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炒股比主业更猛,1年暴赚20亿,减持上纬新材套现上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2:14
金风科技投资收益表现 - 金风投控2024年实现投资收益19.62亿元人民币 超过金风科技同期归母净利润18.6亿元 [1][15] - 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减持参股公司上纬新材股份 过去两个月累计减持163.28万股 套现金额逾亿元 [1][9] - 金风科技持仓市值达17.54亿元 投资成为公司关键营收支撑 [15] 上纬新材股价变动与减持操作 - 上纬新材股价自7月9日至8月18日累计上涨1151.67% 从发行价2.49元/股涨至85.65元/股 [5][9][13] - 金风投控在股价上涨期间启动减持计划 拟减持不超过1210.09万股(占总股本3%) 实际减持比例0.4% [8][9] - 减持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进行 包括协议转让4.40%股份待交易所确认 [9] 金风科技投资战略布局 - 投资版图横跨新能源、装备制造、农林牧渔等领域 重点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及新兴产业 [15] - 投资企业包括中国中车旗下株洲中车、金力永磁、厦门海辰、金帝股份等A股/港股公司 [15] - 投资逻辑包括构筑产业链协同效能 对冲行业风险并调节利润 [15] 二级市场投资趋势 - 2025年上证指数涨幅超10%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持续上行 引发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热潮 [16] - 57家A股公司公告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总金额超百亿元 利欧股份额度30亿元居首 [16] - 证券投资呈现高风险属性 部分公司通过投资收益对冲主业利润下滑 部分公司累计亏损超7000万元 [16][17]
上市公司炒股比主业更猛,1年暴赚20亿,减持上纬新材套现上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1:26
核心观点 - 金风科技子公司金风投控通过减持上纬新材股份实现投资收益19.62亿元,超过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18.6亿元 [1][15] - 上纬新材股价因智元机器人入主消息刺激,12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1151.67%,金风投控趁机减持163.28万股套现超亿元 [5][7][8] - 金风科技构建了横跨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投资版图,2024年末持仓市值达17.54亿元,投资收益成为关键利润来源 [15] 金风科技投资收益 - 2024年投资收益达19.62亿元,超过同期归母净利润18.6亿元,主要来自对上纬新材等企业的股权投资 [1][15] - 子公司金风投控持有上纬新材5%股份,原始持股成本仅2.49元/股,截至8月19日股价达85.65元/股,账面浮盈显著 [8][15] - 7-8月密集减持上纬新材163.28万股(占总股本0.4%),套现金额逾亿元,尚余1210.09万股减持计划待执行 [1][7][8] 上纬新材股价异动 - 股价从7月9日至8月18日累计上涨1151.67%,主要受智元机器人21亿元入主消息刺激,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5][11][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2.91%至2990.04万元,主因汇兑损失及研发费用增加,与股价涨幅严重背离 [13] - 公司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指出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期间触发异常波动警示 [11][12] 金风科技投资版图 - 通过金风投控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投资标的包括中国中车、金力永磁、厦门海辰等产业链企业 [15] - 重点投向风电核心零部件、智能运维、新材料等环节,旨在构建产业链协同效应以对冲主业竞争压力 [15] - 2024年末证券投资持仓市值17.54亿元,占净利润比重显著,显示投资已成为重要盈利补充 [15] 上市公司证券投资趋势 - 2025年A股57家公司公告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总额超百亿元,其中7家计划投入超10亿元 [16] - 部分公司通过投资收益对冲主业下滑,如七匹狼证券收益2.36亿元抵消主业利润60.86%跌幅 [16] - 行业警示需平衡投资与主业发展,防范现金流风险及市值波动对经营的负面影响 [16]
广西“钦州造”智能风机叶片首次出口南亚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15:26
行业动态 -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整装输出的跨越 [3] - 风电正成为中国出口"新三样"之外又一强劲增长极 [5] - 钦州港海关深化"如我通关"服务助力中国智造绿色动能登上全球舞台 [5] 公司动态 - 远景能源钦州智慧能源产业基地生产的智能风机叶片首次出口全球市场 [1][3] - 公司智能风机产品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突破80GW减少约23.5亿吨碳排放 [5] - 钦州基地包含智能风机整机制造、叶片制造及全球海上叶片测试中心是广西首个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5] 产品技术 - 出口的智能风机叶片长89.6米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定制化研发 [1][3] - 产品匹配自主优化算法实现高性能外形和稳健制造 [3] - 实现从设计、制造、测试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 贸易数据 - 229件智能风机叶片通过巴拿马籍货船"博润九州"运往南亚 [1] - 货物从广西钦州港大榄坪码头启航 [1]
