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英伟达将于2026年3月16日举行2026年GTC大会
凤凰网· 2025-09-02 10:02
公司动态 - 英伟达将于2026年3月16日至19日在美国圣何塞举行2026年GTC大会 [1] - 公司在2025年GTC大会上发布了Blackwell Ultra芯片并公布了Rubin和Feynman未来架构路线图 [1] 行业趋势 - AI正从"生成"走向"推理"与"行动"并将深入物理世界 [1] - 代理式AI的推理过程会产生100倍于以往的Token [1] - 计算需求比一年前预期高出至少100倍 [1]
美国万万没想到,欧洲芯片巨头,大规模加码“中国制造”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01
欧洲芯片企业加码中国投资 - 欧洲最大芯片设备制造商ASML宣布在中国大规模扩产[1] - 德国英飞凌在中国投资20亿欧元建设新工厂和研发中心[7] - 意大利意法半导体和法国索尼半导体等欧洲芯片巨头均加大对华投资[7] 中国市场吸引力 - 2023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800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35%[5] - 中国市场年增长率超过10%[5] - ASML 2023年第三季度在华营收占比达46%[5] 具体投资项目 - 意法半导体与华虹合作生产40nm MCU[4] - 意法半导体与三安光电合资建设碳化硅前端制造厂[4] - 意法半导体在深圳扩建后端封测工厂[4] - 多家企业合作开发16/28nm、40nm和180nm技术[4] 中国半导体产业优势 - 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产业链[11] - 在芯片设计环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思、紫光展锐、汇顶科技)[11] - 制造环节技术快速提升(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11] - 成熟工艺可满足大部分应用需求[11] 企业战略选择 - 欧洲企业基于商业理性选择中国市场[13] - 中国市场占美国芯片企业营收30-40%[9] - 在中国生产可降低成本和贴近市场[11] - 投资中国符合全球芯片产业重心转移趋势[13]
本轮牛市,可转债怎么看?
格隆汇· 2025-09-02 09:57
正文 近期A股市场呈现加速上涨态势,在流动性宽松、居民资产再配置、政策支持与产业主题共振三大因素共同驱动下市场成交量连续突破2万亿元,主要指 数创近十年新高。那么与2014年下半年流动性牛市相比,有何类似的特征?后市转债如何抓住权益板块上涨的行情? 1、2014年牛市与本轮牛市的相似点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靳毅 作者:靳毅 范圣哲 核心观点 本轮A股与2014年流动性牛市高度同构"政策—流动性—产业"共振推升指数与风险偏好,宏观上呈"股市先行、基本面滞后",处于增速换挡与去库存期, 居民资产再配置抬升风险偏好;政策上延续"货币宽松+地产优化+资本市场改革+产业升级"的组合拳,强化增量资金入市;技术面出现技术指标钝化与阈 值上移。节奏上,自2024年9月起经历"估值修复—震荡蓄势—突破上行"三段式,量能屡破2万亿元,科技成长领涨并向均衡扩散。 当前转债层面呈现存量趋减、需求坚挺①存量上,截止8月27日,年内退市转债共89只,其中强赎67只,存量降至6414.51亿元,发行提速仍难弥补缺口; 机构对高评级、大体量券的配置刚性增强,权益若延续上行,供需矛盾更突出。②估值上,截止8月22日,转股溢价率中位数26.40 ...
