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搜索文档
铀行业专题报告:从政策预期到执行兑现:铀产业链迎来系统性重估
华源证券· 2025-05-29 13: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核能制度重构全面落地,核能产业链或迎由“政策预期”向“执行兑现”的关键拐点,未来随着政策持续深化与执行落地,核能板块有望进入新一轮产业上行周期 [4] - 三大板块分化演绎,SMR兼具科技与能源属性,弹性领先;浓缩铀具备美国国产替代逻辑,步入成长通道;铀矿是关键资源品,中长期确定性大,具备防御属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以来美股核电板块复盘:AI+政策双轮驱动 - 2024年1月 - 3月,铀价大幅回落,铀实物基金采购意愿下滑,铀矿、浓缩铀板块下跌 [11] - 2024年3月 - 6月,铀价反弹,铀矿、浓缩铀板块反弹,5月拜登签署对俄铀产品制裁法案,美国本土建设铀浓缩产业链;尼日尔当局吊销西方企业运营许可证,西方供给收缩 [11] - 2024年6月 - 9月,铀价继续下跌,铀矿、浓缩铀板块震荡下跌,铀市场进入交易淡季,交易节奏放缓 [11] - 2024年9月20日,微软和CEG重启三哩岛核电站,签订长达20年购电协议,对应电价114美元/MWh,较目前核电电价超过一倍,带动铀矿、浓缩铀、SMR板块持续上涨 [11] - 2024年10月16日,亚马逊直接投资X - energy5亿美元,带动SMR板块上涨,haleu生产商LEU同样受到带动;铀现货价格虽下跌,但受下游带动,板块依旧呈上涨趋势 [11] - 2025年1月2日,铀矿、浓缩铀、SMR板块整体反弹,受益于KAP旗下inkai临时停产影响 [11] - 2025年1月3日,SMR板块上涨,受益于美国财政部明确具有退役风险的核电站生产氢气可获得税收抵免 [11] - 2025年1月21日,“星际之门”项目启动,带动AI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板块上涨,铀矿、浓缩铀、SMR板块上涨 [11] - 2025年2月3日,Chris Wright出任美国能源部部长,签署部长令,加快可靠能源基础设施的审批和建设,利好SMR板块 [11] - 2025年2月7日,LEU发布年报,业绩超预期,俄罗斯禁运影响消除,股价大涨 [11] - 2025年2月 - 3月,市场不确定性加剧,关税、美俄关系解冻、特朗普重启无核化谈判,导致核电板块均陷入低迷,公用事业公司开始观望,铀矿、浓缩铀、SMR三大板块股价快速回调 [11] - 2025年4月 - 5月,铀价逐步反弹,对等关税落地后,股价跟随市场逐步反弹;4月,铀被纳入针对关键矿产的232条款调查,提升了铀在美国能源和安全政策中的重要性;5月23日,特朗普签署三项行政令,核能板块迎来政策拐点,尤其利好浓缩铀、铀矿、SMR板块 [11] 三大板块演绎分化行情 - 铀矿板块整体表现偏防御,受现货铀价波动影响明显,但中长期趋势未改,是核能产业链中“弱弹性、高确定性”的稳健配置方向,代表标的有CCJ、UEC、UUUU [12] - 浓缩铀板块在“燃料安全”与“国产替代”政策主线带动下,逐步进入中期上行通道,是本轮核能产业链中受益最直接、弹性与兑现路径兼具的核心环节,代表标的为LEU [12] - SMR板块呈现出最强弹性,表现出“AI + 政策”双轮驱动特征,是核能产业链中资金偏好最集中的方向,代表标的有SMR、OKLO、NNE [12] 美国核能制度重构全面落地,核能产业链或迎由“政策预期”向“执行兑现”的关键拐点 - 《重振核工业基础》行政令明确核燃料安全战略地位,围绕HALEU/LEU/HEU的生产、采购与战略储备形成完整政策闭环,构建燃料侧强制性政策支撑逻辑,驱动资源端重估,受益标的包括Centrus Energy、Energy Fuels、Uranium Energy等 [4][16] - 《改革能源部核反应堆测试》行政令解决先进堆从“技术验证”向“工程示范”转化过程中的审批与监管障碍,加速新技术迭代,预计Oklo、Nuscale、Nano