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Macan

搜索文档
保时捷718不卖了,小网红们又要找新的座驾了
虎嗅· 2025-09-06 08:10
但现在,这个梦也要碎了。 因为不久前,保时捷负责人Albrecht Reimold在德国汽车杂志Automobilwoche的访谈中透露,718燃油版将在2025年10月停产。 咱们掰掰脚趾头数数,是不是也没几天了?虽然已经接单的718还会继续交付,但之后你再想订可就难了。 根据外界消息,以后的718会和Tycan一样变成电车。 说真的,脖子哥经常会做梦买一台保时捷718。 原因无它,这车的大底配只要65万,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有机会买得起的保时捷跑车。 这就有点没意思了。 呃,在这里我先叠个甲,脖子哥绝对不是对电车有什么偏见,主要买电车,国内能选的太多了,咱也没必要硬上保时捷了是吧? 这个性价比,在过去就深深吸引了一批想要炫富拉人气的网红和微商们。 但如果你在一堆小跑车里面逛一圈,这个价位有中置后驱+水平对置的,可能也只有保时捷718。 它要是不停产,等脖子哥哪天发个财,或许高低会买一台。 其实718这个车吧,网上的风评一直很奇怪。作为一台比入门911更跑车的中置后驱车型,被关注的却只有车标和颜值。 一方面,作为保时捷的入门级小跑车,最低250匹的弱鸡动力,以及毫无键盘值的2.0T四缸+麦弗逊,让富人买它没意 ...
利润骤降67% 保时捷叫停自研电池并裁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8 09:15
公司战略调整 - 保时捷宣布重组高性能电池子公司Cellforce 放弃自研电池生产计划 将其转型为独立研发部门[1] - Cellforce原有286名员工中约200人被裁撤 仅保留约80人小型研发团队[1] - 公司电动化战略从"纯电先行"回摆至"动力系统并行" 2030年前将并行推进内燃机、插混与纯电三种动力路径[7] - 公司声明强调直至21世纪30年代中后期 所有细分市场都将同时提供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型[7]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净利润35.95亿欧元 同比下降30.3% 销售回报率14.1%低于2023年的18%[5] - 2024年中国销量锐减28%[5] - 2025年销售回报率预期从最初10%-12%下调至6.5%-8.5% 后进一步降至5%-7%[5][6] - 上半年营业利润10.1亿欧元同比暴跌67% 净利润7.18亿欧元同比下滑66.6%[5] - 上半年销售回报率从去年同期15.7%骤降至5.5% 汽车业务营业利润从29亿欧元降至8亿欧元[5] 电池项目挫折 - Cellforce项目曾计划建设20GWh电池产能 预计2025年后用于高性能电动跑车[3] - 项目获得德国政府超5000万欧元补贴 但原计划商业模式被认定经济上不可行[3] - 退出电池项目导致约5亿欧元特殊损失 其中资产减记金额达2.95亿欧元[6] - 裁减员工将有机会转至大众集团电池部门PowerCo[6] 市场需求变化 - 电动汽车在中国和美国销量低于预期[3] - 上半年全球销量146,391辆 电动汽车占比36% 欧洲市场电动汽车占比57%[7] - Macan车系上半年销量45,137辆 纯电版25,884辆超过燃油版19,253辆 但欧洲以外市场接受度远低于预期[7] 行业动态 - 欧洲电池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瑞典Northvolt申请破产 沃尔沃旗下NOVO Energy裁员50%[6] - 梅赛德斯-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也纷纷调整电动化时间表[7]
中国品牌掘金超跑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2 19:18
市场格局 - 欧洲品牌长期垄断全球超跑市场 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凭借技术专利、品牌文化及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中国市场百万元以上跑车销量前十中欧洲品牌占比超90% [2][3] - 中国品牌通过电动化与燃油车双路径突破 蔚来EP9以纯电驱动创纽北赛道纪录 比亚迪仰望U9搭载四电机技术实现量产交付 2024年交付87辆超过部分欧洲车型 [3] - 长城汽车开发V8混动超跑对标法拉利SF90 综合功率1000马力 0-100km/h加速低于2.5秒 极速350km/h 展现传统动力领域追赶能力 [4] 技术突破 - 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显著提升 长城4.0T V8发动机热效率达38.5% 配合混动系统优化动力与燃油经济性 [5] - 新能源部件全球领先 比亚迪刀片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 支持12分钟快充至80% 极氪四电机系统提升弯道速度5.3%并减少ESP干预85% [6] - 轻量化技术取得进展 T800级碳纤维材料使车身重量降低40% 满足超跑高强度需求 [6]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中国拥有完整电动车供应链 电池、电驱、芯片等核心部件成本较欧洲低30%-40% 