广西风电装备首次出海
广西日报· 2025-08-17 09:28
行业动态 - 广西智能风机叶片首次实现海外出口 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在RCEP框架下完成从技术引进到整装输出的关键跨越 [1] - 中国企业积极投身东盟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中船广西文船重工 远景能源 锦峰海洋重工等海上风电领军企业聚集钦州港推动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1] - 钦州港海关创新推出"一项一案"监管模式 通过货物申报 包装货物暂时进出境申报到现场验核全流程提供精准指导助力风电产业出口 [2] 公司业务 - 远景能源钦州智慧能源产业基地产出229件智能风机叶片 通过巴拿马籍杂货船"博润九州"轮从钦州港启航运往南亚市场 [1] - 公司构建包含智能风机整机制造 智能风机叶片制造及全球海上叶片测试中心的完整产业体系 成为广西唯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1] - 经钦州港口岸出口相比长江流域港口可缩短4-5天航程 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1]
包头市石拐区:项目为笔绘新图
内蒙古日报· 2025-08-16 14:28
重大项目推进 - 2025年上半年石拐区在年初确定的28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复工基础上又新开工18个 [1] - 重大项目以增量项目牵引产业加快升级总量跃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同步推进 [1] -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生态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石拐成型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亚新钢铁公司投资20亿元实施13个技改项目引入智能传感系统搭建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效率品控双提升 [3] - 亚新三期项目投资60亿元采用先进涂镀精控固化等技术生产不锈钢彩涂钢板实现产品升级附加值提升产业链延伸 [3] - 特种合金产业采用国内领先的直流炉技术推动传统硅铁向高纯硼合金等高端产品跃升能耗有望降低30%综合效益提升超过50% [3] - 上半年石拐区R&D投入增长1904%新增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9家5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总数有望突破14家 [3]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 - 山西天宝项目落地建设填补自治区风电法兰制造空白 [5] - 中科传感永益钢构等9个配套项目同步推进25类核心零部件实现隔墙供应 [5] - 上半年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78亿元占自治区比重375% [5] - 制造业总产值占石拐区比重794%比去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426%同比增长116个百分点 [5] 新兴产业培育 - 新引进低空经济企业8家通航机场联合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建自治区首家通航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及低空经济研究院 [6] - 数字经济已聚集一批检验检测软件信息服务类企业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30% [6] 现代服务业发展 - 铁路技术创新产业园引人聚人4000余人 [8] - 喜桂图商旅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未来将成为集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地标 [8] - 上半年新登记服务业企业180户同比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269%同比提升91% [8] - 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同比增长9% [10]
山东这家企业造出全球风电“心脏”
齐鲁晚报网· 2025-08-06 20:0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边浩玥 王文彬 通讯员 王军 郭凤仪 潘兆家 一家山东企业生产的风电轮毂,正驱动着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巨轮。 近年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风力发电离不开风力发电机,而轮毂则是风力发电机中的关键部 件。作为山东省风电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精密),凭借全产 业链布局、核心技术突破和全球化市场战略,在风电装备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中国风 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 7月29日,在国创精密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为轮毂进行涂装防腐作业,这些厚重的铸件,实则 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中枢"。 铸造技术部经理刘怀雨介绍,轮毂是风轮的枢纽,也是叶片根部与主轴的连接件,可以说是风电设备的 心脏。它既要将叶片承受的风力载荷精准传递给主轴和齿轮箱,实现风能到机械能的转化,还要通过调 节叶片角度提升发电效率。风电轮毂通常由球墨铸铁制作,需具备足够的强度耐久性、高精密度来应对 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速旋转。 "轮毂是风电装备中受力最大的部分。"刘怀雨进一步解释,轮毂连接着3个叶片,叶片长度能达到100多 米,如果轮毂做的不好,很容易出现出 ...
