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械

搜索文档
开盘半小时,高手就赚一倍多,为何这么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33
股市行情与板块表现 - 上证指数在3730点附近小幅休整 为近十年箱体震荡上沿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5884亿元 较昨日缩量1758亿元 [1] - 高位股杀跌 液冷概念龙头淳中科技跌停 军工和PEEK材料概念跌幅居前 [1] - 大金融板块回调 低位板块开始启动 [1] - 部分参赛高手认为大盘回调有利于形成慢牛行情 使行情更持久 [6] - 创新药械、数据中心固态变压器、空芯光纤和宠物医院等低位板块被看好 [6] 期货模拟大赛概况 - 每日经济新闻与中粮期货联合举办"经·粮杯—全国期货模拟争霸赛" [2][9] - 第一期热身赛从8月11日开赛 报名和比赛时间均为8月11日至8月29日 [2] - 比赛提供100万元模拟资金 零成本参赛 [2][11] - 周赛前十名获得现金奖励 月赛奖励更丰厚 [2] - 月度单个选手最高奖金1288元 周榜第一名100元 月榜第一名888元加证书 [11] - 每月近5000元现金奖励等待选手瓜分 [11] - 比赛包含夜盘交易 模拟实盘交易规则 [12] - 中粮期货投研团队提供期货交易教学和行情解读 [2][12] - 参赛者可加入比赛交流群与高手即时交流 [2][12] 优秀选手表现与操作策略 - 排名第一选手"雾月无痕"收益率达177.76% [2][6] - 该选手于8月18日下午卖出碳酸锂期权看涨期权 8月19日开盘半小时内平仓 实现资金翻倍 [1][7] - 第70期掘金大赛开赛两天 30多名选手收益率超过10% [4] - 期货大赛展现期权"以小博大"的杠杆优势 通过卖出看涨期权锁定权利金收益 [8] - 选手通过精准预判和果断止盈策略获利 [8] - 部分参赛者表示通过交流群获得交易启发 加深对产业链理解 [8] 大赛参与方式与福利 - 期货大赛报名需通过每日经济新闻APP 点击私人订制-期货大赛 [13] - 掘金大赛报名需下载每日经济新闻APP 点击私人订制-掘金大赛-免费参赛 [18] - 报名掘金大赛可查看优秀选手持仓 [13][20] - 报名成功可获得每日经济新闻App"火线快评"5天免费阅读权限 [13] - 收益率前10名选手额外获赠"火线快评"10天使用权限 [13] - 报名后可申请加入比赛交流群 通过添加企业微信13882019385入群 [3][13]
沪指创十年新高,成交额超2.7万亿元,短线步入加速上攻期?高手这样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9:0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周一涨0.85%至3728.03点,创2015年8月以来十年新高,盘中最高触及3745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7642亿元,较上周五放量5196亿元 [1] - 液冷服务器、短剧、CPO、AI眼镜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 股指期货市场联动 - 中证500和中证1000期指涨幅居前,与A股大涨形成联动 [3] - 期货模拟大赛第一名选手通过做多沪深300和中证1000期指实现26.35%收益率 [8][9] 模拟交易赛事动态 掘金大赛(股票模拟) - 模拟资金50万元,周赛盈利超10%选手达十余名 [1] - 报名时间8月16-22日,比赛时间8月18-22日,正收益即可获奖 [1] - 提供持仓查看、火线快评免费阅读、比赛交流群等福利 [16] 期货模拟争霸赛 - 模拟资金100万元,支持T+0和双向交易,规则与实盘一致 [3][13] - 周赛月赛双奖励机制,月赛最高奖金888元+证书,总奖池近5000元 [13][14] - 中粮期货投研团队提供教学、行情解读及社群答疑 [3][14] 市场观点与策略 - 部分观点认为沪指可能进入短线加速上涨期,关注3900点压力 [5] - 游资量化或在大盘快速上涨时制造阶段性顶部 [7] - 建议关注低位板块如创新药械、数据中心固态变压器等 [7] 参赛者反馈 - 期货选手通过社群交流获得交易启发,深化产业链认知 [9] - 当前期货大赛竞争度较低,获奖概率较高 [10]
商业保险助力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
经济日报· 2025-08-18 05:55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药品[1] - 上海成都等地出台地方配套政策在目录衔接产品设计税收优惠等方面释放制度利好允许商保创新药病例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并优化筹资支持发展[1][2] - 政策旨在畅通创新药械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通道推动商保与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形成互补格局[2] 市场现状与规模预测 - 2024年中国创新药械市场估算规模1620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710亿元占比44%个人现金支付786亿元占比49%商业健康险支出124亿元占比7.7%[1] - 据预测到2035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若商业健康险支付占比提升至44%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400亿元[1][2] - 当前患者自费比例高商业保险支付作用未充分发挥需在筹资效率产品设计目录管理服务衔接等环节精准发力[2] 商业健康险的功能与优势 - 商业健康险可补充基本医保覆盖不足尤其在高价创新药械保障方面降低患者自付比例提升药品可及性[2] - 通过与医药企业合作开发特定疾病保险产品商保可直接参与创新药推广加快新药进入临床应用速度[2] - 构建医保商保双支柱支付体系可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反哺研发端形成支付研发可及性的正向循环[3]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制度层面商保与医保在数据互通支付衔接上规则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药品目录标准导致产品设计难以规模化标准化[3] - 