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10月第2周周报:固态电池技术获重要突破,核聚变产业化推进-20251013
中银国际· 2025-10-13 08: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随着新车型发布带来的产品力提升以及销售旺季到来,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高增长,将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 [1] - 固态电池技术获得重要突破,我国科研人员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接触问题上取得进展,有望加速其产业化落地 [1] - 光伏行业维持“反内卷”为投资主线的判断,政策强化力度,产业链仍存在涨价动力,建议关注行业格局较好的环节 [1] - 储能需求维持高景气度,政策明确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9月储能系统招标价环比上涨31% [1][16] - 核聚变产业化加速,BEST装置关键部件落位装配,大型项目有序推进 [1] - 氢能及绿色燃料产业关系逐步理顺,产业发展初期绿色燃料有望享受溢价 [1] 行情回顾 - 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整体下跌2.52%,表现弱于上证综指(上涨0.37%)[10] - 子板块表现分化显著:核电板块上涨6.90%,发电设备板块上涨5.77%,风电板块上涨3.54%;而光伏板块下跌3.33%,锂电池指数下跌3.04%,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2.28% [13] 国内锂电市场价格观察 - 主要锂电池材料价格呈现不同走势:NCM523正极材料价格环比上涨10.26%至12.90万元/吨;六氟磷酸锂(国产)价格环比大幅上涨17.80%至6.95万元/吨;隔膜(基膜9μm湿法)价格环比上涨3.51%至0.7375元/平方米 [14] - 部分材料价格保持稳定:三元动力电池价格维持在0.415元/Wh,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维持在3.43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维持在7.35万元/吨 [14] 行业动态 - **新能源汽车**:2025年9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150万辆,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16%;1-9月累计批发销量为1,044.6万辆,同比增长32% [16] - **动力电池**:相关部门对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6] - **光伏风电**: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旨在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16] - **储能**:2025年9月,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641元/Wh,环比上涨31% [16] - **核聚变**:BEST装置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落位装配,相关采购项目招标金额合计约1.36亿元 [16] - **氢能**:内蒙古赤峰新核准投资60亿元的“制氢-储运-甲醇合成”全产业链项目 [16] 公司动态 - **华友钴业**:其子公司与LGES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约定2026年至2030年期间供应三元前驱体合计约7.6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合计约8.8万吨 [18] - **中伟股份**: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于2025年10月2日举行上市聆讯;公司与厦门厦钨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8] - **博迁新材**:与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预计自2025年8月起至2029年底销售镍粉产品5420-6495吨,协议销售金额约43-50亿元 [18] - **先导智能**与**爱科赛博**:均发布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18] 上市公司估值 - **华友钴业 (603799.SH)**:评级为增持,股价64.85元,市值1231.68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21.33倍 [19] - **中伟股份 (300919.SZ)**:未有评级,股价47.78元,市值448.19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25.03倍 [19] - **先导智能 (300450.SZ)**:未有评级,股价54.79元,市值858.10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53.13倍 [19] - **爱科赛博 (688719.SH)**:评级为增持,股价42.38元,市值48.90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63.25倍 [19]
林武在烟台调研并指导市委常委会会议时强调 扛牢经济大市勇挑大梁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大众日报· 2025-10-12 09:19
调研活动与核心指示 - 省委书记林武在烟台市调研 强调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1] - 调研活动包括走访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 万华绿电产业园项目现场 以及观看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 [1]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林武勉励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机遇 加强创新研发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1]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 - 林武在万华绿电产业园项目现场强调要加快项目建设 强化要素保障 力争早日投产达效 [1] - 推动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 [1] 商业航天产业 - 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烟台海阳成功发射 林武在东方航天港观看发射过程并了解指控保障情况 [1] - 林武会见出席山东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会议的院士专家代表 希望推动更多成果落地 助力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 产业发展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单忠德 部分两院院士 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相关活动 [2]
2025海外上市架构揭秘,不同行业企业差异化选择
搜狐财经· 2025-10-11 15:13
在全球化浪潮奔涌向前的2025年,境内企业对于海外上市的热情持续高涨。 不同的行业,因各不相同的业务特性、监管环境以及资本需求,在对于海外上市架构的选择上,呈现出了鲜明的差异。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对于企业制定 科学的海外上市策略而言,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AC将结合2025年10月的最新数据,深入剖析科技、互联网、新消费行业与制造业、新能源、消费电子行业在海外上市架构选择上的核心要点。 制造业、新能源、消费电子行业:股权控制架构的"稳健之选" 以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和霸王茶姬(新茶饮)为例。 | 类别 | 细分项 | 描述 | | --- | --- | --- | | 行业架构选择逻辑 | 科技、互联网、 | 外资准 | | | 新消费行业 | 教育、 | | | | 1/1 = 20 + | 科技、互联网以及新消费行业的企业,往往会遭遇外资准入方面的限制。以互联网信息服务、教育、媒体等领域为例,根据2025年10月的外资准入负 面清单来看,这些业务是依旧处在限制或禁止类的范畴之中。如何规避这些限制,从而吸引国际资本并以此实现快速上市,(VIE协议控制)架构便 成了这些企业的首要之选。 VIE架构的运作模式 ...
