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阳光电源(300274):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业绩表现亮眼,海外业务快速发展
东莞证券· 2025-04-29 17: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核心业务稳步发展,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推进产品创新升级,深化全球市场布局,有望进一步扩大全球领先优势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78.57亿元,同比增加7.76%;归母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加16.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6.93亿元,同比增加16.03% [6]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9.94%,同比增加2.7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47%,同比提高1.17个百分点 [6] - 2025Q1公司营收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扣非归母净利润36.76亿元,同比增长76.46% [6]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1.64亿元,同比增长29.26%,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约4.06%,同比提高0.67个百分点,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超40% [6] 全球竞争力 - 公司推进全球化品牌战略,深耕重点细分市场,发挥全球营销、服务及供应链优势,布局欧洲、美洲、亚太、中东非等市场,产品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服务网点增长至520+ [6] 光伏逆变器业务 - 2024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量147GW,同比增长13.1%,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业务收入291.27亿元,同比增长5.33%,毛利率为30.90%,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6] - 公司发布首个微型逆变器系列,MLPE产品批量发货,以及家庭智慧能源管理器iHomeManager [6] 储能系统业务 - 2024年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发货28GWh,储能系统收入达249.59亿元,同比增长40.21%,毛利率为36.69%,同比提高4.07个百分点 [6] - 公司储能系统应用于欧洲、美洲、中东、亚太等成熟电力市场,与Algihaz、英国Fidra Energy、Atlas、CREC等签约多个海外项目 [6] 风能业务 - 2024年公司风电变流器全球发货超44GW,同比增长37.5% [8] - 公司自主研发的1800V - 16MW双馈型风电变流器样机下线,10MW双馈风电变流器大规模供货,海上26MW全功率风电变流器样机下线,海上18MW风电变流器批量应用 [8] - 2024年公司发布新一代大功率风电变桨系统,实现国内多家整机变桨产品的批量配套应用,完成多个风电后市场变桨技改项目 [8]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6.09元、6.96元、7.80元,对应PE分别约10倍、9倍、8倍 [9][10]
泓德基金:上周国内权益市场延续小幅反弹走势
新浪基金· 2025-04-28 18:05
本周是五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也将披露完毕,泓德基金表示,市场未来 三个月将进入业绩的真空期,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的对国内资本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但我们相 信,按照政治局会议的部署,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 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 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可以行稳致远。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整体来看,泓德基金分析,当前政策仍处于以"筹备"和"积蓄弹性"为主的阶段,结构性调控和局部支持 依然是主旋律,这使得市场将更多将目光聚焦于中美谈判进展以及潜在的降关税交易预期上。 从债券市场看,泓德基金表示,上周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信用债收益率也多数上行。MLF超额续 作短暂提振但未能扭转观望情绪,超长端波动收窄显示市场分歧仍在,市场仍在等待央行降准降息。 上周国内权益市场延续小幅反弹走势,日均成交量相较上上周变化不大,维持在1.1万亿元附近,万得 全A周涨幅为1.15%。具体来看,国内主要股指中,小型股股指涨幅较大,中证1000(+1.8%)和中证 2000( ...
量化观市:量化因子表现全面回暖
