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交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121”便捷出行格局基本形成
郑州日报· 2025-10-14 08:50
交通网络建设成就 - 全省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29.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1.4万公里 [3] - “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8400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 [3] -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10000公里,较“十三五”新增超2900公里,是“十三五”的3.6倍 [3] - 铁路运营里程达681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63公里,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 [4] - 形成“一枢四支九通用”机场布局,内河航道里程达1825公里 [4] 客运服务提升 - 实现郑州与省辖市1小时通达、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通达的“121”便捷出行格局 [2]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220公里,比“十三五”末增长107% [6] - 开通农村客运线路7715条,公交化运营占比58%,日均发车5.1万辆次 [6] - 全省新增定制客运线路629条,拓展“交通+医疗”等特色服务 [6] - 电子客票覆盖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近3000条客运班线 [9] 物流与货运发展 - 2024年全省完成货运量29.3亿吨、货运周转量12863亿吨公里,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4%、48% [7] - 郑州机场货运量突破80万吨,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16000列 [5] - 2024年完成港口吞吐量6085万吨、集装箱10.9万标箱,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1倍、12倍 [4] - 2024年集装箱公铁、铁水联运量达161万标准箱,比“十三五”末增长2倍 [8] - 5A级物流企业达16家,较“十三五”末增加4家 [7] 多式联运与产业协同 - 周口港、淮滨港开通集装箱航线40条以上,建成投用铁路专用线14条 [8] - 郑州航空港区建成内陆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实现至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直达运输 [5]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8] - 沿黄陆海大通道加快建设,跨黄河运输通道达34个 [5] - 临港产业聚链成群,社会物流总额稳居中西部省份首位 [8] 智慧与绿色交通 - 智慧高速里程突破1000公里,试点路段拥堵总时长有望下降40% [9] - 2024年完成铁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4193.6亿吨公里,比“十三五”末增长34.7% [9] - 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增充电桩3683个,城市公交基本实现新能源化 [9] - 开展内河船舶智能驾驶试点示范,积极推动电动重卡、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 [9] - 成功创建15对绿色低碳服务区,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9]
人力+科技、联动接驳……各地各部门全力保障公众假期顺畅出行
央视网· 2025-10-05 16:55
铁路运输行业 - 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发送量连续多日超过1800万人次 [4] - 行业通过动车组重联、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和夜间高铁等方式增加运力 [4] - 新开通的沈白高铁带动丹东站首次开行长白山方向动车组列车 [4] - 行业加强城市交通联动,协调地铁、公交、出租车实施夜间接驳“兜底”疏运保障 [4][5] 公路运输与基础设施 - 假期自驾出行人数增加,行业采用巡逻喊话、定点值守和无人机巡查等措施维持高速秩序 [8] - 导航终端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疏导车流,创下北斗规模化民用单日使用新纪录 [8] - 跨省出行和新能源车流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11] - 行业应对充电挑战,例如在服务区升级直流快充桩并接入车联网调度系统实现实时监控 [11]
算一算高铁开通的“经济账”
辽宁日报· 2025-09-26 09:03
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 沈佳高铁沈白段将于9月28日开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 - 高铁开通结束了新宾满族自治县无铁路交通的历史,为当地发展打开全新空间 [3] - 高铁将串联沿途美景,使市民出行提速 [2] 对个人通勤方式的改变 - 高铁开通将为跨城通勤者节省大量时间,例如从沈阳至抚顺的单程通勤时间可从超过一小时大幅缩短 [2] - 高铁开通有助于降低通勤者的经济负担,例如相比拼车单程60元的成本,高铁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2] - 通勤者将告别早高峰拥堵和驾驶疲惫,获得更便捷的通勤体验 [2] 对旅游业的直接促进 - 高铁解决了远途游客的交通瓶颈,预计将为赫图阿拉城等景区带来更多客流 [3] - 景区为迎接高铁游客进行多项升级,包括更换指示牌、栽种5万多株花卉以及推出满族歌舞新编排和互动游戏 [3] - 当地民宿和餐饮业积极准备,例如赫图阿拉村满族民宿备好苏子叶饽饽、满族八大碗等特色菜以迎接游客 [3] 地方政府及企业的配套措施 - 新宾县调配6辆高铁专属接驳车以解决游客“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并计划从11月起优化公交路线,新增新能源公交车实现无缝衔接 [3] - 当地推出多项旅游福利,包括为首趟高铁游客免费发放伴手礼、凭高铁票在9月28日至10月8日期间免门票游览全县A级旅游景区 [4] - 在9月28日至30日期间,当地十佳美食店铺提供8.8折优惠,十佳酒店和民宿提供7.5折优惠以吸引游客 [4]
深圳停运具体安排来了!全市公交、出租车、客运站等自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13:41
深圳市公共交通停运安排 - 根据深圳市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全市自2025年9月23日20时起实行停运 [1] - 地铁全线网及各线路末班车于18:00从首末站点发出,车站随后只出不进,并于12:00起投入高峰运力(港铁深圳4号线、13号线于11:00起投入) [1] - 深圳有轨电车末班车于18:00发出,并于12:00起投入高峰运力 [1] - 全市常规公交车自9月23日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3] - 全市范围内出租汽车(含巡游车、网约车)自9月23日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4] 铁路运输调整 - 广东省内高铁及普速列车自9月23日12时起开始逐步停运 [6] - 9月24日全天,广东省内所有高铁、普速列车停运 [6] - 计划于9月25日凌晨起根据台风影响减弱情况逐步恢复列车开行 [7] 民航及码头运营暂停 - 深圳机场自9月23日20时起暂停航班运行,恢复时间待定 [8] - 各港口均已暂停运营 [8] 客运服务停止 - 全市汽车客运站(含道路客运招呼站、停靠点)自9月23日20时起停业,道路客运车辆同时停止运营服务 [5] - 除抢险救援交通外,其余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均已停止运营 [8]
我国每天超2亿人次绿色出行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绿色出行规模 - 全国每天超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 [1] - 每天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通勤 [1] - 每天1亿人次乘坐公交出行 [1] - 每天2400万人次选择共享单车骑行 [1] 公共交通发展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拥有城市公共汽电车65.8万辆 [1] - 新能源公交车达54.4万辆 占比82.7% [1]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 [1]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 居世界首位 [1] - 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过70%的城市数量已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 [1] - 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的城市数量已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 [1] - 城市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指标已超额完成 [1] 政策发展方向 - 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大公共交通发展投入力度 [1] - 计划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1] - 大力弘扬绿色出行和文明出行理念 [1]