中国-西班牙贸易投资对接会在马德里举行
新华社· 2025-10-10 23:17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率60家中国企业参加对接会。来自农食产品、新能源汽 车、动力电池、机械制造、跨境电商、金融及旅游等领域的300多名中西企业和商协会代表参加本场活 动。 新华社马德里10月10日电(记者 黄燕 谢宇智)当地时间9日,中国商务部与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 业部在马德里共同主办"中国-西班牙贸易投资对接会",双方达成总额约3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与投资和战 略合作协议。 西班牙贸易国务秘书安帕罗·洛佩斯·塞诺维利亚在致欢迎辞时说,当前中西两国经济贸易关系蓬勃 发展,已有400多家西班牙企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涉及汽车、金融服务、先进工业技术、农产品和 化妆品等领域。同时,西班牙在能源转型、可持续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也成为中企热门投资目的 地。她期待投资对接会成为两国企业稳定的交流平台,以巩固长期合作项目,帮助西班牙企业实现出口 多元化、提升出口附加值。 西班牙对外贸易和投资局执行理事埃莉萨·卡沃内利表示,希望对接会成为未来更多合作的开端, 助力加强双方之间的信任纽带、建立新的互利伙伴关系。 凌激表示,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年来,双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深挖合作 潜力,建 ...
太突然!刚刚,A股突变!
中国基金报· 2025-10-10 12:5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回调,沪指报3913.8点跌0.51%,深证成指跌1.85%,创业板指跌3.4% [1][2] - 科创50指数盘中跌超4%,午间收盘跌4.64% [1][16]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6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13亿元 [3] - 全市场共2960只个股上涨,63只个股涨停,2330只个股下跌 [3] 领涨板块及个股 - 大金融板块领涨,券商股中国信证券一度涨停涨5.87%,广发证券涨4.18% [5][6][7] - 银行板块全线飘红,齐鲁银行涨2.62%,上海银行涨2.23%,农业银行涨1.64% [7] - 消费板块活跃,软饮料板块涨超3%,养元饮品涨超6%,东鹏饮料涨超3% [8] - 宠物经济概念股源飞宠物、依依股份涨超5%,生物股份、佩蒂股份涨超4% [8] - 煤炭板块走强,宝泰隆、大有能源涨停 [8] - Wind热门概念指数中培育钻石涨4.36%,超硬材料涨3.02%,水泥制造涨3.02% [4] 领跌板块及个股 - 半导体板块重挫,GPU概念板块跌4.54%,国家大基金板块跌4.23%,模拟芯片跌4.39% [4][15][16] - 中芯国际跌7.35%报128.7元/股,市值6883亿元,海光信息跌7.24% [17][18][19] - 固态电池概念走弱,动力电池板块跌4.63%,锂电电解液跌5.44% [4][20] - 宁德时代跌6.3%报384.08元/股,市值17697亿元,先导智能大跌11.51% [20][22][23] - 黄金板块显著回调,贵金属板块跌近4%,西部黄金跌8.73%,晓程科技跌8.58% [10][11][12] - 现货黄金价格持续失守4000美元/盎司,报3971.402美元/盎司,日内跌0.11% [13][14]
中银证券研究部2025年10月金股
中银国际· 2025-10-10 09:56
策略核心观点 - 节后市场重点关注美国政府停摆进展及持续时间对经济数据和市场情绪的影响,以及国内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召开,“十五五”规划成为市场焦点 [2][4] - 短期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趋势,假期市场内外部因素偏利多,国内PMI显示内需景气小幅回温,“十五五”政策预期支撑市场短期风偏 [2][4] - 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中长期走弱逻辑持续兑现,海外降息周期开启有助于人民币资产重估,四季度外资增量有望边际提升,助力A股增量资金延续 [2][4] - 配置方向上,科技核心资产大概率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行情演绎的主线 [2][4] 9月组合回顾 - 9月金股组合绝对收益4.64%,表现强于市场(基准为沪深300)1.44个百分点 [5] - 个股中,宁德时代、兆易创新月收益超过30%,雅克科技月收益超过20% [5] 2025年10月金股组合 - 10月金股组合包括:南方航空(交运)、中远海特(交运)、桐昆股份(化工)、雅克科技(化工)、宁德时代(电新)、岭南控股(社服)、晶合集成(电子)、深南电路(电子)、歌尔股份(电子)、捷顺科技(计算机) [2][9] 交运行业:南方航空 - 南方航空是中国机队规模领先的航空运输服务商,坐拥北京广州双核心枢纽,航线数量、航班频率、市场份额居国内航司首位,旅客运输量连续44年居国内各航司之首 [11] - 公司常态下旅客运输业务占总营收超八成,2024年占比为84%,2024年营收1742.24亿元,同比增长8.94%,毛利率为8.41% [11] - 2024年国内旅客运输量达7.3亿人次,同比增长17.86%,创历史新高,近15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增长172.8% [12] - 2025年前6个月,航空煤油均价为85.67美元/桶,较去年同期下降14.8%,有利于降低公司成本 [13] 交运行业:中远海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75亿元,同比增长44.05%,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扣非归母净利润8.