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锅
icon
搜索文档
吃货立功了!人均消费138元的火锅店,冲击IPO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9:27
公司概况 - 知名火锅品牌巴奴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23亿元 [1] - 截至2024年,公司共有145家直营店,覆盖全国39个城市,其中80%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河南区域占比37% [1] - 顾客人均消费138元,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火锅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0.4% [1] 发展历程与经营策略 - 公司成立于2001年,创始人杜中兵在河南安阳开设第一家火锅店,品牌名称源自重庆纤夫文化,主打"毛肚+菌汤"产品 [2] - 公司提倡"品质火锅",注重食材选用、健康标准及用餐体验 [2] - 门店数量较2021年末增长74.7%,河南区域拥有53家门店,一线城市31家,二线及以下城市114家(占比78.6%) [2] - 通过中央厨房和冷链体系,门店平均后厨面积占比低于20%,中央厨房可实现次日送达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利润分别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 [3] - 利润率从2022年的-0.4%提升至2024年的5.3%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9亿元(上年同期5.64亿元),期内利润5516万元(上年同期3503万元),利润率7.8%(上年同期6.2%) [3] 股权结构与融资 - 创始人杜中兵及配偶通过D&H(BVI)LTD控制75.26%股份,通过BANU UNITED LTD持有8.11%股份,合计控制83.38%投票权 [3] - 2022年8月完成1.5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番茄资本持股约8% [3] 食品安全事件 - 2023年9月,旗下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被曝光羊肉卷掺假,涉事门店共销售13451份问题产品,涉及8345桌顾客 [4] - 公司决定赔偿顾客835.4万元,并对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引入第三方检测 [4][5] -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事公司罚款42.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0096元,合计罚没44.83万元 [5] 行业竞争与扩张计划 - 中国火锅市场高度分散,2024年前五大品牌市场份额合计8.1%,公司在品质火锅细分市场排名第一,份额3.1% [6] - 公司计划2026-2028年每年新开52家、61家、64家餐厅,并计划在河南等7省建设卫星仓(每个仓投资400-500万元) [6] - 行业价格战加剧,海底捞2024年人均消费降至97.5元,部分门店推出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 [7]
吃货立功了!人均消费138元的火锅店,冲击IPO!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9:20
公司上市申请 - 知名火锅品牌巴奴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招银国际 [1] - 公司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拓展自营餐厅网络、提升数字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及优化供应链 [9]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达23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1 23亿元 利润率5 3% [2][5]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 33亿元、21 12亿元、23亿元 利润从-519万元扭亏为盈至1 23亿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 09亿元 同比增长25 7% 期内利润5516万元 利润率提升至7 8% [5] 门店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拥有145家直营店 覆盖全国39个城市 较2021年末增长74 7% [4] - 门店分布中 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78 6% 河南区域占比37% 拥有53家门店 [4]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火锅市场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0 4% 在品质火锅细分市场以3 1%份额居首 [2][9] 经营策略与争议 - 公司定位"品质火锅" 主打"毛肚+菌汤" 客单价138元 但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4] - 创始人曾因"月薪5000元不要吃火锅"等言论引发争议 后回应称本意被曲解 [4] - 2023年旗下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因羊肉卷掺假事件被罚没44 83万元 公司赔付消费者835 4万元 [7] 行业竞争与扩张计划 - 中国火锅市场高度分散 前五大品牌合计份额仅8 1% 行业价格战加剧 海底捞人均消费降至97 5元 [9][10] - 公司计划2026-2028年每年新开52-64家门店 并投资400-500万元/仓在7省建设卫星仓 扩建华中中央厨房5000平方米仓储 [9]
巴奴赴港IPO,紧跟海底捞
金融界· 2025-06-17 18:12
