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变流器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缺电持续发酵--储能产业剖析
傅里叶的猫· 2025-11-03 20:11
文章核心观点 - AI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瓶颈从芯片转向电力供应,电力与节能成为下半场关键议题 [1][2] - 储能系统作为“能量银行”,通过解决电力供需时空错配问题,在能源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 [6][7] - 美国AI数据中心爆发式增长导致并网难题,配置储能成为解决并网容量需求、平抑功率波动的核心方案 [16][18] - 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增长,主要区域增速超过40%,中国市场独立储能占比近60%成为核心增量 [11][12][14] 储能简介 - 储能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产能和用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匹配,提升能源灵活性和稳定性 [6] - 在时间匹配上,储能可解决如太阳能发电昼夜间供需不平衡问题 [6][7] - 在空间匹配上,储能可将偏远地区多余新能源传输至电力需求旺盛地区 [7] - 储能分为大储(容量≥1000kWh)、工商储(容量10-1000kWh)和户储(容量3-20kWh)三类 [8][9][10] 大型储能系统 - 大储是服务于发电侧、电网侧的规模化储能项目,是新型电力系统核心基础设施 [8] - 大储核心特征为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需具备与电网深度互动能力 [8] - 应用场景包括与大型风光电站配套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以及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 [8] - 例如在西北风电基地平抑发电波动,在江苏、广东等省用电高峰释放百万千瓦级电力缓解电网压力 [8] 工商业储能 - 工商储针对工商业用户,核心定位是提供“降本增效+能源安全”的双重价值 [9] - 主要盈利模式为峰谷电价套利,例如部分工业省份峰时电价1.5元/度,谷时仅0.3元/度 [9] - 其他价值包括需量管理以降低基本电费支出,以及为数据中心等用户提供应急供电保障 [9] 户用储能 - 户储主要面向居民家庭,通常与家庭分布式光伏配套构成“光伏+户储”系统 [10] - 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家庭实现“自发自用、余电存储”,并在电网故障时提供应急供电 [10] 全球储能格局 - 核心市场集中在中国、美国、欧洲、澳洲及新兴市场,各区域发展特征差异明显 [11] - 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增长,主要区域增速均超过40% [12] - 欧洲市场按区域分三档毛利率:英国约45%、德意法约30%、东欧国家约20% [11] - 澳洲市场毛利区间20%-40%,新兴市场如中东毛利20%-25%、东南亚20%、南美22%-23% [11][12] 中国市场分析 - 2025年1-8月国内储能招标、中标量同比分别增长89%、191%,独立储能占比近60% [14] - 若不建设电化学储能,2024-2027年全国电网调峰缺口将累计达158GW、184GW、248GW、318GW [14] - 为缓解压力,2025-2027年国内电化学储能需新增50GW、60GW、66GW [14] - 容量电价政策改善盈利,甘肃项目20年期IRR从3.8%提升至8.7% [14] 美国市场分析 - AI推动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从2024年142TWh(占比3.6%)预计升至2030年323TWh(占比超8%) [16] - 美国在运营数据中心规模34.7GW,排队并网项目规模达100GW,得州并网排队时间长达11年 [18] - 配置储能可解决并网痛点,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对储能需求达122-245GWh [16][19] - 储能补贴延续至2032年,2033年后逐步退坡,保障未来8年需求增量 [18] 阳光电源价值剖析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保持在45%以上,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58.3% [20] - 海外储能业务毛利率约40%,远高于国内25%左右水平 [20] - 2024年接连拿下沙特7.8GWh、英国4.4GWh、欧洲2.4GWh等大型海外储能订单 [20] - 风电变流器2023年和2024年全球出货量分别达32GW和44GW,市占率全球第一 [20] - 氢能业务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解槽中标容量市占率超30%,海外订单占比超50% [22] - 切入AIDC赛道,预计2030年全球AIDC柜内外电源市场规模超4600亿元 [22] 伊戈尔价值剖析 - 公司为海外储能企业(如Fluence、特斯拉)储能变压器的核心国内供应商 [23] - 北美储能变压器潜在市场空间按年度40GWh装机量测算接近40亿人民币 [24] - 未来在北美储能市场有望占据25-30%份额,对应10-12亿营收,贡献2-3亿净利润 [24] 阿特斯价值剖析 - 公司大储业务布局美国、欧洲、澳洲、加拿大等高盈利市场,美国市场占比约50% [25] - 在手储能订单超30亿美金,北美市场接近15亿美金 [25] - 按15-20%净利率测算,北美订单可贡献15-20亿人民币净利润 [25]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10、3-2025、10、16):9月海外储能订单超30GWh-20251017
东莞证券· 2025-10-17 10:2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且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储能行业的强劲增长,特别是中国储能出海的高景气度 [4][34][39] - 2025年1-9月中国储能新增出海订单/合作总规模达214.7GWh,同比增长131.75%,其中9月海外订单超30GWh [4][34][37] - 中国储能厂商凭借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在海外市场具备显著竞争力 [4][34][37] - 预测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180GW以上,到2030年将达300GW以上 [4][34][39] - 预测到2030年中国储能产业链和供应链产值规模将达2-3万亿元,全球累计储能装机规模将达730GW/1950GWh左右 [4][34][39] - 建议关注技术和规模领先的储能头部企业 [4][39]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下跌2.84%,跑输沪深300指数2.3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6名 [4][11][15] - 