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械
icon
搜索文档
团险赔付率逼近80%,如何为创新药械腾出空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31 22:41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结构性转型 - 市场经历三年增长放缓后于去年回暖 今年有望突破万亿规模大关 结构性转型从"保健康人"转向"保人健康"[2] "带病体"保险政策支持与市场意义 - 上海发布"新十八条"政策 鼓励将老年人、既往症和慢性病人群纳入商保范围[3] - "带病体"保险发展关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与创新药发展 需要政策端支持[3] 团险市场现状与挑战 - 2023年团险年保费规模超1000亿元 占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近三成[6] - 2024年团险对创新药械支付贡献仅10亿元 占比不足一成 远低于惠民保和百万医疗险合计45亿元(近四成)[5][7] - 团险赔付率普遍达70%-80% 2024年因就诊量复苏和健康意识增强 部分企业赔付率甚至上涨20个百分点[5][9] - 2018-2023年团险保费年复合增长率11% 远低于百万医疗险(40%)和惠民保(105%)[8] 团险市场结构性特征 - 团险市场存在"二八法则" 20%大型企业客户支付80%保费 覆盖企业白领支付能力好且对创新疗法接受度高[7] - 团险是除惠民保外对投保人健康限制最少的险种 覆盖相当比例带病体人群且逆向选择风险较小[7] - 国内市场上几乎从未出现单独涵盖特药责任或目录的团险产品[7] 团险改革方向与机遇 - 上海"新十八条"明确鼓励开发覆盖创新药械费用的团体健康保险产品 允许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符合条件的团险产品[5] - 团险改革势在必行 需从"小额高频"的二次报销型转向大病保障 避免医疗费用滥用和支付压力增长[10][11] - 基于团险基本盘做医疗保障升级比个人直接支付更容易 可为创新药械销售提供新增长点[7][11]
中信证券:商保创新药目录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建议关注镁信健康、思派等综合服务提供商
智通财经· 2025-08-27 10:29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 - 国家医保局启动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工作 标志着商保创新药目录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1] - 医疗健康产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估值体系有望重塑 [1] - 商业健康险目录后续推出有望覆盖创新药械 提升其院内使用率 进而鼓励上游创新 [1] 创新药械投资机会 - 创新药械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商保带来的增量支付额 估值体系有望提升 [1] - 因获批和医保谈判节点有时间间隔 创新药产品以及尚未纳入医保的CART-T产品有望受益商业健康险推出 [1] - 2023年-2030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支付额有望从73亿元增长至1262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50.3% [1] 商保综合服务提供商 - 综合服务提供商为保司提供药品临床价值分析、营销等综合解决方案 [2] - 综合服务提供商为保险需求方提供咨询、医疗问诊服务 [2] - 建议关注思派健康(00314)以及上海医药旗下的镁信健康 [2] 差异化医疗终端 - 医疗终端、药店有望迎来新支付方 打开未来业绩增长空间 [2] - 过往单一医疗需求有望变得丰富 打开我国多层次医疗需求潜在空间 [2] - 建议关注医疗服务企业以及药店行业 [2]
从“3个10”到“3个准入”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医药创新重要源头 我国首创新药管线占全球19%
解放日报· 2025-08-27 09:53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举措 [1] - 自2015年"中国创新药元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大国转变 [1] -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提供真金白银支持从研发端、支付端、准入端等多方面提供干货政策 [2] 行业创新成果与全球地位 - 中国拥有1775种首创新药管线全球占比19% license-out数量全球占比14%总金额占比30% [2] - 中国医药正逐渐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源头 [2] - 真正中国领先的全球新药物仅3%大多数为快速跟进开发药物 [4] 医疗机构与临床创新 - 上海将创新药械进医院纳入市级医院绩效考核范围 [3] - 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联合保险机构推出"申爱保"覆盖25个肿瘤病种为带病体提供术前投保机会 [3] - 临床机构未能介入源头创新是主要短板仅两家中国医疗机构进入全球前20名 [4] 真实世界数据应用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通过"粤港澳药械通"引入32种创新药品和18种器械惠及患者逾6000人次 [5] - 瑞美吉泮研究纳入120名受试者12个月内完成所有临床流程结果已在国际会议发布 [5] - 真实世界研究样本量达数千人数万人在赋能新药研发和加速审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准入机制与支付创新 - 创新药械研发存在"3个10"挑战:10亿资金投入、10年时间、不到10%成功率 [3] - 澳大利亚采用临时支付政策以同类产品最低价支付后根据多中心临床数据评估正式准入 [6] - 上海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在医保目录调整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讨论药品进院事宜 [6] 安全评价与系统建设 - 长三角地区梳理3年内42个创新药发现5个产品需要风险干预 [6] - 国家正建立统一生物制品安全评价平台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信心 [6] - 上海市卫生健康数字智能创新实验室将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和大数据模型应用 [6] 产业发展展望 - 创新药行业正进入从政策红利到盈利兑现再到估值重塑的正循环 [6] - 全链条支持体系将推动中国向原研药强国转型实现患者用得上、基金扛得住、企业有动力的多赢格局 [6]
勇当尖兵为科技强国贡献上海力量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解放日报· 2025-08-27 09:53
