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2026年营收破10万亿
证券时报· 2025-09-30 02:10
在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方面,《工作方案》表明,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 目;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加强通用大 模型和机械行业大模型研发;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实施标准提升引领机械行业优化升级行动等。 机械行业也是近年来"内卷"竞争相对突出的行业,因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加快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继电力装备、石化化工、轻工业、汽车、建材等行业稳增长方案发布后,机械行业稳增长方案也新鲜出 炉。 9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 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力争机械 行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到3.5%左右,到2026年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 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等目标。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机械行业是工业经济"压舱石",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 重要载体。当前,机械行业面临着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需求不足、非理性竞 ...
【新华解读】机械行业两年目标:营收年均增速3.5%左右 推动产业数智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9-29 22:57
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记者刘旭阳李唐宁)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 发的《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29日正式公布,提出2025 —2026年力争机械行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到3.5%左右,到2026年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等目标。分 析人士表示,工作方案带动下,人工智能与机械行业加速融合,智能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农 机、智能医疗装备、智能工程机械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应用将实现新突破。 到2026年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民生事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行业,是工业经 济"压舱石"。当前,我国机械行业面临着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需求不足、非理性竞争加剧等问题, 行业稳定运行面临着挑战。 在此背景下,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 破10万亿元的主要目标。 比如,机械行业70%的需求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各行业新上或更新改造设备投资,是稳出口主 ...
恒而达(300946):重型模切刀具龙头企业,收购德国SMS强势切入高精磨床国产替代市场
招商证券· 2025-09-29 22:4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基于高精磨床国产化及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增长潜力 [3][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重型模切刀具龙头企业,连续十余年市占率居首,主营切削刀具业务(占收入80%以上)提供稳定现金流 [1][7][23] - 2025年收购德国SMS公司(交易价850万欧元),切入高精磨床市场,有望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国产替代并带动滚珠丝杠降本增效 [1][7][83] - 新业务滚动功能部件(直线导轨副等)增长迅猛,2024年收入3491万元(同比+59.96%),预计2025-2027年营收达1.0/1.1/1.2亿元 [7][23][91] - 预计2025-2027年总营收6.9/7.8/9.0亿元(同比+18%/13%/16%),归母净利润0.86/1.04/1.20亿元,对应PE 110.3/90.9/79.0倍 [2][7][90] 业务结构 传统主业(切削工具+智能装备) - 模切工具:2024年收入2.68亿元(占比45.8%),毛利率26.86%,重型模切工具全球领先 [16][23][49] - 锯切工具:2024年收入2.26亿元(占比38.7%),毛利率37.48%,硬质合金产品收入同比+36.93% [16][23][55] - 智能数控装备:2024年收入3553万元(同比+53.66%),产品包括CNC圆锯机、带锯床等 [16][23][68] 新兴业务(滚动功能部件) - 2024年收入3491万元(同比+59.96%),研发投入占比44.5%,已推出四大系列直线导轨产品 [23][76][79] - 毛利率暂为负(-14.3%),预计2026年转正至10% [91][92] 增长驱动 - 高精磨床国产化:SMS技术引入后,预计智能数控装备业务2025-2027年营收达0.4/0.8/1.5亿元 [7][90][91] - 人形机器人需求:特斯拉Optimus单机需14根行星滚柱丝杠,丝杠价值量占整机20%,远期潜在需求达千万套级 [80][87][89] - 刀具市场稳定增长:全球金属切削工具市场2024年295.7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416.4亿美元(CAGR 6.9%) [35][3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85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0.87亿元 [2][19] - 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净利率受费用影响波动(2025H1净利率13.5%) [20][21] - 总市值9.5十亿元,每股净资产7.7元,ROE(TTM)6.2% [3]
元瞻经纬总量月报(2025年9月):繁荣起点周年再续,合力厚植沃土方兴-20250929
国元证券· 2025-09-29 21:45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在"924"一周年之际表现强劲,主要指数涨幅位居全球前列,深证成指、沪深300、上证指数分别累计上涨61.7%、40.13%、38.97%,市场波动率处于近15年低位,风险收益性价比显著提升[2][12] - 市场上涨源于"三重共振":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深化、国内基本面与预期改善、外部风险边际缓和,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宏观前景信心增强[2][11] - 科技创新叙事与"反内卷"逻辑成为市场两条重要主线,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相关行业表现突出,通信、电子等行业相对宽基指数呈现明显超额收益[2][25] 资本市场改革成效 - 监管系统性约束上市公司分红行为,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A股市场正由融资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2][29] - 中长期资金入市效果显著,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比例较2024年提升1.12-1.24个百分点,股票余额合计增加约6400亿元;公募基金配置A股市值从2024年中报的5万亿元增至2025年中报的6万亿元[2][32]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三阶段全面落地,每年为投资者系统性让利约500亿元,优化居民投资成本结构并强化长期资金配置意愿[38]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 "卸包袱"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地方债务置换累计发行4万亿元,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60%以上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清零[40] - "促循环"政策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8月工业生产数据释放生产趋弱和价格水平"抬头"两重信号,PPI环比转为持平,为2024年11月以来首次止跌[3][65] - "谋发展"政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万家较2020年增长83%[47]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反内卷"政策成为打破物价下行螺旋重要抓手,政策关注度自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后持续提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列入十大任务[56][59] - "两新"政策对消费拉动作用显著,8月限额以上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8.6%、14.3%、14.2%,大幅超过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2.6%的增速[3][70] - 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预计达3.07万亿元,较2024年的1.3万亿元大幅增长;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品类换新量均实现显著提升[75] 财政与金融数据 - 证券交易印花税表现亮眼,8月同比增长225.97%,连续10个月保持高于30%的增速,反映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95] - 财政支出聚焦民生领域,8月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2.49%、10.9%、3.98%;政府性基金支出1-8月累计增速达30%[103][110] - 金融数据呈现"社融、信贷趋弱,M1高增、M2持平"特点,M2-M1剪刀差收窄显示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持续边际改善[4] 进出口贸易格局 - 8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1%,出口增长4.4%,进口增长1.3%;贸易格局呈现对美出口弱、对非美出口强特点[3][113][117] - 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33.12%,份额从15.33%降至9.82%;对欧盟、东盟、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0.38%、22.51%、25.86%,成为出口主要拉动力量[117] - 美国对华实际进口税率提升幅度较大,家具、衣物、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商品税率提升显著,分别达14.03%、16.04%、13.69%[49]
