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搜索文档
爱旭股份: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7:1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2.064亿股 每股发行价12.11元 募集资金总额24.99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4.59亿元[1] - 主承销商于2020年8月5日将募集资金划入公司银行账户 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验证[1] - 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存储管理[1] 前次闲置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前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15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2] - 已于2025年9月2日将3.15亿元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2] - 资金归还情况已通知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 - 义乌三期年产4.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总投资33.53亿元 可投入募投项目金额24.57亿元[2] - 截至2025年9月4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1.41亿元 剩余募集资金3.16亿元[2] - 剩余募集资金包含尚未支付的发行费用842.75万元[2] 本次资金补充计划 - 拟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15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3] - 资金将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 不会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3] - 不会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证券交易 将根据项目需求及时归还资金[3] 审议程序与审核意见 - 2025年9月4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资金补充议案[4] - 监事会认为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节省财务费用 符合股东利益[4] - 保荐机构认为程序合规 资金用途符合监管规定[4][5]
海目星: 海目星:关于调整向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7:11
财务资助调整核心内容 - 海目星拟将向控股子公司星能懋业提供的财务资助额度从8,000万元人民币追加至10,000万元人民币 额度有效期自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36个月内可循环滚动使用 [1] - 本次调整旨在满足星能懋业业务拓展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 缓解其融资难度并降低公司整体融资成本 [1][2]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关联自然人赵盛宇与周宇超作为星能懋业股东未同比例提供财务资助 但未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 [1][2] 被资助对象基本情况 - 星能懋业为海目星控股子公司 海目星持股比例为64.20% 其他股东包括常州星能管理咨询合伙企业(9.00%)、赵盛宇(8.00%)、周宇超(7.30%)等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星能懋业资产总额为11,571.65万元 负债总额12,841.22万元 净资产为-1,269.57万元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14.77万元 净利润-2,188.96万元 [3] - 其他股东未同比例提供财务资助系基于公司战略安排及股东财务状况 公司强调对星能懋业具有实质控制力且资金风险可控 [3][4] 交易定价与协议安排 - 财务资助资金来源于海目星自有资金 利率定价不低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一年期LPR及公司同期实际银行借款利率 [4] - 具体借款协议尚未签署 但明确额度有效期36个月且可循环使用 借款无抵押和担保安排 [4][6] 审议程序与机构意见 - 本次调整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第七次专门会议、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关联董事赵盛宇、周宇超均回避表决 [6][7] - 独立董事认为该调整符合公司整体利益 不影响日常资金周转 董事会及监事会均强调风险可控且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情形 [6][7] - 保荐机构核查确认审议程序合规 符合科创板监管规则 对本次调整无异议 [8]
海目星: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整向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4 17:11
财务资助调整概述 - 海目星拟将对控股子公司星能懋业的财务资助额度从8,000万元人民币上调至10,000万元人民币 期限为自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36个月内有效 且借款额度可循环滚动使用 [1] 关联交易背景 - 因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盛宇和董事兼副总经理周宇超作为星能懋业股东未同比例提供财务资助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2] - 赵盛宇为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周宇超为英国利物浦大学激光工程应用硕士 现任公司光伏行业中心总经理兼集团CTO [2]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 上述关联人均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2] 被资助对象基本情况 - 星能懋业主要从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及技术开发等业务 [3] - 股权结构显示海目星持股64.20% 赵盛宇持股8.00% 周宇超持股7.30% [4][5] -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11,571.65万元 负债总额12,841.22万元 净资产为-1,269.57万元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14.77万元 净利润-2,188.96万元 [5] - 其他股东未同比例资助系基于公司战略安排及股东财务状况 [5] 财务资助条款 - 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利率不低于一年期LPR及公司同期实际银行借款利率 [6] - 具体借款协议尚未签署 将按相关规定办理 [6] 交易必要性及影响 - 调整额度为满足星能懋业业务拓展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 支持其发展并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 [6] - 公司对星能懋业具有实际控制权 财务资助风险可控 [6] - 本次交易无抵押和担保 [7] 审议程序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于2025年9月4日审议通过 认为符合公司整体利益且不影响资金周转 [7][8] - 董事会及监事会同日审议通过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认为风险可控且定价公允 [8] - 保荐人中信证券对本次交易无异议 认为已履行必要程序且符合监管规定 [9]
爱旭股份: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4 17:1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206,440,957股 发行价格12.11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499,999,989.27元 [1] - 扣除保荐及承销费用后实际到账募集资金2,460,599,989.27元 于2020年8月5日划入专户 [1] - 募集资金已进行专户存储并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1] 募集资金使用现状 - 截至2025年9月4日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14,104.63万元 剩余31,569.25万元 [2] - 主要投用于义乌三期年产4.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 项目总投资金额335,305万元 [2] - 可投入募投项目的金额为245,673.88万元(已扣除发行费用) [2] 前次资金临时补充及归还情况 - 2024年9月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1,500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期限不超过12个月 [2] - 截至2025年9月2日 已全额归还31,500万元至募集资金专户 未超期使用 [3] 本次资金临时补充计划 - 拟再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1,500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期限自董事会通过起不超过12个月 [3][4] - 资金将严格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 不涉及新股配售或证券交易 [4] - 承诺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实施 将根据资金需求及时归还至专户 [4] 审议程序与监管合规 - 2025年9月4日经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及监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4] - 监事会认为该举措符合募集资金监管规则 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节省财务费用 [4] - 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认为程序合规 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法规要求 [5]
果然财经|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寒武纪单日市值蒸发近840亿
齐鲁晚报· 2025-09-04 17:0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上证指数跌1.25%报3765.88点 深证成指跌2.83%报12118.70点 创业板指跌4.25%报2776.25点 科创50指数跌6.09% [1] - 市场成交额显著放大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5819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862亿元 [1] - 全市场超过2990只个股下跌 仅有2297只上涨 跌停家数达47只 [5] 板块表现分化 - 大消费板块逆势走强 零售板块涨2.89% 主力净流入18.56亿元 免税店板块涨2.57% 主力净流入10.51亿元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涨2.41% 主力净流入1.59亿元 [2][3] - 旅游及酒店板块涨2.37% 主力净流入1.14亿元 美容护理板块涨2.52% 主力净流入7813万元 [2][3] - 新能源赛道表现亮眼 光伏 储能 固态电池概念股活跃 国内新型储能上半年装机规模突破100吉瓦 [3] - 算力硬件 半导体 CPO板块全线低迷 军工板块持续调整 [3] 寒武纪股价重挫 - 寒武纪股价大跌14.45% 报1202元/股 总市值降至5029亿元 单日市值蒸发近840亿元 [3] - 股价重挫与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相关 权重将从15%下调至10% 相关被动型基金需卖出约100亿元股票 [4] - 尽管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 但市盈率仍高达5117倍 [4] - 本周累计跌幅超24% 较历史高点1587.91元回撤超20% [4] 资金流向特征 - 市场呈现高低切换特征 前期涨幅较大的AI算力 半导体等高位板块集体回调 [5] - 低位的大消费 新能源及部分金融股获资金流入 [5] - 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4]
光伏周价格 | 头部企业“抱团”涨价,光伏产业链价格易涨难跌
TrendForce集邦· 2025-09-04 17:04