上海市科技政策与战略方向 -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激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 - 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 培育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 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 - 深化落实集成电路 创新药械 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3] - 探索保税研发 离岸孵化 跨境技术交易等开放创新功能 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3]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加大引才力度 创新育才模式 优化用才导向 [4] -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科技计划管理 发展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4] 科技奖项与人才表彰 - 授予吕西林院士 马大为院士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1] - 2024年度上海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06项(人) [5] - 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56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 30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 [5] - 97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8项成果获科学技术普及奖 3位外籍专家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5] 产业与技术发展重点 - 全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突围 系统推进创新药械发展突破 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迭代升级 [3] - 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攻关模式 推动国有企业发挥原创技术策源地作用 [3]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创新 引导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能级 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3] - 动态推进技术探索 技术收敛 技术迭代 加快概念验证平台和中试熟化平台建设 [2][4] 国际合作与生态建设 - 用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浦江创新论坛等平台 加强规则探索和治理合作 [3] - 推动技术 规则 标准走出去 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3] - 实施"全球科技伙伴计划" 布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深化国际创新协同 [3] - 强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 形成区域创新共同体 [4]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深化落实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 全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突围
第一财经· 2025-08-26 19:35
行业政策方向 - 上海市委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深化落实集成电路、创新药械、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 [1] - 全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突围 系统推进创新药械发展突破 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迭代升级和应用拓展 [1] - 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创新科技攻关模式包括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及推广攻关成果验证和产品应用 [1] 企业参与机制 - 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原创技术策源地作用 支持民营企业公平便利参与重大创新并担当重任 [1] - 引导外资研发中心持续提升能级 支持企业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 [1]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陈吉宁为吕西林、马大为颁发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第一财经· 2025-08-26 19:22
科技创新战略方向 -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激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1][3] - 深化集成电路产业突围 系统推进创新药械发展突破 加速人工智能迭代升级和应用拓展[9] - 探索保税研发 离岸孵化 跨境技术交易等开放创新功能 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9] 科技攻关与产业培育 - 动态推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技术探索 技术收敛 技术迭代[8] - 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攻关模式 推广攻关成果验证和产品应用[9] - 加快打造概念验证中心 高质量孵化器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8] 科技人才发展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广揽世界顶尖科技人才和青年科学家[10] -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 引导青年学子增强国之能[10] - 开展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联合培训 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考核机制[10] 科技体制改革 - 完善以项目经理人为主责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10] - 发展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10] - 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提升中试熟化平台服务能级[10] 科技奖励成果 - 2024年度授奖206项(人) 含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1] - 56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 30项获技术发明奖 97项获科技进步奖[11] - 3位外籍专家获国际科技合作奖[11]
开盘半小时,高手就赚一倍多,为何这么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33