国金证券· 2025-04-28 17:38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宏观择时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动态宏观事件因子构建股债轮动策略,通过经济增长和货币流动性两个维度信号确定权益配置比例[2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经济增长信号**:监测工业增加值、PMI等指标,信号强度为0%时表示经济疲软,50%为中性[26][27] 2. **货币流动性信号**:跟踪SHIBOR、国债收益率等,信号强度50%对应适度宽松[26][27] 3. **权益仓位计算**:综合两维度信号加权得出,4月推荐仓位25%(经济增长0% + 流动性50%)[26][27] - **模型评价**:策略年初收益率1.06%,略低于Wind全A的1.90%,适合稳健配置场景[26][27] 2. **模型名称:微盘股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交易情绪与基本面指标监控微盘股风险[3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波动率拥挤度指标**:衡量市场交易情绪,阈值突破触发预警(当前-50.09%低于阈值)[30][31][33] 2. **十年国债利率同比指标**:反映基本面环境,阈值0.3%(当前-28.69%未触发)[30][31][32] 3. **轮动信号**:微盘股/茅指数相对净值上穿243日均线(2024年10月14日触发)[30][3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宏观择时策略**: - 年初至今收益率1.06%[26] - 同期Wind全A收益率1.90%[26] - 4月经济增长信号强度0%,流动性信号强度50%[27] 2. **微盘股择时模型**: - 波动率拥挤度同比-50.09%(安全)[31][33] - 十年国债利率同比-28.69%(安全)[31][32] - 微盘股20日斜率持续为正[3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八大类选股因子** - **构建思路**:覆盖市值、价值、成长、质量等维度,在不同股票池中测试有效性[37][47] - **具体构建过程**: - **市值因子**:$$LN\_MktCap = \ln(流通市值)$$[47] - **价值因子**:$$BP\_LR = \frac{账面净资产}{市值}$$,$$EP\_FTTM = \frac{预期净利润}{市值}$$[47] - **成长因子**:$$NetIncome\_SQ\_Chg1Y = \frac{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47] - **技术因子**:$$Skewness\_240D = 240日收益率偏度$$[47] 2. **因子名称:转债择券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正股关联指标与转债估值指标筛选标的[41][42] - **具体构建过程**: - **正股一致预期因子**:基于正股目标价收益率构建 - **转债估值因子**:平价底价溢价率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选股因子IC均值(上周)**: - 一致预期因子(全部A股):7.01%[38] - 市值因子(中证1000):-1.84%[38] - 成长因子(沪深300):19.41%[38] 2. **转债因子多空收益**: - 正股一致预期因子:正收益[42] - 正股成长因子:正收益[42] 附录:因子分类体系 | 大类因子 | 细分指标示例 | 计算公式参考 | |----------------|-----------------------------|---------------------------| | 价值(↑) | BP_LR | 账面净资产/市值 | | 技术(↓) | Volume_Mean_20D_240D | 20日成交量/240日成交量均值| [47]
行业轮动周报:泛消费打开连板与涨幅高度,ETF资金平铺机器人、人工智能与芯片-20250428
中邮证券· 2025-04-28 16:03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格动量原理,通过跟踪行业扩散指数来捕捉行业趋势,选择向上趋势的行业进行配置[6][26][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各中信一级行业的扩散指数,反映行业价格动量强度 2. 对扩散指数进行排名,选择排名靠前的行业作为配置标的 3. 每月定期调整行业配置,根据最新扩散指数排名进行轮动 4. 2025年4月建议配置行业:银行、非银行金融、综合金融、计算机、通信、电子[26][30] - **模型评价**:在趋势行情中表现优异,但在市场反转时可能失效[26][38] 2. **模型名称: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GRU(门控循环单元)深度学习网络,利用分钟频量价数据生成行业因子,捕捉短期交易信号[7][34][3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输入分钟频量价数据到GRU网络进行训练 2. 输出各行业的GRU因子值,反映行业短期动量强度 3. 根据GRU因子排名进行行业配置,定期调整组合 4. 2025年4月配置行业:银行、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纺织服装、钢铁、非银行金融[34][36] - **模型评价**:在短周期表现较好,但对极端行情适应性较弱[34][3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2021年超额收益一度超过25%,但9月后回撤较大[26] - 2022年全年超额收益6.12%[26] - 2023年全年超额收益-4.58%[26] - 2024年全年超额收益-5.82%[26] - 2025年4月以来超额收益-1.08%,今年以来超额收益-3.16%[30] 2. **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本周组合收益0.9%,超额中信一级行业等权收益-0.31%[36] - 4月以来超额收益0.92%,今年以来超额收益-3.33%[3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扩散指数**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量化行业价格动量强度,生成扩散指数用于行业轮动[6][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各行业价格时间序列的动量指标 2. 