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基础设施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
国家能源局· 2025-07-18 11:39
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核心部署 核心观点 - 会议强调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重点推进能源行业任务 [1] - 能源行业需聚焦农村电力保障提升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 充电基建及北方清洁取暖四大领域 [1] - 提出通过重大能源项目带动就业 推广以工代赈模式 并创新农村能源革命试点以促进就业增收 [1] 能源行业重点任务 - **农村电力保障**:巩固提升现有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水平 确保稳定供应 [1] - **可再生能源开发**:加强农村分布式光伏 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1] - **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地区充电网络建设 支撑新能源汽车下乡 [1] - **北方清洁取暖**:持续推进煤改电 煤改气等工程 改善冬季供暖结构 [1] 创新帮扶与就业带动 - 能源建设项目将优先采用以工代赈模式 直接拉动当地劳动力就业 [1] - 试点农村能源革命新路径 探索"能源开发+就业增收"联动机制 [1] - 通过技术培训 项目运营等开发式帮扶 增强定点帮扶县内生发展能力 [1] 政策执行要求 - 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优化工作流程以减轻基层负担 [1] - 要求全年目标任务必须按期完成 强化责任考核机制 [1] (注:文档2仅为参会人员信息 无实质性行业内容)
★国家能源局出台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持续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行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1]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1]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1]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沙戈荒"大基地投资建设[1] - 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供暖等项目[1] 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 - 加快发展虚拟电厂[2] - 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2] - 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2] - 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2] -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2] 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 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2] - 加强科研协同攻关、成果共享[2] - 支持民营能源企业转型升级[2] - 鼓励传统民营能源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2] - 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 - 积极培育能源设备循环利用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2] 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 -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3]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3] - 引导民营企业更便捷进入油气市场竞争性环节[3] - 优化许可条件[3] - 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3]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对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3] - 推动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3] - 持续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和债券融资[3] - 鼓励金融机构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3] - 开发更多符合能源领域民营企业特点的专项信贷产品[3] - 健全能源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3] - 督促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公平开放[3] 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 鼓励一窗受理、在线并联审批[3] - 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结合实际提供"一站式"服务[3] - 健全能源领域政企沟通协商制度[3] - 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3] - 深入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3]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3] - 加强能源领域涉企收费监管[3] - 加强有关国家能源政策宣介[3] - 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3] 后续行动 - 指导各地做好落实[4] - 持续跟踪问效[4] -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4]
国家发改委:全国新型储能超80GW,电力现货市场盈利模式和空间将扩大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26 14:45
新能源消纳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新能源消纳已成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1][3][12] - 统筹电力外送和就近消纳:加快建设"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支持新能源直接向单一用户供电 [1][12] - 统筹电网和调节能力建设:已投运特高压输电通道43条,全国新型储能规模超8000万千瓦,充电基础设施超1400万台 [2][12] - 统筹能源需求和供给:通过虚拟电厂等方式引导需求侧资源参与调峰,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高效配置 [2][3][12] 电力保供与迎峰度夏准备 - 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好于去年 [7] - 提升发电能力: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 [7] - 加强输电通道建设:甘肃送山东、新疆送重庆等特高压直流通道建成投运,跨省区互济能力提升 [7] 新能源产业发展数据 - 截至5月底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分别达5.7亿、10.8亿千瓦,合计占全部装机比重45.7%,超过火电 [12] - 新型储能规模超8000万千瓦,充电基础设施超1400万台,特高压通道43条 [2][12] 农业与粮食生产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耕地灌溉面积达10.8亿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8] - 夏粮产量约占全年1/5,当前夏收进程总体顺利,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有保障 [8] 以工代赈与就业支持 - 2025年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165亿元,支持项目3900多个,预计解决38万人就业 [9] - 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重由30%提至40%,新增城乡融合小型基建项目 [9] 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政策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2000亿元,首批1730亿元已安排至7500个项目 [1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3000亿元,前两批1620亿元已下达,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4万亿 [13] 中国—中亚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6741.5亿元,较2013年翻倍 [18][19] - 中吉乌铁路启动,中哈第三条铁路推进,中欧班列合作倡议推动跨里海运输走廊扩容 [19]
专访丨光伏产业是中欧合作典范——访德国太阳能促进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埃尔泽塞尔
新华网· 2025-05-11 20:49
