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一图看懂南向资金:2025年上半年净买规模已达2024全年9成
快讯· 2025-07-02 09:42
南向资金净买额规模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买额规模高于除2024年外的其余年份单年净买额规模 [3] - 2025年4月南向资金净买入1666.72亿港元,为历史次高纪录,仅次于2021年1月的3106.24亿港元 [4] - 2025年3月、2月、1月南向资金净买额分别位列历史单月净买额的第3名、第4名 [4] 南向资金单日交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日均净买额为63.6亿港元,其中96个交易日为净买入,占比83.5% [6] - 单日净买额超100亿港元共有30日,占比26.1%,超200亿港元共有8日,占比7.0% [6] - 4月9日单日净买额355.86亿港元,为年内及历史最高单日净买额纪录 [7] - 5月12日单日净卖额185.28亿港元,为年内及历史第二高净卖额记录 [7] 行业板块持股市值变动 - 银行、医药生物、电子板块南向持股市值增长规模居前,分别增长3185.21亿港元、2109.80亿港元、1570.82亿港元 [9] - 电力设备、建筑材料为唯二南向持股市值下降的板块,分别下降14.32亿港元、10.99亿港元 [9] - 传媒、商贸零售、非银金融、通信、有色金属等行业南向持股市值增长均超600亿港元 [9] 个股持股市值变动 - 34股南向持股市值增长超100亿港元,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位列前三名 [10] - 小米集团持股市值增长规模居前,但持股量下降近2% [10] - 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建设银行、小米集团、工商银行为南向资金前五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分别为5015.61亿港元、2719.53亿港元、2525.39亿港元、2341.41亿港元、2057.12亿港元 [13] 持股量变动 - 顺丰控股、中银香港、国泰海通等千亿港元市值股获南向资金重点关注 [12] - 部分个股持股量增幅显著,最高达1836.69%,而降幅最大为-89.29% [12]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702
华泰证券· 2025-07-02 09:25
核心观点 - 涵盖美国宏观经济、中国政策动态、能源转型、金融科技等多领域研究,对各行业和公司发展趋势、投资机会进行分析并给出评级建议 [2][3][4] 宏观经济 美国宏观经济 - 5月美国消费、就业等“硬数据”放缓,6月制造业和服务业景气度回升但企业投资意愿修复慢,关税对通胀传导后续或显现,财政货币宽松预期升温致美股涨、美元弱 [2] - 6月美国增长动能降温,全球制造业周期有韧性,关税对美国通胀传导不及预期,日本通胀有望降温,美欧日或推动财政扩张 [3] 中国政策动态 - 7月是政策观察重要窗口期,关注对等关税截止日、中欧峰会、政治局对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以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和消费地产数据提振情况 [3] 行业研究 能源转型 - 海外金融机构推动现货铀价反弹,看好天然铀板块;美国科技企业支持核聚变发电,看好可控核聚变主题;海外电气设备供需紧,1 - 5月国内变压器出口金额同增33%;国内电网建设快,1 - 5月电网基建总投资2040亿元,同增19.8%,规划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253GW [4] 多元金融 -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稳定币不满足货币三大标准,难成主流,最多为附属角色,但肯定其在支付及代币化技术方面作用 [5] 机械设备 - 中央强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关注振华重工、博迈科、中集集团等相关企业 [5] 工业 - 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重要,看好特高压核准提速、配网改造升级、风电需求结构性增长投资主线 [7] 科技/计算机 - 推理算力需求增长快于单位算力成本降低,持续看好推理端算力需求加速增长 [8] 策略 - 6月高股息板块表现一般且内部分化,短期相对收益或进入压力期,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 [10] 石油天然气/基础化工 - 25 - 27年中国原油需求稳定,石油需求进入“平台期”,中长期油价下行拐点显现,关注高分红龙头配置机遇 [11] 传媒 - 看好传媒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包括游戏、AI应用、IP衍生品、短剧出海等赛道 [12] 科技/电子 - 2H25电子板块关注算力链高景气、自主可控国产化率提升、AI端侧产品发展机遇 [13] 通信 - 看好2H25通信行业AI算力、新质生产力、核心资产三条投资主线 [14] 科技 - 关注A股已上市科技公司港股二次上市投资机会,对企业、港股投资者、A股投资者均有意义 [16] 重点公司 老铺黄金 - 国内外开店加速,单店销售有提升空间,新加坡门店销售火爆,看好高成长势头,维持“买入”评级 [17] 苏州银行 - 实控人变动,大股东增持,植根优质区域,业绩稳健,资产质量优,维持“买入”评级 [20] 中材科技 - 高端电子纱供给紧缺,公司提前布局有望构建新增长点,风电业务景气延续,维持“买入”评级 [20] 东京电子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2,000日元,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技术和供应链优势明显,有望受益中美先进工艺投资机会 [22] 隆鑫通用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目标价18.40元,公司完成战略转变,与宗申合并业务或形成协同效应 [23] 迪威尔 - 拟扩产深海承压零部件项目,多向模锻技术领先,有望打开业务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24] 小商品城 - H1主业增势好,创新业务拓宽成长曲线,全球数贸中心将落地,给予“买入”评级 [24] 恺英网络 - 召开发布会推出AI平台和产品,构建AI生态闭环,IP长线运营能力持续验证 [26] 评级变动 - 东京电子首次评级“买入”,目标价32,000日元;小商品城评级由增持调为买入,目标价26.64元;隆鑫通用首次评级“买入”,目标价18.40元;四方股份、东方电子首次评级“买入” [27]
