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周观点:啤酒饮料正当旺季,持续关注渠道变化-20250629
国盛证券· 2025-06-29 1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啤酒饮料正值旺季,需持续关注渠道变化;白酒基本面与预期逐步筑底,优质龙头估值低位、红利价值凸显,静待边际改善;大众品方面,啤酒旺季关注成长性,香飘飘旺季推新,安井启动H股招股,山姆登顶零售业态 [1] 各行业总结 白酒 - 泸州老窖将做到“低度化、年轻化、场景化、数智化”,适应年轻化消费需求,“十四五”锚定供应链稳定发展战略,“十五五”将锚定生态链战略 [2] - 从需求端看,消费端政策影响白酒动销和批价,酒厂坚持控量稳价、强动销;从供给端看,各酒企推进营销转型,发力年轻化、国际化、数字化;从报表端看,2025年多数酒企调减全年目标增速,市场对报表降速已有预期;从估值端看,本轮估值和持仓已降至低位,股息率有吸引力 [2] - 建议关注“优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优势龙头,今世缘、迎驾贡酒等高确定性区域酒,泸州老窖、水井坊等弹性标的 [1] 啤酒饮料 啤酒 - 华润啤酒侯孝海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暂代过渡期间董事会主席工作及责任 [3][6] - 旺季建议关注天气、需求、政策刺激带来的板块性旺季量价超预期机会,优选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标的,关注华润啤酒配置机会 [6] 饮料 - 香飘飘推出“原叶现泡轻乳茶”等奶茶新品,Meco果茶推出季节限定款新口味 [6] - 旺季竞争激烈,板块高景气,建议优选渠道网点领先且具大单品增长潜力的企业 [6] 食品 - 6月25日起安井食品启动H股招股,计划发售3999.47万股,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约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12%,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行价最高不超66港元,对应约60.3RMB,较6月25日收盘价折价约22% [7] - 山姆登顶零售业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4年中国连锁TOP100名单,山姆、大润发、盒马领衔实体零售前三,沃尔玛及盒马营收分别同比+19.6%、+27.1%,鸣鸣很忙销售规模同比+132.7%,永辉、步步高等商超着力胖改,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6000万,与京东秒送叠加后与美团相当,零售业态变革带来机遇与挑战 [7]
克莱斯勒在美召回超25万辆汽车|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9 12:23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Neuralink宣布全球已有7人植入脑机接口设备 通过"心灵感应"产品实现大脑控制游戏和机械臂操作 [1] - 技术展示包括玩马里奥赛车、使命召唤及控制机械臂写字等交互功能 [1] 汽车行业动态 - 克莱斯勒因安全气囊密封问题在美召回250,651辆2022-2025款Pacifica和Voyager汽车 [2] - 特斯拉完成首例全自动驾驶汽车交付 焕新Model Y实现无驾驶员/远程操控状态下115公里时速自主行驶 [3] - 比亚迪匈牙利电动大巴工厂扩建项目奠基 匈牙利外长称将提升该国电动汽车制造业地位 [14] 消费市场创新 - 农夫山泉推出2千克大容量食用冰 山姆渠道一度断货 饮料巨头蒙牛、伊利同步入局 [4] - 茶饮品牌推出低价冰杯引流 蜜雪冰城定价1元 古茗推出"一杯冰水" [4] - 小米YU7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二手平台现加价1.7万转卖订单现象 [1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南方科技大学推出深圳首款高校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南科盘古" 具备双臂协同操作和AI交互功能 [6][7] - 德国要求苹果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 指控其"非法传输数据" 中方反对科技问题政治化 [8] 企业高管变动 - 戴尔CEO迈克尔·戴尔以122.27美元/股均价减持1000万股 套现12亿美元 [10] - 英特尔首席战略官叶博阿-阿曼夸离职 部分职能移交新任命的首席技术与人工智能官 [13] 行业事件影响 - 罗马仕充电宝业务全面暂停 总部访客量锐减 [9]
