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生物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解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成交额跌破2万亿,煤炭与银行板块领涨-10月16日
搜狐财经· 2025-10-17 09:2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0月16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沪指微涨0.10%至3916.23点,深证成指下跌0.25%至13086.41点,创业板指上涨0.38%至3037.44点 [1] - 两市成交额1930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1417亿元,市场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1] - 全市场个股跌多涨少,近4200只个股下跌 [2] 核心宽基指数表现 - 红利低波指数领涨A股核心宽基,单日上涨0.5%,近5日累计上涨4.2% [2] - 创业板指年内表现强劲,累计上涨41.8%,近30日涨幅达9.4% [2] - 中证2000指数领跌,单日下跌1.2%,科创50指数近5日跌幅达8.0% [2] - 恒生指数微跌0.1%,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下跌1.2%,近5日累计下跌7.2% [2] 行业板块表现 - 煤炭行业表现突出,单日上涨2.3%,近5日及30日分别上涨6.3%和12.4% [4] - 银行板块单日上涨1.4%,近5日累计上涨5.7% [4] - 食品饮料行业单日上涨1.0%,近5日上涨2.6% [4] - 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板块跌幅居前,钢铁板块单日下跌2.1% [3][4] - 电力设备行业年内涨幅达39.6%,近30日大幅上涨17.5% [4] - 电子行业年内上涨44.8%,但近5日回调7.7% [4] 概念主题表现 - 海南自贸区概念板块领涨,单日上涨2.6%,近5日及30日分别上涨6.4%和10.6% [5] - 培育钻石概念表现强劲,单日上涨0.9%,年内累计涨幅达74.5% [5] - 特钢概念、光刻机、光热发电板块跌幅居前,特钢概念单日下跌2.7% [5] - 光刻机概念板块近5日下跌4.9%,但年内仍上涨61.0% [5] 热点行业分析-煤炭 - 方正证券指出解决煤炭行业"内卷式"竞争成为重中之重,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6] - 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已开启,供给侧收紧有望推动煤价进一步提升 [6] - 政策为煤炭企业确立盈利底,高分红比例标的业绩有下限保证,股息率有保障 [6] - 建议关注资源禀赋优秀、经营业绩稳定且分红比例预期较高的标的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总理强调强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系统推进标准制定修订 [6] - 证监会表示将适时丰富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做好明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 [6] - 商务部回应荷兰干预闻泰科技子公司运营事件,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7]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建成投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7]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外资齐声“唱多”A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08:47
从行业来看,以持股市值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数量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电力设 备、电子、医药生物、银行、食品饮料,分别为4438.03亿元、3915.34亿元、1839.41亿元、1736.87亿元 和1623.13亿元。 今年三季度,北向资金加仓9个行业,从持股数量来看,加仓数量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电子、基础化 工、汽车、农林牧渔、建筑材料、环保、机械设备、传媒、综合。其中加仓最多的电子行业,增加了 18.21亿股,远高于第二名基础化工3.70亿股、第三名汽车2.87亿股。 近日,随着三季度数据公布,北向资金三季度持仓动向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市值2.58万亿元,年内北向资金持仓市值累计增加逾 3800亿元,持仓市值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 与此同时,伴随着今年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持续增长,近期海外巨头纷纷发声,传递出看多A股市场的积 极信号。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对当前A股市场呈现"看多做多"的积极态度,配置方向聚焦科技成长和高股息资产 领域,而三季度加仓方向则主要为科技成长方向,比如电力设备和电子等。 北向资金持续加码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 ...
300760,获超百家海外机构调研!
