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部分顶流基金经理光环褪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3:11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在持续3年跑输大市后,今年迎来爆发,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涨幅达16.67%,跑赢沪指8.42%和沪深300指数4.54% [5][6] - 242只规模超100亿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仅35%跑赢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68%跑赢沪指,85%跑赢沪深300指数,14只年内收益为负 [6][7] - 明星基金经理整体表现落后于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水平,可能与抱团核心股有关,重仓的食品饮料(白酒指数下跌8.41%)和新能源(光伏设备下跌4.86%)板块表现不佳 [7][8] 基金经理业绩分化 - 医药主题基金经理表现突出,葛兰的中欧医疗创新年内收益68.97%,赵蓓的工银新经济上涨89.92%,金笑非、吴兴武、郑磊等管理的医药基金涨幅均超50% [10][11][12] - 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如谢治宇(兴全社会价值收益34.48%)、傅鹏博(睿远成长价值上涨22.63%)、杜猛(旗下基金收益均超30%)、黄兴亮(万家经济新动能A上涨42.62%)等表现优异 [13][14] - 部分顶流基金经理业绩欠佳,刘彦春管理的基金收益在-1%至1%之间,萧楠的易方达消费行业亏损4.93%,郑澄然的广发高端制造亏损5.04%,主要因重仓白酒和新能源板块 [16] 市场结构性机会 - 表现优秀的基金经理共同特点是布局新兴领域如AI、创新药、新消费等,并在二季度及时调整持仓结构 [15] - 医药基金内部出现分化,重仓创新药尤其是港股创新药的基金业绩领先,如中欧医疗创新港股仓位达47%,工银新经济港股仓位65% [10][11] - 市场风格快速切换导致部分基金经理策略不适应,行业判断能力和调仓灵活性成为制胜关键 [16]
港股午评:恒指跌0.66%再守25000点,科技股、半导体股走低,黄金股逆势上扬
金融界· 2025-08-08 12:1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66%报24916.1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99%报5491.66点,国企指数跌0.61%报8926.67点,红筹指数涨0.42%报4283.09点 [1] - 大型科技股集体表现低迷但总体跌幅不大,阿里巴巴跌1.7%,百度、腾讯跌超1%,小米、京东、美团跌幅在0.7%以内 [1] - 半导体芯片股走低,权重中芯国际跌超5%,宏光半导体、华虹半导体跟跌 [1] - 黄金股逆势上涨,招金矿业、紫金矿业、潼关黄金涨超2% [1] - 重型机械股普涨,中联重科涨超4%,电力股、建材水泥股、高铁基建股多数上涨,中国中冶涨超6% [1] 公司业绩 - 中国移动上半年收入5438亿元,通信服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5% [2] - 中芯国际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 [2] - 华虹半导体二季度销售收入5.66亿美元同比增加18.3%,净利润800万美元同比增加19.2% [2] - 美高梅中国上半年收入166.61亿港元同比增长2.73%,净利润23.83亿港元同比减少11.25% [2] - 信达生物上半年总产品收入超52亿元同比增超35%,第二季度产品收入超27亿元同比增长超30% [2] - 太平洋航运上半年营业额10.2亿美元同比减少21%,净利润2560万美元同比减少56% [2] - 亚洲水泥上半年收入24.96亿元同比下降7.2%,净利润1.1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再鼎医药上半年总收入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5%,净亏损8916.5万美元同比收窄33.33% [3] - 德康农牧预计中期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同比增加至约11亿-14亿元 [3] - 华电国际电力上半年累计发电量约1.2亿兆瓦时同比降约6.41% [4] - 龙源电力前7个月累计完成发电量4598.12万兆瓦时同比下降0.6% [5] - 时代中国控股前7月累计合同销售额约32.02亿元同比减少37.78% [6] - 东风集团预计中期归母净利润下降90%到95% [7] 行业观点 - 市场对部分细分行业呈现信心增强趋势,财报披露前的盈利预期仍在上修 [8] - 科技股近期盈利预期有小幅下调,主要缘于外卖补贴扰动的几家互联网平台 [8] -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盈利预期普遍呈上修态势 [8] - 新能源车与半导体的业绩预期分歧较大,隐含更高的弹性空间 [8] - 消费电子业绩预期虽分化较小,但景气确定性强 [8] - 港股科技、消费资产与当前产业发展趋势更契合、基本面更优,或吸引南下持续流入 [9] - 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AI应用等港股稀缺性资产或更受市场关注 [9] - 7月中国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度均边际放缓,显示经济仍在修复但节奏反复 [9] - 国内政策托底、企业盈利改善趋势延续以及积极资金流向形成共振,港股中期仍有望延续渐进式上行 [9]
破同质化困局,创新药产业迎 “中国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2:11
行业转型与增长 - 中国医药企业加速从"仿制"向"创新"转型,创新药领域迈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1] - 2024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上半年BD(商务合作)超50起,总金额突破480亿美元,双抗/多抗、GLP-1受体激动剂、ADC成为出海新增量引擎 [1] 研发与竞争格局 - 中国创新药从早期概念到获批上市的时间间隔与美国的差距从2010年的10年缩短至2024年的3.7年 [3] - 新药研发TOP20靶点吸引716个产品申报,占全部申报总量的29%,2019年70%临床阶段创新药集中在21%靶标上,同质化竞争严峻 [3] - ADC领域同质化严重,一款潜力产品推出后常有十几家企业跟进布局 [4] 差异化与政策支持 - 突破同质化困境需聚焦开发技术壁垒高的全新产品或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4]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16条措施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5] - 