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

搜索文档
炬光科技20250901
2025-09-02 08:42
**炬光科技2025年上半年经营与战略分析**</think></think> 公司概况 * 炬光科技(曾误称为“聚光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26%[4] * 第二季度收入2.23亿元,环比第一季度(1.69亿元)增长32%[4] * 公司正处于深度战略转型期,重点发展光通信、消费电子、半导体制程等新兴业务,同时将医疗、工业和科研等老业务作为现金流来源[3][39] 财务表现 * **盈利能力**:归母净利润亏损2494万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31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在第二季度实现586万元盈利,单季度实现扭亏[2][4] * **毛利率提升**: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的28%提升至33%,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业务占比上升(如泛半导体制程、医疗健康)和成本控制措施(如韶关产线整合)[2][4][5] * **现金流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转正并持续增长,截至6月末为1589万元(一季度为388.9万元)[5] * **财务结构稳健**:资产负债率保持低位为27.8%,负债主要来自并购贷款,偿债风险低[5] * **运营效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88天减少至79天;存货周转天数增加9天,但存货余额增速仅3.2%[5]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激光光学事业部**: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其中国内市场保持增长,但海外市场受经济环境及贸易争端影响下滑[10][11] * **汽车业务**:取得显著进展,二季度环比增长230%,整体同比增长25%,主要得益于汽车照明业务量增加,产线接近SOP状态[12] * **全球光子工艺及制造服务业务**:作为战略新兴业务表现亮眼,第二季度营收2250万元,环比增长101%,上半年总营收3372万元[9] * **泛半导体制程解决方案业务**:Q1和Q2稳步提升,但整体收入略低于去年同期,主要因产品交付进度与需求不同步[13] * **消费电子业务**:第一季度实现700多万元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0%,尽管基数较小但增长趋势显著[40] * **光通信业务**:目前每月出货量达几十万支,有信心在年底前达到每月100万支[42] 战略转型与并购整合 * **并购项目进展**:2024年完成了对SMO(瑞士炬光)和Ms Osram的code(Hubcat)的两项重要并购,旨在进入算力光通信、半导体制程和消费电子领域[27][28] * **瑞士炬光整合成功**:整合4-6个季度后扭亏为盈,毛利率从并购时(2024年Q1)的-2%大幅提升至37%[30][38] * **Hubcat整合进行中**:预计需要6-8个季度彻底扭亏,目前每个季度均显示改善趋势[31] * **产能布局优化**:完成全球1500台设备跨国调配;韶关生产基地于2025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并稳定量产;东莞生产线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14][15][5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策略调整**:从“研究院模式”转向聚焦高市场潜力和高回报的大项目,减少对市场潜力有限项目的投入[20][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97%,公司坚持不将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原则[4][34] * **技术优势**:掌握晶圆级微光学、半导体激光等底层技术;在光通信领域开发出一体化无棱镜(prismless)的解决方案,自称是全球唯一提供商[71] * **AI技术应用**:已在检测和自动化制造中使用AI技术,并计划进一步扩展至更多业务和生产环节[18] 风险与挑战 * **海外市场波动**:海外业务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及贸易争端影响,大客户提货节奏低迷[10][24] * **部分业务亏损**:新加坡分公司亏损较大(亏损5012万元),汽车业务过去毛利为负(现已转正),Hubcat项目仍处于负毛利状态[16][31][58] * **激光雷达业务低于预期**:今年不会有大的生产规模,总体预测几年内出货50万只左右[62] 未来展望与经营计划 * **2025年目标**:实现正现金流和恢复盈利,目标销售额和盈利恢复至2023年水平[29][48] * **新兴业务增长动力**:新兴业务上半年收入2100多万元,同比增长92%[39] * **光通信业务布局**:不仅专注于400G/800G光模块,还积极布局下一代高精度多通道微波技术(用于未来1.6T/3.2T)及CPO中的Micro PRISM和Lens阵列(预计2027-2028年放量)[42][44] * **消费电子领域布局**:聚焦Polymer glass光学元器件、制造服务、Micro camera模组、光学模组封装服务四个方向[46][48] * **现金流与融资计划**: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手中现金远大于负债(负债率28%);目前无明确再融资需求,但未来若遇大业务机会会考虑[53]
CPOOIO:光互联的“新蓝海”