搜狐财经· 2025-10-17 07:52
A股四季度行情启幕之际,海外机构的调研足迹正勾勒出清晰的布局路线图。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0月以来,164家海外机构合计调研15家上市公司,电力设备和电子等科技领 域成为调研重心。 分行业来看,海外机构主要青睐电力设备、电子、机械设备三大行业,调研公司数量分别5家、3家和3 家;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随后,均有2家上市公司获海外机构调研。 从获海外机构调研的家数来看,迈瑞医疗(300760)、容百科技和广立微名列前茅,分别有124家、8家 和7家。 | | | 10月以来海外机构调研股 | | | | --- | --- | --- | --- | --- | | 代码 | 简称 | 海外机构家 | 滚动市盈率 | 行业 | | | | 散 | (倍) | | | 300760 | 迈瑞医疗 | 124 | 30.51 | 医药生物 | | 688005 | 容自科技 | 8 | 92.85 | 申力设备 | | 301095 | 广立微 | 7 | 172.33 | 计算机 | | 300953 | 震裕科技 | 6 | 89.26 | 电力设备 | | 603636 | 南威软件 | 3 | | 计算 ...
泰格医药(03347.HK)获易方达基金增持57.31万股
格隆汇· 2025-10-17 07:33
| 表格序號 | 大股東/董事/最高行政人員名稱作出披露的 買入 / 賣出或涉及的 每般的平均價 | | | | |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 佔已發行的 有關事件的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泉内 | 股份數目 | | | ( 請參閱上述 * 註 | 有投票權股 (日 / 月 / 年) | | | | | | | | | 份百分比 | | | | | | | | | (% | | CS20251016E00300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1101(L) | | 573,100(L) | HKD 42.0922 | 10.360.100(L) | 8.41(L)13/10/2025 | 增持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最新持股数目为1036.01万股,持股比例由7.95%上升至8.41%。 | 股份代號: | 03347 | | --- | --- | | 上市法國名稱: | 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 | 日期 (日 / 月 / 年): | 17/09/2025 - 17/10/2025 | 格 ...
A股市场大势研判:大盘冲高回落,量能降至2万亿下方
东莞证券· 2025-10-17 07:30
市场表现总结 - 2025年10月17日,A股主要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收盘报3916.23点,微涨0.10%(+4.02点)[1] - 深证成指表现较弱,收盘报13086.41点,下跌0.25%(-32.34点)[1] - 沪深300指数收盘报4618.42点,上涨0.26%(+12.13点)[1] - 创业板指与科创50指数走势分化,创业板指收于3037.44点,上涨0.38%(+11.58点),而科创50指数收于1416.58点,下跌0.94%(-13.42点)[1] - 北证50指数跌幅最大,收盘报1488.71点,下跌1.30%(-19.60点)[1] - 市场整体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93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417亿元,自9月10日以来首次跌破2万亿元关口[3][5] 行业与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板块表现最为强势,涨幅达2.35%,银行板块上涨1.35%,食品饮料和通信板块分别上涨0.97%和0.74%,医药生物板块微涨0.20%[2] - 表现落后的行业中,钢铁板块下跌2.14%,有色金属板块下跌2.06%,建筑材料、基础化工和农林牧渔板块分别下跌1.86%、1.76%和1.56%[2] - 概念板块方面,海南自贸区概念领涨,涨幅为2.58%,兵装重组概念、培育钻石、自由贸易港和ST板块表现靠前[2] - 特钢概念、光刻机、光热发电、光刻胶和稀土永磁等概念板块表现落后,跌幅分别为2.68%、2.47%、2.39%、2.31%和2.23%[2] - 盘面上,煤炭与港口航运板块表现活跃,医药板块局部走强,银行板块集体上涨,而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大跌,全市场近4200只个股下跌[3][5]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4]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4]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4]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并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4] - 工信部副部长表示正在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加快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标准制定[4]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产业基金)正式揭牌,首期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通用及专用算力、新型架构存储、光电子及传感器等领域[4] 市场环境与后市展望 - 海外方面,美国政府停摆加大了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同时关键经济数据缺失使美联储陷入信息真空,增加了10月降息的概率[5] - 国内9月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反内卷"带动相关行业价格改善,但9月社融、信贷均同比少增,居民和企业贷款不及去年同期,三季度经济数据有走弱迹象[5] - 美国总统对关税的态度趋于温和,叠加美财政部长确认月底在韩国举行领导人会晤的计划,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5] - 随着关税冲击影响逐渐减弱,加之四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在政策加力背景下渐进改善,后续市场或在科技资产保持热度的前提下保持震荡向上[5] - 需警惕近期市场成交量相比之前有所下降,资金可能阶段性转向稳健审慎[5]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1017