Nuclear等先进堆企业将成为首批受益者 [4][19] - 《改革核管理委员会》行政令从末端监管制度入手,解决长期制约核能项目建设效率的制度性瓶颈,大幅压缩监管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折价空间,有望重新定义核能资产的投资回报逻辑,释放存量电站的价值重估空间 [4][23] 过去半年三大板块演绎分化行情,政策催化不一 - 2024年11 - 12月,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美国发布核电路线图,目标未来25年内增加200GW核电;12月美国能源部选定6家公司签订采购低浓缩铀合同,期限最长为10年,每个中标者将获得至少200万美元合同 [27] - 2025年1 - 2月,特朗普就任总统签署“释放美国能源”行政令,Chris Wright出任美国能源部部长签署部长令,均可能利好SMR项目落地 [30] - 2025年3 - 4月,美国政府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加工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采取行动,铀被列为关键矿产,传递出美国政府重视关键原材料供应链自主化信号,铀矿开采、铀浓缩、核燃料制造等领域未来更可能受政策支持 [31] 核电及铀板块核心公司列表 | 细分板块 | 代码 | 证券简称 | 未平仓卖空数占总股本比例 | 总市值(亿美元) | EV(亿美元) | | --- | --- | --- | --- | --- | --- | | 核电 | CEG.O | CONSTELLATION ENERGY | 3.0% | 932.4 | 997.5 | | 核电 | VST.N | VISTRA | 2.4% | 536.7 | 694.1 | | SMR | SMR.N | NUSCALE POWER | 7.6% | 86.0 | 81.1 | | SMR | OKLO.N | OKLO | 9.9% | 68.0 | 67.4 | | SMR | NNE.O | NANO NUCLEAR ENERGY | 11.5% | 13.4 | 12.2 | | 浓缩铀 | LEU.A | CENTRUS ENERGY | 19.1% | 19.3 | | | 浓缩铀 | ASPI.O | ASP ISOTOPES | 21.2% | 6.4 | 6.3 | | 天然铀 | UEC.A | URANIUM ENERGY | 10.9% | 27.7 | 27.0 | | 天然铀 | CCJ.N | 卡梅科 | 3.5% | 521.5 | 525.9 | | 天然铀 | UUUU.A | ENERGY FUELS | 15.0% | 11.7 | | [35]
大摩周期论剑:金融、航空、铀行业更新,
2025-05-28 23:16
涉及行业和公司 - **行业**:金融行业、交易行业(航空业)、基础材料行业(铀行业) - **公司**: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南航、国航、三大航(未明确具体公司)、春秋航空 核心观点和论据 金融行业 - **贷款利率下调预测**:坚持低于市场预期的贷款利率下调预测,货币政策转向说法是对前期货币政策的描述,货币政策对解决中国问题作用有限甚至有负面影响,贷款利率和国债利率今年采取更多支持态度,国债率稳定略有回升,贷款利率虽LPR略有调降但有自律机制,维持在3%左右[1][2][3] - **中国经济问题**:中国主要问题是供给侧问题,需求侧进入新常态,需求应稳定在4% - 