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AI与教育如何深度融合?学者、专家:打破学科壁垒、产教融合
环球网资讯· 2025-05-17 21: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多位教育专家17日在上海聚焦"AI驱动变革 产教融合破界"话题。中国 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指出:"'AI+教育'生态下的人才培养需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动态知识体系,引发对教 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的深度思考。" 上海商学院党委书记沈大明表示,产教融合是破解AI时代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据悉,产教融合的终 极目标,是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在技术浪潮中找到锚点,让教育生态成为滋养创新的永动引擎。华东师范 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周傲英指出,教育主体需从"适应技术"转向"驾驭技术",以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 构建AI时代的育人新范式。 "AI+教育共享空间站"分享会17日在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上举办。(教博会组委会供图) 17日,"AI+教育共享空间站"分享会在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简称:教博会)上举办,多位专 家分享了各自的思考。当教育打破围墙、产业拥抱课堂,AI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连接"人的成 长"与"时代需求"的神经网络。 当AI与教育深度融合顶层设计日趋完善,需要将目光从宏观蓝图转向实践路径时,该如何让政策的势 能转化为教育变革的动能?在分享会上 ...
广州市总工会汇聚200名劳模工匠助企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5-17 11:22
政策应对与市场拓展 - 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市税务局、市商务局开展4场专项活动,主题为"破局·突围——关税战2.0时代的企业应对之策",汇聚近百家企业、近200位劳模工匠及行业代表 [1] - 政策解读聚焦"供应链多元化"和"开拓新兴市场",帮助企业降低单一市场依赖风险,政府推出"外贸保稳提质"政策矩阵和"云端退税"数字化服务简化流程 [2] - 部分企业战略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出海",构建灵活抗风险体系,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2] 技术攻坚与产业升级 - 劳模工匠深入一线解决"专精特新"企业及中小微行业共性难题,分类推进技术帮扶与工艺改进,突破"卡脖子"难题 [3] - 白云电气优化储能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能源成本,部分企业通过"工匠学院结对"模式攻克技术难关提升产能 [3] - 企业借助"专精特新"技术突破减少对进口技术依赖,从"跟跑"转向"并跑",增强湾区制造竞争力 [3] 资源整合与生态协同 - 搭建政府、企业、工匠三方对话平台,动态更新"技术需求清单"数据库,精准匹配资源推动产业链联动 [4] - 京东集团以优惠政策助力出口企业"出口转内销",实现全渠道营销和品牌认知度提升,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4] - 巨大创意产业园构建"产品出海+品牌孵化+全链服务"跨境电商生态,帮助企业从贴牌代工转型自主品牌出海 [4]
东方财富证券张诗宇:投资不是投资企业的过去,而是未来
证券日报· 2025-05-17 11:09
