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华为,最新发布!刘亦菲点赞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18:16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及市场表现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连续14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名 [4][5] - 问界M9上市17个月交付22.6万辆 问界M8上市4个月交付7万辆成为40万以上销量冠军 [5] - 智界R7与智界S7交付超11万辆 成为25万级中国品牌纯电SUV销量冠军 [5] -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000台 [5] - 华为ADS辅助驾驶半年里程突破16.7亿公里 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215万次 [5] 新款智界R7产品特性 - 新款智界R7售价24.98万元起 提供9款车色/5种内饰/4种轮毂选装 [6][7] - 纯电版采用800V高性能架构 续航802km 增程版搭载53.4kWh电池包 综合续航1673km [7] - 首发车外语音控车及隔窗对话功能 配备16.1英寸车载智慧屏及前排双零重力座椅 [7] - 新增极光绿车漆与罗兰紫内饰 辅助驾驶硬件向问界M8看齐 [7] 智界新S7产品特性 - 智界新S7售价22.98万元起 提供9款车色/4种内饰/3种轮毂选装 [9][10] - 续航达855km 升级全维感知能力与鸿蒙智能座舱 搭载HUAWEI SOUND音响系统 [9] - 品牌大使刘亦菲现场分享零重力座椅/无麦K歌/对外放电等实用功能体验 [10] 问界M8纯电版发布信息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 售价35.98万元起 计划9月开启交付 [12][13] - 新增语音交互游戏与百万像素投影大灯 专属电子宠物支持车外语音互动 [14] - 提供五座/六座长续航及四驱版本 顶配纯电Ultra六座版售价44.98万元 [16] 其他新品发布动态 - 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将于9月16日上市 预售价32.8万元起 [17] - 尚界H5开启预订 预售价16.98万元起 计划9月23日上市 [18][19] - 尚界H5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增程版CLTC续航1360km 纯电版续航655km [19] - 问界新M5 Ultra推出跃影红新色 售价22.98万元起 [16] 技术及生态进展 - 搭载HarmonyOS 5的终端设备数量突破1200万台 [4] - 智界全系车型9月可升级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 [7] - 鸿蒙智行通过OTA持续升级 问界M8增程版与M9全系将迎来十大功能更新 [14]
观车 · 论势 || 严管汽车OTA升级及时且必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17:09
政策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并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1] - 政策将严格执行OTA升级分类管理,未经备案的企业不得开展任何OTA升级活动 [1] - 企业不得向用户推送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亦不得通过OTA隐瞒缺陷,需确保升级后产品与准入标准一致,企业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1] OTA升级的风险与挑战 - 汽车OTA升级已演变为关乎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及网络安全的系统工程,未经充分验证的代码推送可能导致单体车辆失控、区域交通瘫痪乃至社会级网络安全事件 [1] - 部分企业将未充分验证的OTA版本直接上车,让用户充当移动测试员,放大了使用风险 [2] - 部分企业将OTA当作掩盖硬件缺陷的工具,用软件升级回避根本性的设计问题,并在升级中隐瞒风险,剥夺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 [2] - 一辆L2级辅助驾驶车型软件代码量可达5000万行,涉及100余个ECU模块协同,各模块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协同关系,系统复杂性高 [4] 监管的必要性与方向 - 严格的备案制度要求企业在升级前披露完整信息,从源头减少暗箱操作空间,政策明确禁止通过OTA隐瞒缺陷、关闭驾驶员监测功能等行为 [3] - 企业提交的备案材料往往仅披露表层信息,对底层算法参数调整、跨模块交互逻辑变更等关键内容语焉不详,需建立具备场景复现能力和逆向工程技术的专业第三方检测体系 [4] - 当前OTA升级监管涉及多部门职责,但各部门数据壁垒明显,导致监管效率大打折扣,亟待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构建全流程监管闭环 [5] 对行业的影响与应对 - 中小企业面临合规成本压力,若统一执行备案与测试标准,可能因无力承担成本而铤而走险,可考虑分级制定监管标准和开放公共测试资源等差异化监管方式 [6] - 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迭代速度,更在于安全可控的升级能力,企业应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守住测试严于升级、安全高于速度的研发理念 [7] - 政策的完善是对行业的规范,旨在推动智能汽车行业从粗放式生长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7]
