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食
icon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7月月报:热点行情回落,白酒抬头-20250804
中原证券· 2025-08-04 21:59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维持)" [2]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食品饮料板块微涨0.89%,熟食(+15.02%)、保健品(+27.37%)和白酒(+2.27%)领涨,但零食(-8.44%)、软饮料(-7.67%)等子板块回落 [1][7] - 2025年1-7月板块累计下跌3.50%,跑输沪深300指数(+3.66%),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 [5][12] - 板块成交量326.98亿股,环比6月增加15.09亿股,但较4月高点减少195.25亿股,维持低位 [1][7]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食品饮料板块PE为13.93倍,白酒子板块PE仅11.98倍,均处于十年低位 [5][14] - 新兴消费领域估值较高:其他酒(37.1倍)、烘焙(36.79倍)、熟食(35.02倍) [14] 个股表现 - 7月个股上涨比例52.34%,保健品(技源集团+176.29%)、乳制品(阳光乳业+37.53%)和白酒(泸州老窖+8.38%)表现突出 [21] - 1-7月零食、乳品、保健品个股领涨,如贝因美(+19.91%)、盐津铺子(+17.93%) [24] 供需与价格 - 2025年1-6月白酒产量同比降5.8%,葡萄酒降26.7%,啤酒微降0.3%;冷鲜肉(+11.8%)和食用油(+4.7%)产量增长 [33] - 乳制品进口量6月转降6.59%,但高端乳制品(酪乳/稀奶油)进口量增188.88% [39] - 上游原料价格分化:豆油(+9.91%)、菜籽油(+14.7%)上涨,PET(-13.75%)、猪肉(-27.32%)下跌 [41][43] 投资建议 - 8月推荐关注白酒、软饮料、保健品、烘焙等板块,组合包括迎驾贡酒(PE 12.78倍)、泸州老窖(PE 13.59倍)、东鹏饮料(PE 33.33倍)等9只个股 [56][57] - 零食行业受益渠道创新和"口红效应",软饮料竞争格局改善,白酒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54][55] 区域企业动态 - 河南省上市公司中莲花控股2024年营收增25.98%,净利润增55.92%;双汇发展营收降0.64%但毛利率提升至17.69% [45][47] - 2025年1-7月好想你(+15.34%)、莲花控股(+8.42%)股价表现较好 [49][51]
特朗普关税到底怎样影响美国经济?这些数据在释放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8-04 18:0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整体有效平均关税率将攀升至18.3% 创1934年以来新高[1][2] - 即便消费者转向替代商品 平均关税率仍将维持在17.3% 为1935年以来最高水平[2] - 关税政策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挤压可支配收入[2] 经济数据表现 - 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仅3.5万人 失业率升至周期性高点4.2%[1] - 7月制造业活动指数从49.0降至48.0[1] - 个人消费支出通胀月增0.3% 年增率推高至2.6% 核心通胀率升至2.8%[1] 贸易协议框架 - 美日双边贸易协定成为范本 核心条款被美欧 美韩协定沿用[4] - 协议包含四大原则:15%基础关税 特定行业50%差别关税 扩大市场准入 要求增加在美投资采购[5] - 日本新投资承诺相当于2024年对美直接投资存量增长73% 韩国增长幅度达380%[5] 企业盈利与消费趋势 - 消费品公司盈利同比下降0.1% 原材料公司盈利同比下降5%[7] - 实际个人支出仅环比增长0.1% 剔除转移支付的实际收入连续第二个月下降0.2%[7] - 全球零食巨头美国销量大幅下降 日用品消费增速持续放缓[8] - 高性价比餐厅吸引高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减少消费[8] 投资承诺质疑 - 欧盟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被质疑为空洞承诺 因欧盟已是美国债券股票最大外国持有者[6] - 外国私营企业在美投资动力受质疑 因90%利润需保留美国的条件违背自由市场理念[5]
万辰集团(300972.SZ)旗下品牌好想来锚定年轻化与县域市场,领跑量贩零食赛道
新浪财经· 2025-08-04 16:06
公司高层人事调整 - 王健坤因个人精力分配辞去董事长职务 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王泽宁出任公司总经理[1] - 人事变动标志着公司向年轻化战略深度迈进[1] 业务战略转型 - 公司将IP品类纳入量贩零食发展核心战略 构建"IP+场景体验+社交传播"立体化业务模式[3] - 通过引入三丽鸥 蜡笔小新 名侦探柯南等顶流IP形成全品类矩阵[3] - 重点布局县域市场 通过万店网络填补正版IP产品市场空白[4] 产品与运营创新 - 推出0.9元/颗蜡笔小新巧巧脆曲奇巧克力和8.8元《哪吒2》印章款盲盒等高性价比爆款商品[4] - 不定期在全国落地IP主题门店 通过元素装饰 限定产品发售与互动体验活动转化传统消费场景[3] - IP主题店模式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用户粘性 成为年轻人社交打卡地标[3] 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 精准把握年轻人"情绪消费"需求趋势[3] - 紧扣年轻化与县域深耕两大关键词构建零食赛道独特竞争力[4] - 推动好想来从传统量贩零食店向年轻化消费平台转型[4]
来伊份入局威士忌,零食巨头布局威士忌该咋看?