标准化处理得到扩散指数,范围在0-1之间 3. 截至2025年4月25日,扩散指数排名前六的行业:银行(0.986)、非银行金融(0.948)、综合金融(0.926)、计算机(0.873)、商贸零售(0.847)、通信(0.841)[27][28] 2. **因子名称:GRU行业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GRU深度学习网络从分钟频量价数据中提取行业特征因子[7][3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输入行业分钟频量价数据到GRU网络 2. 输出各行业的GRU因子值,反映行业短期动量特征 3. 截至2025年4月25日,GRU因子排名前六的行业:银行(3.81)、交通运输(2.77)、非银行金融(2.37)、纺织服装(2.34)、传媒(1.98)、轻工制造(1.81)[3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扩散指数** - 本周建筑行业扩散指数环比提升0.189,房地产提升0.187,建材提升0.136[28][29] - 本周钢铁行业扩散指数环比下降0.111,电力及公用事业下降0.038[28][29] 2. **GRU行业因子** - 本周银行GRU因子提升显著,纺织服装提升明显[34] - 本周煤炭GRU因子下降较大,汽车下降明显[34]
股指期货周报:美国持续释放关税缓和信号,股指整体反弹-20250428
东海期货· 2025-04-28 13: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强劲且超预期,美国释放贸易缓和信号,政治局会议表示将适时推出新政策,短期支撑国内市场风险偏好,国内风险偏好持续升温 [3][32] - 操作建议为谨慎做多 [4][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市行情回顾 - 沪深300指数收于3786.99点,较前值上升0.39%;上证50指数收于2648.81点,较前值下跌0.42%;中证500指数收于5627.18点,较前值上升1.26%;中证1000指数收于5939.50点,较前值上升1.71% [5] - 沪深300指数累计成交10914亿,日均成交2183亿,较前值下降147亿;上证50指数累计成交2985亿,日均成交597亿,较前值下降145亿;中证500指数累计成交8326亿,日均成交1665亿,较前值增加23亿;中证1000指数累计成交12226亿,日均成交2445亿,较前值增加182亿 [5] - 表现较好的前五名行业分别是综合金融(6.07%)、汽车(4.94%)、通信(3.16%)、电力设备及新能源(3.07%)、综合(2.77%);表现较差的前五名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0.88%)、煤炭(-1.21%)、农林牧渔(-1.38%)、食品饮料(-2.40%)、消费者服务(-3.70%) [1][5][32] - IF主力合约收于3739.2点,较前值上升0.77%;IH主力合约收于2628.0点,较前值下跌0.21%;IC主力合约收于5498.6点,较前值下跌0.95%;IM主力合约收于5786.6点,较前值上升2.35% [5][15] 资金情况 - 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7916亿元,较上周下跌21亿元 [7] - 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指数上周资金净买入分别为-226亿元、-57亿元、-175亿元 [7] 期指行情回顾 - IF主力合约收于3739.2点,较前值上升0.77%,累计成交226231手,日均成交45246手,较前值降低4713手 [15] - IH主力合约收于2628.0点,较前值下跌0.21%,累计成交117628手,日均成交23526手,较前值降低3062手 [15] - IC主力合约收于5498.6点,较前值下跌0.95%,累计成交208995手,日均成交41799手,较前值增加2249手 [15] - IM主力合约收于5786.6点,较前值上升2.35%,累计成交696711手,日均成交139342手,较前值降低5275手 [15] 持仓资金情况 - IF持仓金额659.9亿元,较上周下跌54.0亿元;IH持仓金额155.1亿元,较上周下跌10.7亿元;IC持仓金额539.5亿元,较上周下跌23.8亿元;IM持仓金额891.9亿元,较上周上升0.8亿元 [21] - IF当月、次月、当季、次季持仓金额分别为133.0亿元、366.8亿元、147.4亿元、12.8亿元;IH分别为35.2亿元、84.8亿元、32.5亿元、2.7亿元;IC分别为138.0亿元、261.4亿元、117.0亿元、23.0亿元;IM分别为189.6亿元、465.9亿元、193.9亿元、42.5亿元 [21] 价差情况 - 基差方面,IF、IH、IC、IM当月合约基差分别为-12.19点、-3.81点、-44.98点、-54.50点 [26] - 价差方面,IF合约次月-当月、当季-次季、次季-当季价差分别为-35.60点、-57.60点、-23.20点;IH合约对应价差分别为-17.00点、-32.20点、-3.60点;IC合约对应价差分别为-83.60点、-127.20点、-92.60点;IM合约对应价差分别为-98.40点、-161.80点、-124.80点 [2][26] - 