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

搜索文档
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6 16:42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22类食品共245批次产品进行抽检,合格234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95.5% [2] - 不合格产品涉及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调味品等类别 [2] 不合格产品情况 - 餐饮食品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检出值在0.0061-0.031mg/100cm²之间,标准规定不得检出 [2][3] - 食用农产品不合格项目为噻虫胺,检出值0.13-0.14mg/kg,超出≤0.05mg/kg的标准限值 [2] - 调味品不合格项目为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值2.26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2] 合格产品情况 - 合格产品包括食用油、茶叶、糖果、速冻食品等,涉及中粮粮油、千禾味业、镇江恒顺等知名企业 [4][5][6][7][8][9][10][11][12] - 部分合格产品规格信息:玉米清香食用植物调和油5升/瓶、千禾3年窖醋500ml/瓶、恒顺料酒500mL/瓶 [4][5][6] 抽检任务来源 - 抽检任务包括2025年江西集中用餐单位专项抽检、节日(五一)食品专项抽检、食品安全跟踪专项抽检等 [2][3] - 检验机构为九江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2][3]
出海速递 | 星巴克中国要卖了,瑞幸却把9.9咖啡带进纽约/小马智行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36氪· 2025-06-25 19:13
咖啡行业竞争 - 瑞幸咖啡将9.9元咖啡产品引入纽约市场,直接挑战星巴克大本营[2] - 星巴克中国业务传出出售消息,与瑞幸海外扩张形成战略对比[2] 机器人行业 - 银河通用认为能执行高价值工作的实用型机器人将超越迎宾表演类产品[2] - 行业专家指出机器人价格战不是核心竞争点,实际工作能力才是关键[2] 汽车行业 - 哪吒汽车海外扩张受阻,可能影响中国汽车品牌整体海外形象[2] - 车企出海需要产业链协同,单打独斗面临较大风险[2] 调味品行业 - 海天味业在国内市场增长放缓背景下加速出海战略[3] - 公司正寻求海外市场突破以应对国内行业低谷期[3] Robotaxi行业 - 哈啰出行宣布进军Robotaxi领域,行业新增竞争者[5] - 文远知行与迪拜合作部署商业化Robotaxi服务[5] - 小马智行在迪拜测试Robotaxi车队并获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5][5] -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阶段快速向商业化落地转型[5] 港股市场 - 2025年港股再融资规模达1428.54亿港元,同比增长63.2%[6] - 科技、医药生物、消费零售三大赛道被看好[6] - 恒生指数累计涨幅20.52%,市场表现亮眼[6] 外贸数据 - 长三角地区外贸规模累计突破100万亿元[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6.73万亿元,同比增长5.2%[6] 财富迁移 - 阿联酋预计2025年吸引9800名百万富翁迁入[7] - 2014-2024年该国百万富翁数量增长98%[7] 企业动态 - 小米在韩国开设首家"小米之家"直营店,面积60平方米[5] - 该店是小米新零售战略在韩国的首次落地[5] 物流行业 - 卡塔尔提出Flow Port物流方案帮助中企进入沙特市场[8] - 方案可减少海关延误并优化供应链管理[8] 医疗市场 - 印尼举办医疗行业参访活动,聚焦当地市场机遇[9] - 活动提供与印尼卫生部等政府部门直接交流机会[9] 媒体服务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10] - 平台通过专业内容帮助中国企业提升全球品牌[10]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空港经济区分局2025年第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5 18: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等规定,现将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空港经济区分局2025年第2期食品 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如下: 2025年6月24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本期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为:调味品,抽检依据:GB 272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味精》,GB/T 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等标准及产品明 示标准的要求。抽检项目包括:谷氨酸钠(以干基计)、谷氨酸钠等指标,公告不合格样品1批次。 | 食品抽检不合格-食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抽样单编号 | 序 | 标称生产 | 标称生产 | 被抽样单位 | 被抽样单位地址 | 食 品 | 规 格 | 商 | 生产日 | 不合格项目║检 | 分 | 公告 | 公告 | 任务 来源/ | 备 | | 号 | | 企业名称 | 企业地址 | 名称 | ...