36氪· 2025-08-04 13:58
来伊份入局威士忌业务 - 公司通过旗下沪威酒业推出威士忌品牌"望空" 并发布"东成西就"系列两款产品 产品选用苏格兰低地产区原酒 在上海松江仓库经历两年桶陈后上市[3] - 上海特殊气候条件显著提升熟成效率 昼夜温差使橡木桶每日膨胀收缩频率远高于苏格兰 加速酒液与木桶物质交换 较高湿度使酒精度下降更平缓 赋予威士忌更柔和口感[3] - 望空单桶产品定价7.28万元/桶 已熟成满两年的单桶获部分东南亚和美国藏家购入[4] 中国威士忌产业发展基础 - 中国具备威士忌酿造的气候条件 多样化的气候特征为威士忌提供适宜环境 四季分明和温差适中有利于酒液缓慢陈酿[8] - 丰富的粮食资源为生产提供保障 大麦作为主要原料有广泛种植面积和稳定产量 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大麦品质[8] - 威士忌等欧洲传统酒种在国内大规模生产案例较少 来伊份入局打破传统酒类格局[6] 零食企业多元化战略动机 - 零食行业竞争激烈且产品同质化严重 多元化发展为寻求新增长点和降低单一业务风险[9] - 威士忌具有较高附加值和广阔市场前景 与零食业务在消费场景和客户群体存在重叠 可充分利用现有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9] - 中国消费者追求国际化多元化消费体验 对威士忌等国际酒种接受度日益提升 不再满足于传统白酒和黄酒[11] 威士忌产品创新方向 - 团队实验证实通风对亚热带气候熟成至关重要 尝试多种熟成方案进行桶陈实验[3][4] - 在中国特殊气候条件下 产品开发周期可从苏格兰近百年缩短至30年[4] - 需结合中国气候原料文化特点进行创新 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威士忌产品[11]
食品饮料周报(25年第31周):行业进入中报业绩期,关注板块结构性机会-20250804
国信证券· 2025-08-04 11:37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白酒板块 - 淡季高端酒批价下跌:飞天茅台批价下跌10元至1905元/瓶,第八代五粮液批价下跌20元至850元/瓶 [12] - 中报业绩交易阶段:白酒板块本周下跌2.4%,关注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13] - 投资主线:推荐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五粮液;数字化工程显现正反馈的泸州老窖;基地市场有份额提升逻辑的今世缘、迎驾贡酒、古井贡酒 [13] 大众品板块 - 啤酒:2Q25基金重仓比例小幅下降至0.42%,燕京啤酒重仓比例提升至0.13% [14] - 零食:2Q25基金重仓比例提升至0.30%,盐津铺子、万辰集团加仓明显 [15] - 调味品:基础调味品龙头表现稳健,推荐颐海国际、海天味业 [16] - 速冻食品:淡季新品研发积极,推荐安井食品、千味央厨 [17] - 乳制品:供需改善预期,布局2025年向上弹性 [18] - 饮料:旺季龙头提速,东鹏饮料H1收入增长36% [19] 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板块本周下跌2.08%,跑输上证指数1.14pct [20] - 涨幅前五:贝因美(25.16%)、阳光乳业(22.39%)、科拓生物(18.88%)、海南椰岛(15.02%)、安德利(13.56%) [1]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贵州茅台:2025E EPS 75.04元,PE 18.9x [4] - 五粮液:2025E EPS 8.62元,PE 14.0x [4] - 山西汾酒:2025E EPS 11.18元,PE 16.0x [4] - 泸州老窖:2025E EPS 8.86元,PE 13.9x [4] - 农夫山泉:2025E EPS 1.32元,PE 34.1x [4] - 东鹏饮料:2025E EPS 8.94元,PE 31.9x [4] 行业动态 - 贵州茅台:落地文化体验馆,上线美团闪购 [11] - 五粮液:启动501项目全球招商 [11] - 泸州老窖:2024年分红派息每10股45.92元 [11] - 乳制品:政策催化预期,需求平稳复苏 [18]
投资策略周报:坚守自我,科技为先-20250803
开源证券· 2025-08-03 11:11
