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

搜索文档
更下沉的“蜜雪冰城”寻求突围
财富FORTUNE· 2025-05-05 21:00
公司概况 - 甜啦啦为新茶饮品牌,成立十年,全国签约门店超8000家,覆盖31省,乡镇和学校店铺占比超40%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81.15%,显著高于蜜雪冰城的57.13%,发展路径更为下沉 [1] - 客单价约10元,爆款产品清风茉白鲜奶茶售价8元,五个月销量突破2000万杯 [1] - 创始人王伟曾加盟蜜雪冰城并开设8家分店,后自立门户创立甜啦啦 [1] 商业模式 - 采用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计划2025年全球签约门店突破1万家 [1] - 自建果园、工厂和仓储以降低原料成本,同时依靠外部供应商增强议价权 [2] - 产品毛利率约55%,低于行业60%以上的水平,通过小面积店型缩减成本 [2] - 国内门店多集中在下沉市场,品牌知名度与门店数量不匹配 [4] 国际化战略 - 2018年开始考察海外市场,2023年正式出海,首站落地印尼雅加达 [2] - 东南亚为重点区域,已在印尼开业60家门店,柬埔寨、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有少量门店 [3] - 2025年计划在东南亚、欧洲、北美及中东新增超200家门店 [3] - 海外采取不同经营策略,布局大城市并通过更大门店提升品牌形象和售价 [4] 财务与资本规划 - 预计2025年营收破百亿,将投入上亿资金构建中台系统支持海外扩张 [4] - 计划投入营收20%的资金用于品牌打造,2024年占比不足5% [4] - 原计划2025年港股上市,现推迟至少三年,优先提升供应链和信息化 [5] 行业动态 - 蜜雪冰城2024年3月登陆港交所,市值达千亿 [4] - 霸王茶姬2024年4月纳斯达克挂牌,为首个美股上市新茶饮品牌 [4] - 茶百道2024年4月港交所上市,门店数量与甜啦啦相当 [4]
股价连创新高背后:古茗(01364)地域扩张的边界在哪里?
智通财经网· 2025-05-03 19:53
公司表现 - 古茗股价自2月12日上市以来累计上涨近160%,5月2日一度涨超8%至26.5港元,创上市新高[1]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43.8亿元、55.6亿元、76.8亿元及87.9亿元,但增速从2022年的26.8%放缓至2024年的14.5%[6] - 2024年经调整净利同比增长5.7%至15.42亿元,毛利率30.6%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7][8] 商业模式 - 采用轻资产加盟模式,9914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99.9%,直营店仅7家[2] - 实施"地域加密"策略,仅在单一省份门店突破500家后拓展邻近省份,8个关键省份贡献83%GMV[2]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1%,乡镇门店占比41%为行业最高,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80%[3] 供应链优势 - 近8成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拥有行业最大冷链仓储及物流基础设施[6] - 唯一能向低线城市提供两日一配鲜果鲜奶服务的企业,加盟商店均年经营利润37.6万元,利润率20.2%达行业均值1.5-2倍[6] - 2024年推出103款新品,2023年平均季度复购率53%居行业高位[8] 行业趋势 - 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从2023年44.3%降至2025年12.4%,2024年行业闭店数超2万家,单店日均订单量下滑18%[9] - 行业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导致产品趋同,近两年缺乏现象级爆款[9] - 2024年古茗销售费率同比增1.1个百分点至5.5%,计划2025年拓展堂食场景并新增7000家咖啡机门店[10] 发展挑战 - 需平衡加盟扩张与品控管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10] - 需突破产品同质化困局,维持长期差异化竞争优势[11] - 老店同店增长与区域加密策略的协同效应将成为未来关键[10]
大涨!港股5月迎开门红,离岸人民币汇率直线拉升
广州日报· 2025-05-02 22:47
消息面上,多家车企成绩单出炉。小鹏汽车4月新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73%,理想汽车4月新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1.6%;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万辆,小米 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版已经开始陆续交付。 5月2日,港股迎来5月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74%,报22504.6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3.08%,国企指数涨1.92%。 盘面上,科网股全线上涨,小米集团涨超6%,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涨超3%,快手、联想集团、哔哩哔哩、腾讯控股涨超2%;新能源车企股集体走高,零 跑汽车涨超7%;CXO概念股整体大涨,药明康德涨超7%;新茶饮股集体上行,奈雪的茶涨超8%。 