申万电力设备板块年初至今上涨39.62%,跑赢沪深300指数22.2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4名 [4][11][15] - 子板块方面,近两周电网设备板块表现最佳,上涨5.76%,电池板块表现最弱,下跌8.13% [4][15][17] - 年初至今,电机板块涨幅最高,达62.97%,电网设备板块涨幅相对较低,为27.35% [16][17] - 个股方面,近两周新特电气、四方股份和金盘科技涨幅居前,分别达38.35%、35.56%和35.44% [4][19][20] - 近两周聚和材料、金杨材料和*ST沐邦跌幅较大,分别下跌21.38%、18.79%和18.66% [4][19][21] 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及行业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电力设备板块整体PE(TTM)为34.67倍 [4][23] - 子板块中,电机Ⅱ板块估值最高,PE(TTM)为62.87倍,电网设备板块估值相对较低,PE(TTM)为29.91倍 [4][23] - 各子板块当前估值均高于其近一年平均值,其中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当前估值较近一年平均值高出35.32% [23] - 主要光伏产品价格近期保持稳定,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为5.10万元/吨,N型182硅片均价为1.350元/片,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为0.693元/W [30][31][32] 产业新闻与政策动态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强调管控涉网安全风险 [34] - 国家能源局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明确推动煤电、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市场 [35] - 浙江省发改委就优化分时电价政策公开征求意见,调整工商业用户季节性峰谷时段 [37] - 《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自律实践指南》发布,是行业首份针对该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37] 公司公告与投资建议 - 部分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锦浪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39%,通达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01%-111.12% [37] - 石大胜华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 [37] - 报告建议关注储能、电网、风电、光伏等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并列出具体关注标的及其要点 [39][40]
光储巨头阳光电源正式冲刺港股IPO,募资9.87亿港元加速全球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0-06 22:37
公司港股IPO进展 - 阳光电源正式向香港联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拟发行3.38亿股,募资约9.87亿港元,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1]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8月25日首次审议通过相关议案,随后于9月30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的议案 [13][14] - 本次募资将用于新一代光伏与储能产品研发、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搞数智化升级,以巩固核心技术护城河 [12] 全球市场地位 - 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以2024年出货量计算,全球市占率高达25.2% [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达70GWh,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风电变流器出货量44GW,市场占有率39%,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5] - 根据伍德麦肯兹2024年排名,公司储能系统集成商市场份额为14%,稳居全球第二 [10]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401.1亿元增长至2024年777.0亿元,净利润从37.0亿元增长至112.6亿元,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9.2%和74.6% [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34.4亿元,净利润78.3亿元,同比增长55.97% [7]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从2022年20.4%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32.9% [8] 储能业务发展 - 储能业务成为强劲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实现营收178.03亿元,同比大增127.78%,在所有产品中增幅最大 [9][10]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储能发货量约为40-50GWh,并判断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乐观估计30% [11][12] 全球化与战略布局 - 2025年1-6月,公司海外收入达254亿元,占整体收入58.4%,首次超过中国大陆营收;光伏逆变器海外产能已达50GW [15][16][17] - 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海外设立超过20家分支机构和60多家代表处,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站超5700万千瓦 [5][17] - 公司品牌价值连续六年攀升,在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达1161.4亿元,并已成立AIDC事业部拓展新业务领域 [18][17]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为总市值超3300亿元的A股光储龙头企业,2025年9月股价累计涨幅超过62%,最近6个月涨幅高达193.31% [2][17]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9、12-2025、9、25):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环比增长超10倍-20250926