行业展会概况 - 2025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在德国慕尼黑举办 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家企业参展 其中约850家来自中国 [1] - 展出产品涵盖高效光伏组件 储能设备 充电基础设施及整套能源解决方案 [1] - 展会期间评选行业创新奖 18家中国企业的产品入围决赛 [1] 中国光伏行业地位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 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占全球一半 [1] - 中国光伏产业在产能布局 技术创新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 - 中国为欧洲能源转型持续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具备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1][2] 中欧产业合作 - 中欧光伏产业深度融合 是双方合作的典范 [1][3] - 中国企业在德国 匈牙利等地设立工厂或合资企业 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 [2] - 中国光伏和储能企业与欧洲经销商 服务型企业建立紧密合作 参与欧洲电池园区和大型储能电站建设 [2] - 中国制造商通过本地合作伙伴适应欧洲市场法规和电网标准 建立本地化售后与运维服务体系 [2] 中欧协同效应 - 欧洲在监管政策 项目开发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经验丰富 [2] - 中国在研发速度 产业规模和制造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 [2] - 双方协同推动更具性价比 可规模化推广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2]
政策解读 |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5-06 11:26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方向 - 核心观点: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明确支持民营经济参与能源转型,重点聚焦基础设施投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科技创新及专业化服务四大方向 [2][3] - 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民营企业可参股核电、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水电、LNG接收站、光热发电及生物质能等项目 [3] - 能源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参与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领域,政策将推动绿电直连、大功率充电等发展 [4] - 能源科技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与国企协同攻关,"沙戈荒"大基地可自主应用前沿光伏技术 [5] - 专业化服务升级:推动煤矿/电厂智能化改造、风光电站构网型技术改造、风光设备循环利用等生产性服务业 [6] 市场机制与政府服务优化 - 市场准入改革: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支持民企参与电网建设,技术监督服务向民企开放 [8] - 生产要素获取: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享受低压办电"零投资",电网/油气管网企业需公开运营信息,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 [8] - 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修订电网/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 [8] - 政府服务提升: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支持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9] 政策目标与行业影响 - 政策目标:通过明确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推动民营企业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9][10] - 行业影响:政策将增强民企参与信心,加速能源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10]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4-29 14:59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旨在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引导民营企业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 - 政策聚焦三大方向: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推动公平参与市场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 - 预计政策将创造能源领域新投资增长点 使民营经济成为能源转型、安全保障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2] 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 **基础设施投资**: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 投资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及"沙戈荒"大基地等重大项目 [2] - **新业态发展**:鼓励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领域 [2] - **科技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攻关 加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 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推动公平市场参与 - **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 优化电网建设许可条件 允许民营施工企业参与 [2] - **要素保障**: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 加强能源管网信息公开 [2] - **市场监管**: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督促管网设施公平开放 规范能源市场秩序 [2] 政务服务优化措施 - **审批改革**:推行风电项目"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一窗受理和在线并联审批 [2] - **权益保障**:建立政企沟通协商机制 完善涉企收费监管 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 [2] 政策影响展望 - 政策组合拳将加速民营企业在能源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油气改革等领域的布局 [2][3] - 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有望形成千亿级市场空间 为民营企业创造发展机遇 [3]
中国之声丨我国将支持民营经济更好参与能源重大工程建设
国家能源局· 2025-04-29 14:59
政策支持方向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能源基础设施,包括核电、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重大项目 [2] - 鼓励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如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 [2] -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能源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协同攻关和成果共享 [2] - 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市场准入优化 - 健全能源领域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 [2] - 优化许可条件,支持民营施工企业参与电网建设 [2]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对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 [2] - 加大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公共服务企业的信息公开力度 [2] 融资与市场环境 - 探索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2] - 健全能源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2] - 督促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公平开放 [2] - 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民营企业公平参与能源市场的良好环境 [2] 行业发展动态 - 民营企业加速布局能源领域 [3] - 虚拟电厂发展提速,为民营经济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 [3] - 多重利好政策将出台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3]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丨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十条举措出炉