比价方面,IF和IH当月、次月、当季、次季比值分别为1.4271、1.4228、1.4183、1.4113;IC和IH对应比值分别为2.1105、2.0923、2.0693、2.0364;IM和IH对应比值分别为2.2250、2.2019、2.1669、2.1217 [2][26] 总结与展望 - 上周沪深300指数收于3786.99点,较前值上升0.39%;累计成交5627.18亿元,日均成交2183亿元,较前值上升147亿元 [32] - 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7916亿元 [32] - 表现较好的前五名行业分别是综合金融(6.07%)、汽车(4.94%)、通信(3.16%)、电力设备及新能源(3.07%)、综合(2.77%);表现较差的前五名分别是交通运输(-0.88%)、煤炭(-1.21%)、农林牧渔(-1.38%)、食品饮料(-2.40%)、消费者服务(-3.70%) [32] - 主要逻辑为202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强劲且超预期,美国释放贸易缓和信号,政治局会议表示将适时推出新政策,短期支撑国内市场风险偏好,国内风险偏好持续升温 [32] - 操作建议为谨慎做多 [33]
华安基金熊哲颖:从AI赋能底层技术,挖掘新科技投资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4-28 09:32
摘要: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大学机电专业,11年深耕汽车、机械、新能源领域 2025年4月,北京亦庄的马拉松比赛,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与1.2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类选手同场竞 技,最终"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摘下了桂冠。 机器人是国内先进制造崛起的缩影之一。早在产业趋势出现前,华安基金就启动布局产业跟踪和市场调 研。具有产业学术背景+投研实力的"华安基金科技联盟",在科技投资的每个细分领域都在不断扩容深 耕与迭代探索。 其中,基金经理熊哲颖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大学机电专业,此后11年深耕汽车、机械、新能源领域。当 AI浪潮袭来,她从AI赋能底层机械装备、永续能源等角度,快速挖掘出新科技带来的投资机会,并在 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发挥所长。 她构建了一套"抓结构+布节奏+选个股"三位一体的投资框架,将成长股投资体验"更加从容舒适"作为投 资目标。 投资前,熊哲颖会先思考持仓结构,始终不忘"控制回撤"的领先目标。 作为典型的新能源制造+科技成长风格选手,熊哲颖的持仓结构,整体围绕着"先进制造"领域展开,在 维持行业均衡的同时,再通过重仓个股的方式提高锐度,形成了"攻守兼备"的体系。 以其 ...
风格和行业因子跟踪报告:流动性回升季报披露临近结束,左侧关注主力资金因子
华鑫证券· 2025-04-27 19:04
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行业因子 1. **主力资金因子** - 构建思路:跟踪主力资金流向变化,反映市场流动性变化[12] - 构建过程:计算近1周、近1个月主力资金净流入指标,结合均衡基金池、绩优基金池和轮动基金池的变动因子进行综合评估[15] - 因子评价:短期有效性回升,适合市场流动性充裕时期[12] 2. **长端景气预期因子** - 构建思路:作为景气投资的代理变量,反映长期行业景气度[16] - 构建过程:包含长期预期ROE均值差分因子、长期预期EPS调升比例均值同比因子等12个子因子,通过均值差分和环比计算构建[17] - 因子评价:近期有效性回落,但超额收益出现小幅拐头上行[16] 3. **短端景气预期因子** - 构建思路:聚焦短期行业景气变化,特别关注内需相关行业[20] - 构建过程:包含短期预期ROE均值环比因子、短期预期目标价上调幅度均值同比因子等12个子因子,通过同比和环比计算构建[21] - 因子评价:多空超额上行显著,适合财报季结束前后[20] 4. **动量反转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23] - 构建过程:包含单周动量因子、近一个月动量因子、近三个月动量因子等7个时间维度的动量指标,以及对应的反转因子[25] - 因子评价:适合跟踪长期低位、短期强势的防御板块[23] 5. **财报质量因子** - 构建思路:评估行业财务报告质量[11] - 构建过程:结合股利支付率、自由现金流市值比、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同比等财务指标[11] - 因子评价:财报季期间表现突出,关注银行、非银、交运、建筑等行业[11] 风格因子 1. **波动率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股票过去12个月的价格波动率[36] - 构建过程:计算个股过去12个月收益率的标准差[36] - 因子评价:高波动股票近期表现较差[33] 2. **成长因子** - 构建思路:全面刻画个股成长属性[39] - 构建过程:包含16个细分因子,如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同比、营收单季度环比、净资产收益率ROE_ttm同比等[40] - 因子评价:本周表现亮眼,细分因子中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和营收单季度环比最受市场认可[33] 3. **质量安全因子** - 构建思路:评估企业财务质量和安全性[44] - 构建过程:包含5个细分因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产权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46] - 