IPO与股权结构 - 公司递交香港联交所招股书,门店数量145家,2024年收入23.1亿元,盈利1.23亿元 [1] - 创始人杜中兵及其配偶通过控股公司合计控制83.38%投票权,其他股东包括卿永和Gao Defu [3] - 创始人表示上市是企业接受多方挑战的必经之路,强调长期生存能力而非短期资本追求 [4] 财务与运营数据 - 门店数量从2022年83家增至2025年3月145家,年均增速超30%,河南以外门店占比63%,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78.6% [4] - 2022-2024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26.9%,2025年Q1达7.1亿元(同比+25.7%),净利率从亏损提升至5.3%,经调整净利率达8.5% [4][5] - 经营现金流2024年为4.95亿元,支撑扩张资本开支 [6] - 客单价从2022年147元降至2025年Q1的138元,一线城市降幅显著(183元→159元),但顾客总量从984.7万增至1682.7万人 [7] 市场表现与竞争策略 - 翻台率从3.0提升至2025年Q1的3.7,三线及以下城市表现更优(2.8→3.7) [8] - 同店销售额2023年增长22.6%,2024年下降9.9%(客单价下调所致),2025年Q1回升2.1%靠翻台率提升抵消降价影响 [8] - 在中国火锅市场排名第三(份额0.4%),中高端细分市场排名第一(份额3.1%) [11] - 早期模仿海底捞服务模式,后转向"产品主义"差异化竞争,主打毛肚和菌汤 [11] 供应链与扩张计划 - 构建5家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覆盖14个省及直辖市,支撑食材稳定供应 [12] - 计划2026-2028年新增177家门店,2028年总数超210家 [13] - 与海底捞对比:2024年海底捞营收427.55亿元(+3.1%),门店1368家,翻台率4.1次,客单价97.5元 [13] 行业观点与挑战 -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短期受关注但长期成长性存疑,差异化优势不足 [2][4] - 分析师指出单价下降符合宏观经济趋势,IPO需关注供应链完整度与服务体系升级 [8][14] - 2023年副品牌"超岛火锅"假羊肉事件赔付835.4万元,管理层回应称与主品牌运营体系分离 [9]
巴奴冲刺港股IPO:去年营收23亿元、门店数量145家,挑战海底捞成败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20.6% [3][5][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5516万元,同比增长57.5% [8] - 2022年营收14.33亿元,2023年21.12亿元,2024年增长率从47.3%下滑至9.3% [7] 门店运营与扩张 - 截至2025年6月9日,直营门店145家,较2021年末增长74.7%,河南区域占比36.6% [12] - 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78.6%,一线城市31家 [12] - 拥有5家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 [12] 同店销售与消费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率2.1%,较2023年22.6%下滑,但较2024年-9.9%回升 [14][15] - 二线城市同店销售额2.28亿元,增长率0.4% [13] - 人均消费从2023年150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138元 [5][18] 行业对比与竞争 - 海底捞2024年营收427亿元,门店1368家,规模为公司的18.5倍 [4][9] - 海底捞平均翻台率4.1次/天,高于公司的3.6次/天 [24] - 公司子品牌超岛曾因"羊肉掺假"事件赔付835.4万元 [12] 品牌定位与舆情 - 主打"毛肚和菌汤"差异化定位,曾因"天价土豆"(18元/5片)引发争议 [2][22] - 创始人言论"月薪5000不要吃巴奴"引发舆情,后澄清为表达误解 [20][21] 行业动态与上市背景 - 2024年超15家餐饮企业递交上市申请,包括小菜园、绿茶集团等 [25][27] - 行业趋势聚焦门店扩张、供应链优化和数字化升级 [27] - 专家建议上市后重点拓展门店增速和供应链能力 [28]
巴奴冲击港股IPO:门店数量达145家,人均消费138元
齐鲁晚报· 2025-06-17 16:49
上市申请 -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招银国际 [1][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4.331亿元、21.116亿元、23.0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9% [3][4] - 同期净利润从-520万元增长至1.22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4] - 经调整净利润率从2022年2.9%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10.8%,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3][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7.087亿元,同比增长25.7%,同期利润5520万元 [3][4] 市场地位与扩张 - 按收入计算为中国品质火锅市场最大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3.1% [4] - 截至2025年6月9日拥有145家直营店,较2021年底83家增长74.7% [4] - 门店覆盖全国39个城市,河南区域53家,其他地区92家 [5] - 一线城市门店31家,二线及以下城市114家,占比78.6% [5] 运营指标 - 2025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20.7%,二线及以下城市24.5% [5] - 整体顾客人均消费从2024年148元下降至2025年138元 [5] - 一线城市人均消费165元,二线城市141元,三线及以下城市123元(2024年数据) [5]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自营餐厅网络、品牌建设、供应链优化及一般企业用途 [6] 发展历程 - 2001年创立于河南安阳,2012年确立"毛肚火锅"战略 [8] - 2018年进入北京开始全国布局,2021年进军华南市场 [8] - 2023年门店数量突破100家,2024年进入苏州市场 [8] 消费者评价 - 大众点评评分4.5-4.9分,被称为北上广深火锅"排队王" [9] - 小程序因强制添加企业微信引发消费者投诉,截至发稿投诉未解决 [11][15][17]
