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业务正成为激光雷达厂商“第二增长曲线” 禾赛科技CFO樊鹏:预计全年营收将同比增长44%~6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8:12
财务表现 - 禾赛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 [1] - GAAP净亏损同比收窄84%至1750万元人民币 [1] - 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4%~69% [1] 产品交付 - 激光雷达总交付量19.5万台,同比增长231.3% [1] - ADAS产品交付量14.6万台,同比增长178.5% [1] -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4.9万台,同比增长649.1% [1] 行业价格趋势 - 禾赛科技产品平均单价从2022年二季度35869元/台降至2024年四季度3242元/台,降幅近90% [2] - 速腾聚创ADAS激光雷达均价从2020年22500元/台下滑至2024年四季度2578元/台 [2] 机器人市场特性 - 机器人领域更看重激光雷达性能与可靠性,为高端产品提供差异化发展空间 [2] - 速腾聚创在机器人领域保持35%至50%的毛利率水平 [2] - 长期来看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汽车市场的10倍 [2] 企业战略布局 - 禾赛科技聚焦消费级机器人市场,JT系列产品应用于割草机、配送机器人等 [2] - 速腾聚创锚定具身智能赛道,推出全固态机器人激光雷达E1R和192线半球形产品Airy [2] 市场前景预测 - 预计2025年机器人领域出货量突破六位数 [3] - 单机搭载激光雷达数量可能从1颗增至3颗 [3] - 2030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7.9% [3] 竞争挑战 - 价格持续下降可能导致"规模扩大但利润未同步增长"的困境 [3] - 有效控制成本成为行业迈过盈亏平衡点的关键 [3]
禾赛2025Q1财报亮点:营收增近半,激光雷达出货量大增,净亏损大幅收窄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44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5.25亿元人民币(约7240万美元),同比增长46.3% [1]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将在6.80亿元人民币(9370万美元)至7.20亿元人民币(9920万美元)之间,同比增长48%至57% [7] 出货量表现 - 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146,087台,同比增长178.5% [3] - 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达49,731台 [3] - 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195,818台,同比增长231.3% [3] 成本与毛利率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成本为3.06亿元人民币(约4220万美元),同比增长39.2% [5] - 毛利率提升至41.7%,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 [5] 费用结构 - 销售与市场费用同比增长20.5%,达5050万元人民币(约700万美元) [5]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1.3%,至5410万元人民币 [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7%,为1.833亿元人民币(约2530万美元) [5]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为28.6亿元人民币(3.942亿美元) [7] - 运营亏损收窄至3340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5.8%,运营利润率为-6% [8]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为21.45美元,市值为28.41亿美元 [7]
Hesai(HSAI)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7 10: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46%,达到人民币5.253亿元或7240万美元,主要得益于出货量的增长 [22] - 第一季度交付近20万台,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连续三个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50% [23] - 第一季度毛利率为42%,运营费用同比降低9%,净亏损同比收窄84%至人民币7050万元或240万美元,非GAAP实现盈利 [23][24] - 预计第二季度净收入在人民币6.8亿元至7.