15% 虽低于威胁征收的25%但仍高于原基准税率 [1] - 协议降低外部不确定性 但对美出口下滑趋势将持续 [2] 进口与顺差 - 8月进口预计同比下降0.1% 逆转7月0.7%的增长态势 [2] - 贸易顺差预计收窄至54.2亿美元 较7月66.1亿美元减少 [2] 全球需求指标 - 韩国作为全球最早发布贸易数据的经济体 其出口表现被视为全球需求风向标 [1] - 美国关税引发全球需求整体放缓 韩国出口疲软趋势预计持续 [2]
海关总署副署长答21:进口矿产品、出口锂电池通关快80%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5:44
海关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举措 - 建立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监测体系 实现风险实时监控和快速处置[1] - 与35个国家(地区)建立商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等主要经济体[1] - 与市场监管、工信、商务等部门建立缺陷产品协作处理机制 加强跨部门合作共治[1] 进出口商品监管成效 - 检验进出口商品900多万批 覆盖"十四五"时期[2] - 退运不合格矿产品和再生金属1万多批 严控资源类商品质量[2] - 退运固体废物4000多批 立案侦办走私废物刑事案件589起 严禁洋垃圾入境[2] 重点商品质量管控 - 检出不合格服装、家电和婴童用品1.2万批 保护消费者安全[2] - 拦截不合格汽车6.8万辆 防止安全隐患产品流入市场[2] - 查发伪瞒报危险品9000余起 检出不合格危险品13万批 强化口岸安全整治[2] 通关便利化与企业服务 - 进口矿产品和出口锂电池通关时长压缩80%以上 通过监管模式创新[2] - 实施进口大宗商品智能化查验 助力企业增效18亿元[2] - 查发进口短重商品3.9万批 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100亿元[2] 出口质量提升行动 - 联合开展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促进行动 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形象[2] - 推动提供"质优物美"的国潮商品 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