北京“十五五”建言:地铁公交未来可“一张网”
新京报· 2025-08-28 14:21
交通领域公众建言焦点 - 交通领域建言占比达8% 在所有细分领域中排名前三 [1] - 道路交通治理 非机动车管理 公共交通服务成为公众关心焦点 占交通类建言四成以上 [1] 停车资源优化利用 - 机关事业单位与周边社区存在停车位使用错峰现象 医院学校机关单位夜间及节假日车位充沛 而社区居民此时需求最大 [2] - 建议以街道为单位组织需求对接 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制度 错峰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问题 [2] 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挑战 - 过去十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527公里增至879公里 公交线路从877条增至1261条 [3] - 公共交通吸引力不断下降 年客运总量呈现下滑趋势 需从设施建设转向服务水平提升 [3] 公共交通体系优化方向 - 需建立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一网"理念 消除两网隔阂 目前存在调度错位问题 [4] - 应构建统一利益主体 数据平台和决策指挥中心的大公共交通运营体制 [4] - 发展模式需转向服务质量与效率驱动 加强科技数据创新 推动定制化公交服务 [4] 企业班车与电动自行车管理 - 企业班车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相邻企业路线相近但载客率不足 需通过顶层设计优化提升服务潜力 [5] - 电动自行车在提升通勤效率同时带来违规行驶 监管困难等问题 需加强安全宣传和科技治理 [6] - 建议安装违法识别设备 推进行驶证电子化 并合理规划停放区域增加充电泊位 [6]
中通客车:海外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20:08
公司产品与市场覆盖 - 产品线覆盖5.5至27米全系列车型包括公路客车、公交、旅游、团体、高端商务、校车、物流车及专用车等细分领域 [1] - 坚持客户导向策略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1]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市场持续开拓推动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 [1] - 公司已成为全球客车行业代表品牌之一 [1]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进度条”刷新!这些出行变化与你相关
央广网· 2025-07-23 21:09
交通强国建设成果 - 我国每天约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高效通勤,地铁准时准点、轻轨便捷舒适 [1] - 每天约有1亿人次靠公交穿梭街巷,串联日常生活 [1] - 每天约有1亿人次选择出租车、网约车实现"门到门"出行 [1] - 三个"1亿人次"叠加彰显中国经济韧性、潜力与活力 [1]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2] - 高铁营业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 [2] - 高速公路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2] - 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2] 交通网络经济效应 - 高铁快速延伸促进沿线经济带形成和区域协同发展 [3] - 高速公路构建城乡联动快速通道,便利商品流通和产业布局 [3] - 邮政快递网支撑电子商务发展,每天揽收快件量超过5亿件 [3] - 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每秒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3]
“十四五”交通成绩单出炉 三个维度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6:47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基本贯通并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经济与人口总量 [1][2]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万吨级港口泊位2971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 [2] - 城市交通枢纽升级显著:80多枢纽城市实现空铁联运,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81%,北京西站等客运枢纽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 [2] 城乡交通网络覆盖 -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超半数通公交,乡村"最后一公里"通达性提升 [3] - 全国日均跨区域出行达1.8亿人次,其中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比75.9%(32.72亿人次),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年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 [5] - 城市通勤日均3亿人次: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1亿人次乘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网约车 [5] 出行服务优化 - 线上售票、电子支付、刷脸出行广泛应用,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1.3万公交站台完成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站实现无障碍通行 [6] - 国际运输网络拓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城、亚洲100多城,"空中丝绸之路"覆盖83国213城,中国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全球第一 [7][9] 国际交通合作 - 累计签署270多份双多边交通合作协议,涵盖铁路、海运、航空等领域 [9] - 标志性项目包括中老铁路(跨境货运超1300万吨)、秘鲁钱凯港(缩短南美至亚洲海运10天)、雅万高铁、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 [7]
中国每天3亿人次乘公交地铁或打车出行,乡村实现村村通客车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5:27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均居世界首位[1]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颁证民航运输机场263个[1]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建成90%以铁路为主干公路为基础结合水运民航优势[1] 交通运输效率与规模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货物运输1.6亿吨快递揽收4.78亿件[1] - 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客运量75.9%民航日均服务超200万人次[2] - 自驾出行日均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以上[2] 多元化出行服务体系 - 日均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通勤1亿人次乘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网约车[2] - 90%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客车50%以上通公交[2] - 高速公路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至20%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98.4%累计建成充电车位6.2万个[2] 节假日交通保障措施 - 高峰时段单日通行量达7000万次为日常2倍通过"一段一策"缓解拥堵[2] - 暑期加强客流研判与极端天气应对优化服务措施保障出行安全[3]