东莞证券· 2025-09-26 17:17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超配"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达17.7GW/45.7GWh,同比分别增长237.1%和691.4%,环比分别增长762%和1005.4%,创历史新高 [5][39] - 电网侧储能系统中标规模达18.2GWh,同比增长437.2%,环比增长521.9% [5][39][40] - 建议关注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逆变器头部企业 [5][44] 行情回顾 - 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8.19%,跑赢沪深300指数7.19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2 [5][12] - 本月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17.13%,跑赢沪深300指数14.98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1 [5][12] - 年初至今申万电力设备板块上涨38.91%,跑赢沪深300指数22.18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5 [5][12] - 子板块近两周表现:电池板块上涨12.48%,电机板块上涨9.09%,风电设备板块上涨8.31%,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上涨6.16%,电网设备板块上涨3.69%,光伏设备板块上涨3.49% [5][16] - 个股表现:海博思创近两周涨幅57.66%,杭电股份涨幅39.19%,大洋电机涨幅34.48% [5][20] 板块估值 - 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34.90倍 [5][25] - 子板块估值:电机Ⅱ板块67.83倍,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58.17倍,风电设备板块38.47倍,电池板块37.26倍,电网设备板块27.70倍,光伏设备板块26.71倍 [5][25] 产业动态 - 中国宣布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达2020年6倍以上 [39] - 国家能源局推动能源存储装备规模化应用,重点发展大容量、高安全储能装备 [39] - 中国能建2025年度25G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采项目推动中标规模增长 [5][39] 价格数据 - 多晶硅致密料价格5.10万元/吨,环比持平 [33] - 182TOPCon电池片均价0.320元/W,环比上涨3.23% [35] - 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0.693元/W,环比上涨0.43% [3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标的:国电南瑞(虚拟电厂解决方案)、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东方电缆(海陆缆系统)、金风科技(风电整机解决方案)、隆基绿能(BC电池技术) [44]
调研速递|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透露业务布局与产品进展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9 18:21
业务布局与技术复用 - 公司主营工业电气自动化与工业信息化业务 涵盖中型冗余PLC、边缘控制器等软硬件产品研发[1] - 自动化及信息化技术可复用于机器人等智能化产业 工业机器人接入公司"二化"融合解决方案的控制层和数据交互层[1] - 在冶金等行业开展无人化智能系统应用 需融合智控等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1] - 数字化赛道业务以数字化为牵引 聚焦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方向 发展面向多行业的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1] 工业智能体进展 - "EIControl边缘控制器AI功能开发"项目目标是通过轻量化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毫秒级实时推理 开发工业时序数据异常检测及预测模型[1] - 项目旨在打造具备自适应控制和预测性维护的工业智能体 提升产线智能化水平并提供边缘计算解决方案[1] - 目前已完成软件架构设计及功能编码 原型机已在多行业现场测试 并在部分行业实现销售[1] 工业互联网平台成果 - 公司持续加强"二化"融合解决方案控制层和数据交互层的软硬件开发[1] - 聚焦冶金等行业开展无人化智能系统应用 针对OT与IT间融合适应性进行产品和系统应用[1] - 应用技术包括智控、智算、智显等 助力用户提高系统数字化和智能化综合水平[1] 产品相关回应 - 公司产品不涉及CPO等高密度光组件研发制造 仅选择应用相关器件于自研产品[1] - 目前未涉及人形机器人产品研究 但相关技术可复用[1] - 自动化产品在新能源领域应用于工业交换机 风电变流器产品订单同比趋稳 工商业侧储能产品订单同比增加[1] 储能业务情况 - 2025年半年度为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公司在集中式储能市场注重风险管控 收缩市场投入[1] - 聚焦优质客户和项目 通过资源整合、调整投资规模和进度、落实降本增效措施 费用同比大幅减少[1] - 工商储业务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探索初见成效[1] 实控人持股情况 - 实际控制人许泓先生截至目前从未减持公司股份[1] - 郭孟榕先生系2007年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因业务投资需求公告减持计划[1] - 2016年两位实际控制人曾合计增持公司股份9,778,067股[1]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8、15-2025、8、28):建议关注新型储能环节-20250829