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77% [14] - 汽车船收入同比大增439.87%至18.54亿元,期租水平达53,049.58美元/天,同比增长67.29%,成为最大增长动力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26.28亿元,同比上涨119.99% [14]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达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公司通过船队结构优化和运力扩张,有望巩固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15] 化工行业:桐昆股份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降低8.41%至441.58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247.38亿元,环比增长27.38% [16] - 2025H1公司涤纶长丝营收378.13亿元,同比下降9.59%,销量595.26万吨,同比提升1.34% [1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76%,同比提升0.5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50%,同比提升0.27个百分点 [17] - 公司成功取得吐鲁番地区优质煤矿资源,储量达5亿吨,初始开采规模为500万吨/年,实现油头、气头、煤头的全品类覆盖 [18] 化工行业:雅克科技 - 25H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主要原因为LNG及电子材料板块收入增加,因汇率波动导致集团合计产生汇兑损失1884.48万元,24H1为汇兑收益3804.97万元 [19] - 25H1公司电子材料板块实现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15.37%,毛利率为32.71%,其中半导体化学材料、光刻胶及配套试剂合计实现营收21.13亿元,同比增长18.98% [20] - 25H1公司前驱体材料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子公司江苏先科实现营收5.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4.44% [20] - 25H1公司LNG保温绝热板材实现营收11.65亿元,同比增长62.34%,毛利率为25.33% [22] 电新行业:宁德时代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0%,实现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23] - 2024年公司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24] - 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23.94%,同比提升5.81个百分点,储能电池系统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 [24] - 公司目前已具备676GWh产能,在建产能219GWh,固态电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4][25] 社服行业:岭南控股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0亿元,同比增长8.52%,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24.39% [26] - 2025H1公司毛利率为18.61%,较2024H1的19.66%小幅下滑,25H1资产负债率39.03%,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50.48% [26] - 2025H1旅行社运营、酒店经营、酒店管理营收分别占比73.47%、21.13%、5.01%,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76%、0.22%、1.48% [28] -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岭南控股占有19.50%股份,有望联动其旅行社出入境游业务下高客流量 [27] 电子行业:晶合集成 - 2024年公司营收92.49亿元,同比增长28%,毛利率25.5%,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152% [29] - 2024年公司DDIC、CIS、PMIC、MCU、Logic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5%、17.3%、8.8%、2.5%、3.8%,CIS占比显著提升 [30] - 公司积极推进技术制程升级,55nm中高阶BSI和堆栈式CIS芯片工艺平台实现大批量生产,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实现小批量生产 [30]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61亿元,同比由负转正,20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6亿元,同比增长49% [29] 电子行业:深南电路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04.53亿元,同比增长25.63%,实现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同比增长37.75% [32] - 25H1公司PCB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74亿元,同比增长29.21%,毛利率34.42%,同比提升3.05个百分点 [33] - 25H1公司封装基板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0亿元,同比增长9.03%,毛利率15.15%,同比减少10.31个百分点 [34] - 公司2025Q2实现毛利率27.59%,同比提升0.4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85个百分点 [32] 电子行业:歌尔股份 - 公司筹划以自有资金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账面现金217.44亿元,相较收购所需资金95亿元较为充裕,现金收购方案有望直接增厚公司当期利润 [36] - 米亚精密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具有行业领先竞争力,在金属/非金属材料加工、精细化表面处理相关领域具有深厚核心技术积累 [35] 计算机行业:捷顺科技 - 2025Q1公司营收3.05亿元,同比增长27.52%,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增长110.96% [37] - 2024年公司创新业务总计新签合同金额12.79亿元,同比增长44%,全年创新业务整体实现营收6.71亿元,同比增长18.70% [38] - 创新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提升到42.48%,截至2024年底,公司各项创新业务尚有在手未履行合同订单金额15.84亿元 [38]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达到9.77%,形成包括端智能硬件、软件平台、AI技术、大数据等的全系列化产品和应用 [39]