2025-09-02 08:42
CPOOIO:光互联的"新蓝海" 摘要 英伟达 Quantum X800 CPU 交换机发布后,市场热度下降,因产品推 进速度慢于预期,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尚未大规模商业化,与去年 10 月至今年 3 月的技术炒作期形成对比。 CPU 方案面临维护性问题和生产良率挑战,维护需断电拆机,增加成本 和复杂性。谷歌 OCS 等竞争方案也对 CPU 构成威胁,部分云服务商对 其认可度不足。 CPU 方案降功耗效果有限,仅在数据中心网络系统中实现约 30%的功 耗削减,低于最初预期,未能获得客户广泛认可。OCS 方案则可实现接 近 90%的功耗节省。 OCS 方案在成本上优于 CPU,后者受维护性和良率影响,成本优势不明 显。尽管 CPU 有潜在优势,但商用仍面临障碍。 OIO 技术是未来 GPU 互联的重要手段,与 CPU 同源,但业界对其必要 性存在分歧,因其主要解决性能问题,而非核心功耗和成本问题。 卡间互联正从 PCB 铜线向 OIO 转变,以提升互联规模并克服现有瓶颈。 Rubin Ultra 可能尝试部分 OIO 布局,但全面采用概率较低,OIO 商用 时点预计晚于 CPU。 O2O 技术被认为是确定性的 ...
嘉元科技拟投5亿布局光模块行业 产销两旺营收39.63亿增63.55%
长江商报· 2025-09-02 08:09
核心投资事件 - 公司拟投资5亿元通过"股权转让+增资"组合方式获得光模块企业恩达通13.59%股权 正式切入高速增长的光模块赛道 [1][2] - 投资包含1.5亿元受让4.5%股权和3.5亿元增资认购 交易完成后恩达通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恩达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产品包括高速光模块等 90%以上产品销往美国 [2] 恩达通经营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77亿元 净利润9794.21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6亿元 净利润1.21亿元 原股东承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43亿元 [4]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63亿元 同比增长63.55% 创历史同期新高 [1][6] - 归母净利润3675.41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572.62万元 同比增长106.46% [1][6] - 铜箔产量4.14万吨 同比增长72.46% 销量4.07万吨 同比增长63.01% [5] 业务结构优化 - 锂电铜箔业务收入33.2亿元 同比增长79% 占总营收83.77% [6] - 毛利率提升至5.67% 较2024年同期增加4.24个百分点 [6] - 加快高端产品研发 包括HVLP铜箔、固态电池用铜箔等 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6] 产能与技术布局 - 已建成6个铜箔生产基地 年产能超13万吨 位居国内前列 [7] - 当前产能利用率超90% 计划年度铜箔产销量突破10万吨 [7]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25项 其中发明专利199项 [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亿元 同比增长40.82% 研发人员占比12.18% [7] 战略发展方向 - 在巩固铜箔主业基础上 积极拓展光伏发电、储能、AI算力、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赛道 [4] - 通过海外市场拓展提升产品占有率 已导入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客户 海外客户自2025年开始放量 [5]
中金 | AI进化论(16):OCS,AI新型网络架构下的创新光学底座
中金点睛· 2025-09-02 07:41
文章核心观点 - 光路交换机(OCS)作为全光交换创新方案,凭借无需光电转换的特性,在低功耗、低延迟和高兼容性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电交换机,正逐步在数据中心和AI集群中实现产业化应用,潜在市场规模预计达20亿美元 [2][4][7] - 谷歌通过自研OCS技术,在Jupiter数据中心网络和TPU集群中成功部署OCS,实现网络吞吐量提升30%、功耗降低40%以及资本开支减少30%,为行业提供了技术落地范例 [3][18][19] - OCS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主要包含MEMS、数字液晶(DLC)和压电陶瓷直接光束偏转等方案,其中MEMS技术成熟度最高且应用最广,但各技术方案在切换时间、端口数量和成本方面存在差异 [7][11][15] - 