华为靳玉志:ADS 4将具备高速L3试点商用及城区L4测试能力
凤凰网· 2025-08-25 15:23
智能驾驶系统技术进展 - ADS 4系统预计2024年实现高速L3级试点商用能力及城区L4级测试能力 [1] - 目标2025年实现高速L3能力及城区L4试点能力(需法规允许) [1] - 规划2027年实现无人干线物流试点和城区L4规模商用 [1] - 计划2028年推进无人干线物流商业化运营 [1] 产品商业化数据 - 搭载乾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车辆已突破100万辆(截至2025年7月) [1] - 激光雷达发货量超过100万颗 [1] - 系统累计辅助驾驶里程达40亿公里 [1] - 成功避免潜在碰撞事件254万次 [1] 用户使用指标 - 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累计使用超1000万次 [1] - 2025年7月单月用户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近700公里 [1] - 同期月人均辅助泊车达37次 [1] - 语音助手"小艺"累计调用24亿次 [1] - 无缝流转功能累计使用1.4亿次 [1] 市场部署计划 - ADS 4系统于2024年4月首发搭载尊界S800车型 [1] - 预计2024年9月起更多合作车型启动升级推送 [1] - 具体推送时间以车企官方公告为准 [1]
车市要闻:多地出台汽车产业利好政策
证券之星· 2025-08-25 14:04
锂盐市场供需 - 锂盐厂散单惜售情绪浓烈且报价持续抬升 上游企业倾向将氢氧化锂报价与碳酸锂期现价格挂钩 进一步推高报价中枢[2] - 部分三元材料厂因客供减量转向现货市场补库 已出现高价接货情况 对氢氧化锂价格形成有力支撑[2] - 当前供需格局偏紧 电氢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预计维持高位震荡[2] 机构观点与政策支持 - 西南证券认为新一轮新车周期开启 乘联会预计2025年乘用车零售2435万辆 同比增长6%[3] - 财政部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家用汽车领域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通过降低购车成本促进销量增长[3] - 世界机器人运动会特设工厂、仓储、医院、酒店四大场景赛 体现机器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3] 地方政策动态 - 上海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 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5]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等环节规模化应用 制定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检验检测方法[6] - 河南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7] - 黑龙江自8月23日起分三档给予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新能源车每档较燃油车多补贴0.2万元[8] 行业销售数据 - 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6.6万辆 同比增长2% 新能源市场零售50.2万辆 同比增长9%[9] - 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达58.0%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95.8万辆 同比增长28%[9]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42.9% 传统燃油车品牌盈利占比25.6%[10] 企业业务进展 - 智己L4级Robotaxi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专线正式运营 连接度假区与浦东机场[12] - 无驾驶人L4 Robotaxi已于8月15日在临港启动收费运营[12] - 小米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06亿元 交付新车81,302辆[13] - 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总收入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 汽车毛利率14.3%[14] - 蔚来过去十年充换电投入超180亿元 全国已建超8100座充换电站[15] 原材料价格 - 碳酸锂99.5%电碳均价83900元/吨 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81600元/吨[18] - 氢氧化锂56.5%微粉均价82460元/吨 电池级均价77490元/吨[18] - 六氟磷酸锂国产均价56300元/吨 电池级氟化锂均价144550元/吨[18]
