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格隆汇·高端访谈」对话新氧CEO金星:从市场“谷底”到千店“野望”,医美龙头的下一站
格隆汇· 2025-07-29 16:58
编者按: 前言 创业维艰,周期无常。唯坚韧、乐观、向内求者,方能穿越牛熊,抵达心之所向。 01 命运暗线:性格、天赋与时代 格隆:金总,您是中国互联网医美第一股的创始人。少数创业者能把公司送到美国资本市场,您已是公认的"成功者"。我习惯把成功者分为两类:天赋异 禀,或勤能补拙。您自认属于哪一类? 如果把中国消费医疗的演进史浓缩成一条坐标轴,医美行业无疑正处在从"野蛮生长"向"品质分层"拐点最陡峭的那一段:上游技术快速迭代,流量平台群 雄环视,监管规则日益清晰,消费者则一边高呼"颜值自由",一边对安全与价格愈发敏感。在看似拥挤的赛道里,谁能率先完成"标准化交付+品牌心智 +产业链纵深"的三级跳,谁就有资格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游戏规则? 带着这样的疑问,格隆汇《大咖面对面》之"格隆走进上市公司"专题走进中国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NASDAQ: SY)。此前在2025年过半之际,新 氧CEO金星发内部表示,新氧青春诊所在营门店数量达31家,首次登顶中国轻医美连锁品牌门店数量榜首。与此同时,连锁业务收入在6月首次成为新氧 集团最大收入来源。 业务结构拐点与重资产扩张同步出现,究竟是战术性窗口,还是商业模式的范式迁移? ...
「格隆汇·高端访谈」对话新氧CEO金星:从市场“谷底”到千店“野望”,医美龙头的下一站
格隆汇APP· 2025-07-29 16:52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中国医美行业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向"品质分层"的转型期,上游技术迭代、流量平台竞争和监管清晰化是主要驱动力[1] - 行业存在高毛利但低净利的现象,标准化交付+品牌心智+产业链纵深成为破局关键[1][2] - 公司旗下新氧青春诊所门店数量达31家,首次成为中国轻医美连锁品牌门店数量榜首,连锁业务收入在6月成为集团最大收入来源[1] 商业模式与战略 - 公司定位医美界的"山姆会员店",聚焦年收入10万左右的中产女性群体,单次消费2000-3000元,年预算约15000元[21][22] - 采用标准化项目策略,将SKU控制在几十个高频项目,医生月均操作300+项目实现专业化分工[23][24][25] - 目标用8-10年实现千店连锁,覆盖一线至五线城市,目前31家门店已是行业最大规模[26][27]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 通过数字化系统管理连锁门店,解决传统医美机构管理宽幅受限问题,相比人工管理可支持更大规模扩张[28] - 累计投入30亿品牌预算和10亿供应链投资,自建工厂并签约上游产品管线以降低成本结构[29] - 垂直整合产业链,收购奇致激光等上游企业,实现从产品研发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控制[35][36] 业务转型与竞争壁垒 - 从平台模式转向线下连锁面临与原有客户的竞争,但公司认为这是解决消费者选择难题的终极方案[32][33] - 行业90%为单体诊所,连锁化率仅1-2%,管理复杂度和医疗合规要求构成天然扩张壁垒[26][27] - 轻医美占比提升至70%,标准化基础项目更适合连锁复制,与整形手术的非标特性形成差异[27] 创始人视角与公司愿景 - 创始人认为抗挫折能力是创业核心素质,公司经历股价下跌97%后开启"第四次创业"[8][9] - 目标打造全民皆知的口碑品牌,实现医美平权,参考韩国模式让中产阶层享受高性价比服务[21][39] - 提出"让一亿中国人轻松医美"口号,通过规模化降低边际成本,改变行业成本结构[21][29]
华熙生物的“围城”:股价下滑、举报接连不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5:07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截至7月28日午间休盘 华熙生物股价收报52.43元/股 下跌2.6% 总市值252.54亿元 [2] - 股价自2021年7月历史峰值314.99元/股后持续震荡下跌 2024年在50元/股附近徘徊 总市值约250亿元 [2] 财务造假指控与公司回应 - 自称前高管的李振在社交平台发布《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 指控公司2018年存在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债券行为 [2] - 公司声明称相关内容纯属捏造且发布于境外网站 指控李振曾通过第三方公司骗取券商900万元 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2][3] - 李振回应称公司声明为"精准的升级版威胁" 并表示"故事才刚刚开始" [3] 历史财务检查与监管记录 - 2019年公司回复上交所问询时表示 经财政部、FDA等检查 在会计核算、收入成本真实性等方面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 [4] - 华熙昕宇2020年因2017年可交换债募集说明书成本费用披露不准确 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6] 内部举报与争议事件 - 2022年底有举报称董事长赵燕强制低价回收员工价值8.8亿元股票 另涉及联合创始人数年分红未兑现 [6] - 2024年6月夸迪前主理人枝繁繁公开起诉公司 指控其通过客服号在经销商群造谣 [6] - 公司回应称高速发展期引入人员鱼龙混杂 个别人员存在作风问题 [7] 内部治理变革与人事调整 - 2024年启动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等多个项目推进治理革新 [7] - 2025年初赵燕内部讲话承认组织熵增问题 称主动踩刹车导致业绩调整 [7] - 2024年年报前三位副总经理调整出管理层 核心技术人员郭学平退休离任 [7]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公司承认产品线处于激烈竞争市场 玻尿酸赛道尤为突出 设立竞争情报部应对竞争性传播活动 [8] - 行业技术升级带来深刻变革 产品同质化严重 价格战压缩生存空间 创新能力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 [9] - 医美市场从玻尿酸主导转向再生和胶原类产品为主流 市场风向转变加剧业绩考验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 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9] - 业绩延续2022年以来双降态势 亏损幅度逐年加剧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跌幅分别为4.45%、38.97% [9]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1.62% 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分别增长9.47%、32.03% [10] - 四大核心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肌活2024年收入分别为9.23亿、6.49亿、2.9亿、2.79亿元 连续两年同比下滑 [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0.77%至10.78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降58.13%至1.02亿元 [11] 业务调整与展望 - 2024年为组织变革元年 2025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中BM肌活与米蓓尔率先进行组织结构优化 [10] - 公司称管理变革虽带来短期业绩压力 但将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预计2025年皮肤科学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10]
毕业季也是消费季,这八大“暑期经济”火了
36氪· 2025-07-28 12:12
升学宴市场 - 高考报名人数近二十年呈上升趋势 庞大考生群体为升学宴市场提供消费基础 [2] - 一线城市升学宴单桌价格普遍突破千元 对场景布置和菜品创意要求显著高于其他时段 [2] - 低线城市及县域市场传统流水席单桌成本约400-500元 酒店消费渗透率提升推动质量升级 [4] - 酒店餐饮企业推出定制化升学宴套餐 形成从场地布置到流程策划的完整服务链条 [5] 毕业旅行 - "毕业旅行"相关搜索热度环比激增3倍 高中毕业生预订热度同比暴涨137% [6] - 毕业旅行呈现长线化与主题化特征 55%用户倾向2-3人结伴出行 [6] - 免签政策红利推动出境游 6月出境机票价格较暑期高峰降低10% 热门境外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涨幅超六成 [8] - 景区推出优惠措施 如河北野三坡面向全国高考生实行免票政策 [8] 