市场整体观点 - 市场在连续五周上涨后进入调整阶段,新增资金边际赚钱效应趋弱,但市场中枢仍在抬升,不应在牛市中过度恐慌 [2][12] - 7月市场呈现双轮驱动格局:一是"反内卷"政策下的PPI修复扩散行情,二是全球科技共舞带来的成长股弹性 [2][12] - 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增速放缓,融资买入额占全A成交比从高点回落至7%-10%的中性区间,部分AI细分领域有所回暖 [12][13] PPI修复逻辑 - 尽管PPI仍处低位,但M1同比持续回升(2024年下半年以来)为价格修复提供领先信号,信用端传导显示边际改善可能 [14][16] - CRB指数与PPI走势出现结构性背离(铜等工业金属领涨 vs 国内黑色系疲软),但螺纹钢价格从7月开始向铜价收敛,补涨逻辑正在形成 [17][20] - "反内卷"政策经历三轮演变(2024年7月至今),通过规范价格秩序引导产业回归正常盈利轨道,化工ETF和钢铁ETF已突破20月均线+2倍标准差 [21][23][27][28] - 顺周期品种(保险、有色、建材、白酒、地产、化工)因估值低位和PPI预期改善具备修复空间,部分权重股仍低于三年半移动平均线 [30][31][32][33][35] 科技成长主线 - TMT板块(尤其是通信)展现强资金承接能力,2025年Q2主动偏股基金在电信和信息技术持仓同比分别增长43.4%和262.3% [37][38][41] - 半导体周期或进入上行阶段,AI算力需求(GPU/HBM)叠加消费电子复苏,景气斜率有望超越上轮周期 [44][48][49][50] - 科技细分领域估值分化:光通信板块估值修复,消费电子和半导体设备板块仍处低位区间 [54][55][56] 配置建议 - 行业配置采用"4+1"框架: 1) 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AI+/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军工)[58] 2) PPI修复扩散方向(保险/有色/建材/白酒/地产/化工)[58] 3) 反内卷广谱方向(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恒生互联网)[58] 4) 出海机会(汽车/风电/零食等)[58] 5) 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黄金/高股息)[58]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2025、07、18-2025、07、31):育儿补贴落地,关注中报业绩-20250801
东莞证券· 2025-08-01 18:1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食品饮料行业 [1] 核心观点 - 育儿补贴政策落地,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乳品需求有望提振 [2][46] - 白酒板块二季度业绩承压,水井坊、酒鬼酒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同比下滑,主因政商务宴请消费场景疲软 [2][46] - 啤酒、软饮料进入消费旺季,需求有望提升 [2][46] - 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表现良好,需关注消费力修复与成本变化 [2][46] 行情回顾 - 2025年7月18日-31日SW食品饮料指数上涨1.02%,跑输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 [9][11] - 细分板块全线跑输沪深300,肉制品跌幅最小(-0.06%),软饮料跌幅最大(-4.35%) [11][12] - 约37%个股录得正收益,阳光乳业(+35.17%)、贝因美(+22.40%)涨幅居前 [13][15] - 行业PE(TTM)20.68倍,低于近五年均值34倍;相对沪深300 PE为1.64倍,低于中枢2.7倍 [16][17] 行业数据跟踪 白酒板块 - 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批价持平,分别为1870元/瓶、900元/瓶、835元/瓶 [19][20] - 6月全国白酒产量33万千升,同比下降6.5% [43] 调味品板块 - 豆粕价格月环比增长2.68%至2984元/吨,白砂糖价格月环比下降0.82%至6030元/吨 [22][23] - 玻璃价格月环比大涨16.14%至16.05元/平方米 [22][23] 啤酒板块 - 大麦价格月环比微增0.45%至2235元/吨,铝锭价格同比增长9.18%至20580元/吨 [27][28] - 6月啤酒出口额同比增长64.3%,1-6月累计出口量增长24.1% [38] 乳品与肉制品 - 生鲜乳价格同比下降5.9%至3.03元/公斤 [34][36] - 猪肉批发价同比下降18.72%至20.45元/公斤,生猪存栏量季环比增长1.72%至4.24亿头 [36][37] 重点公司动态 - 东鹏饮料2025H1营收107.37亿元(+36.37%),净利润23.75亿元(+37.22%) [44] - 劲仔食品首次回购股份10万股,总金额126.85万元 [45] 投资建议标的 - 高端白酒:贵州茅台(600519) [46][49] - 大众品龙头:海天味业(603288)、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 [46][49]
喜茶爆单,抹茶“杀疯”,中国抹茶会是下一个Labubu吗?
36氪· 2025-08-01 10:34
BLACKPINK成员带动喜茶抹茶产品全球热销 - BLACKPINK成员在Instagram发布喜茶三倍厚抹茶饮品照片后 全球喜茶门店订单量激增 出现排队长龙和售罄现象 [1][3] - 照片发布后第2天 上海和杭州多家喜茶门店的三倍厚抹茶产品销售量比前一日增长超过500% [8] - 喜茶全球门店迅速响应 美国和韩国门店推出艺人定制款三倍厚抹茶 全球门店几乎都上线了抹茶饮品买一赠一营销活动 [10] 抹茶产品成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新趋势 - 2023年亚太地区抹茶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57.76% 中国 日本 英国和德国抹茶市场迅速增长 [4] - 现制茶饮品牌集中推出抹茶新品 奈雪径山抹茶茶饮获得30万+好评 茶百道和茉莉奶白也都推出抹茶系列产品 [3] - 海外现制咖啡品牌Blank Street Coffee的抹茶饮品约占总销售额的50% 估值达5亿美元 [15]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抹茶生产和消费国 - 2020年中国抹茶产量达3916吨 占全球产量55.72% 消费量达3966吨 占全球56.43% [20] - 预计2025年中国抹茶总产量将超过5000吨 主要生产集中于浙江径山 贵州铜仁和湖北孝感三个城市 [20] - 2024年浙江省原料茶产值超20亿元 已成为全球最大抹茶生产基地 贵州去年抹茶产量超1200吨位居全国第一 [22][26] 中国主要抹茶产区发展现状 - 浙江径山作为抹茶发源地具有历史优势 拥有国内首台智能抹茶机 径山抹茶代表品牌九宇抹茶茶叶销往全球70%国家 [22][24] - 贵州铜仁被称为"中国抹茶之都" 贵茶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世界上最大单体抹茶精制车间 年产量可达4000吨 [26][28] - 湖北孝感聚力打造中国抹茶产业发展第一城 目前拥有抹茶茶园3500亩 抹茶产能500吨 产品出口日本并供应国内主要茶饮品牌 [30] 地方特产走向全国的成功案例 - 柳州螺蛳粉从2015年袋装销售收入5亿元增长至2024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759.6亿元 品牌价值达125.59亿元 [34] - 2024年云南昭通鲁甸土豆片网上爆火 29年历史的"噜咪啦"薯片品牌快速出圈 [37] - 盒马红心苹果汁在2023年11月-2024年4月销售季销量同比暴涨400% 让消费者记住了新疆红心苹果 [40][42] 中国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海外媒体报道抹茶时多将其与日本关联 美国对日本进口产品增加15%关税导致抹茶原料价格上涨 [17] - 中国抹茶需要更多明星产品如螺蛳粉和红心苹果汁 通过行业协会背书 清晰标准 地方特色口味结合和趣味产品来提升品牌认知度 [42] - 新茶饮和渠道自营品牌在宣传中主动提及抹茶产地 为径山抹茶和铜仁抹茶做了自然推广 [32]
亿滋国际下跌6.61%,报65.1美元/股,总市值842.3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31 21:49