算力软硬件投资和用户仍快速增长,业绩和市值预期向好
2025-07-02 09: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通信行业、算力领域、AI 服务器市场、推理侧芯片行业、AI 应用行业 - **公司**:中际旭创、新易盛、联杰科技、华为、华丰科技、沃尔核材、申菱环境、英维克、源杰科技、国创科技、英伟达、微软、谷歌、XAI、Meta、Skill AI、字节跳动、博通、Marvell、ChatGPT、百度、夸克、豆包、DeepSeek、腾讯元宝、中京旭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算力软硬件投资和用户增长,业绩和市值预期向好** - 中际旭创等光模块厂商技术迭代、用户数和 CAPEX 支出强劲增长,估值 15 - 20 倍,是低估标的[1] - 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2025 年总出货量预计达 181 万台,同比增 26.3%,搭载 HBM 的高阶 AI 服务器出货量突破百万台,同比增超 40%[1][5] - 英伟达 2025 年推出 Nvlink 的 Fusion 版技术,推动云厂商和智能硬件侧加大投资,A72 和 910B 芯片出货量将显著增加[1][9] - AI 推理需求激增,谷歌 2025 年 4 月月度推理量飙升至 480 万亿次,较一年前激增 50 倍,规模达微软与 ChatGPT 合计的 6 倍,大模型软件需求致 TOKEN 消耗量激增[1][10] - ChatGPT 自 2023 年上线后月活用户数持续增长,2023 年 5 月达 6.2 亿,超海外社交媒体 X,AI 应用用户增长速度远超传统社交媒体[1][11][13] - **通信行业表现出色,算力相关公司值得关注** - 通信行业近期表现出色,中际旭创、新易盛、联杰科技等算力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因中美经贸谈判结束和二季度财报发布而爆发[2] - 算力领域投资规模、技术迭代速度、用户数和 CAPEX 支出强劲增长,中际旭创估值 15 - 20 倍,是优质赛道便宜标的,有投资价值[2] - **算力领域新发展和趋势** - 国内以华为为代表大规模部署智算中心,华丰科技为华为大规模交付,沃尔核材等配套厂商快速增长;国外英伟达 GB200 和 GB300 产品 2025 年出货占比达 30% - 40%,北美四大云厂商大幅增加 CAPEX 支出[3][4] - 国内算力产业链公司预期差大且业绩弹性高,建议关注华丰科技、申菱环境、英维克等,源杰科技和国创科技为第二梯队标的[3][14] - 国内运营商对国产算力配置以国产为主,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集采中,国产 GPU 占比达 67%,头部厂商自建光刻机厂保障产能,为国内供货厂商带来投资机会[3][15][16] - **海外市场重要动态** - 北美客户 XAI 大幅增加 GB200 和 GB300 机柜订单[6] - Meta 支付 143 亿美元取得 Skill AI 约 49%股权[6] - 字节跳动进入智能终端领域,大举招募人才[6] - ASIC 芯片出货量大幅提升,博通预计到 2028 年其市场份额从 55% - 60%提高到 20%[6] - **推理侧芯片发展前景** - 推理侧芯片如 910B 国内推理芯片和国外 ASIC 推理芯片未来增长潜力大,Marvell 和博通押注 ASIC 芯片,博通预计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定制芯片或推理芯片年复合增速在 35%以上,推理侧估值弹性大[7][8] - **AI 应用用户增长优势** - ChatGPT 仅用两个月用户破亿,TikTok 用时 9 个月,Twitter 耗时 60 个月;DeepSeek 2025 年 1 月 11 日上线,2 月 9 日活跃用户接近一亿,AI 应用吸引用户优势显著[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球十大 AI 应用中,中国占据六个,包括百度网盘、夸克、豆包、DeepSeek 和腾讯元宝等[12] -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可考虑中京旭创、新易盛等业绩稳定但弹性较低的公司,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国产算力标的值得关注[14]
认购期权增持力度更大