闽东巨人如何穿透中西“认同”迷雾
财富FORTUNE· 2025-10-09 21:05
公司ESG实践与成就 - 宁德时代MSCI ESG评级在2023年9月从A上调至AA,成为细分赛道最高分[5] - 2023年末,公司是A股逾两百只ESG主题基金持仓市值最高的公司,占这些基金重仓股总市值的15%[5] - 2024年5月赴港上市创三年来港股最高认购倍数,全球前三大ESG基金中的一家打破惯例同时持有其A股与H股[5] - 公司搭建“时代碳链”平台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并发布零碳战略,目标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6] - 公司建立“CREDIT”监督工具,从环境保护、商业道德、劳工权益等多维度审核供应商以降低供应链违规风险[7] 国际ESG挑战与应对策略 - 欧盟《新电池法案》要求电池企业核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未来每块出口至欧盟的电池必须配备“电池护照”[6] - 全球ESG标准由下游欧美国家主导,中国制造业面临合规压力且难以向上游矿产国家传递,导致两头受气[8][9] - 中国企业在国际ESG评级中持续改善,2024年MSCI评估的758家中国公司中AA与AAA级占比升至8.9%,而2020年该比例仅为1.4%[9] - 公司加入全球电池联盟并成为唯一进入董事会的中国企业,带动更多中国电池企业加入以提供实践经验[19] - 公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宣布“全球能源循环计划”,通过与欧洲车企合作探索可复制的电池循环标杆项目[19] 评级维护与沟通策略 - 公司通过主动与MSCI沟通,成功提升评级,例如反馈反腐败治理数据缺失问题后获得相应分数[10] - 针对质保金比例“千五”被误解为产品不自信的问题,公司沟通实际使用率低于友商的事实以纠正评级机构认知[10] - 公司对ESG工作采用分层管理方法,分为维度、议题、指标、数据点四个层级,并设置KPI推动专项改进[13] - 部分企业对详尽ESG披露有顾虑,因碳排放数据可能暴露其降碳路径和成本结构[12] 海外运营与本地化实践 - 匈牙利电池厂项目是匈牙利几十年来最大一笔投资,公司复制中国“灯塔工厂”实践并建立本地ESG子委员会[14] - 海外工厂强调本地化,如德国工厂中国员工占比仅10%,目标是将匈牙利工厂运营为一家欧洲公司[15] - 公司前期派遣中国工程师帮助建厂,投产后基本全部雇佣本地工人,以规避劳工保护风险并融入当地[15] 碳中和目标与技术挑战 - 公司确认2024年百分百完成核心运营碳中和与零碳工厂目标[16] - 全价值链碳中和最大挑战来自上游原材料采集和加工,其碳排放占比高达90%[16] - 公司通过自有锂矿、冶炼厂及技术研发,承诺20年内推动50%的新电池生产告别矿产开采[16] 文化差异与标准适配 - 西方ESG评级体系存在文化差异,如中国企业的扶贫工作难以被量化和认可,因西方缺乏对应概念[13] - 公司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可持续发展智慧,如引用白居易观点强调资源使用应有度[20]
SK中国:SK在华2024年社会价值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27
公司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SK集团自1991年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4年末在华拥有18家成员公司、57个法人,员工2.5万名,累计投资额达544亿美元[1] - 业务覆盖半导体、新能源、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SK海力士是国内唯一覆盖DRAM和NAND闪存全产业链的外资企业,无锡生产法人成为江苏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外资企业[1] - SK On在盐城、常州等地构建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总产能规划60GWh[1] - 2024年SK集团资产总额达2,696亿美元,实现销售额1,483亿美元,居《财富》世界500强第100位[17][20] 社会价值创造与战略 - 公司推行"双底线经营(DBL)"战略,2024年集团层面社会价值成果达189亿美元,中国区达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37] - 通过设立公益基金会、赞助学术论坛、开展"绿色长城"防沙造林等项目履行社会责任,"幸福联盟"项目已覆盖8省21所小学,捐赠图书10万余册[2] - 员工志愿者年参与人次超1200,累计服务时长超4000小时,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覆盖率、体检覆盖率均达100%[2] 环境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加入RE100倡议并发布"净零"宣言,设定"2050-α"减排目标[2][41] - 2024年在华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SK海力士无锡法人连续两年实现"废弃物零填埋"铂金级认证,废水回用率提升至55.1%[2] - SK chemicals展示化学回收技术推动塑料循环经济,上海SK大厦获LEED铂金级认证[2] - SK On盐城一期生产基地获得UL