行业生态向开放化发展,2025年7月开放计算项目(OCP)成立OCS子项目,成员包括谷歌、微软、英伟达等巨头,推动OCS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Cignal AI预计到2029年OCS市场规模将超过16亿美元 [4][29][30] OCS技术原理与优劣势 - OCS直接对光信号进行物理路径重构,在输入/输出端口间建立专用光路,无需光电转换,时延低至数十纳米(电交换机为百微秒),单端口功耗小于1W(电交换机大于10W) [7][10] - OCS具备协议与数据无关的透明性,支持跨代际设备无缝互联,且整机芯片数量少,故障率低于电交换机,可通过软件定义物理层实现冗余端口切换 [7][10] - 技术局限性包括光路切换时间长(MEMS方案为几十毫秒)、通道灵活性低导致带宽资源闲置、前期成本高以及插入损耗问题 [7][10] - 当前主流技术方案包括MEMS(端口可达320×320,切换时间几十毫秒)、数字液晶DLC(端口300×300,切换时间几百毫秒)和压电陶瓷DLBS(端口576×576,切换时间几毫秒) [7][11][15] OCS应用场景 - 谷歌在Apollo项目中用OCS替换数据中心核心层或spine层电交换机,实现不同代际汇聚交换机模块(100G/200G/400G/800G)间低成本高效互联,网络吞吐量提升30%,功耗降低40% [18][19] - 在TPU v4集群中,OCS用于64个cube(共4096个TPU芯片)间跨cube通信,构建3D环面网络拓扑,相比电交换降低功耗3.5倍,成本仅增加10%,硬件成本低于系统总成本的5% [19][21][22] - OCS支持动态绕过故障单元,提升集群可用性,并允许不同速率TPU节点异构互联,满足增量部署需求 [22] - 谷歌TPU v7(Ironwood)集群延续3D Torus架构,通过OCS连接144个cube(9216个芯片),需13824条光纤链路,若OCS端口升级至288规格,需配置48个OCS [27] OCS产业进展 - 谷歌在过去五年投资5-10亿美元于OCS技术,华为推出基于MEMS的全光交换机,曦智科技联合中兴通讯发布光交换GPU超节点解决方案,突破电互连物理限制 [29] - Lumentum在2Q25向两家超大规模云厂商出货OCS,第三家客户即将出货,预计业务未来贡献数亿美元收入且利润率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30] - Coherent基于数字液晶技术的OCS在2Q25产生初始收入,预期2H25-2026年持续增长 [30] - Cignal AI预计2025年前谷歌为主要OCS采用方,未来更多厂商将投资该领域,2029年市场规模超16亿美元 [4][30] OCS核心部件与产业链 - OCS核心部件包括MEMS芯片(实现光束精准反射)、光环形器(单光纤双向通信减半布线)、光纤阵列单元(FAU)(高精度光纤耦合)、波分复用器(WDM)(减少光纤用量)和滤光片(波长选择) [32][33][36] - 产业链涵盖MEMS芯片、光学器件、光纤光缆及整机代工环节,OCS渗透有望为相关环节贡献增量空间 [32]
上证早知道|贵州茅台控股股东,火速增持;中证协公布券商“成绩单”;事关工业母机,两部门印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07:08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增持 - 茅台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67821股公司股票 占总股本的0.0054% 增持金额为1亿元 [2] - 公司计划自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2月28日增持不低于30亿元且不高于33亿元 [14] 证券行业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 同比增长23.47% [2] - 实现净利润1122.80亿元 同比增长40.37% [2][4]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 国家标准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2] - 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2][4] 算力核心品种上涨 -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上涨超14% 源杰科技和腾景科技涨停 天孚通信涨近12% [6] - 光通信模块概念上涨7% 位居板块涨幅榜前列 [6] - 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为387亿元 同比增长220% 环比增长57.1% 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6] -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6]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等半年报净利润高增长 机构对公司明年盈利预测的PE估值在30倍左右 [7] - 寒武纪在科创50指数权重高达15.4% 在科创芯片指数中的权重高达16.89% [7] - 寒武纪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4只ETF 规模均在数百亿元至上千亿元不等 [7] 钨精矿价格上涨 - 9月1日钨精矿价格单日大涨12000元 