股市行情与板块表现 - 上证指数在3730点附近小幅休整 为近十年箱体震荡上沿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5884亿元 较昨日缩量1758亿元 [1] - 高位股杀跌 液冷概念龙头淳中科技跌停 军工和PEEK材料概念跌幅居前 [1] - 大金融板块回调 低位板块开始启动 [1] - 部分参赛高手认为大盘回调有利于形成慢牛行情 使行情更持久 [6] - 创新药械、数据中心固态变压器、空芯光纤和宠物医院等低位板块被看好 [6] 期货模拟大赛概况 - 每日经济新闻与中粮期货联合举办"经·粮杯—全国期货模拟争霸赛" [2][9] - 第一期热身赛从8月11日开赛 报名和比赛时间均为8月11日至8月29日 [2] - 比赛提供100万元模拟资金 零成本参赛 [2][11] - 周赛前十名获得现金奖励 月赛奖励更丰厚 [2] - 月度单个选手最高奖金1288元 周榜第一名100元 月榜第一名888元加证书 [11] - 每月近5000元现金奖励等待选手瓜分 [11] - 比赛包含夜盘交易 模拟实盘交易规则 [12] - 中粮期货投研团队提供期货交易教学和行情解读 [2][12] - 参赛者可加入比赛交流群与高手即时交流 [2][12] 优秀选手表现与操作策略 - 排名第一选手"雾月无痕"收益率达177.76% [2][6] - 该选手于8月18日下午卖出碳酸锂期权看涨期权 8月19日开盘半小时内平仓 实现资金翻倍 [1][7] - 第70期掘金大赛开赛两天 30多名选手收益率超过10% [4] - 期货大赛展现期权"以小博大"的杠杆优势 通过卖出看涨期权锁定权利金收益 [8] - 选手通过精准预判和果断止盈策略获利 [8] - 部分参赛者表示通过交流群获得交易启发 加深对产业链理解 [8] 大赛参与方式与福利 - 期货大赛报名需通过每日经济新闻APP 点击私人订制-期货大赛 [13] - 掘金大赛报名需下载每日经济新闻APP 点击私人订制-掘金大赛-免费参赛 [18] - 报名掘金大赛可查看优秀选手持仓 [13][20] - 报名成功可获得每日经济新闻App"火线快评"5天免费阅读权限 [13] - 收益率前10名选手额外获赠"火线快评"10天使用权限 [13] - 报名后可申请加入比赛交流群 通过添加企业微信13882019385入群 [3][13]
沪指创十年新高,成交额超2.7万亿元,短线步入加速上攻期?高手这样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9:0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周一涨0.85%至3728.03点,创2015年8月以来十年新高,盘中最高触及3745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7642亿元,较上周五放量5196亿元 [1] - 液冷服务器、短剧、CPO、AI眼镜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 股指期货市场联动 - 中证500和中证1000期指涨幅居前,与A股大涨形成联动 [3] - 期货模拟大赛第一名选手通过做多沪深300和中证1000期指实现26.35%收益率 [8][9] 模拟交易赛事动态 掘金大赛(股票模拟) - 模拟资金50万元,周赛盈利超10%选手达十余名 [1] - 报名时间8月16-22日,比赛时间8月18-22日,正收益即可获奖 [1] - 提供持仓查看、火线快评免费阅读、比赛交流群等福利 [16] 期货模拟争霸赛 - 模拟资金100万元,支持T+0和双向交易,规则与实盘一致 [3][13] - 周赛月赛双奖励机制,月赛最高奖金888元+证书,总奖池近5000元 [13][14] - 中粮期货投研团队提供教学、行情解读及社群答疑 [3][14] 市场观点与策略 - 部分观点认为沪指可能进入短线加速上涨期,关注3900点压力 [5] - 游资量化或在大盘快速上涨时制造阶段性顶部 [7] - 建议关注低位板块如创新药械、数据中心固态变压器等 [7] 参赛者反馈 - 期货选手通过社群交流获得交易启发,深化产业链认知 [9] - 当前期货大赛竞争度较低,获奖概率较高 [10]
商业保险助力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
经济日报· 2025-08-18 05:55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药品[1] - 上海成都等地出台地方配套政策在目录衔接产品设计税收优惠等方面释放制度利好允许商保创新药病例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并优化筹资支持发展[1][2] - 政策旨在畅通创新药械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通道推动商保与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形成互补格局[2] 市场现状与规模预测 - 2024年中国创新药械市场估算规模1620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710亿元占比44%个人现金支付786亿元占比49%商业健康险支出124亿元占比7.7%[1] - 据预测到2035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若商业健康险支付占比提升至44%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400亿元[1][2] - 当前患者自费比例高商业保险支付作用未充分发挥需在筹资效率产品设计目录管理服务衔接等环节精准发力[2] 商业健康险的功能与优势 - 商业健康险可补充基本医保覆盖不足尤其在高价创新药械保障方面降低患者自付比例提升药品可及性[2] - 通过与医药企业合作开发特定疾病保险产品商保可直接参与创新药推广加快新药进入临床应用速度[2] - 构建医保商保双支柱支付体系可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反哺研发端形成支付研发可及性的正向循环[3]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制度层面商保与医保在数据互通支付衔接上规则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药品目录标准导致产品设计难以规模化标准化[3] - 运营层面创新药价格高临床数据有限增加保险公司风险评估与控费难度[3] - 市场层面消费者对高保费产品接受度低对商保创新药保障价值认知不足[3] 发展建议与未来展望 - 专家建议从提高筹资效率优化产品设计建立统一动态更新商保目录完善服务衔接加强产业端合作引入人工智能等六方面提升商保支持能力[3] - 随着政策落地商业健康险有望在支付体系中占据更大比重形成医保与商保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新格局[4] - 完善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关系到患者切身利益和产业链健康发展商保需抓住机遇成为支撑创新药可及性的有力支柱[4]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强势涨超3%,规模、份额再创新高,国产创新药械市场竞争力有望不断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7-31 12:05
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HSSCID)上涨1 60%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上涨3 06% 盘中换手率达52 16% 成交金额4 86亿元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最新规模达9 15亿元 最新份额达5 76亿份 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近12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流入2 38亿元 [1]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召开座谈会 明确通过优化医保价格政策支持创新药械发展 [1]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 提出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与监管体系建设 [1] 行业影响 - 监管升级与医保支付端双重支持将提升国产创新药械市场竞争力 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创新转型 [1] -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1] 产品特性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是市场上唯一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的ETF产品 具备高弹性和稀缺性 [2] - 恒生创新药指数反映香港上市公司中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业务的表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