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电新行业2025Q1基金持仓分析:蛰伏于渊,扶摇待时
民生证券· 2025-05-06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新板块总体持仓占比环比下降,持仓市值有所下降但集中度环比提升 [1][7][9] - 新能源车、电力设备与工控板块基金持仓占比环比提升,新能源发电板块持仓占比调整较深 [2][14] - 锂电产业链全球化持续推进,产能扩张将进入理性阶段,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电力设备与工控等板块相关标的 [24][26][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新板块总体持仓占比环比下降 - 截至2025Q1,中信电新行业基金持仓比重为9.20%,环比-1.35Pcts,同比-0.51Pcts;中信电新行业市值在总市值中的比重为5.29%,环比+0.18Pcts,同比-0.27Pcts [1][7] - 截至2025Q1,304只电新自选股基金持仓占比为11.87%,环比-0.56Pcts,同比-0.18Pcts;电新自选股市值在A股总市值的比重为7.78%,环比+0.61Pcts,同比+0.04Pcts [1][7] - 截至2025Q1,电新自选股持仓市值约为3595.03亿元,环比-2.28%;TOP10持仓市值比重占电新行业公司比重为77.43%,环比+3.36Pct [9] - 加仓市值位列前三的是比亚迪、汇川技术和震裕科技,减仓市值位列前三的是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和晶科能源 [11] 电新子板块持仓分析 - 截至25Q1,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基金持仓占比为11.87%,环比-0.56Pcts,同比-0.18Pcts [2][14] - 新能源汽车板块基金持仓占比为8.65%,环比+0.11Pcts,同比+1.42Pcts;新能源发电为1.82%,环比-0.67%,同比-1.23%;电力设备与工控板块基金持仓占比为1.50%,环比+0.06Pcts,同比-0.32Pcts [2][14] - 新能源汽车板块中,宁德时代仍位列第一,持仓市值1467.82亿元,占新能源车板块持仓56.07%;25Q1该板块基金持仓集中度环比下滑 [17] - 新能源发电板块中,阳光电源位列第一,持仓市值187.02亿元,占新能源发电持仓比重为33.86%;该板块基金持仓前十名标的占总持仓比重环比-0.46Pcts [18] - 电力设备与工控板块中,汇川技术持仓市值第一,为177.67亿元,占电力设备与工控持仓的39.09%;该板块基金持仓集中度有所下滑 [19][20] 投资建议 新能源汽车 - 关注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FP环节的湖南裕能;电解液环节的天赐材料、新宙邦;结构件的科达利;负极的尚太科技 [24][25] 新能源发电 - 光伏关注BC领先企业隆基绿能、爱旭股份,TOPCon领先企业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跟踪支架企业中信博、振江股份等;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 [26][27] - 风电关注海风相关企业海力风电、大金重工等,零部件企业广大特材、日月股份等,整机厂企业明阳智能、金风科技等 [28] - 储能关注国内大储相关企业上能电气、华自科技等,美储相关企业阳光电源、阿特斯等,欧洲户储相关企业德业股份、科士达等 [29] 电力设备与工控 - 电力设备关注出海相关企业金盘科技、明阳电气等,特高压相关企业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配网侧相关企业国电南瑞、四方股份等 [30][31] - 工控及机器人关注Tesla主线相关企业鸣志电器、三花智控等,国产供应链厂商中大力德、精锻科技等,内资工控企业汇川技术、禾川科技等 [32]
晶科科技(601778):电价短期承压,但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有望提升绿电价值
中邮证券· 2025-05-06 18: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47.8亿元同比+9.3%,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15.4%;2025Q1营收11.1亿元同比+43.0%,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64.6%;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亿元,去年同期为-1.7亿元 [3]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4.9/55.3/5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3/5.7亿元,(2025年4月30日)对应PE分别为18/17/16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59元,总股本/流通股本35.71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9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3.27 / 2.12元,资产负债率62.5%,市盈率28.78,第一大股东是晶科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2] 投资要点 - 2024年行业受消纳限电、市场化交易、分布式入市政策等扰动及自然灾害影响,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下降致利润承压 [3] - 2024Q4公司营收8.9亿元,同环比分别+2.1%/-55.0%,归母净利润1.0亿,同环比分别+1832.8%/-20.8% [3] 电站开发与运营业务 - 