多晶硅价格趋势 - 供给端持续增加 市场处于累库阶段 月度产出预计达13万吨 环比8月增加约8000吨[4] - 受国家"反内卷"政策驱动 价格呈现易涨难跌局面 最高报价达55元/公斤 成交价格重心持续上移[6] - 企业采取挺价策略 利用9月丰水期电价优势增产累库 预计10月电价优势结束后减产动作将更明显[6] 硅片市场动态 - 库存结构性问题显著 210RN尺寸库存集中 183N和210N库存相对健康[8] - 183N和210N尺寸需求平衡 具备涨价基础 头部企业预计上调报价0.05元/片[8] - 上游硅料价格上涨提供成本支撑 价格呈现分化上涨趋势[8] 电池片供需格局 - 库存水平相对健康 但供给与需求结构存在分化 183N和210N尺寸供需较为平衡[8] - 210N高效电池需求有向好趋势 为价格提供支撑[8] - 价格易涨难跌 进入激烈博弈阶段 预计将跟随硅片价格上涨[10] 组件价格走势 - 上游价格持续攀升推高生产成本 但终端需求未见明显起色[12] - 组件厂商报价上调至0.7元以上 实际现货成交价仍在0.68元/瓦左右徘徊[12] - 在成本政策和需求共同支撑下 价格走势偏向乐观 预计保持坚挺并稳中求涨[12] 细分产品价格数据 - N型复投料均价47元/公斤 N型致密料均价45元/公斤 N型颗粒硅均价43元/公斤[2] - N型183单晶硅片均价1.25元/片 N型210单晶硅片均价1.6元/片 N型210R单晶硅片均价1.38元/片[2] - M10L单晶TOPCon电池片均价0.295元/瓦 G12单晶TOPCon电池片均价0.29元/瓦[2] - 182mm TOPCon双面双玻组件均价0.68元/瓦 210mm HJT双面双玻组件均价0.72元/瓦[3] - 集中式项目TOPCon组件均价0.68元/瓦 分布式项目TOPCon组件均价0.7元/瓦[3]
港股收盘(09.04) | 恒指收跌1.12% 中芯国际(00981)领跌蓝筹 芯片、黄金股回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7:0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1.12%或284.92点至25058.51点 成交额3022.33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跌1.25%至8937.0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85%至5578.86点 [1] - 中芯国际跌6.67%至56港元 拖累恒指29.59点 华虹半导体跌5.42%至45.68港元 拖累恒指3.11点 阿里巴巴跌3.21%至129.8港元 拖累恒指15.73点 [2] - 百度集团涨2.13%至96港元 贡献恒指4.18点 阿里健康涨1.56%至6.49港元 贡献恒指1.06点 [2] 半导体行业动态 - 中芯国际拟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剩余股权以实现完全控制 民生证券认为此举将显著增厚归母净利润 [2][4] - 华虹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华力微97.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3] - 东兴证券指出半导体龙头资产整合频发 反映国家科技战略通过资本市场提升高科技产业发展 [3] - 工信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要求加强CPU、人工智能服务器及芯片攻关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测试 [4] - 中信证券预计国产存储芯片及晶圆代工厂市场份额提升 海外设备采购难度加大推动国产替代需求 [5] 光伏行业政策与表现 - 协鑫新能源涨8.43% 福莱特玻璃涨5.67% 信义光能涨2.07% 凯盛新能涨1.83% 协鑫科技涨1.55% [5][6] - 新能源运营商集中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 太阳能1-8月补贴资金同比增232%达全年预估170% 金开新能同比增342%达全年预估190% [6] - 工信部行动方案要求破除光伏"内卷式"竞争 依法治理低价竞争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产能 [6] - 中金认为9月是反内卷方案实施关键节点 政策落地后板块仍有较大空间 [6] 黄金与大宗商品 - 潼关黄金跌8.93% 中国黄金国际跌7.43% 灵宝黄金跌7.19% 赤峰黄金跌4.84% [7] - 现货黄金跌破3520美元/盎司至3531.89美元 日内跌0.77% COMEX黄金期货跌超1%至3588.3美元/盎司 [7] - 市场焦点集中于美国8月非农数据 预计对9月美联储降息决策产生关键影响 [7] 个股异动分析 - 中创新航涨13.81%至24.72港元 与印度Ashok Leyland达成长期独家合作 未来7-10年投资超5000亿卢比(404.5亿人民币)建设电池制造项目 [8] - 公司泰国Pack工厂稳定交付 葡萄牙基地2025年一季度动工 投资150亿元 预计2027年投产年产能15GWh [8] - 华领医药涨14.75%至4.59港元 绩后累涨逾40% 中期华堂宁®销量176.4万盒同比增108% 净销售额2.174亿元同比增112% [9] - 确认终止拜耳协议后一次性递延收入12.435亿元 中期盈利11.839亿元 毛利率升至54.2%同比增7.7个百分点 [9] - 安能物流涨10.61%至9.07港元 中期零担货运量682万吨同比增6.2% 营收56.25亿元同比增6.4% 经调整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10.7% [10] - 毛利率达15.6% 中期分红派息率50% 300kg以下货量同比增18.2% [10][11] - 胡桃资本跌36.36%至1.4港元 香港证监会查讯显示19名股东持股13.98% 行政总裁持股56.01% 公众持股仅5.35% [12]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寒武纪单日市值蒸发近840亿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16:5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上证指数跌1.25%报3765.88点 深证成指跌2.83%报12118.70点 创业板指跌4.25%报2776.25点 科创50指数跌6.09% [1] - 市场成交额显著放大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5819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862亿元 [1] - 全市场超过2990只个股下跌 仅有2297只上涨 跌停家数达47只 [7] 板块表现分化 - 大消费板块逆势走强 零售板块涨2.89% 主力净流入18.56亿元 免税店板块涨2.57% 主力净流入10.51亿元 [2][3] - 旅游及酒店板块涨2.37% 主力净流入1.14亿元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涨2.41% 主力净流入1.59亿元 [2][3] - 新能源赛道表现亮眼 光伏 储能 固态电池概念股活跃 国内新型储能上半年装机规模突破100吉瓦 [4] - 算力硬件 半导体 CPO板块全线低迷 多股跌超10% 军工板块持续调整 [4] 寒武纪股价异动 - 寒武纪股价大跌14.45% 报1202元/股 总市值降至5029亿元 单日市值蒸发近840亿元 [5] - 股价重挫与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相关 权重将从15%下调至10% 被动型基金需卖出约100亿元股票 [5]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 但市盈率高达5117倍 [5] - 7月初至8月28日股价累计涨幅超200% 8月28日市值达6637亿元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本周累计跌幅超24% [6] 资金流向特征 - 市场呈现高低切换特征 AI算力 半导体等高位板块回调 大消费 新能源及金融股获资金流入 [7] - 尽管新能源板块表现强势 仍未能扭转市场整体跌势 市场亏钱效应显著 [7]