5%左右,供给下降对解决问题更重要,工业企业利润逐渐企稳,69%的行业放缓投资增速,40%多利润率逐渐企稳,30%的行业还在加投资[3][4] - **利率与企业杠杆**:中国工业企业净利息支出下降到总成本的0.8%,好企业杠杆不算高,过低利率导致产能淘汰速度慢,政策在修正这种情况[5] - **利率与需求支撑**:利率下降不利于需求支撑,中国养老依赖固收市场,利率下降使居民倾向储蓄更多资金,消费信贷和消费脱节,真正消费人群利率在8%以上[6] - **金融周期反转**:平台监管落地,地产调整到位,大金融周期出现反转,从防风险和紧缩到有序支持,社融略有反弹,今年专项地方债正常发行,政府债发行上半年回弹20%左右[8] - **基建投资作用**:支持基建投资对需求有托底作用,成熟效应比直接消费更高,基建分布向更发达地区优化,是稳定利率、托需求、解决供给侧问题的可持续长期方向[9] - **银行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担忧从房地产和平台转向个人,股份制银行如中信银行前两年在小微和个人信贷投放保守,信贷增速5 - 6%左右,民生银行0左右,主要担心批量放房地贷的企业,抵押物拍卖流程长,不良短期内可能上升[11][12] - **银行股息收益率**:很多银行股息收益率在6%以上,股息长期有增长,有投资价值,如中信银行、建行等,银行盈利有望稳健增长[13][14][15] 航空行业 - **行业展望**:航空业是交通运输板块最看好的子板块,近期在定价能力上有新举措,旺季盈利能力不错,但淡季价格战导致盈利低迷[16][23] - **定价举措变化**:今年五一尝试售票早期卖平价票,需求释放符合或快于预期时零期涨价;五一前后调整与OTA合作,要求OTA及时分享订票信息;三大航在自己平台实现对手航票互售[17][18][21] - **合作效益**:航空业合作类似集运行业,虽不讨论价格但有影响价格能力,如新冠期间集运公司调整运力避免运价过度下跌,航空业若在淡季产能配置上合作,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2][23] - **供需情况**:供给侧全球飞机供应链扰动,交付水平低于2017 - 18年,发动机耐用性差、零配件短缺、维修产能短缺,中国部分航空公司飞行员短缺;需求侧旺季需求有韧性,淡季总体需求中单位数年对年增长,国内低单位数,国际低双位数,中国航司在国际航线份额提升[24][25][27] - **票价表现**:全票价低单位数下滑,市场扣油票价低单到中单位数年对年上升,航空业可能是最早走出通缩陷阱的行业之一,建议资产配置向航空领域倾斜[28] - **股票选择**:更喜欢H股对比A股,三大航和春秋之间更喜欢三大航,大陆基地航司中更喜欢大陆航空公司,主要基于估值考虑[29] 铀行业 - **美国核电政策目标**:2030年之前提升核电装机5G瓦,开工10个大型核电机组建设;2050年之前将核电装机从100G瓦提升到400G瓦;两年半之内部署先进核电反应堆支持AI等基础设施建设[30] - **目标可行性及影响**:2030年目标可能依靠建设SMR小型反应堆实现,但多数装机目标无明确期限或集中在2030年之后,额外2.5G瓦铀矿需求在2030年核电需求总量中占比0.5%,影响相对小;2050年目标可行性低,需看后续政府支持政策和实际建设进度[31][32][34] - **铀价走势**:现货铀价过去两个月从最低62块多上涨到72块钱,长协价格与现货价差拉大后,现货价格往后无明显收窄空间,长期来看随着供需缺口兑现,长协价格会稳步上涨,打开现货价格上涨空间[35][3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信银行前两年信贷增速5 - 6%,其他股份制银行如民生银行信贷增速0左右,且对个人和小微做产业链和供应链兼容的小微企业贷款[11] - 中国房地贷抵押物拍卖流程比香港长,可能使房地产放贷较多的银行不良短期内上升[12] - 美国SMR小型反应堆去年至今热闹,多个科技巨头签署支持核电尤其是SMR基础发展的协议,但多数装机目标无明确期限或集中在2030年之后[31] - 某公司因与母公司关联交易协议更新,预计明年销售价格上涨,利润从今年6.5亿左右增长到明年10亿左右,明年估值13倍PE,历史来看较便宜,需等8 - 9月新协议签订后市场才会有反应[35]
可控核聚变板块热度飙升,最正宗标的都有哪些?