期货日报网· 2025-07-02 08:3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7月1日小幅上行,沪深两市成交1.49万亿元,超2600只个股上涨,市场氛围偏多 [1] - 医药、生物制品、贵金属、银行板块领涨,多元金融、软件开发、通信、电池板块跌幅居前 [1] 期权市场交易数据 - 沪深两市及中金所期权总成交372.81万张,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9.20%,总持仓739.85万张,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42% [1] - 上证50ETF期权成交60.56万张,减少19.56%,持仓124.71万张,增加8.23% [1] - 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成交量减少29.05%,持仓量增加11.19%,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成交量减少21.86%,持仓量增加10.67% [2] - 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成交量减少10.97%,持仓量增加2.27% [2] - 科创50ETF期权成交量减少14.32万张,持仓量增加11.91万张 [2] 期权持仓变动分析 - 上证50ETF期权7月合约合计增持5.54万张,认购增持2.00万张,认沽增持3.54万张,认购增持范围较大,认沽增持较为集中 [1] - 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7月合约总计增持5.60万张,认购增持3.02万张,认沽增持2.58万张,认购增持力度更大 [2] - 华夏科创50ETF期权7月合约总计增持4.84万张,认购增持3.99万张,认沽增持0.85万张,认购在平值、浅虚值部位集中增持 [2] 波动率分析 - 上证50ETF当月合约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为11.62%,历史波动率低位徘徊,上证50ETF的30日历史波动率为8.48%,沪深300指数的30日历史波动率为8.81% [3] 市场预期 - 期权市场各大指数认购、认沽均在浅虚值部位增持,小盘指数认购增持力度更大,预计市场仍以震荡上行为主 [1][3] - 沪深300ETF期权认购增持力度更大,增持价位集中于平值附近,预计市场短期上涨受阻 [2] - 科创50ETF期权认购增持力度较大,预计市场大幅上行走势很难持续 [2]
业内人士认为,A股下半年有望震荡向上 科技和红利资产将受青睐
深圳商报· 2025-07-02 06:35
A股市场整体展望 - A股上半年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下半年预计呈现"先震荡、后向上"格局 结构性机会突出 [1] - 弱美元趋势、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和流动性环境改善将推动A股震荡中枢上移 全球基本面超预期改善、国内增量政策落地和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向上关键催化 [1] - 2025年下半年及更长远未来 A股有望呈现"指数稳 结构牛"局面 中国资产将迎来价值重估机遇 [1] - 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相较海外成熟市场仍偏低 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 [1] 核心配置方向 - 科技成长(如AI、创新药)与红利资产被集中看好 有望成为下半年核心配置方向 [1] - 稳定类资产和成长类科技资产预计为下半年投资主线 包括交运、消费、出版、游戏、有色等高ROE且分红率稳定板块 [2] - 成长类资产主要关注军工、医药、通信、游戏等方向 [2] - 科技领域AI算力、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或成为投资主线 医药领域创新药有望成为核心主线 [2] 行业机会分析 - 内需消费机会包括服装鞋帽、汽车、零售、食品、美容护理和新零售 [2] - 科技成长自主可控方向包括AI+、机器人、半导体等 [2] - 成本改善行业包括养殖、航海、饲料、贵金属 [2] - 出海结构性机会行业包括汽车、风电等 [2] - 中长期底仓配置建议关注稳定型红利、高股息标的 [2] 资金面与政策环境 - 公募基金扩容、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利好将护航A股资金面 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1] - 市场流动性宽松对科技、成长风格行情形成直接助力 [2]
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会向世界发出邀约 来中山,乘时代之风、创宏图大业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6
深中通道通车周年及中山招商推介 - 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车流量达3000万次,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繁忙交通大动脉 [2] - 中山举办全球招商推介大会,采用"1+2"会场模式(主会场+北京、杭州分会场),获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支持 [2] - 中山首次发布多语言招商平台,并揭牌广东中山文旅集团、中国电信工业产业主研院先进智能制造分院等重大产业平台 [6] 深中一体化进展 - "六个一体化"推进成效显著:规划协同(翠亨新区对标深圳产业用地布局)、营商趋同(735项"深中通办"事项)、产业共链(形成"深圳总部+中山基地"等模式) [4] - 创新协同成果:深中创新资源对接会促成超30个项目签约,发布需求超300项,通过AI场景对接会链接两地技术资源 [4] - 公共服务融合:翠亨新区实现110项深圳社保/医保/税务业务跨城办理,医疗救治联盟和跨域司法协作建立 [4] 中山产业基础与招商规划 - 制造业实力:拥有38个国家产业基地、18个省级科技专业镇、3个千亿级和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5] - 产业空间扩容:通过"工改"腾挪5万亩土地,吸引建华管桩、欧普照明等企业回流投资 [5] - "2+8"产业载体布局:以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为双核,配套8个开发区/园区,重点引进低空经济、储能、高端装备等领域项目(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 [6] 营商环境优化 - 政策升级:清理修改超60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推出《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5] - 政务服务数字化:近2000项事项"指尖可办",近千项"一件事一次办" [5]
