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周末重磅!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同意!特朗普,签了!新能源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7-20 17:31
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成立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建设5座梯级电站,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需求 [2] - 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位列央企名录第22位,排名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之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之前 [2]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 - 证监会同意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合并后存续公司总资产规模超4000亿元,将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上市公司 [3][4]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8.25%至119.49%,中国重工预计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 [4] - 合并后新接订单结构将优化,高附加值船舶比例提升,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4]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范整治 - 中央第四指导组调研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强调规范产业竞争秩序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5] -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部署加强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检查、缩短供应商账期等措施,并推动建立行业交流会商机制 [6][7] - 将加快出台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安全等标准,倡导合法公平竞争,抵制"网络水军"等乱象 [7] 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 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防止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 [8] - 将建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推动无人机"一机一码"和实名登记,健全飞行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8]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 工信部表示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重点推动调结构、优供给和淘汰落后产能 [9] 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 - 特朗普签署《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设立联邦"战略比特币储备"和"国家数字资产储备",明确反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10] 美股及中概股表现 - 纳指创历史新高收于20895.66点,特斯拉涨超3%,亚马逊涨超1% [1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6%,京东涨超3%,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网易涨超2% [1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及中报预告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举办,展览面积超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参展,发布3000余项前沿展品 [13] - 深市首批中报将披露,沃华医药、聚灿光电等公司将于7月22日公布业绩 [14] - 沪深交易所将发布多只专精特新主题指数,包括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等 [14] 新股发行及限售股解禁 - 本周3只新股发行:悍高集团(发行价15.43元)、鼎佳精密(11.16元)、汉桑科技 [19][20] - 本周限售股解禁总市值856.54亿元,大全能源(411.82亿元)、国博电子(200.37亿元)解禁市值居前 [21][22] - 晋拓股份(75%)、大全能源(74.24%)解禁占比最高 [23]
申万宏源交运一周天地汇(20250713-20250718):航运商品共振BDI年内新高,欧盟对俄油制裁,造船中报预告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9 23: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胀叙事下航运资产随黑色系上涨,BDI 创年内新高,欧盟对俄油制裁带来油轮上行期权,造船板块业绩进入释放期,推荐招商轮船、中远海能、中国船舶等 [4][27] - 关注快递内需韧性,寻找交易格局优化迹象,推荐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等 [5] - 航空市场旺季初期平稳,供给放缓确定性强,需求端有弹性,推荐华夏航空、吉祥航空等 [5][49] - 铁路货运量及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稳健增长,高速公路板块关注高股息和破净股主线,推荐大秦铁路、京沪高铁等 [5][56] 各部分总结 本周交运行业市场表现 - 交运指数下跌 0.13%,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22 个百分点,公路货运涨幅最大,原材料供应链服务板块跌幅最大 [6] - 展示港股通 ETF 规模变化及原因 [18][19] - 列出 A 股及港股交运高股息标的 [23][25] 子行业周观点 航运造船 - 通胀使航运资产随黑色系上涨,BDI 创新高,欧盟对俄油制裁带来油轮机会,造船业绩释放,推荐招商轮船、中远海能、中国船舶等 [4][27] - 原油运方面,俄罗斯原油供应或有压力,VLCC 运价本周环比涨 16%,苏伊士原油轮运价涨 19%,阿芙拉原油轮运价下滑 4% [5][27] - 成品油方面,LR2 运价环比涨 30%,MR 平均运价涨 7% [5][28] - 干散方面,主流矿商下半年发运或提高,BDI 环比涨 23.4%,巴拿马散货船 BPI 周五运价环比涨 3.2%,超灵便型散货船 BSI 本周 10TC 环比涨 12.0% [5][29][30] - 集运方面,美国关税政策扰动,本周美线运价止跌企稳,欧线持平,7 月 18 日 SCFI 指数环比下滑 5.0% [5][31] - 造船方面,新造船价格指数较稳定,7 