2025-05-28 2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可控核聚变行业 - **公司**:美国 Helion Energy、美国 CFS 公司、联合通讯、合锻智能、国光电器、峰璟股份、西部超导、新风光、四创电子、纽威股份、四维新材、卫安智能、联创光电、永鼎股份、上海托卡马克公司、Edaran、赫利昂公司、日本藤仓公司、曹导材料公司、英国 Tokamak Energy 公司、中国聚变能公司、中国金属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热度飙升原因**: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巨大电力需求,如 OpenAI 对 GPT - 3 训练需 1287 兆瓦电力;美国 Helion Energy 与微软签订聚变供电协议,预计 2028 年提供 5 万千瓦聚变能 [3] 2. **产业链高价值方向**:上游超导材料(高温、低温),中游核心设备(主机辅助、电力、磁体系统),下游商业运营(中国广核、华能、国家电投) [1][7][8] 3. **中国加速研究原因**:核聚变是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需稳定高密度能源,现有能源模式无法满足,核聚变可解决瓶颈;美国等也在积极研究,但受低温超导材料限制未实现稳态发电 [11][12] 4. **全球公司进展**:美国 CFS 公司用高温超导磁体缩小托卡马克装置体积,获投资,预计 2026 年底成型并可能上市 [13] 5. **技术路径及优势**:磁约束路径常见,托卡马克装置广泛应用,但传统因低温超导材料难稳态发电,高温超导材料提供新方案;混合堆结合等离子体反应和裂变技术,解决产氚问题 [14][16] 6. **未来进展预期**:2025 - 2026 年有类似 Edaran 路径公司上市;赫利昂公司 2028 年推出 50 万兆瓦级别发电装置;2030 年左右有望全面实现大规模商用化 [26] 7. **商业化挑战**:磁场强度不足和材料耐高温问题,实现商业发电需 QQ 值大于 30,ITER 因低温材料只能作实验堆 [28][29] 8. **高温超导磁体重要性**:能产生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实现稳定核聚变反应,美国研究表明 30 年内有望商业化发电 [31] 9. **投资者态度**:对聚变能项目乐观,认为市场潜力大,如 Peter·蒂尔等预计 2030 年 COSET 项目有类似估值,上市估值或达 180 亿美金 [35] 10. **中国竞争力**:有强大工程实验能力和举国体制优势,投入 25 亿人民币用于人工智能与核聚变研究专项资金,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加速等离子反应实验 [41][42] 11. **技术路线及前景**:托卡马克是主流路线,更具商业化潜力;激光惯性约束路径实际应用价值有限 [48][50] 12. **混合堆优势**:能处理乏燃料,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利用贫铀资源;设计复杂,成功后有显著商业价值 [49] 13. **关键指标重要性**:聚变堆设计关键指标 Q 值大于 30 才能产业化,低于 5 仅具实验意义,无法稳定发电和有经济性 [55] 14. **融资重要性**:大型核聚变装置需巨额资金,如一个堆约 200 亿人民币启动,充足资金确保设备采购、安装及持续研发测试 [6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美国原子能法修订影响**:2023 - 2024 年修订,将聚变视为物理实验,不需审批或备案,混合堆涉及核材料需许可证,2024 年 12 月马萨诸塞州向 SEA FORCE 公司颁发许可证推进混合堆项目 [17] 2. **全球高温超导带材现状**:能标准量产规模化的企业有限,仅曹导材料公司和日本藤仓公司具备能力,其他企业尚在攻关 [24] 3. **核聚变装置发展路径**:包括实验堆、工程堆和商业堆三个阶段,需不断改进技术路径实现过渡 [25] 4. **国内显著进展**:上海托卡马克公司被邀请上市;江西星火一号为混合堆;中国巨变核能公司增资扩股,预计选高温堆技术路径 [27] 5. **ITER 项目困难**:成员国退出、材料更换致设计重改、长期拖延,使用低温材料,未来 30 年难实现商业化目标 [32][33] 6. **聚变能实现关键**:依赖高温超导材料和强磁场,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能产生 20 个特斯拉磁场强度,CAFOM 技术路径需先解决 18 个高温超导磁体问题 [34] 7. **中国战略布局**:采取多元化并行发展策略,整合国家、混合所有制和民营企业力量;多层次战略布局,成立专门公司,吸引大型企业投资,通过高温超导磁体技术进入工程堆建设 [47][68] 8. **高温超导磁体优势**:稳定性和量产能力是关键,提高装置效率,减少冷却需求,降低运行成本,中国计划用于构建工程堆和商业堆 [69] 9. **超导技术应用**:联创光电超导技术应用于核聚变、超导长晶、铝材加工等,节省电力 80% - 90%,还探索磁悬浮列车及铁轨应用 [65] 10. **CFETR 项目优势**:获 18 亿美元大额投资,有充足融资支持;专注高温超导磁体技术,有助于实现商业化发电目标 [66] 11. **投资风险与机会**:投资者预测年份需谨慎,但高温超导突破带来信心,可预期 30 年左右商业化发电,可根据中美情况调研分析把握投资机会 [87]