浙江十大富豪创业档案
搜狐财经· 2025-06-28 22:13
浙商群体精神特质 - 兼具草根韧性与技术信仰 在全球化浪潮中创新发展[1] - 创业轨迹体现个体与时代共振 形成企业家集体叙事[1] 钟睒睒(农夫山泉/万泰生物) - 通过"天然水"概念挑战纯净水市场 千岛湖水源地考察形成广告原型[3] - 2001年收购万泰生物 20年后推出首款国产HPV疫苗"馨可宁" 价格较进口低50%[3] - 保持神秘经营风格 每年3个月徒步考察水源地 亲自审核实验室数据[3] 黄峥(拼多多/Temu) - 利用微信生态空白 以拼团模式激活"五环外"人群 提出"Costco+Disney"理论[3] - Temu采用"全托管模式"在北美扩张 GMV三年突破3000亿美元[4] - 转向基础科研领域 建立生命科学实验室研究AI加速蛋白质折叠[4] 马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 - 构建数字商业基础设施 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愿景[6] - 2020年后转向环保领域 在敦煌沙漠种植12万亩梭梭林 带动4亿网友参与"云种树"[6] 丁磊(网易) - 将网易从邮箱公司发展为文化帝国 推出《大话西游》《逆水寒》等游戏产品[7] - 坚持产品经理思维 亲自参与游戏本地化细节修改[7] 李书福(吉利控股) - 通过并购沃尔沃实现技术升级 十年后使其扭亏为盈[8] - 推出极氪001电动车冲击高端市场 飞行汽车Terrafugia获美国FAA适航证[8] 宗庆后家族(娃哈哈) - 创立"联销体"模式 实现产品24小时内覆盖全国县城[9] - 二代接班后拥抱年轻市场 推出电解质水新品和AD钙奶盲盒包装[9] 林建华/张虹(福斯特) - 研发光伏封装材料打破日本垄断 EVA胶膜市占率超50%[10] - 推动光伏组件成本下降40% 正在攻克POE胶膜技术[10] 罗立国(合盛硅业) - 从草帽代工转型硅料行业 通过垂直整合建立全产业链[11] - 2023年逆势扩产 工业硅产能占全球20%[11] 阮立平/阮学平(公牛集团) - 专注插座质量 30天老化测试使返修率低于0.01%[13] - 细分市场战略取得65%市占率 逐步布局充电桩和智能家居[13] 张和君(德业股份) - 从家电代工转型新能源 利用现有渠道推广光伏逆变器[14] - 2023年储能逆变器海外市占率进入全球前五[14]
中国企业出海最危险的盲区是什么?这场论坛即将揭晓答案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00:04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全球政治经济剧变背景下,企业出海面临供应链单边主义、技术封锁、碳壁垒及数据主权争端等多重挑战,需构建抗风险综合体系 [1][2] - 论坛集结全球政策制定者、产业领袖与资本力量,旨在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政策解码、实战经验及区域资源对接 [1][5][9] 政策解码 - 当前企业出海核心焦虑从成本控制升级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复杂合规要求,需宏观政策指引 [2] -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将剖析全球治理赤字问题,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分享全球规则重构的前瞻思考 [2] -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等专家将解读全球经济趋势与国际合作策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等提供风险防控实务建议 [3][4][5] 实战经验分享 - 吉利控股通过收购沃尔沃及全球建厂(中国、美国、瑞典等6国)完成从整合到本地化输出的全周期出海实践 [6] - TCL将海外业务细分为5大区域经营中心(北美、拉美、欧洲等),腾讯云覆盖21个地理区域58个可用区 [6][7] - 元气森林4年内打入40余国市场,格力电器在南美建厂并覆盖中东、欧洲等市场 [7] 区域资源对接 - 