使量产成本降低30%以上 [7] - 智能化技术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小米V8s电机(27200rpm转速)提供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体验 [7] 政策影响 - 2025年豪车税调整起征点降至90万元且税率提至25% 短期导致进口车型价格降幅达43% 长期倒逼技术升级与品牌向上 [8] - 国产超跑通过规模化生产消化税负成本 仰望U9售价150万元低于同性能进口车型200万元 政策强化"国产高端"消费认知 [8] 品牌与生态建设 - 超跑作为品牌图腾产生溢出效应 仰望成功带动比亚迪整体毛利率提升 核心技术下放至中高端车型实现科技平权 [9] - 仍需突破品牌认知壁垒 碳纤维车身成本为传统结构5倍以上 需建立专属服务体系满足高端用户需求 [10] 行业趋势 - 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重构技术壁垒 中国品牌通过四电机独立控制(如比亚迪易四方平台)、扭矩矢量控制(极氪ZVC系统)等创新改写市场格局 [7][11] - 超跑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价值创造转型标志 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攻坚与生态构建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 [11]
豪车价格大幅下调,保时捷Macan 35万元起售,BBA多款车型降价超10万元
华夏时报· 2025-06-05 21:03
保时捷价格调整 - 保时捷旗下卡宴、帕拉梅拉等热门车型在多地出现大幅降价,部分车型折扣低至6.5折 [1] - 深圳地区2025款卡宴最高优惠达35%,按揭提车价仅75万元(原价115万元),近乎6.5折 [2] - 帕拉梅拉全款优惠15%,按揭可达25%,优惠后落地价可便宜超30万元(原价125万元) [2] - 北京卡宴裸车价最低70余万元(贷款价),帕拉梅拉优惠至90余万元 [2] - 天津卡宴落地价九十万元左右,帕拉梅拉需一百零几万元 [2] - 电动车型Taycan最高优惠30万元,选装后落地价最低80万元(原价110万元),近乎7折 [2] - Macan 2.0T指导价57.80万,经销商裸车报价35.8万元,选装后落地价约51.55万元 [3] 豪华车市场整体表现 - 保时捷在华销量自2021年峰值9.57万辆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销量9471辆,同比下滑42% [5] - 中国市场从"最大单一市场"跌至全球第三位 [1][5] - 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1][5] - 奔驰GLB现金优惠14万元,需搭配分期贷款等条件 [4][5] - 宝马i3纯电车从35.39万元腰斩至19万元,3系优惠14万元,6系GT直降17万元 [5] - 奥迪A6L狂降18万元,Q7优惠突破18万元 [5] - 奔驰一季度中国市场销量15.28万辆,同比下降10% [6] 消费者反应与行业分析 - 部分消费者认为降价是入手保时捷的"好时机",可实现豪车梦 [3] - 部分消费者担心降价会影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3] - 行业分析师指出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价值体系重构,降价并非长久之计 [4][6] - 豪华品牌需加快电动产品布局,补足智能化短板以应对市场竞争 [6] - 传统豪华车品牌面临新能源冲击,价格调整成为市场竞争的无奈之举 [1][6]
外媒:特斯拉欧洲销量多地下滑,挪威成唯一亮点
环球网· 2025-06-03 14:40
特斯拉欧洲市场销量表现 - 5月份特斯拉在欧洲多个市场销量连续第五个月下滑,主要原因为首席执行官政治活动及车型阵容老化[1] - 瑞典市场销量同比暴跌53.7%,葡萄牙市场下降68%,丹麦下降30.5%,荷兰下降36%,西班牙下降19%,法国下降67%[3] - 挪威市场表现亮眼,Model Y销量从690辆增至2346辆,增幅达213%,主要得益于改进版本交付[3] 市场竞争格局 - 自2020年以来特斯拉未推出新主流车型,面临传统车企及中国竞争对手(如比亚迪)的激烈竞争[4] - 瑞典市场大众ID.7销量是Model Y两倍,Model 3销量不及保时捷Macan、比亚迪Seal和小鹏G6等车型[4] - 欧洲电动汽车整体销量增长近25%,与特斯拉下滑形成反差[3] 产品与营销策略 - 新款Model Y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已开放订购,但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最低配版本本月才开始交付[3] - 公司在瑞典、德国、英国、法国提供购车财务激励,挪威针对新款Model Y推出无息贷款[3] - 行业专家指出Model Y和Model 3是当前主力销售车型,品牌前景面临挑战[4] 行业专家观点 - 分析师认为挪威市场表现证明创新是特斯拉未来发展方向,固步自封无法保证成功[3] - 游说团体指出降价策略虽刺激销售,但车型单一导致长期前景不乐观[4] - Model Y曾为2023年欧洲最畅销车型,但当前市场挑战加剧[4]
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疯狂降价100万?