展望港股后市表现,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渐回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带动港股盈利稳中有升。 与此同时,更多反应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直线拉升,日内涨超370点,一度升至7.24,为自4月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记者 发稿,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7.24附近波动。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在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内需相关行业或受益于消费政策预期升温,港股短期或横盘整固,可逐步加强科技成长 ...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1.74% 恒生科技指数涨3.08%
快讯· 2025-05-02 16:18
金十数据5月2日讯,港股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74%,恒生科技指数涨3.08%,国企指数 涨1.92%。盘面上,科网股全线上涨,小米集团(01810.HK)涨超6%,阿里巴巴(09988.HK)、京东 (09618.HK)涨超3%,快手(01024.HK)、联想集团(00992.HK)、哔哩哔哩(09626.HK)、腾讯控股 (00700.HK)涨超2%;汽车股集体走高,零跑汽车(09863.HK)涨超7%;CXO概念股整体大涨,药明涨超 7%;新茶饮股集体上行,奈雪的茶(02150.HK)涨超8%。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1.74% 恒生科技指数涨3.08% ...
《洞见ESG》4月刊:ESG强制信披倒计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0:45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洞见 ESG》4 月刊内容,涵盖 ESG 政策动态、A股 上市公司 ESG 报告披露情况、行业 ESG 表现及相关环保话题等信息 [2][3][4] 政策速递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要求上市公司按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458 家上市公司需做好准备 [3] - 生态环境部发布方案,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新增 1500 家重点排放单位,扩围后预计重点排放单位达 3700 家左右,覆盖排放量约 80 亿吨 [3] - 生态环境部继发布两个新 CCER 方法学后,公开征集 CCER 方法学建议,分布式能源等项目有望入围 [3] A股ESG报告披露情况 - 截至 4 月 20 日,A股 已交出 1131 份 ESG 报告,略高于去年同期,仅 20.90%的 A 股上市公司披露了 ESG 报告 [4] 行业影响 - 铝冶炼纳入碳市场,管控范围与电力行业不同,除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过程排放也纳入管控,2026 年碳配额缺口或达 34 万吨,企业需降低碳成本 [4] - 近十年我国水泥工业每年碳排放在 11 亿吨以上,1200 家水泥企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目前减排压力不大,预计三到五年内碳配额收紧,减排成本上升 [4] 行业洞见 - ESG 强制信披名单里的青啤和重啤已完成 2024 年 ESG 报告披露,减排成果显现,年度碳排放量同比下滑,多项指标下降 [4] - 新茶饮行业发展火热,但可持续发展有隐忧,古茗、蜜雪集团、茶百道赴港上市,“315”期间多家企业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4] - 美股对 ESG 强制信披有重大调整,霸王茶姬在招股书中披露 ESG 章节,陈述 4 个维度要点 [4] - 化工业范围 3 碳排放占 77%,上下游协同减碳迫在眉睫 [4] 绿证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 49.55 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 33.79 亿个,参与绿证交易的消费主体约 5.9 万个,同比增长 2.5 倍 [6] 首席气候官观点 - 我国需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推动细颗粒物标准限值趋严,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协同推进,企业应布局绿色技术 [6] 世界地球日相关 -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正值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披季,ESG 信披与应对气候变化使命相辉映 [9] - 蚂蚁森林在河北丰宁小坝子乡举行“2025 春种活动”,种下第 6 亿棵树,当地种植超 160 万棵樟子松,森林覆盖率达 58.53% [9]
高管逆势疯狂涨薪,谁在收割企业的未来?