亚太地区占全球超60%人口,经济增长领跑全球,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商会代表将提供市场准入与本地化运营策略 [10] - 中东专场聚焦阿联酋、沙特等投资热土,亚投行阿布扎比代表及阿曼投资局高管解析区域机遇 [10] 全球视野与资本赋能 - 纽交所中国区主管与Tikehau Capital高管将探讨国际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8] - 全球化智库专家高志凯与储殷将对话构建全球化叙事的方法论 [8] 论坛价值定位 - 论坛强调以技术创新推动共同发展,文化理解促进持久连接,探索合作共赢路径 [11][12]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悦己需求焕新颜,传统消费激活力-20250627
平安证券· 2025-06-27 21:11
报告核心观点 消费市场具有韧性,温和渐进式复苏或成主基调,消费代际需求分化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企业需创新以适应市场,建议关注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三条主线,维持食品饮料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4] 新需求:从悦人到悦己 促消费政策与社零数据 - 2025年政府出台多项消费政策推动消费增长,涵盖服务业各领域,对扩大内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意义重大 [7] - 2025年1 - 2月、3月、4月、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4%、5.9%、5.1%、6.4% [7] 消费分化催生新需求 - 不同代际消费意愿分化,Z世代、一线富裕银发族、三线富裕中老年消费观积极,一二线新中产、农村中老年消费意愿偏弱 [9] - 消费品类支出意向分化,识别出4个潜在成长品类(教育、食品饮料、保健用品和服务、旅行)与3个风险品类(家用电器/家具、烟酒、消费类电子) [9] 新需求类型 - 注重性价比:消费者关注自身财务状况,购买商品时更关注性价比,“平替”等成消费市场热词 [14] - 满足情绪价值:2020 - 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型消费占比从43%增长至46%,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2180亿元,2020 - 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 [22] - 追求健康:现代社会居民亚健康问题突出,2021年45 - 55岁/25 - 35岁/35 - 45岁三个年龄段亚健康人口数量最多,分别为1.47/1.30/1.12亿人,2027年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规模将达8362亿元,较2022年增长42% [23] 新产品:从满足到挖掘 零食企业创新 - 健康化:盐津铺子“大魔王”素毛肚2024年销售额逾10亿元,同比增长400%;良品铺子推出益生元西梅等500余款健康化升级产品;劲仔食品推出深海鳀鱼;东阿阿胶推出“桃花姬”系列;三只松鼠推出黑芝麻丸等养生零食 [28] - 性价比:三只松鼠推行“一品一链”模式,自主建设四大核心坚果品类示范工厂,发展产地仓和云仓,推动产品竞争力提升 [31] 饮料企业创新 - 健康化:2024年无糖即饮茶和植物饮料增速显著,分别为19%和32%,承德露露、伊利股份、元气森林等推出养生饮品 [36] - 功能化:2019 - 2023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1119亿元增长至1471亿元,预计2024年达1576亿元,同比增长7.14%,东鹏“补水啦”系列2024年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 [39] 酒类企业创新 - 年轻化:会稽山爽酒首创气泡黄酒概念,2025年升级产品线,2025年12小时销售超1000万;古越龙山推出果露酒等新品;啤酒口味和包装多元化,精酿啤酒兴起,无醇啤酒较快发展;传统白酒企业相继推出低度产品 [42][47][52] 新渠道:从分层到扁平 量贩零食渠道 - 市场规模自2019年的2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09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547亿元,2024年以37%的占比成为中国零食销售第一大渠道 [57] - 中低线城市城镇及农村是主要市场,鸣鸣很忙约68%门店位于三四线城市,通过“小店模型”实现快速复制和12个月投资回收期 [61] 会员制商超 - 会员制商超快速发展,以低成本、低毛利、高周转模式为会员提供质价比商品,2012 - 2023年中国仓储会员超市市场规模从216.3亿元增长至364.1亿元,2024年预计达387.8亿元 [63] - 山姆会员店通过付费会员制锁定中高收入客群,采用宽品类、窄SKU策略,线上线下布局强化体验,未来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 [66] 传统商超调改 - 传统商超通过数字化转型等多维调改突围,永辉超市引入胖东来模式调改后,客流和销售额大幅增长,如郑州信万广场店调改后首月日均销售额是调改前的13.9倍 [69] 线上渠道 - 2024年中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15.5万亿元,2015 - 2024年CAGR达17%,2024年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8%,较2015年提升18.9pct [80] - 2023年酒类线上销售规模超1200亿元,同比增长56.4%,白酒/调香酒规模达900亿元,同比增长77.7%,各大酒厂线上化销售占比呈增长趋势 [83] - 2023年中国白酒线上化率仅12%,未来线上化率有望提升,抖音、快手等高势能渠道有望较快增长 [93] -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9%,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休闲零售、酒水饮料销售规模排名Top2 [94] - 京东、美团闪购、淘宝闪购等布局即时零售,美团闪购618活动首日闪购酒水较快增长,白酒成交额同比增长70倍 [98] 投资建议 投资主线 - 关注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三条主线,企业需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产品量价齐升 [4] 重点公司推荐 - 饮料:推荐东鹏饮料 [106] - 零食:推荐三只松鼠,建议关注盐津铺子 [107] - 乳制品:推荐伊利股份、妙可蓝多,建议关注新乳业 [107] - 速冻食品:推荐安井食品、千味央厨 [107] - 调味品:推荐海天味业、宝立食品 [107] - 啤酒:推荐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108] - 白酒: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今世缘 [10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东鹏饮料、三只松鼠等16家公司的收盘价、EPS、PE及评级等盈利预测数据 [109]
中国男孩杨瀚森闯入NBA:拿到2000万美元薪酬 未来商业价值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6-27 13:34
杨瀚森NBA选秀事件 - 杨瀚森在2025年NBA选秀首轮第16顺位被选中 后续交易至开拓者 成为中国篮球史上第9位被NBA选中的球员 也是继姚明和易建联后第三高顺位中国球员 [1][2] - 其新秀合同为"2+1+1"结构 四年总薪酬达2139万美元 首赛季薪资442万美元 末赛季增至746万美元 对比姚明2002年新秀合同4年1800万美元 显示NBA薪资水平显著上涨 [3] - CBA顶薪为年薪600万元人民币 与NBA新秀合同存在巨大差距 [4] 商业价值与市场影响 - 杨瀚森选秀当日身穿李宁服装 该品牌2023年签约未进入CBA的杨瀚森 成为首个签约首轮秀潜力球员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消息公布后李宁(02331HK)股价单日大涨5% 创三个月新高 [5][8] - 开拓者15号球衣中国区订单量在选秀后48小时超利拉德巅峰期3倍 显示其商业号召力 [8] - 青岛双星(000599SZ)因杨瀚森试训时穿戴其联名拖鞋登上TikTok热榜 股价上涨12% [8] NBA中国市场战略 - NBA自2016年周琦离开后在中国市场影响力持续萎缩 杨瀚森加盟被视为激活商业重启的关键 分析认为其将帮助开拓者获得中国1.25亿篮球人口的市场红利 [8][9] - 2023年12月NBA官宣中国赛回归 杨瀚森作为中国面孔的出现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1] 球员技术特点 - 杨瀚森身高2米16 体重115公斤 具备柔和篮下手感和出色传球能力 但需提升速度、力量及投篮准确度 王治郅评价其年龄和脚步技术是NBA球队关注主因 [2]