协鑫科技2025年上半年颗粒硅现金成本持续下降至25.31元/公斤 低碳力量越发放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6:5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35亿元 毛亏7亿元 EBITDA为3.8亿元 同比增长325.8% [1] - 光伏材料业务外部客户收入56.65亿元 占总营收98.8% 同比下降35.4% [2] - 分销及销售开支1.04亿元 同比下降21.9% 行政开支6.25亿元 同比下降8.5% [9] 颗粒硅业务突破 - 现金成本从28.17元/公斤降至25.31元/公斤 半年降幅超10% [1][5] - 市占率从14.58%跃升至24.32% 平均不含税售价30.17元/公斤 [1] - 7月颗粒硅成交价首次超过传统N型致密料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4.70万元/吨 周环比上涨2.17% [4] 产能与出货规模 - 多晶硅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二 颗粒硅产能达48万吨 [2] - 库存严格控制在1万吨 库存周转天数小于7天 远低于行业2个月平均水平 [1][9] 技术品质升级 - 更新"901AS"品质标准 粒径控制从1.5-1.6mm提升至2.2-2.3mm [5] - 五元素总金属杂质≤0.5ppbw产品占比稳定95% 全元素杂质≤1ppbw产品占比从55.8%提升至91.8% [6] - 平均浊度≤70NTU产品占比达57.4% 远高于2024年三季度的25% [6] 能耗与环保优势 - 颗粒硅能耗为12-15kWh/kg 基于1kWh≈0.1229kgce计算 [9] - 碳足迹指标41kgCO₂e/kg(从摇篮到大门)和16kgCO₂e/kg(从大门到大门) 远低于棒状硅81kgCO₂e/kg [14] - 符合国家拟修订能耗1级标准(≤5kgce/kg)的60万吨产能主要来自公司颗粒硅 [10] 行业政策环境 - 工信部开展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 41家企业被纳入范围 [13] - 新版《反不正当竞争法》10月实施 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 [12][13] - 多晶硅行业开工率仅34% 政策推动行业去产能和有序竞争 [1][7] 钙钛矿新业务布局 - 钙钛矿叠层组件认证效率达29.51%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6] - GW级产业基地投产 预计11月完成首片下线 2026年目标量产效率26%且出货超100MW [16] - 7月完成C2轮近2亿元融资 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16]
事关芯片、人工智能终端、锂电池等领域,两部门联合发文
搜狐财经· 2025-09-04 16:44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提出16项具体举措 涵盖产业升级 需求挖掘和技术创新三大方向 [1]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7% [3] - 包含锂电池 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超5% [3] - 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首位 [3] - 2026年目标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超万亿元 [3] -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4000亿元 [3] - 2026年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40% [3] 产业升级措施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 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3]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3]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3]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3]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破除"内卷式"竞争 [4] - 实施光伏组件 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4] -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 [4] 技术创新与融合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 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4] - 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 赋能科学研究 自动驾驶 生物医药等高算力场景 [4]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4] -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 [4] 市场拓展方向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 增加智慧健康养老优质终端产品供给 [4] - 支持汽车电子 海洋电子 航空电子 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4]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 锂电池产业 [4]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