晚报 | 5月29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5-28 23:11
3D技术 - 腾讯游戏旗下创新实验室公布裸眼3D原型机Sunday Dragon 3D One游戏掌机,并启动"裸眼3D游戏掌机体验官计划",探索裸眼3D技术在游戏及互动娱乐场景的应用潜力 [1] - 裸眼3D技术凭借无需辅助设备的优势在游戏、影视、建筑学、医学、广告业、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150亿元,2030年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8% [1] 可降解材料 - 《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将于2025年6月施行,新增"快递包装"章节,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材料 [2] -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1750.8亿件,包装废弃物近2000万吨,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预计未来3-5年供需高速增长 [2] 仪器仪表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计量测试关键技术创新攻关行动方案》,部署加强计量原创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区域科技创新等任务 [3] 核电 - 美国政府计划在2029年前测试和部署新核反应堆,2030年前后可控核聚变或进入商业化阶段,37家商业核聚变公司中26家预计2035年前实现并网供电 [3] - 国内核聚变项目招标加速,上游设备企业业绩增长潜力受关注 [4] 无人物流车 - L4级自动驾驶物流车在港口、园区等限定场景加速应用,科创板企业中邮科技、经纬恒润布局感知系统及域控制器,部分企业完成大额融资 [4] - 2025年中国无人配送车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快递行业件量增速达21.6%,未来增速或维持15% [4] 稀土 - 人形机器人平均含0.9千克稀土金属,2035年起需求或加速,2050年累计增加关键矿物需求约8000亿美元 [5] - 稀土价格处于周期底部,进口矿管控推动供给集中,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或带来20万至40万吨需求,相当于再造稀土永磁市场 [5] 宏观与行业新闻 - 国家数据局研究制定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政策文件 [6] - 商务部宣讲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加强与中欧芯片企业沟通 [6] - 1—4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3491.4亿元,同比下降1.7% [6] - 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多数省份达高点或下降 [7] - 国家药监局推进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及抽检工作 [7] 行情回顾 - 无人物流车、核聚变、大消费、机器人、海洋经济、电力体制改革、资产重组、国产芯片、东数西算/算力、跨境支付、ST股等板块个股表现活跃 [10][11][12]
人工智能引爆核能创业潮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28 22:28