浙商证券· 2025-10-17 07:30
市场总览 - 2025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上涨0.1%,沪深300指数上涨0.3%,创业板指上涨0.4%,科创50指数下跌0.9%,中证1000指数下跌1.1%,恒生指数下跌0.1% [3][4] - 当日表现最好的行业为煤炭(+2.4%)、银行(+1.4%)、食品饮料(+1.0%)、通信(+0.7%)和医药生物(+0.2%),表现最差的行业为钢铁(-2.1%)、有色金属(-2.1%)、建筑材料(-1.9%)、基础化工(-1.8%)和农林牧渔(-1.6%) [3][4] - 当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额为19,311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158.2亿港元 [3][4] 宏观研究核心观点:通胀 - 2025年9月CPI同比下降0.3%(前值-0.4%),环比增长0.1%(前值0%),该数据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同比下降0.1% [5] - 报告观点认为供求关系有待改善,物价回升不太可能一蹴而就,这与市场预期PPI同比增速有望较快转正存在差异 [5] 宏观研究核心观点:货币与存款 - M1-M2剪刀差呈现收窄趋势,居民存款搬家速度出现减速特征 [6] - 2020年至2025年9月预测的居民超额储蓄降至2.89万亿元(前值为3.01万亿元),虽然已连续3个月下行,但9月当月下行幅度已明显收窄 [6] - 驱动因素包括9月财政多支少收导致政府存款向居民和企业存款转移,以及专项债等措施推进清偿拖欠企业账款加速 [6] 轻工制造行业策略核心观点 - 报告为轻工制造行业2025年第四季度提出三条投资主线:新消费赛道景气延续带来的估值切换机会、周期底部优质制造及传统消费标的的向上机遇、以及出海品种在关税稳定后的经营拐点 [8] - 新消费领域方面,潮玩景气延续,新型烟草国际巨头保持成长,宠物行业在双十一期间预计维持高竞争态势 [8] - 优质制造与传统消费领域方面,金属罐提价已落地,纸包装和塑料包装下游预期景气较好,造纸行业浆价筑底抬升,第四季度盈利良好 [8] - 出海领域方面,家具关税落地使品类出海重归确定性,品类去库存有望在第四季度迎来拐点,降息后需求端有望改善 [8][9] - 报告观点与市场存在差异,认为经历估值切换后新消费估值将重新具备吸引力,同时金属罐、纸包装等产业正从底部周期向上,盈利改善空间较大 [9]
外资唱多A股,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超38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3:24
北向资金持仓概况 - 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市值为2.58万亿元,持仓市值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年内累计增加逾3800亿元 [1][3] - 与二季度末的2.29万亿元、一季度末的2.23万亿元以及去年末的2.20万亿元相比,三季度末持仓市值分别增长12.9%、15.59%和17.35% [3] 北向资金行业配置 - 按持股市值计算,截至三季度末前五大行业为电力设备(4438.03亿元)、电子(3915.34亿元)、医药生物(1839.41亿元)、银行(1736.87亿元)和食品饮料(1623.13亿元) [3] - 三季度北向资金加仓9个行业,加仓数量最多的行业是电子(增加18.21亿股),其次为基础化工(3.70亿股)和汽车(2.87亿股) [3] - 三季度北向资金减仓22个行业,减仓数量最多的五个行业是银行(减持69.70亿股)、建筑装饰(23.15亿股)、非银金融(20.37亿股)、交通运输(17.40亿股)和公用事业(13.64亿股) [4] 外资流向与市场观点 - 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2025年前9个月海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 [7] - 海外被动基金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净流入A股,海外主动基金于今年8月开始停止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7]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预测未来12个月潜在上行空间分别为8%和3%,建议关注AI、股东回报等主题 [8] - 多家外资机构认为科技股是A股未来最重要的投资主线,指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许多科技股估值仍具吸引力 [8] - 外资看好中国的核心逻辑包括经济复苏、低估值和政策支持,A股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估值偏低,对长期配置型资金吸引力显著 [9]
外资唱多A股,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超38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3:16