室内滑雪 - 冬奥会后冰雪运动热情提升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单日客流量峰值达1.2万至1.3万人次 [9] - 商家推出学生专属折扣门票和一站式套餐 带动装备购置和异地滑雪旅行等衍生消费 [11] - 室内滑雪打破季节界限 形成反季节经济新增长点 [11] 艺术培训 - 暑期艺术培训市场火爆 民族乐器销售比平日多30% [15] - 短期集训课程为期两周到一个月 考级辅导班价格普遍在千元上下 [13] - 消费分层明显 高收入家庭倾向一对一私教 中产家庭看重考级辅导 [12] 医美整形 - 预计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增长至3529亿元 暑期学生消费高峰数量比平时接近翻番 [16] - 轻医美项目契合暑期时间窗口 医美机构推出暑期焕颜专享套餐 [16] - 家长支持率达78.92% 带动医疗器械制造和美容护理产品等上下游产业 [18] 考驾照 - 7-8月C1/C2驾照报名量占全年总量22%-25% 远高于其他月份 [19] - 驾校推出学生专属优惠 如凭学生证享受几百元学费减免 [19] - 部分驾校引入VR模拟+AI机器人+人工教学模式 提升学员实战反应力 [21] 近视手术 - 6月近视眼手术搜索量环比增长251% 全飞秒类产品订单量环比增加103% [22] - 全飞秒手术费用约1.4万至1.8万元 晶体植入手术费用约3万元 [24] - 暑期眼科医院推出优惠套餐和快速通道服务 刺激消费 [22] 音乐节/演唱会 - 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 8月和9月为全年峰值 [25] - 跨城观演比例高达64.2% 带动高铁航空及周边酒店预订量 [27] - 宁波陈奕迅演唱会跨城歌迷占75% 直接带动约6亿元文商旅综合消费 [27]
ST金比:母婴业务是萎缩、跨界医美拖累业绩 破局需重铸内生力量
新浪证券· 2025-07-28 11:11
母婴消费品业务现状 - 公司母婴消费品业务持续收缩 线下渠道优势逐渐消解 面临行业竞争白热化与消费者偏好快速迭代的挑战 [1] - 新生儿数量走低导致市场总量收窄 行业陷入存量搏杀 公司尝试通过产品延伸与互联网营销破局但效果有限 [1] - 婴童服饰等核心品类同质化竞争严重 差异化突围难见实效 主营业绩持续低迷 [1] 医美赛道跨界尝试 - 公司提出"母婴+医美"协同愿景 但并购的医美机构(如珠海韩妃、耀美科技)营收贡献被会计准则压缩 难以支撑整体收入规模 [2] - 医美子公司整合难题暴露 部分出现亏损 需母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和投资损失 拖累经营质量 [2] - 战略协同存在断层 业务资源互通理想与落地存在差距 [2] 财务与治理隐忧 - 财务表现频临退市风险警示边界 对并购企业并表时间的设计反映对营收规模"临界达标"的迫切需求 [2] - 子公司业绩承压时提出的"年度扭亏信心"被部分投资者视为风险缓释的被动回应 消耗企业稳健性形象 [2] - 治理透明度受质疑 投资者对相关操作产生疑虑 [2] 未来发展建议 - 需深耕主业精细化复苏 压缩低效产品线 聚焦高潜力品类重塑差异化壁垒 [3] - 应打通母婴与医美客群资源实质协同 避免业务孤岛化 [3] - 需重建市场信任 用可验证的主业改善替代财务技巧修饰 [3]
俊泰医疗美容薛志强博士连续两年受邀IMCAS医美大会 分享“3D打印整形技术进展”
财富在线· 2025-07-28 09:45
行业动态 - 2025年7月11日至13日IMCAS医美大会在上海举行 全球顶尖专家齐聚探讨行业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1] - 3D数字化技术成为医美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尤其在鼻整形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4] - 唇腭裂全球发病率为1 08‰ 中国属于高发地区之一 继发鼻畸形修复是临床难点 [2][3] 技术创新 - 3D数字化技术应用体系涵盖术前评估 手术方案设计 术中导航及术后效果评估全流程 [3] - 3D打印PEEK材料具有物理稳定性优越 密度接近原生骨骼且强度更佳等优势 [4] - 数字化鼻整形设计基于CT面部全层数据 可整合分析骨面 肌肉 脂肪 皮肤等所有数据 [4] - "中式保留鼻整形"技术将恢复期缩短近60% 实现鼻背无痕 形态自然 触感真实的治疗效果 [6] 公司发展 - 俊泰医疗美容集团以数字化诊疗为核心 在鼻整形 3D打印整形技术等领域提供高品质服务 [9] - 公司旗下两家医疗机构分别专注数字化整形和敏感肌修复与抗衰 [9] - 公司是中国医美平台"扫码验真"示范机构 践行医美"三正规"行业标准 [9] 专家贡献 - 薛志强博士2023年率先提出"3D数字化整形"理念 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4] - 薛志强博士在亚洲人群鼻部解剖特征研究方面有深厚造诣 指出鼻基底处理的重要性 [6] - 薛志强博士担任多个行业协会职务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8]