截止2025Q1末公司持有电站6042MW,较2024年底净减少406MW;2024年出售电站790MW(地面、工商业、户用分别为301、55、434MW),2025Q1出售户用电站440MW [4] - 2024年公司结算电量67亿度,自持电站精细化运营,如甘肃金昌电站提前锁定高价中长期合约,择机峰谷套利,全年平均结算电价高于市场均价 [4] 综合能源业务 - 储能业务:2024年公司自持独立储能电站规模298MWh,全年新增网侧储能55MWh、用户侧储能18MWh,新增获取备案储能项目容量超1970MWh [4] - 售电业务与虚拟电厂:2024年实现签约电量187亿度,交易电量139亿度,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度同比增长超3倍,绿证交易11.85万张,碳普惠7028吨;已在五省份布局虚拟电厂业务,截至2024年底接入容量1150MW,聚合客户数量超1200家 [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775|5493|5533|5414| |增长率(%)|9.25|15.04|0.73|-2.16| |EBITDA(百万元)|2258.04|2816.94|2925.07|3055.7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24.38|513.90|531.40|565.80| |增长率(%)|-15.39|58.43|3.41|6.47| |EPS(元/股)|0.09|0.14|0.15|0.16| |市盈率(P/E)|28.51|18.00|17.40|16.35| |市净率(P/B)|0.58|0.57|0.56|0.54| |EV/EBITDA|9.79|6.99|6.56|5.88|[10]
珠海港(000507):业绩稳健,“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推进
东兴证券· 2025-05-06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5 - 27年净利润分别为3.18、3.52和3.96亿元,EPS分别为0.28、0.32与0.37元;公司围绕两江布局的港航供应链物流体系逐步完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新能源板块不断实现突破,光伏业务有望持续带来盈利增量,经营长期向好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公司是珠海市港口发展和资本运作的重要平台,着力培育港口航运、能源环保、港城建设等业务板块,致力于构建现代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和区域性大型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打造珠江西岸具有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港口服务商 [6]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5.89 - 4.33元,总市值48.38亿元,流通市值47.46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为91,973/90,233万股,流通B股/H股为 - / - ,52周日均换手率2.35 [7] 2024年及2025年Q1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1.25亿元,同比下降6.1%,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5.4%,EPS为0.254元;2025年Q1公司营收11.93亿元,同比下降10.9%,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36.9%;2025年Q1销售费用由24年同期的0.39亿元降至0.16亿元,主要系珠海可口可乐公司不再纳入报表 [3][6][11] 各业务板块情况 码头板块 - 2024年受经济增速下行影响,旗下多个码头传统优势货种需求承压,各码头积极拓展新业务;24年下属码头货物吞吐量5784.35万吨,同比增长15.47%,港口板块实现营收7.80亿元,同比下降2.38%,毛利率较23年下降2.68pct至44.58%,体现货源结构变化,货种多元化提升抗风险能力 [3][4] 物流板块 - 2024年聚焦高质量业务,营收同比下降39.51%,但毛利率提升4.34pct至13.17%,持续深化客户合作,构建多式联运网络提升竞争优势 [4] 航运板块 - 2024年受沿海干散货市场低迷影响,船队完成散货运输928.90万吨,同比下降36.10%,集装箱运输21.70万标箱,同比下降30.58%;主动调整内河船业务结构,保障自有运力货量稳定 [5] 新能源板块 - 2024年实现营收24.35亿元,同比增长3.29%,毛利率26.53%,同比下降2.19pct;风电板块受部分地区风资源状况不佳和极端天气影响,以及个别电场延寿后综合电价下降,利润短期承压,24年风电场实现上网电量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运营利润6807万元,同比下降46.95%;光伏板块稳健增长,24年发电量超70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8.01%,秀强股份实现净利润2.20亿元,较23年的2.08亿元有所增长 [5][6]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456.05|5,124.97|5,294.09|5,546.62|5,941.54| |增长率(%)|3.92%|-6.07%|3.30%|4.77%|7.1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7.22|292.10|317.57|352.15|395.66| |增长率(%)|-9.57%|5.37%|8.72%|10.89%|12.36%| |净资产收益率(%)|4.16%|4.41%|4.64%|4.96%|5.37%| |每股收益(元)|0.24|0.25|0.28|0.32|0.37| |PE|21.91|20.69|18.66|16.47|14.34| |PB|0.94|0.94|0.90|0.86|0.82|[12]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快递3月数据点评:顺丰件量增速超预期,通达系价格竞争依旧激烈|2025 - 04 - 28| |行业普通报告|航空机场3月数据点评:国内市场供给管控提振客座率,国际线淡季依旧承压|2025 - 04 - 17| |行业普通报告|交通运输行业:关税战导致进出口货运承压,建议关注内需板块|2025 - 04 - 07| |行业普通报告|低空产业:全球首张eVTOL运营证书落地,商业化试运营跨过最后一道槛|2025 - 04 - 01| |行业普通报告|快递1 - 2月数据点评:件量维持高增长,但价格竞争较往年更加激烈|2025 - 03 - 21| |行业普通报告|航空机场2月数据点评:国内线供给端挤水分,国际淡旺季差异依旧较大|2025 - 03 - 19| |行业普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点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仍是主线,重点关注反内卷与新业态|2025 - 03 - 06| |行业普通报告|航空机场1月数据点评:春运旺季需求回升,上市航司国际线运力投放首次超过19年同期|2025 - 02 - 19| |公司普通报告|珠海港(000507.SZ):集装箱需求走弱导致码头业务毛利率略降,能源板块表现稳健|2024 - 09 - 03| |公司普通报告|珠海港(000507.SZ):码头吞吐量持续增长,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增加导致净利润略降|2024 - 05 - 07|[15]
龙源电力(001289):偏弱来风限制业绩表现,内生外延保障长期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5-06 1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偏弱来风影响,一季度公司风电平均利用小时同比降55小时,但新能源装机快速扩张,剔除火电剥离因素,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8.81% [2] - 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减19.00%,主因火电资产剥离;新能源成本增加幅度大于售电收入增加,新能源板块毛利率预计下滑;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减22.07%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81.40亿元,同比减19.00%;归母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减22.07% [6] 事件评论 - 火电剥离聚焦绿电主业,偏弱来风限制电量增速:2025年一季度新增投产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控股装机容量达4114.95万千瓦,同比增13.81%,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3044.35万千瓦,同比增9.59%,光伏控股装机容量1069.98万千瓦,同比增65.53%;一季度风电平均利用小时同比降55小时,一季度完成发电量202.86亿千瓦时,同比降4.42%,剔除火电剥离影响,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8.81%,其中风电发电量177.76亿千瓦时,同比增4.37%,光伏发电量25.09亿千瓦时,同比增55.65%;江苏省风电机组占比最高,一季度江苏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发电量分别同比减17.36%、22.83%,海上风电电量下降或结构性限制风电业务营业收入;受火电业务剥离影响,一季度营业收入81.40亿元,同比减19.00% [11] - 绿电毛利率下滑,一季度业绩承压: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增2.32个百分点,受益于火电资产剥离;绿电业务毛利率预计同比下滑,因新能源项目持续投产,折旧摊销等成本同比增加,且部分地区资源偏弱致新能源电量增速低于装机增速,新能源成本增加幅度大于售电收入增加;在火电业务剥离、新能源经营承压共同影响下,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减22.07% [11] - 集团资产注入增厚盈利,内生外延保障稳健成长:2024年10月拟16.86亿元收购集团新能源资产,标的资产在运144.69万千瓦,在建58.60万千瓦,风电131.60万千瓦,光伏71.69万千瓦,收购PB仅1.07倍;2024年取得开发指标14.72GW,其中风电6.37GW,光伏8.35GW,规划2025年新开工新能源项目550万千瓦,投产500万千瓦 [11] - 投资建议与估值: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82元、0.89元和0.99元,对应PE分别为21.05倍、19.54倍和17.60倍,维持“买入”评级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9.85亿元、381.88亿元、433.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6.57亿元、82.48亿元、93.66亿元 [15] - 资产负债表:预计2025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2753.34亿元、3082.15亿元、3374.15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829.71亿元、2091.72亿元、2307.33亿元 [15] - 现金流量表: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00.89亿元、253.92亿元、342.4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338.46亿元、 - 455.71亿元、 - 446.40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8.83亿元、198.08亿元、101.32亿元 [15] - 基本指标: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0.89元、0.99元,市盈率分别为21.05倍、19.54倍、17.60倍,市净率分别为1.84倍、1.72倍、1.59倍 [15]