港交所18A新规、科创板第五套上市规则为创新药企提供融资到退出的全周期资本通道 [5] 全球化与商业化 - 中国创新药企全球化步伐加快,2019年泽布替尼在美国获批实现零的突破 [7] - 2024年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海外授权交易中中国占比达42%,较5年前的4%显著提升 [8] - 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成本为美国的约三分之一(25000美元vs69000美元),患者招募速度更快(0.5名/月vs0.2名/月) [8]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AI技术如大语言模型在靶点调研、信息梳理中降本增效,蛋白结构预测等难题被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破解 [9] - AI在临床研究业务中有大量可切入场景,泰格医药通过嵌入AI技术提升临床研究效率与数据价值 [9]
资金布局创新药回调窗口,恒生创新药ETF(520500)连续两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新浪基金· 2025-08-08 11:43
行业整体状况 - 创新药行业整体处于空窗期 缺乏业绩、事件、政策等催化因素 [1] - 以恒生创新药为代表的相关指数波动有所放大 但资金热情不减积极布局回调窗口期 [1] - 政策支持和国际化转型成为支撑创新药演绎的双重主线 [1] - 创新药是具有产业趋势和成长空间的赛道之一 长期发展的基本面逻辑仍旧具备 [1] 恒生创新药ETF表现 - 恒生创新药ETF(520500)连续两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基金份额和基金规模分别增长至5.84亿份和11.41亿元 双双刷新成立以来新高 [1] - 年内涨幅高达379%和843% 年初产品份额和规模分别为1.22亿份和1.21亿元 [1] - 单日成交额自7月22日起连续13个交易日超10亿元 区间日均成交额达14.38亿元 位居创新药类ETF前列 [1] - 期间单日换手率均超99% [1] - 支持场内T+0交易 交易便捷性和流动性优势显著 [1] 指数构成与特点 - 标的指数为恒生创新药指数 包含40只研发实力强、较高成长性的港股创新药公司 [1] - 成份股含港量100% 资产质地和指数定位具备稀缺配置价值 [1] - 前五大成份股为康方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药明生物 [1] 政策支持 - 上海市七部门2025年8月6日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促进医保商保共同发展支持创新药械 [1] - 政策有望实现医、保、药合作共赢 充分发挥商保在医疗费用结算上的优势 为"新优药械"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 - 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7月1日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 基金管理人 - 华泰柏瑞基金是境内首批ETF管理人之一 保持着18年ETF零差错运营纪录 [2] - 管理着A股市场规模居首的沪深300ETF(510300)规模达3835.62亿元 以及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红利低波ETF(512890)等产品 [2]
“长钱长投”资金入市步伐不断加快 新质生产力领域成热点
央视网· 2025-08-08 10:23
公募基金产品动态 - 7月A股市场稳中有进带动公募基金产品受关注 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布局新产品 [1] - 科创领域成为资金关注热点 摩根资产管理等机构开展中国人工智能和创新药等行业专题分析 [1] - 7月全月公募基金共上新20只产品 科创债指数基金成为主力军占10只 机器人、创新药和航空航天等题材也是上新热点 [3] 保险资金入市进展 - 7月有3只险资私募完成备案 其中1只规模达225亿元 [4][5] - 截至7月末10余家保险企业年内密集设立或增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合计目标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 [7] - 保险机构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以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为目的 随着考核调整有机会提高权益投资比例 [9] 资金配置方向 - 保险资金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增量资金 侧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布局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9]
创新药纯度100%,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标的指数全新升级
金融界· 2025-08-08 09:42
近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并于8月11日正式生效。此次修订明确剔除医药外包 企业(CXO,全称为医药合同外包服务组织),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纯粹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 是目前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 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 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 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E播报 根据新的编制方案,指数剔除了5家CXO公司,这5家公司原先在指数中的权重合计约为20%,且年内涨 幅均不及指数整体表现。根据剔除CXO后的指数成份股进行回测,2023年指数发布日以来、2024年、 2025年初至今,指数业绩表现均更好,且自2023年指数发布日至今,修订后的指数年化收益率超47%, 夏普比率也更高。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创新成本不断降低、研发效率不断提高,管 ...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获融资买入0.93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2.83亿元