36氪· 2025-02-26 18:25
豪车市场整体趋势 - 传统豪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销量下滑,玛莎拉蒂前三季度销量下滑79%,保时捷Macan售价跌破40万,路虎经销商报价低至19.49万起[2] - 新能源和智驾技术崛起,国产新势力口碑提升,挑战传统豪车定义权[3] - 进口豪车品牌故事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4] 劳斯莱斯库里南的网红现象 - 库里南是劳斯莱斯首款SUV,国内指导价691万起,定制化服务价格高昂,如星空顶定制30万,腰线定制10万[9][11][12] - 社交媒体上网红"人手一台"库里南,但实际年销量仅约1000多台,部分网红通过租赁(8000元/天,23万/月)或借用制造提车假象[15][16][22] - 库里南成为网红成功学象征,抽象化为"收集库里南碎片"的概念,代表通过整活和直播积累财富的过程[25][26][27] 劳斯莱斯品牌策略与市场变化 - 劳斯莱斯客户群体年轻化,2021年中国车主平均年龄降至39岁,20岁以下车主占比20%[41] - 品牌主动拥抱网红营销,2018年库里南发售时邀请30名网红参与宣传,性价比高[45][46] - 网红合作引发争议,如2021年晚晚林翰宣传片导致部分车主不满,品牌最终撤视频道歉[49] 库里南的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库里南以"巨车崇拜"为核心卖点,尺寸远超竞品如宾利添越和兰博基尼Urus,满足网红彰显财富的需求[35][36] - 2023年劳斯莱斯在中国销量突破1600台,创119年来最高纪录,但部分网红因负面事件导致车辆被抵或转卖[51] - 2023年年中库里南出现降价,最高优惠超100万,但购车总价需达900万左右才能享受[54][55]
闭店,撤场,降价......最赚钱豪车品牌为何卖不动了?
商业洞察· 2024-10-31 17:03
保时捷在华市场调整与挑战 核心观点 - 保时捷在华面临销量下滑、经销商经营压力及电动化转型挑战,部分城市展厅关闭,售价虽未跌破40万但优惠力度加大[1][12] - 电动化转型缓慢导致竞争力下降,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销量同比大跌29%,全球销量下降7%[14] - 经销商策略调整(如展厅转租新能源品牌)反映资金压力,部分门店服务降级或关闭[5][7][9] 门店调整与经销商压力 - **闭店现象**:鄂尔多斯保时捷中心10月31日关闭,广州天环广场e享空间年初撤场,西安丰庆店展厅被方程豹替换[3][5][7] - **运营调整**:关闭多为城市展厅(非4S店),直营大店暂未受影响,经销商因盈利问题或继续收缩[9][11] - **官方回应**:保时捷中国称闭店不影响提车,全国138家指定中心中一线城市门店最密集[11] 价格策略与销售现状 - **售价争议**:深圳经销商被曝Macan裸车价35.8万元(6折),但多地门店否认,最低指导价仍为57.8万,落地价约54万-60万[12] - **促销活动**:2023年Panamera优惠达12个点(较2022年降十几万),Taycan曾推出送小米SU7活动[12] - **销售压力**:部分保时捷销售转投新能源品牌,经销商称“年底优惠减少因库存有限”[12] 电动化转型与市场挑战 - **销量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销量4.3万辆(同比-29%),Taycan销量腰斩(-50%),Panamera降20%[14] - **竞争劣势**:国产新能源品牌(如蔚来、问界)高端化侵蚀市场,保时捷智能化技术未达中国主流水平[14] - **战略调整**:计划2030年80%新车为纯电,投资200亿欧元数字化,扩建中国研发中心(新增智驾部门)[14] 行业背景与母公司动态 - **大众集团影响**:大众中国前9月销量同比-10.2%,进口车业务裁员近100人[14] - **经销商困境**:2023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3.5%,库存预警指数62.3%(同比+8.3pct)[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