科技巨头押注核能 - 人工智能兴起导致美国电力需求飙升,促使大型科技公司争相为数据中心获取发电能力 [1] - 核裂变技术因能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全天候能源供应而受科技公司青睐 [1] - 新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设计有望克服传统核电站单台超1吉瓦大反应堆的缺点 [1]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发展现状 - SMR依赖批量制造降低成本,但美国尚未建成任何SMR项目 [2] - 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通过签署购电协议或直接投资参与SMR领域 [2] Kairos Power - 谷歌承诺到2035年购买约500兆瓦电力,首座反应堆计划2030年投运 [5] - 采用氟化物熔盐冷却剂设计,无需高压运行,提升安全性 [5] - 获美国政府6.29亿美元拨款,包括能源部3.03亿美元资助 [5] - 2024年11月获准在田纳西州建设两台35兆瓦测试装置,商用反应堆单台发电75兆瓦 [5] Oklo - 目标市场包括数据中心领域,曾获OpenAI CEO萨姆·奥尔特曼支持 [8] - 2023年7月通过SPAC合并上市,投资者包括DCVC、德丰杰和彼得·蒂尔的Mithril资本 [8] -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技术,基于美国能源部设计以减少核废料 [8] - 与数据中心运营商Switch签署协议,计划到2044年提供12吉瓦电力 [8] Saltfoss - 开发熔盐冷却SMR,计划将2-8个反应堆安装在船上形成"动力驳船" [10] - 已融资近6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比尔·盖茨、彼得·蒂尔和大卫·赫尔加森 [10] - 与三星重工业合作建造动力驳船及反应堆 [10] TerraPower - 比尔·盖茨创立,开发345兆瓦Natrium反应堆,采用液态钠冷却和熔盐储能 [12][13] - 2024年6月在怀俄明州启动建设,熔盐储热系统可平衡电力需求波动 [13] - 投资者包括Cascade Investment、Khosla Ventures、CRV和安赛乐米塔尔 [14] X-Energy - 获亚马逊气候承诺基金领投7亿美元C-1轮融资 [16] - 计划在美太平洋西北地区和弗吉尼亚州部署300兆瓦核能发电能力 [16] - Xe-100反应堆采用高温气冷设计,单台发电80兆瓦,使用20万个燃料"卵石" [16]
A股五张图:接着缩量接着舞
选股宝· 2025-05-28 18:32
1、行情 核聚变板块再度局部大涨,融发核电4连板,利伯特、雪人股份、合锻智能、久盛电气(20CM炸)涨停,永鼎股份、 王子新材、旭光电子等盘中大涨; 珠宝饰品午后单边走强,明牌珠宝(2板)、周大生、老凤祥、菜百股份涨停,潮宏基、萃华珠宝、曼卡龙等走强; 此外,乳业、啤酒、数字货币、CPO、IP经济等均有局部强势表现,宠物经济、环氧丙烷、创新药等跌幅居前,强势 股整体分化走弱。 截至收盘,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02%、0.26%、0.31%,市场近3500股下跌,1700余股上涨。 市场依旧延续了此前的风格,一边是每天轮动新题材,或者把前几天的强势题材拉出来再炒一次;另一边是挑几个强势股继续怼 怼怼,怼累了就换几个回调过的怼反抽板。 两市成交量昨日跌破万亿后,今日勉强重回万亿。 2、农药 持续缩量微跌的一天。 题材方面,农药板块整体高开低走,海利尔、美邦股份2连板,广康生化(20CM)、联化科技涨停;辉隆股份、利尔 化学、中农联合、ST红太阳大幅炸板回落,中旗股份、扬农化工、颖泰生物、雅本化学、广信股份、绿亨科技等大幅 高开低走; 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走强,云内动力、通达动力均一字板拿下3连板,德 ...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5-27)
金十数据· 2025-05-28 10:17
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 - 在缺乏日本央行支持的情况下,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可能继续变陡,近期不利因素可能使曲线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陡峭 [1] - 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前,执政联盟可能公布财政措施如生活费用补贴,可能恶化日本财政状况 [1] - 部分日本寿险公司计划减持日本国债,未来几周日本财政政策轨迹和央行债券购买计划对恢复长期收益率曲线稳定至关重要 [1] 基本金属市场 - 美元走弱和市场供应紧张推动基本金属价格上涨,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铜收涨1.2%至每吨9,614美元,铝收涨0.4%至每吨2,466美元 [1] - 美元走弱降低国际买家购买成本,尤其提振铜需求,但经济担忧限制其他基本金属涨幅 [1] - 铝市场供应增长放缓可能使整体市场保持紧张 [1] 美元/日元汇率 - 美元/日元的看跌形态可能在6月持续,美国征收额外行业关税的可能性仍高,美元买盘面临挑战 [2] - 美国和欧盟紧张关系持续,关税对欧元区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投资者抛售美元时青睐日元 [2] 加拿大旅游业 - 贸易紧张局势重塑加拿大人旅行计划,推动国内消费增长,2025年从美国返回加拿大人数持续下降 [3] - 4月乘飞机从美国返回加拿大人数同比减少20%,驾车返回人数暴跌26%,可能利好加拿大旅游业 [3] - 加拿大人在美国的平均消费高于美国游客在加拿大的支出,类似趋势也出现在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外国家赴美旅游人数 [3] 美国财政政策 - 美国众议院通过"大美丽法案",参议院可能在6月投票,最终版本或于7月4日前完成立法,可能大幅增加未来10年财政赤字 [3] - 美国中长期不具备有效削减赤字的客观条件,短期债务上限提高后,美债发行潮可能在7-9月到来,或迫使美国加快货币与金融政策调整 [3] 金属价格与市场情绪 - 特朗普全面减税法案和关税威胁存在不确定性,金价或呈现震荡,国内宏观利好或对冲部分海外影响 [4] - 需关注淡季下游需求反馈,工业品价格预计震荡运行 [4] 股票市场投资机会 - 短期市场预计稳步震荡上行,建议关注电源设备、电网设备、文化传媒及游戏等行业 [5] - 2025年4月关税贸易战调整全球资本配置,金融与科技行业仍是核心动力 [5] - MSCI发达市场指数中美国权重由74.35%降至71.04%,新兴市场中国大陆权重由27.52%升至29.57%,印度由18.14%增至19.21% [5] - 发达市场信息技术板块占比23.86%,金融占17.25%,新兴市场金融板块权重24.72%首次超过信息技术的21.74% [5] 可控核聚变行业 - 政策信号明确、融资规模提升、装置建设加速、技术进展明显,多重利好短期有望促进行业加速上涨 [6] - 国际装置加速建设下,国内或有潜在行业顶层设计或支持资金预期 [6] 核电行业 - 天然铀价格从65$/lbs回升至71$/lbs,全球核能政策表述加强,有望推动现货铀情绪修复和长协铀价高位企稳 [7] - 看好全球核电新建加速带来的设备端机会 [7] 债券市场 - 债市收益率震荡上行,预计以震荡为主,DR001在1.5%附近震荡,中枢仍在1.4%附近 [7] - 建议把握信用利差压缩机会,关注3年以上高等级信用债 [7]
法媒:马克龙访印尼推销核能军备
环球时报· 2025-05-28 06:48
能源领域合作 - 法国与印尼计划在核能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印尼计划未来几年建成首座核电站并部署约20座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 [3] - 法国电力公司已收到印尼的核电合作请求并积极参与项目前期筹备 [3] - 法国代表团包括法国电力公司等能源企业高管,重点推介核能技术优势 [3] 防务领域合作 - 印尼可能在马克龙访问期间追加采购12架"阵风"战斗机,2022年已签署42架总价值81亿美元的订单 [4] - 首架"阵风"战机预计2026年年初交付 [4] - 法国代表团包括达索航空、海军集团等防务企业高管 [3] 经贸与战略合作 - 法国与印尼希望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拓展能源、防务、经贸和教育等领域合作 [1] - 法国计划与印尼在关键金属和能源转型领域共同打造"明日经济" [3] - 随行代表团涵盖空客公司、埃赫曼集团、达飞海运集团等多家法国企业 [3] 高等教育与科研合作 - 法国希望与印尼加强高等教育合作,印尼拥有2.7亿人口但出国留学人数较少 [4] - 双方计划在大学、科研和技术创新领域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 [4]
中广核矿业20250527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天然铀行业、核电行业 - 公司:中广核矿业、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工业公司、SK Chemicals、中核、Orano、澳洲上市公司帕拉丁能源、凯米科公司、澳洲上市公司Brenntag、Analabs Resources、Boss Resource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广核矿业业绩与业务 - 2024年业绩受一次性事件影响比预期减少31%,若排除1.7亿港币亏损和补缴1.24亿港币税款,业绩与2023年持平[2][3] - 业务有资源和贸易两大板块,资源板块含四个哈萨克斯坦矿山和帕拉丁能源2.61%股份,贸易板块主体是伦敦贸易公司,24年毛利8400万港币,23年1.41亿港币[5] 产量与成本 - 预计2025年金属铀产量约1300吨,与2024年持平;哈萨克斯坦矿税从6%调至9%,成本预计增加约10%[2][7] 天然铀价格 - 2023年9月因美国制裁俄罗斯核燃料工业法案上涨,2024年达107美元/磅峰值,后因市场预期缓解和美国大选不确定性回落,2025年一季度跌至63美元/磅,为23年以来最低点[2][9] - 