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8% - 57%,总出货量超30万台,同比增长近250%,有望实现GAAP盈亏平衡 [24] - 维持2025年全年营收指导在人民币30亿元至35亿元之间,出货量在12亿元至15亿元之间,毛利率40%,GAAP净利润在2亿美元至3.5亿美元之间 [30] -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在3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 [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ADAS业务线 - ATX LiDAR已获12家主要OEM设计订单,第一季度量产并出货近4万台,预计第二季度出货量占比达50% - 60% [9][23][32] - 2025年ATP LiDAR预计ASP降至约350美元,出货量为低六位数;高性能AT LiDAR ASP约500美元,预计2026年大规模出货;ATX LiDAR市场价格200美元,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六位数以上,可能达100万台 [37][38] 机器人业务线 - 第一季度JT LiDAR出货4.5万台,推动机器人LiDAR出货量近5万台,同比增长超600% [23] - 预计未来12个月为一家中国智能家居机器人公司提供30万台JT LiDAR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据高盛估计,中国自动驾驶出行市场预计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470亿美元 [16] - 2025年美国市场预计占公司总收入的10%,其中仅5%的总收入或美国收入的50%采用DDP条款 [6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推出Infinity Eye LiDAR解决方案及三款下一代汽车网格LiDAR传感器,适用于L2 - L4自动驾驶,已获OEM积极反馈 [12][60] - 公司在东南亚签署新工厂租赁协议,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投产,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服务海外客户 [43][44] - 公司通过设计创新和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维持合理ASP和毛利率 [45][46] - 公司与全球客户积极开展POC项目,已与五家全球OEM达成设计合作,包括与一家顶级欧洲OEM的长期独家合作 [87][88] - LiDAR行业竞争激烈,但公司凭借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以及与优质客户的合作,保持较强竞争力 [52][5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开局良好,ADAS和机器人业务增长强劲,财务表现稳健,公司技术领先,有望塑造移动出行未来 [6][19] - 尽管关税环境动态变化,但公司业务受影响有限,将通过调整定价策略和提高运营效率应对挑战,维持全年盈利目标 [67][69][70] - 随着OEM对LiDAR需求的增加,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3][24] 其他重要信息 - 5月初,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无条件驳回Alstair对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确认公司技术的完整性 [20] - 最新AEBS征求意见稿将推动LiDAR行业发展,使LiDAR成为汽车标配,提高行业渗透率 [100][101][10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是否维持全年出货指导,ADAS LiDAR占比增加对毛利率有何影响 - 维持2025年全年营收、出货量、毛利率和净利润指导不变 [30]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增长48% - 57%,出货量超30万台,ATX LiDAR出货量占比50% - 60%,毛利率有望保持在40%左右,对全年毛利率目标持积极态度 [31][32] 问题2: ADAS LiDAR产品组合迁移后ASP趋势如何 - 随着ATX量产,产品组合变化使平均ASP下降,但应按产品看ASP趋势 [36] - 2025年ATP LiDAR ASP降至约350美元,高性能AT LiDAR ASP约500美元,ATX LiDAR市场价格200美元,预计出货量增长 [37][38] - 产品成本通过设计创新和规模经济控制,ASP下降在预期范围内 [45][46] 问题3: 国内产能扩张和东南亚工厂建设进展及资本支出情况 - 计划年底国内产能达200万台,第一季度开始建设新生产线,预计第三季度量产,更多生产线在规划中 [42] - 5月签署东南亚工厂租赁协议,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投产,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在3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 [43][44] 问题4: 竞争对手获小米和理想汽车项目对公司的影响 - 不评论市场猜测,订单和官方公告更具说服力,公司产品有良好声誉和竞争力,客户倾向与优质伙伴合作 [52][53] - 客户评估市场选择正常,但更换供应商有较高门槛,应参考OEM公告 [56][57] 问题5: 新推出的Infinity Eye产品何时量产、潜在客户和价值内容及毛利率情况 - 公司是首个提供L2 - L4全栈LiDAR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产品获OEM积极反馈 [60] - Infinity I A、B、C三种配置适用于不同自动驾驶级别,主要传感器性能出色,价格因产品而异,设计时考虑毛利率稳定 [61][62][63] 问题6: 特朗普关税对公司定价、供应链等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有限,美国市场收入占比小,仅部分收入采用DDP条款,公司可通过调整定价和提高效率应对 [67][68][69] - 部分客户因关税调整订单,可能使部分收入从第二季度转移到第三季度,但全年营收指导不变,毛利率目标维持在40% [69][70][71] 问题7: ATL和ATX在ASP、成本和毛利率上的差异,以及未来标准化ATX是否仍是主流 - ATL是ATX的增强版,为满足特定客户需求定制,价格和毛利率与标准平台基本一致 [78][79] 问题8: 机器人出租车行业使用ADAS LiDAR是临时解决方案还是会继续发展专用产品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出租车LiDAR供应商,客户采用ADAS LiDAR可平衡价格和性能,预计未来订单将增加 [81][82] - 中国市场从机械LiDAR转向ADAS LiDAR将长期提升公司收入和毛利率,全球市场部分仍依赖机械LiDAR [81][82] 问题9: 何时向全球OEM交付LiDAR,未来1 - 2年的影响及NRE收入估计 - 公司与全球客户积极开展POC项目,虽未全部达成设计订单,但有助于获得最终订单 [87] - 已与五家全球OEM达成设计合作,全球市场潜力巨大,长期有望开拓30亿至60亿美元市场 [88][89] 问题10: 公司双重上市计划及潜在从纳斯达克退市的风险 - 不评论双重上市市场猜测,公司会定期评估上市选择,目前无具体计划 [92] - 根据合规顾问建议,公司无从纳斯达克退市的法律风险,目前完全符合监管要求 [93][94] 问题11: 最新AEBS征求意见稿对LiDAR行业发展的影响 - AEBS将推动LiDAR行业发展,使其成为汽车安全标配,提高行业渗透率 [100][101][102] 问题12: 公司运营效率提升空间和资本支出展望 - 2025年预计在GAAP基础上节省运营费用1亿元,第一季度运营费用环比下降9%,符合或优于全年目标 [105] - 公司组织结构有助于在业务扩张时控制研发费用,预计研发投资相对稳定 [106] -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在3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 [44]
禾赛Q1营收同比增46%、实现Non-GAAP盈利:单季交付近20万台激光雷达
IPO早知道· 2025-05-27 09:29
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营收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4%至69% [5] - GAAP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84%至1750万元人民币(约合240万美元),实现Non-GAAP盈利 [5] - Robotaxi与ADAS业务的综合毛利率为41.7% [5] 业务增长 - 第一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195,818台,同比增长231.3%,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三倍以上 [7] - ADAS产品交付量146,087台,同比增长178.5%,机器人领域交付量49,731台,同比增长649.1% [7] - ATX单季度交付量接近4万台,已获得12家国内外头部主机厂的多款量产车型定点 [15] 市场拓展 - 与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全球前五Tier1达成验证开发项目,并正与欧洲和日本的4家全球头部车企和Tier1推进5个验证开发项目 [10][11] - 在国内市场与奇瑞、长城、极氪和吉利等多家国内头部车企达成合作 [9][13] - 理想MEGA及理想L系列宣布全系标配禾赛ATL全天候激光雷达 [14] 产品创新 - 发布新一代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AT1440、ETX和FTX,其中AT1440是全球最高线数的车规级超高清激光雷达,ETX是全球测距最远的车规级激光雷达,FTX是全球视野最广的下一代纯固态车规级激光雷达 [18] - 推出面向L2到L4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千厘眼」,包含A、B、C三种方案 [20] 行业地位 - 连续第四年蝉联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营收市占率第一 [7] - 已与23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超12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 [17] - 作为百度Apollo Go、滴滴自动驾驶、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头部Robotaxi企业下一代车队的主激光雷达供应商 [22] 机器人领域 - 与追觅生态链高端智能庭院品牌可庭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未来12个月内提供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 [25] - JT系列激光雷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市场渗透进程正全面加速 [25]
禾赛科技:一季度净营收人民币5.253亿元(7240万美元)
快讯· 2025-05-27 05:06
禾赛科技:一季度净营收人民币5.253亿元(7240万美元)。 ...