达到26.4万元/吨 涨幅达4.76% [10] - 近两个月钨精矿累计涨幅近35% [10] - 供给端钨精矿开采指标缩减 近期钨矿资源放量较少 [10] - 需求端国内需求基本保持稳定 刚需采购为主 [10] 固态电池发展 - 某固态电池设备龙头去年全固态设备新增订单近1亿元 今年上半年订单体量达4—5亿元 全年订单量预计突破10亿元 [11] - 全固态产业链未来每年实现3倍以上增长 [11] - 华域汽车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9%股权 [11] - 国轩高科在芜湖市建设芜湖国轩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 或包括部分准固态电池量产线 [11] - 2025年具备固态电池技术的电池出货量规模有望突破10GWh [11] - 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 有望在未来2年至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 [11] 恒瑞医药药品上市许可 - HRS9531注射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3] - HRS9531注射液是新型靶向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受体的双激动剂 [13] - 全球范围内针对减重适应症仅有礼来的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 [13] 工业富联和歌尔股份回购 - 工业富联累计回购769.74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的0.04% 使用资金总额为1.47亿元 [14] - 歌尔股份累计回购16,132,846股 占总股本的0.46% 支付金额约为3.38亿元 [14] 苏大维格收购 - 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常州维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不超过51%股权 交易对价预计不超过5.1亿元 [15] - 常州维普是国内极少数在半导体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领域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 [15] - 标的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晶圆厂和国内外头部掩膜版厂商的量产线 [15] 源杰科技机构买入 - 源杰科技获3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2.51亿元 占全天成交总额的14.28% [17] - 另有3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65亿元 [17] - 源杰科技作为国内光通信芯片领域龙头厂商 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AI算力链产业红利 [17] - 公司应用于高速硅光模块的CW光源出货量进一步释放 收入、毛利率延续向好态势 [17] 主动权益类基金仓位 - 主动权益类基金测算仓位再度突破90% 为2021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18] - 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约为91.94% 较此前一周上升1.16个百分点 [18] - 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约为90.39% 上升1.53个百分点 [18] - 上周基金加仓了通信、有色金属、房地产、电子、食品饮料等行业 [18] - 减仓了汽车、计算机、基础化工等行业 [18] 腾景科技业务进展 - 武汉子公司完成多款高速光引擎及组件样品生产 正推进客户验证 [20] - 开展CPO光互联组件开发 为OCS提供元组件 [20] - 半导体设备领域高端光学模组收入有望高增长 [20] - 泰国生产基地计划2025年Q4投入使用 [20] 璞泰来业务发展 - 涂覆隔膜加工出货47.7亿平方米 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 [20] - 四川紫宸负极一期产能爬坡 二期2026年计划投放 [20] - 二季度经营环比改善 年底盈利优化可期 [20] - 积极布局硅碳负极 推进其在动力电池领域应用 [20] - 固态/半固态电池领域自动化装备多款设备已交付 材料端多产品同步研发 [20] - PVDF供需平衡、盈利稳定 正扩建产能 [20] - 设备业务在手订单超30亿元 [20] 博杰股份业务转型 - 持续推进业务领域从消费电子向服务器、汽车电子跨越 [21] - 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零部件供应商转型 [21] - 挖掘大客户如AI服务器液冷、机器人业务等需求 [21] - 布局谐波减速器等领域 [21] - 未来几年产能将提升2—3倍 [21] - 自研液冷产品已应用于测试设备 [21] - IMU传感器测试设备已小批量发货 且在探索工厂生产等应用场景 [21]
8月份公募机构累计调研8338次 涉及771家公司
证券日报· 2025-09-02 00:09