因子评价:财务安全性高的股票近期表现稳定[33] 4. **质量盈利因子** - 构建思路:评估企业盈利质量[48] - 构建过程:包含9个细分因子: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49] - 因子评价:盈利质量稳定的股票长期表现优异[33] 5. **价值因子** - 构建思路:识别价值型投资机会[52] - 构建过程:包含3个细分因子:股利支付率、股息率TTM和市盈率PE(TTM)[53] - 因子评价:价值因子近期表现分化,股利支付率因子表现最佳[33] 因子回测效果 行业因子表现 1. **主力资金因子** - 近1周净流入超额收益:0.9 - 近1个月净流入超额收益:1.1[15] 2. **长端景气预期因子** - 长期预期ROE均值差分因子超额收益:1.8 - 长期预期EPS调升比例均值同比因子超额收益:1.6[17] 3. **短端景气预期因子** - 短期预期ROE均值环比因子超额收益:1.4 - 短期目标价上调幅度均值同比因子超额收益:1.2[21] 4. **动量反转因子** - 近一个月动量因子超额收益:1.2 - 近三个月动量因子超额收益:1.4[25] 风格因子表现 1. **复合因子近一月表现** - 成长因子多空收益:-0.68% - 波动率因子多空收益:-7.23% - 价值因子多空收益:1.98% - 质量安全因子多空收益:1.09% - 质量盈利因子多空收益:-0.89%[33] 2. **成长细分因子近一月表现** - 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同比超额收益:-1.57% - 营收单季度环比超额收益:1.50% - 净资产收益率ROE_ttm同比超额收益:-1.60%[40] 3. **价值细分因子近一月表现** - 股利支付率超额收益:3.75% - 股息率TTM超额收益:3.79% - 市盈率PE(TTM)超额收益:1.19%[53] 4. **质量安全细分因子近一月表现** - 资产负债率超额收益:0.70% - 流动比率超额收益:-1.70% - 产权比率超额收益:0.45%[46] 5. **质量盈利细分因子近一月表现** - 净资产收益率超额收益:1.76% - 总资产净利率超额收益:1.83% -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超额收益:1.02%[50]
公募FOF一季度加仓了哪些基金?【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4-24 21:54
公募FOF基金2025年一季度概览 - 截至2025Q1全市场已成立FOF产品数量512只,合计规模1510.79亿元,相比2024Q4增加13.47% [1][52] - 按穿透后权益资产占比划分:偏债型FOF规模766.59亿元(占比50.74%),平衡型FOF规模326.02亿元,偏股型FOF规模418.18亿元 [1][8][52] - 2025Q1收益中位数:偏债型FOF 0.44%,平衡型FOF 1.57%,偏股型FOF 2.64% [1][16][52] - 按资产配置策略划分:普通FOF基金规模917.14亿元,目标风险基金355.83亿元,合计占比84.26% [6] FOF产品结构与发行情况 - 前5大FOF管理人合计规模占比41.41%,较2024Q4的39.80%上升 [9] - 头部管理人格局:兴证全球基金(10.01%)、易方达基金(9.06%)、中欧基金(8.85%) [9] - 2025Q1发行数量16只,较2024Q4增加6只 [13] - 历史业绩表现:2019-2020年偏股型FOF收益中位数超35%,2022年受市场回调影响收益为负 [15] FOF配置偏好分析 主动权益基金配置 - 重仓数量TOP3:大成高鑫A(52只)、富国稳健增长A(35只)、华夏创新前沿(21只) [26] - 重仓规模TOP3:华夏创新前沿(4.04亿元)、大成高鑫A(3.87亿元)、易方达信息行业精选C(3.56亿元) [26] 债券型基金配置 - 重仓数量TOP3:广发纯债A(41只)、易方达安悦超短债A(32只)、富国纯债AB(20只) [30] - 重仓规模TOP3:易方达安悦超短债A(7.18亿元)、广发纯债A(6.13亿元)、嘉实汇鑫中短债A(6.03亿元) [30] 指数基金配置 - 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偏好: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24只)、华夏恒生ETF(20只) [27] - 指数增强基金偏好: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A(7只,规模1.34亿元) [28][29] FOF调仓动态 - 主动权益基金增持TOP3:富国稳健增长A(19只,1.75亿元)、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10只)、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A(10只) [34] - 债券基金增持TOP3:易方达安悦超短债A(29只,6.44亿元)、富国产业债A(15只)、易方达安瑞短债D(10只) [35] 基金经理配置集中度 -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TOP3:刘旭(65只,4.74亿元)、范妍(35只,3.00亿元)、徐彦(29只,2.35亿元) [36][37] - 固收+基金经理TOP3:胡剑(55只,8.99亿元)、王晓晨(39只,8.87亿元)、张凯頔(34只,6.62亿元) [37][38] 股票直接投资情况 - 142只FOF直接投资股票,占比27.73%,较2024Q4提升 [41] - 重仓股票数量TOP3:宁德时代(21只)、紫金矿业(19只)、立讯精密(19只) [45][46] - 重仓市值TOP3:宁德时代(1.00亿元)、豪迈科技(0.70亿元)、五粮液(0.48亿元) [46] - 股票仓位水平:偏债型FOF 3.93%,平衡型FOF 5.79%,偏股型FOF 5.73% [43]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全景解析