激光雷达:产业二次加速或在酝酿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激光雷达行业、汽车行业、机器人行业、无人物流车行业、割草机行业 - **公司**:禾赛科技、速腾科技、比亚迪、小米、华为、吉利、追觅科技、库玛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激光雷达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 - **现状**:处于新兴阶段,2023 年禾赛上市后股价下跌,2024 年千元机发布后股价 4 - 9 月横盘,Q4 开始上涨,性价比提升推动渗透率上升速度超价格下降速度[7][8] - **未来趋势**:2025 年渗透率超 10%,2026 年行业增速或超 100%;L3 激光雷达推高行业预期,海外市场潜力大[1][3][8] 技术路线发展 - 逐渐收敛,趋同于一维转镜加 wexcel 路线,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各厂商元器件可互相替代[4] - 2025 年主要产品线数统一到 64 线至 200 线左右,布局下一代数字型接收芯片[4] 高阶智驾算法影响 - 车企布局自研高阶智驾算法,小米和鸿蒙智行已推向用户,比亚迪等有望推动城市领航落地,提升激光雷达在汽车上的渗透率[1][5] 高端车型需求 - 40 万以上高端车型配备多颗高清激光雷达,未来 20 万级别以上车辆可能升级至 300 线束以上,高清、多颗数是未来趋势[6] 机器人行业需求 - 过去半年需求强劲,割草机市场是重要支撑,激光雷达在避障和夜间工作方面优于视觉方案[2][9] - 禾赛和速腾推出低成本高性能产品,抢占市场份额[2][10] 无人物流车市场发展 - 技术提升带来成本下降,有望替代人工操作,2025 年出货量预计万台左右,未来可能替代部分场景人工车辆[12][13] 禾赛科技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预计出货量约 20 万台,收入 5.2 - 5.4 亿元,同比增长约 50%,毛利率维持在 40%左右[2][18] - 拿到多家乘用车订单,2026 年自主品牌将推出搭载产品车型,二、三季度量产高性能产品[15] 速腾科技情况 - 2025 年汽车销量预期 70 - 75 万辆,推出新产品有利于获取订单和提高盈利能力[16] - 2025 年一季度出货量受影响,但机器人业务增长,预计收入同比增长约 10%[2][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中美关税和中概股退市风险影响禾赛股价,后随着谈判和解和新车搭载,股价表现强劲[2] - 尽管比亚迪和吉利 618 降价引发价格战担忧,但激光雷达作为成长型行业不受较大价格压力影响[3] - 割草机市场 2024 年基数约 60 万台,2025 年预计显著增长,整体规模需一两年扩大[11] - 禾赛与库玛科技签订 3 年 120 万个订单,2025 年机器人相关收入预期上修,总收入可能达 3 - 4 亿元[14][17]
机械设备行业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25Q1边际改善 关注内需复苏及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5-26 18:33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902亿元,同比+5 18% 归母净利润1377亿元,同比-9 90% [1] - 25Q1机械行业收入5630亿元,同比+9 05% 净利润391亿元,同比+17 43% 显示业绩边际改善 [1]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4年行业毛利率21 82%,同比-1 09pct 净利率5 53%,同比-0 93pct [2] - 25Q1毛利率21 96%,同比-0 39pct但环比+1 09pct 净利率6 95%,同比+0 50pct且环比+4 93pct [2] -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2024年14 56%(同比-0 49pct) 25Q1进一步降至14 21%(同比-1 10pct) [2] 细分行业增长动能 - 2024年收入增幅TOP5:半导体设备(+35%)、注塑机(+22%)、船舶海工(+20%)、光伏设备(+13%)、机床(+5%) [2] - 2024年净利润增幅TOP5:船舶海工(+146%)、注塑机(+23%)、半导体设备(+21%)、工程机械(+14%)、煤机矿机(+13%) [2] - 25Q1收入增速TOP5:半导体设备(+33%)、轨交装备(+30%)、注塑机(+20%)、激光(+14%)、船舶海工(+11%) [2] - 25Q1净利润增速TOP5:船舶海工(+203%)、轨交装备(+75%)、煤机矿机(+37%)、工程机械(+34%)、半导体设备(+33%) [2] 投资方向建议 - 基建地产链:工程机械及城轨信号系统受政策发力带动 [2] - 顺周期通用设备:工控、机床、工业气体、检测服务等受益内需复苏 [2] - 新质生产力领域: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技术产业机会 [2] 重点公司组合 - 推荐标的包括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杰瑞股份、怡合达、杰克股份 [3]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硬科技”企业风雨中长跑
证券时报· 2025-05-26 17:05
硬科技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 硬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 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 [1] - 金融机构通过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初创期普惠贷款 成长期信用贷款 成熟期跨境金融)精准支持企业各发展阶段 [1][3] - 金融系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形成多元化 多层次 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1] 初创期企业金融案例 - 优必选2019年获中国银行1000万元普惠贷款 该支持对其初创期发展至关重要 [3] - 金融机构通过调整审计偏好 完善免责机制 提升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授信意愿 [3] - 截至2025年3月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 同比增速连续3年超20% [4] 成长期企业金融创新 - 深圳推出"科技初创通""腾飞贷"等试点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1.23万亿元(2023年一季度) [6] - 朗思科技获中国银行"科创贷"纯信用贷款 解决研发期资金周转压力 [7] - 晶泰科技2022年获1.5亿元"科创贷" 支持AI+医疗技术研发与日常运营 [8] - 中国银行建立科技企业评估模型 考量专利 团队 融资等指标 并搭建AI企业快速审批通道 [8] 成熟期企业战略布局 - 优必选计划抓住2025年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机遇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10] - 多层次资本市场(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为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 [10] - 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 通过科技创新债券定向支持科技贷款 股权投资等 [10] 企业全球化发展 - 晶泰科技加速拓展欧洲 中东市场 考虑海外并购以对冲美元波动风险 [11] - 越疆科技产品销往80国 中国银行为其提供跨境投资 结算 上市咨询等全流程服务 [11] - 企业建议中资银行加强海外网点布局 更好支持全球化业务拓展 [12]
华工科技:3D打印强化布局,数通光模块业务加速放量-20250526
中邮证券· 2025-05-26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聚焦“感知、联接、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立足全球聚焦新能源汽车、数字赋能两大赛道,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 [4] - 展望2025年,感知业务和激光 + 智能制造业务增长较快,联接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5] - 公司拟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合资公司强化布局3D打印,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6][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62.75/200.12/235.7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1/21.79/27.1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5倍、19倍、16倍 [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1.86元,总股本10.06亿股,流通股本10.05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421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49.20 / 27.74元,资产负债率50.6%,市盈率34.60,第一大股东为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武汉国恒科技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 投资要点 - 公司聚焦三大核心业务,面向两大市场,聚焦两大赛道,2024年营收117.09亿元,同比 + 13.57%,归母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 + 21.17% [4] - 分业务板块,2024年智能制造业务营收34.92亿元,同比 + 9.45%;联接业务营收39.75亿元,同比 + 23.75%,增长主要在AIGC应用领域;感知业务整体营收40.95亿元,其中传感器业务营收36.68亿元,激光全息防伪业务营收4.27亿元 [4] 业务展望 - 2025年感知业务和激光 + 智能制造业务增长较快,联接业务爆发式增长 [5] - 激光 + 智能制造业务由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高功率激光装备、精密激光装备组成,高功率激光装备因船舶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有增长保障,精密激光装备因与立铠的3D打印合作有增长空间 [5] - 联接业务国内算力光模块需求旺盛,海外业务推进顺利,泰国工厂已投产,六月将达月产25万的800G模块能力,计划建4万平厂房 [5] - 感知业务加大与整机整车厂合作,光电类传感器获定点量产,压力传感器有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带来增量,海外业务大幅增长 [5] 3D打印布局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拟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华工激光出资1.4亿元占70%,立铠精密出资6000万元占30% [6][8] - 合资公司聚焦3D增材SLM制造技术深度应用,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年度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增长率(%) | EBITDA(百万元)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增长率(%) | EPS(元/股) | 市盈率(P/E) | 市净率(P/B) | EV/EBITD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A | 11709 | 13.57 | 1400.85 | 1220.75 | 21.17 | 1.21 | 34.48 | 4.14 | 30.38 | | 2025E | 16275 | 38.99 | 2161.35 | 1701.26 | 39.36 | 1.69 | 24.74 | 3.76 | 18.89 | | 2026E | 20012 | 22.96 | 2712.88 | 