东莞证券· 2025-08-29 16:1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超配"并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新型储能环节特别是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逆变器头部企业 [2][39] - 国家能源局强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点从风光稳定性、系统强度、市场扩大、用电灵活性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着力 [4][35]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进云南和重庆等地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38] 行情回顾总结 - 截至2025年8月28日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6.08%跑输沪深300指数0.88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9名 [4][11] - 本月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11.88%跑赢沪深300指数2.3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7名 [4][11] - 年初至今申万电力设备板块上涨15.01%跑赢沪深300指数1.5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6名 [4][11] - 子板块表现近两周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上涨13.63%光伏设备板块上涨10.32%电机板块上涨7.75%风电设备板块上涨7.21%电网设备板块上涨3.95%电池板块上涨3.57% [4][15][17] - 个股表现近两周通合科技上涨75.48%中恒电气上涨48.77%捷佳伟创上涨47.33%涨幅排名前三 [4][19][20] 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及行业数据总结 - 截至2025年8月28日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28.32倍 [4][25] - 子板块估值电机Ⅱ板块PE(TTM)为57.18倍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PE(TTM)为54.33倍风电设备板块PE(TTM)为35.53倍电池板块PE(TTM)为27.20倍电网设备板块PE(TTM)为26.13倍光伏设备板块PE(TTM)为21.08倍 [4][25] - 多晶硅致密料价格截至2025年8月27日为4.60万元/吨环比上涨4.55% [27][30] - 硅片价格N型182硅片均价1.250元/片环比上涨4.17%N型182*210硅片均价1.400元/片环比上涨3.70%N型210硅片均价1.600元/片环比上涨3.23% [30][33] - 电池片价格182TOPCon电池片均价0.295元/W环比上涨1.72%210TOPCon电池片均价0.290元/W环比上涨1.75% [30][31] - 组件价格海内外组件价格总体持平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0.685元/W环比持平 [30][32] 产业新闻总结 -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强调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建筑 [35] -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提出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适配能力从风光稳系统强市场大用电灵活和政策给力五个方面着力 [4][35][36] - 云南和重庆推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38] 公司公告总结 - 格林美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0亿元同比增长1.28%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91% [38]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 [38] - 曼恩斯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59.93%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132.66% [41] - 海力风电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30亿元同比增长461.08%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90.61% [41] - 欧陆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0亿元同比增长32.59%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54.86% [41] 投资建议总结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国电南瑞阳光电源东方电缆金风科技和隆基绿能 [40][42] - 国电南瑞拥有特高压柔直换流阀和虚拟电厂解决方案 [40] - 阳光电源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并布局氢能领域 [40] - 东方电缆是海陆缆系统核心供应商拥有500kV及以下交流海缆生产能力 [40] - 金风科技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连续14年排名第一 [42] - 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技术量产效率高达24.8%2024年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42]
阳光电源股价下跌5.45% 筹划H股上市深化全球化布局
金融界· 2025-08-27 02:3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盘 阳光电源股价报97.0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59元 跌幅5.45% [1] - 当日成交量为114.86万手 成交金额达112.75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 风能 储能 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 生产 销售和服务 [1] - 产品涵盖光伏逆变器 风电变流器 储能系统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等 [1] - 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33亿元 同比增长40.34%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50元 [1] 战略布局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此举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 [1] - 已聘请容诚香港为本次发行的审计机构 [1] 业务拓展 - 公司已成立AIDC事业部 重点瞄准海外市场 [1] - 在电源端和电子电力转换技术上有大量技术沉淀 与AIDC电源有很好的技术协同 [1]
