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搜索文档
中美贸易90天窗口期,中国港口忙起来
环球时报· 2025-05-24 06:53
中美贸易窗口期市场反应 - 中美关税暂停90天窗口期启动后,美国零售商密集联系中国企业增加订单并加紧发货,美国企业间掀起"仓库争夺战"[1] - 上周中国至美国海岸货轮预订量较前一周增加一倍多,航运公司正调整运力应对需求激增[1] - 截至5月13日的7天内,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预订量较前一周飙升近300%[4] 港口与物流行业动态 - 宁波舟山港4月完成99.8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6%,美线箱量占全港约40%[4] - 港口预计未来几周恢复至日均3.5万标准箱基准线,最繁忙时出口工作量堪比春运[4][4] - 航运公司美森、ONE、长荣宣布5月中下旬涨价,美西线运费达6000美元/箱,美东线7000美元/箱,较年初翻倍[6] 出口订单与商品品类 - 阿里巴巴平台美国买家询盘量周增40%,圣诞产品相关询盘增长20%以上[10] - 海南罗非鱼出口占全国1/3,一季度对美出口量同比下降50%-60%,现正加速恢复[11] - 广东家电制造商收到美国恢复生产请求,咖啡机等产品生产线全负荷运转[11] 美国企业应对策略 - 美国进口商加速改造1700处保税仓库暂缓缴税,仓储费用飙升导致申请积压超6个月[13] - 婴幼儿用品商Busy Baby承担1万美元/箱运费(常规4000美元)及5万美元额外关税,无法转嫁零售端涨价[13] - 美国零售商Loftie、Zest等企业承认中国供应链不可替代,越南替代方案成本高10%-15%[14] 中国企业战略调整 - 宁波门窗配件企业计划拓展美国东海岸市场,同行企业单美国市场年产值超1亿元人民币[15] - 宁波箱包企业在泰国建厂6月投产,已接单至10月10日,同时布局国内自主品牌[19] - 义乌袜子出口商转向美国市场,外贸企业通过多元化出口应对关税波动[10][17] 行业信心与展望 - 外贸企业普遍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宁波物流公司统计本周收货量增加20%,仓库短暂满仓[17] - 行业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非市场驱动难以持久,期待后续谈判改善[17] - 企业强调中国供应链在质量、效率和性价比方面的不可替代性[14][15]
王牌首席+王牌基金经理“共聚一堂”,讲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21:57
宏观变局与资产配置 - 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 中国政策储备充足 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1] - 抢出口及工业生产韧性是短期确定性抓手 中长期中国或通过纾困应对贸易摩擦 货币政策优先发力释放流动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 - 全球秩序变局下 中国资产在"东稳西荡"格局中更具优势 军工与黄金为战略配置首选 [2] 投资主线与行业机会 - 资产划分为三类:强周期类(地产链)、稳定类(黄金、高股息)及科技新兴类(AI、创新药) 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 [2] - 科技主线聚焦AI硬件渗透率提升及创新药出海 AI应用投资机遇从上游向中下游扩散 [2][3] - 权益资产未来或迎牛市 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与无人驾驶 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 AI与智能驾驶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3] 中国资产优势与产业韧性 - 政策呵护、制造业韧性及技术突破构成核心支撑 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穿越波动的"压舱石" [3] - 外需型企业需加速国际化布局分散产能 内需企业应聚焦刚性需求与创新升级 [4] - 中国制造业出海企业通过高效组织能力对冲贸易摩擦 供应链优势不可替代 需从"制造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提升附加值 [4] 科技产业趋势与细分领域 - AI发展分为感知AI、生成式AI、智能助理AI、物理AI四阶段 当前进入AI应用落地元年 智能助理AI关注可穿戴设备 物理AI关注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 [4] - AI硬件资本开支仍处深水区 中国在AI应用领域长期空间更广阔 [5] - 医药行业CXO及创新药企凭借人才技术壁垒抵御脱钩风险 全球化授权合作是突围关键 [4][6]
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要来了!旗下或含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7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20:27
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组建 - 福建省国资委拟组建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省工控集团)作为省管企业 [1] - 福建省国资委将直接持有的福建冶金80%股权注入省工控集团 [1] - 福建省国资委持有的福建轻纺股权全部注入省工控集团 [1] - 福建冶金和福建轻纺将作为省工控集团的子企业 [1] 涉及上市公司情况 - 福建冶金旗下4家上市公司:福蓉科技(603327 SH)、厦门钨业(600549 SH)、厦钨新能(688778 SH)、三钢闽光(002110 SZ)发布公告 [1] - 福建轻纺旗下上市公司青山纸业(600103 SH)发布公告 [1] - 5家公司表示该事项对经营活动不构成重要影响,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及最终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 [2] - 厦门钨业等4家公司总市值合计约为727 86亿元 [2] 相关企业背景 - 福建冶金成立于1989年,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80亿元,目前由福建省国资委持股80%、福建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0% [2] - 福建轻纺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8 6亿元,目前由福建省国资委全资持股 [2] - 福建省国资委官网显示其出资企业共有18家,包括福建冶金和福建轻纺 [2][3]