巴奴毛肚火锅冲刺港股IPO,毛肚等三大招牌菜去年卖了11亿
搜狐财经· 2025-06-17 15:30
公司上市计划 -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招银国际 [1] - 若IPO成功 将成为继海底捞之后又一家登陆港股的网红火锅品牌 [1]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4 33亿元 21 12亿元 23 07亿元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为4150万元 1 44亿元 1 96亿元 [2] - 2024年一季度收入5 639亿元 2025年一季度收入7 087亿元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750万元 7670万元 [2] - 餐厅运营服务收入占比超96% 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占比约2% [3] 市场地位 - 2024年占据中国品质火锅市场3 1%份额 整体火锅市场排名第三 份额0 4% [4] - 品质火锅定义为客单价120元以上细分领域 公司2022-2024年人均消费维持在138-150元区间 [4] - 预计2024-2029年品质火锅市场年复合增长率7 8% 高于行业整体6 5%增速 [4] 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直营门店145家 覆盖39个城市 较2021年末增长74 7% [4] - 2022-2024年整体翻台率从3 0提升至3 2 2025年一季度达3 7 [5][6] - 三大招牌菜(毛肚 野山菌汤 十二大护法)2024年销售额10 82亿元 占总收入48% [5] 区域经营 - 二线及以下城市2025年一季度经营利润率24 5% 高于一线城市20 7% [7] - 2022-2024年整体门店经营利润率从15 2%提升至21 5% 2025年一季度达23 7% [7] - 一线城市人均消费从2022年183元降至2025年159元 二线城市稳定在138-150元区间 [6]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杜中兵夫妇通过两家公司合计控制83 38%投票权 [9] - 番茄资本持有7 95%股份 为重要机构股东 [8] 募资用途 - 计划2026-2028年新增177家门店(52/61/64家) [9] - 资金将用于数字化建设 品牌强化及供应链优化 [9]
巴奴毛肚火锅冲港股IPO:营收增速放缓,有意渗透下沉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4:45
公司概况 - 巴奴毛肚火锅是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中按收入计的最大火锅品牌,2024年占据3.1%的市场份额 [1] - 公司采用直营模式,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拥有145家门店,覆盖全国39座城市 [1] - 创始人杜中兵2001年进入餐饮行业,2012年将品牌聚焦毛肚产品并更名,2018年起进军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2024年增速从2023年的47.38%降至9.23% [2]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145.5万元、1.43亿元、1.96亿元,2024年增速从2023年的248.78%降至37.06% [2] - 2025年前三个月营收同比增长25.7%至7.09亿元,经调整利润同比增长33.24%至7667.6万元 [3] - 餐厅运营服务贡献超96%营收,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占比约2% [4] 门店扩张 - 2022-2024年门店数量从86家增至144家,2025年前三个月净增0家 [5][6] - 计划2025-2027年新增150家直营门店(40/50/60家/年),显著高于过去三年年均23家的增速 [6][7] - 当前一线城市门店31家,二线及以下城市114家,河南占比最高(53家) [6] 运营数据 - 翻台率从2022年3.0次/天提升至2024年3.2次/天,2025年前三个月达3.7次/天 [7] - 单店日均顾客量从2022年387人降至2024年372人,2025年前三个月回升至420人 [8][10] - 客单价从2022年147元降至2024年142元,2025年前三个月为138元 [10] - 一线城市客流量降幅显著(426→351人/天),二三线城市表现优于一线 [10] 战略规划 - 重点渗透下沉市场,计划在6省建设卫星仓(单仓投资400-500万元) [8] - 采用"价值认知导向"定价策略,强调原料质量与差异化以维持溢价 [12] - IPO募资主要用于门店扩张、数字化升级、供应链优化及品牌建设 [12] 市场争议 - 高端定位面临挑战,创始人言论曾引发"爹味说教"舆论风波 [11] - 行业分析师指出规模非IPO唯一决定因素,需关注盈利能力与可持续性 [11]
人均消费138元 你吃的毛肚火锅品牌巴奴要冲击上市了