36氪· 2025-04-30 09:46
贝壳高管薪酬与业绩表现 - 贝壳联合创始人兼CEO彭永东2024年薪酬总额4.00708亿元,执行董事单一刚薪酬2.99485亿元,均为缩水后数字[1] - 2023年彭永东薪酬达7.13亿元(同比2021年涨幅84倍),单一刚薪酬5.2亿元(同比2021年涨幅77倍)[2][6] - 2022年贝壳巨亏13.97亿元时,彭永东仍领取4.75亿元薪酬(同比2021年增长56倍),单一刚领取3.55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51.8倍)[6] - 2021-2024年贝壳营收分别为808亿元、607亿元、778亿元、9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5亿元、-13.97亿元、58.9亿元、40.66亿元[4] - 2023年彭永东薪酬是经纪人年均收入(8.22万元)的8674倍,经纪人月均收入约6850元[8] 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现象 - 贝壳2023年拥有427656名经纪人,人均年创收13.70万元,实际分润后年均收入约8.22万元[8] - 同仁堂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54%至15.26亿元,员工人均薪酬降2.37%至19.99万元,但董事长薪酬达237.9万元(同比增22.76%)[9][11] - 洋河股份部分高管2024年薪酬涨幅远超业绩增速,如范晓路薪酬121.44万元(同比增98.98%)[12] - 茶百道2024年净利润大跌58.55%至4.72亿元,但董事监事薪酬同比上升88%至1653.6万元,并计划派发合计8.28亿元股息(超过全年利润)[14] 行业薪酬分配机制问题 - 高管薪酬增长缺乏合理业绩依据,2022年贝壳亏损近14亿元时高管薪酬仍大幅增长[6] - 薪酬分配背离激励原则,演变为单方面利益获取,破坏企业内部公平机制[15] - 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普通员工积极性下降,2023年贝壳经纪人实际月收入仅6850元[8] - 不合理薪酬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同仁堂在原材料涨价背景下仍为高管加薪[11] - 新茶饮行业表现极端,茶百道加盟商亏损加剧但实控人通过派息获取超额收益[14]
新茶饮行业IPO提速 4000亿赛道迎来新变局
证券时报· 2025-04-30 05:05
文章核心观点 新茶饮行业竞争激烈迈向白热化,2025年多家公司冲击IPO,提速原因与市场潜力、头部企业扩张、抢占下沉市场红利及资金需求有关,各公司业绩和经营模式差异大,还积极出海但面临挑战 [1][2][4][6][7][9] 4家冲击IPO - 2025年以来3家新茶饮公司成功登陆港美股市场,古茗2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蜜雪集团3月3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沪上阿姨计划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霸王茶姬4月1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 [2][3] 原因几何 - 国内新茶饮市场仍有增长潜力,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4] - 头部企业逆势扩张,截至2024年年末,蜜雪集团国内门店多达41584家,古茗和沪上阿姨门店超9000家,茶百道和霸王茶姬门店分别超8000家及6000家 [4] - 持续抢占下沉市场红利,蜜雪集团等品牌在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占比达65% - 80% [5] - 投融资市场部分资金到退出期,企业需寻找新资金来源,上市能注入资金、增强竞争力、提升信心和形象 [5] 业绩“冰火两重天” - 蜜雪集团2024年净利润44.54亿元,同比增长39.8%;霸王茶姬净利润同比增长213.3%,盈利25.15亿元 [6] - 奈雪的茶2024年亏损9.19亿元;茶百道营收下降13.8%,净利润同比降48.7%,仅剩6.45亿元 [6] - 奈雪的茶和茶百道股价下跌,蜜雪集团市值逼近2000亿港元,古茗市值突破580亿港元,霸王茶姬上市当日股价涨15.86%,市值约63.32亿美元 [6] 卖点各异 - 奈雪的茶采用重资产直营店打法,2024年直营门店贡献84.5%总收益;茶百道等开放加盟,靠加盟费和物料营收 [7] - 新茶饮上市公司股价走势是对背后供应链整体定价,蜜雪集团打造价格和门店优势,霸王茶姬聚焦品类形成差异化,古茗深耕供应链与加盟商生态 [7][8] 积极出海 - 截至2024年年末,蜜雪集团内地以外门店4895家,将开拓东南亚市场;霸王茶姬海外门店从95家增至156家,覆盖东南亚 [9] - 出海面临原料供应和文化背景挑战,需建立供应链体系、平衡成本与产品一致性,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教育 [9]