华福证券· 2025-04-24 14:3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市场进行全景解析,涵盖各类基金规模、业绩、持仓等情况,指出公募基金规模总量回调,不同类型基金表现分化[3][16]。 基金规模:规模总量回调 公募基金规模有所下降 -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上涨,中证全指季度上涨1.60%,一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62万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末减少0.63万亿元[3][1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合计18.29万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0.35万亿元,环比下跌1.87%,同比上涨11.84%[3][16] 债券型基金规模有所下降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4.03与3.21万亿元,被动指数型基金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27.94亿元,环比上升0.08%,同比降低4.39%,偏股混合型基金较2024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43%,同比降低0.10%,债券型基金较2024年四季度有所下降,环比降低4.57%,同比降低0.34%[19] - 2025年一季度,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合计达13.3万亿元,季度环比跌幅为2.07%,同比保持不变,股票多空及商品型基金另类投资基金规模较上季度增长316.06亿元,环比增长35.48%,一季度QDII基金规模环比上涨4.51%,FOF基金产品规模扩大,季度环比上升13.46%,较2023年末同比下降3.36%[26] 主动权益基金 主动权益类基金总体规模小幅上升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数4533支,合计规模3.81万亿元,规模相较上季度环比上升1.10%,相较去年同比下降5.73%[5][27] - 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持股比例平均为86.36%,较上季度末微幅上升0.07个百分点,前10大重仓股的基金净值占比平均为38.63%,较上季度末有所下降,减少2.12个百分点[30] 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头部效应显著 - 2025年一季度,大部分头部基金公司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环比有小幅波动,前十排名整体保持稳定,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前十大的基金公司规模合计占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44.3%,头部集中度较高[31]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持股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票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食品饮料等行业,宁德时代重仓持有市值和数量排名均排首位,重仓持有基金数为1018只,重仓持有市值约542.4亿元[38] 主动权益基金行业赛道分布 - 将主动权益类基金基于持仓特征分为单赛道型、双赛道型、赛道轮动型和全市场型四个大类,2025年一季度大类赛道基金合计规模占比最高的为全市场型基金,占比57.90%[39][44] - 大类赛道型基金中各赛道基金规模中,双赛道型略微下降,其余均小幅上升,单赛道细分类型中制造型基金规模环比上升6.56%,而金融赛道规模较低且环比负增长,下降11.31%,规模占比仅为0.29%[44] 各赛道绩优基金 - 选取各个赛道基金规模在季度始末均大于1亿元且季度业绩最好的3支基金为各赛道绩优基金代表,若同一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同赛道基金仅统计季度内业绩最好的一只,定期开放产品和具有持有期产品不在统计范围内[51] 固收+基金产品季度分析 固收+基金分类 - 将固收+基金产品定义为过去4个季度,权益仓位(股票+50%*可转债)均值小于40%的基金产品,截至2025年1季度末,全市场固收+基金产品一共1547只,总规模1.39万亿元[53] - 进一步将固收+产品按照过去4个季度的权益仓位(股票+50%*可转债)的均值以10%、25%为临界值划分为低、中、高弹性三组[56] 固收+基金规模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中弹性和低弹性组的固收+基金数量较多,分别为794、407只,而规模上,中弹性组在1.39万亿元的固收+基金总规模中占比达到49.7%[57]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市场上固收+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千亿元的仅有易方达基金,规模在500亿 - 1000亿元的有5家,固收+基金在管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分别为易方达基金、鹏华基金、广发基金等[59]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在管超过500亿元的基金经理有3位,均来自易方达基金,分别是王晓晨、胡剑和张清华[63] 