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等

搜索文档
从“制造大国”到“智造强国” 三个维度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突围向“新”
央视网· 2025-05-14 09:34
央视网消息: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中国先进制造业不仅是应对挑战的核心力量,更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引 擎。先进制造引领的产业革新给工厂、产业链和产品带来哪些改变?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发展先进制造业,还需要什么?从智能工厂、高端产 品到产业链,全方位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突围向"新"。 走专精特新之路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了五位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代表,在 他们分享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我国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这五位代表都来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创新药物研发、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微波通信材料创新、储能电池研发制造、卫 星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开拓创新、不断突破。据了解,目前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 家,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的特征,在整个产业中发挥着强链固链稳链的重要作用。 机床突围:"独门绝技"就是自主创新 了解了"点"的突破,接下来,通过三个维度深入中国先进制造业,找到突围向"新"的关键在哪?先从工厂说 ...
广东发文提振消费:鼓励广深增发购车指标,开展“机器人+”深挖机器人消费应用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9:18
就业与收入提升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 - 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计划到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 [1] -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1] - 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 支持个人投资政府债券及养老金理财产品 [1] 居民保障与服务消费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落实育儿补贴并简化流程 鼓励对二孩三孩家庭额外支持 [2] - 加强教育服务供给 提升县域基础教育水平 落实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2] - 健全基本养老保险调整机制 推动医疗机构免陪护服务规范 创新医养结合模式 [2] - 推进适老化改造及长者饭堂建设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 [2] - 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托育试点 增加每千人口托位数 [2] 大宗消费促进措施 - 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覆盖汽车家电数码产品 采用"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 [3] - 推进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 扩大保障房供给 优化公积金政策支持购房首付提取 [3] - 争取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拓展租赁及房车露营市场 建立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 [3] 消费品牌与新型业态 - 强化"粤贸全国""食在广东"等品牌 支持老字号保护及原创IP开发 促进动漫游戏电竞消费 [4] - 加快AI大模型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打造数实融合场景 推进即时电商及直播带货创新 [4] - 培育低空及邮轮游艇消费 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互认 开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挖掘 [4] 基础设施与政策优化 - 推进智慧商圈街区景区建设 完善社区商业及夜间消费配套 [4] - 因城施策取消或调整消费限制措施 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4] - 鼓励广深放宽车辆购买限制 增发购车指标 推动汽车消费向使用管理转型 [4]
感受上海魅力——“上海之帆”经贸展在日本举办丨特别策划
日经中文网· 2025-05-07 10:45
展会概况 - 2025上海之帆经贸(人文)展日本展将于5月8日至9日在大阪INTEX HALL1举办,是该项目首次在日本大阪亮相 [1][2] - 展会由上海市主办,此前已在中东欧、东南亚等地区成功举办18届 [1] - 主办单位包括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公共外交协会,支持单位包括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关西经济联合会等 [2] 展会内容 - 展会全方位展示"上海制造"和"上海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涵盖BtoC和BtoB领域 [1] - BtoC领域包括服装、电器、手表、玩具、化妆品、食品饮料等 [1] - BtoB领域包括化工原料、新材料、农业产品、金属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学与医疗设备、机器人等 [1] - 参展企业与团体超过170家,观众可与参展方进行交流 [1] 展会特色 - 展会是上海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地区性境外自办展之一,定位为国际化高端会展平台 [2] - 提供跨国采购、合作交流、洽谈生意、积累人脉、宣传品牌等功能 [2] - 观众可免费注册入场,提前注册可现场领取精美礼品 [1][2]
广东发布12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圳商报· 2025-05-07 00:48
产业培育与发展 - 广东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并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 [1] - 对特别重大的产业招引项目,将结合产业特点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 [1] 财政支持政策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用于建设厂房、购买设备、技术改造、科技研发等),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1] - 单笔贷款合同可享受不超过1年贴息,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1] -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规模超过1000亿元/年,通过增加注册资本、降费奖补及代偿补偿等措施扩大覆盖面 [1] 外资企业激励 - 新增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中国区总部、亚太区总部、事业部全球总部分别给予最高800万元一次性奖励 [2] - 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额外叠加最高500万元奖励 [2] 政策执行安排 - 政策执行年限为2025-2027年 [2] - 深圳市将参照制定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外资研发中心、投资促进激励等配套政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