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搜索文档
周度经济观察:关税影响体现,后续风险可控-20250519
国投证券· 2025-05-19 15:38
经济数据表现 - 4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6.1%,较3月回落1.6个百分点,PPI环比-0.4%,总需求降温[4][5] - 4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3.5%,较3月下滑0.8个百分点,基建、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广泛下滑[7] - 4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11.3%,较3月回落1.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增速-2.1%,较3月下滑1.2个百分点[11]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当月同比增速5.1%,较上月下滑0.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企业零售均下滑[13] - 4月社融同比8.7%,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剔除政府债券融资后同比6.2%,持平于上月,信贷处于较弱水平[16] 市场与政策情况 - 权益市场围绕关税谈判定价后转入观望,二季度经济减速概率大,但失速风险可控,市场或震荡向上[18][20] - 银行间资金利率小幅抬升,二季度资金利率单边上行空间有限,债券市场收益率或维持中枢震荡[22] 美国经济情况 - 美国4月CPI同比2.3%,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2.8%,与上月持平,核心通胀有上行迹象[24] - 美国4月PPI同比2.4%,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核心PPI同比3.1%,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通胀水平未受显著影响[26]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次数回落至2次,降息时点为9月、12月,全年降息幅度收敛至55BP左右[29]
日本对美关税谈判被迫改变战略
日经中文网· 2025-05-19 11:30
美国先后与英国和中国就关税的部分下调达成了协议,日本政府内部因此出现了焦虑的声 音。日本一直以来都要求全面取消加征关税,但随着与中国达成协议,特朗普向其他国家让 步的理由降低。为此,日本想将对美关税要求从"取消"转为"下调"…… 围绕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谈判,日本政府内部出现了将"下调税率"作为选项的方案。面对一直以来要求 全面取消加征关税的日本,美国仍然保持只同意磋商对等关税的加征部分的态度。目前存在如日本方面 不显示出让步、就无法将汽车、钢铁和铝关税摆到谈判桌上这一危机感。 美国于5月8日和12日分别与英国和中国就关税的部分下调达成了协议。对英国,将每年10万辆进口车的 加征关税从25%下调至10%。与中国的协议内容为,双方都将加征关税下调115%。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与日本经济财政和再生相赤泽亮正见面时表示,"与日本的磋商是最优先的"。 不过,美国首先与中英达成了协议。已从最优先行列中掉队的日本将不得不改变谈判战术。 日本首相石破茂5月12日在自民党高层会议上表示,"虽然美英达成协议,美中磋商正在进行,但我希望 能努力确保(日本的)国家利益并取得成果"。石破表示,将为赤泽访美、举行第三次部长级磋商而 ...
新能源车险的困境与救赎
华尔街见闻· 2025-05-19 10:28
一组数据将新能源车险再度推入公众视野。 标普全球数据显示,特斯拉2024年在美国销售保险费达9.92亿美元; 尤其备受关注的莫过于高达103%的赔付率,这比美国财产与意外险赔付率高出37.1百分点。 不论险企或车商、"老牌"或"新贵",如今的新能源车险对赛道上的各位玩家而言,仍旧是一块被争相分 食、却无人能消化的蛋糕。 长期之困 新能源车险的困境由来已久,承保亏损的压力可归结为维修成本、出险率、部险水平三类原因。 信风自业内了解到,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是新能源车险亏损的核心之一。 一方面,部分品牌、车型维修成本高企。 这意味着,即便是强如北美市场已无敌手的特斯拉,其在车险端的赔付金额大于保费收入;若考虑后续 服务营销等费用,盈亏状况恐怕更不容乐观。 大洋的另一边,中国新能源车险市场似乎上演着相似的尴尬。 2024年,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高达107%,整体亏损57亿元。 缺少行业数据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自营财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为103%、主营新能源网约车的现代财险 综合成本率更是高达122%; 行业中,只有体量遥遥领先、具备规模效应的"财险一哥"人保财险,公开表态力争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 险业务盈利。 一位华南 ...