北向资金持仓概况 - 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市值为2.58万亿元,年内持仓市值累计增加超过3800亿元,持仓市值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 [1] - 与二季度末的2.29万亿元、一季度末的2.23万亿元以及去年末的2.20万亿元相比,三季度末持仓市值分别增长12.9%、15.59%和17.35% [3] 北向资金行业配置 - 按持股市值计算,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前五大行业为电力设备(4438.03亿元)、电子(3915.34亿元)、医药生物(1839.41亿元)、银行(1736.87亿元)和食品饮料(1623.13亿元) [3] - 三季度北向资金加仓9个行业,加仓数量最多的行业是电子(增加18.21亿股),其次是基础化工(3.70亿股)和汽车(2.87亿股) [3] - 三季度北向资金减仓22个行业,减仓数量最多的五个行业是银行(减持69.70亿股)、建筑装饰(23.15亿股)、非银金融(20.37亿股)、交通运输(17.40亿股)和公用事业(13.64亿股) [4] - 从持股市值变化看,三季度末相比二季度末增长幅度最大的行业是电力设备(增加1623.41亿元)和电子(增加1582.08亿元) [4] 外资流入态势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水平 [6] - 2025年前9个月,海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70亿美元的水平 [6] - 海外被动基金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净流入A股,海外主动基金于今年8月停止自2023年以来的净流出趋势转为净流入 [7]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预测未来12个月潜在上行空间分别为8%和3%,建议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十杰”、AI、股东回报等主题 [7] - 高盛认为中国主要指数的盈利在今年及明年将维持中高个位数增长趋势 [7] - 富达国际指出中国科技股吸引力上升,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许多科技股具备强劲基本面且估值具吸引力 [8] -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认为中国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和高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为市场注入信心,AI技术正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中国研发”转型 [8] - 国内投资专业人士认为外资看好中国的核心是“经济复苏+低估值+政策支持”,A股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估值偏低,对长期配置型资金吸引力显著 [8]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外资齐声“唱多”A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0:23
北向资金持仓总览 - 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市值为2.58万亿元,持仓市值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年内累计增加逾3800亿元 [1] - 与二季度末的2.29万亿元、一季度末的2.23万亿元及去年末的2.20万亿元相比,三季度末持仓市值分别增长12.9%、15.59%和17.35% [1] 行业持仓结构与变化 - 按持股市值计算,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前五大行业为电力设备(4438.03亿元)、电子(3915.34亿元)、医药生物(1839.41亿元)、银行(1736.87亿元)和食品饮料(1623.13亿元) [1] - 三季度北向资金加仓9个行业,按持股数量计算,加仓前三的行业为电子(增加18.21亿股)、基础化工(增加3.70亿股)和汽车(增加2.87亿股) [2] - 三季度北向资金减仓22个行业,减仓数量最多的五个行业是银行(减持69.70亿股)、建筑装饰(减持23.15亿股)、非银金融(减持20.37亿股)、交通运输(减持17.40亿股)和公用事业(减持13.64亿股) [2] - 从持股市值变化看,三季度末相比二季度末,电力设备和电子行业市值增长显著,分别增加1623.41亿元和1582.08亿元 [2] 外资流入趋势与观点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2025年前9个月海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 [3] - 研究显示,海外被动基金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净流入A股,海外主动基金于今年8月停止自2023年以来的净流出趋势转为净流入 [3]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预测未来12个月潜在上行空间分别为8%和3%,并看好中国民营企业、AI及股东回报等主题 [4] - 高盛认为中国主要指数的盈利在今年及明年将维持中高个位数增长趋势 [4] - 富达国际指出中国科技股吸引力上升,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许多科技股具备强劲基本面和有吸引力的估值 [5] - 瑞银集团认为中国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和高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为市场注入信心,AI技术正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中国研发”转型 [5] - 国内观点认为外资看好中国基于“经济复苏+低估值+政策支持”,A股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估值偏低,对长期配置型资金吸引力显著 [5] - 预计未来外资流入中国股市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为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6]
河南资本市场月报(2025年第9期)-20251016