新茶饮市场 进入“精细化管理”下半场
证券时报· 2025-04-30 04:59
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沪上阿姨集体冲击IPO的热闹景象背后,是新茶饮行业在全球经济下行期 的艰难抉择。此外,行业还面临市场准入门槛不高、产品迭代迅速、品牌层出不穷等问题。 至于拓展海外市场,虽然已有蜜雪集团、霸王茶姬充当"吃螃蟹的人",但这一选项仍然充满了冒险和未 知。一是茶饮文化在全球多数文化中仍属小众,市场前景不明朗;二是茶饮产品种类繁多,原料供应成 为难题。因此,即便是到了市场竞争更加残酷的2025年,新茶饮赛道的主流打法仍是争取加盟商、提高 品牌势能、抢跑上市的"老三样"。 上市为何成为众多新茶饮公司共同选择?万联证券分析师叶柏良认为,新茶饮企业集体冲击上市,既有 短期资金的需求,也有品牌宣传的需要。 然而,有人走阳关道,就有人走独木桥。2月10日,喜茶发布了一封主题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 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全员内部邮件,并提出三点战略选择:2025年喜茶会继续坚持"不做低价内 卷",不玩"数字游戏";拒绝门店规模内卷,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申请,携手并支持现有事业合伙人 更好地服务用户;强化品牌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回归用户与品牌。 新茶饮市场的竞争,已经由"跑马圈地"的上半场,进入"精细化管 ...
沪上阿姨(02589.hk)正式开启招股,都有哪些投资亮点?
格隆汇· 2025-04-29 09:46
公司IPO及市场定位 - 沪上阿姨开启招股,拟全球发售241134万股H股,定价区间95.57-11312港元/股,引入盈峰控股、华宝股份为基石投资者,预计5月8日登陆港交所[1] - 公司作为新茶饮头部品牌,凭借多元化品牌布局和下沉市场渗透能力,被视为具备稀缺性的投资标的,市场将其类比为"下一个蜜雪冰城"[1] - 行业层面,新茶饮上市热潮涌动,蜜雪冰城打破"破发魔咒"后,具备稀缺性的企业成为资本追逐核心[1] 多品牌战略与产品矩阵 - 旗下拥有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三大品牌,覆盖鲜果茶、咖啡、高性价比茶饮,价格带横跨2-23元,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2] - 沪上阿姨主品牌2024年启动形象升级,新形象门店达3524家,产品定价7-22元;沪咖定位13-23元咖啡饮品,与主品牌门店协同;轻享版主打2-12元下沉市场[2] - 2024年推出轻享版20升级品牌"茶瀑布",9个月内GMV达7380万元,1代与2代门店数分别为188家和304家[3]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能 - 2022-2024年门店数量从5307家增至9176家,CAGR达314%,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468%,2024年增长178%[3] - 同期收入分别为220亿元、335亿元、328亿元,净利润15亿元、38亿元、33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三连升至127%[3] - 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024年净利润,但盈利能力持续增强[3] 下沉市场战略与供应链优势 - 截至2024年下沉市场门店占比达504%,按门店总数计为中价茶饮品牌中覆盖城市最广者[5] - 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市场为2023-2028年最大且增速最快细分领域,公司战略性卡位该蓝海[5] - 供应链体系包含12个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8个生鲜仓及15个前置冷链仓,实现全国门店每周2-3次新鲜配送[9] 产品创新与竞争壁垒 - 2022-2024年每年推出超100款新品,持续迭代现有产品线[9] - 中央采购平台保障原料标准化,供应链能力构成下沉市场拓展的核心壁垒[9] - 多品牌运营能力在行业中罕见,展现战略纵深和经营弹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