2179.31 | 28.10 | 2.17 | 19.31 | 3.23 | 14.67 | | 2027E | 23577 | 17.82 | 3327.05 | 2716.17 | 24.63 | 2.70 | 15.50 | 2.75 | 11.48 |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财务报表(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1709 | 16275 | 20012 | 23577 | 营业收入 | 13.6% | 39.0% | 23.0% | 17.8% | | 营业成本 | 9186 | 12943 | 15877 | 18628 | 营业利润 | 15.6% | 43.0% | 28.4% | 25.8% | | 税金及附加 | 53 | 73 | 90 | 106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 21.2% | 39.4% | 28.1% | 24.6% | | 销售费用 | 540 | 602 | 660 | 707 | 获利能力 | | | | | | 管理费用 | 267 | 309 | 360 | 401 | 毛利率 | 21.5% | 20.5% | 20.7% | 21.0% | | 研发费用 | 878 | 1001 | 1141 | 1297 | 净利率 | 10.4% | 10.5% | 10.9% | 11.5% | | 财务费用 | -84 | -27 | -28 | -54 | ROE | 12.0% | 15.2% | 16.7% | 17.8% | | 资产减值损失 | -51 | -50 | -60 | -80 | ROIC | 7.4% | 11.5% | 13.2% | 14.3% | | 营业利润 | 1288 | 1842 | 2365 | 2976 | 偿债能力 | | | | | | 营业外收入 | 13 | 10 | 10 | 10 | 资产负债率 | 50.6% | 52.2% | 52.8% | 51.7% | | 营业外支出 | 4 | 5 | 5 | 5 | 流动比率 | 1.85 | 1.70 | 1.72 | 1.79 | | 利润总额 | 1297 | 1847 | 2370 | 2981 | 营运能力 | | | | | | 所得税 | 94 | 166 | 213 | 298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2.70 | 2.88 | 2.77 | 2.71 | | 净利润 | 1203 | 1681 | 2157 | 2683 | 存货周转率 | 4.06 | 4.34 | 4.19 | 4.12 | | 归母净利润 | 1221 | 1701 | 2179 | 2716 | 总资产周转率 | 0.61 | 0.73 | 0.78 | 0.79 | | 每股收益(元) | 1.21 | 1.69 | 2.17 | 2.70 | 每股指标(元) | | | | | | 资产负债表 | | | | | 每股收益 | 1.21 | 1.69 | 2.17 | 2.70 | | 货币资金 | 4502 | 4339 | 5385 | 6991 | 每股净资产 | 10.12 | 11.14 | 12.95 | 15.21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107 | 137 | 137 | 137 | 估值比率 | | | | |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 5100 | 6622 | 8392 | 9705 | PE | 34.48 | 24.74 | 19.31 | 15.50 | | 预付款项 | 499 | 748 | 890 | 1060 | PB | 4.14 | 3.76 | 3.23 | 2.75 | | 存货 | 2621 | 3343 | 4236 | 4802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 | 15208 | 17120 | 21278 | 25366 | 现金流量表 | | | | | | 固定资产 | 2272 | 2289 | 2277 | 2239 | 净利润 | 1203 | 1681 | 2157 | 2683 | | 在建工程 | 169 | 160 | 154 | 150 | 折旧和摊销 | 300 | 341 | 371 | 400 | | 无形资产 | 408 | 379 | 348 | 315 | 营运资本变动 | -772 | -928 | -893 | -819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5616 | 6506 | 6456 | 6376 | 其他 | 1 | 73 | 62 | 63 | | 资产总计 | 20824 | 23626 | 27734 | 3174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732 | 1167 | 1697 | 2327 | | 短期借款 | 385 | 85 | 85 | 85 | 资本开支 | -681 | -320 | -312 | -310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5574 | 7327 | 9311 | 10735 | 其他 | -434 | 181 | 100 | 118 | | 其他流动负债 | 2277 | 2658 | 2985 | 333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1115 | -139 | -212 | -192 | | 流动负债合计 | 8236 | 10071 | 12380 | 14152 | 股权融资 | 0 | 0 | 0 | 0 | | 其他 | 2311 | 2273 | 2273 | 2273 | 债务融资 | 803 | -437 | 0 | 0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2311 | 2273 | 2273 | 2273 | 其他 | -250 | -754 | -439 | -528 | | 负债合计 | 10547 | 12343 | 14653 | 164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554 | -1191 | -439 | -528 | | 股本 | 1006 | 1006 | 1006 | 100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68 | -163 | 1046 | 1606 | | 资本公积金 | 2694 | 2694 | 2694 | 2694 | | | | | | | 未分配利润 | 6292 | 7458 | 8951 | 10812 | | | | | | | 少数股东权益 | 100 | 80 | 58 | 24 | | | | | | | 其他 | 187 | 46 | 373 | 781 | |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10278 | 11283 | 13081 | 15317 | | | | |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20824 | 23626 | 27734 | 31742 | | | | | | [14]