活动概述 - 第七届"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举办,主题为"践行三投资,筑牢两防范" [1] - 活动邀请券商首席分析师、公益律师、上市公司代表等通过主题分享、圆桌讨论形式普及投资知识,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 [1] 市场观点 - A股市场正逐步进入牛市氛围,投资者需构建与之匹配的资产配置思维 [1] - 在全球格局变化与中美博弈持续演化背景下,中国财政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未来政策空间已初步打开 [1] - 宏观环境逐步修复大逻辑下,消费行业配置策略需要从传统单一"哑铃型"结构向"哑铃+顺周期"风格切换 [1] 消费行业分析 黄金珠宝行业 - 行业经历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张与收缩周期,目前已进入调整阶段 [2] - 2003年后加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迎来资产重估 [2] - 理解企业资产负债表动态变化是识别消费行业中长期投资价值的关键 [2] 跨境电商行业 -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制造业需调整出口结构,外贸行业呈现明显周期性变化 [2] - 跨境电商卖家收入高速增长时因竞争壁垒低易给出高估值,但中长期竞争者涌入会加剧竞争 [2] - 中美对抗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传统外贸出口行业投资范式发生深刻变化,需从周期性视角进行投资判断 [2] 投资理念 - 优质消费企业往往在大众尚未察觉时已开始积蓄力量,市场热点集中爆发时才进入大众视野 [3] - 投资者应坚持基本面研究,在周期中发现趋势,在结构中挖掘价值 [3] - 投资不是投资企业的过去而是其未来,需结合财务分析、消费行为研究与政策趋势判断 [3]
说出海不卷的人肯定没做过出海
钛媒体APP· 2025-05-17 11:02
中国制造出海趋势 - 中国制造从单纯卖货转向品牌出海,通过TikTok、独立站等新渠道建立品牌形象 [4][5] - 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在2024年增长15%以上,出海企业数量创新高 [10] - 行业从平台铺货升级为内容营销+供应链整合,如SHEIN用算法抓趋势、卖穿搭灵感 [19][20][26] 海外市场竞争现状 - 海外市场已从蓝海转为红海,同质化竞争严重(如亚马逊同款50家打价格战) [7][12] - 企业面临本地化挑战:平台算法倾斜欧美商家、独立站ROI波动大、价格战激烈 [6][12][23] - 卷的本质是认知差,国内传统打法(价格战/铺货)在欧美DTC市场失效 [29] 新兴机会领域 - 品牌力建设:通过内容营销(短视频种草、直播)和用户体验塑造溢价,案例包括Anker转型DTC+自媒体矩阵 [18][24][25] - 供应链出海:在海外设仓建厂(如墨西哥仓、巴西厂),输出整体解决方案而非单一产品 [26][27][28] - 私域运营:利用Youtube、TikTok等建立真实用户连接,避开平台流量竞争 [22][23] 行业未来方向 - 长期主义成为关键,需融合品牌力、内容运营能力和跨文化洞察 [29][30] - 下一波红利存在于"看似内卷实则创新"的领域,如供应链整合、本地化内容创作 [17][30] - 中国企业正从制造优势转向品牌+运营+文化适配的系统能力竞争 [30]
透过新职业看见未来
经济日报· 2025-05-17 05:54
新职业发展现状 - 人社部拟新增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涵盖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睡眠健康管理师等跨度极大的领域 [1] - 自2019年以来已发布6批共93个新职业 覆盖平台经济、数字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 许多新职业已深度嵌入行业运行 [2] - 此次42个新工种为近年来数量最多 反映新技术催生新岗位、新需求拓展新空间的趋势 [1] 新职业的经济社会影响 - 新职业成为稳就业政策重要一环 通过岗位重构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尤其适合吸纳青年和灵活就业群体 [1][2] - 新职业拓宽个体发展路径和整体就业容量 直播电商、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催生大量新工种 用工形态更多元 [2] - 部分高技能新职业收入不菲 反映就业质量提升 职业分工随技术融合日益细化 [3] 新职业与产业升级关联 - 新职业发布与经济动能切换同步 职业目录定义产业方向 此次从近400份社会建议中筛选得出 [3] - 新职业目录为地方产业布局、人才政策、教育改革提供指引 具有"看见未来"的清单功能 [3] 新职业发展挑战 - 部分劳动者对新职业认知不足 存在职业稳定性顾虑 需配套标准和培训体系支撑 [3] - 需政策与市场协同推进 包括制定评价标准、建设培训体系 以及从教育端提前介入职业认知 [3]