Solutions零垃圾填埋验证计划最高认证[54]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公司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SK海力士开发面向AI时代的下一代存储产品[51] - 以"Carbon to Green"战略为基础主导产业脱碳发展,推动氢能、可再生能源、电池等环保事业[53] - 通过5G、人工智能等ICT技术引领数字化转型,SK电讯和SK broadband将AI应用到全业务领域[56] - 在生物医药领域,SK biopharmaceuticals的Xcopri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58] 治理体系与合作伙伴关系 - 构建超越国际标准的治理体系,强化董事会独立性与专业性,开展全员伦理经营培训[3] - 供应链管理中对供应商进行社会责任评估与培训,2024年培训超500次,覆盖1.8万人次[3] - 深化政企、校企合作,与国务院国资委共建社会价值实验室,与北大等高校联合主办学术论坛[3] - 通过"社会型企业家MBA"课程培养191名社会型企业家,创业率达96%[45]
1-7月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配套主机厂客户分析
起点锂电· 2025-10-08 14:17
行业展会与活动 -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规模包括200余家展商、2000余家参会企业及20000余名专业观众 [2]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2] -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包括茹天科技、金钠科技、海四达钠星等超过30家企业 [2]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22万辆,同比增长38.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5.0%,同比提升8.6个百分点 [3] - 同期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43.52GWh,同比增长40.2% [3] - 2025年1-7月共有4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减少3家,主要配套乘用车 [4] 动力电池企业竞争格局 - 装机量前10企业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瑞浦兰钧、正力新能、LG新能源,与去年名单一致但部分企业排名顺序有所变化 [6] - 市场集中度CR10为95.3%,同比去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主要因湃电池、多氟多、楚能新能源等企业份额提升 [6] - 宁德时代2025年1-7月装机量合计153.46GWh,主要配套客户包括吉利(19.48GWh)、特斯拉(14.64GWh)、小米(13.31GWh)等 [5] - 比亚迪同期装机量合计81.16GWh,主要配套客户包括比亚迪(64.39GWh)、小米(3.58GWh)等 [5] 电池技术路线分析 - 2025年1-7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276.56GWh,占比80.5%,相较去年提升7.2个百分点 [6] - 同期三元电池装机66.63GWh,占比19.4%,相较去年降低7.2个百分点 [6] - 方形电池装机334.29GWh,占比97.3%,相较去年提升0.5个百分点 [8] - 圆柱电池装机7.28GWh,占比2.1%,主要供应商包括LG新能源、国轩高科等 [8] - 软包电池装机1.95GWh,占比0.6%,相较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供应商为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 [8]
年产值超千亿元!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正式投产,年产能增加 30GWh【附宁德时代企业分析】
前瞻网· 2025-10-07 16:45
洛阳基地项目进展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电芯工厂和电池包工厂于9月30日正式投产[1] - 基地三期项目施工已完成60%,四期项目施工已完成25%[1] - 基地一期项目自2024年11月投产以来,累计产值已突破100亿元[1] - 二期项目规划包含3条电芯产线和10条PACK产线,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产能增加30GWh[1] - 基地全部建成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千亿元[1] 产能扩张战略与目标 - 公司通过建设“灯塔工厂”旨在实现规模化、智能化生产以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巩固成本优势[6] - 以“零碳工厂”标准响应全球碳中和趋势,打造绿色供应链,构筑可持续竞争力[6] - 洛阳基地三、四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全球产能基座[6] - 凭借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强化对全国新能源产业的辐射力,持续引领全球能源转型[6] 市场地位与份额 - 在2024年1-11月中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前三强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均在5%以上[1]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101.4GWh,宁德时代以超过33.5%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3] - 截至今年2月,全球已有超1800万辆汽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3] -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其余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均在5%以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