国际实业(000159) - 000159国际实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9:0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0159,证券简称为国际实业 [1] - 于 2025 年 5 月 23 日 15:00 - 18: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冯建方、董事兼总经理汤小龙、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沈永、独立董事徐辉 [1] 股东人数情况 - 截至 2025 年 5 月 20 日公司股东人数为 38,986 人,较 2025 年 5 月 10 日增加 25 户 [1] 制造业情况 - 2025 年制造业方面当前在手订单充裕,产销量与去年相比呈增长态势 [2] 收购事项进展 - 收购新疆怡宝矿业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事项正在进行中,尚未签订收购协议 [2][3][4][5][7] - 2024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正在推进中 [4] 分红情况 - 公司留存未分配利润用于生产经营、研发创新、项目投资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将综合考虑利润分配因素,保障可持续发展和股东长远利益 [6]
赋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浙江辖区举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题培训活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5-23 18:28
政策动态与培训活动 - 中国证监会5月16日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1] - 浙江辖区5月23日举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题培训活动 特邀证监会上市司 沪深证券交易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授课 内容涵盖政策解读 市场形势分析 审核要点解析 典型案例分享及实务操作指南[1] - 200多家浙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高管代表以及地方政府金融工作相关负责人参加培训[1] 浙江上市公司概况 - 截至2025年4月底 浙江辖区上市公司总数达602家 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1.11% 数量位居全国各辖区第二位[2] -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六成 覆盖高端装备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 节能环保 新能源 生物产业等重要领域[2] - 2024年辖区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万亿元 利润总额2251亿元[2] - 全年累计研发投入1253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达3.06% 其中科创板企业研发强度高达10.81% 较全社会平均水平高出8.13个百分点[2] 并购重组政策影响 - 新重组办法的出台为浙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2] - 浙江上市公司需通过横向整合 纵向延伸提升产业链韧性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2] - 需科学规划并购重组方案 将新修订的重组办法红利落到实处[2] - 需严格遵守监管法律法规 避免蹭热点 盲目跟风 "忽悠式"重组 "三高"并购等违法违规行为[2] 未来监管方向 - 浙江证监局将在证监会上市司指导下 加强与交易所的沟通协作[3] - 围绕发挥并购重组市场功能这一主线 坚持市场化 法治化原则[3] - 统筹做好服务与监管工作 着力构建辖区并购重组良好生态[3]
专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理事王照云:企业需要运用好IP,讲好中国产品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17:49
每经记者|赵景致 每经编辑|张海妮 5月22日—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 展中心举行。 在文化差异和贸易壁垒下,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建立国际信任?王照云表示,对全球的消费者和企业来 说,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或者具有高科技、创新特性的产品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核心是如何让全球采 购商能够接触到中国的产品。全球采购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希望采购到更好的产品。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赵景致 摄 王照云表示,产业会展在欧洲的历史比较长,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它能帮助企业大幅降低接触采购商的 成本。 "欧洲从15世纪就开始发展(产业会展),中国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但民营企业展会是上世纪80年代 才开始兴起。"王照云表示,欧洲每个行业都有会展,比如欧洲车展是汽车行业最好的国际交流平台, 还有机械行业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慕尼黑的能源展等。 "我们中国的企业,比如华为,到欧洲以后,也主要是利用会展平台,在短时间内接触几万家全球采购 商,从而快速与其对接。会展能够直接解决全球采购商和参展商(比如我们的制造业)对接的问题,目 前中国会展业也已经发展起来。"王照云说。 王照云表 ...
美国疯狂加息之后,怎么就是收割不动中国人?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22