商家“爆单”运力吃紧 对美贸易按下加速键
中国证券报· 2025-05-17 05:22
订单激增 - 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美国订单激增,出货期从10-20天延长至25-35天,美国客户占比20%左右[2] - 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公司对美销售额占比50%,房车遮阳棚关税下调后美国客户补单急迫,要求1个月内完成生产[3] - 义乌市璟文进出口公司美国客户直接下单30万双袜子,200多台袜子机满负荷运转需至6月底完成[3] - 美国客户急单原因:库存告急需补货、抢抓90天窗口期[2][3] 生产端影响 - 关税政策变化对工厂端影响显著,主销美国市场的工厂受影响较大[3] - 义乌国际商贸城工厂"火力全开"复工复产,代工厂生产压力增加[3] - 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预期改善,跨境小包关税和时效问题较之前有改观[3] 航运市场 - 美线航运供给紧俏,5月底船只"一船难求",舱位紧张[4] - 上海湘诚国际物流日询盘量较4月激增200%以上,货运订单大幅增加[4] -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2-4月连续下跌,美西航线分别环比下跌6.7%、18.4%、8.9%[5] - 中美经贸会谈后美国下单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5] - 美森、长荣等船公司涨价,40英尺集装箱运价上涨600-800美元,预计6月继续上涨[6] 上市公司应对 - 上市公司订单总体稳定,规模优势明显[7] - 浙江某公司出口订单同比持平或小幅增长,海外仓囤积订单受关税影响小[7] - 金盘科技推进海外产能布局分散风险,与客户共同应对关税成本压力[8] - 华利集团超八成收入来自美国市场,订单量未明显波动,品牌客户承担关税成本[8] 长期布局 - 上市公司开辟多元市场、建设海外仓成为关键布局[7] - 浙江公司计划将美国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工厂,加大新市场开拓力度[8] - 专家建议加强海外仓资源协同联动,提升数字化和服务能力[9] - 跨境电商平台开拓新兴市场带动支付、物流等形成新生态[9]
港口、企业忙起来 广东外贸逐步回暖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3
外贸业务回暖 - 广东省多地外贸业务逐步回暖 局地呈现繁忙景象 [1] - 深圳盐田港承担广东超三分之一外贸进出口量 每周有近百条海运航线通达全球 [1] - 5月中旬港区业务相较前期明显回暖 每分钟有10余辆货柜车进出港口 [1] 港口运输数据 - 盐田港至纽约港单日新增20艘班轮 合计达60艘班轮 [1] - 盐田港至洛杉矶港单日新增8艘班轮 合计达27艘班轮 [1] - 盐田港至纽约港航线40英尺高柜集装箱运价从4500美元增至6月底9000美元左右 [1] 企业订单恢复 - 深圳市煜珩科技海外订单逐步恢复 工厂抓紧清理库存并迅速接单 [2] - 跨境电商行业大量轻小件商品转向海运渠道 增加海运需求 [2] - 中山市赛福特汽车配件生产线本周苏醒活跃 设备产能利用空间大能迅速响应大额订单 [3] 企业生产动态 - 中山平东工业区超八成企业产品面向海外市场 搁置对美订单恢复后生产线活跃 [3] - 深圳市思未永续科技订单本周复苏 预计下个月订单进一步扩大 [3] - 企业手机不离手 微信对话框满是供应商发来的生产线视频和产品陈列照片 [3]
中美关税休战第一周,外贸人从惊魂未定到订单爆火
36氪· 2025-05-16 22:55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关税进入90天暂停期 保留10%关税 同时取消4月8日和9日相关行政令涉及的加征关税 此前因"芬太尼问题"加征的20%关税使当前整体税率为30% [5] - 90天缓冲期为B2B企业提供重要窗口期 货主们正抓紧时间出货以消化高关税政策积压的库存 [5] - 5月5日至5月14日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平均预订量飙升277% [6] 行业应对措施 - 工厂24小时连轴转以出清风险 跨境电商卖家更多保持观望态度 [8] - 部分美国进口商在贸易紧张期已转向其他国家采购 导致依赖美国市场的中低端产业链B2B企业受冲击明显 [11] - 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现工厂停工现象 停产周期达15天至一个月 [11] - 多数公司在美国的备货约为一个半月 当前政策窗口期与库存消耗周期形成时间匹配 [11] 价格策略与市场反应 - 跨境卖家在关税上调时普遍将产品价格提高5%-10% 但暂不考虑因关税下调立即降价 [15] - C端客户需求变动不明显 部分公司因关税政策变化间隔较短 海外仓库存仍在消化阶段 [13] 海外仓发展趋势 - 跨境电商进入全球采购+本地化交付时代 产品原产地属性逐渐淡化 海外仓成为必选项 [18][20] - 美国仓库租金较2021年翻倍 海外仓竞争加剧 包括物流公司和私人货代纷纷入场 [21] - 海外仓服务升级 从传统仓储扩展到产品维修、保税服务及本地化生产等增值业务 [23] - 当前海外仓备货为权宜之计 但卖家已做好关税恢复至145%水平的预案 [24]