月 11 日环比微跌 0.17%,推荐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 [32][33] 航空机场 - 航空市场旺季初期平稳,量升价减,供给放缓,需求有弹性,推荐华夏航空、吉祥航空等 [49][50] - 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同比上升 15.8%,波音空客 6 月飞机交付量环比增加,本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平,七天移动平均油价环比+0.9% [50] 快递 - 关注快递内需韧性,头部企业或优化格局,推荐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等 [5][52] - 6 月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0%,业务量同比增长 15.8%,多家快递公司 6 月业务数据有不同表现 [52][53] 铁路公路 - 铁路货运量及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稳健增长,高速公路关注高股息和破净股主线,推荐大秦铁路、京沪高铁等 [56][57][58] - 7 月 7 日 - 7 月 13 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环比增长 1.47%,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环比增长 0.19%,2025 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增势良好 [57] 交运看经济 - 华北主要货种为钢材、煤炭等,市场需求受贸易价格和下游采购意愿影响;东北主要货种与粮食、农产品、钢材和新粮上市相关 [60][61] - 波罗的海指数细项显示铁矿石运价好于 2023 年,粮食相关 BPI 反弹 [62]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相对估值表 - 展示多家交运公司的当前股价、EPS、PE、PB 等数据 [96]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中国份额下滑18.8%,韩国船厂稳居第二
搜狐财经· 2025-07-19 20:05
全球造船业景气度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显著下滑,共承接647艘,合计4678.2万载重吨(DWT),同比下滑57.9%,为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1] - 修正总吨(CGT)同比下降54.5%至1938.5万,新船订单金额67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50.99亿元),同比减少47.6% [1] - 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达2390艘,合计1.7亿载重吨(DWT)、6555万修正总吨(CGT),创17年新高 [4] 分船型订单表现 - 集装箱船订单逆势增长,上半年成交201艘(2174.4万载重吨),同比上涨27.2%,占全部订单的46.4% [3] - LNG运输船需求疲软,仅成交23艘(93.7万载重吨),同比暴跌86.4% [3] - 散货船、原油船、成品油船、LPG船订单以载重吨计跌幅均超60% [3] 中国船厂表现 - 上半年承接订单370艘(2630.4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56.2%,但较去年同期75%明显下降 [6]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亿-31亿元,同比增98.25%-119.49%;中国重工预计净利润15亿-18亿元,同比增181.73%-238.08% [6]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三大船企上半年累计交船28艘,包括全球首艘24000TEU级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等 [6] 韩国船厂表现 - 上半年承接订单113艘(1415万载重吨),市场份额30.3%,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8] - LNG船领域占据90.3%份额,包揽全部8艘大型LNG船订单;LPG船市场份额达54.2% [8] - 三大造船企业上半年营业利润预计合计突破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HD韩国造船海洋增幅达228% [8] 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在散货船领域保持79%份额,集装箱船份额从86.1%降至63.4% [9] - 韩国在原油船份额从24.1%升至67.8%,LNG船份额从56.3%升至90.3% [9] - 日本船厂市场份额7.9%,LPG船接单占比34.1%,欧洲船企因邮轮订单增至43艘 [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订单下滑受美国"301调查"及船位紧张影响,但绿色动力船舶技术积累深厚 [10] - 韩日造船产能存在瓶颈,全球竞争格局不会出现颠覆性重构 [10]
斗不赢特朗普,加拿大调转枪口,逼中国付出代价,中方没有退路
搜狐财经· 2025-07-19 11:37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输美钢铁、铝及其制品征收50%关税,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钢铝进口国遭受极大冲击 [1] - 加拿大钢铁出口91%销往美国,去年钢铁进口额近一半来自美国,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1] - 特朗普政府计划8月1日后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35%关税,加拿大谈判未能达成取消关税目标 [1] 加拿大对华钢铁政策 - 加拿大将对未与其签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含中国)钢铁出口量超2024年水平部分征收50%关税 [3] - 对所有美国以外国家(含中国)冶炼浇筑钢材产品额外加征25%关税 [3] - 加拿大政府声称中国面临美国高额关税可能导致产品积压和"产能过剩",担忧廉价钢铝冲击本土市场 [3] 加拿大对华政策矛盾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渡轮公司因无加拿大船厂回应需求而选择中国企业购买渡轮 [3] - 加拿大交通部长担忧购买中国渡轮影响本国造船业和钢铁业,但渡轮公司认为中国企业技术、品质、经验、成本更具优势 [3] - 宏利金融在中国保险和养老金市场活跃,加拿大航空电子公司在华销售飞行模拟机 [3] 中国制造业实力 - 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 [5] -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中国制造业实力雄厚,秉持开放合作态度但不会牺牲自身利益 [7] 中加经贸关系 - 中国明确表示若加拿大不取消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关税,反制措施不会调整 [5] - 中国愿意与各国建立互利共赢关系,但加拿大错误做法可能影响两国经贸关系 [7] - 国际社会认为加拿大应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非采取单边关税措施 [8]
“两船”合并,获批!