禾望电气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6.79%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8: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8.84亿元 同比增长36.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亿元 同比增长56.79% [1] - 扣非净利润2.28亿元 同比增长40.1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 去年同期为-9605.49万元 [1] 业务构成 - 新能源电控业务营收15.24亿元 同比增长44.97% 占总营收比重超过80% [1] - 工程传动业务营收2.26亿元 同比增长11.5% 毛利率提升至47.71% [1] - 海外市场收入1.48亿元 同比增长54.46% 毛利率达54.65% [1] 技术平台 - 专注于电能变换领域 形成以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传动技术 工业通信/互联技术和整机工艺/制造工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平台 [1] 竞争壁垒 - 在风电变流器领域构筑稳固竞争壁垒 [2] - 针对海上风电防护与可靠性难题实现技术突破 相关产品运行稳定 [2] - 光伏逆变器发货容量与销售额保持稳健攀升 [2] 业务拓展 - 储能 传动等业务收入逐年增长 [2] - 氢能产品销售布局持续深化 [2] - 依托核心技术向陆上风电 海上风电 风光储一体化 氢能 大容量电源 电能质量等领域延伸产品线 [2] 行业贡献 - 为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实现注入强劲动力 [2] - 助力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1
东吴证券· 2025-08-11 09:25
宏观策略 - 报告通过分析三个历史案例(19世纪后期美欧长期萧条、1929大萧条、日本70年代和90年代去产能)揭示产能调整的核心规律 [1][6] - 产能失衡存在负反馈循环机制(物价下跌→利润减少→需求下降循环),市场自发调节可能持续20-30年,如1873-1896萧条和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1][6] - 政府干预比不干预更有效:1929大萧条通过罗斯福新政(控制价格+修复信用+稳定就业)快速恢复;日本70年代"共同行动"政策成功去产能,而90年代减少干预导致萧条延长 [1][6] - 供需再平衡需多政策协同:需同步实施控制产能、信用修复、就业稳定等政策,单靠供给或需求政策效果有限 [1][6] - 新兴产业去产能与反垄断交替出现,需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如美国1887年《州际商业法》和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6] 固收金工 - 债券增值税新规(2025年8月8日起)恢复对新发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征税(自营6%/资管3%),信用债因原本不免税而相对价值提升 [2][7] - 信用债利差优势测算:自营部门持有信用债与利率债利差收窄10BP,相对价值提升5-15BP;资管/公募基金提升3-10BP [2][7] - 银行二永债短期影响:存续老券因免税优势需求增加,5年期二级资本债(AAA-)和永续债(AAA-)收益率分别下行11.07BP和11.44BP [3][7] - 长期影响分化:信用债配置价值凸显(尤其城投债/产业债),但二永债因高风险权重和流动性属性受影响较小 [7][8] - 机构行为变化:公募基金因税收优势扩大或增配信用债;自营部门可能通过委外投资信用债;资管机构倾向"短久期+高评级"策略 [7][8] 公司研究 禾望电气(603063) - 2025H1业绩高增:营收18.84亿元(同比+36.39%),归母净利2.43亿元(同比+56.79%),Q2环比增速达43.6%/30.34% [4][10] - 新能源电控业务驱动:收入15.24亿元(同比+44.97%),风电变流器出货约20GW,光伏逆变器4.2GW,储能PCS 2.2GW [10] - 海外拓展成效显著:海外收入1.48亿元(同比+54%),毛利率54.65%(同比+7pct) [10] - 工程传动业务潜力:收入2.26亿元(同比+11.5%),毛利率47.71%(同比+8.26pct),受益AIDC需求及国产替代 [10] - 盈利预测: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5.9/7.1/8.2亿元,对应PE 31/25/22x [4][10] 同惠电子(833509) - 2025H1业绩超预期:营收1.01亿元(同比+16.81%),归母净利0.29亿元(同比+55.40%),Q2净利润环比+95.31% [5][12] - 业务结构优化:微弱信号检测仪器收入同比+37.59%(毛利率+8.36pct),系统集成设备收入同比+154.88% [12] - 政策与需求共振:受益"以旧换新"政策及半导体/新能源测试需求增长,毛利率提升至57.69%(同比+2.11pct) [5][12] - 产能与国际化布局:新厂区满产可达6.5万台/年产能,计划在德国设立子公司拓展欧洲市场 [12] - 盈利预测: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至0.71/0.87/1.06亿元(原值0.62/0.75/0.91亿元),对应PE 59/48/40x [5][12]
禾望电气(603063):新能源业务驱动高增,传动有望受益AIDC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8-08 20:3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电控业务驱动高增长,25H1实现收入15.24亿元,同比+44.97%,毛利率32.46%[7]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25H1海外收入1.48亿元,同比+54%,占比提升至8%,毛利率54.65%[7] - 工程传动业务表现亮眼,25H1收入2.26亿元,同比+11.5%,毛利率47.71%[7] - 成本控制能力突出,25H1销售毛利率36.66%,同比+1pct,期间费用率22.25%,同比-0.61pct[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7.1/8.2亿元,同比+34%/+21%/+15%[7] - 2025E营业总收入45.14亿元,同比+20.91%,2026E/2027E分别达53.67/64.20亿元[1] - 2025E每股收益1.30元,对应PE 30.61倍,2026E/2027E分别为1.57/1.81元[1] 业务表现 - 风电变流器预计25H1出货9.28亿元(约20GW),光伏逆变器出货4.20亿元(约4.2GW),储能PCS出货1.76亿元(约2.2GW)[7] - 变频器功率覆盖0.75kW~22.4MW,技术优势显著,受益于海外数据中心订单[7] - 25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3亿元,同比-79.85%,主因采购支付增加[7]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39.78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1.08/40.99元[5] - 总市值180.83亿元,市净率3.79倍,流通A股市值180.83亿元[5] - 每股净资产10.48元,资产负债率44.35%,总股本4.55亿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