固收+基金业绩 - 三个组固收+基金的收益率分布随着权益占比的上升逐渐分散,三组固收+基金的季度收益均值随权益占比上升而上升[66][69] 固收+基金持仓情况 - 2025年1季度高弹性组固收+基金在大部分类型资产上的投资均有所下降,在股票和同业存单的投资有显著上升,中弹性组固收+基金在可转债上投资季度环比上升了5.27%,低弹性组固收+基金在可转债投资市值有所上升,季度环比上升19%,在短期融资券上投资有所下降,季度环比下降约4.87%[72][75][79] - 相比上季度,固收+基金在有色金属和银行等行业的重仓占比增量较大,分别上升3.0%和1.2%,在石油石化上的重仓占比相较于上季度环比下降1.3%,相比权益基金的股票行业重仓占比,固收+基金在有色金属板块达到6.1%的超配[6][82] 绩优固收+基金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每组固收+基金中季度收益较高的基金,入选条件为基金规模在季度末大于1亿元,且持有期不超过3个月的产品[87] 固收基金产品分析 固收基金概况 - 固收基金的研究样本为纯债型基金分类中剔除持有过可转债的基金,截止到2025年一季度末,固收基金的数量为2421只,其中短期纯债基金354只,中长期纯债基金2067只,总规模7.19万亿元,其中14%为短期纯债基金,86%为中长期纯债基金[91] - 2025年一季度,短期纯债型基金新成立1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新成立23只,合计发行449.25亿份[94] - 短期纯债基金中管理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是嘉实基金、博时基金等,中长期纯债基金中管理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是博时基金、中银基金、广发基金等[95] - 2025年一季度,90%的短期纯债基金季度收益率分布在 - 0.36%(5%分位数)到0.41%(95%分位数)之间,90%的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率分布在 - 0.98%(5%分位数)到0.67%(95%分位数)之间,短期、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率的均值分别为0.15%和 - 0.19%,2025年第一季度短期纯债基金收益表现优于中长期纯债基金[96] 固收基金持券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固收基金中,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债券平均仓位为113.9%,短期纯债基金的债券平均仓位为107.7%,短期纯债基金的债券平均仓位在本季度环比下降,中长期纯债基金环比上升[101] 绩优固收基金 - 本季度收益率较高的短期纯债基金有鹏扬利沣短债A、嘉合磐泰短债A等,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纯债基金有富安达富利纯债A、德邦锐乾A等[105] - 通过因子分析将绩优固收基金的风险拆分到利率曲线的水平、斜率、凸度以及信用结构中的信用因子和信用下沉因子(违约因子)这五个风险因子上,本季度大部分绩优短期纯债基金和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在违约和信用因子上的暴露较高[106] 货币基金产品分析 - 截至2025年第1季度末全市场货币基金数量为370只,无新增产品,2025年Q1货基规模为13.35万亿,相较2024年Q4环比减少1.91%[111] - 从基金公司管理的货币基金总规模来看,排名靠前的为天弘基金、华夏基金、建信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等,从规模增量来看,增量靠前的为华夏基金、招商基金、中银基金等[111][114] - 截至2025年第1季度末,基金规模排名靠前的有天弘余额宝、华夏财富宝货币A、建信嘉薪宝货币A等,其中天弘余额宝规模7993亿,其余产品均在2000 - 3000亿左右,2025年第1季度中,基金规模增长最快的货币基金是华夏财富宝货币A,规模环比增量为1060.19亿元,排名第二的建信嘉薪宝货币A,规模环比增量为325.27亿元[117][118] FOF基金产品分析 FOF市场回顾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公募市场上共有FOF基金512只,相较上季度末数量环比上涨2.6%,FOF基金总规模为1510.79亿元,环比上涨13.5%,其中偏债混合型FOF的数量最多,为188只,其规模占比46.29%,2024年3月末至今FOF规模上涨41.67亿元,同比上涨2.84%[123] - 2025年1季度FOF基金新发16只,环比上升166.67%,发行份额为141.47亿份,环比上1346.12%[125]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在管FOF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基金公司有4家,分别是兴证全球、中欧、易方达和华安基金,数量上,华夏、易方达、南方、汇添富、广发等基金公司管理的FOF数量较多[126] FOF重仓情况 - 2025年1季报中披露的FOF重仓基金显示,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华夏创新前沿被重仓市值最高,被动权益基金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被重仓市值较高,固收+基金中,易方达增强回报A被重仓市值较高,固收基金中嘉实汇鑫中短债A被重仓的市值最高[131] - 主动权益基金中,大成高鑫C被FOF重仓次数最多,被动权益基金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被重仓次数最多,固收+基金中易方达岁丰添利A被重仓次数最多,固收基金中广发纯债A被重仓次数最多[132] 