中报揭示佑驾创新“布局即兑现”路径显效:收入大增46%,L4业务突破成新增长极
智通财经· 2025-08-25 13:5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灵活战略和持续创新实现多元化发展 形成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三大业务协同并进的格局 [1][2][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6.1%至3.46亿元 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15%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高速增长 [3] - L4级自动驾驶业务实现关键突破 收入超千万元 物流车等新业态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1][5][10] 财务表现 - 总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46.1% 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2.41亿元(占比69.8%) 同比增长32.4% [3][4]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0.61亿元(占比17.6%) 同比增长99% 车路协同业务收入0.39亿元(占比11.2%) 同比增长63.4% [3][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过50% 公司处于战略性亏损阶段但现金流充足 [9][10] 业务进展 - 智能驾驶板块新增4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和6个车型平台项目 推出iPilot 4 Plus和iPilot 4 Pro两款新产品 [4] - L4自动驾驶业务在苏州完成首个无人小巴项目交付 累计获得10余个项目 覆盖黑龙江 上海 杭州等多地 [5] - 智能座舱业务推出"智能管家BamBam"大模型解决方案和iCabin Lite一体机产品 [5] 战略布局 - 采用渐进式多元化发展策略 三大业务复合增长率显著:智能驾驶(33.3%) 智能座舱(621.1%) 车路协同(848.7%) [9] - 成功切入海外市场 产品覆盖欧盟 澳大利亚 墨西哥等国家 并通过国际Tier 1企业进入国际整车厂供应链 [6] - 已完成680万股配售 资金将重点投向中高阶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研发 [9] 成长前景 - 无人物流车进入开放道路测试阶段 预计第四季度正式交付 干线运输 机场及矿山等场景具备商业化潜力 [10] - 累计为42家汽车整车厂量产交付产品 上半年新增18个项目定点 [7] - 机构预测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 当前资产负债率低且现金充足 [10]
“鸽声”嘹亮!港股科技反攻号角吹响,如何抓住更多α?
金融界· 2025-08-25 13:35
市场预期与流动性 - 美联储鸽派言论推动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预期升至85%以上 [1] - 海外流动性改善趋势明确 港元利差收窄且汇率稳定在7.8附近 [6] - 主动外资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实现周度净流入港股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6] 指数表现与产品特征 - 恒生科技指数午盘涨超3% 但年内跑输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近10个百分点 [2][4]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为两融品种 午盘大涨3.21% 净值逼近年内新高 [4] - 该ETF近20日净流入2.3亿元 连续10日净流入1.4亿元 [4] 成分股表现与结构优势 - 重仓科技龙头全线飘红:腾讯美团涨超3% 京东快手涨超4% 阿里网易涨超5% 百度涨6% 蔚来涨超14% [4] - 标的指数覆盖智能汽车(吉利)、创新药(百济神州/药明生物/晶泰科技)、智能硬件(瑞声科技/高伟电子)等多元赛道 [6] - 唯一100%覆盖"Terrific 10"(阿里/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中芯)的港股科技指数 权重达70% [6] 行业基本面与资金动向 - 港股互联网企业Q2多数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 游戏/广告/AI智能体表现突出 [8] - 美团阿里即将发布季报 市场关注补贴与增长平衡关系 [8] - 资金通过ETF布局港股科技板块 反映对流动性改善+业绩复苏+AI赋能三重驱动的认可 [6][9]
阿里巴巴再调整集团业务;美团回应“退款未到账”丨科技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0:23