美联储加息机制与全球影响 - 美联储加息是控制通胀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提高基准利率(如2022年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引导商业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 抑制市场流动性 [15][17] - 加息政策遵循逆周期原则 当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政策(如减少货币供应) 反之则实施扩张性政策 [3] - 俄乌战争成为2022年激进加息(如单次75个基点)的催化剂 促使欧洲资本流向美国等安全市场 [17][19] 美元霸权形成与运作原理 -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 美元通过石油挂钩(中东军事霸权支撑)取代黄金成为全球结算货币 获得铸币税特权 [4][6] - 美元霸权使美国能通过超额印钞转移通胀成本(如疫情期间) 脆弱经济体(如津巴布韦)易受冲击导致货币崩溃 [10][13] - 过度印钞存在反噬风险 美国2020年后通胀压力显现 中产阶级与资本家均受冲击 [11][13] 中国经济抗压能力解析 - 2008年4万亿基建投资形成财政缓冲 疫情期间动态清零政策保障供应链持续运转 工业体系完备性吸引国际订单 [21][23] - 严格的外债管理与人民币兑换管制维护金融自主权 降准与定向降息政策不受外部加息周期干扰 [25][26] - 军事安全与独立外交构成双重保障 2022年成为欧洲资本避险目的地 外资流入逆势增长 [28][29] 中美经济策略对比 - 美国依赖美元霸权实施周期性"收割" 但长期面临通胀与贫富分化等结构性问题 [10][13] - 中国通过财政盈余积累(如2008年)与产业链控制力(如疫情期间)构建内生增长动力 [21][23] - 资本管制与宏观调控的独立性使中国在加息周期中保持政策自主性 区别于债务脆弱型经济体 [25][26]
5月欧美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继续分化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14:11
欧元区5月PMI表现 - 欧元区5月综合PMI从4月的50 4降至49 5 低于预期的50 6 服务业PMI初值48 9 低于预期的50 5和前值50 1 制造业PMI初值49 4 略高于预期的49 2 [2][3] - 服务业表现创16个月来最差水平 制造业小幅改善但被服务业下跌抵消 这是自疫情以来首次出现制造业表现优于服务业的情况 [2][7] - 法国经济活动连续9个月萎缩 综合PMI从47 8微升至48 仍低于50荣枯线 服务业需求低迷且商业预期转为负面 [6][8][9] - 德国服务业同样下滑 但新政府基建和军事重建计划或提供未来经济支持 [11] - 西班牙等南欧国家表现较好 旅游需求强劲 [14] 美国5月PMI表现 - 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2 3 创三个月新高且连续第五个月扩张 服务业PMI初值52 3 创两个月新高 综合PMI初值52 1 高于预期的50 3 [15][18][21][23] - 制造业新订单增速创一年多最快 新订单分项指数升至53 3 服务业新业务回暖 但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订单均走弱 [19][21] - 企业成功转嫁进口关税成本 综合销售价格指数加速上涨至2022年8月以来最高 制造商原材料库存指数飙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 [25][28] - 就业分项指数降至49 5 逆转扩张趋势 制造业就业数据下降 [20][24]
【UNFX课堂】就业数据的重要性:非农就业数据
搜狐财经· 2025-05-23 13:48
非农就业数据定义与发布 - 非农就业数据是美国劳工统计局每月发布的报告,统计除农业、政府、非营利机构和私人家政以外的所有行业新增就业人数 [2] - 发布周期为每月第一个周五(北京时间晚间或凌晨,冬令时和夏令时调整) [3] 核心指标 - 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反映就业市场扩张或收缩 [5] - 失业率为劳动力中失业人口占比 [5] - 平均时薪增速衡量工资通胀压力 [5] 经济周期影响 - 经济扩张期表现为新增就业强劲、失业率下降(企业扩大招聘) [5] - 经济衰退期表现为就业增长停滞或负增长,失业率上升(企业裁员) [5] 货币政策关联 - 美联储的"双重使命"是稳定物价(通胀)和最大化就业 [5] - 就业强劲可能导致美联储加息以抑制过热经济 [5] - 就业疲软可能导致美联储降息以刺激增长 [5] 金融市场反应 - 外汇市场:非农数据超预期通常导致美元走强(加息预期升温) [5][7] - 股市短期可能因强劲就业利空(加息担忧),但长期就业增长预示企业盈利改善 [5] - 债市强劲数据推高国债收益率(通胀预期+加息概率增加) [5] 失业率分析 - 美国长期自然失业率约4%(充分就业状态) [7] - 失业率低于4%预示劳动力市场紧张和工资通胀压力上升 [7] - 失业率高于5%暗示经济可能陷入衰退风险 [7] 行业分化影响 - 周期股(金融、工业)受益于经济强劲带来的银行放贷和制造业需求 [7] - 防御股承压因加息预期推高折现率,压制估值 [7] 数据局限性 - 存在数据滞后性,无法实时捕捉经济变化 [7] - 初值常被大幅修正 [7] - 未覆盖"隐形失业"(放弃求职者、兼职者) [7] 综合意义 - 非农就业数据是判断经济周期、消费能力及企业信心的"晴雨表" [7] - 需结合失业率、薪资增速、劳动参与率等多指标综合分析 [7]
经济复苏成色
国金证券· 2025-05-23 13:27
经济增长预测 - 二季度出口有望实现3%-5%的高增,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达5.2%,上半年GDP同比增速或在5.3%,4、5月月度GDP增速或为5.4%、5.3%[2][22][23] 消费情况 - 1 - 4月社零累计同比4.7%,限额以上“以旧换新”类消费同比增长7.2%,拉动社零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非补贴类商品拉动社零3.7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增速从2023年的20%回落至2024年的6.2%和2025年4月的5.1%[5][6] 房地产市场 - 1 - 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 - 2.8%,2024年10月 - 2025年3月9个样本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1.1%,但4月二手房销售降温,5月1 - 17日同比回落至7.1%;2025年1 - 4月房地产投资同比 - 10.3%,扣除土地购置费后对GDP拖累0.7个百分点[14][15] 政策与投资 - 预计二季度社零增速维持4.5%-5%,最终消费增速或达4.3%,“以旧换新”资金已使用约1000亿;设备更新和两重项目带动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在4%左右,4月制造业、基建投资累计同比8.8%、10.9%,拉动GDP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20][22][23] 风险提示 - 二季度GDP测算基于模型,实际与估算或有差异;出口受贸易摩擦影响大,后续或波动;消费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关注政策对基本面的扰动[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