证券时报· 2025-07-18 22:43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交易概况 - 证监会批准中国船舶以新增30.53亿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4000亿元,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大规模吸收合并案例 [1] - 合并后存续公司中国船舶将成为全球资产规模、营业收入、手持订单数第一的造船业旗舰上市公司 [1][6] - 交易旨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业,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提升经营质量 [2][5] 公司业务整合 - 中国船舶是全球造船龙头企业,市占率11%(完工载重吨计),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核心企业,具备全产业链技术实力 [5] - 中国重工是国内领先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企业,旗下有大连造船、武昌造船等顶尖船企,业务覆盖海洋防务、海洋运输等五大板块 [6] - 两公司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高,合并后将整合科研生产资源,强化军船协同,提升民船海外市场竞争力 [6] 市场影响 - 合并后存续公司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全球领先 [1][6] - 此次合并是中国船舶集团自"南北船"合并五年后最大的一次资产整合,标志着解决同业竞争迈出关键一步 [2] 交易进展 - 2024年9月3日起中国船舶A股(代码600150)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4][5] - 停牌期间公司将及时披露交易进展信息 [5]
裁员裁到大动脉?特朗普设立的造船办公室清空后被迁移
第一财经· 2025-07-18 21:58
特朗普政府造船业复兴计划受阻 - 特朗普政府设立的造船办公室近期经历重大重组,负责人离职,办公室被转移至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管理[1][4] - 该办公室旨在协调美国数十年来最大规模造船业复兴计划,以振兴海上工业基础[3] - 办公室原有7名员工,5人已离职,剩余2名核心高层近期辞职,部门实际"名存实亡"[4] 造船办公室运作困境 - 办公室预算因NSC负责人被解雇而削减[4] - 美国智库专家担忧关键职位空缺,包括海事管理局局长和海军造船事务监督人选未确认,可能影响政策落实[5] - 特朗普提名前马士基高管担任海事管理局局长,但海军造船事务监督人选尚未提名[5] 行业既得利益阻碍改革 - 主要造船承包商反对扩大商业造船计划,担心新船建造会使其现有船队贬值[7][8] - 《琼斯法案》保护政策导致美国造船成本高昂,建造工时比外国船厂多40%-60%,建造周期长达35-42个月[8][9] - 法案使美国造船业脱离全球供应链,未能融入亚洲主导的高效造船网络[9]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琼斯法案》导致美国海运费用是外国船只的2倍,被认为是民用造船业衰落的根本原因[8] - 美国产业链不完善,制造业外迁导致造船配套体系缺失[9] - 美国港口协会表示本土汽车运输船产能有限,无法满足需求[10] 政策冲突与行业影响 - USTR推动针对造船业的301调查后续措施,计划对汽车运输船征收高额费用[9] - 汽车制造商和船东反对高额费用,认为将损害消费者利益[9] - 行业意见领袖认为特朗普政府不擅长长期规划投入,且既得利益者抵制变革[1][7]
裁员裁到振兴美造船业大动脉?特朗普设立的造船办公室清空后被迁移
第一财经· 2025-07-18 19:15