金融界· 2025-08-08 09:09
融资交易数据 -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8月7日融资买入额0.93亿元,位列两市第425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83亿元,净买入952.47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5日-7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66亿元、1.24亿元、0.93亿元 [1] 融券交易数据 - 8月7日融券卖出0.00万股,净卖出0.00万股 [1]
帮主郑重:龙虎榜惊现机构“假摔”大戏!三路主力暗度陈仓
搜狐财经· 2025-08-08 08:45
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16%创新高,但超3000只个股下跌,呈现指数与个股分化态势 [1] - 半导体军工板块获机构资金青睐,创新药光伏板块遭抛售 [1] 机构动向 - 洪田股份获3家机构净买入3.3亿,涉及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绑定中芯国际7nm蚀刻机订单 [3] - 东方精工获游资陈小群3日加仓1.4亿,机构同步进场,目标为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产能排至2026年 [4] - 北方长龙遭机构抛售2.2亿,但游资逆势接盘1.27亿,涉及军品无人机订单及歼-35供应链独家衬底 [5] - 机构借创新药(千红制药净卖1511万)和光伏(德业股份被章盟主割肉)制造恐慌,实则调仓硬科技 [6] 游资动向 - 稀土永磁板块获章盟主2300万强封宁波韵升,精矿涨价12% [6] - 半导体板块获作手新一3500万主封富满微,涉及5G射频芯片量产突破,绑定比亚迪80%订单 [7] - 利德曼获佛山系游资1亿抢筹,但机构净卖1.5亿 [8] 主力与散户认知差 - 洪田股份缩量涨停(换手率12.22%)且机构锁仓,为真龙头;宁波韵升尾盘封单不足50万手,为假冲锋 [9] - 富满微产能排至2026年(毛利率45%),云南锗业军品合同负债增270%,为硬核标的;千红制药净利暴跌60%却拉涨停,纯炒作 [10] - 北向资金抛售医药5.8亿,加仓半导体3.2亿,游资与机构合力方向为主线 [11] 投资策略 - 科技板块关注洪田股份(半导体蚀刻机国产替代)、富满微(车规芯片绑定比亚迪) [11] - 军工板块关注北方长龙(无人机+歼35供应链),28元为关键支撑位 [11] - 政策板块关注海南机场(免税牌照扩容至74%税目) [11] - 需规避无订单稀土(金力永磁)、伪创新药(千红制药)及跟风医疗(利德曼) [12] 数据锚点 - 半导体主力净流入44.67亿,占全市场20% [12] - 游资章盟主3日加仓人形机器人1.4亿 [12]
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沪指创年内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8-08 08:0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呈现低开高走后下跌探底走势 沪指收盘3639 67点创年内新高 涨幅0 16% 深证成指报11157 94点跌0 18% 创业板指报2342 86点跌0 68% [1] - 行业板块分化明显 小金属 珠宝首饰 半导体 医疗器械 贵金属 能源金属 物流行业涨幅居前 生物制品 化学制药 保险 钢铁行业跌幅居前 [1] 板块热点 - 稀土永磁板块午后爆发 正海磁材 阿石创 宁波韵升等个股涨停 [1] - 半导体板块震荡走强 富满微等20余股涨停 [1] - 医疗器械板块拉升 赛诺医疗 中红医疗 大博医疗等涨停 创新药概念股调整 千红制药跌停 [1] 机构观点 - 银河证券预计市场维持震荡偏高中枢运行 8月政策空窗期叠加半年报集中披露 建议把握业绩确定性强的配置机会 [1] - 巨丰投顾认为市场整体趋势向上 沪指突破3600点后分歧加剧 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或同步出现向上拐点 [1]
标普报告体现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信心 外资机构以真金白银为中国资产“投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00:37
主权信用评级与外资流入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 财政部表示报告认可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 [1] - 27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单出现QFII身影 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资产 [1] - 欧美长线资金通过香港净买入中国债券 中国资产成为全球资本再平衡关键筹码 [1] QFII持仓动态 - 截至8月7日 114家A股公司披露半年报 其中27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出现QFII 合计持股市值1280.18亿元 [2] - QFII持仓市值前三为九号公司、东方雨虹、海大集团 偏好医药生物、化工、食品饮料、硬件设备领域 [2] - 巴克莱银行持有12只个股 摩根士丹利国际持有中宠股份等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有东方雨虹 [2] 外资公募调仓方向 - 路博迈基金二季度末重仓股42只 在管规模129亿元 较一季度增加8.43亿元 [3] - 联博基金二季度末重仓股12只 合计市值1.28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257.59% 在管规模11.10亿元 [3] - 外资公募偏好科技制造 CPO龙头新易盛被7家外资持有 宏利基金持仓市值6.6亿元 [3] - 摩根大通增持胜宏科技、东山精密累计超4700万股 宏利基金加仓东山精密558.8万股 [3] - 创新药板块受青睐 摩根大通3只基金增持三生制药累计市值1.58亿元 安联基金新增信达生物、晨光生物 [3] 外资机构市场观点 - 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 隐含11%上涨空间 [5][6] - 联博基金看好现金流良好且持续分红的企业 以及ROE可持续增长的公司 [6] - 2025年4月至7月下旬 投资基金向亚洲市场净投入915亿美元 其中443亿美元进入中国市场 [6] 债券市场动态 - "北向互换通"业务优化助力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 支持多币种外币结算 [7] - 欧美传统基金近期以买入中国债券为主 资金回流香港和内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