公募基金调研活跃度 - 8月163家公募机构参与调研 覆盖771家公司 调研次数达8338次 环比增长144.73% [1] 行业调研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获1373次调研 覆盖100只个股 为最热赛道 [2] - 电子行业获1312次调研 覆盖108只个股 个股平均调研频次较高 [2] - 机械设备行业获769次调研 电力设备行业获735次调研 计算机行业获639次调研 分列第三至第五 [2] 重点调研公司及领域 - 医药生物领域迈瑞医疗、百济神州、爱博医疗被高频调研 关注创新药研发、医疗设备更新及集采政策 [2] - 电子领域水晶光电、紫光国微、工业富联被重点调研 关注光学元件、智能终端制造等技术迭代 [2] - 通信行业天孚通信获87次调研居个股榜首 关注高速光模块产能扩张、硅光技术商业化及海外需求 [3] - 机械设备板块大元泵业、电力设备板块欧陆通等中小市值个股获较高调研频次 [3] 机构调研特征 - 134家公募机构调研次数超10次 占比超80% [4] - 博时基金以200次调研居首 嘉实基金177次、华夏基金149次、国泰基金147次等20家机构超100次 [4] - 调研集中于政策支持与技术革新交叉领域 如医药生物创新药、电子行业AI算力基建 [4] - 电子行业调研总次数略降但机构对光学技术、AI芯片等前沿领域关注度未减 [4] - 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中游制造板块调研频次提升 反映对库存周期触底及资本开支回暖的关注 [4]
长盈通(688143):业绩快速修复,拟收购生一升打开成长空间
国投证券· 2025-09-01 20: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5][8] - 12个月目标价57.80元,较当前股价52.45元存在10.2%上行空间 [5][8] - 基于2026年65倍PE估值,高于可比公司平均61倍PE,反映其成长溢价 [5][10]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40.4%;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8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203%,盈利能力快速修复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68/1.14/1.66亿元,增速达281%/66.46%/45.85% [5] - 每股收益预测从2025年0.56元升至2027年1.36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5][11]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光纤环器件收入1.11亿元(同比+207%),毛利率56.63%(同比+15.91pct),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2] - 特种光纤收入0.37亿元(同比-20.85%),但毛利率维持73.88%高位 [2] - 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44.6%提升至2025E的48.9%,净利润率从5.4%升至14.1% [6][11] 研发与产业链布局 - 研发费用0.18亿元(同比+41.44%),研发费用率9.5%,持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3] - 构建"纤-胶-环-模块-设备"自主可控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 [3] - 在6G通讯、AI算力领域打破国外垄断,为大算力发展提供光纤解决方案 [4] 成长驱动与战略拓展 - 拟收购生一升(已过会),拓展光通信/AI光模块等高景气领域,布局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4] - 业务延伸至激光、新能源存储、医疗等光纤传能应用领域 [4] - 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从2024年5.4%升至2027E的17.0%,反映外延扩张效率 [11] 行业地位与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芯动联科、长飞光纤2026年平均PE为61倍,公司享有估值溢价 [5][10] - 当前市值64.18亿元,2026年预测PE为56.4倍,低于自身历史水平但高于行业均值 [6][10] - 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1.5%快速提升至2027E的11.2%,成长性突出 [6][11]
【风口研报】AI光模块拉动上游光隔离器需求同步提升,公司高速光模块WDM滤光片与光组件已开始送样及少量出货
财联社· 2025-09-01 20:10
AI光模块产业链 - AI光模块需求增长拉动上游光隔离器需求同步提升 [1] - 公司高速光模块WDM滤光片与光组件已开始送样及少量出货 [1] - 公司上半年通信光学业务实现翻倍增长 [1] 资源类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锂+钼+金三大资源业务潜在期权 [1] - 公司短期利润承压但现金流已开始改善 [1] - 公司正在推进收购大股东重要资源业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