运营层面创新药价格高临床数据有限增加保险公司风险评估与控费难度[3] - 市场层面消费者对高保费产品接受度低对商保创新药保障价值认知不足[3] 发展建议与未来展望 - 专家建议从提高筹资效率优化产品设计建立统一动态更新商保目录完善服务衔接加强产业端合作引入人工智能等六方面提升商保支持能力[3] - 随着政策落地商业健康险有望在支付体系中占据更大比重形成医保与商保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新格局[4] - 完善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关系到患者切身利益和产业链健康发展商保需抓住机遇成为支撑创新药可及性的有力支柱[4]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强势涨超3%,规模、份额再创新高,国产创新药械市场竞争力有望不断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7-31 12:05
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HSSCID)上涨1 60%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上涨3 06% 盘中换手率达52 16% 成交金额4 86亿元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最新规模达9 15亿元 最新份额达5 76亿份 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近12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流入2 38亿元 [1]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召开座谈会 明确通过优化医保价格政策支持创新药械发展 [1]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 提出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与监管体系建设 [1] 行业影响 - 监管升级与医保支付端双重支持将提升国产创新药械市场竞争力 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创新转型 [1] -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1] 产品特性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是市场上唯一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的ETF产品 具备高弹性和稀缺性 [2] - 恒生创新药指数反映香港上市公司中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业务的表现 [1]
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北证指数收跌1.75%
东吴证券· 2025-07-30 21:13
资本市场动态 - 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政策: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调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6][7] - 国家发改委拟引导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升级、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目标补齐产业短板[8] 行业新闻 - 国家医保局召开创新药械座谈会,释放支持信号,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0] - 安徽省计划到2027年有色金属产业营收突破5000亿元,培育铜铝两个千亿级产业[11] - 图灵量子发布第二代光量子计算机,关键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推动量子与AI融合[12]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30日北证50指数下跌1.75%,创业板指跌1.62%,沪深300微跌0.02%[14] - 北交所成分股268家,平均市值31.52亿元,单日成交额270.11亿元,环比增加5.89亿元[14] - 个股表现分化:*ST云创涨幅28.14%居首,基康仪器跌11.98%垫底[15][26]
紧急聚焦!7月29日A股冲击3600点,多空博弈,哪些板块将引领风骚?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30
美联储议息会议的阴影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般悬在头顶,8月1日关税大限的倒计时牌也直戳资本市场的痛 点,外资的调仓换股行动小心翼翼,市场人心惶惶。隔壁纳斯达克指数连续四天阴跌,A股科技板块已 提前打起了喷嚏。 本周二美联储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令全球市场瑟瑟发抖。 上午十点的盘面,如同一部悬疑大片,高潮迭起。科创50指数在半导体双雄寒武纪和中科曙光带领下冲 高1.2%,然而,券商板块的临阵倒戈却使其寸步难行,上证指数在3597点附近原地踏步,成交额仅为 1.68万亿,犹如一把钝刀子在磨人耐心。 多空双方在3600点这道城墙下展开激烈的厮杀,股吧实时评论 的刷屏速度之快,甚至导致服务器冒烟。 主力资金的暗流涌动,比表面现象更加凶险。尽管科技板块获得了50亿资金的"输血",但高位PCB概念 股却突然出现3亿的集中抛盘。北向资金今日"回心转意",早间净流入18亿抄底芯片,但南向资金仍在 港股市场挥金如土,狂砸45亿。两融余额维持在1.9万亿的高位,然而,周期股的融券余额却在半小时 内激增300万手,令人不寒而栗。 医药板块上演惊天逆转。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签署125亿美元的合作大单,令创新药械板块瞬间复 活,此前被集采政策 ...