一瓶气泡水缔造710亿消费帝国,元气森林都做了些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27 12:57
品牌崛起与市场表现 - 元气森林凭借气泡水产品在饮料市场实现快速崛起,突破可口可乐、东方树叶等传统品牌的压制[1] - 2018年上市后迅速成为热销产品,2020年双十一全网水饮品类销售额夺冠,超越可口可乐和农夫山泉[3] - 销售额从2018年1.8亿元飙升至2020年27亿元,2021年达70亿元,品牌估值从150亿美元升至2024年710亿元人民币[3] 产品研发与技术突破 - 成立"气泡攻坚小组"进行专项研发,通过500余次试验实现气泡"恰到好处爆炸"的独特口感[5] - 采用-196°C液氮冷冻柠檬技术保留新鲜风味,维C橙气泡水使用低温萃取技术提升果香还原度[7] - 运用动态感官评价技术优化酸甜协调性、香气饱满度及口感层次性[8] 生产体系与品质管控 - 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流程,涵盖水处理、配料、灭菌到灌装全环节[10] - 采用成本更高的无菌灌装工艺,确保产品0糖0脂0卡且不添加防腐剂[10] - 选用天然赤藓糖醇替代人造甜味剂,尽管成本高出15-20倍[10] 品牌定位与差异化策略 - 确立"0糖0脂0卡"核心卖点,形成鲜明品牌认知[10] - 包装材料使用可回收PET/PETG环保材质,员工工服由回收瓶制成体现长期主义[11] - 通过"感官饮品"赛道差异化探索,持续开发新口味和饮料类型[9] 全球化布局与文化输出 - 产品已进入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东南亚等市场[12] - 国际版产品保留书法"气"字元素,拼音"Chi"兼具发音便利与文化双关意义[15] - 针对美国市场改用铝罐包装并强化果香,印尼市场通过清真认证实现本地化调整[16]
奥运进入「考文垂时代」,Intel退出给了谁机会?
36氪· 2025-06-27 09:24
国际奥委会主席交接与TOP赞助商变动 - 国际奥委会主席交接:71岁托马斯·巴赫卸任,柯丝蒂·考文垂成为IOC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也是最年轻的主席 [1] - TOP赞助商加速离席:Intel英特尔成为两年内第5个退出TOP计划的赞助商,此前Atos源讯、Bridgestone普利司通、Panasonic松下、Toyota丰田已退出 [1] - 奥运营销生态面临变革:TOP赞助的连续震荡引发对IOC财务模式的关注,标志着奥运营销生态的转折点 [2][3] Intel退出TOP计划的原因与影响 - Intel的奥运科技贡献:2017年加入TOP计划后,Intel在平昌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和巴黎奥运会中提供无人机灯光秀、VR直播、自动驾驶技术等创新服务 [4] - 退出原因:2024财年净亏损188亿美元,计划裁撤20%工厂员工,需集中资源投入AI芯片研发,收缩高成本品牌营销项目 [6] - 奥运营销逻辑转向:Intel的退出反映科技产业周期性波动下,企业对非核心业务投入的重新评估 [8] TOP赞助商退出的行业背景与趋势 - 日本企业集体退出:受经济低迷、日元汇率走低及东京奥运营销效果未达预期影响,高成本、长周期的TOP赞助优先级下降 [9] - 品牌营销逻辑变化:全球经济收缩下,企业更看重投入产出比和用户深度沟通,奥运的泛全球化传播面临触达难度上升的挑战 [9] - 替代营销路径:退出的丰田转向NFL合作,普利司通聚焦赛车运动,品牌选择更灵活、精准的体育营销方式 [10] TOP计划的新机遇与中国企业参与 - 中国企业崛起:TCL和蒙牛成为TOP新晋品牌,蒙牛合作延续至2032年,TCL融入IOC数字化转型战略 [11] - 潜在新势力:中国新能源车、手机、电商平台、AI公司等未来可能加入奥运赞助体系 [12] - IOC商业模式变革:TOP计划纳入AI技术、数字化平台等新业态,巴黎奥运轻运作模式为未来合作提供新范式 [13] 2028洛杉矶奥运会的商业前景 - 赞助权益创新:LA28尝试将奥运官方市场权益与电视广告资源打包出售,本田成为创始合作伙伴 [14] - 财务目标:LA28计划年底前实现20亿美元企业收入,整个周期有望带来超10亿美元利润,或成最赚钱奥运 [15] - IOC财务状况:2025-2028周期已确保74亿美元,2029-2032周期锁定65亿美元,中国企业数量达TOP史上最高 [13]