深耕“人工智能+”北京联通打造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2 05:06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概况 - 北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企业数量和核心产业规模均占全国一半,成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1] - 《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发布近一年,已在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产业要素、创新生态等方面形成系统布局 [1] 北京联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定位 - 作为通信领域国家队与主力军,公司全面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承担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使命 [2] - 与DeepSeek深度对接,落地37个行业大模型,为北京打造自主可控大模型能力体系提供支撑 [2] - 从传统通信公司转型为多元化科技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制造业、农业、城市家庭等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1] 人工智能在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 - 推出"云智家族"产品系列,包括联通云电脑、联通云盘、联通看家等,覆盖移动办公、家庭娱乐、智能安防等场景 [3] - 联通云盘提供20余项AI能力,包括智能搜索、分类推荐和文本处理等功能 [4] - 联通看家通过"终端+平台+AI分析"实现实时直播、回看和语音对讲,应用于看家、看村、看店等场景 [4] - 联通超清整合"爱优腾"全系列资源,实现多平台内容一屏尽享 [4] - 联通云智电脑/手机打破设备壁垒,实现多终端互通互联 [4] 人工智能在客户服务中的应用 - 构建一线人员能力画像模型,通过算法匹配用户需求 [5] - 智能预约系统可推理用户电话中的预约时间 [5] - 语音大模型将服务对话实时转化为数据流,实现业务交付标准化 [5][6] - 计算机视觉AI系统解析施工照片,实现质量管控与回溯 [6] - 构建高铁数字孪生感知保障体系,创新异常信令AI定界定位技术,提升高铁场景网络质量 [6] 人工智能在产业转型中的应用 教育领域 - 为北京邮电大学引入"AI智慧评价系统",推动因材施教 [7] - 打造智能化教育平台,覆盖教学、科研和校园管理全场景 [7] 医疗领域 - 承建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打造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智能服务矩阵 [8] - "智能导诊"通过多轮对话推荐科室,"报告解读"翻译医学术语,"智能加号"协调医院号池资源 [8] 能源领域 - 为天玛智控公司提供AI训练服务器和数值推理服务器等算力中心核心设备 [8] 零售领域 - 推出"AI慧购"智能试衣间,根据场合、天气和偏好提供穿搭建议 [9] - 部署供应链智能体,实时分析销售数据、库存和市场趋势 [9] 文旅领域 - 实现国博线上云展"穿越展厅"体验,AR眼镜提升导览个性化和沉浸感 [9] - 开发"智衣衿"AI互动一体机,打造科普性与趣味性并重的数字体验 [9] 中小企业服务 - 推出"益企组网"产品,提供定制化组网方案和全流程闭环服务 [10] - 解决中小企业网络建设与运维中的"急难愁盼",助力低成本数字化转型 [10] 人工智能在新兴产业的应用 自动驾驶 - 构建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持冬奥会车联网应用和亦庄智能网联示范区 [11] 智慧城市 - 协助门头沟区构建网格化管理平台和人口大数据平台 [11] - 打造"接诉即办"平台,实现7×24小时"有求必应" [11] 绿色低碳 - 打造智能节能体系,重点突破5G基站高能耗难题 [11] - 探索AI节能、智能散热等技术,推动低碳高效通信网络建设 [11]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400P全国产化公共算力能力 [13] - 实现数据中心、云计算与网络资源深度融合,服务智慧医疗、城市、制造等十大领域 [13] - 优化算力供给结构,为"人工智能+"行动提供底座和能量来源 [13] 未来发展计划 - 紧抓DeepSeek开源大模型机遇,聚焦算力布局、数智队伍建设、生态合作和标杆项目打造 [14][15] - 全面融入首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局,形成市场、政府和社会认可的发展局面 [15]
股市必读:中贝通信(603220)7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19.88万元,占总成交额6.69%
搜狐财经· 2025-07-02 04:40