中国企业出海新风向:未来在亚洲
麦肯锡· 2025-05-16 17:57
中国对外投资战略转向亚洲 -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长期以欧美为主导,但新趋势显示亚洲正成为更具现实意义的新方向,尤其是东盟经济体凭借高速发展潜力、文化联结和区域协同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新支点 [1] 东盟市场投资增长 - 过去十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3.6%,对外直接投资增幅4.1%,而2023年对东盟投资同比激增34.7%,新加坡、印尼和越南成为三大投资热点 [2] 本地化战略关键性 - 标准化输出思维需转向弹性本地化战略,与当地及区域银行合作至关重要,本地银行熟悉监管、商业文化且拥有网络资源,能助力资金落地、项目执行和风险防控 [3] 数字化与金融科技机遇 - 亚洲电商与金融科技跳跃式发展,中国跨境电商过去5年进出口总额达2.6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3%,其中超60%客户为小微企业,金融科技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出海的普惠工具 [4] 文化与区域协同优势 - 亚洲投资可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利用多元经济体特点(如马来西亚高端芯片制造、菲律宾客户服务)构建灵活策略,文化相似性减少沟通障碍,强化长期战略关系 [5] 战略转型挑战与准备 - 需深入理解当地法规、文化及政经环境,通过本地化战略调整、投资当地人才和构建战略合作应对挑战 [6] 亚洲战略三大支柱 1. **客户群细分**:精准评估需求与竞争格局,找到独特价值切入点 [8] 2. **区域市场聚焦**:基于国际业务能力和产业优势制定短中长期目标 [9] 3. **差异化产品能力**:构建本土团队,开发适配本地市场的产品服务,商业银行需转型为连接企业与全球机会的桥梁 [10] 亚洲投资战略意义 - 地理邻近、文化协同和市场潜力使亚洲成为可控、可持续的投资选择,中国可通过基建、可再生能源等投入重塑负责任全球投资者形象,巩固区域合作关系 [11]
龙虎榜复盘 | 题材持续快速轮动,AEBS概念迎来爆发
选股宝· 2025-05-16 17:55
龙虎榜机构交易情况 - 今日机构龙虎榜上榜27只个股 净买入16只 净卖出11只 [1] - 机构买入前三名个股:跨境通(1.06亿) 新瀚新材(7439万) 红宝丽(6861万) [1] - 跨境通获5家机构净买入1.06亿 实时涨幅+2.31% 买卖家数比4:1 [2][3] - 新潮新材(301076)涨幅达16.60% 机构买卖家数比3:3 [2] 跨境通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跨境出口电商与进口电商两大板块 [3] - 出口业务助力中国服装 家居 配饰 母婴 保健品等品类通过电商渠道输出海外 [3] - 进口业务将海外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3] AEBS概念催化因素 - 《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标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 适用范围扩大 [4] - 豪恩汽电专注L2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 产品覆盖ACC LKA TJA AEB等功能 [5] 新冠药物市场动态 - 4月全国新冠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南方省份阳性率高于北方 [6] - 拓新药业子公司具备年产5吨阿兹夫定原料药产能 [6] - 公司同时布局麦角硫因 谷胱甘肽 辅酶Q10等功能食品核心技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