特朗普政府造船办公室重组 - 特朗普政府设立的造船办公室从国家安全委员会(NSC)转移至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管理 原办公室负责人已离职但机构仍存在 [1][3] - 该办公室成立于2020年3月 旨在协调美国数十年来最大规模造船业复兴计划 4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行政部门制定振兴造船业方案 [1][3] - 办公室7名员工中5人因任期结束或调职离职 剩余2名核心高层近期辞职 部门实际已"名存实亡" [3] 美国造船业政策执行障碍 - 海事管理局局长和海军造船事务助理部长两个关键职位提名未完成 专家警告可能造成政策实施停滞 [4] - 主要造船承包商公开反对扩大商业造船计划 既得利益集团担忧新船建造导致现有船队贬值 [5] - 《琼斯法案》保护政策导致美国造船成本比外国高40%-60% 建造周期长达35-42个月 远高于国际水平 [5][6] 行业结构性困境 - 美国造船业配套体系不完善 产业链缺乏国际化协作 未能融入亚洲主导的高效供应链网络 [6] - 81个港口联合声明指出美国汽车运输船产能有限 无法满足贸易需求 反对USTR征收高额港口费用 [7] - 行业意见领袖认为特朗普政府不擅长长期规划投入 且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改革 [1] 政策与市场矛盾 - 《琼斯法案》百年贸易保护导致海运费用达外国船只2倍 被指为行业衰落的根本原因 [5] - USTR针对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引发汽车制造商抗议 高额费用可能转嫁至消费者 [6] - 智库专家指出行政命令与国会两党法案存在协同效应 但执行层面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3][4]
十年激变!全球海洋经济进入“重构纪元”——中国如何引领蓝色质变?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45
全球海洋经济十年激变 - 全球海洋经济增加值2020年达2.6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经济总量,占全球GVA的3%-4% [2] - 滨海旅游和海上油气开采仍是两大支柱产业,但海上风电、水产工业养殖、渔业加工等增速最为强劲 [2] - OECD预警:若能源转型停滞,2050年海洋经济GVA将萎缩20%;若加速清洁技术革命,则有望增长40% [2] 未来三大发展情景 - **基线情景**:延续当前趋势,2050年GVA达6.3万亿美元(2020年的2.4倍),年均增速放缓至2.5% [3] - **加速转型情景**:海上风电占比从0.2%飙升至21%,海水养殖GVA激增303%,海上油气占比从33%降至20%,2050年整体增长40% [3] - **停滞转型情景**:化石燃料依赖持续,气候冲击加剧,海洋经济较2020年萎缩20% [3] 中国海洋经济战略与优势 - 中国造船业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突破50%,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球占比达50% [6] - 2025年4月中国新接造船订单占全球69%,LNG双燃料豪华客滚船等高端船型订单排期至2029年 [8]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五个更加注重"战略:创新驱动、产业高端跃迁(如海洋生物医药、海上风电)、生态安全屏障、全球蓝色治理 [5] 全球产业格局与竞争 - 欧洲试图主导海洋新秩序,但船舶海工装备制造能力萎缩,海洋数字化转型滞后(ICT资本投入仅占全球12%,亚洲为28%) [12] - 英国设定2050航运零碳目标,挪威推动《奥斯陆海洋倡议》主导海洋碳汇标准 [11] - 国际海事组织(IMO)2050年零排放目标将催生全球约2万艘船舶绿色改装市场,年接单量目前仅200多艘 [8] 中国未来重点突破领域 - **蓝色新基座**:加大海上风电基地、跨海通道、海洋通信等基建投入 [14] - **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海上大电网互联、合作油气开发、海洋预警预报服务 [14] - **全球蓝色创新高地**:吸引顶尖科学家,发布海洋大科学计划 [14] - **未来海洋产业投资**:聚焦深海极地、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等前沿领域,引导全球创投资本 [14]