2025年前四个月交易量显著增加,因特朗普政府未将天然铀列入加税对象列表,市场确定性增强;上周五价格一天涨幅超1美元,因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支持核电发展[10] 市场供需 - 2024年全球天然铀供应缺口超20%,未来五年难以改变,全球核电并网高峰期将增加需求;福岛事件后十年资本支出停滞,供应有风险[4][18] 中广核矿业地位与发展 - 是亚洲唯一纯天然铀上市公司、全球唯一具核电背景生产商,贸易量占全市场约三分之一;主要竞争对手有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工业公司等[4][19] - 定位为中广核集团海外天然铀开发融资和权益投资平台,未来发展方向为独立寻购项目和集团资产注入[2][6] 特朗普行政命令影响 - 从系统管理、项目审批、技术发展和供应链等多维度支持核电发展,解决美国核电发展根本问题,推动美国核电发展[11][12] - 提出到2050年实现400吉瓦目标,2030年实现5吉瓦净增长并开工建设10个大型反应堆等[13][14] 其他国家核能动向 - 比利时议会放弃禁止核电决议,德国与法国探讨核电发展机会,日本东京都旗下机组2025年有望并网[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天然铀市场贸易90%为长期贸易合同,10%为现货市场,现货市场由投机商等主导,企业盈利主要依赖长期贸易合同[27] - 公司与集团采购合同每三年更新一次,销售价格机制40%锚定基准价、60%为交付日现货价,预计新机制符合市场原则且可能提升[4][31] - 哈萨克斯坦股息红利所得税从5%调至15%,矿税2024年6%、2025年9%,2026年新税务体系综合税率约7%,油价超90美元加额外税率[42] - 商业用途铀与军事用途铀不同,历史上仅苏联解体后美俄有过相关交易,核弹头提纯为核燃料不划算且耗时长[43][44]
可控核聚变“掘金”热持续,产业链初具雏形 商业化之路还要走多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21:54
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大涨 - 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5月26日逆势大涨,5月27日热度不减,板块炒作与核能商业化加速有关 [1] - 可控核聚变一旦实现将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1升海水提取的氘聚变释放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全球海水氘储量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 [1] 技术路径与产业链现状 - 全球聚变研究主要采用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两种路径,磁约束聚变因技术成熟度高被视为最有效途径,代表性项目包括ITER和国际点火装置(NIF) [1] - 国内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上游为原材料企业(西部超导、上海超导、安泰科技等),中游为设备厂商(国光电气、安泰科技等),下游为应用厂商(中国核能电力、中广核)和科研院所 [2][3] 关键企业动态 - 西部超导是国内唯一承担ITER项目超导线材生产的企业,2024年建成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已为CRAFT项目交付产品并开始为BEST项目批量供货 [3] - 国光电气生产的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关键部件 [3] - 东方钽业实现高纯铌箔在核电领域应用的国内零突破,但2024年核聚变业务收入占比不大 [4] 商业化进程展望 - 业内普遍判断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将在2030年前后到来,FIA报告显示26/37家公司预计2035年前实现首台机组并网供电,19/35家公司认为2035年前可满足商业化运行条件 [5] - 合肥BEST项目2027年完工,目标成为世界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并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 [5] - 聚变新能(安徽)完成A轮融资后注册资本增至145亿元,专注于核聚变商业化转化 [6] 技术挑战 - 商业化需满足劳森判据(等离子体三乘积高于临界值)和聚变增益Q>1(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 [6] - EAST装置2024年1月实现亿度千秒运行,但未提及聚变增益,长期稳态燃烧仍需突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