中国车企“出海大军”逐渐壮大,上汽等“二剑客”霸榜
格隆汇· 2025-05-19 09:25
中国车企出海趋势 - "走出去"已成为中国车企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1] - 9月中国汽车出口44.4万辆,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47.7% [1] - 1-9月汽车出口338.8万辆,同比增长60% [1] - 上汽、北汽等汽车集团走出特色出海之路 [1] 上汽集团海外表现 - 上汽MG名爵连续四年排名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第一 [3] - 9月上汽海外批发销量10.5万辆,连续两月站上10万辆关口 [3] - MG名爵欧洲市场单月销售2.8万辆,同比翻番 [3] - MG4 EV已畅销全球30余个国家,是出口欧洲最多的中国电车 [3] - MG Cyberster在英国预售并获海外市场青睐 [3] - 2023年MG品牌销量有望突破80万辆,带动上汽海外销量冲击120万辆目标 [5] - 上汽2023年出口欧洲新能源车数量预计将仅次于特斯拉 [5] 上汽全球布局 - 已建立集研发、营销、物流、制造等为一体的全球汽车产业链 [5] - 拥有3大研发创新中心(硅谷、伦敦、特拉维夫) [5] - 3大设计中心(伦敦、慕尼黑、东京) [5] - 4座生产基地及KD工厂(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 [5] - 100余个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 [5] - 1800多个营销服务网点 [5] - 13个区域营销中心 [5] - 4家物流分公司 [5] 北汽集团海外表现 - 北汽魔方以南非市场为重点产品,以"BEIJING X55"名称登陆南非市场 [6] - 搭载"中国双十佳"黄金动力系统和L2.5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6] - 2023年前三季度北汽乘用车累计出口近3万辆,同比增长142% [8] - 北京魔方与北京新X7受到海外消费者广泛青睐 [8] - 北汽新能源与日本TURING公司、阿联酋本奥米尔控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8] 行业市场情况 - 智利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 [6] - 日本和中东地区新能源汽车规模迅速扩大 [8] - 海外市场对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需求逐年走高 [8]
美媒:美关税政策导致赴美外国投资放缓
快讯· 2025-05-19 07:30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对外国投资的影响 - 与美国政府声称的"关税激增将为美国带来数万亿美元的外国投资"相反,多个州的官员表示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导致赴美外国投资放缓 [1] - 美国政府急于展示经济增长迹象,仅凭公司声明"考虑增加在美国的产能"就进行赞赏与宣传,但这些声音可能掩盖经济现实 [1] - 许多被政府吹嘘的企业投资计划早已酝酿多年或被夸大,未来可能发生改变 [1] 美国汽车制造业现状 - 尽管多家汽车公司声称会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但美国汽车制造业工作岗位较2024年减少超过20% [1]
智驾险需厘清权责边界
经济日报· 2025-05-19 05:51
智能驾驶汽车保险发展现状 - 车企加速推进"智驾平权"战略,极越、鸿蒙智行、阿维塔等车企相继推出智驾险服务,通过专项保障覆盖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相关事故损失 [1] - 当前智驾险多被定位为增值服务而非传统保险产品,年均费用标准达数千元,权责争议使其陷入发展困局 [1] - 消费者质疑车企布局智驾险的动机,认为其将智驾系统缺陷导致的赔偿风险转移给保险机构,同时依托理赔数据优化算法模型 [1] - 首年免费、次年续费的策略引发争议,消费者认为在已有交强险和三者险基础上额外购买智驾险增加经济负担 [1] 智能驾驶保险面临的挑战 - 权责认定体系缺位,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未建立智能驾驶事故中"人机责任"划分标准,事故双方常就"系统失灵"与"操作失误"争议 [1] - 车企对驾驶数据的垄断性掌控加剧定责不公风险,既作为涉事方参与定责又独享原始数据留存权限,引发公众对数据真实性担忧 [1] - 智驾险部分承保范围与传统车险"设备故障"条款重叠,存在明显重复投保现象 [1] -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重塑传统车险逻辑,保险精算面临风险主体转向智驾系统、技术迭代导致风险变量激增、多方责任链条缺乏认定标准三重挑战 [2] 智能驾驶保险发展建议 - 