逐绿前行勇当“碳”路先锋
金融时报· 2025-05-06 11:24
绿色金融政策与工具 - 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通过"莞绿融"支小再贷款专项资金支持广东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贷款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2] - 2024年累计投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512.21亿元,同比增长44.96亿元,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4.52亿元带动碳减排贷款7.53亿元[2] - 创设全国首个"莞绿融"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和"绿链通"再贴现产品,截至2025Q1分别投放1.57亿元和3.73亿元,并指导发行绿色债券15亿元[2] 创新金融产品应用 - 华夏银行东莞分行以1.7万吨广东省碳排放配额为质押,向东莞金洲纸业提供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废纸采购[3] - 东莞农商银行推出"稳业卡"产品,为"松湖优谷文旅综合体"海洋牧场项目提供450万元额度支持洪梅笋壳鱼苗培育[3] - 全国首批水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落地,东莞银行投放2000万元支持某水泥企业转型改造[5]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2024年东莞银行机构向绿色工厂企业发放贷款204.3亿元[4] - 针对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链实施"整链授信"机制,授信金额达38亿元[4] - 依据《广东省陶瓷行业转型金融实施指南》,东莞银行向某陶瓷企业发放15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能源结构优化[4] 绿色金融标准建设 - 推动发布《广东省陶瓷行业转型金融实施指南》,成为广东省市级层面首份建筑领域绿色发展金融指引文件[5] - 促成东莞银行落地全国首批水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建立转型金融新路径[5] 整体发展成效 - 截至2025Q1东莞市绿色贷款余额达2493.6亿元,较年初增长7.99%,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平均5.27个百分点[1] - 碳减排支持工具投放量稳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形成"链主企业+合作银行+中小微企业集群"对接机制[2][4]
市场化改革倒逼新能源发电企业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12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 量发展的通知》,决定推进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实现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此举打破了新能源发电 长期依赖政府定价的局面,开启了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新时代。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来 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过去,新能源发电企业习惯了政府定价模式,收益相对稳定,企业只需专注于发电生产。如今企业必须 走出"温室",迎接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在收入方面,新能源电站收入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原来的 保障性收入,转变为以市场交易收入为主,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在市场竞争方面,随着新能源装机规 模持续扩大,市场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当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时,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争取更多发电机会, 不得不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若企业交易策略缺乏灵活性和竞争力,就可能导致发电量受限,面临盈利 压力。 更高的市场化环境,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价格市场化信号,将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管 理优化提升竞争力。比如,新能源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成本更低、技术更优的企业将获得 竞争优势,推动行业从"补贴依赖"转向"技术驱动"。未来的新能源发展模式, ...
