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体娱
icon
搜索文档
制造业PMI有所回落,非制造业PMI继续扩张—— 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持续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5-03 06:08
制造业PMI指数 - 4月制造业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回落至临界点以下[1] - 下降主因包括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对供需端的拖累以及3月旺季后的季节性下行[1] - 新订单指数环比降幅小于新出口订单指数,显示国内需求稳定释放缓解出口压力[2] - 高技术制造业和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保持稳定扩张[5] 非制造业PMI表现 - 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1][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2%附近,土木工程建筑业指数升至60%以上[3] - 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超55%,文体娱乐业指数升至51%以上[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7个月高于55%,企业对后市保持乐观[4]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自2023年1月以来持续高于临界点[5] - 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链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1][2] - 中央部署"四稳"工作及积极宏观政策,基建投资向实物工作量转化加快[5][6] - 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分别保持在55%和54%以上[2]
美国滥施关税影响初现——2025年4月PMI分析|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1 17:11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经济研究 文/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迪 、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助理 铁 伟奥 国 家 统 计 局 最 新 数 据 显 示 , 2 0 2 5 年 4 月 份 , 我 国 制 造 业 采 购 经 理 指 数 (PMI)为4 9 . 0%(前值50 . 5%),美国滥施关税影响初现。不过4月政 治局会议已经给出三大重要信号:一是保持国内储备政策的弹性;二是强 化底线思维,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三是加紧加快既定 政策的落实落地,加大加力重点领域的政策实施力度。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银河宏观 ,作者中国银河宏观 中国银河宏观 . 国家统计局4月3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前值50.5%)。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比上月下降1.5个百 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关税的影响已全面传导至制造业企业。 供需同时收缩,出口影响较为严峻。 4月生产指数49.8%(前值52.6%)。新订单指数49.2%,新出口订单44.7%,分别下降2.6和4.3pct。4月需求下降较大, 尤其是新出口订单 ...
短期波动不改经济长期向好大势——解读4月份PMI数据
新华网· 2025-04-30 20:31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短期波动不改经济长期向好大势——解读4月份PMI数据 新华社记者潘洁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30日发布数据显示,尽管4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 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但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持续扩张,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没有改变。 受前期制造业较快增长形成较高基数叠加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4月份制造业PMI回落至临界 点以下。不过,高技术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继续保持扩张,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 企业预期仍保持乐观主基调。 由于外贸环境发生变化,我国制造业出口受到影响,国外需求短期收紧。4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 44.7%,较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国外需求的收紧拖累了制造业整体市场需求,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 49.2%,较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月运行在51%以上后落入收缩区间。 受外部需求收紧影响,生产整体也略有下降。4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49.8%,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 点。供需整体偏弱运行带动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下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 47%和44.8%,比上月下降2.8和3 ...
三类行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4月PMI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4-30 20:00
核心观点 - 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0%,低于荣枯线,主要受高基数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 [2][3] - 高技术制造业、基建和居民服务业三类行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5][6][10][13][15] - 制造业分项数据普遍下滑,生产、新订单、出口订单等指标均回落 [2][18] - 服务业和建筑业活动指数小幅下降但仍高于临界点 [2][20] PMI数据 - 4月制造业PMI为49.0%,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2] - 生产指数49.8%,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49.2%,下降2.6个百分点 [2] - 新出口订单44.7%,下降4.3个百分点;进口指数43.4%,下降4.1个百分点 [3][19] - 从业人员指数47.9%,下降0.3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47.0%,下降0.2个百分点 [2]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2%,下降1.2个百分点 [2][21] 行业表现 高技术制造业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 [5][10]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以上 [5] - 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人工智能+"行动 [5][10] 基建行业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60.9%,上升6.4个百分点 [5][13] - 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清单 [5] - 2024年预算内投资已下达6191亿元,占全年预算的88.4% [5][14] 居民服务业 - 航空运输、文体娱乐、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0%以上 [6][15] - 政治局会议部署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6][16] - 4月28日发布会提出扩大服务消费等具体举措 [16] 其他重要分项 - 出厂价格指数44.8%,下降3.1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低于荣枯线 [4][19] - 采购指数46.3%,下降5.5个百分点;在手订单43.2%,下降2.4个百分点 [19]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1%,下降1.7个百分点 [4][21]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1.9%,下降1.5个百分点 [20]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1%,下降0.2个百分点 [2][20]
4月PMI数据点评:三类行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华创证券· 2025-04-30 18:05
制造业PMI数据 - 4月制造业PMI为49.0%,前值50.5%,回落至荣枯线以下[4] - 生产指数为49.8%,前值52.6%,回落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2%,前值51.8%;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前值49.0%[4] 其他行业PMI数据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4]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4] 行业扩张情况 - 高技术制造业指数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2.0%及以上[5]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9%,比上月上升6.4个百分点,施工进度加快[6] - 与居民旅游出行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0%以上,后续服务消费是重点支持领域[7] 其他重要分项情况 - 4月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4.8%,前值47.9%,连续11个月低于荣枯线,50个品种平均跌幅2.4%[17] - 采购指数为46.3%,前值51.8%;在手订单指数为43.2%,前值45.6%;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3%,前值48.0%[17]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前值49.0%;进口指数为43.4%,前值47.5%[5]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显示宏观经济运行有所波动
贝壳财经· 2025-04-30 10:30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受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4月份制造业采 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继续保持扩张,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总 体稳定。总体看,综合PMI产出指数自2023年1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持续扩 张,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赵庆河表示,从全球范围看,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受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影响,主要经济体制 造业景气度普遍位于收缩区间。下阶段,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着力稳就业、稳企业、 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4月份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 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 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下降,指数降幅在0.1至5.5个百分点之间。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4月份PMI出现明显回落,且回到荣枯线之下,表明经济底 部回升态势仍有较大不稳 ...