政策层面应加快明确不同级别自动驾驶责任划分边界,建立事故鉴定技术标准与数据监管机制 [2] - 行业层面建议由车企、险企、技术服务商及第三方机构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共同搭建智能驾驶保险定价体系 [2] - 智驾险应向风险预防进化,部分车企探索通过实时监测用户智驾行为数据对规范使用者给予保费返还,推动保险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防控" [2] - 智能驾驶保险发展将倒逼法律体系完善与行业生态重构,需建立数据透明、权责对等、动态适配的保障体系 [2]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对话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如果我在央行负责外汇储备,不会如此热衷于黄金投资”
北京商报· 2025-05-18 22:12
5月17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在论坛现场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或朝着多极化 方向发展。他还直言,"如果我在一家央行负责外汇储备,我不会如此热衷于黄金投资,因为我知道黄金现在看起来像一颗新星,但这颗星星可能会陨落"。 美国慢性贸易赤字来自其国内经济不平衡 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马雷克·贝尔卡抛出了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到底想要什么?他认为,特朗普希望使美国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 "从欧洲的视角来看,他这么想很奇怪。因为我们一直都觉得美国是全球的经济引擎,而且它在前沿科技方面领先,它在这方面远超于欧洲的进展。"马雷克 ·贝尔卡表示,如果仔细审视的话,会发现在美国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中都出现了很大的不平衡,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总统对美国国民表示,"现在美国处于危 机当中"。 "但是,谁来从事这些制造业工作呢?尤其是考虑到现在美国的部分移民政策,特朗普政府成功限制了移民,无论是制造业人口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足以 支持他的想法。因此特朗普提出增加关税。但我们都知道,至少从经济学家角度来看,关税并不是贸易不平衡背后的主要推手。"马雷克·贝尔卡说道。 现在美国慢性的 ...
今夜!热门牛股,集体公告!
证券时报· 2025-05-18 20:08
股票异常波动公告汇总 - 10余家前期涨幅较大的上市公司集体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提示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1] - 多家公司重申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呼吁投资者理性投资 [2] 成飞集成股票异常波动情况 - 5月7日至5月16日连续8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112.98%,属于严重异常波动 [1] - 主营业务构成:汽车零部件和工装模具收入占比96.91%,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1.74% [1] - 5月16日收盘价35.89元/股,静态市盈率-187.12倍,市净率3.79倍 [1] - 所属汽车制造业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27.61倍,市净率2.36倍 [1]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1] 利君股份股票异常波动情况 - 最近8个交易日有7个交易日触及涨停 [1] - 主营业务为粉磨系统设备制造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 [1] - 5月16日收盘价14.17元/股,静态市盈率121.93倍,滚动市盈率133.07倍,市净率5.18倍 [2] - 所属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29.60倍,滚动市盈率28.96倍,市净率2.82倍 [2] - 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所属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35.19倍,滚动市盈率32.60倍,市净率2.13倍 [2] 其他公司股票异常波动情况 - 渝三峡A最近13个交易日有9个交易日触及涨停 [2] - 四连板集泰股份、两连板郑中设计和哈三联等公司均发布股票异动公告 [2]
今夜!热门牛股,集体公告!