绩优FOF基金 - 2025年1季度FOF中,股票型FOF季度收益表现较好的有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国泰行业轮动A,目标日期型表现较好的是工银养老2050A、华商嘉逸养老目标2045五年持有,偏股混合型表现较好的有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A、平安盈诚积极配置6个月持有A,平衡混合型表现较好的有长信颐年平衡养老(FOF)A、东财均衡配置三个月持有A,偏债混合型表现较好的有前海开源裕源、中欧盈选平衡6个月持有A,债券型表现较好的有国泰瑞悦3个月持有、浙商智配瑞享一年持有[137] 非货币ETF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市场上共有1095只非货币ETF,合计规模为36633.88亿元,其中股票型共有967只,规模占比达到81.65%,整体来看,另类投资基金、债券型基金全市场规模环比增长明显,分别提升了39.86%、21.19%,另类投资基金2025年Q1以来规模提升最明显(181.60%)[142] - 2025年Q1规模相比上季度变动排名前十的非货币ETF中,排名第一的为中证A500ETF龙头,规模为203.64亿元,相比上季度增加183.63亿元,恒生医疗ETF在2025年Q1获得了最高的单季度回报(30.63%),全市场单季度回报率前十的基金多跟踪科创芯片,市场风格较为鲜明[146][149] - 从ETF公司来看,全市场前20的公司排名中,华夏基金以6454.09亿元位居市场第一,相对上季度规模排名不变,其次为易方达基金,2025Q1基金规模为6038.60亿元,从非债券ETF管理人来看,全市场前20的公司排名中,华夏基金以6421.67亿元位居市场第一,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天弘基金和鹏华基金的1季度非债券ETF管理规模排名相对上季度有所提升[151][155] 商品型基金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市场上共有18只商品型基金,覆盖黄金、白银、有色金属、饲料豆粕、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2025Q1无新发商品型基金,市场上主要以黄金为投资标的,黄金类基金规模在2025Q1明显提升,有色金属,饲料豆粕类基金规模明显下降[160] - 从各类商品型基金单季度的表现看,能源化工类商品基金表现相对亮眼,1季度上涨了17.94%,白银类商品基金收益均为负,1季度为 - 4.28%[163] - 目前市场上一共有16家基金公司参与到商品型基金市场的交易中,各家公司经营的产品均为两只或两只以下,工银瑞达基金以415.97亿元的规模占据市场第一,易方达和博时基金的产品数居市场前列[164]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全扫描【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4-22 17:21
基金仓位监控 - 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90.62%,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89.21%,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自2020年以来持续围绕90%震荡 [1][10] - 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处于历史72.13%分位点,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处于历史78.69%分位点 [1][10] - 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仓位均值分别为12.07%和15.3%,较上一季度明显提升,配置港股基金数量占比达57.85% [1][15] 基金持股集中度监控 - 基金重仓股占权益配置比重为53.21%,较上一期52.61%有所提升 [2][16] - 基金经理总体持股数量为2331只,较上一季度增加,持仓股票差异化提升 [2][16] 板块配置监控 - 主板配置权重为55.08%、创业板13.52%、科创板12.27%,港股配置权重达19.12% [3][24] - 科技板块减仓1.73%,消费和医药板块分别加仓1.11%和0.66%,大周期和大金融板块配置权重变化不大 [3][27] 行业配置监控 - 配置权重最高的三个行业为电子(18.93%)、医药(10.69%)、电力设备及新能源(9.78%) [4][29] - 主动加仓最多的行业为有色金属(+0.77%)、汽车(+0.76%)、机械(+0.7%),减仓最多的为通信(-1.62%)、电力设备及新能源(-1.37%)、家电(-0.39%) [4][31] - 港股配置中非日常生活消费品(24.94%)和通信服务(20.96%)权重最高,信息技术行业权重处于历史高点 [32][33] 个股配置监控 - 绝对市值配置最高的三只股票为腾讯控股(682亿元)、宁德时代(544亿元)、贵州茅台(375亿元) [5][35] - 配置市值比最高的三只股票为诺诚健华-U(35.57%)、鸿路钢构(26.82%)、泽璟制药-U(26.24%) [35] - 主动加仓最多的个股为阿里巴巴-W(+161亿元)、腾讯控股(+136亿元)、中芯国际(+125亿元),减仓最多的为宁德时代(-128亿元)、沪电股份(-77亿元)、寒武纪-U(-76亿元) [38] 绩优基金与百亿基金行业配置 - 绩优基金配置最高的行业为医药(27.56%)、机械(19.67%)、汽车(16.24%),机械行业主动增仓9.16%,医药行业减仓11.01% [6][39][40] - 百亿规模基金配置最高的行业为电子(22.53%)、食品饮料(20.1%)、医药(15.59%),汽车行业增仓2.32%,家电行业减仓1.55% [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