20cm速递|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收涨超过2.1%,政策优化或推动行业景气修复
搜狐财经· 2025-07-29 17:06
创业板医药ETF表现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单日收涨超过2.1% [1] - 该ETF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样本覆盖创业板中药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 [1] 政策环境优化 - 国家医保局明确第十一批集采优化规则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1] - 相关部门多次表态反内卷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 [1] - 政策环境持续利好创新药械及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1] 细分板块表现 - 2025年7月第四周A股医药板块中医疗器械细分板块上涨4.4% [1] - 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修复 [1] - CXO及制药上游领域呈现复苏态势 [1] 行业受益方向 - 创新药械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 [1] - 医疗器械板块有望受益于政策优化 [1] - 指数侧重反映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创新与成长性特征 [1]
就在今天!“创新药械资本赋能伙伴计划”广州启动
广州日报· 2025-07-28 23:53
大会概况 - 2025创新药械投资发展大会暨"广聚群链湾区启航"战略性产业集群供需对接专场于7月28日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科融双驱·创擎高质",旨在汇聚政产学研资各方力量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资本融合新路径 [1] - 现场启动"创新药械资本赋能伙伴计划",助力打通"早期研发-临床转化-市场开拓-媒体宣传"全链条通道 [3][5]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与布局 - 广州将生物医药与健康列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的战略性产业集群 [3] - 已推出全省首个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推动20家医疗机构获批"港澳药械通"资质 [3] - 正在征集第二批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推动创新药械入院使用 [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达3575个,位列全球首位 [6] - 头部创新药企研发销售体系成熟,核心产品商业化持续放量,多家企业扭亏节点临近 [6] - BD出海成为国内创新药企价值兑现新渠道,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先H后A实现两地上市 [13] 创新融资模式 - "科技成果+认股权"模式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融资困难,通过设定行权考察期平衡各方利益 [8] - 中信银行推出积分卡融资产品,弱化历史财务指标,围绕技术能力、团队能力等维度打分授信 [10] 企业案例与技术进展 - 广东暨徳康民自主研发的"γδ-T细胞注射液"是国内首款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的γδ-T细胞治疗药物,适应症为晚期肝细胞癌 [14] - 广州智造康医疗科技提出大湾区应建立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和共享科研资源平台 [14] - 广州恩迈生物科技分享全球原创免疫新靶点诊断与治疗技术 [13] 产业生态建议 - 需推动跨境监管协同机制,整合资源与资金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企业 [14] - 应补齐资本短板,通过"科技+金融"双轮驱动加速医产融合 [16]
培育本土MNC、50亿级大单品,上海浦东发力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
第一财经· 2025-07-26 13:56
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 浦东新区计划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到35%~40% [1] - 三年目标包括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 [1] - 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50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1] 创新药械发展现状 - 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由2020年的2408亿元增至2024年的4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4% [2] - 浦东创新药在研管线718个,约占全国1/5、全球6%,累计获批国产创新药与创新三类医疗器械分别占全国的13%和11% [2] - 