中原证券· 2025-10-16 19:35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外部关税政策扰动叠加内部“反内卷”治理推进,全国及河南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出现边际放缓,经济结构呈现供强需弱格局[6][14][24] - 2025年9月,河南指数上涨3.36%,前9个月累计上涨32.92%,持续跑赢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但报告认为当前涨幅主要由政策和流动性溢价驱动,非基本面驱动,建议短期回避市场风险[6][59][82] - 河南省经济运行在中部六省中仍位居前列,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凸显,未来需政策刺激内生动能以稳固经济基础与韧性[6][24][25] 经济运行情况 全国经济运行 - 2025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延续边际放缓态势,主要受中美关税不确定性和“反内卷”政策影响[11] - 2025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餐饮收入增长2.1%,“以旧换新”相关消费如家具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18.6%、16.9%和14.3%,金银珠宝类销售增长16.8%[12]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111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制造业投资增长5.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9%[13] 河南省经济运行 - 2025年8月河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3.0%,金属制品业增长15.1%[19] - 2025年8月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55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12.8%、16.7%和21.8%[22] - 1-8月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20.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8.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1%[23] 中部六省对比 - 1-8月中部六省工业方面,安徽省和河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以8.6%和8.5%领先[25] - 1-8月中部六省消费方面,山西省社零增速6.6%居首,河南省以6.5%位居第二[26] - 1-8月中部六省投资方面,湖北省以6.7%的投资增速位列第一,河南省投资增速为4.7%[27] 宏观政策跟踪 国家层面政策 - 2025年9月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涉及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汽车行业稳增长、扩大服务消费、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等[29][30][32][33] - 具体政策包括《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以及《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力争2025年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30][32] 河南省政策 - 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以上[36] - 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年底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1万亿元,信用债发行3000亿元以上[37] 中部其他省份政策 - 中部其他五省在2025年9月发布重要经济产业政策,如湖北省推动企业创新、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等[40] 证券市场情况 一级市场融资 - 2025年9月全国信用债发行规模20326.65亿元,环比增长10.88%;1-9月全国股权融资累计8961.78亿元,同比增长286.85%[41][50] - 2025年9月河南省发行信用债66只,融资规模370.72亿元,环比增长8.18%;前9个月河南省仅有1家公司完成股权融资,累计金额1.15亿元[42][50] - 截至9月底,河南省有5家IPO申报在审公司,拟募集资金合计51.22亿元[80] 二级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河南指数上涨3.36%,前9个月累计上涨32.92%;当月豫A股涨幅前3位是多氟多(51.96%)、豫光金铅(43.95%)、汉威科技(40.95%)[6][59][63] - 截至9月末,河南省A股总市值18497.21亿元,环比增长3.95%,规模排名居全国第13位,中部六省第4位;期末市盈率21.97倍、市净率2.48倍[6][72] 上市公司情况 - 截至9月底,河南共有A、H上市公司138家,其中A股112家、H股31家,全国排名维持在第12位和第9位不变[6][71] - 河南省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郑州(40家,占比35.71%)、洛阳(14家,占比12.50%)和许昌(10家,占比8.93%)[76] - 2025年9月,河南上市公司重点事件包括神马股份、硅烷科技等公司控股股东拟实施战略重组,以及千味央厨、蓝天燃气等公司回购或增持股份[74][77] 拟上市公司情况 - 截至9月底,全国提交IPO已过会企业30家,申报在审企业262家;河南省拟上市公司仅有岷山环能1家(拟终止)[6][78] - 河南省5家IPO在审企业中,拟上深证主板2家,北交所3家[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