费用控制优化,盈利现金流有望双升
华泰证券· 2025-05-05 2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1.53 元/股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绿电 2024 年营收 38.4 亿元(yoy+4%),归母净利 10.09 亿元(yoy+9.7%),1Q25 营收 10.26 亿元(yoy+20%),归母净利 2.54 亿元(yoy+52%),2024 年拟派息 4.13 亿元、DPS 0.2 元、派息率 41% [1]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扩张,2025 年发电量有望大幅增长;费用控制卓有成效,经营利润与现金流有望回升 [1] 各部分总结 新能源发电装机与发电量 - 截至 2024 年底控股投运装机规模 18.45GW,在建 2.83GW,核准 17.56GW,预计 2025 年底投运装机达 22.5GW,2025 - 27 年新增风电和光伏装机合计 4.15/6.0/6.0GW [2] - 2024/1Q25 风电发电量 yoy - 9%/+11%,光伏发电量 yoy + 201%/+553%,预计 2025 - 27 年发电量 yoy + 178%/+30%/+27% [2] 费用控制与现金流 - 2024 年扣非归母净利 yoy - 1.6%,管理/财务费用率 yoy - 1.26/-0.86pp,预计 2025 年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3]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 yoy - 29%,应收绿电补贴余额年末 62.38 亿元、yoy + 8.0 亿元,预计 2025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扩大 [3] 盈利预测调整 - 考虑新增装机和资金成本变化,将 2025 - 26 年归母净利小幅调整 - 0.05%/-1.9%至 13.70/16.17 亿元,预计 2027 年为 18.17 亿元,预测期三年 CAGR 为 22%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3,691|3,840|7,930|9,731|11,889| |+/-%|7.60|4.05|106.50|22.71|22.1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919.58|1,009|1,370|1,617|1,817| |+/-%|45.34|9.68|35.87|17.97|12.42|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44|0.49|0.66|0.78|0.88| |ROE (%)|5.48|5.49|6.83|7.67|8.19| |PE (倍)|19.26|17.56|12.92|10.96|9.75| |PB (倍)|1.03|0.90|0.86|0.82|0.78| |EV EBITDA (倍)|18.24|23.19|18.61|15.63|13.74|[6]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三峡能源、龙源电力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中绿电 2025 - 27 年归母利润 CAGR 为 21.69%高于行业均值(7.26%),但 2025 年 ROE(6.83%)低于行业均值(10.41%),给予 2025 年 1.16xPB、相当于 17xPE,目标价 11.53 元 [4][26]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详细展示了 2023 - 2027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 2025E 营业收入 7930 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370 百万元等 [31]
中国天楹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6.46%,净利润下滑16.99%,新能源业务成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5-05 21:5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6.4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同比下降16.99% [1] - 扣非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减少20.17% [1] 环保业务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个,日处理规模合计21,550吨 [4] - 生活垃圾入库量约849万吨,同比增长20% [4] - 上网电量21.97亿度,同比增长15% [4] - 供汽供热业务蒸汽销售170万吨,同比增长177.35% [4] - 9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开展供汽供热业务 [4] 新能源业务 - 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包括400兆瓦离网风电、400兆瓦上网风电等 [4] - 电解水制氢1.95万吨/年及甲醇10万吨/年 [5] - 辽源市签约214.5兆瓦离网风电、514.8兆瓦上网风电及17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5] 海外布局 - 越南河内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超4000吨 [5] - 越南富寿、清化及新加坡大士等项目加速建设 [5] 科技创新 - 研发智能分选机器人与无人清扫机器人,降本增效30%以上 [5] - 大吨位机械炉排炉、等离子熔融、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迭代升级 [5]
三峡能源(600905):24年业绩受限减值及电价,投资收益护航25开年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5-05 1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量增价减”下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一季度营收降、归母净利润升 [2][10]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EPS为0.25元、0.26元和0.28元,对应PE分别为17.31倍、16.67倍和15.11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17亿元,同比增长12.13%;归母净利润61.11亿元,同比减少14.81% [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28亿元,同比减少3.47%;归母净利润24.47亿元,同比增长1.16% [6] 事件评论 2024年情况 - 新增并网装机791.70万千瓦,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4669.77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占全国海风总装机17.08% [10] - 全年发电量719.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40%,风电发电量45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6%,光伏发电量254.