路维光电9月1日获融资买入3631.65万元,融资余额3.5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9:5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公司股价上涨1.36% 成交额达3.5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631.65万元 融资偿还2691.57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940.08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53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4.07%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3.53亿元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1] - 融券余额分位水平超过近一年70% 处于较高位置 [1] - 当日融券卖出与偿还量均为0股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443户 较上期增长2.25% [2] - 人均流通股13705股 较上期减少2.2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4亿元 同比增长37.48% [2] -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增长29.13% [2]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32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成立于2012年3月26日 于2022年8月1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光刻掩膜版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石英掩膜版91.80% 苏打掩膜版7.59% 其他产品0.61% [1]
中国银河证券:A股下一阶段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 但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9:43
市场趋势与节奏 - 短期市场预计在偏高中枢运行 呈现震荡整固特点 成交维持活跃[1] - 9月业绩为锚 10月政策为帆 资金面持续驱动叠加政策预期升温支撑行情[1] - 市场呈现新旧动能分化行情 新质概念带动整体行情上行[1] 中长期配置方向 - 科技自立方向:AI 机器人 半导体 军工等板块受益于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1] - 内需消费方向:政策呵护下的大消费领域具备投资价值 服务消费领域低估值标的值得关注[1] - 反内卷概念与红利资产:供需格局改善与行业盈利修复带动 估值具备安全边际[1] 估值与业绩匹配性 - A股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5% 非金融板块增长1.04% 盈利质量总体平稳[2] - 绝对估值低于美股 美股科技板块市净率分位数普遍超过90% A股金融 交通基础设施等行业具估值优势[2] - 不同行业估值存在显著差异 部分行业估值偏高 部分估值偏低但盈利改善明显[2] 市场情绪支撑因素 - 稳预期政策强化市场信心:2024年9月24日以来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3] - 流动性多方位支撑:汇率 利率及中美利差形成利好 居民储蓄存款搬家 固收+资金入市 理财资金入市等多重因素驱动[3]
港股早参丨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即将破万亿港元;大摩称阿里巴巴已成“中国最佳AI赋能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9:41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1日恒生指数涨2.15%至25617.42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2.2%至5798.96点 国企指数涨1.95%至9121.87点[1] - 医药与有色板块表现活跃 汽车产业链走低 阿里巴巴大涨18.5% 中芯国际涨超4.5% 小米集团涨超2% 腾讯控股涨近1.5% 快手跌近2.5%[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收涨1.29%[1] 资金流动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19.42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9909.40亿港元 接近万亿港元大关且超去年全年[2] - 美股因劳动节休市一日[2]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大摩将阿里巴巴目标价上调至165美元 称其为中国最佳AI赋能者 阿里云第一财季收入同比增长26% AI相关收入贡献超20% 预计第二财季增速超30%[3] - 新能源汽车品牌8月交付量显著增长 零跑汽车交付57066辆同比增88% 小鹏汽车交付37709辆同比增169% 蔚来交付31305辆同比增55% 小米汽车交付超3万辆[3] 市场交易数据 - 港股沽空总额423.65亿港元 涉及645只个股 其中75只个股沽空额超1亿港元 阿里巴巴(64.64亿港元) 美团(27.51亿港元) 比亚迪股份(25.79亿港元)居前三[4] 机构策略观点 - 海通国际指出美联储降息可能推动外资回流港股 外资当前对中国资产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位 科技互联网与大金融板块受外资偏好[5] - 建议关注港股消费ETF(513230)覆盖电商与新消费赛道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涵盖AI资产与科技龙头[5]
最新思考,这波A股行情与以往最大的不同
搜狐财经· 2025-09-02 09:41
