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展示科创板市场投资机遇及中国资产潜力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六周年线上国际路演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8:08
科创板开市六年来,一系列制度创新相继在科创板落地、生长,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更多改 革提供借鉴。科创板也成为国内"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 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同时,一批上市公司正持续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面向人工智 能、基因技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为做好科创板改革"1+6"政策宣贯,增进国际投资者对科创板市场及代表性上市公司的了解,近日,上 交所举办"聚焦上交所——科创板六周年"专题线上路演活动,来自美、欧、亚太等主要市场的近50家机 构参与。本次活动就科创板最新发展情况、改革政策以及科创板指数化投资情况等进行讲解。本次活动 还专门设置了行业探讨环节,4家科创板公司创始人、CEO与国际投资者深入交流,多方面展示科创板 市场投资机遇及中国资产潜力。 路演活动中,上交所介绍了科创板六年来在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资本向"硬科技"企业 聚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科八条"实施一年多来,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发展方面的突出成效。为进一步打 通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宣布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 策措施, ...
国开行前7个月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8-20 16:50
记者今天(20日)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今年1—7月,国开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 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 据介绍,今年以来,国开行加大企业走访对接力度,"一企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着力为集成电路、 国产大飞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重点项目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同时,国开行在风 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属地分行的差异化授权,着力打造特色产业 集群金融服务场景。 在上海,针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攻关资金需求大的情况,国开行上海分行加大研发贷款投放,已实现对高 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15家企业支持。 在辽宁,国开行辽宁分行围绕全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大资源倾斜,综合运用 多种金融产品,为沈阳新松机器人、鞍钢集团、辽宁锦城石化等企业发展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积极助 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向高新攀升、石化和精细化工行业向下游延伸、冶金新材料产业向精深拓展。 国开行产业与科创业务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 《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 ...
一批国标发布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经济网· 2025-08-20 10:49
市场流通标准升级 - 发布电子商务 商品条码 知识管理等29项国家标准 助力维护市场秩序并促进商品流通与贸易 [2] - 推出物流托盘 物流园区统计 水产品冷链物流 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等九项物流国家标准 助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2] - 实施企业信用数据项 信用档案 信息采集等3项国家标准 为提升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效能提供支撑 [2] 节能环保标准强化 - 发布甲醛能耗 太阳能热水器能效 洗碗机能效水效等五项国家标准 促进节能降碳 [2] - 推出水路旅客运输 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要求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13项国家标准 助力交通安全和绿色发展 [2] - 制定家用电器数字化仿真试验 电坐便器便座抗菌除菌要求 房间空调器碳足迹等五项国家标准 推动家电产品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 [2] 安全生产标准完善 - 发布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铝电解安全生产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与生产 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规范四项国家标准 提升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3] - 更新泡沫灭火剂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消防水枪等九项国家标准 提升消防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 [3] - 实施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规则 规范检查行为并预防火灾发生 [3] 审查机制优化 - 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转为正式委托 覆盖北京 上海 广东 重庆 陕西五省市 [5] - 三年来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审查经营者集中申报1288件 审结1162件 平均受理时间16.9天 审结时间17.4天 [5] - 构建"1+3+7"智慧监管体系 包含合规风险提示机制 全链条业务系统及七个应用支撑数据库 [6] 市场效率提升 - 推动3万余项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全文公开 半年下载量超1000万次 [8] - 修订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 使15%—20%的中小并购无需申报 显著降低企业并购交易成本 [9] - 统一物流标准后长三角地区货物运输协同性增强 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8] 区域一体化推进 - 统一交易标准和商品条码体系使长三角电商企业更便捷开展跨区域业务 [9] - 京津冀地区统一企业信用监管标准助力企业"一键迁移"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9] - 标准化信用监管为市场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使负面清单制度更精准实施 [8]
新型工业化迎来更多金融活水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09
政策支持框架 - 七部门联合推出18条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举措 目标2027年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1] - 政策旨在提升金融支持强度 精度和效度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1] 产融合作成效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吸引310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800余项金融产品 累计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 [3] - 平台支撑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专项政策落地 推动重点产业链发展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 - 上半年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 同比增长51.6% [3] 重点产业赋能案例 - 商业航天领域实现突破 民营公司银河航天首次批量研制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2] - 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建成3万多平方米CDMO平台 8年间引育50余个全球顶尖项目 [4] - 中国银行为创新中心提供固定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及跨境并购顾问等综合金融服务 [5] 金融服务创新方向 - 需建立耐心资本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4][6] - 应发挥保险 担保及供应链金融作用分散企业创新风险 [6] - 需完善中长期贷款 信用贷款和股权投资等多元化金融供给体系 [8] 现存挑战与改进方向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偏低 信用贷款支持不足 部分高端制造企业融资难题突出 [7] - 金融产品在科技研发 中试验证等关键环节覆盖不足 资金链与创新链适配性待增强 [7] - 需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 重点引导银行提供制造业中长期融资 [7] 未来工作重点 - 将完善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政策 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及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 [8] - 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8] - 在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先行先试 建设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田 [8]
中航光电(002179.SZ):液冷产品广泛应用于防务及工业与民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的数据中心、超算、储能、风电等领域
格隆汇· 2025-08-19 17:03
公司技术能力 - 公司是国内较早具备整体液冷散热系统方案提供能力的供应商[1] - 在高效散热、智能温控、精准流量分配、系统集成方面深耕多年[1] - 主编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 产品组合 - 主要产品包括流体连接器、机箱、冷板、Manifold、CDU、浸没TANK等[1] - 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整套液冷散热解决方案[1] 应用领域 - 液冷产品广泛应用于防务及工业与民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1] - 具体应用包括数据中心、超算、储能、风电等领域[1]
新兴产业“抢人”,求职者需怎样才能“搭上快车”
齐鲁晚报网· 2025-08-19 13:58
●齐鲁人才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届山东校园招聘中人工智能相关岗位招聘需求量同比增长了45%,平 均招聘薪资较2024年增长15%,但仍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一边是对新兴技术领域人才的迫切渴望,一边是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短缺。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时 听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谈及"招人难"。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市场对数字化人才需求量激增,而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往往需要在实 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随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赛道的新职业不断涌现,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学习这些新职 业相关技能的重要性,而参与技能培训无疑是提升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年一度的秋招即将启幕,不少企业已经提前预热,列出急需人才目录。与往年相比,这些目录中出现 了许多数字技术、绿色低碳、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岗位,而这也与当前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一致。 同时,由产业变革带来的对岗位能力的新要求,又让求职者不得不重新调整自身定位,通过学习新技能 为自己加分赋能。面对这片就业"新蓝海",求职者需要提早作哪些准备?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兴产业开启"抢人"模式 近日,杰瑞集团正在组织安排2025年秋招活动。作为省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油气工 ...