国家能源局· 2025-04-29 14:59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 国家能源局发布《若干举措》,从三方面提出十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包括提升发展动能、推动公平参与市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 - 政策目标为引导民营经济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能源低碳转型、安全保障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 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重大项目 -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项目,参股比例从2020年2%提升至2024年10%,涉及江苏徐圩一期等五个新核准项目 [2] - 鼓励投资水电、油气管网、油气储备设施及"沙戈荒"大基地等基础设施 [2] - 充电设施领域民营企业占比显著,规模以上运营商中民企占比超80%(截至2024年底) [2] 能源新业态与科技创新支持 - 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领域 [2] - 民营企业已深度参与能源科技项目,在前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中占比约50% [2] - 鼓励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设备循环利用商业模式 [2] 市场准入与融资支持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优化电网建设许可条件,便利民企进入竞争性环节 [3]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范围扩展至160千瓦以下民营用电企业,预计五年内新增受益主体超100万户 [4][5] -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能源民企通过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及债券融资获取资金,鼓励开发专项绿色信贷产品 [4] 政务服务优化 - 推行"一窗受理"和在线并联审批,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5] -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权益维护制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及收费监管,助力企业"走出去" [5]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支持民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8 17:54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基础设施、新技术新业态投资,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鼓励参与国际绿色能源合作 [2][4][5][8][10] 政策支持方向 1 基础设施与新业态投资 -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沙戈荒"大基地、光热发电、生物质能等项目 [5] - 加快发展虚拟电厂、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2][5] - 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充电基础设施等新技术领域 [2][5] 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实验室协同攻关 [5] - 鼓励风电场、光伏电站构网型技术改造,应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 [5] - 推动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技术,提高资源效率 [5] 3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优化电力设施许可管理 [6] - 拓展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 [7] - 规范能源市场秩序,整治不正当竞争和行政干预行为 [7] 4 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合作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国际绿色能源项目 [8][10] 政务服务优化 - 简化能源项目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 [8] -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9] (注:未包含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非核心内容)
国家能源局:支持民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8 16:14
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 - 能源生产稳步增长:一季度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 3月份增速达9.6%日均超1400万吨 原油产量5409万吨同比增长1.1% 天然气产量6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 [3] - 发电装机容量达3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增速较1-2月提高3.1个百分点 [4] - 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升:风电光伏合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达14.82亿千瓦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消费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 [4][5] -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3月份用电增速回升至4.8% 天然气消费增长但汽柴油消费延续降势 [4] - 能源价格下行: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676元/吨同比降165元 布伦特原油均价74.7美元/桶同比跌7美元 [4] - 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前两月全国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9% 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电网/核电等领域投资加速 [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新增装机占比90%: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 其中光伏新增5971万千瓦占比78% [5] - 总装机达19.66亿千瓦占比57.3%:水电4.38亿千瓦 风电5.35亿千瓦 光伏9.46亿千瓦 生物质0.46亿千瓦 [5] - 发电量占比突破20%: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8160亿千瓦时占比35.9% 风电光伏发电量5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占全社会用电量22.5% [6] - 细分领域表现: - 水电新增213万千瓦 累计装机4.38亿千瓦 发电量2233亿千瓦时 [6] - 风电新增1462万千瓦 累计装机5.35亿千瓦同比增长17.2% 发电量30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 [6] - 光伏新增5971万千瓦 累计装机9.45亿千瓦同比增长43.4% 发电量2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 [6]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支持政策 - 投资领域扩展: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 投资油气储运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 鼓励布局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 [7][8] - 市场准入优化: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拓展至160千瓦以下民营企业 加强电网/油气管网信息公开 [8] - 审批服务改进: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提供"一站式"服务 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 完善权益维护机制 [8] 氢能产业发展 - 政策体系完善:全国累计发布氢能专项政策超560项 《能源法》明确推进氢能开发利用 [9] - 产业规模全球领先: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居世界第一 全球可再生制氢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 [9] - 技术应用突破:建成加氢站超540座 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 F级燃气轮机完成30%掺氢试验 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完成验证 [9]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 建设规模扩大:截至2025年3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 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98% 县域覆盖率97.31% [10] - 试点示范推进:选取9个城市和30个双向充放电项目开展车网互动试点 重点布局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功率充电设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