两大巨头,深夜出手!机构资金:加仓、抄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8 08:08
作 者丨特约记者庞华玮 编 辑丨巫燕玲 此外,4月7日晚间, 宁德时代 公告,公司拟使用不低于4 0亿元且不超过 8 0亿元 自有或自筹 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并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 划。 4月7日晚, 中国电科 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积极履行对资本市 场承诺, 已完成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过2 0亿元。 4月7日,清明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亚太股市跟跌,日经2 2 5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均一度触发 熔断。A股三大指数也集体回调。市场全天成交额约1 . 6 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 . 4 6万亿 元。 对此,中信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于翔认为, A股的调整更多是受到海外悲观情绪的带 动 ,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悲观。 美国的宽松政策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出现,与中国宽松 周期重叠。其认为,当前的调整是一个布局的时间点。尽管避险情绪仍然存在,但从股票投资 的角度来看,估值是核心因素,他建议投资者关注股票资产配置。 此前, 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 先后发布公告称出手增持中国股票资产,坚决维护资 本市场平稳运行,并表示坚决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
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北外滩并购重组生态联盟将建立并购项目发现、撮合和服务机制
IPO早知道· 2025-03-31 12:07
论坛背景与核心观点 - 2025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在上海虹口举办,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财富与文化:开放、创新与合作",吸引金融、文化等领域约300人参会[4][5] - 核心观点:金融与文化相互赋能,金融为文化提供资金支持,文化为金融校准价值坐标,形成"美美与共、双向奔赴"的协同效应[2][5] - 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8072.73亿元,同比增长7.9%,文化领域举办营业性演出5.7万场,吸引观众2545万人次[5]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虹口区GDP增长8.2%,实到外资增长35.8%,增速均居全市首位[5] - 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引进东方汇理、长江证券资管、鸣石等60余家企业,金融资管机构超2100家,入选上海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5] - 文体娱乐业营收增长37.8%,增速中心城区第一,5家单位/个人入选市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新增海派文化中心等文化地标[5] 重点项目与政策发布 - 三大项目启动:沪上金融家北外滩会客厅、财富与文化融合发展案例征集、北外滩并购重组生态联盟[7] - 发布上海首个碳金融产业政策《虹口区关于推动碳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入驻绿色低碳企业800余家[8] - 北外滩定位为上海绿色金融枢纽核心承载地及碳金融集聚区,推动绿色信贷与转型贷款贴息政策落地[8] 行业专家观点 -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屠光绍提出上海应在金融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头、示范作用,建议编制金融文化指数[8] - 上海财经大学刘元春指出中国资产表现领跑全球,A股计算机、电子行业涨幅居前,港股强势上涨[8] - 东方汇乐萨奇强调财富管理需结合文化底蕴与科技素养,警惕金融产品风险误判(如2008年MBS案例)[10] - PCAF主席弗里什伯格提出碳核算标准重要性,全球580余家金融机构已加入,覆盖融资排放等三项标准[10] 资产管理专题 - 虹口资管规模超8万亿元,打造上海全球资管中心核心承载区[12] - 专题论坛聚焦"信义责任",启动"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展示活动及资本市场智库[12] - 行业讨论涵盖信义义务、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议题,涉及银行、基金、信托等多领域机构[12]
热点思考 | 《哪吒2》之后,下一个消费风口何在?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03 23:19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强劲复苏,全国票房达95.14亿元,同比增长18.2%,涨幅较2024年十一假期提升30.2个百分点 [1][9][29] - 《哪吒2》以43.5亿元票房领跑春节档,贡献总票房45.7%,带动市场创历史新高 [1][9][29] - 电影质量提升形成"供给创造需求"效应,春节档平均豆瓣评分7.8分(同比+0.4分),平均票价45.6元(同比+2.5%) [10][29] 消费券影响 - 全国投入不少于6亿元观影消费补贴,理论带动12-30亿元票房增量,实际直接拉动仅占市场规模5%-12% [2][11][30] - 湖南省消费券直接转化票房435.5万元,仅占该省总票房1.3%,显示政策对需求刺激有限 [12][30] 服务业供给缺口 - 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仅为历史趋势的88.2%,文体娱(73.9%)、住宿餐饮(82.8%)回落幅度超生产性服务业(90%) [3][14][31] - 服务业就业人数同比增3.1%,低于增加值增速5.2%,反映供给修复滞后 [14][31] - 核心服务CPI(1.6%)与核心商品CPI(-0.4%)分化,凸显服务业供给弹性不足 [15][31] 结构性修复领域 - 住宿餐饮业销售净利率最高回升15.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滞后2个季度上行 [4][17][32] - 演出行业2023年规模较2019年增长29.3%,旅行社数量边际提升21.4%带动团游复苏 [5][17][32] 中长期消费机遇 -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0.1%低于日韩(50.6%/46.4%),文体娱(0.5%)、住宿餐饮(1.7%)占比显著偏低 [19][33] - 中西部艺术场馆数较2019年增长显著(四川+67.3%,湖北+41.8%),限额以上零售增速超东部 [22][33] - 30-50岁人口增速未来5年回升0.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高增长将提振医疗保健消费 [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