集运分歧出现后市展望,下半年交运新方向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运船舶、无人车、快递物流 - **公司**:中船防务、扬子江、日本三家集运公司、马士基、海控、赫伯罗特、海丰、德祥、90公司、顺丰、通达系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航运船舶行业 - **新逻辑方向**:进场电商同城影响需提升市场认知;跨境物流中美国海外舱在全托管转半托管后有积极变化[1][2] - **价格走势**:新造船价格起稳反弹,二手船价格集装下的几个月前反弹,散货邮轮最近起稳,本周新造船价格指数上行[2] - **股票表现**:中船防务港股和扬子江已走出上行趋势,但与韩国及A股造船板块比,估值修复空间大;二季度或上半年业绩对底部有强支撑,如杨子江订单对应利润加净资产可观[3] - **集运情况**:上周集运出现分歧,欧线期货和外资投行有卖出评级;全球可比公司中,日本三家估值相对高,A股、港股等以现金估值,海控有回购支撑;建议做两头对冲,不建议关注赫伯罗特,推荐东南亚集运[4][5][6] - **运价影响因素**:美线6月15号涨价落地情况待察,运驾情绪端欧美干线涨幅趋缓,印巴线和南美线有压力;沙特增产概率大,季节性影响过去后油价或上涨,波德利海指数持续上涨,三季度市场有再定价空间[6][7] 无人车行业 - **市场政策**:地方先行,全国性规范渐进,依赖路权开放和地方政策协调,获取路权许可与政策支持后起量速度会加快[8][9] - **产品技术**:90公司L4技术领先,接管率、人车比优于同行,对远程遥控依赖低,事故率低;E6车型定价优化,BOM成本下降超60%,FSD价格下降20%多,商业化规模领先[9][10] - **商业模式和运营规划**:为邮政等直营企业提供商业链租赁服务,小币客户推动更快速;海外化进展早,未来可能在海外当地部署运营中心;可能采取自建加代工结合方式平衡成本和产能交付[11] 快递物流行业 - **与无人车关系**:快递公司重视无人车,顺丰有大客户折扣和科技实力优势,降本效果将体现在财报数据;通达系用无人车解决支线运输问题,节省运输成本,但考验加盟商实力;无人车推行有助于数字化升级和服务质量时效提升[12][13][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90公司积累大量数据,可进行分析训练,未来有向泛物流领域扩散、支线网干线转换及Robotaxi领域发展的想象空间[12] - 快递公司与无人车共同发展、互相协助降本加速落地,会影响快递之间的竞争情况[15]
船舶吸收合并重工获批船价企稳推荐船舶板块,关注港股租赁公司
2025-07-16 14:13
下面播报名则有声明播完毕后主持人可直接发言谢谢 请参会人员务必注意本次电话会议交流内容仅限参会人员内部参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电话会议任何内容进行泄露或外发请勿以任何方式索要、泄露、散布、转发电话会议纪要任何泄露电话会议纪要等信息的行为均为侵权行为申望洪源研究保留追究泄露转发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我先重点讲一下这个现在重点推荐的这个传播板块就是从这个上个月开始六月我们就看出来就是无论是订单量还是这个新造船价格相比之前其实是有了这个显著奇闻的信号这可能也跟中美这个 一定程度的关系改善等有一定的关系过去我们看基本上每周都是新造船价格要么如果扣掉汇率的影响基本上是要么微跌要么持平了但是6月我们看到扣掉汽车船欧元美元汇率的影响其实是有其中两周这个邮轮包括其他船型的新造船其实是有一定的反弹的 然后上周的数据其实也出来了就是看到这个新造船价格基本上是齐稳的只下跌了0.01而6月27号那一周它是上涨了0.12所以从连续两周来看其实还是0.1%的一个 上涨的所以从这个时间点来看就是相对最重要的领先的这个船价已经是有一个这个显著气温的一个趋势这个中美最后谈判这个301调查的这个影响是否会有一定的变化我们认为其实也是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