六部门发文推动机械行业稳增长
新华社· 2025-09-29 19:00
政策方案概述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方案旨在推动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工业经济稳定运行[1] - 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民生事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行业,是工业经济"压舱石"[1]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至2026年,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1] - 营业收入目标突破10万亿元[1] -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机械行业面临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需求不足、非理性竞争加剧等问题[1] - 行业稳定运行面临挑战[1] 重点任务方向 - 方案从3方面提出14项重点任务,要求供需两侧同时发力,多方协同激发行业增长活力[1] - 重点任务包括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1] - 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行动[1] - 支持工业母机、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攻关、验证和集成创新[1] -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机械行业大模型研发[1] - 着力整治非理性竞争,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1] 政策保障措施 - 方案明确积极出台有利于机械行业稳定运行的政策举措,定期评估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成效[1] - 落实好工业母机等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装备企业金融支持力度[1] - 建立机械行业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1]
集体大涨!刚刚,六部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29 18:29
机械行业稳增长政策方案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为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2] - 方案重点推进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发展,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1][2] - 具体举措包括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开展产需对接活动、编制应用推广目录,并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在汽车、电子信息等多领域规模化应用[2][3] 细分领域发展重点 - 突破发展智能机器人、工业母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4] - 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文旅装备等新经济新业态应用[3] - 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装备融合应用,推动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装备发展[3][4] 企业培育与产业生态建设 - 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业,在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 - 鼓励装备企业提升产品智慧服务功能,打造装备互联生态,并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4] - 支持行业组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并持续优化外资投资环境[5] 二级市场反应 - 政策发布后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活跃,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1][5] -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方案引发板块集体大涨,整体涨幅超过3.7%,多只个股涨停[1] 机构观点 - 券商全面看多人形机器人板块性行情,认为行业处于量产前夕,明年可能出现国内外产业共振[6] - 政策、新品、订单等多方面催化不断,推荐关注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等产业链环节[6]
新华财经晚报:1-8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7937.2亿元 同比下降2.7%
新华财经· 2025-09-29 17:46
宏观经济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规模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以推动扩大有效投资[1] - 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2%,利润总额为27937.2亿元,同比下降2.7%[1][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行动,在"两重"建设中支持国产算力模型语料库发展,并持续发放人工智能券为企业使用算力提供补贴[2] 行业发展规划 - 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为2025-2026年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2] - 水利部宣布"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截至2024年底建成水库9.5万座、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世界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3] - 工信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3] 金融市场与数据 - 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7721亿美元,对外负债15377亿美元,对外净资产2344亿美元[4] - 8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2.60,信用水平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及教育[4] - 主要股指表现强劲,深证成指上涨2.05%,创业板指上涨2.74%,恒生指数上涨1.89%[7] 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在杭州启动首台离心机主机,可营造超地球重力千百倍的"超重力场"[5] - 市场监管总局强调加强国庆中秋假期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及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4] 国际市场动态 - 英国8月央行消费信贷16.92亿英镑,消费者信贷净增长7.1%,创2024年10月以来最快增速[6] - 欧盟理事会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涵盖旅行禁令、资产冻结及限制石油、天然气进口等[6] - 瑞典央行行长泰登表示,根据目前形势判断,这可能是本轮利率周期的最后一次降息[6]
集体大涨!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29 17:44