通辽市:绿能产业交响曲,奏响北疆高质量发展强音
中国能源网· 2025-08-01 11:33
风起草原:6000万千瓦绿能资源激活转型引擎 通辽市风光资源富集,开发潜力超6000万千瓦,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宝藏"。霍林河露天 矿复垦区,矗立着国际首例成功运行于露天煤矿排土场的风电机组,实现了该领域"零"的突 破。昔日矿山排土场与今日百米风机的鲜明对比,正是通辽能源结构加速优化的生动写照。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通辽市精准发力绿电就地消纳。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 15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发电量40%,科尔沁草原正崛起为蒙东地区重要的绿色电力枢 纽。 创新驱动:"绿电+机制"赋能产业升级 在广袤的科尔沁草原腹地,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正澎湃推进。通辽市,这座昔日的能源 重镇,正将取之不尽的"风光"禀赋,转化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澎湃绿能,以"绿能高地"筑巢引 凤,以"电价洼地"激活产业,并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震撼路径,为国家能 源安全与战略资源保供注入强劲的"通辽力量"! 通辽市将"增量配电改革"与"绿电应用"深度融合,作为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抓 手和落实"双碳"目标的有效路径。奈曼旗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2024年实现新能源供电0.7亿 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7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31 16:58
公司概况 - 投资者参观公司展厅、精密减速器工厂、增速器智慧工厂,副总裁介绍公司成长历程、主营业务、核心产品及增速器智慧工厂建设进展 [1] 增速器智慧工厂建设资金筹措 - 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二级市场再融资 [1] - 2023 年 12 月 14 日相关会议及 2024 年 1 月 2 日股东大会通过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计划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 30 亿元授信额度 [1] - 2025 年 7 月 17 日董事会会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相关议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6 亿元用于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 [1][2] 增速器智慧工厂投产后预计毛利 - 投产后毛利率预计从“产品附加值”和“规模效应降本”两个维度正向提升 [2] - 风电增速器单台价值高,毛利率有望高于现有常规风电减速器产品 [2] - 智慧工厂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产能释放和市场份额提升将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 [2] 风电增速器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设计适配复杂工况,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需多重严苛试验验证 [2] - 资金壁垒:属资本密集型行业,设备购置和研发投入资金需求大 [2] - 客户与认证壁垒:整机厂商供应商准入严苛,验证周期 2 - 3 年,产品需严格认证才能入市 [2] - 品牌与人才壁垒:客户重视品牌信誉,行业需要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2] 提前招聘员工原因 - 为增速器智慧工厂储备工艺技术、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岗位人才,参与设备调试与小批量试制,支撑工厂推进 [2] 增速器产品优势 - 具有啮合平稳、噪声小、密封性能好、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等优势 [2] - 齿轮使用优质合金钢材料,采用多种热处理工艺提升耐磨性和疲劳寿命 [2] - 采用先进工艺使外齿轮精度达 5 级、内齿轮精度达 7 级,确保低噪音、高效率传动 [2] - 铸件采用耐低温冲击材料,关键部位探伤按 1 级执行,加工精度达 5 级 [2]
大金重工斩获4.3亿海外大单 加速出海半年最高预盈5.7亿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34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签署欧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供应合同,金额约4.3亿元,预计对2026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2] - 2025年以来已签订三个海外大单,合计金额约24.16亿元,占2024年度营收比例约64%[3] - 公司产品涵盖海上及陆上风电全系列装备,成为国内首家出口欧洲海塔和亚洲首家出口欧洲超大型单桩的企业[3] - 除欧洲市场外,公司积极参与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市场投标,与日本前三轮海风项目业主建立密切关系[3] - 公司拟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以进一步夯实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1亿至5.7亿元,同比增长193.32%至227.83%[1][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1.46%,毛利率、净利率连续三年提升至29.83%、12.54%[6]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突破性增长,出口产品交付量大幅增加且采用附加值更高的DAP模式[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金额达14.89亿元,同比增长50.71%,推动后续业绩释放[8] 财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稳居全球风电海工装备制造第一梯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高质量基础设施支撑[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41.14%,货币资金31.99亿元,足以覆盖13.4亿元有息负债[8] - 公司是国内风电塔筒行业首家上市企业,经过二十余年深耕成为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商[5] - 海外项目以外币结算为主,汇率波动对公司汇兑损益产生积极影响[7]
中国制造业抢占高端海洋装备制高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2:55
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万亿元,占GDP比重7.8%,其中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比超三成[2] - 海洋高端装备领域技术突破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2]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 - 中国中车"启航号"为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功率20兆瓦,风轮直径260米,年满发小时数约3500小时,年节约燃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万吨[3]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8年不到500万千瓦增长至2024年4127万千瓦,连续4年全球首位[3] - 预计2030年国内海上风电总装机达2亿千瓦,总投资2.6万亿元,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4] - 中国风电产业链全球最完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零部件60%-70%在中国生产[5] 中国中车风电业务 - 中国中车在2023年风力发电机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5] - 覆盖陆上1.5-12兆瓦及海上8-20兆瓦不同功率等级风机,与Vestas、Nordex、SGRE等国际企业合作[3][9] - 海外市场要求严格,如仿真数据与实测差值需小于5%,产品噪音小于100分贝[1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 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预计2025年达1126亿元[6] - 中集集团为高端海工装备总包建造商,业务包括FPSO、FLNG、风电安装船等,订单排产至2027年[6][7] - 全球仅不超过5家企业掌握FPSO、FLNG核心技术[6] 中国海工装备全球竞争力 - 2024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272.2亿美元,中国承接106艘订单,金额116亿美元,占比42.6%,全球第一[9] - 中集来福士交付全球最大油电混动风电安装船,关键指标全球领先[8] - 中国海工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