证券时报· 2025-05-18 19:43
成飞集成股票异常波动分析 - 公司股票在5月7日至5月16日连续8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112.98%,触发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1] - 主营业务结构:汽车零部件和工装模具收入占比96.91%,航空零部件业务仅占1.74% [3] - 估值指标显著偏离行业:静态市盈率-187.12倍(行业27.61倍),市净率3.79倍(行业2.36倍) [3] - 公司公告明确提示市场情绪过热,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 [3] 利君股份业务与估值分析 - 股票8个交易日内7次涨停,涉及军工概念炒作 [3] - 业务构成:粉磨系统设备制造为主,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为辅,后者产品应用于军民航空领域 [3] - 估值异常:静态市盈率121.93倍(专用设备制造业29.60倍),市净率5.18倍(行业2.82倍) [5] - 子公司德坤航空的航空航天业务估值亦高于行业(静态PE 35.19倍 vs 公司整体121.93倍) [5] 其他上市公司异动情况 - 渝三峡A在13个交易日内9次涨停,公司提示短期涨幅过大 [6] - 集泰股份(四连板)、郑中设计(两连板)、哈三联等公司均发布异动公告,声明无未披露重大信息 [8] 行业比较数据 - 汽车制造业静态市盈率27.61倍,市净率2.36倍 [3] - 专用设备制造业静态市盈率29.60倍,滚动市盈率28.96倍,市净率2.82倍 [5] -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静态市盈率35.19倍,滚动市盈率32.60倍,市净率2.13倍 [5]
吉利汽车:拟私有化极氪,看好银河新车周期-20250518
华泰证券· 2025-05-18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29.65 港币 [1][5][7][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业绩收入 725 亿元,同环比 +25%/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 57 亿元,同环比 +264%/+58%,盈利符合预期,继续看好银河 GEA 平台新车放量增利,内部整合提质增效 [1] - 25Q1 毛利率同比提升,内部整合下费用改善,展望 25Q2,随着新车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仍有较强韧性 [2] - 吉利拟私有化极氪,若成功整合,或将有效杜绝重复投入,大幅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并降低管理难度,预计合并后集团效益增长超 5%,研发、管理、营销效率提升 15% - 20% [3] - 星耀 8 上市月销有望超 8000 辆,公司新车周期强势,后续多款新车发布有望提升营收盈利 [4] - 考虑极氪私有化不确定性,维持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38/155/194 亿元,给予公司 25 年 20x PE,对应目标价 29.65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5][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5Q1 销售新车 70 万辆,同比 +48%,毛利率为 15.8%,同环比 +0.2/-1.6pct,单车 ASP 和毛利分别为 10.3/1.6 万元,同比 -16%/-15%,环比 -2%/-11% [2] - 25Q1 销售费用率为 5%,同/环比 -2/-1pct,会计准则改变后,管理费用率为 2%,同比 -0.5pct,研发费用率为 4.6%,同比持平 [2] 公司动态 - 5 月 7 日,吉利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若完成,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成为吉利全资附属公司 [3] - 5 月 9 日,星耀 8 正式上市,售价 11.58 - 15.58 万元,预计月销超 8000 台 [4] 新车规划 - 极氪集团后续将上市领克 Z10 插混(Q2)、极氪 9X(Q3)、极氪 8X(Q4)等 [4] - 银河星舰 9、中型轿车等蓄势待发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38/155/194 亿元 [5]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可比公司 25 年为 17x PE,给予公司 20%溢价,对应 25 年 20x PE,对应目标价为 29.65 港币 [5][12]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79,204|240,194|344,434|370,812|422,465| |+/-%|21.11|34.03|43.40|7.66|13.9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5,308|16,632|13,792|15,462|19,350| |+/-%|2.81|213.32|(17.07)|12.10|25.15|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53|1.65|1.37|1.53|1.92| |ROE (%)|6.58|18.73|14.14|12.67|12.35| |PE (倍)|34.31|10.95|13.21|11.78|9.41| |PB (倍)|2.14|1.97|1.78|1.29|1.06| |EV EBITDA (倍)|14.48|6.90|8.15|6.34|4.74|[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