股价及交易数据 - 中贝通信2025年7月1日收盘价为21.41元,下跌0.28% [1] - 当日换手率1.97%,成交量8.55万手,成交额1.82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19.88万元,占总成交额6.69% [2][4] - 游资资金净流入66.26万元,占总成交额0.36%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153.62万元,占总成交额6.33% [2] 可转债转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转股金额599.2万元,转股股数282,730股,占转股前总股本0.0843% [2][4] - 尚未转股可转债金额5.11008亿元,占发行总额98.841% [2] - 2025年二季度新增转股17万元,转股股数8,069股 [2] 可转债发行信息 - 公司2023年10月19日发行可转债517万张,面值100元,总规模5.17亿元,期限6年 [2] - 可转债2023年11月21日在上交所上市,初始转股价32.80元/股,最新转股价20.95元/股 [2] - 转股期为2024年4月25日至2029年10月18日 [2] 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4.3425亿股 [2]
【财经分析】2025年上半年港股盘点:估值修复与结构转型下的领跑者
新华财经· 2025-07-01 21:54
全球股票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股票市场整体上涨,香港股市以20%涨幅表现最佳,估值洼地效应与资金回流推动股指走高 [1] - 恒生指数上半年收报24072.28点,涨幅20%,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涨幅约19% [3] - 港股经历两波冲高走势:第一阶段从1月低位18671.49点升至3月高位24874.39点,受AI+概念推动;第二阶段从4月低位19260.21点升至6月高位24533.39点,受国际资金流入和新股上市支撑 [3] 板块表现与结构变化 - 涨幅靠前的板块:珠宝钟表282%、玩具及消闲用品182%、禽畜肉类112%,银行、科网、通信、保险、生物技术等板块涨幅介于16%至51% [4] - 市值超百亿港元个股中,涨幅前三为老铺黄金321%、三生制药289%、耀才证券金融278%,跌幅前三为迈富时-52%、融创中国-38%、黑芝麻智能-36% [4] - 科技、消费、医疗板块崛起,改变港股结构,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总市值超7200亿港元,带动消费板块上行 [4] 流动性与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超7300亿港元,同比增长90%,港股通日均成交占比达19.3%,南向资金成为定价权主导力量 [5] - 港元流动性充裕,银行体系总结余激增,支撑港股估值与交投活跃度 [9] IPO市场表现 - 上半年42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集资总额超1050亿港元,位列全球交易所榜首,科技与消费主题募资占比超70% [6] - 新股首日上涨概率约62%,破发率约30%,首日平均涨幅超13%,涨幅前三为映恩生物116.7%、药捷安康78.71%、云知声44.59% [8] - 投资者平均认购倍数超600倍,创近6年新高,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6倍为前三超额认购股票 [8] 后市展望 - 机构认为港股表现是国际资本对中国"新核心资产"的重新定价,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共振成果 [9] - 在政策护航与美元流动性改善背景下,港股有望延续强势,外资低配状态提供巨大回流空间 [9] - 地缘政治冲突、全球衰退风险、内地政策效果等因素可能影响港股走势,恒指下半年或触及高位,但可能短暂回落 [10]
通信行业资金流出榜:恒宝股份、中光防雷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8:2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7月1日上涨0.39%,申万行业中有20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的为综合(+2.60%)、医药生物(+1.80%),跌幅居前的为计算机(-1.18%)、商贸零售(-0.79%)[2]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79.07亿元,8个行业净流入,医药生物净流入24.22亿元(涨幅1.80%),银行净流入8.86亿元(涨幅1.53%)[2]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计算机净流出83.95亿元居首,电力设备(-51.63亿元)、国防军工、非银金融、传媒等紧随其后[2] 通信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下跌0.45%,主力资金净流出16.23亿元,行业127只个股中31只上涨(1只涨停),92只下跌(1只跌停)[3] - 资金净流入个股36只,其中6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永鼎股份(+7.05%,净流入3.87亿元)、楚天龙(+4.08%,净流入1.60亿元)、中兴通讯(+0.46%,净流入9331.25万元)[3][4]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16只超5000万元,恒宝股份(-3.97%,净流出2.70亿元)、中光防雷(-7.88%,净流出1.94亿元)、润泽科技(-3.84%,净流出1.22亿元)居前[3][5]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通信行业资金流入榜前十包括联特科技(+0.21%,净流入8526.83万元)、移远通信(+2.54%,净流入5557.24万元)、新易盛(+0.14%,净流入5219.08万元)[3][4] - 资金流出榜前十涵盖万马科技(-5.72%,净流出1.14亿元)、锐捷网络(-2.16%,净流出9670.16万元)、博创科技(-2.26%,净流出9651.86万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