2020年以来浦东获批1类新药24个、三类创新器械29个,其中2025年获批上市5个1类新药,4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 [2] 3F创新产品案例 - 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片是全新靶点的First-in-class [2] - 罗氏的可伐利单抗、勃林格殷格翰的佩索利单抗是早于欧美在浦东全球首发的First-in-China [2] - 正序生物的碱基编辑药物CS-101已完成临床一期,9位患者均得到显著临床效果 [3] 企业创新成果 - 艾力斯医药自主研发的甲磺酸伏美替尼片2024年销售收入达35.5亿元 [4] - 北海康成的注射用维拉苷酶β是上海试点分段生产以来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制品分段生产国产1类创新药 [6] -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为北海康成节省数千万资金,加快罕见病创新药上市进程 [6] 制度改革与政策支持 - 浦东率先开展医学伦理协同审查,制定全区统一的规范化医学伦理审查操作指南和流程 [5] - 2023年至今浦东已发布7批次《浦东新区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纳入75个创新产品 [6] - 2025年上半年浦东创新药品耗材使用金额同比增长63% [6] 产业布局规划 - 浦东将形成"1+1+X"一体发展的生物医药功能格局,包括创新"核爆点"、主承载区和产业联动区 [9][10] - 张江集聚3家生物医药领域高质量孵化器,与20多家专业技术平台、8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联动 [10] - 浦东近年来年均新增生物医药初创企业100家以上 [10] 研发优势与国际化 - 浦东创新药研发费用约2亿~3亿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9] - 2024年浦东拥有30余项海外授权,交易额占全国30% [9] - 2025年上半年浦东出海交易量近30起,交易额占全国31%,全球14% [9]
培育本土MNC、50亿级大单品,上海浦东发力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26 09:58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 到2027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35%-40% [1] - 三年内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 [1] - 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50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1] 产业现状与创新成果 - 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4100亿元(2020年为24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4% [2] - 创新药在研管线718个占全国1/5、全球6%,累计获批国产创新药占全国13%,创新三类医疗器械占全国11% [2] - 2020年以来获批24个1类新药和29个三类创新器械,其中2025年获批5个1类新药和4个三类器械 [2] - 已实现3F创新:华领医药多格列艾汀片(First-in-class)、罗氏可伐利单抗(First-in-China)、多款干细胞/基因治疗产品(First-in-Human) [2] 新兴赛道与技术突破 - 实体瘤/通用型细胞产品研发领先,诞生全球首个5G远程手术机器人、全国首个PD-1/基因治疗药物 [3] - 正序生物碱基编辑药物CS-101完成临床一期,9位β-地中海贫血患者均获显著临床效果 [3] - 脑机接口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 [3] 企业案例与商业化进展 - 艾力斯医药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2024年销售收入达35.5亿元,已递交第三个适应症并推进海外临床试验 [4] - 北海康成注射用维拉苷酶β通过分段生产模式节省数千万资金,成为上海首个获批的生物制品分段生产1类创新药 [6]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建立统一医学伦理审查体系,多中心临床研究可"一套材料一个流程一个会议"完成审查 [5] - 2023年至今发布7批创新药械推荐目录(含75个产品),区属医疗机构应配尽配,2024上半年使用金额同比增长63% [5] - 试点细胞基因外资准入、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数据跨境流动等改革举措 [5] 产业生态与空间布局 - 形成"1+1+X"格局:高科中路两平方公里创新"核爆点"+主承载区(国际医学园区/张江创新药基地)+产业联动区 [7] - 全市3家生物医药高质量孵化器均集聚张江,年均新增初创企业超100家 [8] - 建设"科学家会客厅",提供"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创业平台+孵化服务"一体化支持 [7][9] 国际化与成本优势 - 2024年浦东完成30余项海外授权,交易额占全国30%;2025上半年出海交易近30起,交易额占全国31% [7] - 创新药研发成本2-3亿美元,临床受试者效率高于欧美国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