7月行业配置关注:哪些领域中报业绩有望高增或边际改善?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A股市场整体,细分涉及计算机、电子、机械、医药生物、国防军工、有色金属、传媒、汽车、农林牧渔、机械设备、煤炭、房地产、电力设备、建筑装饰、商贸零售、纺织业、交通运输、高技术服务、家电、通信器材、资源品、信息技术、必选消费、中游设备、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通用设备、电气机械、TMT制造、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自动化设备、军工电子、风电设备、能源金属、小金属、食品加工、养殖业、医疗服务、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光伏设备、饮料、乳品、燃气、计算机设备、基础化工、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器件、电信增值服务、软件即服务(SaaS)、家具、饰品、美容护理、化学制品、保险、石油石化、化学制药、航运港口、家居用品、纺织服饰、生物制品、磷酸铁锂、稀土、工业金属、小金属、电信运营商业务、软件与信息服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股市场走势**:当前A股处于为期两至三年的上行周期,第三季度有望突破式上涨,上证指数已站上3450点,后续将震荡上行并有望创去年10月8日后新高。论据为市场突破“扭亏阻力位”形成增量资金正反馈效应;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加速改善;外部逆风因素消退,外资流出压力缓解[1][3][4][5]。 2. **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加速改善,体现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持续改善和资本开支系统性下降,今年年报及一季报已显现,8月半年报将进一步确认,自由现金流提升驱动股价和指数上行[1][5][6]。 3. **外部环境影响**:过去地缘政治冲突和关税战使市场在关键阻力位回落,目前地缘政治冲突平息,中美关税战8月上旬迎重要节点,“靴子落地”消除不确定性,减少对市场上涨阻碍[1][5][7]。 4. **2025年1 - 5月宏观经济数据**:生产端增速放缓,中游制造明显,价格端下探;基建和投资增速放缓,纺织业、交通运输、高技术服务投资增速较大;消费领域较好,家电、通信器材社零增速高;出口端增幅收窄,汽车和集成电路对美出口逆势回升[1][2][9][10]。 5. **2025年7月行业配置**:核心关注半年报业绩预告,思路围绕科技创新趋势和政策助力扩大内需与稳增长,重点推荐计算机、电子、机械、医药生物、国防军工和有色金属[8][11][21]。 6. **2025年第二季度企业盈利判断**:基于工业企业盈利、一季度报告存货和合同负债指标、中观行业指标,预计盈利增幅相比1 - 4月可能阶段性收窄[3][12][14]。 7. **行业库存与业绩关系** - 主动补库行业(TMT领域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业绩有望延续改善[15]。 - 被动去库但库存去化充分行业(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有望率先迎来业绩拐点[16]。 - 合同负债增速高领域(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综合库存和合同负债,国防军工、基础化工等板块业绩有望延续或触底回升[17][18]。 8. **市场涨幅与基本面关系**:2025年年初至今市场涨幅与行业基本面正相关,涨幅高行业(有色金属、传媒等)基本面匹配,跌幅大行业(煤炭、房地产等)业绩偏弱[3][19]。 9. **各行业推荐原因** - 计算机:1 - 5月软件行业利润增速改善,预计中报业绩边际改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逻辑演绎,信创订单放量;事件性催化提升配置价值,筹码结构均衡[22]。 - 电子:供给端影响下存储器需求旺盛价格改善;集成电路出口受关税影响小,中报业绩预计良好;海外财报显示AI板块资本开支指引乐观,板块前期回调震荡[23]。 - 机械:中观景气指标显示中报业绩可能改善,推荐自动化设备细分领域;短期有事件性催化;板块前期调整,当前位置适合关注[24]。 - 医药生物:创新药催化不断,1 - 5月国产创新药获批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加速,板块逻辑出现拐点性变化[25]。 - 有色金属:宏观及中观指标显示中报业绩可能较好;受益于后续降息和海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稀土等领域有战略性、稀缺性属性[26]。 - 国防军工:基本面指标显示边际优化和改善;外围地缘政治冲突使各国国防预算开支提升,全球军贸扩张,中国优势制造能力凸显[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年1 - 4月工业企业盈利延续改善趋势,收入端增幅扩大,但利润率在价格承压下偏弱,资源品、信息技术等大类行业均有改善[13]。 2. 2025年第一季度合同负债增速较高领域集中在中游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一级行业[17]。 3. TMT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保持10%以上增速,集成电路4月和5月出口分别增长20%和30%,面板价格二季度上涨,部分存储器价格翻倍,通信器材和运营商主营业务收入扩张,计算机设备库存和合同负债增速显著改善[18]。 4. 汽车产销5月同比增幅扩大,出口保持高增速,重卡销量因国六淘汰和新能源替代边际改善;光伏板块太阳能电池产量和下游装机改善,产能利用率提升;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扩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利好核心零部件企业;军工电子存货和合同负债增速一季度向上[18][19]。 5. 社零数据显示粮油食品、家电家居和金银珠宝零售景气度高,饮料乳品受益旺季回暖,生鲜乳价格和乳制品产量增幅扩大,家电5月社零增长53%,家具4月和5月零售同比增幅超20%,金银珠宝4月和5月零售保持20%以上增速,文娱用品零售增速扩大至30%以上[19]。 6. 根据定量打分,近期景气度高或值得关注的行业有消费电子、电力等;过去两个月跑赢万得全A的行业有化学制品、医疗服务等;当前交易集中度高的行业有化学制药、石油石化等;每年7月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国防军工、农林牧渔等[20]。 7. 目前评分相对较高的板块:上游工业金属;中游汽车零部件、乘用车等;下游家居用品、纺织服饰等;信息技术消费电子、半导体等;其他保险、电力和燃气[20]。
吴京代言的国产汽水,要卖了?
创业邦· 2025-06-26 18:04
核心观点 - 大窑饮品作为国产汽水品牌黑马,凭借餐饮渠道差异化策略实现年销超30亿元,但全国化扩张面临资金、供应链等挑战,近期传闻KKR拟收购其85%股权以加速发展 [3][4][6][7] - 公司创始人王庆东持股68.87%,若收购成行或反映其全国化战略面临资本压力 [7][8] - 餐饮渠道贡献85%销售额,通过高利润空间(进价3元/售价5-10元)和国潮营销实现北方市场突破,但南方拓展受限于工厂布局 [9][11][14][16][21] 公司发展历程 - 1990年创始人从内蒙古三轮车卖汽水起家,2006年改制为大窑食品厂(王庆东100%持股) [10] - 2014年确立全国化战略,专注餐饮渠道,2021年借国潮营销签约吴京代言,2022年销售额达32亿元(冰峰10倍/北冰洋3倍) [15][16] - 全国已建七大生产基地(含内蒙古/宁夏/陕西),2023年陕西工厂投资12.6亿元,预计年产值6亿元 [18][19] 业务模式 - 核心产品为玻璃瓶装汽水(运输半径500公里),餐饮渠道占比85%,终端毛利率达40%-133%(进价3元/售价5-10元) [14][18] - 2022年启动"全品类+全渠道"战略,新增易拉罐/PET瓶产品线,覆盖碳酸/果蔬汁/茶饮等五类,但营收仍依赖汽水单品 [20][21] - 全国经销商超1000家,终端网点百万级,但南方市场因无本地工厂致成本压力 [14][21] 行业竞争 - 避开与可口可乐/百事在商超渠道直接竞争,抓住餐饮渠道空白(占饮料销售15%份额) [11][12][20] - 区域品牌面临冰峰/北冰洋等同类困境:冰峰2021年上市失败,北冰洋借壳未果 [23] - 北方市场受本土品牌挤压(如太原太钢汽水),南方需应对物流成本上升和利润压缩 [6][21] 资本动态 - 2024年初否认赴港IPO传闻(拟募资5亿美元),近期对KKR收购85%股权传闻"不予置评" [3] - KKR若入股或提供资金/供应链支持,但当前股权结构中王庆东通过多层控股保留68.87%权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