清华系大模型又融资了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5-26 11:13
焦点回顾 - 新消费赛道饮料品牌受关注 泰国IMCOCO集团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 由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领投 天图资本跟投 [3][5] - 立吉团科技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深圳市冠峰永越投资有限公司 [3][6][7] - 硬科技赛道卫星通信受青睐 鹏鹄物宇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由无锡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及无锡梁溪空天创投基金领投 [3][16] - 极光星通完成超亿元A++轮战略融资 由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家机构投资 [3][19] - AI算力领域容芯致远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由云岫资本领投 [3][33] 新消费 - 未名拾光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 由欧莱雅集团与纳爱斯集团共同投资 [8] - IMCOCO集团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 由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领投 天图资本跟投 [5] - 立吉团科技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深圳市冠峰永越投资有限公司 [7] 硬科技 - 英伟芯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中科创星独家投资 [10] - 喻芯半导体获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 投资方包括黄石市产业发展基金等 [11] - 犀灵视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北京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独家投资 [12] - 和骋科技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 汇川产投等 [13] - 千诀科技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由钧山投资 祥峰投资等投资 [14] - 玟昕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由方广资本领投 [15] - 鹏鹄物宇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由无锡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等领投 [16] - 交航众鑫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中科创星领投 [18] - 极光星通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由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 [19] 大健康 - 创芯国际获近亿元B轮融资 由粤科基金与中山浩创基金联合领投 [21] - 纽欧申医药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 [22] - 君合盟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 由石药国方先导基金投资 [23] - 柯君医药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由粤科母基金注资 [24] - 探健未来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由南慧创投独家投资 [25] - 肆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投资 [26] - 米戈思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 由广州金控基金领投 [27] - 博音听力B轮获数千万元增资 投资方为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8] - 利德健康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嘉道资本领投 [29] 互联网/企业服务 - 一玖智能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31] - 易安联完成数千万元C1轮融资 由容亿投资领投 [32] - 容芯致远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由云岫资本领投 [33] - 面壁智能获数亿元融资 由洪泰基金 国中资本等联合投资 [34] - 苏煜云科技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由冠峰商企速联粤海投资领投 [35] - 美图获阿里2.5亿美元可转债投资 转换价为每股6.00港元 [36] - Airwallex空中云汇完成3亿美元F轮融资 估值达62亿美元 [37] - 尚跃智能完成战略股权融资 由国智领航发起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