财经早报: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即将进入中国C端市场 时隔27年价格法迎首次修订
新浪证券· 2025-07-28 08:26
美欧贸易协议 - 美欧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关税 [2] - 欧盟同意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和军事装备 [2] - 协议避免了8月1日起美国对欧盟征收30%关税的威胁 [10] 外资公募调仓路径 - 九大外资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显示对光模块、PCB等算力中枢的押注 [5] - 外资逆势增配贵州茅台等核心资产,重新定义"性价比"与"增长" [5] 特斯拉机器人进展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已完成两代产品迭代,第三代预计明年实现量产 [8] - 第二代相比初代重量减轻10公斤,行走速度提升30%,自由度增至28个 [8] - 第三代将在协调性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上实现突破,能完成家庭场景任务 [8] 债券市场调整 - 近期债市显著调整,超半数债券基金7月业绩告负 [9] - 重仓长端利率债的基金净值回撤超1.5%,年内亏损债基扩大至426只 [9] - 部分债券基金持有人选择赎回,市场关注调整何时结束 [9] 上市公司动态 - 华熙生物被曝财务造假,公司回应称纯属捏造,已报案 [15] - 长和拟邀请中国内地策略投资者加入港口交易财团 [16] - 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被留置调查,所持3.72亿股被司法冻结 [17] 行业热点 - 金属成为2025年表现最佳大宗商品子类,贵金属年内涨26.2% [11] - 工业金属上涨10.9%,但BMI研究机构对其维持中性偏空展望 [11] - 碳酸锂期货吨价重回8万元上方,脱离"盈亏平衡线" [18] 市场表现 - A股周线五连阳,创业板指本周涨2.76%表现最佳 [19] - 美股继续上涨,标普500指数连续5日上涨 [20] - 日经225指数受美日贸易协议推动本周大涨4.1% [20] 上市公司业绩 - 同洲电子上半年净利润2.03亿元,同比扭亏 [26] - 浙江鼎力上半年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27.49% [27] - 瑞贝卡上半年净利润937.59万元,同比增长15.31% [28]
行业周报:小商品城启动数贸AI大模型内测,走向全域赋能-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2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零售行业指数上涨,品牌化妆品板块涨幅最大,2025 年年初至今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个股方面大连友谊、狮头股份、宁波中百涨幅靠前 [7][17][22] - 义乌小商品城携手阿里启动数贸 AI 大模型内测,将赋能商户经营模式,成为生意拓展和效益提升新动能 [5] - 建议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包括黄金珠宝、线下零售、化妆品、医美等领域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零售行情回顾 - 本周(7 月 21 日 - 7 月 25 日)A股 上涨,零售行业指数报收 2277.47 点,周涨幅 3.28%,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13 位,2025 年年初至今上涨 1.72%,表现弱于大盘 [14] - 零售各细分板块中,本周品牌化妆品板块涨幅最大,周涨幅 5.94%;2025 年年初至今,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累计涨幅 28.93% [17] - 本周零售行业主要 87 家上市公司中,67 家公司上涨、19 家公司下跌,大连友谊、狮头股份、宁波中百涨幅靠前,南京商旅、国光连锁、国芳集团跌幅靠前 [22] 零售观点:小商品城启动 AI 大模型内测,全域赋能可期 行业动态:小商品城携手阿里启动数贸 AI 大模型内测 - 7 月 24 日义乌小商品城携手阿里巴巴启动“世界义乌 AI 大模型”内测,线上 8.4 万人观看直播,累计超 10 万人关注和互动,Chinagoods AI 数字应用累计调用量突破 10 多亿次 [25] - AI 从基础运营、贸易链路、经营成效等方面影响义乌商户生意模式,基础运营层面可实现语言互译和内容生成,贸易链路层面可进行订单匹配和供应链优化,经营成效层面超 3 万商户使用 AI 工具,深度使用者订单增幅超 30% [26] 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 黄金珠宝行业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洞察力的品牌,如老铺黄金、潮宏基等 [30] - 线下零售关注顺应趋势变革的企业,如爱婴室、永辉超市等 [30] - 化妆品关注把握细分机会的国货品牌,如毛戈平、珀莱雅等 [31] - 医美关注差异化产品上游厂商及医美机构龙头,如爱美客、科笛 - B 等 [31] 零售行业动态追踪 行业关键词 - 比优特与 RELEX Solutions 达成合作,RELEX 将提供全链路供应链计划系统 [90] - 美团拼好饭启动“万家品牌”计划,为 1 万家餐饮品牌提供支持,入驻品牌超 5000 个,拼好饭日订单量峰值超 3500 万单 [90] - 京东旗下首家七鲜小厨上线,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计划 3 年建 10000 家七鲜小厨,投入百亿建新型供应链 [90] - 珑骧进军香水市场,与 Interparfums 签署授权协议,首款香水预计 2027 年推出 [91] - TSG Consumer 收购独立香水品牌 Phlur,2025 年零售额预计超 1.5 亿美元 [91] - 重庆百货公布超市调改战报,截至 6 月完成 32 家门店调改,1 - 6 月客流增幅 15%,自有及定制单品销售增 96%,毛利增 47% [91] - 欧邦琪入局注射医美赛道,获得 Saypha®系列透明质酸注射凝胶在美国的独家销售权 [92] - 永辉超市首届“717 好吃节”调改店销售额同比增 75%,百款大单品订单渗透率达 33%,计划 2025 年 9 月底调改门店突破 208 家,2026 年农历春节前完成 300 家 [93] - 小商品城携手阿里启动“世界义乌 AI 大模型”内测,邀超 300 名商贸人参与沙盒测试 [93] - 京东洽谈以 22 亿欧元收购德国电商 Ceconomy,Ceconomy 确认正进行深入谈判 [93] 大事提醒 - 关注迪阿股份 7 月 30 日股东大会召开,锦波生物、小商品城、爱婴室等多家公司中报披露 [94] - 关注 8 月 1 日上海国际新零售社区社群团购博览会、8 月 15 日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秋季)等行业展会 [96]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监管趋严利好国货龙头,消费淡季关注新品布局-202507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7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化妆品医美板块表现强于市场,2025年7月18日至25日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上涨5.4%,化妆品指数涨3.4%强于申万A指1.2pct,个护用品指数涨7.7%强于申万A指5.5pct [5][6] - 监管趋严利好国货龙头,广告法电商投流新规10月1日起实施,化妆品等三类行业税前扣除额度不得超年度营业收入30%,利好财务、运营规范的国货龙头,提高行业壁垒,消费淡季各品牌将推新品迎25H2竞争 [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观点 - 本周化妆品医美板块表现强于市场,拉芳家化、依依股份、百亚股份涨幅前三,青岛金王、巨子生物、*ST美谷跌幅后三 [6][7] 近期重点关注 - 植物医生是中国美妆市场深耕30年的品牌,2022 - 2024年营收年均复合个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其品牌、渠道、运营、研发优势明显,行业发展趋势向好,本土品牌崛起、全渠道融合、国产品牌出海等带来机遇 [12][13][14] - 林清轩是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标杆,2022 - 