巨头动向 - 马斯克宣布xAI开源Grok 2.5模型并计划六个月内开源Grok 3 同时Grok App图像生成速度提升且Vision模式向所有Android用户开放 [2] - 华为云调整组织架构 聚焦"3+2+1"业务 包括通算/智算/存储/AI PaaS/数据库/安全 [2] - 阿里巴巴重组业务架构 从六大业务集团收缩为四大类别:中国电商/国际商业/云智能/其他业务 饿了么并入中国电商 高德菜鸟等划归其他业务 [2] 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宣布9月推送ADS 4与Harmony Space5 中国汽车辅助驾驶渗透率达50%用时5年 [3] - 周鸿祎称OpenAI开源是因中国大模型厂商逼迫 Deepseek等开源使成本近乎为零 美国企业与高校已采用国产模型 [6][7] -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技术 支持跨区域扩展AI数据中心 解决高延迟与性能不可预测问题 [9] 企业运营与合规 - 美团回应"退款未到账"问题 成立专项团队修复信息滞后 部分退款失败订单将退回美团余额 [4] - 中兴通讯公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声明生产经营正常且无未公开重大信息 [5] - OPPO回应苹果起诉前员工窃密 否认侵犯商业秘密并将配合法律程序 [8] 资本运作与投资 - 景旺电子拟投资50亿元建设珠海金湾扩产项目 聚焦AI算力/汽车智驾等领域 税后回收期约7.5年 [10] - 舜宇光学拟通过股权置换持有歌尔光学33.33%股权 已签署谅解备忘录 [11] - Databricks进行超10亿美元K轮融资 估值超1000亿美元 较八个月前增长超60% 资金用于AI战略与全球扩张 [12] - 开普云拟现金收购南宁泰克70%股权 新增存储产品业务 [13]
拓邦股份20250824
2025-08-24 22:47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拓邦股份上半年营收55亿元 同比增长约10%[2] * 净利润3.3亿元 同比下降15.1% 若加回股权激励费用则净利润为3.83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8] * 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净利润表现[2][8] 业务板块表现 家电板块 * 收入44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16.15%[2][9] * 家电控制器业务增速接近30%[10][17] * 上半年家电板块收入23亿元 同比增长28%[10][12] * 与全球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受益于市场头部集中趋势[17][18] * 主要市场在海外 包括商用空调 洗衣机等大客户开始放量[18] * 智能家居产品如吸尘器 卫浴设备实现显著增长[18] 工具板块 * 增速约5.7% 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10][11] * 竞争激烈 公司巩固专业高价值领域份额和盈利能力[11]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大 基数高导致增速放缓[26] 数字能源业务 * 收入下降33% 影响整体收入表现[2][13] * 主动调整优化低毛利同质化品类订单[13] * 重心转向创新引领 构建云光储充全面产品生态[2][13] * 具备从核心组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力[2][13] * 上半年储能部门下降33% 因放弃通讯基站等低毛利订单[26] 智能汽车业务 * 布局高压低压全系列产品[5][13] * 激光雷达电机市场份额领先 2024年生产约42万台 2025年预计突破100万台[5][15] * 充电桩业务显著增长 搭建直流充电全场景产品平台[5][15] * 上半年收入不到3亿元 增速达百分之八九十[19] * 客户包括国内外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5][19] * 毛利率有所提升[29] 机器人业务 * 服务机器人实现翻倍成长 毛利水平较好[16] * 工业机器人增长较慢[16] * 人形机器人以方案为主 整机尚未出货[16] 技术发展与创新 * 加大研发投入 融合AI技术在家电 智能汽车及机器人领域进行战略布局[5][20] * 深耕控制器底层核心技术 构建硬件设计 底层软件 云服务及AI算法全栈技术能力[12] * 通过数字化机件库提升研发效率[12] * 在智能液冷热管理系统中优化散热技术和环境适应性[14] * 补全PCS产品线 从无到有进入该市场[13] * 自研云平台实现远程自控与多能协同[13] 市场策略与竞争优势 * 采取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应对全球贸易冲突和金融波动[2][6] * 海外布局降低关税壁垒影响[2][6] * 在全球市场占据较好的龙头地位[2][6] * 客户和品类双拓展 利用全球化运营和头部优势进入前五大客户群体[11] * 家电板块采取"守"与"攻"策略 巩固传统优势同时扩大AI化和智能家居份额[10][12] * 工具板块依托电动化 无绳化趋势提升渗透率[10][11]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采取选择性策略 放弃低毛利订单[24][26] * 海外经营成本较高 订单转移需要时间 未来逐步实现海外工厂接单[26]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未来三年科技行业将迎来显著发展机遇 