碳纤维业务驱动 精工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5%
全景网· 2025-08-18 17: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10.31%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5.55% [1][2] - 扣非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3.68%,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2] 碳纤维业务表现 - 碳纤维装备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59.53%,占总收入比重59.31% [2] - 碳纤维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累计承接50余条生产线 [1][2] - 完成原丝、碳纤维、复材装备全产业链布局,形成"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发展模式 [1][2] 技术研发突破 - 2025年上半年申请专利88件(发明专利28件) [3] - 自主研发"气电混合加热端到端预氧化炉"获2024年度"国内首台(套)装备"称号 [3] - 发布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整线智能化水平提升25%-35%,吨能耗大幅下降 [3] 新兴领域布局 - 全资子公司精工领航科技启动油动力直升机、电动垂起固定翼无人飞行平台研发 [3] - 与亿维特合作推进3D打印eVTOL结构件商业化应用 [3] - 为建信佳人定制国内首条万吨级再生聚酯连续生产线(JPET50),核心设备完成安装 [3] 产业生态建设 - 牵头组建"浙江省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入选省级创新中心 [3] - 成立"柯桥区碳纤维产业链共同体"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3] - 在绍兴、武汉设立复合材料公司,具备材料测试到制品生产全流程能力 [2] 应用领域拓展 - 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无人机机体产品进入试用阶段 [2] - 与龙兴航空电子合作布局航空复材维修业务 [2] - 服务于汽车、轨道交通、低空经济等领域轻量化需求 [2]
长城基金陶曙斌:“科特估” 逻辑深化,科创板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新浪基金· 2025-08-18 17:17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7.21%,显著跑赢创业板指(18.33%)和上证指数(10.29%)[1] - 科创板总市值突破9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2] -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为15.36%,创历史新高[2] 科创板定位与产业分布 - 科创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占比超八成[2]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企业形成集群效应[2] - 电子(41.1%)、医药(18.1%)、计算机(9.3%)为科创综指前三大权重行业[4] 政策与制度改革 - 2024年6月"科创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并优化新股定价机制[3] - 2025年4月新"国九条"提高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并推动退市机制[3] - 2025年6月科创板"1+6"新政设立成长层以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问题[3] 科创综指特征与投资价值 - 科创综指采用总市值加权,覆盖全部科创板非ST股票[4] - 前十大权重股覆盖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服务等核心赛道[4] - 指数产品成为参与科技价值重估的有效工具[4] 产业发展与估值逻辑 - AI、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产品迭代加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 - "科特估"逻辑反映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价值重估[1][2] - 具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能力的企业持续获得估值提升[2][3]
辽宁大连高端装备加速“出海” 今年前7月同比增长39.3%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16:40
高端装备出口表现 - 大连市1-7月高端装备出口额236.8亿元 同比增长39.3% [1] - 船舶出口36艘 货值134.8亿元 同比增长26.5% [1] 船舶制造业升级趋势 - 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 - 自主设计建造超大型原油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及多用途纸浆船获国际市场青睐 [1] 海关政策支持措施 - 指导企业优化物料采购方案和生产流程以享受RCEP及原产地优惠关税政策 [1] - 实施"两步申报+优先查检+加急检测"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压缩通关时间 [1] - 采用"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加速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流程 [1] 企业生产案例 -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进口温控装置经海关现场查验合格后用于出口挤压造粒机组项目 [1] - 海关提前办理报关手续确保高工艺要求组件顺利衔接生产过程 [2] 未来政策方向 - 海关将继续支持地方重点企业及项目建设 [2] - 将企业需求转化为精准服务举措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 [2]
应流股份(603308)2025年半年报点评报告:主业突破利润稳增 在手订单充足
新浪财经· 2025-08-18 16: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增长9.11% [1][2] - 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23.91%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25.6% [2] 业务进展 - 燃气轮机业务实现突破:通过国家"两机专项"大F级重型燃机一二三级定向空心透平叶片新产品验收并批量交付 [2] - 获得西门子9000HL行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开发订单 [2] - 航空发动机领域:在GE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市场份额靠前,与罗罗公司签署产品供货协议 [2] - 核能新材料完成技术突破:中子吸收材料、复合屏蔽材料取得进展 [2] 订单与增长动能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超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5% [2] - 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目前开发项目达129个品种 [2] - 核电政策支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4年每年核准10台以上新核电机组,2025年上半年核准10台 [2]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构建完整高端装备制造体系,逐步成为全球两机行业供应链重要企业 [2] - 航空发动机业务持续突破,低空经济相关业务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