板块表现特征 - 科技板块维持强势表现 资金未出现明显向白酒等低位板块切换迹象 [1] - 白酒行业增长放缓 多数公司呈现个位数业绩增长 与科技股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1] - 市场资金更关注行业景气度而非估值位置 科技板块虽处高位但仍被视作未来主线 [1] 行业龙头趋势 - 行业龙头公司呈现极致化表现 包括寒王 中芯 阿里巴巴 中际旭创 新易盛等大科技范畴企业 [3] - A股市场出现类似美股"七姐妹"的集中化趋势 行业龙头主导地位持续强化 [3] - 龙头公司盈利稳定 创造持续财富效应 走势呈现长期慢牛特征 [3] 市场结构演变 - A股市场逐步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 红利向少数科技龙头企业集中 [4] - 科技行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 获得市场资金重点加持 [4] - 未来可能形成由行业龙头主导的指数化投资机会 类似美股纳斯达克指数 [3]
国产操作系统突围战!东土科技成立半导体设备公司,破局“卡脖子”难题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09:34
行业背景与制裁升级 - 美国商务部2024年12月2日将136家中国半导体相关实体及4家海外关联企业纳入实体清单 创历史最大规模制裁范围覆盖半导体材料 设备 设计全产业链[2] - 新增对24种半导体制造设备 3种开发软件及HBM芯片的出口管制 并首次将PLC等工业控制设备纳入限制范围[2] - 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2024年全球占比达32%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4%至1255亿美元[5] 公司战略举措 - 东土科技成立北京东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专注于半导体领域控制系统产品研发[1] - 基于鸿道操作系统研发芯片生产线控制主机 控制主板 工控机和服务器 同时为半导体设备厂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1] - 2025年5月与国产芯片企业海光信息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打造"鸿道操作系统+海光芯片"全国产化基座[4]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鸿道操作系统是国内唯一获得工业 汽车 轨交 医疗功能安全最高等级认证的国产操作系统 微内核架构自主率达100%[3] - 具备微秒级强实时响应能力 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一芯多系统"架构 显著降低功耗并提升系统稳定性[3][4] - 将传统"工控机+PLC+运动控制器"复杂架构简化为单设备融合控制 支持国产CPU生态适配[5] 商业化进展 - 数百台搭载鸿道系统的控制设备已通过客户验证并部署至生产线 在刻蚀 清洗等核心设备品类实现批量应用[4] - 当前搭载鸿道操作系统的国产半导体智能控制器已进入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公司 订单进入释放期[6] - 公司计划基于AUTBUS总线和TSN时间敏感网络技术开发下一代"确定性控制系统"[5]
韩国芯片出口,创新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2 09:11
半导体出口表现 - 韩国8月份半导体出口额超过15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 [2] - 出口激增主要受中国需求强劲及芯片关税豁免推动 [2] - 汽车出口额达55亿美元 船舶出口额达31.4亿美元 均创8月份最高纪录 [2] - 8月整体出口额达584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2] 对美出口与关税影响 - 8月韩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2%至87.4亿美元 受钢铁/汽车/机械关税压力影响 [3] - 美国对韩国钢铁和铝等关键出口产品维持50%关税 [3] - 韩国政府计划在9月初宣布三管齐下的支持计划 以减轻关税对中小企业的损害 [3] 科技企业动态与政策变化 - 三星电子股价下跌超过2% SK海力士暴跌超过4% [3] - 美国商务部撤销允许韩国公司在中国业务中使用美国技术的豁免 [3] - 豁免期120天后 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将仅限于生产老一代芯片 [4] - 两家公司均依赖中国业务作为主流半导体生产关键枢纽 [4]
杰华特收购新港海岸,国产芯片并购频发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2 09:11
国内芯片行业并购动态 - 杰华特以4.18亿元收购新港海岸35.3677%股权 新港海岸为高速数模混合IC设计公司 专注于时钟芯片 产品应用于通讯基站、数据中心及服务器等领域 杰华特旨在通过投资完善信号链芯片产品组合并提升竞争力 [2] - 星宸科技以2.1亿元现金收购富芮坤53.3087%股权 富芮坤为蓝牙芯片设计企业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75万元 承诺2026-2028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收购后富芮坤将纳入星宸科技合并报表范围 [4] - 富芮坤拥有24项授权发明专利和7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和车规级应用 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车载出行及医疗健康等领域 多个产品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及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 [5][6] - 星宸科技收购富芮坤可实现"智能计算"与"可靠连接"战略互补 通过整合蓝牙技术与现有五大核心IP(图像信号处理、AI处理器等) 构建"感知+计算+连接"一体化SoC平台 推动向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6][7] 晶圆代工行业整合 - 华虹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华力微97.4988%股权 标的公司2025年6月底资产总额75.80亿元 交易将整合双方65/55nm及40nm制程工艺 提升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并增强技术协同效应 [9][10] - 中芯国际拟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中芯北方专注12英寸晶圆制造 工艺覆盖65nm至28nm 拥有两条月产能各3.5万片的300mm生产线 收购旨在增厚上市公司利润并满足大基金一期等股东退出需求 [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