股价表现 - 7月31日开盘下跌6.61%至65.1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14.53亿美元 [1] - 总市值842.36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收入总额182.97亿美元 同比增长3.7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0.43亿美元 同比大幅减少48.19% [1] 机构评级 - 7月30日获Sanford C. Bernstein & Co., LLC上调目标价至88美元 [2] - 最新评级为Outperform(跑赢大盘) [2] 公司概况 - 全球零食行业领导者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 [2] - 拥有奥利奥、吉百利牛奶、米尔卡和Toblerone等标志性品牌 [2] - 2021年全球净收入约287亿美元 为全球最大零食公司之一 [2] - 在饼干领域排名全球第一 巧克力领域排名第二 [2] - 在8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全球员工约80,000名 [2]
年收入近80亿的雀巢咖啡中国,将迎来一位全新“女掌门”
36氪· 2025-07-31 10:26
人事任命 - 雀巢任命Pamela Takai为在华咖啡业务新负责人 自2024年三季度起生效 直接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汇报 并加入大中华区管理委员会 [1][3] - 原负责人姜海英已决定离开雀巢寻求新机会 [3] 新任负责人背景 - Pamela Takai拥有20多年快消行业经验 曾任职于联合利华和亿滋 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和营销工作 [3] - 她于2021年4月加入雀巢菲律宾 担任奶品健康与营养解决方案负责人 [3][5] - 在菲律宾任职期间 她带领奶品业务实现销量主导的增长 恢复了儿童系列销量 并在成人及即饮产品上实现强劲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 [5] - 她曾成功推动业务转型 提高盈利能力 市场份额显著增长 在数字化生态战略方面有丰富经验 [5] 原负责人业绩 - 姜海英2022年加入雀巢 最初负责糖果和冰淇淋业务 2024年接任咖啡业务负责人 [7] - 她重新塑造脆脆鲨品牌定位 将其转型为脆零食品牌 成为大中华区增长最快品牌之一 [8] - 她推动脆脆鲨产品线扩展 推出薄脆饼干、曲奇饼干、植物脆、冰淇淋等新品 [8] - 她负责将奥利奥品牌冰淇淋引入中国市场 并通过电商重启和餐饮业务拓展推动冰淇淋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8] - 她提出通过本土化创新实现产品迭代升级与品类拓展 聚焦少而精的创新项目 [10] 咖啡业务重要性 - 咖啡业务是雀巢品牌管理、产品创新和消费者忠诚度的战略载体 [1] - 咖啡是雀巢全球营收占比第一大业务 过去三年每年以8%速度增长 年收入近240亿瑞士法郎(约1974亿元人民币) [13] - 大中华区在雀巢全球咖啡业务中占比约4% 2023年收入约9.6亿瑞士法郎(约79亿元人民币) [13] - 与2021年相比 雀巢大中华区咖啡业务销售收入基本持平 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 [14] 市场战略方向 - 全球咖啡行业增长驱动力来自高端化、更多饮用场景和更多新消费者 [16] - 咖啡创新从咖啡师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 年轻消费者寻求在家中制作创意咖啡 [16] - 咖啡成为全天候多功能饮料 包括热饮、冷饮和花式调味饮品 [16] - 中国消费者年均咖啡消费量仅四五十杯 远低于全球平均超过200杯的水平 [16] - 雀巢中国2024年推出PET瓶装新品生椰拿铁和桂花龙井拿铁 灵感来自中国咖啡连锁市场爆款口味 [10] - 即饮罐装产品线精简为浓醇拿铁和原醇香滑两款 产品特性更鲜明 [10] 全球业务调整 - 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强调更少、更大、更好的创新 六大重磅投资中有两个与咖啡相关(雀巢浓缩咖啡和NEO系统) [18] - 2024年雀巢咖啡业务多个领导职位调整 包括咖啡品牌负责人和雀巢星巴克全球咖啡联盟负责人变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