骤雨不终日,“吃喝板块”进入配置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13:28
白酒行业 - 2024二季度以来企业主动放低增速目标,供需矛盾有所缓和 [1] - 供给端企业以价换量措施失效,转为被动控制供给维护价格 [1] - 需求端春节反馈趋稳,但政策趋严短期扰动消费场景 [1] - 行业去库存时间可能被拉长,但企业理性行为减少非良性出货 [1] - 行业进入寻底阶段 [1] 啤酒、黄酒及饮料行业 - 黄酒龙头企业出现积极变化,行业向上空间大 [1] - 预调酒行业建议关注主业企稳、威士忌第二曲线打开的龙头 [1] - 软饮料行业健康化、功能化与个性化成为主基调 [1] - 餐饮复苏叠加消费旺季,啤酒板块建议关注基本面韧性更强的头部企业 [1] 零食行业 - 品类和渠道驱动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1] - 2025一季度受春节错期影响增速短期放缓 [1] - 后续业绩有望持续向好,建议关注新品类和新渠道扩展的公司 [1] 乳制品行业 - 2024年乳品市场供给过剩,零售价格下行 [2] - 政策端有望持续落地,需求有望回暖 [2] - 深加工领域关注奶酪零食化、B端化趋势 [2] 调味品行业 - 需求偏弱,头部企业通过扩品类、拓渠道强化优势 [2] - 餐饮逐步修复,积极挖掘产品及渠道增量的企业有望较早改善 [2] 食品饮料ETF - 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2] - 聚焦白酒、饮料乳品、调味发酵品等高壁垒、强韧性板块 [2]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茅五泸汾洋"等核心资产 [2] - 为小资金参与板块投资提供便捷工具 [2]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创纪录 开启全球化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01
上市概况 - 海天味业于6月19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行业首家「A+H」双上市企业,最终发售价为36.30港元,发行规模超14亿美元 [3] - 香港公开发行获超900倍认购创纪录,成为2022年以来港股超10亿美元规模IPO的"认购王" [3] - 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分别录得918.15倍和22.93倍超额认购,发售量调整权全面行使,增发6%股份 [4]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绝对领导者,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两倍以上,连续28年蝉联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 [3] - 2013-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1.2%,是全球调味品头部企业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企业 [4] - 近10年净利率持续超过20%,累计分红超290亿元,平均年化分红率超60% [4] - 2024年营收约269亿元,较2014年A股上市初期的98亿元实现阶梯式跨越 [6] 业务战略与竞争优势 - 核心产品包括酱油、蚝油、调味酱等,通过产品迭代升级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布局有机、薄盐、无麸质等健康营养赛道 [6] - 凭借强大渠道网络与产品矩阵,持续挖掘下沉市场潜力,拓展消费场景 [6] - 公司兼具规模与增长,战略定力与市场开拓能力突出,行业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6] 港股市场影响 - 2025年首5个月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23亿港元,同比上升120%,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6,700亿港元创同期新高 [5] - 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提升港股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海天味业上市具有示范效应,料带动更多A股龙头企业赴港 [5][6] - 公司上市成为2025年全球消费行业规模第一大IPO,2021年以来全球食品饮料行业规模第一大IPO,近25年全球调味品行业规模第一大IPO [4]
港交所重夺IPO融资额全球冠军背后的三重逻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5 00:39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0日,港交所年内上市项目共31单,融资规模累计884亿港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融资额 [1] - 港交所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全球IPO融资额前十榜单中独占四席 [1][3] 制度创新与审批效率 - 优化上市规则,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融资,简化A股公司上市申请审批流程 [2] - 审批效率提升,宁德时代从递交申请到上市用时不到100天 [2] - 中国证监会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提供更透明高效的监管环境 [2] 新经济与科技企业主导 - 新经济和科技巨头成为港交所IPO融资额全球冠军的主导力量 [2]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调味食品、三花智能控制等龙头企业上榜全球IPO融资额前十 [3] - 港股生态加速从金融、地产转向新兴行业 [3] 市场流动性与估值修复 - 南向资金和海外避险资金推动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AH股价差大幅收敛 [4] - 5月份港股IPO市场6家公司实现上市首日"零破发",平均收涨近30% [4] 未来展望 - 制度红利持续释放,新经济产业加速集聚,跨境资本流动日益便利 [4] - 港交所有望强化吸引全球新经济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4]
雅居乐集团(03383.HK)拟出售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权 套现1.91亿元用于债券兑付
格隆汇· 2025-06-24 08:04
交易概述 - 雅新投资(雅居乐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与省食出集团订立买卖协议,出售目标公司约3552.28万股股份(占21.1632%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91亿元 [1] - 雅新投资与目标公司订立回购协议,以定向减资方式出售约794.94万股股份(占4.736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4279.17万元 [1] 目标公司股权结构 - 目标公司为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高盐稀态酱油、醋、复合调味料等调味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公告日期时,省食出集团为目标公司控股股东,持股31.6440%,雅新投资持股25.8991%,其余42.4569%由5家企业和22名自然人股东分散持有 [2] - 交易完成后,雅居乐集团将不再持有目标公司任何股份 [2] 资金用途 - 出售事项所得款项人民币1.91亿元拟用于兑付"23番雅02"债券本息 [2] - 回购事项所得款项人民币4279.17万元拟用于集团日常经营管理 [2] 关联担保背景 - 2023年3月雅居乐地产发行"23番雅02"债券,由雅居乐集团和中盈盛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2] - 雅新投资持有的目标公司股权此前已质押给中盈盛达作为反担保 [2]