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44% [10] - 全年平均上网电价0.4195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4.10%,风电平均上网电价下降7.95%,光伏平均上网电价同比下降25.61% [1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3%,毛利率同比下降2.49个百分点至52.63%,毛利润156.39亿元,同比增长7.07% [10] - 存在多重减利因素,财务费用43.10亿元,同比增长8.85%,投资收益6.67亿元,同比下降6.66%,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14.50亿元,同比扩大8.92亿元 [10] 2025年一季度情况 - 发电量197.8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1.55%,营收76.28亿元,同比下降3.47%,毛利润37.63亿元,同比下降8.93亿元,降幅19.18% [10] - 通过多重因素控制成本及增利,财务费用10.26亿元,同比下降4.90%,投资收益7.36亿元,同比增加5.72亿元,增幅348.33%,信用减值0.76亿元,同比减少0.75亿元 [10] - 归母净利润止跌回升,同比增长1.1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87%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9717|33740|38548|43781| |营业成本(百万元)|14078|17124|20284|23417| |毛利(百万元)|15639|16616|18263|20365| |营业利润(百万元)|8525|10011|10588|11902| |利润总额(百万元)|8560|10031|10608|11922| |净利润(百万元)|7458|8627|9070|1013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6111|7074|7347|8107| |EPS(元)|0.21|0.25|0.26|0.28|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8897|29517|22038|33444|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1668|-16205|-34467|-34214|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3129|-9945|7932|5210|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359|3367|-4497|4440|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66|1.03|0.77|1.17| |市盈率|20.05|17.31|16.67|15.11| |市净率|1.41|1.33|1.25|1.17| |EV/EBITDA|12.24|11.48|10.84|9.86| |总资产收益率|1.7%|1.9%|1.8%|1.9%| |净资产收益率|7.0%|7.7%|7.5%|7.8%| |净利率|20.6%|21.0%|19.1%|18.5%| |资产负债率|71.0%|70.1%|70.3%|70.5%| |总资产周转率|0.09|0.09|0.10|0.11| [15]
中闽能源(600163):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归母净利+18%,看好公司长期海风发展潜力
华创证券· 2025-05-05 14: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受减值及黑龙江风电、生物质机组拖累,2025年一季度电量增长明显带动业绩增长,看好公司远期成长性,关注今年项目分配落地节奏与资产注入兑现情况,维持“强推”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7.41亿、18.3亿、20.95亿、26.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5%、5.1%、14.5%、28.7% [3] - 2024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亿、7.41亿、8.64亿、1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4.0%、13.8%、16.5%、23.9% [3] - 2024 - 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34、0.39、0.45、0.56元,市盈率分别为16、14、12、10倍,市净率分别为1.6、1.4、1.3、1.2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90,299.61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90,299.61万股,总市值105.43亿元,流通市值105.43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39.19%,每股净资产3.69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6.53/4.24元 [4] 业绩分析 - 2024年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54/0.15亿元,生物质机组计提约0.46亿减值,黑龙江风电及生物质发电量同比分别减少14.59%/64.97%,拖累全年业绩 [7] - 2024年度累计完成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为30/2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7%/2.83%,福建风电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为27.1/26.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18%/7.28% [7] - 2025年一季度累计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0%,上网电量约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9%,福建风电发电量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5%,上网电量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9% [7] 未来展望 - 未来新能源增量或有风电与光伏结构性调整,海风增长快,截至2024年存量海风装机41GW,占比1.2%,公司作为福建海风重要开发主体,成长空间乐观 [7] -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有望看到福建新海风分配落地,若公司获取资源将支撑未来成长性;待海电三期项目补贴自查核查结果确认后三个月内,公司将协商启动资产注入程序,若完成注入将提升业绩 [7] 投资建议 - 调整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至7.4、8.6亿元,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为10.7亿元,对应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39、0.45、0.56元,对应PE为14、12、10倍 [7]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6x,因公司远期成长潜力大给予20x PE,对应149亿目标市值,目标价7.8元,较现价有41%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