政策发布与目标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1][3] - 目标到2025—2026年 机械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 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3] - 重点细分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企业竞争力增强 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提高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3] 具体工作举措 - 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 落实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加快老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以及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3] - 实施铁路设备更新改造行动 扩大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和智能检测装备等需求[3] - 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作用 推动补贴机具"优机优补""有进有出" 促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应用推广[3] - 组织开展"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机器人+"应用行动 加快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1][3] - 编制工业母机、机器人、仪器仪表等应用推广目录 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在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农业、建筑、采掘等领域规模化应用[1][4]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 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文旅装备、教育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应用[4] - 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加快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型设施建设 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 推广无人车、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智能物流装备[4] - 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行动 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装备融合应用 打造医学影像辅助判读、远程会诊等智慧医疗场景 推动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医疗和康养装备应用[5] - 围绕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带动绿色降碳技术装备发展[5] -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 扩大工业母机、农机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工程机械、智能检测装备等应用需求[5]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 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机械行业大模型研发 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先进材料、北斗导航等新兴技术与装备融合创新[6] - 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 突破一批工业母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新能源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6] - 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发展一批智能农机、智能医疗装备、服务和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食品机械、安全应急装备、冰雪装备、养老适老装备等智能民生装备[6] -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突破发展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1][6] - 引导装备企业提升装备产品数据获取、互联互通、人机交互、辅助决策、自主执行等智慧服务功能[6] - 鼓励装备企业联合产业互联服务商打造装备互联生态 分类分级促进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培育发展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6] - 完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攻关机制 推动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创新突破 提高数智化转型服务商专业化、一站式集成服务能力[6] 企业培育与支持 - 利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产业发展基金等现有政策渠道资源 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7] - 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业[7] - 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机器人、医疗装备、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等领域 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发展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7] - 发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作用 支持行业组织搭建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 促进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和供需对接[7] - 着力整治非理性竞争 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7] - 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7] - 持续优化外资投资环境 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 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 鼓励外资投资高端装备和高技术领域[7]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活跃 截至收盘 领益智造、万向钱潮、日盈电子、景兴纸业等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2][7] - 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涨幅超过3.7% 兴业银锡、钒钛股份、盛达资源等多股涨停 铜陵有色、赣锋锂业、中国铝业、洛阳钼业等纷纷大涨[2] - 中信建投第四季度全面看多人形机器人板块性行情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商务沟通量乐观 国产人形机器人出货积极 行业来自于政策、新品、订单、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催化不断[8] - 东方证券表示 海外龙头与国内龙头企业都提出了量产的展望 行业内多次出现亿元级别的大订单 人形机器人板块正在进入量产前夕 明年的量产阶段或将出现国内和海外的产业共振 为零部件环节带来投资机会[8]
六部门: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
新浪财经· 2025-09-29 15:20
政策核心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培育新需求等措施推动行业稳定增长 [1] 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 培育壮大新需求,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 [1] - 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文旅装备、教育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应用 [1] 智慧物流建设 - 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加快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型设施建设 [1] - 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推广无人车、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智能物流装备 [1] 智慧农业推广 - 鼓励开展无人农业作业试验,培育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智慧农业场景 [1] - 推广应用智能化动力及耕种管收作业装备、设施园艺装备等智能农机装备 [1] 智能医疗装备应用 - 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装备融合应用 [1] - 打造医学影像辅助判读、远程会诊等智慧医疗场景,推动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医疗和康养装备应用 [1] 绿色产业发展 - 围绕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1] - 带动绿色降碳技术装备发展 [1]
六部门:2025—2026年机械行业力争营收年均增速达到3.5% 营收突破10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5:19
人民财讯9月29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 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到,2025—2026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 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重点 细分行业规模稳中有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