2024年营收从6.91亿元增至12.1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87亿元,产品矩阵丰富,供应链和渠道网络优势突出,护肤品市场规模及面部精华油等细分市场增速可观 [16][17][18] - 部分国货品牌电商数据显示,不同品牌在抖音、淘系平台的GMV及增速有差异,如珀莱雅合计2506 GMV 10.5亿元同比增25%,25H1累计GMV 61.3亿元同比增4% [20] - 25年1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9%,单6月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下滑2.3%,主要因618大促前置,25H2预计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增长提速 [20][23] 行业动态及公司公告 - 锦波生物重源®新生HiveCOL蜂巢胶原上市,以100%人源化技术突破为全球胶原产业树立新标杆 [29] - LVMH集团2025上半年收入398亿欧元同比降3%,香水及化妆品业务收入40.8亿欧元降1%,丝芙兰在高基数下增长,中国市场调整选品引入国货 [31] - 高德美2025上半年净销售额24.48亿美元同比增12.2%,上调全年净销售额指引,三大业务齐增 [32] - 欧莱雅集团战略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投资澳洲身体护理品牌Uni [33] - 嘉亨家化、丽人丽妆、若羽臣、上海家化近期有相关公告,涉及授信担保、股份冻结、质押解除、员工持股计划调整等 [36]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达2712亿元同比下滑3.7%,市占率前十榜单中国货与国际品牌已成五五开,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同比略增0.4%,国货品牌稳步前进 [37][40] - 据基金24Q4报告,美容护理行业重仓配置比例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31位,化妆品医美板块部分公司机构持仓有变化,如巨子生物持股总市值20.5亿元降4% [43] - 敷尔佳、稳健医疗有非流通股解禁安排 [47] 估值表 - 报告给出化妆品、医美、电商代运营、母婴等行业部分公司的估值比较,包括股价、总股本、市值、归母净利润、PE及评级等信息,如珀莱雅评级买入,25E PE为18 [49]
天雷滚滚,“不自杀声明”刷屏,前高管45万字揭财务造假内幕?3万股民瑟瑟发抖!华熙生物:已报案!此人曾骗取公司900万元
雪球· 2025-07-27 13:49
公司动态 - 前核心资本操盘手李振发布45万字内幕材料,指控华熙生物公司治理和财务合规问题,并计划向监管部门举报 [1][3] - 华熙生物迅速回应称指控纯属捏造,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称举报人李某曾涉嫌职务侵占900万元 [5][6][8] - 公司市值259亿元,拥有3.2万股东,消息引发市场对股价巨震的担忧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大降70.59% [11][13] - 2025年一季报营收和净利继续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0.77%、58.13% [13] - 股价从2021年314.99元/股跌至2024年53.83元/股,市值缩水超80%,蒸发超千亿元 [11] 行业竞争 - 功能性护肤品和原料产品收入占比下滑,医疗终端业务增长但不足以弥补主业萎缩 [14] - 与巨子生物在技术路线和市场口碑上正面交锋,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57.07%,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 [13][16] - 华熙生物市值从1400亿元跌至259亿元,巨子生物市值一度突破900亿港元,当前619亿港元 [16] 技术路线争议 - 华熙生物炮轰多家券商鼓吹透明质酸钠过时论,列举9家券商研报内容 [18][19] - 间接投资的网红"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产品成分,导致账号被封禁 [19] - 巨子生物股价两个月内回调,市值蒸发超三成 [20] 行业趋势 - 医美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提高,概念炒作难以持续 [21] - 具备技术优势和产品力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