环球网· 2025-06-17 13:5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14.33亿元增长至23.07亿元,2025年Q1收入达7.09亿元 [4] - 2022年亏损519万元,2024年盈利1.2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经调整净利率从2022年2.9%升至2024年8.5%,2025年Q1进一步升至10.8% [4] - 门店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15.2%升至2025年Q1的23.7%,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利润率达24.5% [4] - 翻台率从2022年3.0次/天提升至2025年Q1的3.7次/天 [4] 门店布局与市场定位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河南区域拥有53家门店,全国其他地区拥有92家门店 [5] - 一线城市门店31家,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114家,占比78.6% [5] - 以"毛肚火锅"为差异化定位,形成"吃火锅想毛肚,吃毛肚到巴奴"的品牌认知 [4] - 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0.4%,质量火锅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3.1% [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中国火锅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前五大品牌市场份额合计8.1% [5] - 客单价连续3年下降,从2022年147元降至2025年Q1的138元 [7] - 海底捞等巨头强化品质赛道,公司差异化优势面临稀释风险 [5] - 2023年因土豆营养成分标注不准确被罚6万元,食安事件可能冲击品牌定位 [7] 未来战略 - 计划复制成功单店模型,持续拓展门店网络以推动规模增长 [5] - 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 [5] - 业务增长依赖新门店扩张能力及盈利能力维持 [7]
巴奴拟赴港上市,招股书公布:直营店145家,人均138元
搜狐财经· 2025-06-17 13:43
公司概况 -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6月16日首次递交港交所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2001年创办于河南安阳,2012年定名"巴奴毛肚火锅",2022年总部迁至北京为IPO做准备 [1] - 主打"产品主义"理念,招牌产品为"毛肚+菌汤",定位品质火锅(人均120元以上) [1]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9日拥有145家直营店,覆盖全国39个城市(河南53家、一线城市31家) [3] - 2022-2024年门店数量从86家增至144家,2025年Q1净增0家 [4] - 坚持直营模式,创始人称"加盟模式尚未思考闭环" [4] - 已建成5家综合性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覆盖14个省/直辖市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年内利润从-519万元增至1.23亿元 [11] - 2025年Q1营收7.09亿元,期内利润5516万元 [11] - 门店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15.2%提升至2025年Q1的23.7%(一线城市20.7%,二线及以下24.5%) [5] 运营指标 - 2022-2024年人均消费稳定在140元以上,2025年Q1降至138元(同比下降10元) [6][7] - 翻台率从2022年3.0提升至2025年Q1的3.7,一线城市最高达3.7 [8][9] - 2024年餐厅日均销售额5.27万元为三年最低,三线及以下城市表现显著落后 [12][13] 产品与供应链 - "第三代供应链"体系投资约1.5亿元,遵循"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能当天不隔夜"准则 [15] - 2006年即在重庆设立原料加工厂,2021年完成供应链升级 [15] - 所有运营环节均围绕"产品主义"展开,从研发到顾客体验全流程贯彻 [13][15] 舆情与争议 - 2023年因"富硒土豆"硒含量不足宣传值的8.67%下架产品 [15] - 2023年9月因羊肉卷掺假事件赔付835.4万元,门店被罚44.8万元 [15] - 2025年2月创始人"月薪5000不要吃巴奴"等言论引发争议 [16] 上市计划 - IPO募资拟用于拓展自营餐厅网络、数字化升级、品牌建设和供应链优化 [16] - 转战港股被视为更优选择,当前餐饮行业港股上市潮持续 [16]
开奶茶店、咖啡店、火锅店,家电巨头 “不务正业”?
36氪· 2025-06-17 12:18
追觅科技跨界餐饮布局 - 智能家电巨头追觅科技通过新增34家企业加速跨界餐饮布局,其中多家直接关联旗下茶饮品牌"山也觅茶"[1] - 公司2025年新增9家全资控股的餐饮管理企业,覆盖深圳、上海、成都等8个城市,持股比例均为100%,主要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 - 山也觅茶项目已获得过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国内外市场拓展,2025年公司餐饮业务或将迎来重大变革[3] 山也觅茶品牌发展现状 - 该品牌主打15-18元中端价位国风轻乳茶,产品包括鲜奶茶、果茶等,首批3家门店(苏州1家、南京2家)日均营业额达5万元,单店日出杯量超2000杯[4] - 开业一个月后迅速扩张至6家门店(新增南昌1家、杭州2家),同步启动东南亚海外布局,计划年底实现全球数百家门店规模[4] - 品牌联合创始人透露已获得超1亿元资金支持,重点投向市场拓展[3] 多赛道餐饮跨界布局 - 除茶饮外,公司还布局火锅和咖啡赛道:旗下"沸点计划火锅"定位132元人均的中高端山野风火锅,已开3家店(杭州2家、上海1家),2025年目标50家门店[9] - 咖啡业务方面,追觅咖啡DREAME CAFE已开出7家上海门店(人均27元),包含PRO店和Young系列,计划年内实现"千店目标"并进军海外[9] - 企查查显示公司100%控股6家咖啡相关企业(如乐喝咖啡、胖际咖啡等),主要分布在上海[8] 行业跨界餐饮现象 - 近年多个行业巨头跨界餐饮:中国邮政推出邮氧的茶(现存不足50家门店)、完达山开设"乳此新鲜"奶茶(现存约50家)、猿辅导孵化Grid Coffee(超50家门店)[10][12] - 其他案例包括贵人鸟涉足预制米饭、阿玛尼开设意式餐厅、三只松鼠孵化"第2大脑咖啡"等[12] - 2024年餐饮行业新注册企业达357.4万家但倒闭近300万家,火锅、茶饮、咖啡赛道关店数分别超30万、19万和4.5万家[17] 跨界餐饮扩张挑战 - 邮局咖啡从巅峰120家缩减至不足50家,完达山"乳此新鲜"北京首店闭店,全国门店远低于2000家目标[13][15] - 行业存在单店模型未经验证即扩张的问题,餐饮赛道呈现高开店率(357.4万家)与高闭店率(300万家)并存的"红海厮杀"局面[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