TMT板块估值较低具备增长潜力[3] * 正处于20年一遇的技术变革时期 2025年至2027年可能是科技股牛市期[3] * AI技术推动从基础设施到端侧设备智能化大势所趋[4] * 智能化率和AI化率不断提升带来广阔市场空间[4] * AI技术推动电源业务和相关解决方案发展 小型算力中心对电源有较高需求[21][22] * 智能控制器 电源管理和散热等领域更好结合 带来增量机会[22] * 海外客户开始融入AI技术进行主动管理 市场对智能化解决方案有强烈需求[23] * 公司期待新老业务共同推动业绩回升[30][31] 风险与挑战 * 全球贸易冲突和金融波动带来不确定性[2][6] * 数字能源业务经历产能过剩和去库存压力[13] * 传统业务因需求疲软 竞争激烈及关税影响导致毛利率下降[29] * 海外经营成本较高 短期内处于投入期可能出现利润波动[26] * 新业务如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增速快但体量不大[25] 财务指标与运营效率 * 智能控制器业务毛利率为22%[10] * 传统业务毛利率下降 部分因订单转移至成本较高的海外生产[29] * 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板块毛利率有所提升[29] * 通过内部降本增效 新产品推向市场及规模效应 下半年及未来毛利率有望稳中恢复并逐步提升[29] * 公司注重现金流和利润流的安全健康 在扩张与健康发展之间取得平衡[25]
智界战略2.0疾速启航,武汉白沙洲店率先落地,开启高端智能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8-24 08:12
战略合作与投资 - 华为与奇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启智界品牌2.0时代 [1] - 双方将注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以强化技术领先优势 [1] 运营模式与分工 - 华为主导智界品牌产销服一体化运营 负责产品定义 制造品质 销售渠道建设及服务生态构建 [3] - 奇瑞提供产业资源支持并共同优化合作流程以释放品牌创新潜力 [3] - 独立运营模式提升决策自主性与效率 使品牌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 渠道建设进展 - 武汉白沙洲鸿蒙智行智界用户中心在协议签署后三天内完成装修并开放体验 [3] - 上海 杭州 中山 贵州安顺等多地用户中心同步建设中 全国性服务体系加速落地 [4] - 专属服务网络提供从购车咨询到售后服务的全周期一体化体验 [6] 品牌升级与设计战略 - 智界品牌启动上海+深圳双设计中心战略布局 [9] - 上海设计中心聚焦整车造型与全流程开发 深圳中心专注人机交互与智能座舱前瞻研究 [9] - 双中心分工协同实现技术豪华与服务生态深度融合 [9]
尴尬!阿里系独角兽上市,被前 CFO 吐槽圈钱
搜狐财经· 2025-08-23 17:48
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于8月2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告拟分拆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推动其独立上市 [1] - 斑马智行成立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出资创立专注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和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阿里巴巴目前持有斑马智行约44.72%股份分拆完成后持股比例预计降至超过30%但仍保持持股关联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5.5% [7] - 同期净亏损达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 [7] - 三年累计研发支出达32.14亿元而同期总营收仅为25.01亿元 [7] - 2025年第一季度税前亏损达20.61亿元主要由于其他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1亿元 [8] 管理层变动与争议 - 前CFO夏莲于2025年4月底离职并公开质疑公司业务发展前景认为过去三年业绩增长不达预期 [3] - 夏莲表示不看好公司业务因座舱技术无门槛车厂可自研并称2022-2024可能是公司最好的三年 [3] - 夏莲质疑上市目的为圈钱并批评某些高管的人品与价值观 [4] - 夏莲离职时协助朋友将斑马智行估值降低50% [4] - 公司未设立CFO职位由CEO戴玮兼管且未对夏莲言论做出回应 [5] 业务运营 - 核心业务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及面向车企的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2024年毛利率降至38.9%(毛利3.21亿元/收入8.24亿元)2022-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 [7][8]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36亿元同比下滑19.5%(对比2024年同期1.68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