一周港股IPO:新奥股份等20家递表;富卫集团等6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23 19:3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共有20家公司递表,6家公司通过聆讯,12家公司招股,1家新股上市 [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779.88亿港元,同比增长565.48%,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1] -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强劲,今年已上市新股破发率仅26%,较去年同期32%明显改善 [43] - 前三大超额认购IPO为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7倍,远超2024年同期 [44] 递表公司分析 能源与公用事业 - 新奥股份是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6.1%,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0亿元、1411.15亿元、1349.46亿元 [2] 科技与制造业 - 沃尔核材是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3.37亿元、57.19亿元、69.20亿元 [3] - 极智嘉科技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5%,达24.1亿元 [6][30] - 视源股份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全球9.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6][7] - 兆易创新NOR Flash业务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18.5%,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 [18] 消费与服务业 - 巴奴国际是中国最大品质火锅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3.1%,门店数量145家较2021年增长74.7%,2024年收入23.07亿元 [4] - 极易电商是中国第二大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 [9][10] 金融与专业服务 - 滴灌通累计投资超40亿人民币,采用投资公司方式申请上市 [11][12] - 宇信科技在中国金融科技多个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包括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5.7% [15] 通过聆讯公司 - 富卫集团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9.11亿美元 [24] - 峰岹科技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排名第六,2024年收入6.00亿元 [25] - 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20.9%,2024年收入698.97亿元 [29] 招股公司情况 - 海天味业募资101亿港元,为2025年内第二大港股IPO,获5.95亿美元基石投资 [31] - 三花智能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3.57倍认购 [31][32] - 曹操出行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52亿港元 [34] - 云知声引入商汤等基石投资者,每股发售价165-205港元 [37] 新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收盘价36.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0.55% [40]
香港新股表现分化,打新“躺赚”或暂告终结|市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6-23 17:49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后一度"破发",港股新股"必胜"阶段可能已过去,后市更考验投资者研究能力,需关注核心技术具备全球稀缺性的企业 [1] - 近期港股新股收益显著分化,新消费、新科技及生物医药类新股表现优异,而传统消费领域(如海天味业)频现破发 [2] - 新股市场与二手市场联动,当前二级市场震荡传导至一级市场,制约新股盈利空间,不能简单认为"打新必赢" [3] 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影响 - 2024年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行业龙头相继赴港上市,形成热潮 [2] - 三花智控作为制冷零部件龙头于6月23日挂牌,上市首日一度破发 [2] - 新股收益将受市场整体表现、企业基本面和投资者情绪多重影响,投资者选择更谨慎,注重长期增长潜力和行业地位 [2] A股与H股定价联动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发行H股后,A股表现不佳,A股高估值需下调 [4] - H股定价对A股存在反作用,H股价格发现功能可能领先或不同于A股,H股定价低会引导A股估值重估 [4] - A/H价差缩小,港股H股估值回落及流动性减弱反向传导至A股,压制相关标的估值 [4] - 若H股公司在核心技术等领域具备全球稀缺性,可能形成对A股同类标的估值倒逼效应 [5] 市场环境与投资者行为 - 中东地缘局势紧张、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导致港股市场震荡,连带影响新股市场气氛 [1] - 港股受国际资本主导,更关注分红能力,而A股散户占比60%左右,推高投机性估值 [4] - 海外地缘政治紧张拖累港股走势,部分港股发行价定价不高,反映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及行业重新定价 [6]
上市首日即破发,A股“酱油茅”在H股为何不香了?
搜狐财经· 2025-06-23 15:47
政策背景与上市概况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2]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审批流程,百亿市值A股企业监管周期缩短至30个工作日 [2] - 海天味业2024年1月递表港股,6月19日完成二次上市,审核流程不足半年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8家机构,认购1.29亿股H股(占发售股份50%),金额达47亿港元,为2023年以来港股IPO第三大基石认购规模 [2] 市场认购与股价表现 - 港股IPO认购人数创年内新高,融资申购额度超4000亿港元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37.5港元/股(较发行价36.3港元高3.3%),盘中破发至36.05港元,收盘微涨0.55%至36.5港元 [3] - 次日股价下跌2.06%至35.75港元,第三日午盘跌幅扩大至7.97%至36.325港元 [3][4] - 2024年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约28%,海天味业破发与市场"三连跌"(单日跌幅近2%)相关 [5] 估值与业绩分析 - 市盈率(TTM)34倍,显著高于港股调味品板块平均市盈率(低于20倍) [9] - 2022-2023年业绩疲软:营收同比+2.42%/-4.1%,归母净利润同比-7.09%/-9.21% [9] - 2024年业绩复苏:营收+9.53%至269.01亿元,归母净利润+12.75%至63.44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8.08%/+14.77% [9] - A股股价自2021年高点124.68元累计下跌70%,市值蒸发4800亿元 [6] 国际化战略与挑战 - 募资净额20%用于全球化战略,目标3年内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 [9][10] - 计划2025年拓展东南亚供应链、2028年布局欧洲生产基地 [10] - 国际化进展缓慢,面临西方餐饮文化差异(酱油非刚需)及市场竞争压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